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導改方案_第1頁
交通導改方案_第2頁
交通導改方案_第3頁
交通導改方案_第4頁
交通導改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徐州市三環西路高架快速路工程四標交通導改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時間: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交通導改方案一.工程概況本標段為徐州市三環西路高架快速路工程XS-LQ4施工標段,主線均為高架,起點樁號MK6+749.887,終點樁號MK8+649.437,全長1.899km,主線上跨黃河南路、民安路、民康路、礦山路和新淮海西路,在礦山路北側設上、下匝道一對(LU4、RD4匝道)。三環西路與新淮海西路相交處設新淮海西路互通,采用菱形立交+左轉半定向匝道(地道)的形式:其中北側上下匝道位于本標段范圍內。新淮海西路立交A匝道地道(AK0+120AK0+430)全長310米,其中暗埋段120米,

2、敞開段U槽190米。標段內紅線用地寬度57米80米不等,沿線兩側有大量民用住宅、商用建筑,高、低壓電線,雨污水管道、給水管道、燃氣管道、通訊電纜。三環西路現有的交通流量較大,因主線橋施工需對原有的三環西路行車道進行局部封閉,對交通進行導流,特編制此導改方案。二、編制原則1、滿足現有車輛通行;2、保證行車安全;3、保證施工作業正常開展;4、充分合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三、交通導改方案 綜合考慮管線布置及民房拆除情況,我標段計劃分段落實施分流,部分段落雙側行車、部分段落單側行車,并在與道路的交叉口位置設安全警示標示。具體方案如下:1、從標頭(MK6+749.887)到民安路口該段落采用雙側分流行車,

3、每側設8米(原有人行道5米,并向外側加寬3米)行車便道,在人行道靠路中心一側邊緣設置施工圍擋,車輛導流至改后的便道。2、從民安路到礦山路、礦山路到西郊變電所門口(MK8+150)本段落車流改到路線東側15米寬(紅線向內15米)車道上,實行單側雙向四車道通行。并設施工圍擋,將施工區和導改后的行車道分開,施工區開始進行橋梁工程施工。導改后的行車道按設計要求執行,基底反挖20cm,填筑6%石灰土,路面結構為18cm低劑量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36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4cm瀝青面層。3、變電所范圍內(MK8+150-MK8+300)本段落為西郊變電所,因變電所暫時未拆遷,影響到便道導改。此段落便道改到

4、原有路線東側,占用原道路從北向南一條行車道(靠外側),及綠化帶、原有非機動車道作為導改后的行車道。在靠原有路中心的行車道上設施工圍擋,與相鄰便道段落的圍擋相接。4、西郊變電所(MK8+300)到標尾該段落交通導改至路線東側15米寬(紅線向內15米)車道上,實行單側雙向四車道通行。新淮海西路段按設計院原設計方案,繞行A匝道地道約400米,在標尾處車輛分流,改為雙側交通,與5標對接。四、交通保證措本標段內共有四個路口,其中黃河南路、民安路為丁字路口,可以直接封堵,在路口處設門洞(圖1),方便西側居民出行,其他社會車輛繞行即可。新淮海西路不通行,暫不影響車輛直行。在A匝道地道施工期間,我方導改方案與設計院交通組織規劃一致,沿紅線向東繞行200米進入五標。地道施工完畢后,恢復正常通車,時間為五個月。礦山路為環島路口,車流交錯,制定專項措施。在做箱梁施工期間,沿新建主路南北方向搭設兩跨門架,單跨寬度7.5米,保證兩車道正常通行(圖1)。樁基施工至箱梁施工時間間隔為兩個半月。 圖1五.輔助交通設施 在各路口擺設警示牌、宣傳標語、車流導向指示牌,方便車輛正確安全通行。 按業主要求,一般路段采用1.8米高實心圍擋,每隔4.5米設置一外凸U型立柱。路口段20米范圍之內圍擋上部1米高度采用通透的網格形式,改善行車視距。 所有標志標牌貼反光條,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