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墓穴緊缺問題_第1頁
關于墓穴緊缺問題_第2頁
關于墓穴緊缺問題_第3頁
關于墓穴緊缺問題_第4頁
關于墓穴緊缺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墓穴緊缺問題的探討小組成員信息: 目錄CONTENTS現狀分析形成原因國際鏈接組內討論解決方案相關視頻介紹謝謝觀看123456現狀:現狀: 核心提示: 墓穴只夠用10年,傳統喪葬觀念造成窘況。清明節前夕,墓園土地問題再次引發關注。日前民政部發布的“殯葬綠皮書”指出,全國大部分省份的現有墓穴都將在10年內用完。 有報告指出,全國人口每年死亡約800萬,并還在隨老齡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長趨勢;按2010年死亡人口數量推算,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現有的墓穴只夠使用6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將在10年內用完。這份報告指出,“入土為安”是中國人傳統的喪葬觀念,而由于土地資源短缺,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很

2、多公墓都出現墓地緊缺情況,開始限售墓位,很多骨灰難以安葬。以北京為例,2010年,全市遺體處理數為85705具,安葬數26642人,僅有約31.3%的死亡人口安葬在合法墓地。北京市屬公墓2011年(萬/m2)2008年(萬/m2) 萬安公墓21.87.8太子峪陵園4.083.2金山陵園13.944.47溫泉墓園6.042.725南京地區墓穴現狀上海地區墓穴現狀墓穴價格居高不下看法兩極分化:觀念是關鍵成因: 土地資源短缺 人口眾多 傳統觀念 其他原因土地資源短缺用地緊張地價上漲人口眾多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基數本來就很大,死亡人口數量也很大。而同時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快速推進,所需墓穴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3、,墓地漲價的步伐仍在繼續,有一部分人“囤墓”的行為也是導致墓地緊缺的原因之一。傳統觀念墓地異常緊張,傳統觀念依舊根深蒂固,大多數人希望“落葉歸根”、“告老還鄉”,在去世之后能夠在家鄉入土為安,這也是導致人口大省墓地緊缺外地買墓的原因之一。在人口眾多土地資源缺少的大城市,墓地價格連年攀升,按照面積價格比來算,已經成為最貴的“小地產”了。其他原因: 供需嚴重失衡,供不應求 物價普漲推升墓地價格世界形勢: 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而死后人人都想要得到一個安息之所。所以墓地緊張已不僅僅是我國存在,而是已經演變成國際化的大問題,困擾著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如英國、意大利等。而在美國,由于眾多中國移民瘋狂搶購美

4、國的墓穴,甚至導致了“搶墓熱”。由此可見,墓穴緊張實在是一個世界性的、歷史性的問題。位于意大利那布勒斯南部一個居民人數僅3700人的小城頒布禁令禁止居民死亡,因為一旦有人死亡,將沒有地方埋葬。 據哈芬頓郵報報導,意大利這個小鎮遇上與鄰鎮的古老公有墓地擴建,但雙方因地權問題談不攏,該鎮鎮長朱里奧希薩爾法瓦(Giulio Cesare Fava)決定停止繼續擴建公有墓地,并為居民興建全新的墓園。盡管法瓦明令“禁止死亡”,可惜的是,從3月5日頒布禁令至今,已有兩人違反禁令,先走一步。顯然什么都能禁,禁止人民不要死,即使有配套措施仍有困難。在英國,墓地常常被稱為寧靜的歷史。整個英國目前約有2000萬個

5、墓地,其中有800萬個位于英格蘭地區,這些長年靜悄悄地坐落在城鎮不同角落的亡者安息地不僅為生者提供了悼念追思的場地,也讓路人了解到了許多英國人過去的故事。 英國倫敦近來面臨一個棘手問題:當地墓園爆滿,已容不下“后來者”了。市政府不得已,只好勸導民眾使用“二手”墓地,否則人們很可能會面臨“死無葬身之所”的困境。 經濟不景氣讓民眾都喜歡撿便宜,二手用品物美價廉成了大家的最愛,不過死后葬在“二手”墓地,你能接受嗎?這片綠草如蔭的美麗地方是倫敦一處墓園,走進去一看,真的是非常擁擠,墓碑一個挨一個,前后左右幾乎緊貼在一起。事實上在倫敦,所有墓園都面臨墓地不夠使用的困境。倫敦市立墓園管理處的博克斯說:“空

6、間不夠用,是因為我們不能重復使用墓地。” 英國人認為墓地是往生者的永恒住所,就和家一樣神圣不可侵犯,有些墓地甚至存在了兩千多年。如此一來,由于墓地有限,逝者不斷增加,墓地短缺問題日益嚴重,逼著英國政府想辦法。 墓園管理者在這些幾乎已經廢棄的墓地樹立公告,并聯絡逝者家屬,兩年后如果仍無法和家屬取得聯系,那墓地將重新啟用,原先的往生者被安置在下層,后來的則在上面,兩者至少相隔60厘米以上。至于墓碑也是兩面使用,把占用空間降到最低。雖然政府這么做是為大家著想,但要說服英國民眾接受這樣的新埋葬方案,恐怕還需要一些時間。組內討論方案1.生態綠色墓穴2.“厚養薄葬”3.積極推進墓穴循環使用4.鼓勵家庭成員

7、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單個墓位使用率5.公益性墓地6.人性化的寵物墓地1.綠色生態墓穴 綠色生態墓穴首先得以推行的省份是廣州。據了解,雖然廣州市各大墓園相繼推出花壇葬、草葬等生態殯葬方式,但響應者不算多。“花壇葬每年大概就幾百例,”廣州市殯葬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說。 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后民政部門將加大力度,通過改進措施進一步推動綠色、生態殯葬,“比如今后廣州市考慮為參加骨灰撒海活動的市民設立紀念設施,每年為他們舉行儀式或悼念活動。” 廣州市殯葬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廣州市已經按照民政部要求,遵循“小型化、生態化、藝術化”三原則進行新墓地的開發和建設。“一方面增加墓地的綠化面積,使其環境更加優美;藝術化

8、就是不單純立碑,加入人文藝術氣息;另一方面融入傳統的殯葬文化,改變過去硬邦邦死氣沉沉的水泥墳樣貌。”2.墓地循環使用我們可以設想:正常情況下,按照分析,不考慮曾孫給曾祖父上墳的可能,孫子去世后,就應該無人給其祖父上墳祭祀了,所以上墳祭祀最高年限應設定為50年。那么當一座墓穴的年齡已經超過了50歲怎么辦呢?可以采取兩種辦法。首先,鼓勵子孫繼承長輩的墓穴,遷出的骨灰可以深埋或者遷入家族集體墓穴。其次,如果強烈要求繼續使用墓穴,需要繳納高額土地占有費。目前墓體全是用混凝土、水泥堆砌,墓碑也清一色使用花崗巖,骨灰盒也基本上是用防水、防震的堅不可摧材料制成。所有這些永久性材料,在墓穴循環時,棄之不用就會造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