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18)_第1頁
教學反思 (18)_第2頁
教學反思 (18)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以內數的加減法 整理與復習案例與反思 一、激發“整理”的欲望:師:我們已經學完10以內數的加、減法,相信小朋友一定會算很多很多題了,誰來說說你會算哪些10以內數的加、減法題?生逐一說算式,師逐一板書算式。師:觀察小朋友們剛才寫的算式,你有什么感覺?生:比較亂,有重復的算式,還有沒有寫到的算式。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與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讓兒童回憶10以內數的加減法算式,當學生感到這些算式零亂而無序時,自然而巧妙地引出課題,能激發學生整理知識的欲望。二、經歷“整理”的過程:(一)給黑板上的算式分類(板書:加法、減法)(

2、二)整理加法表 1提出要求:   四人小組、團結協作,把10以內的加法算式按一定的順序整理、排列。2合作整理: 四人小組合作整理加法表,按一定的順序寫出一些加法算式。 3交流評價:    學生匯報整理結果,并說明是按什么規律整理的。     4歸納概括:師生共同整理、歸納出加法表(課件出示) 5觀察發現規律:(1)加法表橫著看,你發現了什么?(2)加法表豎著看,你發現了什么? (3)除此之外,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結合學生交流的情況逐一展示課件,得出規律。   

3、60;                                                       1112   2113  22   31 1

4、4  23  32   41          15  24  33  42   51         16  25  34  43  52   61 17  26  35  44

5、  53  62   71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生1:加法表橫著看,第l排得數是2,第2排得數是3 生2:加法表豎著看,第1豎行是幾加1,第2豎

6、行是幾加2 生3:每一橫排前、后兩個算式:如19、91、28、82等只是交換了相加的兩個數的位置 師:(課件閃爍)根據同學們發現的規律就可把加法表劃分成兩大部分,我們只要記住右下角25個算式就行了。反思 :“10以內的加減法”是一節整理復習課。本課打破了傳統的教師引導法的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方面作了一定的嘗試。整節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法恰當。留給了學生足夠的時空讓他們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學效果較好。反思這個教學課例,我認為有以下三點感受:一、只要老師放開手  孩子們才能學會走這個標題是引用陶行知先生說過的一句話。的確,開始設計這堂課

7、的時候,我曾經也困惑過迷茫過,才進校20幾天的學生,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整理10以內數的加、減法,行嗎?讓他們合作整理后再匯報交流,他們會嗎?他們懂什么叫合作、什么叫交流嗎?到杭州、貴陽、江津、渝北、北碚去上完課后,我才深深地體會與感受到我們的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從她們稚嫩的童音、自信的語言中讓我看到孩子們智慧的火花。幸好,在新課標的引導下,我沒有做扼殺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劊子手。二、強調過程性目標  讓孩子們做“數學”以往的數學重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讓學生算得又對又快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新課標下的這節整理與復習課,強調體驗、經歷、探索。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

8、。讓他們的能力在“做數學”的體驗中得到發展。我認為這樣“做”有以下4個好處:鍛煉培養了學生分類整理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與喜悅。實踐也證明: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思索,才能真正對所學知識有所領悟,體會到“怎么做”和“為什么這樣做”,進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同時在探究的過程中也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及交往理念得到了同步發展。三、轉變教師角色  讓孩子們成為主角新課標很明確地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真正的主人,而教師則只是學生學習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們的教學課堂不再是學生簡單接受知識的地方,而是學生探索交流數學,構建自己有效數學理解的場所。因此,教師們自己要主動退出歷史的舞臺,變主角為配角,也就是一堂課要讓學生充分的活動,充分的交流,充分的辯駁,充分的思考,充分的質疑。因為這是他們的舞臺。 總之,本節課注意從知識本身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來設計教學過程和選擇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努力做到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始終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主,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重視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當然,本課例還有許多地方需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