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1頁
六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2頁
六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3頁
六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冀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文段,完成小題。雛燕吾弟愛鳥,日思得一雛。今春,有燕自南來,竟日銜泥,筑室于檐下,勞甚。未幾,啾啾之聲可聞,蓋雛已出殼矣。一日,有雛墜于堂下,弟拾之,不勝喜,納于籠而飼之。母聞之,曰:“是乃益鳥,食蟲害,且南飛越冬,爾安得久飼之?”趣弟遽釋之。弟戀戀不舍,然視雛意甚哀,遂出籠釋之。雛飛于巢,與其家人熙熙而樂也。注釋:竟日:整天。蓋:原來是。趣:催促。遽:jù,馬上。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日思得一雛   日:_遂出籠釋之   釋:_是乃益鳥&

2、#160;  是:_爾安得久飼之   爾:_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乃益鳥,食蟲害,且南飛越冬,爾安得久飼之?答:_弟戀戀不舍,然視雛意甚哀,遂出籠釋之。答:_3仿照樣子,概括本文故事情節。思雛(_)雛(_)雛(_)雛2. 文言文閱讀。馮夢龍翠鳥移巢翠鳥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愛之,恐墜,稍下作巢。子長羽毛,復益愛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注釋翡翠鳥,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經常棲息在水邊的樹洞內,捕食昆蟲、小魚。靠下。更加。1簡述上文所說的內容。_2閱讀本文使你聽白了一個什么道理?_3. 對比閱讀,完成練習。 (一)曲突徙x

3、薪xn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mò,同“默”)然不應。俄而  , 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注)曲突:使煙囪彎。徙:遷移,移走。過:拜訪。積薪:堆積的柴草。俄而:不久。(二)有一個人到別人家里做客,看到主人家灶上的煙囪砌得很直,旁邊還堆著許多柴蘋。客人勸告主人:“你要把那個煙囪改成彎曲的,把柴草移到遠處,不然會失火的!”主人裝作沒有聽見。過了幾天,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鄰居一起幫忙,終于把火撲滅了。于是,主人殺牛設宴,答謝街坊鄰居,唯獨沒有邀請那位曾經提醒

4、過他的客人。假如這個主人早聽了那位客人的建議,他家的房子根本不會失火,也就不必破費請客了。(根據漢書·霍光傳改寫)1讀文段(一),結合注釋,解釋成語“曲突徙薪”的意思。_2下列成語與“曲突徙薪”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亡羊補牢      B.防患未然    C.未雨綢繆3請在文段(一)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句子,并畫上橫線。 (你)要把那個煙囪改成彎曲的,把柴草移到遠處,不然的話,你家將有發生火災的隱患。4主人家“失火”的直接原因

5、是_;火“幸而得息”的原因是_。(用文段(一)中的詞句回答)5讀文段(二)中畫線的句子,我們從中悟出什么道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要忘記感激給你忠告和幫助的人。B.事發后幫忙救火的人才是恩人,而事前發出警告的人就算不得恩人。C.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D.要接受不聽忠告的教訓,勇于承認錯誤。4. 讀管寧割席,完成練習。管寧割席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min)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注釋)捉:拿起來,舉起,握。軒冕:指古代士大

6、夫所乘的華貴車輛。軒:古代的一種有圍棚的車。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這里指貴官。廢書:放下書。廢:停止。席:坐具,坐墊。古代人常鋪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現在擺酒稱筵席,就是沿用這個意思。1翻譯下面的句子。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_2本文寫了兩件事,分別是:(1)_(2)_3從管寧割席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管寧是一個( )的人。A.淡泊名利、非常清高 B.愛恨分明、勤學好問5.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

7、,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故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1)如果讓你為它添加一個題目你認為是_。(2)詞語解析祠: _相謂: _引 :_亡 :_(3)蛇故無足,子安能為之足?_6. 文言文閱讀。梟將東徙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吾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注釋)梟:一種兇猛的鳥。鳩:一種鳥,形狀像鴿,有斑鳩、山鳩等。子:你。徙:遷移。1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_2鳩對梟東徙持什么態度?,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3從這則寓言中,你明白了

8、什么道理?_7. 閱讀理解。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解釋下列加點詞。志在高山_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_2將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譯文:_3選用原文同語填空。A伯牙鼓琴選自_B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是_和_C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是因為他“_”。4伯牙和鐘子期的友情讓人羨慕,根據你的積累請你寫出有關“友情”的古詩句:_,_。5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本文給你的啟示或者道理是什么?_8.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9、。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注釋)逆:違抗。不信:不誠實,不可靠。1選擇加點字的正確解釋。(填序號)(1)天帝使我長百獸(_)A使:讓。   B長:長大。(2)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_)A然:對的。  B故:故意。2翻譯句子。(1)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_(2)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_3從這則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語是_,與這個成語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四字詞語是_。9. 文言文閱讀。愚

10、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

11、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1選出下列句子中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汝心之固 固:頑固B.懼其不已也 已:已經C.寒暑易節 易:交換D.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通“無”,沒有2用原文回答下邊的問題。(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2)愚公移山的目標是:_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寒暑易節,始一反焉:_(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_10. 文言文閱讀。宋人戒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

12、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1解釋下列句中劃橫線的字:(1)子罕弗受(_) (2)以示玉人(_)(3)故敢獻之(_) (4)皆喪其寶也(_)2翻譯下列句子: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不我,皆喪寶也。_3宋人為什么要送玉給子罕?(用原文回答)_4子罕為什么不接受玉?這表現了他怎樣的品質?_11. 根據原文,并完成練習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_,問_。 一兒曰:“_,而_。” 一兒以_,而_。 一兒曰:“_,及日中_,此不為_?” 一兒曰:“_,及其日中

13、_,此不為_?” 孔子不能_。兩小兒笑曰:“_?”1根據原文填空。2兩個小孩各是根據什么來判斷太陽離人的遠近的?_3從兩小兒的辯論中可以看出什么?  _4“孔子不能決”說明了什么?  _5你感覺下列哪幅圖中的太陽大一些?請動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說說這是怎么回事? _12.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使弈秋誨二人弈_  

14、60; 思援弓繳而射之_為是其智弗若與_    非然也_2翻譯: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_3本文通過學弈這件小事,作者意在說明一個什么道理?_13. 閱讀理解。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1解釋加點的字。(1)先自度其足(_)(2)至之市而忘操之(_)(3)遂不得履(_)2翻譯下列句子。(1)吾忘持度。_(2)何不試之以足?_3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_14.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賣油翁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