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五講 主要經濟分析方法介紹趙德友微觀經濟學研究如何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如何實現四大調控目標即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一、經濟總量、速度、結構分析1經濟發展速度(1)生產總值名義發展速度名義發展速度不反映生產規模的物量發展,因此計算發展速度一律使用可比價格或不變價格。(2)生產總值實際發展速度 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又叫通貨膨脹指數。(3)各產業增加值的發展速度(略)(4)環比發展速度設第t年的生產總值為yt設第t-1年的生產總值為Yt-1,則第t年的環比發展速度Rt為:(5)定基發展速度設第k年的生產總值為yk ,第k+t年的
2、生產總值為yk+t,則第k+t年對第k年的定基發展速度Sk+t,k為:定基發展速度與環比發展速度的關系為:2經濟增長速度增長速度等于增長量與基期水平之比。環比增長速度rt為:第k+t年對第k年的定基增長速度sk+t,k為:環比經濟增長速度rt=環比發展速度Rt-100%定基增長速度sk+t,k=定基發展速度Sk+t,k-100%3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第k+t年對第k年的平均發展速度gk+t,k為:第k+t年對第k年的平均增長速度hk+t,k為:=平均發展速度-100%4人均生產總值及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1)人均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用常住人口而不是用戶籍人口計算。戶籍人口:指公民依照中華
3、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已在其經常居住地的公安戶籍管理機關登記了常住戶口的人。常住人口指實際經常居住在某地區一定時間(指半年以上)的人口。主要包括:除去離開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國外工作或學習的人)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戶籍人口;戶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離開戶口地半年以上而調查時在本地居住的人口;調查時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登記常住戶口,如手持戶口遷移證、出生證、退伍證、勞改勞教釋放證等尚未辦理常住戶口的人,即所謂“口袋戶口”的人。小康生活標準:按照1980年價格1980年匯率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800美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標準:按照2000年價格2000年匯率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
4、3000美元。(2)人均生產總值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人均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人均生產總值發展速度-100%(3)人均生產總值發展速度與生產總值發展速度的關系=5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 (1)產業部門貢獻率和拉動點數產業部門的貢獻率是指各產業部門的增加值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拉動點數是產業部門增加值增量與基期GDP之比,表示經濟增長率中有多少個百分點是該產業拉動的。若用y代表GDP,t代表年度,則t年經濟增長率的計算公式為: 假設整個經濟活動被劃分成n個產業部門,用表示t年第i產業部門的增加值,則上式可改寫為:其中,就是產業部門i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點數。它是t年產業部門i增加值增量與t-1年GDP之比。
5、將上式兩端同除以,則有: 其中 ,就是產業部門i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貢獻率與拉動點數有如下關系: 例1 2002年和2003年某不變價格GDP見下表,計算各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和拉動點數: 表1:指 標2002年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1000012000 第一產業24002500 第二產業44005800 第三產業32003700 =1%+14%+5%=20%一、二、三產業各拉動GDP增長1、14和5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70%和25%。(2)各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點數各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指各需求成分的增量占GDP使用額增量之比,各需求成分
6、拉動點數是指各需求成分增量占GDP使用額增量之比。 其中,為t年第i個需求成分(如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等),為t年GDP使用額,為t年GDP使用額 增長率,為t年第i個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t年第i個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點數。 (3)各要素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點數要素是指勞動力、土地、資本和技術,公式是一樣的,但技術不可度量,一般用索洛W余值法計算,有興趣的可以參閱有關書籍。例2 根據表2計算2004年生產總值名義發展速度,假定生產總值平減指數為110%,計算2004年生產總值實際發展速度。解:=125.1%=113.7%例3 根據表2和表4的核算結果計
7、算2003年和2004年生產總值平減指數。解:2003年生產總值=114.3%2003年生產總值實際發展速度=110.8%2003年2004年河南省歷年生產總值表2年 份年底總人口(萬人)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元)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工 業1952437136.0922.468.234.775.482.81957484052.5524.2718.086.8710.2109.81962494043.021714.058.5411.9788.31965524062.9629.5819.116.2714.28121.81970602697.1944.4936.0630.0416.64163.51
8、9756758127.7755.7150.3441.5421.72190.619787067162.9264.8669.4559.228.61232.319807285229.1693.2394.4480.5141.49316.719857847451.74173.43170.07144.39108.24579.719908649934.65325.77331.85288.58277.031090.6199187631045.73334.61388.09336.26323.031201.2199288611279.75353.92545.21481.11380.621452.319938946
9、1662.76410.45768.89681.65483.421867.4199490272224.43546.681071.74958606.012475.2199591003002.74762.991420.251274.89819.53312.8199691723661.18937.641718.981525.961004.564007.4199792434079.261008.551920.051681.251150.664430.1199893154356.61071.392012.741742.181272.474695.1199993874576.11123.142070.881
10、788.841382.084893.7200094885137.661161.582413.782078.941562.35444200195555640.111234.342659.042279.891746.735923.6200293246168.731288.362951.062531.721929.316436.5200393357048.591239.73551.943034.142256.957570.2200492828815.091647.484515.353862.182652.269469.9注:本表按當年價格計算。2002年以來為常住人口。河南省歷年生產總值指數(以19
11、52年為100) 表3年 份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工 業19521001001001001001001957133115.6210.3154.5199.7121196282.158.6156.7188.2209.673.51965135.3102.1285.1354.1258.7114.21970200.4132.4619.8769.9308147.11975251.8159.5805.41012.7417.6163.61978306.4174.31102.81440.6537.5190.11980384.3193.61455.31906.4816.52311985668
12、.5300.92388.63150.81939.9373.31990963.2363.13546.15012.63353.1489.719911029.7353.74017.75704.33701.8515.219921170.83595038.272164112.7578.619931355.8396.36151.78882.94589.8663.119941542.9401.57480.410881.55181.9747.319951771.2449.38767.112807.65860.7850.419962017.4500.110169.814767.26599.19611997222
13、7.2538.111288.516243.973911052.319982421575.81232717657.18085.81134.419992614.7617.313288.519069.78837.81215.720002860.5645.114843.321281.89659.71317.820013120.8680.616312.823324.910664.31424.520023417.3711.218188.826053.911730.71549.920033786.4693.421280.930509.1128921715.72004注:本表按可比價格計算。河南省歷年生產總值
14、指數(以上年為100) 表4年 份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工 業1952106.1101.1138.3158.1129.2105.01957109.2105.9119.096.3116.0107.11962100.5118.470.876.4100.299.21965124.5129.4128.7130.8104.5122.11970117.3106.0145.8147.1109.7113.81975106.3102.9111.9112.7106.1104.41978111.3110.6112.1116.4111.3109.51980115.4109.2117.2116.6
15、126.9113.71985113.5100.8117.0116.8131.9111.91990104.5105.4102.3100.1106.8102.51991106.997.4113.3113.8110.4105.21992113.7101.5125.4126.5111.1112.31993115.8110.4122.1123.1111.6114.61994113.8101.3121.6122.5112.9112.71995114.8111.9117.2117.7113.1113.81996113.9111.3116.0115.3112.6113.01997110.4107.6111.0
16、110.0112.0109.51998108.7107.0109.2108.7109.4107.81999108.0107.2107.8108.0109.3107.22000109.4104.5111.7111.6109.3108.42001109.1105.5109.9109.6110.4108.12002109.5104.5111.5111.7110.0108.82003110.897.5117.0117.1109.9110.72004113.7112.8116.2117.0110.6114.0注:本表按可比價格計算。2005年第一季度河南省生產總值表5 單位:億元、%甲按當年價格計算按可
17、比價格計算2005年2004年2005年2004年增長地區生產總值2101.031734.971732.881521.913.9 第一產業287.86253.98209.24198.015.7 第二產業1124.8874.23900.31758.7618.7 工業1016.91793.27815.84694.5517.5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649.89479.25515.9421.1422.5 建筑業107.8980.9684.4764.2131.6 第三產業688.37606.76623.33565.1310.3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175.83153.53161.61144.4211
18、.9 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169.75148.64158.99142.9811.2 金融保險業44.0743.4138.8139.2-1 房地產業50.6448.4246.6545.392.8 其他服務業248.08212.76217.27193.1412.5例4 根據表3的核算結果計算2003年與2000年相比的定基發展速度和定基增長速度。解:定基發展速度的計算公式為,此處k=2000,t=4,k+t=2004定基增長速度=定基發展速度-100%=32.4%例5 根據表2和表3的核算結果計算1952年按照2000年價格計算的生產總值。 解:利用定基發展速度計算,設1952年按照2000年價
19、格計算的生產總值為x,則: 解得x=179.61億元例6 根據表3的核算結果計算1990至2000共10年的平均增長速度。 解:第1990+10年對第1990年的平均增長速度h2000,1990為:=11.5%例7 根據表2的核算結果計算2004年的人均生產總值。解:2004年年平均人口=(9335+9282)/2=9308.5萬人2004年人均生產總值=生產總值/平均人口=8815.09億元/9308.5萬人=9469.9元/人例8 根據表2和表4的核算結果計算2004年人均生產總值發展速度。 解:2004年生產總值發展速度為113.7%2003年平均人口=(9324+9335)/2=932
20、9.5萬人2004年平均人口=(9335+9282)/2=9308.5萬人2004年平均人口發展速度=9308.5/9329.5=99.77人均生產總值發展速度=113.96%例9 根據表5的核算結果計算2004年第一季度第一、二、三產業和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增加值對生產總值拉動點數和貢獻率。解:不變價格GDP增量=1732.88-1521.19=210.98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量=209.24-198.01=11.2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量=900.31-758.76=141.5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量=623.33-565.13=58.20億元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增加值增量=158.99-14
21、2.98=16.01億元也可以用拉動點數和貢獻率的關系計算例10 根據表5和表6的核算結果補齊2004年以1952年為100的生產總值指數。解:生產總值指數=3786.41.137=4305.1第一產業增加值指數=693.41.128=782.2第二產業增加值指數=21280.91.162=24828.4工業增加值指數=30509.11.17=35695.6第三產業增加值指數=12892.01.106=14258.5人均生產總值指數=1715.71.14=1955.9例11 根據表2、表3和上例計算的以1952年為100的生產總值指數,計算“十五”前四年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解:
22、按照2000不變價格計算2000年生產總值及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為:生產總值(5137.66)=第一產業(1161.58)+第二產業(2413.78)+第三產業(1562.3)按照2000不變價格計算2004年生產總值及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為:=7732.26=1408.44=4040.78=2306.08 第一產業貢獻率=第二產業貢獻率=第三產業貢獻率=由于使用了定基指數,有一定誤差,一般要進行調整,調整的方法多樣,本處不再介紹。例12 經濟預測的一般方法。假定2005年生產總值和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0000億元和2000億元、5000億元和3000億元,過去某一時期第一、二、三產
23、業增長速度分別為5%、16%和10%,預測“十一五”時期GDP總量和增長速度。 解:先預測平均增長速度 一般用不變價格增加值的結構推算增長速度,末期GDP總量一般表示為上一個末期價格計算的GDP絕對量。平均增長速度=5%+0.516+0.310%=12%“十一五”時期GDP總量=億元例13 假定2005年生產總值為10000億元, “十一五”時期GDP平均增長速度為12%,生產總值平減指數為3%,計算2010年GDP現價絕對量。解:GDP現價絕對量=億元例14 假定2005年生產總值和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0000億元和2000億元、5000億元和3000億元,預測 “十一五”時期GD
24、P平均發展速度為12%,為保證實現該速度,第一、二、三產業應該保持什么樣的發展速度。解:根據“十五”前四年一、二、三產業的平均發展速度之比預測,第一產業發展速度=第二產業發展速度=第三產業增長速度=設“十一五”時期一、二、三產業的平均發展速度分別為104.9x%,113.7x%和110.2x 則:(254343+9501.06+4875.61)x5=17623.42 第一產業發展速度=104.9x=105.8%第二產業發展速度=113.7x=114.6%第三產業發展速度=110.2x=111.1%二、經濟結構分析1產業結構分析產業結構指各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產業結構一般用當年價格的生產
25、總值及其結構推算。三次產業結構=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例15 根據表2的核算結果計算2004年三次產業結構。三次產業結構為18.7:51.2:30.1。例16 2004年A省和B省的GDP總量均為10000億元,其中A省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000億元、5000億元和2000億元,B省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00億元、6000億元和2500億元,2005年兩省一、二、三產業增長速度同為5%、16%和10%,計算AB省2005年GDP增長率。解:A省2005年經濟總量為GDPA=30001.05+50001.16
26、+20001.10=11150億元。增長速度為11.5%B省2005年經濟總量為GDPB=15001.05+60001.16+25001.10=11285億元。增長速度為12.85%在分析GDP生產結構時,重點要分析三次產業結構及各產業內部結構的變化,判斷這些變化是否符合產業結構演化的規律,是否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協調。 就三次產業結構而言,當一個經濟體處于工業化時期,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是,一產比重逐步下降,二產(尤其是工業)和三產比重逐步上升。在第一產業內部,種植業比重下降,畜牧業比重上升;在工業內部,傳統制造業比重下降,新興制造業比重(如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上升;在
27、第三產業內部,傳統的服務業(如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飲食業等)比重下降,新興服務業(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保險業等)比重上升。錢納里對產業結構演變的分析判斷?;舴蚵鶕?0個國家的時間序列資料分析了產業結構變化中的工業化過程,提出了用消費資料工業和生產資料工業的比例關系(簡稱霍夫曼系數)劃分工業化階段的類型。他把工業化進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消費資料的工業生產在制造業中占有統治地位,生產資料生產不發達,此時霍夫曼系數為4-6 ;第二階段是生產資料工業的生產發展較快,但其規模與消費資料工業相比還小得多,此時霍夫曼系數為1.5-3.5;第三階段是消費資料工業與生產資料工業的規模相
28、當,此時霍夫曼系數為0.5-1.5;第四階段是生產資料工業的規模大于消費資料工業的規模,此時霍夫曼系數為1以下。由于我國缺乏完全符合公式要求的統計數據,一般用輕工業代表消費資料工業,用重工業代表生產資料工業。例17 2004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2332.68億元,其中輕工業增加值668.60億元,重工業增加值1664.08億元,計算霍夫曼系數。 解:霍夫曼系數=668.60/1664.08=0.402產品結構農業產品內部結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之間的比例關系;種植業內部糧食種植和經濟作物種植業之間的比例關系等。工業產品內部結構:原材料、能源、電力等;輕重工業比重;傳統制造業和新
29、興制造業比重等。2需求結構分析在分析GDP需求結構時,重點考察最終消費率(最終消費占GDP使用額的比重)、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占GDP使用額的比重)和凈出口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占GDP使用額的比重)的變化情況、原因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例如,1979-2001年,我國最終消費率、投資率和凈出口率平均分別為60.1%、37.9%和2.0%。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統計,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平均消費率為78-79%。由此可見,我國的消費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18-19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的消費率仍有很大提高的余地。另外,在分析需求結構時,還需要關注存貨變動率(存貨變動占GDP
30、使用額的比重)的變化情況。存貨既是一個生產指標,也是一個效益指標。從存貨的形成過程看,它是一定時期的生產成果,是GDP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市場角度看,存貨又是一個效益指標,一般情況下,產銷率越低,存貨增加越多,表明產品在市場上實現的份額越少,社會生產效益也就越低。在過去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存貨率居高不下,表明經濟增長質量不高。然而,近年來隨著市場化進程加快,存貨率逐年下降,甚至個別年份還出現負數。1979-2001年存貨變動率平均為3.6%,其中,1990-2001年為3.1%,但與發達國家存貨率不到1%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3所有制結構分析GDP按經濟類型可劃分為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其他經濟,
31、其中,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合稱為公有制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和集體成分;其他經濟又稱非公有制經濟,是指除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以外的所有經濟,包括個體私營經濟、港澳臺經濟和外商經濟。由于所有制結構變化是國內外普遍關注的一個敏感問題,因此,它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在分析GDP分所有制結構時,要分析所有制結構變化的特點、成因、問題和趨勢。4地區經濟結構分析全國是中東西三大地帶GDP占全國的比重。河南是四大經濟區占全省GDP的比重。四大經濟區劃分如下:一是中原城市群經濟區。中原城市群以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等九個城市。二是豫北經濟區,包
32、括安陽、鶴壁和濮陽三個市。三是豫西豫西南經濟區,包括三門峽和南陽兩個市。三是黃淮經濟區(也稱豫東南經濟帶),包括駐馬店、商丘、周口和信陽四個市。在進行地區比較時,常常需要對各地區人均GDP水平的差距進行分析和判斷。下面介紹幾種計算地區人均GDP差距的公式:(1)平方變異系數,其中,為地區i的人均GDP,為所有地區人均GDP的平均值,n為地區個數。平方變異系數越大,表明地區間人均GDP差距越大,反之亦然。另外,還可以利用各地區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作為權重對平方變異系數進行加權,從而得到如下平方加權變異系數:,(2)基尼(Gini)系數,其中,為地區i的人均GDP占所有地區的人均GDP之和的
33、比重。同理,基尼系數越大,表明地區間人均GDP差距越大,反之亦然。(3)Theil熵,Theil熵越大,表明地區間人均GDP差距越大,反之亦然。三、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情況 增長速度情況、完成計劃情況。結構:各項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2工業經濟效益規模以上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實現產品銷售收入;實現利潤總額及增長率;虧損企業虧損額額。本處介紹一下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以下這七項指標計算,七項指標是總資產貢獻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產品銷售率。(1)總資產貢獻率 (2)資本保值增值率
34、所有者權益=資產總計-負債總計 (3)資產負債率 (4)流動資金周轉率 (5)成本費用利潤率 (6)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 (7)產品銷售率 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的計算公式為:總權數為100,在這七項指標中,總資產貢獻率最重要,權數定為20,其他六項指標的權數依次定為:資本保值增值率16,流動資產周轉率15,成本費用率14,工業品銷售率13,資產負債率12,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10。七項指標的標準值分別為:10.7%、120%、60%、1.52次、3.71%、16500元/人*年、和96%??傮w上看,七項指標的標準值大體代表了我國“八五”末期“九五”初期的水平。3城鄉居民生活改善情況(略)四、產業發
35、展形勢分析1農業生產 夏糧/秋糧/畜牧業/農民收入2工業生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工業經濟結構(行業結構/所有制結構/產品結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小企業發展。3第三產業發展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其他服務業。五、固定資產投資分析1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和增長速度注意進度統計是城鎮口徑,不是全社會口徑,把固定資產投資和資本形成總額區分開來,后者含存貨增加。2投資結構 投資的產業結構/投資的所有制結構/投資的資金來源結構3重點項目的進展情況六、內外貿易分析1消費品市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及其增長;城市、縣及縣以下情況/市場銷售結
36、構。2對外貿易 進出口及其結構/利用外資 對外開放度等于進出口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或出口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七、市場價格分析1生產總值平減指數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名義發展速度/實際發展速度)100%實際操作中采取分行業縮減,計算可比價絕對量,用可比價格絕對量計算發展速度,現價發展速度與可比價格發展速度之必就是生產總值平減指數。例18 2003年和2004年按照當年價格計算的生產總值分別為6400億元和8000億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的生產總值分別為4000億元和4800億元,計算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名義發展速度=(8000/6400)100%=125%。實際發展速度=(4800/400
37、0)100%=120%。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名義發展速度/實際發展速度)100%=104.2%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通貨膨脹一般是指: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消費價格上漲率在1%-3%之間屬于溫和的通貨膨脹,消費價格上漲率在3%-6%之間屬于中度的通貨膨脹;消費價格上漲率在6%-10%之間屬于急速型的通貨膨脹,消費價格上漲率在10%以上屬于惡性通貨膨脹。名義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CPI)3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 工業名義發展速度=(本年當年價工業增加值/上年當年價
38、工業增加值)100% 實際發展速度=(工業名義發展速度/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100%4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5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八、居民收入分析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鎮居民家庭全部收入。指被調查城鎮居民家庭全部的實際收入,包括經?;蚬潭ǖ玫降氖杖牒鸵淮涡允杖?。不包括周轉性收入,如提取銀行存款、向親友借款、收回借出款以及其他各種暫收款。 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指被調查的城鎮居民家庭在支付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及其他經常性轉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實際收入。名義發展速度=(本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實際發展速度=名義發展速度/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例19 2003年和200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400元和7200元,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5.5%,計算名義發展速度和實際發展速度。名義發展速度=(7200/6400)100%=112.5%。實際發展速度=112.5%/1.055=106.6%。2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指調查期內農村住戶和家庭成員從各種來源渠道得到的全部收入總和(包括現金收入和實物收入)。按收入的性質劃分為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 入和財產性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指農村常住居民家庭總收入中,扣除從事生產和非生產經營費用支出、繳納稅款和上交承包集體任務金額以后剩余的,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鄭州亞歐交通職業學院《文化地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應用文體翻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擺動導纜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閱讀教學中的文本解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女裝棉拉架低腰內褲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冷拉模具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06【初中】【帶班育人方略】依托Z型發展模式育“三感”攀登者
- 2025至2030年中國鉤型拉緊把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照明配電改造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紙機托輥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血液制品規范輸注
- 2025年征信業務合規培訓
- 2025項目部與供應商安全生產物資供應合同
- 暖通空調面試題及答案
- Q-GDW 644-2011 配網設備狀態檢修導則
- 繪本教學The hug 課件
- WordA4信紙(A4橫條直接打印版)
- 河北工業大學工程碩士研究生企業導師簡況表
- 利樂UHT流程PPT
- 賬戶激活申請表
- 基于單片機的函數信號發生器設計畢業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