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企業的出路張武演講_第1頁
裝備制造企業的出路張武演講_第2頁
裝備制造企業的出路張武演講_第3頁
裝備制造企業的出路張武演講_第4頁
裝備制造企業的出路張武演講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裝備制造企業的出路裝備制造企業當下應該積極修煉內功,做到“臨危不懼”、“有機可乘”。市場滯漲時期,企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便會逐一暴露,但也正因市場的不景氣,企業才有時間和精力進行相關提升。危機,并不單獨指某一個方面,而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關鍵時刻;彎道超車,你準備好了嗎?以下列舉國外企業的經營之道。GE公司。托馬斯·愛迪生與1878年成立了愛迪生電燈公司,該公司是電燈起家,但是通過多元化發展,其特點是產融結合、全球經營。其產業主要有八大領域:能源服務、航空、醫療、資本、交通運輸、石油&天然氣、發電設備&水處理、商用、家用解決方案。2012年,GE的合并營業收入達1470億

2、美元,其EBIT為161億美元。當時,通用汽車和通用電氣是有區別的,前者是生產汽車的,而后者則是除了汽車領域,涉及范圍較廣,金融、電氣、航空、交通、廣播電視、通信、建工、油氣、塑料、貿易、家居、光纜。杰克·韋爾奇上任之初,就著手對業務龐雜卻缺乏協同性的GE商業帝國進行戰略調整,讓GE順著美國經濟的復蘇迎來發展的第二春。他采取的戰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三環戰略”,環外業務全部剝離。如下圖所示:第二階段是:“數一數二戰略”,其余剝離或重組。即:聚焦優勢領域、集中強勢資源和能力、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相結合。但是戰略的調整須要通過具備相應能力的組織來承載和落地,為此,GE開始了基于戰略

3、的集團管控設計。總體設計目標是偏戰略的財務型管控模式。見下圖:起初,GE儼然是一家“老國企”,企業問題重重:機構臃腫、等級森嚴、流程繁冗、效率低下互相推諉。然而變革之后GE活力重生,企業員工由原來的40.4萬人縮減到22.1萬人;公司超過350個事業部和部門被剝離或整合;管理也更加扁平化,其幅度由原來的12級壓縮為5級。與1981年相比,1994財年GE營收為601億美元,增長了2.21倍;凈利潤為47億美元,增長了2.93倍;總資產為1945億美元,增長了9.3倍;但員工人數卻為22萬,比1981年減少了0.5倍。這些數據的對比便是其“減員增效”所取得成果的最好的詮釋。GE不僅具有中短期的發

4、展戰略,還通過全面提升品牌,來實現品牌溢價。其產品LOGO一直在調整,演變如下:GE的品牌價值長期居于全球前五,光景最差的年份也居于全球第六。作為一家以重工業為主業的多元化跨國企業,GE的品牌價值將西門子、3M、卡特彼勒等巨頭遠拋腦后。下圖為GE與西門子的品牌價值對比圖:但是企業的資源和精力畢竟有限,所以須要選擇最為迫切的方面著力提升;而品牌是中國企業普遍的軟肋。上述數據顯示,在“財富100強”中,中國企業占據11%,由于中國企業向來熱衷于追求“規模效應”,而不重視品牌效應的建設,因此在“Interbrand 100”中,中國無一家企業上榜,與此同時,美國企業卻占據著品牌百強榜單的半壁江山,這說明中國企業是大而不強。此時,有一個問題就需要提出來,國內企業的競爭力究竟體現在什么地方?國內企業由于其品牌無人知曉,因而品牌溢價也就無從談起。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國外設備價值10個億,而中國設備則只有1個億,卻還認為是天價,這就是區別所在。因此,企業的主要發展在哪里?是追求短期利潤,還是追求長期的品牌溢價?在此方面,中工聯創已經有過長期的品牌觀察和研究,中工聯創在裝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