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技術_第1頁
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技術_第2頁
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技術_第3頁
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技術_第4頁
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技術 目 錄第一章 低滲透油藏概況- 1 -1.1 低滲透油藏地質特征- 1 -1.2 低滲透油藏注水現狀- 1 -1.3 低滲透油藏增注工藝進展- 2 -第二章 低滲透油藏增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4 -2.1 酸化增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4 -2.2 活性降壓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6 -2.3 徑向鉆井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7 -2.4 袖套射孔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7 -第三章 結論- 9 -第四章 下步技術攻關方向- 10 -參考文獻- 11 -致 謝- 12 -第1章 低滲透油藏概況濱南采油廠低滲透油藏探明儲量1.168108t,動用儲量0.958108t,占采油廠儲量的29

2、.4%,年產量占全廠的36.8%,相對斷塊、稠油油藏具有產量穩、遞減小等特點,儲量投入規模、產量比重逐年加大,儲采平衡狀況及自然遞減率等指標都領先于全廠平均水平,無疑是我廠重要的穩產、上產陣地,因此,繼續擴大低滲油藏儲量、產量規模,提高單井產能、采油速度和采收率,是采油廠可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陣地。1.1 低滲透油藏地質特征我廠低滲透油藏構造簡單,其中陳莊洼陷是利津凹陷的一個次級負向構造單元,近東西方向延伸,總體構造面貌比較簡單,以向斜為主。中央隆起帶的構造面貌同樣較為簡單,為一整體向東北方向抬升、向西南方向傾沒的北東向大型鼻狀構造。我廠低滲透油藏砂體與圍巖間呈相變接觸特征,均為巖性油藏,構造簡

3、單,主要分布于濱州、利津凹陷第三紀沙河街組的沙三段,為半深湖、深湖沉積體系。儲層物性差,非均質嚴重,儲層主要為長石石英粉細砂巖和巖屑長石細砂巖。由于壓實作用和后生成巖作用強,普遍存在石英次生加大和白云石充填裂縫的現象,造成儲層物性差。孔隙度15-22,滲透率10-5010-3 um2,且滑塌濁積砂巖,應力集中,微裂縫發育,具有雙重孔隙特征。孔喉半徑小,一般為1.4-3.5um;平面及縱向非均質性嚴重,砂體核部物性明顯好于砂體邊部,滲透率級差105,儲層內部夾隔層發育。儲層以泥質膠結為主,粘土礦物含量高。敏感性資料表明:沙三段儲層主要為非速敏,中-強水敏,中-弱酸敏,弱鹽敏。由于儲層物性很差,中

4、等敏感性就會對儲層造成較大傷害,因此易受污染,且污染后難以恢復。1.2 低滲透油藏注水現狀采油廠目前低滲透油藏共開水井306口,其中欠注井146口,日欠注水量2273m3/d。其中低于配注50%的嚴重欠注井99口,占總開井數的32.4%,平均單井欠注量23m3/d。表1-1 2014年低滲油藏欠注井調查表油藏類型開井數欠注井數,口所占比例(%)欠注水量(m3)低于配注50%井數低于配注80%井數低于配注50%井數低于配注80%井數低于配注50%井數低于配注80%井數低滲3069914632.447.722732634低滲透油藏欠注井較多的問題,已嚴重制約了低滲單元注水開發,導致地層能量得不到及

5、時補充,對應油井產能下降,部分區塊明顯呈現供液不足的狀況,平均單井動液面由1459m下降至1698m。通過對歷年增注井進行調查分析,以注水動態分析為基礎,綜合油藏地質資料、井筒管柱狀況、注水壓力水質等多方面資料對欠注井的欠注因素進行了明確的劃分,為增注方式選擇提供依據。1、干壓低因素:指在正常系統壓力條件下能夠達到注水要求,但因注水泵運轉不正常,或注水管線過長導致壓降損失大等因素,導致注水油壓明顯低于正常系統壓力4MPa以上而注水量不足的情況。2、污染因素:分為前期污染和后期污染兩類。一是前期污染:泥漿污染因素:完井過程中,鉆井完鉆泥漿比重大于地層壓力系數0.35g/cm3以上的,會導致泥漿侵

6、入地層,引起的儲層孔隙度和滲透率的降低,導致開井后吸水差。二是后期污染:水質污染因素:針對儲層滲透率大于20um2,在注水過程中正常注水壓力條件下,較長時間內注水量穩定,受水質不達標因素影響注水量逐漸降低的水井。3、物性差因素:滲透率在5-20um2之間,縱向或平面非均質性因素控制下,低滲、薄層或砂體邊部儲層物性差導致注水啟動壓力高,正常系統壓力條件下吸水困難的井,轉注初期即吸水能力差。表1-2 2014年低滲油藏欠注井分欠注原因統計表欠注因素井數所占欠注井數比例目前日欠注水量泵壓油壓日注配注物性差4141.4%32.633.7619967干壓低33.0%28.330.131845合計9910

7、0%30.731.662222731.3 低滲透油藏增注工藝進展2012年以前針對欠注井的增注工藝多采取酸化增注方式,且酸化配方主要采用緩速土酸,少數井采用增壓注水方式。酸液體系較為較為單一,因對欠注原因缺少系統的論證分析,酸液配方的針對性較差。2012年以后,在明確劃分出三類欠注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增注方式的優化。對于屬于污染堵塞欠注井,采用酸化增注,根據堵塞類型及堵塞程度開展兩類化學體系的優選配套,如淺層堵塞應用鹽酸體系,綜合污染應用土酸體系.對于儲層物性較差,存在殘余油堵塞的欠注井,配套活性體系清除殘余油堵塞,改善水相滲透率。對于因井距較大導致的欠注井,采用徑向鉆井技術改善油水井連通

8、狀況。對于低孔低滲導致高啟動壓力欠注井,配套袖套射孔技術,深部射孔解除物性差導致的欠注難題。通過加強注水井欠注因素、欠注機理分析論證,優選適應性增注方式,對癥下藥,提高單井增注效果和增注有效率。自2012年以來,增注工藝由單一的酸化增注,增加到目前的酸化增注、活性降壓、徑向鉆井、袖套射孔四類體系;從增注工作量、平均單井化工費用、平均單井累增注量、有效率等各方面均有明顯改善。表1-3 2008-2013年低滲透油藏欠注井增注措施對比效果統計表措施指標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低滲增注工作量,井次334036476459施工壓降,MPa34283327342733

9、2833253426平均單井化工費用,萬元4.273.573.493.172.762.35平均單井累增注,m3264331073368356740054426有效率,%63.667.575.078.782.886.4第2章 低滲透油藏增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2.1 酸化增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針對滲透率20um2,因水質、泥漿污染因素欠注的,通過“堵塞類型及堵塞程度”綜合論證,大力推廣鹽酸、土酸兩類酸液體系。酸化增注的機理是酸液進入地層時,一部分是與射孔孔眼和孔喉處的堵塞物 (結垢或機雜)反應;另一部分是與地層礦物發生反應。1、鹽酸體系水質污染導致結垢機雜堵塞井水量呈現緩慢下降趨勢,采用鹽酸酸洗工藝技

10、術即可達到增注效果。表2-1 濱南采油廠各污水站注水井結垢趨勢預測飽和指數 SI: SI=0 時,碳酸鈣剛飽和,不析出垢; SI0 時,鈣離子處于過飽和狀態,結垢析出 SI0 時,鈣離子不飽和,不會結垢。取樣地點結垢指數SI是否結垢結垢類型二首站(污水站)0.2347結垢碳酸鹽垢濱七聯(污水站)0.2766結垢碳酸鹽垢濱一站(污水站)0.2022結垢碳酸鹽垢利津聯合站(污水站)0.1872結垢碳酸鹽垢鹽酸體系可以解除低滲油藏水井因結垢、懸浮顆粒含量超標,導致的污染堵塞欠注。2010-2013年,對鹽酸體系的酸液配方進行了優化,降低了酸液濃度,由15%HCl降至12%HCl,優選了低本高效的添加

11、劑。通過配方優化,增注效果逐年改善,有效率由66.7%提升至92.9%。表2-2 2008-2013年鹽酸體系增注效果統計表年度井次施工壓降單井化工費用措施前目前初日增注累計增注有效期有效率施工前施工后油壓日注油壓日注配注200800000000000002009 630271.1829.6526.43339282231822666.72010631251.0728.6325.93538322096124366.72011729240.9228.4523.73244272736224271.420121628220.6230.0322.32830256591828693.82013143425

12、0.68296292330227498230492.92、土酸體系針對林西、鄭4塊等單元石英、長石、粘土成分較高,存在較深程度污染的泥質膠結儲層,采用土酸酸化解除堵塞問題。表2-3 部分低滲儲層巖石礦物成分斷塊儲層物性礦物成分粘土滲透率孔隙度泥質含量石英長石碳酸鹽高嶺石伊蒙混層伊利石綠泥石林西1318.517463912.153421918濱6492919.31345.63511.44135227-20單633171539.94110.5233525不均鄭4479.2-232125.129.7為主822918152010年以來,通過對土酸酸液添加劑進行室內評價優化,降低了酸液濃度,由之前的鹽酸

13、:氫氟酸13.5:3.5降至目前的12:2,將之前的酸化緩蝕劑+薄膜擴展劑+鐵離子穩定劑改為目前的具有緩蝕、降低表面張力等一劑多效的耐高溫緩蝕劑,確保了在高溫條件下的有效性,既降低了化工成本,又提高了增注有效率,由71.4%提升到95.7%。表2-4 2008-2013年土酸體系增注效果統計表年度井次施工壓降單井化工費用措施前目前初日增注累計增注有效期有效率施工前施工后油壓日注油壓日注配注200800000000000002009 132273.1429.9126.6224021831821110020101433262.9628.9225.52436225292524371.42011183

14、0262.6328.6224.72834276623225383.320122733232.2428.8120.72931288631328992.620132334242.1227.7422.22029159125829495.72.2 活性降壓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針對低滲油藏滲透率在10-20um2、地層啟動壓力在35MPa以下,因地層殘余油堵塞導致欠注的,采用自主研發活性體系降壓增注。采油廠在2012年初成立廠項目進行活性劑降壓增注配方的自主研發,開發出適合低滲區塊的ZX增效劑。ZX增效劑具有的表面活性及翻轉潤濕性,可以降低毛管力作用;洗油率在75%以上。可達到清洗孔喉殘余油的目的,增加可流

15、動孔隙,提高儲層滲透率;可降低儲層粘土膨脹及運移,保持儲層孔喉的分布。工藝所化學室通過室內靜態(配伍性、表面活性、界面張力、乳化性能、溫敏實驗)與動態(天然巖心速敏、驅替實驗)實驗,優選出1%ZX增效劑溶液配方。采取循環驅替方式試驗,驅替壓力仍具降低趨勢。表2-5 1%ZX增效劑室內評價指標統計表序號配伍性表面張力mN/m乳化性能界面張力溫敏穩定性1%ZX增效劑良好28.5+0.254.83%在單井現場試驗的過程中,形成了先酸洗,清除地層機雜垢類淺層堵塞;然后酸化,解除深部地層污染堵塞;最后采用活性劑,解除地層殘余油堵塞,提高水相滲透率的一系列降壓增注工作思路。自2011年以來,共實施活性降壓

16、增注措施8井次。整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有效率100%。對比增注措施前,平均施工壓力降低5MPa,日增注水能力19m3/d。表2-6 2011-2013年活性體系降壓增注效果統計表井號施工壓降措施前措施后效果油壓日注油壓日注初日增注累增注生產時間濱4-7-x63303028.792041325436189鄭41-4-1034323012610967080尚2-x191524229129201969761林1-x1338203442838348206473S6-10-26414135.5135.5121182973史127-2036343083022144803256濱649-3 403630

17、13414133604273S10-15-23373430130181725322702.3 徑向鉆井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針對滲透率在5-10um2、地層啟動壓力在35MPa以上,因地層物性差、對應井距大導致欠注的,采用徑向鉆井技術在改變油水井距基礎上優化注采井網提高日注能力。徑向鉆井技術采用高壓泵對無固相鉆井液加壓(最大15000psi約105MPa),鉆井液經噴射鉆頭,高壓轉換成高速射流的動能,穿透地層,最終形成深度100m,直徑1-3in的水平井眼。該技術施工中彎曲半徑極短,無需擴徑;采用特殊材質的磨孔鉆頭和萬向節,確保套管順利開孔;配套專業噴頭和高壓軟管,配合連續油管保證井眼平直;可以在同

18、一地層或單井的不同層位進行立體式徑向鉆進。徑向鉆井技術借助高壓射流的水力破巖作用在油層中的不同方向上鉆出多個直徑達50mm、長度100m左右的小井眼,起到增大有效驅替半徑目的,并且形成多層多向多分支徑向孔,適應較大的井距,對儲層改造具有明確的方向性。2012年以來采用水平徑向鉆井技術,在單10-15-17、尚10-291等仿水平井開發單元開展徑向鉆井12口井,措施后平均單井初日增注23m3,累計增加注水36492m3,平均單井生產時間225天。2.4 袖套射孔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針對低滲油藏地層啟動壓力在35MPa以上,常規增注措施無效的欠注井,創新應用袖套射孔現場試驗。袖套式推進劑射孔就是在射孔槍管外套裝推進劑藥柱,利用射孔彈產生的金屬熱粒子引燃射孔槍外套裝的推進劑,推進劑燃燒產生大量高溫和高壓氣體,直接作用于射孔孔眼,對射孔孔眼進行沖擊、沖刷,對地層實施造逢壓裂,在孔眼周圍地層中產生多條徑向裂縫,并直接在目的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