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試題及答案90分_第1頁
低碳經濟試題及答案90分_第2頁
低碳經濟試題及答案90分_第3頁
低碳經濟試題及答案90分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單選題:每題1分,選擇一項正確的答案1.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財稅扶持政策重心要向(A)領域傾斜。A、消費市場R生產市場C、研發部門D銷售部門2光伏發電有無可比擬的優點不包括(B)。A充分的清潔性B相對的安全性C相對的廣泛性D確實的長壽命和免維護性3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B)位A一B二C三D四.發展低碳經濟,加速煤炭企業轉型的對策與出路不包括(D)A、優化能源結構,推進清潔生產;R強化科技創新,推進低碳技術科技;C、推進低碳制度創新與法律體系建設D只需政府,企業做好就行了;.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要緩解資源總需求與總供給的矛盾,根本出路是(B)A大力發展科技B對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綜合

2、利用C控制人口D發展教育.(A)本質上是一種新的人類生存與發展哲學,追求的直接目標是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優化,最高目標是人類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盡可能延長。A循環經濟B低碳經濟C可持續發展D綠色經濟7光伏產業的核心是(C)。9 A發展低碳技術B推進清潔生產C太陽能綜合利用D降低能源消耗8京都議定書規定了(C)受控溫室氣體A4種B5種C6種D7種(A)是指圍繞太陽能光伏技術,以可釋放電子的半導體物質為核心,包括上游的硅材料制備及電池制造,中游的電池組件封裝以及逆變器、控制系統和蓄電池等配套部件的生產以及下游光伏系統集成與應用的一個新興產業。10 A光伏產業B第一產業C紡織業產業D金融

3、產業(D)亞馬遜流域8國簽訂“亞馬遜河合作條約”,宣布為保護亞馬遜河地區的生態環境而共同努力。A、1974年B、1975年C、1976年D1978年.(B)是以工業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為特征的改變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是系統性的質與量的變化。A、資源問題Ek環境問題C、人口問題D科技問題.煤的清潔高效利用屬于(AA降碳技術B零碳技術C消碳技術D高碳技術13循環經濟的特征不包括(D)。A觀念先行性B技術先導性C物質循環性D主體單一化14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長,一旦排放到大氣中,其壽命可達(AA200年B100年C150年D250年.一個國家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最重要的來源不包括(D)A生產要素B需求條件C

4、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D國家戰略.我國低碳經濟在整體上還處于“(C)驅動型”發展階段A生產B消費C要素D技術17低碳經濟的統計和考核指標是(C)。18 A碳密度B碳豐度C碳強度D碳深度.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設計必須緊密結合我國的實基本國情,針對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具有我國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指(E)oA系統卜t原則B、實用Tt原則C、順應發展趨勢原則D資源高效利用原則.(D),英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上空出現臭氧洞。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D)是低碳消費品的提供主體,是聯系低碳生產性消費和低碳非生產性消費的橋梁A、消費

5、者R企業C、政府D社會.化石能源燃燒活動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A)oA、煤B、石油C、天然氣D氫.臭氧(O3)在遇到H、OHNOCL、Br時,就會被催化,加速分解為(B)A.O1B.O2C.O3D.O4.劉貴富提出的循環經濟模式為(B)A.“1+3”模式B.“1+5”模式C.“2+3”模式D.“2+4”模式.解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建設生態文明的客觀要求是(AA.發展循環經濟B.發展區域經濟C.降低環境污染D.轉換經濟增長方式(B),聯合國環發大會通過了“關于森林的原則聲明”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A)年芝加哥白熱浪引起500多人死亡A.1995年B.1996年

6、C.1997年D.1998年27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總結為(D)A.“1+4”模式B.“2+5”模式C.“2+3”模式D.“2+4”模式.(A)是指企業通過轉變發展模式,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提高能源利用率,構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責任理念A.培養低碳責任B.技術創新C.構建文化向度D.社會監督.只有(C),才是一種可以大規模使用的安全的和經濟的工業能源A.風能B.太陽能C.核能D.地熱能.以企業利潤最大化為導向是指(A)A.產品營銷模式B.市場營銷模式C.綠色營銷模式D.持續營銷模式1 (二)多選題:每題2分,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A

7、BCDA、理論障礙R觀念障礙C、管理障礙D制度障礙.各國政府可以采取的應對全球變暖的經濟政策手段有(ABCDA征收污染稅費B實施排污權交易C提供補助資金D開發援助.水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是(ABC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致癌作用D.沒有太大影響.當前企業低碳責任弱化的主要因素有(ABCA.企業因素B.政府因素C.社會因素D.消費者因素.SWOTTJ法是對系統或機構的(ABCD進行分析,然后尋求最優的發展戰略。A、內部優勢R內部劣勢C、外部機遇D外部威脅.氣象要素有(ABCA溫度B降水C風D雷雨.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其核心是(CD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創建清潔能源結

8、構C能源和減排技術創新D發展觀的改變.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會以(BQ兩市為試點推出“低碳城市”發展示范項目A.北京B.上海C.保定D.西安.低碳能源是通過發展清潔能源,包括(ABCDA風能B太陽能C地熱能D核能.新興和可再生能源有(BCDA.水電B.生物質能C.太陽能D.風能.社會層面實現低碳的現實路徑有(ABCDA.社會媒體監督B.低碳政策支持C.法律保障D.經濟引導.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近期目標有(ABCD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調整能源結構C遏制奢彳浪費D加快低碳能源技術的開發.低碳農業要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走(ABC的新路子A有機B生態C高效D復合.荒漠化大致有四類(ABCDA風力作

9、用下B流水作用下C物理和化學作用下D工礦開發造成.傳統的發展方式之所以能夠一直延續這么長的時間的客觀原因有(AB)A.現代化建設進程用于經濟建設的資金非常有限B.在人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的時候,國家重點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C.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D.計劃生育國策.酸雨問題首先出現在(AB)A.歐洲B.北美洲C.亞洲D.南極洲.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現在(ABCDA損害生物B破壞自然生態系統C腐蝕建筑材料D腐蝕金屬結構.非洲的情況與亞洲類似,(BCD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A.自然原因B.過度放牧C.過度耕作D.大量砍伐樹木.森林減少的主要原因有(ABCDA.砍伐林木B,開墾林地C.采集薪材D.大規模放牧.

10、輿論支持主要應從以下方面著手:(ABCDA.加強學校教育B.開展在職培訓體系C.網絡媒體宣傳D.組織開展系列公眾活動26 (三)判斷題:每題1分,如發現選項為A和B,則正確選A,錯誤選B.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僅包括政府、企業。(錯誤).赤潮是由于浮游生物異常繁殖使海水變色的現象。(正確).本世紀中葉,以碳排放有效降低為特征的低碳經濟模式不會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錯誤).范式涵蓋了模式,具有整體性的意義。(正確).交通工具不是目前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錯誤).發展低碳經濟,要正確處理經濟增長與節能減排間的關系,應盡量開展清潔生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可以忽視經濟增長可持

11、續性。(錯誤).空氣污染主要是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并主要分布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地區。(正確).價格在營銷組合中是最敏感、最重要的因素。(正確).循環經濟遵循“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合流程,主張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并將對資源的破壞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正確).超市電耗70刈于冷柜,二敞開式冷柜電耗比玻璃門冷柜高出20%(錯誤).氣候是指某一長時期內氣象要素和天氣過程的平均或統計狀況,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區冷暖干濕等基本特征。(正確)12.1992年聯合國環發大會通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了締約國第二次大會,通過了京都議定書。(正確).

12、城市發展模式還應以集群經濟為核心推進產業結構創新,以循環經濟為核心推進節能減排創新,以知識經濟為核心推進內涵發展創新。(正確).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煤炭主導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短時間內實現這一轉變是比較容易的。(錯誤).瑞典科學家斯萬特?阿爾赫尼斯當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加倍時,全球平均氣溫將增加56C。(正確).草原是陸地生態系統中草原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碳庫,并被公認為最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錯誤).CO2雖然是最重要的溫室氣體,但其增溫潛力(GWP是最低的。(正確).全國減少10%勺塑料袋,可節省生產塑料袋的能耗約1.2萬噸標煤,減排31萬噸二氧化碳。(正確).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政府正

13、式對外宣布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錯誤).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正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錯誤).按照“低碳”的要求,城市應形成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堅持把節能減排作為低碳經濟約束性指標。(正確).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推進節能減排和發展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正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能源消費總量/GDP)稱為綜合能耗強度。(正確).1884年,英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上空出現臭氧洞。(錯誤).2011年中國政府頒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