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無障礙設計標準主編單位: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批準部門: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施行日期:2020年5月1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文件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各區縣(自治縣)住房城鄉建委,兩工新區、經開區、高新區、萬盛經開區、雙橋經開區建設局,有關單位:現批準《無障礙設計標準》為我市工程建設推薦性標準,編號為DBJ50/T-346-2020,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本標準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020年1月14日根據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2014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定修訂項目計劃(第二批)的通知”(渝建【2014]371號)文件要求,規范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結合重慶地區組團式布局,山地城市地形特點,參考了有關國家、行業標準,吸取了近年來工程實踐經驗,并在廣泛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2.術語;3.城市道路;4.城市橋隧;5.城市廣場、公園及綠地;6.城市交本標準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重慶市設計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請各有關單位在執行本標準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或修改意見及時函告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地址:重慶市江北區洋河一路69號,郵編:400020),以便修訂時參考。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專家:重慶市設計院審查專家:謝自強陳家瑜何海英朱捷付玉元1總則 23城市道路 7 73.2人行橫道 8 84城市橋隧 9 9 4.3立體交叉 5.1城市廣場 6城市交通站 6.1公交車站 6.2軌道交通站/ 6.3交通樞紐及場站 6.4跨江索道 7城市公共建筑 7.1/一般規定 7.3教育建筑 207.4醫療康復建筑 7.5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及特殊服務建筑 227.6體育建筑 7.7文化建筑 7.8商業服務建筑 7.9交通客運站 7.10公共停車場(庫) 287.11城市公共廁所 297.12汽車加油加氣站 297.13高速公路服務區建筑 7.14歷史文物保護建筑 y………30 8城市居住區 8.2居住綠地 8.3配套公共設施 348.4居住建筑 359無障礙設施及設備 9.1緣石坡道 9.2盲道 409.3無障礙出入口 9.4無障礙梯道 9.5輪椅坡道 9.6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 9.7無障礙通道 9.8無障礙門 9.9無障礙樓梯臺階 489.16/無障礙電梯、升降平臺 9.11扶手 9.12公共廁所、無障礙廁所 9.14無障礙客房 9.15無障礙住房 559.16無障礙宿舍 59 60 9.19無障礙標識系統、無障礙信息系統 61附錄A無障礙標志 63附錄B無障礙設施標志牌 附錄C用于指示方向的無障礙設施標志牌 65本標準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67 1 2 7 8 9 9 7Urbanpublicbuidings 7.2/Officesandpublicservic 7.4Hospitalandrehabilitationbu 22 24 7.8Commercialserv 28 7.12Gasolineandgasfillingstationofauto-m 7.13Serviceareaofmo 307.14Historicheritagepreservationarchitec 30 33 33 34 35 43 44 44 46 47 9.10Wheelchairbarrier 9.12Publictoiletandindividualwashroomf 9.14Barrierfreeguestro 9.15Barrierfree 559.16Barrierfreedormito 9.17Wheelchairbarrierfreeseat 60 9.19Barrierfreeidentif 61AppendixASymbolofaccessibility/Aw AppendixBSymbolsofbarrierfree AppendixCDirectionalsignsofbarieffreefaoilities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66 11.0.1為加快推進城市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確保有需求的人能夠安全地、方便地使用各種設施,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重慶市行政區劃范圍內新建、擴建及改建的城市道路和橋隧、城市廣場、公園綠地及房屋建筑的無障礙設計。既有城市道路和橋隧、城市廣場、公園綠地及房屋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改造參照本標準執行。城市綠道、市區中心步行道宜按本標準執行。1.0.3無障礙設計應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并貫徹實用、易行、廣泛受益的設計原則。1.0.4無障礙設計應符合城市公共規劃的要求,并與周邊無障礙設施的布置無縫連接,確保其完整性、系統性。1.0.5無障礙設施應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推進相關產品的國產化、標準化、系列化和多樣化。1.0.6城市無障礙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及地方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0.1無障礙Barrierfree指有需求的人在城市道路、交通及建筑物等環境中,出行及使用各項服務設施沒有阻礙。2.0.2無障礙設施Barrierfreefacilities指在城市道路交通及建筑物等環境中、為方便有無障礙需求的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及正常活動的設施。2.0.3緣石坡道Curbramp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橫道兩端。為了避免人行道路緣石帶來的通行障礙,方便行人進入人行道的一種坡道。2.0.4全寬式單面坡緣石坡道Fulwidthcurb-stylesingle-slop-與人行道等寬的單面坡緣石坡道。2.0.5盲道Tactilegr在人行道上或其他場所鋪設的一種固定形態的地面磚,使視覺障礙者產生盲杖觸覺及腳感,引導視覺障礙者向前行走和辨別2.0.6行進盲道Directionalindicator表面呈條狀形,使視覺障礙者通過盲杖的觸覺和腳感,指引視覺障礙者可直接向正前方繼續行走的盲道。2.0.7提示盲道Warmingindicator務設施的位置以及提示視覺障礙者前方將有不安全或危險狀態2.0.8無障礙出入口Barierfreeentrance3動障礙者通行的出入口。2.0.9平坡出入口Rampentrance地面坡度不大于1:20且不設扶手的出入口。2.0.10輪椅回轉空間Wheelchairturningspace/為方便乘輪椅者旋轉以改變方向而設置的空間。2.0.11輪椅坡道Wheelchairramp者通行的坡道。2.0.12無障礙通道Barrierfreeroute便者通行的通道。2.0.13無障礙梯道Barrierfreepedes障礙需求的人在開敞區域使用的梯道。乘輪椅及行動不便者可方便使用的扶手。2.0.15輪椅通道Wheelchaifpath檢票口或結算口等處為方便乘輪椅者設置的通道。2.0.16無障礙樓梯Barrier-freestairway樓梯形式,寬度、踏步、地面材質、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行動及視覺障礙者使用的樓梯。適合行動障礙者和視覺障礙者進出和使用的電梯。2.0.18升降平臺Wheelchairplatformliftandstairlift方便乘輪椅者進行垂直或斜向通行的設施。2.0.19安全抓桿Grabbar在無障礙廁位、廁所、浴室內,方便行動障4撐的設施。2.0.20安全擋臺Safetybarricade控制輪椅小輪和拐杖不會側向滑出坡道、踏步以及平臺邊界的設施。2.0.21混合式坡道Compositeramp由輪椅坡道與臺階混合交叉建造的設施。2.0.22中間平臺Landing坡道、梯道之間的水平地面。2.0.23緩沖地帶Bufferarea坡道起點與終點處的水平地面。2.0.24無障礙廁位Waterclosetoompartmentforwheelchai-公共廁所內設置的帶坐便器及安全抓桿且方便行動障礙者進出和使用的帶隔間的廁位。2.0.25無障礙廁所Inpfividualwashroomforwheelchairusers出入口、室內空間及地面材質等方面方便行動障礙者使用且無障礙設施齊全的小型無性別廁所。2.0.26無障礙洗手盆Barrieffreewashbasin方便行動障礙者使用的帶安全抓桿的洗手盆。2.0.27無障礙小便器Barrierfreeurinal方便行動障礙者使用的帶安全抓桿的小便器。無障礙設施齊全的盆浴間。無障礙設施齊全的淋浴間。2.0.30浴間坐臺Showerseat洗浴時使用的固定坐臺或活動坐板。2.0.31無障礙客房Barrierfreeguestroom5出入口、通道、通信、家具和衛生間等均設有無障礙設施,房間的空間尺度方便行動障礙者安全活動的客房。2.0.32無障礙住房Barrierfreehouses出入口、通道、通信、家具、廚房和衛生間等均設有無障礙設施,房間的空間尺度方便行動障礙者安全活動的住房2.0.33輪椅席位Wheelchairseat在觀眾廳、報告廳、閱覽室及教室等設有固定席位的場所內,供乘輪椅者使用的位置。2.0.34陪護席位Seatsforaccompanying/persons設置于輪椅席位附近,方便陪伴者照顧乘輪椅者使用的席位。2.0.35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Barrierfreevehicleparkinglot方便行動障礙者使用的機動車停車位。2.0.36盲文地圖Braillemap)供視覺障礙者用手觸摸的有立體感的位置圖或平面圖及盲文說明。2.0.37盲文站牌Bus-stopbrailleboard采用盲文標識,告知視覺障礙者公交候車站的站名、公交車線路和終點站名等的車站站牌安裝在無障礙設施上或設施附近固定部位上,采用盲文標識以告知信息的銘牌。通過語音提示系統引導視覺障礙者安全通行的音響裝置。2.0.40低位服務設施Lowheightservicefacilities為方便行動障礙者使用而設置的高度適當的服務設施。2.0.41母嬰室M設有嬰兒打理臺、水池、座椅等設施,為母親提供的給嬰兒換6尿布、喂奶或臨時休息使用的房間。2.0.42安全警示線Safetywarningline用于界定和劃分危險區域,向人們傳遞某種注意或警告的信息,以避免人身傷害的提示線。73城市道路3.1.1城市市區各級道路、城鎮主要道路、旅游景點與城市景觀帶周邊道路、主要商業區道路(含商業街、步行街等)及主要公共建筑周邊道路人行道應進行無障礙設計。3.1.2道路無障礙設施的布設位置應結合周邊建筑、綜合管網3.1.3城市道路人行道無障礙設施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住區出入口等位置應設置緣石坡道:2緣石坡道上下口應與人行橫道位置對應;3城市道路、商業街、步行街及視覺障礙者集中區域周邊道路的人行道應設置盲道;4主要地段坡道的上下口處應設置提示盲道;5人行道中的行進盲道應與道路周邊場所、建筑物出入口、人行天橋、人行地道設置的提示盲道相銜接;6人行道臺階處宜同時設置輪椅坡道;7輪椅坡道的設置應避免干擾行人通行及其他設施的使用;8道路坡度大于5%的路段宜在人行道上結合人行欄桿的布置增設扶手,9在場地有限且無法設置輪椅坡道的情況下,為克服高差可設置無障礙梯道或升降平臺進行人行道銜接。83.2人行橫道3.2.1人行橫道寬度應滿足輪椅通行需求。3.2.2人行橫道的安全島的形式應方便乘輪椅者使用,并應設置輪椅通道。3.2.3交叉口縱坡大于3%時宜設置單面坡緣石坡道,坡道寬度宜大于2m,坡道兩側宜設置扶手欄桿。3.3服務設施3.3.1在人行需求較大的人行道及大型商業街、步行街等無障礙設施的位置應設置無障礙標志牌。3.3.2市區主干道、次干道的主要路口、市區大型商業街、步行街的主要人行橫道宜設置過街音響裝置:視力殘疾者集中居住區和盲人學校周邊道路的人行橫道應設置過街音響裝置。3.3.3城市旅游區景點主要道路,市、區大型商業街、步行街設置休息座椅時,應設置輪椅停留空間,宜設置盲文地圖及音響一體化信息服務設施。94城市橋隧設置的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應進行無障礙設計有條件時可結合公共建筑統一設置。4.1.2人行天橋、人行地道宜設置無障礙電梯或升降平臺,有條件時可設輪椅坡道。無障礙電梯宜結合公共建筑的建設設置。4.1.3輪椅坡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坡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50m;2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12,有特殊困難時可采用1:10;3弧線形坡道的坡度,應以弧線內緣的坡度進行計算;4坡道的高度每升高1.50m時,宜設深度不小于2m的中5坡道的坡面應平整、防滑且無反光。4.1.4梯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梯道寬度不宜小于2.00m,回轉平臺深度不應小于梯道寬度,直梯平臺深度不應小于1.50m;2踏步最小步寬宜為0.30m,最大步高宜為0.15m,踏步的高寬關系按2R+T-0.6m的關系式計算,其中R為踏步高度,T為踏步寬度;3踏面應平整且防滑,前緣不應有突出部分,人行天橋踏步兩側,宜在欄桿下端設高度不小于0.10m的安全擋臺。4.1.5盲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距坡道與梯道250~500mm處應設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長度應與坡道、梯道的寬度相對應,提示盲道的寬度應為300~600mm2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臺階和坡道的起點與終點(含中間休息平臺)應設提示盲道;3人行道中有行進盲道時,應與人行天橋,人行地道及軌道的交通入口的提示盲道相連接。4.1.6人行地道的坡道和梯道入口兩側的護墻低于900mm時,墻頂應安裝護欄或扶手。4.1.7拉桿上應設高度為0.85~0.90m的扶手。為方便乘輪椅者使用,在坡道及其他部位供輪椅者使用的欄桿上,應設兩層扶手,下層扶手的高度為0.65m~0.70m。4.1.8扶手起點水平段應安裝盲文銘牌。4.1.9人行地道的坡道入口平臺與人行道地面有高差時,應采用坡道連接。4.1.10人行天橋的橋下三角區,在2.0m高度以下應采取防護措施,并應在防護設施外設提示盲道。4.1.11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無障礙設施處應設無障礙標志牌。4.1.12當人行天橋及地道無法滿足輪椅通行需求時,宜考慮采取地面安全通行措施。4.1.13人行天橋、人行地道地面、梯面應平整、堅固、防滑、不松動和不積水。4.2.1城市內設有人行道的跨河、跨線橋梁及隧道應進行無障礙設計。4.2.2城市丙設有景觀平臺等具有景觀需求的跨江大橋,宜在橋頭設置升降電梯滿足無障礙需求。4.2.3橋梁、隧道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橋梁、隧道的人行道應與道路的人行道銜接,當地面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20,有特殊困難時可采用1:12;2橋梁、隧道的人行道應設盲道;3橋梁、隧道的人行道內側宜設置安全護欄。4.3立體交叉4.3.1市區中心設有人行道的立體交叉應進行無障礙設計。4.3.2立體交叉人行道的緣石坡道、人行橫道及盲道的位置應與主線及被交叉路,相互對應并銜接。4.3.3立體交叉橋孔的人行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橋孔內人行道的地面與橋孔外人行道的地面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20,有特殊困難時可采用2橋孔外的人行道口應設緣石坡道,緣石坡道應與人行橫道相對應;3橋孔內的人行道設盲道時,應與橋孔外設置的盲道相連接。5.1城市廣場5.1.1城市廣場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以下內容:1公共活動廣場;2交通集散廣場(軌道、交通車站港口,鐵路交通站前中心廣場)。5.1.2城市廣場的公共停車場的停車數在50輛以下時應設置不少于1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100輛以下時應設置不少于2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100輛以上時應設置不少于總停車數2%的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5.1.3城市廣場的地面應平整、防滑、無眩光、不積水。地面有高差時應設無障礙坡道;排水溝的濾水口不得高出地面,排水孔洞的寬度不應大于15mm。5.1.4城市廣場盲道的設置應符合以下規定:1設有臺階或坡道時,距每段臺階與坡道的起點和終點250mm~500mm處應設有提示盲道,其長度應與臺階、坡道相對應,寬度為250mm~500mm;2水行道中有行進盲道時,應與提示盲道相連接。5.1.5城市廣場地面有高差設置臺階的同時應設置輪椅坡道或混合式坡道,在場地有限的情況下可設置升降平臺代替輪椅坡道。5.1.6廣場內設觀眾席時應設置1~2個輪椅席位。5.1.7廣場入口應設緣石坡道。5.1.8廣場入口宜設盲文地圖。5.1.9廣場設有臨時設施時,也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5.2.1向公眾開放的城市公園、綠地、附屬綠地中的開放式綠地及其他綠地應進行無障礙設計。5.2.2城市公園綠地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公園綠地停車場的總停車數在50輛以下時應設置不少于1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100輛以下時應設置不少于2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100輛以上時應設置不少于總停車數2%的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2主要出入口的售票處應設置低位售票窗口;3主要出入口應設置為無障礙出入口,設有自動檢票設備的出入口,也應設置專供乘輪椅者使用的檢票口;4無障礙游覽主園路應結合公園綠地的主路設置,應能到達部分主要景區和景點,并宜形成環路;坡地無障礙游覽主園路宜設置無障礙梯道,同時設置輪椅坡道;5緊鄰湖岸的無障礙游覽園路應設置護欄,高度不低6在地形險要的地段須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警示線;7主要出入口或無障礙游覽園路沿線應設置一定面積的無障礙游憩區;8在主要出入口、主要景點和景區,無障礙游憩區內的游憩設施(服務設施、公共設施、管理設施應為無障礙設施;9休息座椅旁應設置輪椅停留空間,宜按不少于座椅總數10%的比例分設輪椅及嬰幼兒車的停留位置,且至少設置1個;10栽種植物的一般要求:1)無障礙設計區域內應避免栽種有刺植物;2)樹木如有低生橫枝應及時修剪,或將其種植在遠離無障礙通道的區域;3)花卉植物的選擇宜考慮對比色以及不同香味的搭配。6城市交通站6.1.1城市各級道路、居住區、商業街等主要地段附近的公交車站應進行無障礙設計。6.1.2市區主干道和市區商業街的公交車站宜設盲文站牌或語音提示。6.1.3沿人行道公交車站提示盲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候車站牌一側應設提示盲道;2人行道中有行進盲道時,應與公交車站的提示盲道相連接。6.1.4設置在車道之間分隔帶處的公交車站,應在候車站牌一側設提示盲道,其長度為4m~6m。6.1.5公交車站盲文站牌設置的位置、高度、形式和內容,應方便視覺障礙者使用。6.2軌道交通站6.2.1軌道交通地下、地面和高架車站應進行無障礙設計。6.2.2軌道交通車站乘客入口宜為無障礙入口,當設有臺階時,宜設置輪椅坡道。6.2.3/自車站乘客大口至站臺有高差時,應設置無障礙電梯或升降平臺。6.2.4設于站臺層的無障礙電梯門不宜正對軌道,正對軌道時,門至站臺邊的距離不應小于3m,且電梯門前等候區不得侵占站臺寬度。6.2.5檢票口應設置無障礙通道。6.2.6車站應設置無障礙廁所或無障礙廁位,并應在男廁所內設低位小便器。6.2.7站臺內乘客行走的區域應設置行進盲道。出入口、檢票6.2.8站內公用電話處應設供殘疾人使用的電話并設有盲文6.2.9車站內設置的無障礙通道應與城市無障礙通道銜接。6.3交通樞紐及場站6.3.1交通樞紐及場站的廣場、旅客活動區應進行無障礙設計。6.3.2交通樞紐及場站廣場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旅客活動地帶、人行通道與車行道的高差宜小于10mm;2聯系各換乘交通站點的人行通道應設輪椅坡道,并設行進盲道或提示盲道。6.3.3旅客主要入口應役無障礙入口,當設臺階時,應設輪椅6.3.4門廳、售票廳、候車室、檢票口等旅客活動區的垂直聯系應設無障礙電梯或升降平臺,無電梯或升降平臺的應設輪椅6.3.6旅客用廁所應設無障礙廁位,在男廁所內應設低位小6.3.7行包托取處(含小件寄存處)應設輪椅坡道,宜設無障礙托取窗口。6.4跨江索道6.4.1跨江索道的旅客活動區應進行無障礙設計。6.4.2主要出入口、通道、停車位、廁所、電梯等宜參照城市公共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6.4.3旅客車廂內宜設置輪椅停留空間。7城市公共建筑7.1一般規定7.1.1公共建筑基地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基地的車行道與人行通道地面不宜設置高差。確有高差時,在人行通道的路口及人行橫道的兩端應設緣石坡道;2建筑基地的廣場和人行通道的地面應平整,防滑、不積水;3建筑基地的主要人行通道當有高差或合階時應設置輪椅坡道或無障礙電梯,確有困難時可采用電動升降平臺。7.1.2建筑基地內總停車數在100輛以下時應設置不少于1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100輛以上時應設置不少于總停車數1%的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無障礙停車位應設置在出入口或者電梯7.1.3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宜設置坡度小于1:30的平坡出7.1.4建筑內設置有電梯時,至少應設置一臺無障礙電梯。7.1.5當設有各種服務窗口、售票窗口、公共電話臺、飲水器等時應設置低位服務設施。7.1.6主要出入口、建筑出入口、通道、停車位、廁所、電梯等無障礙設施的位置,應設置無障礙標志,無障礙標志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物出人口和樓、電梯前區應設樓面示意圖,在重要信息提示處宜設電子顯示屏及盲文、語音等提示措施。7.1.7對公眾開放的大廳及長度超過60m的無障礙通道應設置休息椅及緊急呼叫按鈕。休息椅應避開行走路線。公共大廳應配備護理人員。7.1.8對公眾開放的報告廳、觀眾廳等均應按比例設置且不少于1位的無障礙席位及陪伴位。7.1.9公共建筑室內外的無障礙設施、基地內外的無障礙設施應成系統設計,順暢銜接。7.1.10公眾服務建筑應設置獨立的無障礙衛生間并設置多功能的護理或陪伴設施。7.1.11公眾服務大廳的室內環境應符合老年人及其他特定人群的生理特點、認知特點和使用要求。7.2辦公、公眾業務建筑7.2.1辦公、公眾業務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包括:政府辦公建筑、司法辦公建筑、企事業辦公建筑,各類科研建筑、社區辦公及其他辦公建筑等。7.2.2為公眾辦理業務與信訪接待的辦公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的主要出入口應為無障礙出入口;2建筑出入口大廳、休息廳,貴賓休息室、疏散大廳等人員聚集場所有高差或臺階時應設輪椅坡道,宜提供休息座椅和可以放置輪椅的無障礙休息區;3公眾通行的室內走道應為無障礙通道,走道長度大于60m時,宜設休息區,休息區應避開行走路線;4供公眾使用的樓梯宜為無障礙樓梯;5供公眾使用的男、女公共廁所均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或在男、女公共廁所附近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且建筑內至少應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內部辦公人員使用的男、女公共廁所至少應各有1個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或在男、女公共廁所附近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6法庭、審判庭及為公眾服務的會議及報告廳等的公眾坐席座位數為300座及以下時應至少設置1個輪椅席位,300座以上時不應少于0.2%且不少于2個輪椅席位。7.2.3其他辦公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物至少應有1處為無障礙出入口,且宜位于主要出入口處;2男、女公共廁所至少各有1處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或無障礙廁所的要求;3多功能廳、報告廳等至少應設置1個輪椅坐席。7.3教育建筑7.3.1教育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托兒所、幼兒園建筑、中小學建筑、高等院校建筑、職業教育建筑、特殊教育建筑等。7.3.2教育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凡教師、學生和幼兒使用的建筑物主要出入口應為無障礙出入口,宜設置為平坡出入口;2托兒所、幼兒園建筑、中小學建筑主要教學、生活用房的通道和門均應設置為無障礙通道和門;3托兒所、幼幾園建筑、中小學主要教學、生活用房的樓梯均應設置為無障礙樓梯,其它教育建筑主要教學、生活用房應至少設置1部無障礙樓梯;4公共廁所至少有1處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要求;5臺地建筑二層及以上的建筑宜設置無障礙電梯。7.3.3接收殘疾生源的教育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物莊要出入口應為無障礙出入口,宜設置為平坡出入口;2通道和門均應設置為無障礙通道和門;3樓梯均應設置為無障礙樓梯;4臺地建筑、二層及以上的建筑應設置無障礙電梯;5主要教學用房每層至少有1處公共廁所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要求;6合班教室、報告廳以及劇場等應設置不少于2個輪椅坐席,服務報告廳的公共廁所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或設置無障礙廁所;7有固定座位的教室、閱覽室、實驗教室等教學用房,應在靠近出入口處預留輪椅回轉空間。7.3.4視力、聽力、言語、智力殘障學校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標準》JGJ76的有關要求。7.4醫療康復建筑7.4.1醫療康復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療養院、康復中心、急救中心和其他所有與醫療、康復有關的建筑物。7.4.2醫療康復建筑中,凡病人、康復人員使用的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室外通行的步行道應滿足本標準無障礙通道的要求;2各棟建筑間的連通走道應選用平整、堅固、耐磨、不光滑的材料并宜設防風避雨設施;3院區室外的休息座椅旁,應留有輪椅停留空間;4/主要出入口應為無障礙出入口,宜設置為平坡出入口;5室內通道應設置無障礙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80m,并按照本標準的要求設置扶手;6門應符合無障礙設計的要求;7樓梯均應為無障礙樓梯;8臺地建筑、二層及以上的建筑應設置無障礙電梯;9建筑首層應至少設置1處無障礙廁所,各樓層至少有1處公共廁所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或設置無障礙廁所,病房內的廁所應設置安全抓桿;10兒童醫院的門、急診部和醫技部,每層宜設置至少1處母嬰室,并靠近公共廁所;11診區、病區的護士站、公共電話臺、查詢處、飲水器、自助售貨處、服務臺等應設置低位服務設施。7.4.3門、急診部的無障礙設施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掛號、收費、取藥處應設置文字顯示器以及語言廣播裝置和低位服務臺或窗口;2候診區應設輪椅停留空間。7.4.4醫技部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病人更衣室內應留有直徑不小并1.50m的輪椅回轉空間,部分更衣箱高度應小于1.40m:2等候區應留有輪椅停留空間,取報告處宜設文字顯示器和語音提示裝置。7.4.5住院部病人活動室墻面四周扶手的設置應滿足本標準扶手的有關規定。7.4.6理療用房應根據治療要求設置扶手,并滿足本標準扶手的有關規定。7.4.7辦公、科研,餐廳、食堂、太平間用房的主要出入口應為無障礙出入口。7.5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及特殊服務建筑7.5.1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及特殊服務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殘疾人托養中心、殘疾人體訓中心、老年人和殘疾人專用辦公建筑、老年大學及其他殘疾人集中或使用頻率較高的建筑等。7.5.2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及特殊服務建筑應進行無障礙設計的部位:1室外人行道、停車場及基地主要出入口;2室外活動場地、服務設施、活動設施、休憩設施;4居室、休息室、單元起居廳、餐廳、衛生間漱洗間、浴室等生活用房;5各類文娛、健身活動用房;6康復室、醫務室及其它醫療服務用房:7入住登記室、接待室等窗口服務用房。7.5.3老年人照料設施及特殊服務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室外通行的步行道應滿足本標準無障礙通道的要求;2各棟建筑間的連通走道應選用平整、堅固、耐磨、不光滑的材料并宜設防風避雨設施;3室外院區的休息座椅旁應留有輪椅停留空間;4建筑物首層主要出入口應為無障礙出入口,宜設置為平坡出入口。主要出入口設置臺階時,臺階兩側宜設置扶手;5建筑出入口大廳、休息廳等人員聚集場所宜提供休息座椅和可以放置輪椅的無障礙休息區;6公共區域的室內通道應為無障礙通道,通行凈寬不應小于1.80m,確有困難時不應小于1.40m且應在走廊中部設置凈寬不小于1.80m的輪椅錯車空間,輪椅錯車空間間距不應小于1.50m;走道兩側墻面應設置扶手,并滿足本標準扶手的有關規定;7樓梯應為無障礙樓梯,嚴禁采用弧形樓梯和螺旋樓梯;8交通空間主要位置兩側的扶手應連續;9樓層建筑應設置無障礙電梯,其中老年人照料設施至少應設置一臺能夠容納擔架的電梯;10經過無障礙設計的場地和建筑空間均應滿足輪椅進入的要求,通行凈寬不應小于0.80m,且應留有輪椅回轉空間;11無障礙設施的地面防滑等級及防滑安全程度應符合表7.5.3-1和表7.5.3-2的規定。防滑等級防滑安全程度高中高防滑等級防滑安全程度高中高7.5.4其他不同建筑類別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建筑設計規范與標準的設計要求。7.6.1體育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作為體育比賽(訓練)、體育教學體育健身/娛樂的體育場館和場地設施等。7.6.2體育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特級、甲級場館基地內應設置不少于停車數量的2%,且不少于2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乙級、丙級場館基地內應設置不少于/2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2建筑物的觀眾、運動員及貴賓出入口應至少各設1處無障礙出入口,其他功能分區的出入口可根據需要設置無障礙出入口;3建筑的檢票口及無障礙出入口到各種無障礙設施的室內走道應為無障礙通道,通道長度大于60m時宜設休息區,休息區應避開行走路線;4大廳、休息廳、貴賓休息室、疏散大廳等主要人員聚集場宜設放置輪椅的無障礙休息區;5供觀眾使用的樓梯應為無障礙樓梯;6特級、甲級場館內各類觀眾看臺區、主席臺貴賓區內如設置電梯應為無障礙電梯,乙級、丙級場館內坐席區設有電梯時,至少應設置1部無障礙電梯,并應滿足賽事和觀眾的需要;7特級、甲級場館每處觀眾區和運動員區使用的男、女公共廁所均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或在每處男、女公共廁所附近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且場館內至少應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主席臺休息區、貴賓休息區應至少各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乙級、丙級場館的觀眾區和運動員區各至少有1處男、女公共廁所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或各在男、女公共廁所附近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8運動員浴室均應滿足本標準公共浴室的無障礙設計要求;9場館內各類觀眾看臺的坐席區都應設置輪椅席位,并在輪椅席位旁或鄰近的坐席處,設置1:1的陪護席位,輪椅席位數不應少于觀眾席位總數的0.2%。7.7文化建筑7.7.1文化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文化館、活動中心、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紀念塔、紀念碑、宗教建筑、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藝術館、美術館、會展中心、劇場、音樂廳、電影7.7.2文化類建筑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物至少應有1處為無障礙出入口,且宜位于主要出2建筑出入口大廳、休息廳(貴賓休息廳)、疏散大廳等主要人員聚集場所有高差或臺階時應設輪椅坡道,宜設置休息座椅和可以放置輪椅的無障礙休息區;3公眾通行的室內走道及檢票口應為無障礙通道,走道長度大于60m,宜設休息區,休息區應避開行走路線;4供公眾使用的主要樓梯宜為無障礙樓梯:5展覽廳、陳列室、報告廳、視聽室、閱覽室等當設有席位時,應按比例設置輪椅席位,且不少于1個:6供公眾使用的男、女公共廁所每層至少有1處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或在男,女公共廁所附近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7公共餐廳應提供總用餐數2%的活動座椅,供乘輪椅者7.7.3文化館、少兒活動中心、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紀念塔、中心等建筑物的無障礙設施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圖書館、文化館等安有探測儀的出入口應便于乘輪椅者2圖書館、文化館等應設置低位目錄檢索臺;3報告廳、視聽室、陳列室、展覽廳等設有觀眾席位時應至少設1個輪椅席位:4縣、市級及以上圖書館應設盲人專用圖書室(角),在無障礙入口、服務臺、樓梯間和電梯間入口、盲人圖書室前應設行進盲道和提示盲道;5宜提供語音導覽機、助聽器等信息服務。7.7.4劇場音樂廳、電影院、會堂、演藝中心等建筑物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觀眾廳內座位數為300座及以下時應至少設置1個輪椅席位,300座以上時不應少于觀眾席位總數的0.2%且不少于2個輪椅席位;2演員活動區域至少有1處男、女公共廁所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或無障礙廁所的有關規定的要求,貴賓室宜設1個無障礙廁所。7.8商業服務建筑7.8.1商業服務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包括各類百貨店、購物中心、超市、專賣店、餐飲建筑、旅館等商業建筑,銀行、證券等金融服務建筑,郵局、電信局等郵電建筑,休閑,娛樂建筑,婚慶場館、殯儀建筑等。7.8.2商業服務建筑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物至少應有1處為無障礙出人口,且宜位于主要出入口處;大中型商業服務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宜為平坡式出入口;2公眾通行的室內走道宜為無障礙通道;3大中型商業建筑二層及以上應設置無障礙電梯,且不少于一臺,小型商業建筑設置有電梯時至少應設置一臺無障礙電梯;4供公眾使用的男、女公共廁所每層至少有1處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或在男、女公共廁所附近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大型商業建筑宜在男、女公共廁所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有關規定的同時且在附近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5/供公眾使用的主要樓梯應為無障礙樓梯。7.8.3旅館等商業服務建筑應設置無障礙客房,其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100間以下,應設1間~2間無障礙客房;2100間~400間,應設2間~4間無障礙客房;3400間以上,應至少設4間無障礙客房。7.8.4設有無障礙客房的旅館建筑,宜配備方便導盲犬休息的7.9交通客運站7.9.1交通客運站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包括各類綜合交通樞紐站、汽車客運站,港口客運站、鐵路客運站、航空客運站。7.9.2交通客運站建筑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站前廣場人行通道的地面應平整、防滑不積水,有高差時應做輪椅坡道;2建筑物至少應有1處為無障礙出入口,宜設置為平坡出入口,且宜位于主要出入口處;3門廳、售票廳、候車廳【檢票口等旅客通行的室內走道應為無障礙通道;4供旅客使用的男、女公共廁所每層至少有1處應滿足城市交通站的有關規定或在男、女公共廁所附近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且建筑內至少應設置1個無障礙廁所;5供公眾使用的主要樓梯應為無障礙樓梯;6行包托運處(含小件寄存處)應設置低位窗口。7.10公共停車場(庫)7.10.1公共停車場(庫)應設置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其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I類公共停車場(庫)應設置不少于停車數量2%的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2Ⅱ類及血類公共停車場(庫)應設置不少于停車數量2%,且不少于2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3N類公共停車場(庫)應設置不少于1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7.10.2設有樓層公共停車庫應設置無障礙電梯,且應靠近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7.11城市公共廁所7.11.1城市公共廁所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獨應式、附屬式公共廁所。7.11.2公共廁所無障礙設施應與公共廁所同步設計、同步建設。7.11.3城市公共廁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出入口應為無障礙出入口,人口門應為無障礙門;2在兩層公共廁所中,無障礙廁位應設在地面層;3女廁所的無障礙設施包括至少1個無障礙廁位和1個無障礙洗手盆;男廁所的無障礙設施包括至少1個無障礙廁位、1個無障礙小便器和1個無障礙洗手盆:并應滿足本標準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4宜在公共廁所旁另設1處無障礙廁所;5廁所內的通道應方便乘輪椅者進出和回轉,回轉直徑不小于1.50m;6門應方便開啟,通行凈寬度不應小于800mm;7地面應防滑、不積水;8城市公共廁所男女標識宜規范、統一、簡潔,便于心智障礙者識別。7.12汽車加油加氣站7.12.1汽車加油加氣站附屬建筑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1建筑物至少應有1處為無障礙出入口,且宜位于主要出入口處;2男、女公共廁所宜滿足城市公共廁所的有關規定。7.13高速公路服務區建筑7.13.1高速公路服務區建筑內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物至少應有1處為無障礙出人口,且宜位于主要出入口處;2男、女公共廁所宜滿足城市公共廁所的有關規定。7.14歷史文物保護建筑7.14.1歷史文物保護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開放參觀的歷史名園、開放參觀的古建博物館、使用中的廟宇、開放參觀的近現代重要史跡及紀念性建筑、開放的復建古建筑等。7.14.2對外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無障礙游覽路線,無障礙游覽路線上的文物建筑宜盡量滿足游客參觀的需求。7.14.3出入口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無障礙游覽路線上對游客開放參觀的文物建筑對外的出入口至少應設1處無障礙出入口,其設置標準要以保護文物為前提,坡道,平臺等可為可拆卸的活動設施;2展廳、陳列室、視聽室等,至少應設1處無障礙出入口,其設置標準要以保護文物為前提,坡道、平臺等可為可拆卸的活動設施;3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的對外接待用房的出入口宜為無障礙出入口。7.14.4室外環境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無障礙游覽路線上的游覽通道的路面應平整、防滑,其縱坡不宜大于1:50,有臺階處應同時設置輪椅坡道,坡道、平臺等可為可拆卸的活動設施;2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內可不設置盲道,當特別需要時可設置,且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3位于無障礙游覽路線上的院落內的公共綠地及其通道、休息涼亭等設施的地面應平整、防滑,有臺階處宜同時設置坡道,坡道、平臺等可為可拆卸的活動設施;4院落內的休息座椅旁宜設輪椅停留空間。7.14.5服務設施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供公眾使用的男、女公共廁所至少應有1處滿足城市公共廁所的有關規定;2供公眾使用的服務性用房的出人口至少應有1處為無障礙出入口,且宜位于主要出入口處:3售票處、服務臺公用電話、飲水器等應設置低位服務設施;4紀念品商店如有開放式柜臺、收銀臺,應配備低位柜臺;5設有演播電視等服務設施的,其觀眾區應至少設置1個輪椅席位;6建筑基地內設有停車場的,應設置不少于1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7.14.6信息與標識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要出入口無障礙通道、停車位、建筑出入口、廁所等無障礙設施的位置,應設置無障礙標志,無障礙標志應符合無障礙標識系統及信息無障礙的有關規定;2重要的展覽性陳設,宜設置盲文解說牌。7.15地下防空設施7.15.1地下防空設施在和平時期用作其他公共性質用途時均應滿足相應用途的無障礙設施設置要求。7.15.2在設置無障礙設施時,不得破壞或削弱地下防空設施的功能。對涉及通信、指揮等重要功能的地下防空設施,按照相關規定執行。7.15.3地下防空設施出入口應為無障礙出人口。當設有臺階時,應設置輪椅坡道。坡道表面應平整并做好防滑設計,坡道最大坡度不應大于1:20。7.15.4地下防空設施中的坡道、樓梯、走道、臺階均應設置扶手,宜在扶手上設置盲文導向。扶手應保持連續不斷,若扶手需斷開時,則需要在梯段頂端向外延伸至少300mm。7.15.5地下防空設施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各類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宜設置空間導向標識,為其提供方便的使用環境。8城市居住區8.1.1居住區道路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居住區路、小區路、組團路、宅間小路的人行道。8.1.2居住區級道路無障礙設計應符合城市道路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8.2居住綠地8.2.1居住綠地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居住綠地內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及建筑物類型包括:出入口、游步道、休憩設施、兒童游樂場、休閑廣場、健身運動場、公共廁所等;2基地地坪坡度不大于5%的居住區的居住綠地均應滿足無障礙要求,地坪坡度大于5%的居住區,應至少設置1個滿足無障礙要求的居住綠地(面積不應小于400m2);3滿足無障礙要求的居住綠地,宜靠近設有無障礙住房和宿舍的居住建筑設置,并通過無障礙通道到達。8.2.2出入口應符合下列規定:1居住綠地的主要出入口應設置為無障礙出入口,有3個以上出入口時無障礙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2居住綠地內主要活動廣場與相接的地面或路面高差小于300mm時,所有出入口均應為無障礙出入口,高差大于300mm時,應至少設置2個無障礙出入口;3組團綠地、開放式宅間綠地、兒童活動場、健身運動場出入口應設提示盲道。8.2.3游步道及休憩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居住綠地內的游步道應為無障礙通道。輪椅園路縱坡不應大于4%,輪椅專用道不應大于8%,當確有困難時,可局部設置升降平臺;2居住綠地內高差處的臺階和踏步應為無障礙梯道;3居住綠地內的游步道及園林建筑、園林小品如亭、廊、花架等休憩設施不宜設置高于450mm的合明或臺階;必須設置時,應同時設置輪椅坡道或升降平臺并在休憩設施入口處設提示盲道;4綠地及廣場設置休息座椅時,應留有輪椅停留空間;5無障礙游憩區的樹池宜高出廣場地面,與地面相平的樹池應加算子。8.2.4活動場地應符合下列規定:1林下鋪裝活動場地,以種植喬木為主,林下凈空不得低于2兒童活動場地周圍不宜種植遮擋視線的樹木,保持較好的可通視性,且不宜選用硬質葉片的叢生植物;8.2.5在地形險要或緊鄰水面的地段須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警示線。8.3配套公共設施8.3.1居住區內的居委會、衛生站、健身房、物業管理、會所、社區中心商業等為居民服務的建筑應設置無障礙出入口。設有電梯的建筑至少應設置I部無障礙電梯;未設有電梯的多層建筑,應至少設置1部無障礙樓梯。8.3.2供居民使用的公共廁所應滿足城市公共廁所的有關規定。8.3.3停車場和車庫應符合下列規定:1居住區停車場和車庫的總停車位應設置不少于總停車位2%的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若設有多個停車場和車庫,宜每處設置不少于1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2地面停車場的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宜靠近停車場的出入口設置。有條件的居住區宜靠近住宅出入口設置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3相鄰兩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可共用一個輪椅安全通道;4車庫的人行出入口應為無障礙出入白。設置在非首層的車庫應設無障礙通道與無障礙電梯或無障礙樓梯連通,直達首層。8.4居住建筑8.4.1居住建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住宅及公寓、宿舍建筑(職工宿舍、學生宿舍)等多戶居住的建筑。在獨棟、雙拼和聯排別墅中作為首層單戶進出的居住建筑,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8.4.2居住建筑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設置電梯的居住建筑應至少設置1處無障礙出入口,通過無障礙通道直達電梯廳;未設置電梯的低層和多層居住建筑,當設置無障礙住房及宿舍時,應設置無障礙出入口;2/設置電梯的居住建筑,每居住單元至少應設置1部能直達戶門層的無障礙電梯;3無障礙出入口:應采用平坡出入口或同時設置臺階和輪椅坡道的出入口;當確有困難時,可采用同時設置臺階和升降平臺的出入口。當設有臺階時,臺階級數不應少于2級;4無障礙電梯與樓梯共用候梯廳或平臺的深度不應小于5可容納擔架的電梯應符合《住宅電梯配置和選型及安裝維護標準》DBJ50-253-2017中的相關設計參數要求。8.4.3居住建筑應按每100套住房設置不少于2套無障礙住房;可根據規劃方案和居住需要集中設置,或分別設置于不同的建筑中。無障礙住房不應設計有高差的錯層及躍層類型,戶型設計宜采用循環路線以方便使用。8.4.4無障礙住房及宿舍宜建于底層。當無障礙住房及宿舍設在二層及以上且未設置電梯時,其公共樓梯應滿足本標準無障礙樓梯、臺階的有關規定。8.4.5宿舍建筑中,男女宿舍應分別設置無障礙宿舍,每100套宿舍各應設置不少于1套無障礙宿舍;當無障礙宿舍設置在二層以上且宿舍建筑設置電梯時,應設置不少干/1部無障礙電梯,無障礙電梯應與無障礙宿舍以無障礙通道連接,無障礙宿舍應設置單層床,不應設置高架床、雙層床;室內床位不宜多于2個。8.4.6當無障礙宿舍內未設置廁所時,其所在樓層的公共廁所至少有1處應滿足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定或設置無障礙廁所,并宜靠近無障礙宿舍設置。9.1緣石坡道9.1.1緣石坡道包括以下類型:1單面坡緣石坡道,如圖9.1.1-1;2三面坡緣石坡道,如圖9.1.J-2;3扇面式緣石坡道,如圖9.1.1-3;圖9.1.1-3扇面式緣石坡道圖9.1.1-4全寬式緣石坡道圖9.1.1-5平行式緣石坡道7轉角處扇面式緣石坡道,如圖9/1×1-7:9.1.2緣石坡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緣石坡道的坡面應平整(防滑;2緣石坡道的坡口與行車道之間宜沒有高差;當有高差時,高出車行道的地面不應大于10mm;3宜優先選用全寬式單面緣石坡道。9.1.3緣石坡道應在下列范圍內設置:1單面緣石坡道,適用于支路口、街角和綠化帶緣石開口處;2/三面緣石坡道(扇面式緣石坡道),適用于主要道路交叉口、路段中大行橫道處;3全寬式緣石坡道,適用于街坊路口和庭院入口兩側的人行道;4轉角處三面坡緣石坡道(轉角處扇面式緣石坡道),適用于人行道的轉角處;5平行式緣石坡道,適用于有特殊要求路段的人行道處。9.1.4緣石坡道的坡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全寬式單面坡緣石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202三面坡緣石坡道正面及側面的坡度不應大于△:12;3其他形式的緣石坡道的坡度均不應大于209.1.5緣石坡道的寬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緣石坡道的寬度應與人行道寬度保持一致,且不應小于2三面坡緣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寬度不應小于1.20m;3轉角處緣石坡道的上口寬度不應小于2.00m;4扇面式緣石坡道的下口寬度不應小于150m;5其他形式的緣石坡道的坡口寬度均不應小于1.20m。9.2.1盲道應在下列范圍設置:1市區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商業街和步行街的人行道,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地段周邊的人行道;2城市廣場橋梁、隧道和立體交叉的人行道;3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人行通路;4城市公共綠地出入口地段;5人行天橋、人行地道的入口、城市公共綠地內的無障礙設施位置應設置提示盲道;6/建筑人口服務臺、樓梯、無障礙電梯、無障礙廁所、公交車站、軌道交通車站的站臺均應設置提示盲道。9.2.2盲道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盲道按其使用功能可分為行進盲道和提示盲道,如圖9.2.2; 2盲道的紋路應凸出路面4~5mm,盲道型材表面應防滑;3盲道鋪設的位置和走向,應方便視力殘疾者安全行走和順利到達無障礙設施位置;4行進盲道的寬度宜為0.25~0.60m,主要采用規格為5行進盲道的起點、終點和轉彎處均應設置提示盲道,其長度應大于等于行進盲道的寬度;6盲道的顏色宜與相鄰的人行道鋪面的顏色形成對比,并與周圍景觀相協調,宜采用中黃色;7盲道鋪設應連續,應避開樹木(穴)、電線桿、拉線、窨井蓋等障礙物,其他設施不得占用盲道;8行進盲道宜設置在距圍墻、花臺、綠化帶邊緣0.25~0.509行進盲道可設在距人行道內側樹穴邊緣0.25~0.50m處;人行道上如無樹穴,行進盲道距離路緣石不應小于0.50m;10沿人行道和分隔帶的公交車站應設提示盲道,其寬度應為0.25~0.60m,距路緣石邊宜為0.25~0.50m;11應在距人行道上臺階、坡道和障礙物等0.25~0.50m處設置提示盲道;12距人行橫道入口、廣場入口、軌道交通車站人口等部位的0.25~0.50m處應設置提示盲道,其長度應與各入口的寬度相對應;13人行道呈弧線形路線時,行進盲道宜與人行道走向一致;14進入人行橫道線處的盲道宜距路緣石0.30m,宜鋪設1排橫向提示盲道,以表明進入人行橫道范圍,行進盲道應與提示盲道成垂直方向鋪設,盲道鋪設寬度宜為0.30~0.60m;15人行道轉角路口宜采用全寬式無障礙緣石坡道形式。宜在兩側坡道起點處鋪設左右各1排的提示盲道,以示進入坡道范圍,提示盲道設置寬度宜為0.500.60m。路口形成街角的無障礙坡道,宜在轉角緣石坡道前設置提示盲道,以示進入車行道、人行橫道線范圍,提示盲道設置寬度宜為0.50~0.60m。16梯道和臺階的上下兩端,應在距踏步0.25m處設置提示盲道,其設置寬度宜為0.4~0.60m,中間休息平臺也應在兩端各鋪設1條提示盲道,寬度不宜小于0.30m。17道路人行道有盲道時,與其相接的橋梁人行道處應鋪設盲道,盲道寬度與道路盲道保持一致。18盲道磚(板)按幾何尺寸可分為2種類型,應符合表9.22-1的規定。型號寬度寬度I19行進盲道的觸感條規格應符合表9.2.2-2的規定。尺寸要求(mm)面寬底寬高度4中心距20提示盲道的觸感圓點規格應符合表9.2.2-3的規定。尺寸要求(mm)49.3無障礙出入口9.3.1無障礙出人口包括以下幾種類別:1平坡出人口:2同時設置臺階和輪椅坡道的出入口;3同時設置臺階和升降平臺的出入口。9.3.2無障礙出入口應符合下列規定:1/出人口的地面應平整、防滑;2室外地面濾水算子孔的寬度不應大于15mm;3同時設置臺階和升降平臺的出入口宜只應用于場地限制無法做坡道的改造工程,并應符合本標準升降平臺的有關規定;4除平坡出入口外,在門完全開啟的狀態下,建筑物無障礙出入口的平臺的凈深度不應小于1.50m;5建筑物無障礙出入口的門廳、過廳如設置兩道門,門扇同時開啟時兩道門的間距不應小于1.50m;6建筑物無障礙出入口的上方應設置雨棚;7無障礙入口不應設置臺階。9.3.3無障礙出入口的坡道及平坡的坡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平坡出入口的地面坡度不應大于1:20,肖場地條件比較好時,不宜大于1:20;2同時設置臺階和坡道的出入口,坡道的坡度應符合本標準輪椅坡道的有關規定。9.4無障礙梯道9.4.1無障礙梯道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采用直線形梯段,木應采用弧形梯段或無休息平臺的L型梯段;2臺階踏步寬度不應小于300m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140mm;4三級及以上的梯道宜在兩側設置扶手;5明步踏面側面應設不小于100mm的安全擋臺;6踏面應平整防滑或在踏面前緣設防滑條;7距踏步起點和終點250mm~300mm應設提示盲道;8踏面和踢面的顏色宜有區分和對比;9梯道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階宜在顏色或材質上與平臺有明顯區別。9.5輪椅坡道9.5.1輪椅坡道宜設計成直線形、直角形或折返形,不應設計成圓形或弧形。9.5.2輪椅坡道應在兩側設置扶手,坡道與休息平臺的扶手應9.5.3輪椅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長度應符合表9.5.3的表9.5.3輪椅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長度最大高度(m)水平長度(m)9.5.4輪椅坡道的坡度和寬度應符合表9.5.4的規定。表9.5.4輪椅坡道的坡度和寬度最小寬度(m)有臺階的建筑人口只設坡道的建筑人口9.5.6輪椅坡道側面臨空時,在扶手欄桿下端宜設置高度不小于0.10m的輪椅坡道安全擋臺。9.5.7當輪椅坡道的水平投影長度超過9m時,應設置中間休息9.5.8輪椅坡道起點、終點和中間休息平臺的水平長度不應小于1.50m。9.5.9輪椅坡道應設無障礙標志,無障礙標志應符合本標準附錄A的有關規定。9.6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9.6.1應將通行方便、行走距離路線最短的停車位設為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9.6.2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的地面應平整、防滑不積水,地面坡度不應大于1:50。9.6.3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一側,應設寬度不小于1.20m的通道,供乘輪椅者從輪椅通道直接進入人行道和到達無障礙出入口,如圖9.6.3。2500M2002500H20d250025009.6.4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一側的輪椅通道與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時,應設置輪椅坡道,如圖9.6.4。9.6.5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的地面應涂有停車線、輪椅通道線和無障礙標志,殘疾人停車位的盡端宜設置無障礙標志牌。9.7無障礙通道9.7.1無障礙通道的寬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室內走道不應小于1.20m,人流較多或較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內走道寬度不宜小于1.80m;2室外通道不宜小于1.50m;3檢票口、結算口輪椅通道不應小子900mm。9.7.2無障礙通道應符合下列規定!1無障礙通道應連續,其地面應平整、防滑、反光小或無反光,并不宜設置厚地毯;2無障礙通道上有高差時,應設置輪椅坡道;3室外通道上的雨水篦子的孔洞寬度不應大于15mm;4固定在無障礙通道的墻、立柱上的物體或標牌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2.00m;如小于2.00m時,探出部分的寬度不應大于100mm;如突出部分大于100mm,則其距地面的高度應小5斜向的自動扶梯、樓梯等下部空間可以進入時,應設置安全擋牌。9.8無障礙門9.8.1/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不應采用力度大的彈簧門并不宜采用彈簧門、玻璃門;當采用玻璃門時,應有醒目的提示標志;2自動門開啟后通行凈寬度不應小于1.00m;3平開門、推拉門、折疊門開啟后的通行凈寬度不應小于800mm,有條件時,不宜小于900mm;4在門扇內外應留有直徑不小于1.50m的輪椅回轉空間;5在單扇平開門、推拉門、折疊門的門把手一側的墻面,應設寬度不小于400mm的墻面;6平開門、推拉門、折疊門的門扇應設距地900mm的把手,宜設視線觀察玻璃,并宜在距地350mm范圍內安裝護門板;7門檻高度及門內外地面高差不應大于15mm并以斜面過渡;8無障礙通道上的門扇應便于開關:9宜與周圍墻面有一定的色彩反差,方便識別。9.9.1無障礙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采用直線形樓梯;2公共建筑樓梯的踏步寬度不應小于280m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160mm;3不應采用無踢面和直角形突緣的踏步;4宜在兩側均做扶手;5如采用欄桿式樓梯,在欄桿下方宜設置安全阻擋措施;6踏面應平整防滑或在踏面前緣設防滑條;7距踏步起點和終點250mm~300mm宜設提示盲道;8踏面和踢面的顏色宜有區分和對比;9樓梯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階宜在顏色或材質上與平臺有明顯區別。9.9.2/臺階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公共建筑的室內外臺階踏步寬度不宜小于300m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0mm,并不應小于100mm;2踏步應防滑;3三級及三級以上的臺階應在兩側設置扶手;4臺階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階宜在顏色或材質上與其他階有明顯區別。9.10.1無障礙電梯的候梯廳應符合下列規定:1候梯廳深度不宜小于1.50m,公共建筑及設置病床梯的候梯廳深度不宜小于1.80m;2呼叫按鈕高度為0.90m~1.10m;3電梯門洞的凈寬度不宜小于900nm;4電梯出入口處宜設提示盲道:5候梯廳應設電梯運行顯示裝置和抵達音響。9.10.2無障礙電梯的轎廂應符合下列規定:1轎廂門開啟的凈寬度不應小于800mm;2在轎廂的側壁上應設高0.90m~1.10m帶盲文的選層按3轎廂的三面壁上應設高850mm~900mm扶手,扶手應符合本標準的相關規定;4轎廂內應設電梯運行顯示裝置和報層音響;5轎廂正面高900mm處至頂部應安裝鏡子或采用有鏡面效果的材料;6轎廂的規格應依據建筑性質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而選用。最小規格為深度不應小于1.40m,寬度不應小于1.10m;中型規格為深度不應小于160m,寬度不應小于1.40m;醫療建筑與老人建筑宜選用病床專用電梯;7電梯位置應設無障礙標志,無障礙標志應符合本標準的9.10.3升降平臺應符合下列規定:1升降平臺只適用于場地有限的工程;2垂直升降平臺的深度不應小于1.20m,寬度不應小于900mm,應設扶手、擋板及呼叫控制按鈕;3斜向升降平臺寬度不應小于900mm,深度不應小于100m,應設扶手和擋板;垂直升降平臺的傳送裝置應有可靠的安全9.10.4垂直升降平臺的基坑應采用防止誤入的安全防護措施,其傳送裝置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9.11.1無障礙單層扶手的高度應為850mm~900mm,無障礙雙層扶手的上層扶手高度應為850mn~900mm,下層扶手高度應為650mm~700mm。9.11.2扶手應保持連貫,靠墻面的扶手的起點和終點處應水平延伸不小于300mm的長度。9.11.3扶于末端應向內拐到墻面或向下延伸不小于100mm,欄桿式扶手應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9.11.4扶手內側與墻面的距離不應小于40mm。9.11.5扶手應安裝堅固,形狀易于抓握。圓形扶手的直徑應為35mm~50mm,矩形扶手的截面尺寸應為35mm~50mm。9.11.6扶手的材質宜選用防滑、熱惰性指標好的材料。9.12公共廁所、無障礙廁所9.12.1公共廁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女廁所的無障礙設施包括至少1個無障礙廁位和1個無障礙洗手盆;男廁所的無障礙設施包括至少1個無障礙廁位、1個無障礙小便器和1個無障礙洗手盆;2公共廁所的入口和通道應方便乘輪椅者進入和進行回轉,回轉直徑不小于1.50m;3門應方便開啟,通行凈寬度不應小于1m;5無障礙廁位應設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金融行業項目部后勤支持措施
- 2024-2025日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完整版
- 企業員工健康監測流程
- 2024-2025新入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下載
- 科技公司人事部門崗位職責解析
- 房地產開發合規性的整改措施
- 八年級語文教學計劃與跨學科合作
- 小學數學課時安排與進度表計劃
- 汽車制造業質量保證體系措施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作文技巧解析
- 食品工程原理實驗教學大綱
- 教學設計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全國公開課一等獎
- 骨盆與髖臼骨折
- SB/T 10104-2008糖果充氣糖果
- 江蘇碼頭工程防洪影響評價報告
- CommVault備份及恢復優勢
- 危險品運輸車輛事故應急演練方案
- 《西方哲學史》第二章-蘇格拉底哲學和柏拉圖哲學課件
- 水利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講義
- 會計學總論知識講義課件
-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