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21。1編制依據21。2施測標準2第二章 工程概況22.1總體概況22。2設計概況22.3質量及文明施工目標3第三章 施工準備33.1現場勘察33.2測量人員組織33.3測量設備調配3第四章 測量控制系統建立44.1級場區控制網44.2級建筑物控制網5第五章 土方施工測量125.1平面控制測量125。2高程控制測量125。3基槽驗收13第六章 結構施工測量136。1±0。000以下控制測量136。2±0.000以上控制測量15第七章 測量技術資料編制及管理237。1資料執行規范237。2資料匯編要求23第八章 質量控制248.1質量過程控制248.2季
2、節性施工測量應采取的措施248.3質量過程控制流程25第九章 文明安全及環保措施27 第一章 編制依據1。1編制依據1。1。1城市測量規范 (CJJ8-99);1.1。2工程測量規范 (GB 50026-2007);1。1。3建筑變形測量規程 (JGJ82007);1.2施測標準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確定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遵循測法要科學、簡捷、精度要合理、相稱的工作原則。儀器選擇要適當、使用要精細
3、.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第二章 工程概況2.1總體概況(1)工程名稱:(2)工程地址:(3)建設單位:(4)設計單位:(5)監理單位:(6)勘察單位:(7)施工單位:2.2設計概況本工程采用CFG樁復合地基處理,主樓下為筏板基礎,車庫為獨立柱基礎,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05#地塊包括多棟2層、18層、26層建筑及一層地下車庫;06#地塊包括多棟2層、18層、26層建筑及一層地下車庫;07地塊包括多棟2層、18層、26層建筑及1層地下車庫;08#地塊包括多
4、棟2層、18層、26層建筑及1層地下車庫。本工程占地面積1208畝,建筑面積約1424078平方米,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級:二級,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2.3質量及文明施工目標1、 質量方面:合格,爭創“商鼎杯”、“中州杯”。2、 文明施工方面:“河南省安全文明工地”第三章 施工準備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據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3.1現場勘察到現場了解工程位置,核實測量基準點是否穩固,通視條件如何,勘察場區情況及周邊情況,作好勘察記錄。工程開工前
5、進行工程現場標高測量,并將所得到的資料按業主要求制成圖紙,上報業主方進行審查.3。2測量人員組織考慮本工程的重要性和測量的復雜性,對專業測量技術人員要精挑細選,反復審核,要求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操技術;計算思維縝密,能完成工程中的各種復雜的計算。并對所有施測人員進行:專業技術交底、安全技術培訓、環保培訓等。測量人員組織表職務人數崗位責任具備的條件測量負責人1名工作組織安排,設備管理,現場安全管理,工作質量,工作進度;具有大型群體工程施工經驗,具有相應測量崗位證書測量員5名測量放線操作具有相應測量崗位證書3.3測量設備調配序號設備名稱精度指標數量用途1電子全站儀角度±2,距
6、離±(2mm+2ppm。D)2臺平面控制3S3水準儀±3mm1臺標高控制4電子經緯儀±22臺軸線放樣5激光經緯儀 ±22臺內控點豎向傳遞650m鋼尺±1mm2把施工放樣要做好施工測量控制的工作,儀器是保證.考慮到本工程施工測量工作量大,因此我們選用了先進的、高精度的儀器,以滿足工程的需要,并保證所有進場的儀器均在鑒定期內。測量設備調配表第四章 測量控制系統建立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積較廣,施工場區面積較大,結合現場情況,本工程控制網分兩級測設,級場區控制網和級建筑物控制網,以此保證工程施工精度。4.1級場區控制網將業主提供的高級點進行復測,合格后作為
7、級場區控制網.4.1。1控制網點布置業主提供了A1A9平面坐標及高程控制點,根據業主提供的控制點進行廠區控制點布置.具體布置如下圖:業主提供點位及現場控制點布置圖4.1.2復測方法測量人員接到業主提供的坐標成果后,利用測角精度為 2,測距精度為:±(2mm+2ppm.D)的2電子全站儀對控制樁距離及角度進行校測。使用水準儀采用幾何水準路線進行高程校核.4.1.3場區控制網確定校核合格后編制測量成果,上報業主及監理,監理驗收合格后作為工程測量控制依據。4.2級建筑物控制網4。2。1建筑物平面控制網布置4。2。1.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以避
8、免放樣誤差的積累;4.2.1。2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坐標系統,以與工程設計所采用的坐標系統相同;4.2。1。3場區控制網的布設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以及各施工段的劃分等因素進行;4。2。1。4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4.2。2建筑物控制網測設由于廠區是按地塊開挖,在場區控制網的基礎上,采用全站儀以極坐標和直角坐標定位的方法,測出建筑軸線控制網交點坐標,經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作為該建筑的軸線控制網。 5號地塊軸線網圖6號地塊軸線網圖7號地塊軸線網圖8號地塊軸線網圖建筑物軸線控制樁圍護示意圖4。2。3軸線控制點的復核為保證施工測量的定位準確,定時對布設
9、在基坑周圍的軸線控制樁標高基準點進行復核檢查。具體方法如下:坐標法校核:首先對平面控制點的坐標進行復測,利用全站儀的標準測量模式進行控制點的坐標采集,并與設計坐標對比。若復核得到的結果與原始數據之間的差值在允許范圍之內,則說明控制點未受周邊環境影響是安全可靠的,否則就要對各控制點進行調整。4.2。4建筑物標高控制網測設建筑物高程控制點的建立,聯測場區高程基準點,選用水準儀按四等水準測量精度,進行測設,測設各單體建筑物高程控制網.建筑物軸線控制網的主要技術指標水準測量技術要求等級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mm)儀器型號水準尺與已知點聯測次數附合或閉合環線次數平地閉合差(mm)四等10DS3雙面往返各一
10、 次往各一次20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水準路線長度(km)水準觀測主要技術指標等級水準儀器型號視線長度(m)前后視較差(m)前后視累積差(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劃、輔助分劃或黑面、紅面讀數較差(mm)基本分劃、輔助分劃或黑面、紅面所測高差較差(mm)四等DS31005100.23.05。0第五章 土方施工測量5。1平面控制測量5。1.1自然地面開挖線放樣首先根據軸線控制樁采用經緯儀投測出外邊框主輪廓控制軸線,然后根據開挖線與控制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開挖線,并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開挖線的陰、陽角點釘出木樁并用小鐵釘作標記,以便開挖線被破壞后能及時恢復.5.1.2挖土階段跟蹤測量放樣土方
11、開挖時,隨時投測結構外輪廓控制軸線,依據護坡坡度,計算當時標高階段的護坡位置,以防護坡太陡或太緩,造成塌方或影響基槽尺寸.5。1。3基坑底面開挖線放樣土方開挖至基坑底面時,首先投測控制軸線,并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然后根據開挖底口線與控制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開挖底口線,同樣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同樣的方法,以控制軸線為依據,放樣出獨立基礎坑開挖線,也一樣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為了避免開挖錯誤,測量人員要在基坑開挖現場實時指導挖土司機作業。5.2高程控制測量5。2.1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5。2。2基坑標高基準點的引測
12、土方開挖過程中,每開挖一步,都要往基坑引測標高基準點,引測方法: 懸吊鋼尺法。以現場高程控制點為依據,采用S3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往基坑測設附合水準路線,將高程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標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基坑側面上,并標明數據。高程豎向傳遞示意圖5。2.3基底土方開挖標高控制在土方開挖即將挖到基坑開挖底標高時,測量人員要對開挖深度進行實時測量,即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用S3水準儀抄測出挖土標高,每隔2米距離撒一白灰點,指導清土人員按標高清土.5.3基槽驗收當土方開挖完成后,根據各軸線控制樁投測外輪廓控制軸線到基坑底,并釘出木樁,在木樁頂面軸線方向上釘小鐵釘,然后栓小白線檢查基坑底口和集
13、水坑、電梯井坑等位置是否正確,并架設水準儀,聯測基底水準控制點,每隔3m測量基底實際標高并記錄,檢查基底標高是否正確。同時測量人員要積極配合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驗槽.第六章 結構施工測量6.1±0.000以下控制測量6。1。1平面控制測量6.1。1。1軸線控制樁的校測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校測儀器采用測角精度為 2,測距精度為:±(2mm+2ppm。D)的電子全站儀。6。1。1。3軸線投測樓板混凝土澆筑并達到一定強度后,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將J2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
14、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面上。在同一層上投測的縱、橫線各不得少于二條,以此作角度、距離的校核。一經校核無誤后,方可在該平面上放出其它相應的設計軸線及細部線。基坑軸線投測示意圖6.1。1。4細部線放樣以控制軸線為基準,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放樣出其他軸線和地梁邊線、承臺邊線等細部線。墊層放線樣例:墊層放線示意圖當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填寫中間交接檢查記錄移交給下道工序,同時填寫樓層放線記錄表報監理驗線。6.1.2高程控制測量6。1.2.1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施工標高點的測設是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采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進行。測量的過程中采
15、用附和水準路線進行測量,以消除或減小儀器及其他誤差對施工的影響。施工標高點測設在柱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標高抄測示意圖6。1。2.2超長結構測量控制本工程多個建筑為超長結構,給測量放線工作提起更高的要求。軸線控制必須遵循先整體后細部的的原則,同一個建筑物各個施工流水段必須使用同一套軸線控制系統,各流水段軸線放樣必須充分考慮和相鄰流水段軸線對接,各流水段之間相互校和.同時為保證長軸線的直線度,選用望遠鏡放大倍數較大的測量儀器,并采用長軸線放樣工藝,對軸線直線度進行調整.嚴格執行檢查驗收制,只有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6.2±0.000以上控制測量6.2。1平面控制網傳遞6。2.
16、1.1平面控制測量方法針對本工程具體情況,地上結構采用內控法,為減少各種因素影響,提高測量精度,本工程擬引用激光經緯儀配合電子數顯激光靶,進行軸線豎向傳遞,確保工程測量放樣精度。內控點豎向傳遞示意圖6.2.1.2平面內控點的布設內控點的布設及選型必須結合建筑物的平面幾何形狀,組成相應圖形,為保證軸線投測點地精度,內控點要形成閉合幾何圖形,以提高邊角關系,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流水段圖的劃分進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3個點,并相互之間銜接,組成閉合圖形,作為該流水段的測量內控點.戶型樓型樓內控點布置示意圖6。2.1。3內控點埋件的作法和埋設預埋鐵件由100×100×8mm厚鋼板
17、制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F12鋼筋,內控點所在首層平面相應位置上需預先埋設鐵件并與樓板鋼筋焊接牢固,驗收合格后打混凝土,使其與結構聯成整體.上部每層在垂直對應控制點位置上均要預留出300mm300mm的孔洞,以便軸線投測。預埋鐵件示意圖6。2。1。4控制點的轉移待首層樓板施工完成,預埋件埋設完畢后,利用全站儀將軸線全部投測至首層樓板上,按照基礎底板的做法進行角度距離校核等工作,完成測量內控點的工作。由外部控制向建筑物內部轉移時,其投點誤差,一級不超過2mm;二級不應超過3mm。本工程選用一級。6.2。1。5控制點的測設待預埋件埋設完畢后,將內控點所在縱橫軸線分別投測到預埋鐵件上,并用全站儀進行
18、測角、測邊校核,精度合格后作為平面控制依據。內控網的精度不低于軸線控制網的精度.內控點如下圖:內控點效果圖6.2。1。6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機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徑的同心圓及正交坐標線組成。激光接收靶示意圖6.2.1。7平面控制點的豎向傳遞先將激光經緯儀架設在對中架上,調整腳螺旋使氣泡居中,然后接通電源使激光器發光,轉動天頂準直儀使激光束垂直,清晰地發散至樓面預留孔上的光靶上,通過操作人員用對講機通話聯系,點取圓心點即為控制點的垂影點,各垂影點的連線即組成該樓面的軸線控制網.內控點豎向傳遞示意圖為消除同心圓誤差,同方向旋轉激光準直器0&
19、#176;90°180°270°,激光點在投影面上留下圓形旋轉軌跡,移動接收靶使其中心與旋轉軌跡圓心同心,通過接收靶上的刻劃線使全圓等分并取其中點作為控制點的垂影點。6。2。1.8樓層平面放線待本施工段所有內控點都投測到樓層完成后,用經緯儀及鋼尺對控制軸線進行角度、距離校核,結果達到規范或設計要求后,進行各條軸線的測放。樓層平面放線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進行細部放線。室內應把建筑物輪廓軸線和電梯井門窗洞口等軸線的投測作為關鍵部位.為了有效控制各層軸線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并達到在裝修階段仍能以結構控制線為依據測定,要求在施工層的放線中彈放
20、下列控制線,所有主控軸線、細部軸線,墻體邊線、門窗洞口邊線等。6.2.2高程控制網傳遞6。2。2.1標高的豎向傳遞標高傳遞采用鋼尺丈量法,每次至少傳遞三個點,并相互校對。依據首層標高控制點,用檢定合格的鋼尺沿結構向上直接丈量,鋼尺量距應使用標準拉力、并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鋼尺在溫度時的實際長度;-鋼尺的名義長度(鋼尺出廠標定的長度);-鋼尺改正數;鋼尺的膨脹系數,約為;-鋼尺鑒定時的溫度(標準溫度);-鋼尺使用時的溫度。每次測量均應從基準點重新丈量,不得使用下一層的標高點,傳遞上來以后,應和下一層標高點進行比對。6。2。2.2樓層標高抄測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基準點,當較差小
21、于3mm時,取其平均高程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抄測完成后,換人進行復查.6。2。2。3測量成果的驗收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工作完成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報驗表及測量成果記錄報請監理單位驗收,驗收合格后,進行下一步施工。第七章 測量技術資料編制及管理7.1資料執行規范本工程的測量資料編制,必須執行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及相關地方的規范。工程定位測量記錄(C31);基槽平面及標高實測記錄(C32);樓層平面放線及標高實測記錄記錄(C33);樓層平面標高抄測記錄(C3-4);建筑物垂直度、標高觀測記錄(C3-5);業主或監理要求
22、提供的其他資料。7.2資料匯編要求測量技術資料應進行科學規范化管理,所有測量資料必須做到:表格規范、格式正確、記錄準確、書寫完整、字跡清楚、匯編齊全、分類有序,必須符合國家及相關部門對建筑施工資料編制的管理規定.第八章 質量控制8.1質量過程控制8。1。1測量經理要按照施工進度和測量方案要求,安排現場測量放線工作,作好施工測量日志。8。1。2現場使用的測量儀器設備應根據測量儀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檢校維護、保養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后立即將儀器設備送檢。8.1。3本工程的測量放線工作必須符合工程測量規范的精度要求.8.1.4測量放線作業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三檢制"自檢:作業人員在每次
23、測量放線完成后立即進行自檢,自檢中發現不合格項立即進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檢記錄。復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質量檢查,發現不合格項立即改正至合格.交接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給下道工序,交接雙方在交接記錄上簽字,并注明日期。8.1.5為了做到防患于末然,建立合理的復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專人復核。8.1。6測量儀器均在計量局規定周期內檢定,并有專人負責.8.1。7由于施工分項多,為保證各班組相互配合,以求緊密搭接,施工測量應與各專業工種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與施工同步的測量措施。8。2季節性施工測量應采取的措施8.2.1即時注意天氣變化,提前采取應急措施;8.2.2盡量避免雨中進行測量作業,如確需在雨中進行測量作業時,應打傘遮儀器主機及棱鏡等,避免雨淋;8.2。3雨季測量作業完畢應先將儀器表面水汽擦干,然后放置陰涼處或用電吹風吹干才可放入儀器箱內,才不致造成水汽進入儀器內部導致儀器失準現象;8。2。4夏季空氣潮濕,最好備有防潮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氯氣瓶閥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數字信號處理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探索營養奧秘》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旋轉窯垃圾焚燒爐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掛墻/窗夾式浴室換氣扇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壁掛式殺菌空氣凈化器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噴干烏龍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化學工程項目建設流程》課件
- 2025至2030年中國餐飲用調味包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配花材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課件
- 我是少年阿凡提課件
- 肥胖癥康復課件
- 2023供熱行業發展報告
- 學生試卷分析萬能模板
- 胸腹主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換術術前宣教
- 固定式起重機每月定期檢查表
- 《中外建筑史》課程標準
- 腳手架驗收合格牌
- 可修改版五年級數學期中考試答題卡模板
- 造口袋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