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測量_第1頁
隧道施工測量_第2頁
隧道施工測量_第3頁
隧道施工測量_第4頁
隧道施工測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隧道施工測量1 1 隧道施工的特點及隧道施工的特點及施工測量的任務和內(nèi)容施工測量的任務和內(nèi)容 為了保證工期,常利用增加開挖面的方法,為了保證工期,常利用增加開挖面的方法,將整個隧道分成若干段同時施工;將整個隧道分成若干段同時施工;一、隧道施工的特點一、隧道施工的特點 開挖順著中線不斷地向洞內(nèi)延伸,襯砌和開挖順著中線不斷地向洞內(nèi)延伸,襯砌和洞內(nèi)建筑物(避車洞、排水溝、電纜槽等)洞內(nèi)建筑物(避車洞、排水溝、電纜槽等)的施工緊跟其后,不等貫通,隧道內(nèi)的大的施工緊跟其后,不等貫通,隧道內(nèi)的大部分建筑物已經(jīng)建成;部分建筑物已經(jīng)建成;增加開挖面的主要方法有:設置平行導坑或在隧增加開挖面的主要方法有:設置平

2、行導坑或在隧道中部設置橫洞、斜井或豎井。道中部設置橫洞、斜井或豎井。 二、隧道施工測量的主要任務二、隧道施工測量的主要任務保證洞內(nèi)各項建筑物以規(guī)定的精度按照保證洞內(nèi)各項建筑物以規(guī)定的精度按照設計位置修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設計位置修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保證相向開挖的工作面,按照規(guī)定的精度在預保證相向開挖的工作面,按照規(guī)定的精度在預定位置貫通;定位置貫通; 兩個開挖面相向開挖,在預定位置挖通稱為貫通。兩個開挖面相向開挖,在預定位置挖通稱為貫通。貫通后,由兩端分別引進的線路中線,應按設計貫通后,由兩端分別引進的線路中線,應按設計規(guī)定的精度正確銜接。規(guī)定的精度正確銜接。1. 洞外總體控制洞外總體控

3、制 作為指導隧道施工的測量工作,在隧道開作為指導隧道施工的測量工作,在隧道開挖前一般要建立具有必要精度的、獨立的挖前一般要建立具有必要精度的、獨立的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網(wǎng),作為引測進洞的依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網(wǎng),作為引測進洞的依據(jù);對于較短的隧道,可不必單獨建立洞據(jù);對于較短的隧道,可不必單獨建立洞外施工控制網(wǎng),而以經(jīng)隧道施工復測、調外施工控制網(wǎng),而以經(jīng)隧道施工復測、調整后并確認的洞外線路中線控制樁為引測整后并確認的洞外線路中線控制樁為引測進洞的依據(jù)。進洞的依據(jù)。三、隧道施工測量的特點三、隧道施工測量的特點2. 2. 洞內(nèi)分級控制洞內(nèi)分級控制 洞內(nèi)控制點控制正式中線點(正式中線點洞內(nèi)控制點控制正式中線

4、點(正式中線點是洞內(nèi)襯砌和洞內(nèi)建筑物施工放樣的依是洞內(nèi)襯砌和洞內(nèi)建筑物施工放樣的依據(jù))據(jù)) ,正式中線點控制臨時中線點;臨時,正式中線點控制臨時中線點;臨時中線點控制掘進方向。中線點控制掘進方向。 洞內(nèi)高程控制與平面相仿,臨時水準點控制洞內(nèi)高程控制與平面相仿,臨時水準點控制開挖面的高低,正式水準點控制洞內(nèi)襯砌和洞開挖面的高低,正式水準點控制洞內(nèi)襯砌和洞內(nèi)建筑物的高程位置。內(nèi)建筑物的高程位置。 對于采用全斷面開挖法開挖的隧道,其測對于采用全斷面開挖法開挖的隧道,其測量過程與先挖導坑后擴大成型開挖的隧道量過程與先挖導坑后擴大成型開挖的隧道基本一樣,不同的是對臨時中線點、臨時基本一樣,不同的是對臨時

5、中線點、臨時水準點的測設精度要求較高,或者是直接水準點的測設精度要求較高,或者是直接測設正式中線點、正式水準點。測設正式中線點、正式水準點。3. 3. 開挖方法影響測量方式開挖方法影響測量方式 先導坑后擴大成型法對隧道的位置還有一定先導坑后擴大成型法對隧道的位置還有一定的糾正余地,隧道施工測量可先粗后精;的糾正余地,隧道施工測量可先粗后精;全斷面開挖法一次成型,隧道施工測量必須一次全斷面開挖法一次成型,隧道施工測量必須一次到位。到位。4. 4. 隧道施工的特殊環(huán)境對控制點布設提出特隧道施工的特殊環(huán)境對控制點布設提出特殊要求殊要求 隧道貫通前,洞內(nèi)平面控制測量只能采隧道貫通前,洞內(nèi)平面控制測量只

6、能采用支導線的形式,測量誤差隨著開挖的延用支導線的形式,測量誤差隨著開挖的延伸而積累。洞外控制網(wǎng)和洞內(nèi)施工控制測伸而積累。洞外控制網(wǎng)和洞內(nèi)施工控制測量應保證必要的精度。量應保證必要的精度。 控制點應設置在不易被破壞的位置處。控制點應設置在不易被破壞的位置處。四、隧道施工測量的主要內(nèi)容四、隧道施工測量的主要內(nèi)容 洞外平面控制測量;洞外平面控制測量; 洞外高程控制測量;洞外高程控制測量; 洞內(nèi)平面控制測量;洞內(nèi)平面控制測量; 洞內(nèi)高程控制測量;洞內(nèi)高程控制測量; 進洞測量;進洞測量; 洞內(nèi)中線測設;洞內(nèi)中線測設; 貫通誤差調整;貫通誤差調整; 竣工測量。竣工測量。2 2 隧道貫通誤差隧道貫通誤差

7、一、貫通誤差及其對隧道貫通的影響一、貫通誤差及其對隧道貫通的影響 相向開挖的兩條施工中線上,具有貫通面里程相向開挖的兩條施工中線上,具有貫通面里程的中線點不重合,兩點連線的空間線段稱為貫通的中線點不重合,兩點連線的空間線段稱為貫通誤差。誤差。實際的貫通誤差實際的貫通誤差只有在貫通后才只有在貫通后才能確定!能確定!貫貫通通面面1. 貫通誤差的分類貫通誤差的分類 貫通誤差在水平面上的正射投影稱為平面貫通誤差在水平面上的正射投影稱為平面貫通誤差;貫通誤差; 在鉛垂面上的正射投影稱為高程貫通誤差,在鉛垂面上的正射投影稱為高程貫通誤差,簡稱高程誤差。簡稱高程誤差。貫貫通通面面平面貫通誤差在水平面內(nèi)可分解

8、為兩個分量:平面貫通誤差在水平面內(nèi)可分解為兩個分量: 與貫通面平行的分量,稱為橫向貫通誤差,簡與貫通面平行的分量,稱為橫向貫通誤差,簡稱橫向誤差;稱橫向誤差; 與貫通面垂直的分量,稱為縱向貫通誤差,簡與貫通面垂直的分量,稱為縱向貫通誤差,簡稱縱向誤差。稱縱向誤差。貫貫通通面面2. 貫通誤差對隧道貫通的影響貫通誤差對隧道貫通的影響 高程誤差主要影響線路坡度。高程誤差主要影響線路坡度。 縱向誤差影響隧道中線的長度和線路的設計坡縱向誤差影響隧道中線的長度和線路的設計坡度。度。 橫向誤差影響線路方向,如果超過一定的范圍,橫向誤差影響線路方向,如果超過一定的范圍,就會引起隧道幾何形狀的改變,甚至造成侵入

9、就會引起隧道幾何形狀的改變,甚至造成侵入建筑限界而迫使大段襯砌拆除重建,既給工程建筑限界而迫使大段襯砌拆除重建,既給工程造成重大經(jīng)濟損失又延誤了工期。因此,必須造成重大經(jīng)濟損失又延誤了工期。因此,必須對橫向誤差加以限制。對橫向誤差加以限制。 3. 橫向誤差和高程誤差的限差橫向誤差和高程誤差的限差兩開挖洞兩開挖洞口間長度口間長度(km)448810101313171720橫向貫通橫向貫通誤差(誤差(mm)100150200300400 500高程貫通高程貫通誤差(誤差(mm)504. 影響貫通誤差的主要因素及其分解影響貫通誤差的主要因素及其分解 由于洞外控制測量、洞內(nèi)外聯(lián)系測量、洞內(nèi)控由于洞外控

10、制測量、洞內(nèi)外聯(lián)系測量、洞內(nèi)控制測量和洞內(nèi)中線放樣等項誤差的共同影響。制測量和洞內(nèi)中線放樣等項誤差的共同影響。 一般將洞外平面控制測量的誤差做為影響隧道橫向一般將洞外平面控制測量的誤差做為影響隧道橫向貫通誤差的一個獨立的因素,將兩相向開挖的洞內(nèi)貫通誤差的一個獨立的因素,將兩相向開挖的洞內(nèi)導線測量的誤差各為一個獨立的因素,按照等影響導線測量的誤差各為一個獨立的因素,按照等影響原則確定相應的橫向貫通誤差。原則確定相應的橫向貫通誤差。 高程控制測量中,洞內(nèi)、洞外高程測量的誤差對高程控制測量中,洞內(nèi)、洞外高程測量的誤差對高程貫通誤差的影響,按相等原則分配。高程貫通誤差的影響,按相等原則分配。5. 控制

11、測量對貫通精度影響的限值控制測量對貫通精度影響的限值測量部位橫 向 中 誤 差 (mm)高 程中誤差mm相 鄰 兩 開 挖 洞 口 間 長 度(km)4488101013 1317 1720洞 外3045609012015018洞 內(nèi)40608012016020017洞外、洞內(nèi)總影響507510015020025025二、貫通誤差估算二、貫通誤差估算1. 1. 導線測量誤差對橫向貫通精度的影響導線測量誤差對橫向貫通精度的影響(mm) 2XyRmm 測角誤差的影響測角誤差的影響設設RX 為導線環(huán)在隧道兩洞口連線的一列邊上的各為導線環(huán)在隧道兩洞口連線的一列邊上的各點至貫通面的垂直距離(點至貫通面的

12、垂直距離(m),則導線的測角中),則導線的測角中誤差誤差m ()對橫向貫通中誤差的影響為:)對橫向貫通中誤差的影響為:貫通誤差估算的方法因控制網(wǎng)的形式不同而異貫通誤差估算的方法因控制網(wǎng)的形式不同而異RX1RX2RX3RX4RX5RX6RX7RX812345678(mm) 2XyRmmxy貫通面貫通面 測距誤差的影響測距誤差的影響設導線環(huán)在鄰近隧道兩洞口連線的一列測邊上設導線環(huán)在鄰近隧道兩洞口連線的一列測邊上的各邊對貫通面上的投影長度為的各邊對貫通面上的投影長度為 dy (m),導線邊,導線邊長測量的相對中誤差為長測量的相對中誤差為 ml / l ,則由于測距誤差,則由于測距誤差對貫通面上橫向中

13、誤差的影響為:對貫通面上橫向中誤差的影響為:2ylyldlmmdy2dy412345678dy1貫通面貫通面dy5dy72ylyldlmm22ylymmm 受角度測量誤差和距離測量誤差的共同影響,受角度測量誤差和距離測量誤差的共同影響,導線測量誤差對貫通面上橫向貫通中誤差的影響導線測量誤差對貫通面上橫向貫通中誤差的影響為:為:方法方法1. 1. 按照嚴密公式計算按照嚴密公式計算( (公式與方法見公式與方法見新建鐵路測量規(guī)范(條文說明)新建鐵路測量規(guī)范(條文說明)) )2.2.三角測量誤差對橫向貫通精度的影響估算三角測量誤差對橫向貫通精度的影響估算12345678方法方法2. 2. 按導線估算(

14、偏于安全,目前不提倡)按導線估算(偏于安全,目前不提倡)3. 高程控制測量對高程貫通誤差的影響高程控制測量對高程貫通誤差的影響估算估算 在貫通面上,受洞外或洞內(nèi)高程控制測量誤差在貫通面上,受洞外或洞內(nèi)高程控制測量誤差影響而產(chǎn)生的高程中誤差為:影響而產(chǎn)生的高程中誤差為:)(47 LMmh式中,式中,M 為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以為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以mm計;計;L為洞外或洞內(nèi)兩開挖洞口間高程路線為洞外或洞內(nèi)兩開挖洞口間高程路線長度的公里數(shù)。長度的公里數(shù)。算算 例例 例例1 1某鐵路隧道為直線隧道,設計長度某鐵路隧道為直線隧道,設計長度為為L L = 1136. 29m = 113

15、6. 29m,洞外平面控制設計為單,洞外平面控制設計為單導線,其布設如圖。試確定測量等級并判導線,其布設如圖。試確定測量等級并判定該設計方案能否滿足貫通的精度要求。定該設計方案能否滿足貫通的精度要求。ABBCEDFDEFCYX貫通面圖7隧道洞外導線布置示意圖( 1 1)圖解相關數(shù)據(jù))圖解相關數(shù)據(jù) A、F為導線的始、終點,亦為隧道洞口控制點。 以洞外導線的始點A做為坐標系原點,以隧道中線按里程增加方向為X 軸正向,建立測量坐標系。在地形圖上,各導線點A、B、C、D、E、F在貫通面方向上的垂足分別為A、B,C、D、E、F,量算出各導線點的垂距 RX 及各導線邊在貫通面方向上的投影長度 dy,其結果

16、于表7-3 中。解解(2)確定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測量等級)確定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測量等級 本例隧道長度小于 2 km,根據(jù)表7-5 洞外導線測量適用長度知,洞外導線可布設為五等,即導線測角中誤差為導線測角中誤差為 m=4.0,邊長相對中誤差為邊長相對中誤差為 ml / l =1/20000。(3)估算洞外導線測量誤差對貫通的影響)估算洞外導線測量誤差對貫通的影響 洞外導線測量誤差對貫通的影響列表計算如下表3 洞外導線測量誤差對橫向貫通影響各導線點至貫通面的垂距各導線點至貫通面的垂距RX各導線邊在貫通面方向的投各導線邊在貫通面方向的投影長度影長度dy點點 名名RX(m)RX2(m2) 導導 線線 邊

17、邊dy(m) dy2(m2)B400160000AB14019600C15025500BC401600D25062500CD16025600E480230400DE704900EF1301690047540068600 200001 0 .4 lmml= 13.4(mm) 2XyRmm2ylyldlmm= 13.1(mm)22ylymmm= 18.7(mm) 洞外導線測量中誤差對隧道的影響預計是洞外導線測量中誤差對隧道的影響預計是18.7mm,其允許值是,其允許值是30mm,顯然該洞外導線,顯然該洞外導線測量設計可行。測量設計可行。 注意:注意: 計算洞外導線測角誤差影響值時,不應計算洞外導線

18、測角誤差影響值時,不應計入始、終點(即洞口控制樁)。但在引計入始、終點(即洞口控制樁)。但在引入洞內(nèi)導線時,兩洞口控制樁上需測角,入洞內(nèi)導線時,兩洞口控制樁上需測角,故其測角誤差應計入洞內(nèi)的測量誤差。故其測角誤差應計入洞內(nèi)的測量誤差。3 3 隧道洞外控制測量隧道洞外控制測量 直線隧道長度大于直線隧道長度大于1000m,曲線隧道長度大,曲線隧道長度大于于 500 m,均應根據(jù)橫向貫通精度要求進行,均應根據(jù)橫向貫通精度要求進行隧道平面控制測量設計。隧道平面控制測量設計。 兩相鄰開挖洞口(包括橫洞口、斜井口)高兩相鄰開挖洞口(包括橫洞口、斜井口)高程路線長度大于程路線長度大于5000m,應根據(jù)高程貫

19、通精,應根據(jù)高程貫通精度要求進行隧道高程控制測量設計。度要求進行隧道高程控制測量設計。一、洞外平面控制測量一、洞外平面控制測量 對于直線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測量的目對于直線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測量的目的主要是獲取兩端洞口較為精確的點的的主要是獲取兩端洞口較為精確的點的平面位置和引測進洞的方向;平面位置和引測進洞的方向;對于曲線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測量除具對于曲線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測量除具有與直線隧道相同的目的外,還在于間接有與直線隧道相同的目的外,還在于間接求算隧道所在曲線的轉向角及兩端洞口控求算隧道所在曲線的轉向角及兩端洞口控制樁與交點的相對位置,進而按設計選配制樁與交點的相對位置,進而按設計選配

20、的圓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重新確定隧道的圓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重新確定隧道中線的位置。中線的位置。1. 1. 中線法中線法 中線法一般只能用于短于中線法一般只能用于短于1000 m1000 m的直線隧的直線隧道和短于道和短于500 m500 m的曲線隧道的洞外平面控制。的曲線隧道的洞外平面控制。 建立洞外平面控制的常用的方法有:中線法、精密建立洞外平面控制的常用的方法有:中線法、精密導線法、三角網(wǎng)和導線法、三角網(wǎng)和GPSGPS網(wǎng)等。網(wǎng)等。 先將洞內(nèi)線路中線點的平面位置測設于地面,先將洞內(nèi)線路中線點的平面位置測設于地面,經(jīng)檢核確認該段中線與兩端相鄰線路中線能夠正確經(jīng)檢核確認該段中線與兩端相鄰線路中

21、線能夠正確銜接后,方可以此作為依據(jù),進行引測進洞和洞內(nèi)銜接后,方可以此作為依據(jù),進行引測進洞和洞內(nèi)中線測設。中線測設。 2. 2. 精密導線法精密導線法 導線最短邊長不應小于導線最短邊長不應小于300m,相鄰邊長的,相鄰邊長的比不應小于比不應小于1:3,并盡量采用長邊,以減小,并盡量采用長邊,以減小測角誤差對導線橫向誤差的影響。測角誤差對導線橫向誤差的影響。 用導線方式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時,導線點應用導線方式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時,導線點應沿兩端洞口的連線布設。沿兩端洞口的連線布設。 導線點的位置應根據(jù)隧道的長度和輔助坑道的導線點的位置應根據(jù)隧道的長度和輔助坑道的數(shù)量及分布情況,并結合地形條

22、件和儀器測程選數(shù)量及分布情況,并結合地形條件和儀器測程選擇。擇。 導線的水平角一般采用方向觀測法。當水平角導線的水平角一般采用方向觀測法。當水平角只有兩個方向時,可按奇數(shù)和偶數(shù)測回分別觀測只有兩個方向時,可按奇數(shù)和偶數(shù)測回分別觀測導線的左角和右角,這樣可以檢查出測角儀器的導線的左角和右角,這樣可以檢查出測角儀器的帶動誤差,數(shù)據(jù)處理時可以較大程度地消除此項帶動誤差,數(shù)據(jù)處理時可以較大程度地消除此項誤差的影響。誤差的影響。 導線的內(nèi)業(yè)計算一般采用嚴密平差法,對于四、導線的內(nèi)業(yè)計算一般采用嚴密平差法,對于四、五等導線也可采用近似平差計算五等導線也可采用近似平差計算 隧道洞外導線應組成閉合環(huán),一個控制

23、網(wǎng)中導隧道洞外導線應組成閉合環(huán),一個控制網(wǎng)中導線環(huán)的個數(shù)應不少于線環(huán)的個數(shù)應不少于 4 個;每個環(huán)的邊數(shù)約為個;每個環(huán)的邊數(shù)約為 46 條,應盡可能將兩端洞口控制點納入到導線條,應盡可能將兩端洞口控制點納入到導線網(wǎng)中。網(wǎng)中。3.3.三角網(wǎng)法三角網(wǎng)法 三角測量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時,一般三角測量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時,一般是布設成單三角鎖的形式。是布設成單三角鎖的形式。 對于直線隧道,一排三角點應盡量沿線路中線對于直線隧道,一排三角點應盡量沿線路中線布設。條件許可時,可將線路中線做為三角鎖布設。條件許可時,可將線路中線做為三角鎖的一條基本邊,布設為直伸三角鎖。以減小邊的一條基本邊,布設為直伸三角

24、鎖。以減小邊長誤差對橫向貫通的影響。長誤差對橫向貫通的影響。 對于曲線隧道,應盡量沿著兩洞口的連線方對于曲線隧道,應盡量沿著兩洞口的連線方向布設,以減弱邊長誤差對橫向貫通的影響。向布設,以減弱邊長誤差對橫向貫通的影響。 二、洞外高程控制測量二、洞外高程控制測量 洞外高程控制測量的任務,是按照測量設計洞外高程控制測量的任務,是按照測量設計中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以洞口附近一個線路定中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以洞口附近一個線路定測點的高程為起算高程,測量并傳算到隧道測點的高程為起算高程,測量并傳算到隧道另一端洞口與另一個定測高程點閉合。另一端洞口與另一個定測高程點閉合。 閉合的高程差應設斷高,或推算到路基段調整

25、。閉合的高程差應設斷高,或推算到路基段調整。這樣,既使整座隧道具有統(tǒng)一的高程系統(tǒng),又使這樣,既使整座隧道具有統(tǒng)一的高程系統(tǒng),又使之與相鄰線路正確銜接,從而保證隧道按規(guī)定精之與相鄰線路正確銜接,從而保證隧道按規(guī)定精度在高程方面正確貫通,保證各項建筑物在高程度在高程方面正確貫通,保證各項建筑物在高程方面按規(guī)定限界修建。方面按規(guī)定限界修建。洞外高程測量的等級劃分測量 部位 測量 等級 每千米水準測量 偶然中誤差 M(mm) 兩開挖洞口間 高程路線長度 (km) 水準儀等級 / 測距儀等級 水準尺類型 二 1.0 36 DS0.5、DS1 因瓦水準尺 DS1 因瓦水準尺 三 3.0 1336 DS3

26、區(qū)格式水準尺 四 5.0 513 DS3 / I、II 區(qū)格式水準尺 洞 外 五 7.5 5 DS3 / I、II 區(qū)格式水準尺 隧道高程控制測量一般采用水淮測量,對于四、隧道高程控制測量一般采用水淮測量,對于四、五等高程控制測量也可采用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五等高程控制測量也可采用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量。 高程控制測量誤差對高程貫通精度的影響高程控制測量誤差對高程貫通精度的影響 受洞外或洞內(nèi)高程控制測量的誤差影響,貫受洞外或洞內(nèi)高程控制測量的誤差影響,貫通面上所產(chǎn)生的高程中誤差按下式估算:通面上所產(chǎn)生的高程中誤差按下式估算:式中:式中:m為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中數(shù)的偶然中誤差,以為每千米水準測量

27、高差中數(shù)的偶然中誤差,以mm計;計;L為洞外或洞內(nèi)兩開挖洞口間水準路線長度,以為洞外或洞內(nèi)兩開挖洞口間水準路線長度,以km計。計。Lmmh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中數(shù)的偶然中誤差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中數(shù)的偶然中誤差計算例例2 某鐵路直線隧道,設計長度為某鐵路直線隧道,設計長度為5246m,分,分別由兩端洞口相向開挖。兩端洞口分別埋設四別由兩端洞口相向開挖。兩端洞口分別埋設四個水準點:個水準點:BM23、BM231和和BM24、BM241,其中,其中BM23和和BM24 為定測線路水準點。為定測線路水準點。洞外高程控制測量設計為四等水準測量,布設洞外高程控制測量設計為四等水準測量,布設六個臨時水準點

28、。各測段水準路線長度、往返六個臨時水準點。各測段水準路線長度、往返測高差觀測值及高程計算列于表中,試計算每測高差觀測值及高程計算列于表中,試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中數(shù)的偶然中誤差千米水準測量高差中數(shù)的偶然中誤差m,并,并估算估算mh。表 11往返測高差觀測值及高程計算 實實 測測 高高 差差(m) 點點 號號 往往 測測 返返 測測 平平 均均 高高 差差 (m) 高高 程程 (m) 備備 注注 BM23 569.760 起起算算高高程程 -2.345 2.347 -2.346 BM23-1 567.414 -6.299 6.302 -6.3005 P1 561.1135 -19.326 19

29、.322 -19.324 P2 541.7895 23.632 -23.626 23.629 P3 565.4185 17.423 -17.427 17.425 P4 582.8435 -27.576 27.580 -27.578 P5 555.2655 -9.048 9.045 -9.0465 P6 546.219 21.072 -21.074 21.073 BM24-1 567.292 -1.288 1.287 -1.2875 BM24 566.0045 定定測測為為 66.003m -3.755 3.756 -3.7555 斷斷高高為為 0.0015m 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中數(shù)的偶然中誤差

30、計算高高差差不不符符值值(mm) 點點 號號 測測段段長長度度 R (km) 實實測測 限限差差 /R 備備 注注 BM23 0.9 +5 19 27.78 P1 1.1 -4 21 14.55 P2 0.9 +6 19 40.00 P3 1.3 -4 23 12.31 P4 1.0 +4 20 16.00 P5 1.0 -3 20 9.0 P6 1.2 -3 22 7.50 BM24 7.4 +1 127.14 mm0 . 5mm1 . 2 41RnM 達達到到四四等等水水準準測測量量的的精精度度要要求求。 高程貫通中誤差為:高程貫通中誤差為:可見,該項洞外高程控制測量對貫通面上所產(chǎn)生的高可

31、見,該項洞外高程控制測量對貫通面上所產(chǎn)生的高程貫通中誤差的影響滿足精度要求。程貫通中誤差的影響滿足精度要求。mmmmmmLmmh187 . 54 . 71 . 24 4 進洞關系計算和進洞測量進洞關系計算和進洞測量控制測量確認了隧道兩端線路中線控控制測量確認了隧道兩端線路中線控制樁與洞外平面控制點的相對位置關制樁與洞外平面控制點的相對位置關系。系。根據(jù)洞外控制測量成果,計算由洞外控根據(jù)洞外控制測量成果,計算由洞外控制點引測進洞測設數(shù)據(jù),據(jù)此指導隧道制點引測進洞測設數(shù)據(jù),據(jù)此指導隧道的進洞及洞內(nèi)開挖,稱為進洞關系計的進洞及洞內(nèi)開挖,稱為進洞關系計算算 。進洞關系計算和進洞測量的主要任務進洞關系計

32、算和進洞測量的主要任務 1. 1.確定隧道中線與平面控制網(wǎng)之確定隧道中線與平面控制網(wǎng)之間的關系;間的關系; 2. 2.在洞內(nèi)控制建立之前,指導中線在洞內(nèi)控制建立之前,指導中線進洞和洞內(nèi)開挖。進洞和洞內(nèi)開挖。 隧道進洞測設的主要方法隧道進洞測設的主要方法極坐標法極坐標法 將隧道的中線控制樁納入洞外平面控制網(wǎng),將隧道的中線控制樁納入洞外平面控制網(wǎng),控制測量完成后,即可求得它們的精確坐控制測量完成后,即可求得它們的精確坐標。根據(jù)這些點的坐標和洞口(或洞內(nèi))標。根據(jù)這些點的坐標和洞口(或洞內(nèi))中線點的坐標,反算出極坐標法的放樣數(shù)中線點的坐標,反算出極坐標法的放樣數(shù)據(jù),進而現(xiàn)場測設。據(jù),進而現(xiàn)場測設。A

33、BCD5 5 隧道洞內(nèi)控制測量隧道洞內(nèi)控制測量洞內(nèi)控制測量起始于兩端洞口處的洞外洞內(nèi)控制測量起始于兩端洞口處的洞外控制點,隨著隧道的開挖而向前延伸。控制點,隨著隧道的開挖而向前延伸。因此,只能敷設成支線形式,其形狀完全因此,只能敷設成支線形式,其形狀完全取決于隧道的形狀;取決于隧道的形狀;只能用重復觀測的方法進行檢核。只能用重復觀測的方法進行檢核。一、洞內(nèi)平面控制測量一、洞內(nèi)平面控制測量 洞內(nèi)平面控制通常有兩種形式,即中線形洞內(nèi)平面控制通常有兩種形式,即中線形式和導線形式。式和導線形式。 中線形式就是以定測精度或稍高于定測精度,中線形式就是以定測精度或稍高于定測精度,在洞內(nèi)按中線測量的方法測設

34、隧道中線。這種在洞內(nèi)按中線測量的方法測設隧道中線。這種方法只適用于短隧道。方法只適用于短隧道。 洞內(nèi)導線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洞內(nèi)導線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 單導線單導線O1234圖70洞 內(nèi) 單 導 線 布 置 示 意 圖 2.導線環(huán)導線環(huán)O123612346455圖7洞內(nèi)導線環(huán)布置示意圖O113223665445圖7洞內(nèi)主副導線環(huán)布置示意圖3.主副導線環(huán)主副導線環(huán)4.交叉導線交叉導線O113223665445圖7洞內(nèi)交叉導線布置示意圖4O13256ABC圖7洞內(nèi)旁點導線布置示意圖5.旁點導線旁點導線洞內(nèi)導線應注意的問題洞內(nèi)導線應注意的問題 導線點應盡量布設在施工干擾小、通視良好、導線點應盡量布設在施工干擾小、通視良好、地層穩(wěn)固的地方;地層穩(wěn)固的地方; 點間視線應離開洞內(nèi)設施點間視線應離開洞內(nèi)設施0.2 m 以上;以上; 導線的邊長在直線地段不宜短于導線的邊長在直線地段不宜短于200m,在曲線地,在曲線地段不宜短于段不宜短于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