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細胞編委 備課使用人時間教材簡析:本課是六年級科學的的第一課,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身體也一天天發生變化。周圍的人從小到大至衰老、死亡,這些現象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個的謎。本課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研究細胞,了解細胞的作用,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生物的生長、繁殖、衰老、死亡與細胞息息相關。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知道什么是細胞,知道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3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什么是細胞,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資料引用:教師用書、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圖片資料,顯微鏡,細胞裝片課時安
2、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1談話:以前,我們認識了很多自然事物,其中哪些是有生命的?2植物、動物、人都是有生命的。由于他們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把他們歸為一類,統稱“生物”。自然界中無生命的物體砂、巖石、水、空氣等,稱為無生物。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植物、動物、人,這些生物體為什么都會死亡?它們都是有什么構成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個問題。引入課題。二探究活動,學習新課1指導學生認識細胞出示顯微鏡:復習顯微鏡的各部分的名稱(鏡座、鏡柱、鏡筒、目鏡、物鏡、反光鏡、載物臺、準焦螺旋。)下面,我們先來進行一項觀察。每個組都有一塊洋蔥,用鑷子在洋蔥表面撕下一層薄薄的膜,這是洋蔥的表皮,觀察它是
3、什么樣的?(用肉眼看,我們只能看出洋蔥表皮是一層薄薄的、軟軟的、近似透明的膜。)要看的更清楚,需要通過顯微鏡來觀察。2匯報: 你在顯微鏡中看見了什么?你能在黑板上簡單的畫一畫嗎?通過用顯微鏡觀察,我們發現洋蔥的表皮并不是像用肉眼看到的那樣,僅僅是一層近似透明的薄膜,而是由很多小格子構成的。這些小格子是細長的,兩頭比較尖,一排排的,排列得很整齊、很緊密。這些小格子叫做細胞。(板書課題)每一個小格子是一個細胞。 細胞由四部分構成:周圍是細胞壁和細胞膜,中間有細胞核,細胞核與細胞膜之間是細胞質。3思考:洋蔥的表皮由什么構成的? 洋蔥表皮細胞由哪幾部分構成?4 指導學生認識植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講解:通
4、過以上觀察,我們知道洋蔥表皮是由很多細胞構成的。其實洋蔥的各個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其他的植物也是由細胞構成的。觀察葉的縱切 出示葉的縱切圖(或看書)。 觀察: 葉的構造與洋蔥表皮的構造有什么相同? 指出哪些是細胞?分別是什么形狀的? 葉細胞的大小相同嗎?哪個部位的細胞比較大?哪個部位的細胞比較小?觀察根的縱切 出示根的縱切圖(或看書) 觀察:根是由什么構成的?指出哪是根的細胞?根細胞的形狀、大小相同嗎?觀察莖的橫切 出示莖的橫切圖(或看書) 觀察:莖是由什么構成的?指出哪是莖的細胞? 莖的細胞形狀、大小相同嗎?哪個部位的比較大?哪個部位的比較小?(1) 教師小結:通
5、過以上觀察,我們知道植物的根、莖、葉等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植物各部分的細胞有大有小,形狀不盡相同。5指導學生認識動物體、人體也是由細胞構成的(1) 出示掛圖或投影片(2) 觀察 這六種細胞分別是什么樣的? 哪種細胞比較大?(3)教師小結:通過觀察,可以知道人和動物的身體也是由細胞構成的,各部分的細胞形狀、大小不同。6總結關于細胞的知識(1)討論:通過以上觀察,我們知道植物是由細胞構成的,動物是由細胞構成的,人體也是由細胞構成的。根據以上事實,我們可以進一步得出什么結論?(2)講解: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最小單位。每個細胞都是有生命的,有生、有死,能生長、能繁殖,需要不斷吸收營養,
6、也要不斷向外排出廢物。有些低等級生物只由一個細胞構成。大部分生物由很多細胞構成。生物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都與細胞有關系。例如,植物的生長過程,就是各部分的細胞不斷長大的過程;如果人的某個部位的細胞大量壞死了,這個部位的機能就會喪失了。三、拓展活動:制作裝片課下進行搜集相關資料,試著進行制作臨時裝片。板書設計: 1、細胞生長、繁殖、衰老、死亡2 我從哪里來編委備課使用人時間教材簡析:學生對神奇的生命世界產生莫名的好奇心,本課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讓學生了解胎兒的形成、發育過程,體驗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感受母子親情,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教學目標: 1.能發現問題,并通過各種途徑搜集信息去
7、解決問題。2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來之不易,懂得父母養育自己不容易,培養學生熱愛父母,珍愛生命的情感。3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孕育生命的過程,讓學生感受生命的來之不易,通過體驗母親辛苦感悟親情。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搜集整理的資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1談話 導入新課。同學們都看過西游記吧,在里面你最喜歡誰?有條件的可以看悟空出世這節,你有什么看法,孫悟空從石頭里蹦出來的。2.我們從哪里來的呢?這節課我們研究研究吧。引入課題。二明確目標 展開討論同學們,我們從哪里來的呢?關于這個問題,你想知道什
8、么?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類,篩選出這節課要討論的問題。出示討論要求。三、交流總結 形成共識展示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感受生命來之不易。1. 教師:誰愿意把自己的調查結果分享給大家?2. 學生展示資料,教師播放課件補充學生資料。(胎兒的形成、試管嬰兒、雙胞胎)3. 教師適時評價總結出科學的學習方法。(板書:搜集 分析 運用)4. 教師:通過剛才的交流研討,你有什么想說的?5. 總結過渡:同學們,老師很高興,你們在研究“我從哪里來”這個課題時,運用了這么多科學的學習方法,懂得了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因此我們要珍愛自己、欣賞自己。不過在我們成長的同時,不能忘記我們的父母,尤其是媽媽。她在
9、孕育我們時的辛苦,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今天,就讓我們來做一個體驗游戲,(出示課件)“我做5分鐘的媽媽”。四應用拓展 課外實踐游戲體驗 感受母親的辛苦1.教師:同學們的書包大約十幾斤,和媽媽懷孕時增加的體重差不多,我們就把書包當作媽媽懷孕時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師來做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動作。注意體會做動作時的感受,還要保護好你的寶寶!2. 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做動作。(坐著吃飯、伸手夠東西、低頭看腳尖、抬腿上樓梯、彎腰撿東西、彎腰穿鞋系鞋帶)3. 學生根據感受談體會。4.教師:我們剛才僅僅做了5分鐘的媽媽,就有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媽媽在孕育我們的這十個月中,有多少個5分鐘?這十個月中,媽媽會嘔吐
10、、會經常感到疲勞,負擔會隨著你的長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媽媽毫無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時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說給媽媽聽吧!那就大聲地說出來吧!(播放課件音樂)5. 學生說心聲。6總結 升華情感同學們,我們要感激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同時我們更要珍愛我們的生命,就讓我們把你最真摯的話語寫在卡片上,送給你的父母。學生進行活動,寫話語,打算幫媽媽做的一件事情。 7.了解自己的出生情況。出生證,出生的時間、地點等。五、拓展延伸課下動手制作屬于自己的生命手冊。板書設計: 2、 我從哪里來精子我從哪里來 受精卵 胚胎 嬰兒 卵子 大約十個月3 人的一生編委備課使用人 使用時間教材簡析:本課以學生的生活
11、經驗及已有的科學知識為基礎,通過研究人身體從小到大的變化,讓學生了解人的一生的生長的大致過程,和人的一生的各個時期突出的特點及變化。使學生懂得珍愛生命。教學目標:1能對人的一生劃分為幾個時期進行探究,并且有依據的自行劃分人的一生。2能夠用統計圖表繪制自己的身高、體重變化曲線圖;能夠知道如何健康的度過青春期。3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理解他人的想法。教學重點難點:如何健康的度過青春期,能夠用統計圖表繪制自己的身高、體重變化曲線。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獅身人面像圖片,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有提示語的記錄單。收集嬰幼兒和老年人的生活資料,并查閱上學以來的體檢表。課時安排:1
12、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1談話:老師先給大家講個神話故事,聽完后猜猜這種動物是什么?2故事:古希臘神話中,底比斯城外有一個帶翼的怪物斯芬克斯。她有美女的頭,獅子的身子。斯芬克斯盤坐在一塊巨石上,對經過此地的底比斯的居民提出各種各樣的謎語,猜不中謎語的人就被她撕碎吃掉。斯芬克斯危害嚴重,連國王克瑞翁的兒子也給吞食了,因為他經過時未能猜中謎底。謎語是:“早晨四條腿走路,中午兩條腿走路,晚上三條腿走路。在一切生物中,這是唯一用不同數目的腿走路的生物。用腿最多的時候,正是力量和速度最小的時候?!?教師講解“斯芬克斯”之謎的故事,同時出現獅身人面像圖片。4提問:同學們知道這種動物是什么嗎?5公布
13、答案:這是人,人在幼年,即生命的早晨,是個軟弱無力的孩子,他用兩條腿和兩只手在地上爬行;他到了壯年,正是生命的中午,當然只用兩條腿走路;但到了老年,已是生命的遲暮,只好拄著拐杖,好像三條腿走路?!倍鞔_目標 展開討論關于人的一生,你最想研究什么問題?小組內討論一下寫下來。投影學生的問題。篩選出這節課要討論的問題。提出討論要求:三、交流總結 形成共識1.出示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2.談話:古希臘神話故事說的是人的一生要經歷幼年、成年、老年三個階段,除此之外,你還能按其他的各個時期劃分嗎,并說出名稱。3.請把你劃分的寫下來。4.學生填寫劃分的階段名稱。(1)請在小組中交流你是根據什么劃分的(2)
14、問一下大家是怎么劃分的(3)問一下其他同學是否認可自己的劃分依據、劃分階段1.讓某個同學出示自己從小到現在的照片。2.提問同學們在照片里,那個同學都發生了什么變化。3.依據自己以前的體檢記錄,按照課本上給的統計圖表繪制各自的身高、體重變化曲線圖。4.讓同學們相互比較一下各自的身高、體重變化曲線是不是大致相同,增長趨勢是否一樣。年齡67891011身高(厘米)體重(千克)5.小結:所有人的變化曲線的增長趨勢都相似,雖然同學們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人的身高、體重都在增加。四、應用拓展 課外實踐同學們,我們應該如何健康的度過青春期?關于這個問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對
15、學生的問題進行分類,篩選出這節課要討論的問題。出示討論要求。1.談話:為什么我們的身高和體重都在增長呢?因為我們是處在幼年到成年的過度階段,成年后大家就不會再長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幾年來都是沒有長高的。2.講解:大家從自己的照片上可以發現,最近一段時間長的要快一點,這是為什么呢?青少年在1020歲時,身高體重增長較快,這個階段稱為青春期,也就是我們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是由兒童發育到成人的過渡時期,是人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 既然青春期是我們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應該怎樣健康的度過青春期呢?青春發育期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個時期的重要性在于身心方面的發育,是個決定性時期,從未
16、成熟達到成熟,從未定型到定型。在這身心成熟,定型的急劇變化過程中,可塑性很大。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學們需要更好的教育與引導。作為同學們本人,更要懂事得應該怎樣去接受教育,怎樣進行自我教育,切莫到將來后悔傷悲! 在體格發育上,處于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可以走向強壯健美,也可以走向衰弱多病,關鍵在于合理的營養和適當的體育鍛煉。青春發育期是體格發育的最后階段,假使過去的兒童期因為各種原因,身體不怎么健康,那么就必需掌握住青春發育期這段關鍵時期,才能加以重視,身體是會由弱變強的。如錯過這個機會,以后就沒有更好的機會來彌補,也就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該如何增強體格?首先,要養成早起早睡的良好
17、習慣,不要熬夜,也不要睡懶覺;第二,要注意鍛煉身體,每天的早鍛煉是不能缺席的,這樣才能加快新陳代謝,促進骨骼增長。第三,合理飲食,要做到不挑食不厭食,這樣才能全方位獲得營養,身體得到各種營養才能夠發育成長,才不會得病。板書設計: 3人的一生 斯芬克斯之謎 人的一生的劃分身高體重變化曲線 青春期4 我像誰編委備課使用人使用時間教材簡析:本課是對生命延續內容的進一步探究活動,通過研究自己的身體特征與家人有哪些相似和差異,并對部分動植物進行觀察,從而知道生物的一些特征是可以遺傳的。知道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中的普遍現象,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科學精神。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整理資料獲取遺傳和變異的知識。2
18、通過研究遺傳和變異的現象,知道科學是不斷發展的,愿意合作、交流,珍愛生命。3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遺傳的,了解遺傳和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什么是細胞,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全家福照片,鏡子,課前搜集的資料。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諺語導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是什么意思?2學生討論,關于遺產和變異,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問題,篩選出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引入課題。二明確目標 展開討論 1. 指導學生認識遺傳和變異 提問:人的長相一樣嗎?學生討論,交流。小結:我們每個人的長相
19、不同,具體有哪些什么不同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2出示圖片講解:從具體的特征來看,有些人是直發;有些人是卷發;有些人是雙眼皮,有些人是單眼皮;有些人臉頰上有酒窩,有些人沒有酒窩;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沒有耳垂,等等。下面,我們對著鏡子看一看,自己的特征是怎樣的?3學生觀察自己的特征。提示觀察的方面: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人身體上的某一特征都會有兩種明顯不同的表現形式,如雙眼皮和單眼皮、直發和卷發。這些就可以作為研究人體遺傳現象的素材。4平時,我們經常談論某個同學像爸爸,某個同學像媽媽。你究竟長得像誰呢?下面就請大家觀察各自帶的全家福照片。學生觀察。討論:你長得像誰?哪些地方像?三交流總結 形成
20、共識 1早在公元前300400年,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就發現,凡是有親緣關系的人一般都具有明顯相似的特征。中國古代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也是這個道理,而且他說明動物也是會有遺傳現象的。生物科學上,人們把子女總是與父母保持著某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叫做遺傳。人的身高、體重、體型、面部特征、音色、音量等許多特征都可以遺傳,甚至智力、能力和心理特征也可以遺傳。2討論:子女與父母長得一模一樣嗎?小結:子女雖然有許多特征像父母,但是,子女總會與父母存在著某些差異,甚至這種差異還很明顯,這種現象就叫變異。俗話說:“一娘生九子,連娘十個樣”,就是對變異現象的生動描述。課前,我們調查了自己
21、和父母在頭發、眼皮、耳垂和面頰四個方面的特征,請將調查結果填在自己的本子上。3學生填寫各自調查結果。分析哪些特征是從父母那兒遺傳來的?哪些特征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提問:你還調查過其他特征嗎?在這些特征中,哪些是和父母一樣的?哪些是和父母不一樣的?學生填寫研究結果。(舌能否卷、大拇指能否后翹)小結:通過調查活動,我們發現自己有些特征和父母一樣的,是從父母那兒遺傳來的;有些特征和父母不同,產生了差異。4對以上調查結果,你有什么想法?學生回答。5除了人之外其他的生物是不是也是會遺傳呢?列舉一下你身邊的動植物遺傳變異的現象。比如動物的毛色,形態大小,會不會發生遺傳和變異。遺傳的例子有:小動物孩子的毛色跟
22、父母的一樣,或者眼睛的顏色,長毛的狗生出的小狗長大后是長毛的,而短毛的生出的小狗長大后還是短毛的。變異的例子:有時候兩只白色的小狗會生出一只其他顏色或者雜色的小狗。6生物將自身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傳給后代的特性叫做遺傳。生物的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做變異。遺傳和變異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四、應用拓展 課外實踐調查周圍動物、植物的遺傳和變異情況。板書設計:4、我像誰 遺傳 變異六下科學 5 讓身體熱起來編委 審稿使用人使用時間教材簡析:本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在四年級上冊“我們吃什么”單元探究了食物與營養方面知識的基礎上,教科
23、書內容以“人”為切入點,通過讓身體熱起來的活動,引導學生分析讓身體熱起來的方法與途徑,探究人體能量的來源與轉化,認識到維系正常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生命離不開能量,從而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情趣。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吃食物提供的能量、太陽的光照、運動等方法都可以使我們的身體熱起來。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學科學,討論使人們身體熱起來的方法。2技能目標: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人體能量及轉化提出問題,并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嘗試從不同的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對現象作出解釋,解決問題;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的過程和結果。3情
24、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活動過程中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學重點難點: 讓身體熱起來的方法及能量的消耗。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相關的圖片資料和視頻資料,有蓋的杯子,溫度計,一定溫度的熱水,厚毛巾、圍巾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1(出示課件)寒風凜冽,大雪紛飛,有一個小姑娘瑟瑟發抖。觀察這個小姑娘怎么了?(冷)那么我們能不能幫她想辦法,怎樣才能讓她的身體熱起來?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種現象嗎?2學生討論交流匯報讓身體熱起來的方法。學生試著做一下,說說讓身體熱起來有哪些表現。(板書課題:5 讓身體熱起
25、來)二實施探究,解決問題1小組內交流填表格讓身體熱起來的方法跑、跳吃火鍋、喝熱水多穿衣服烤火爐開空調曬太陽2這些方法能使我們的身體熱起來,讓我們把這些方法分類可以嗎?可以怎樣分?引導學生可分類:運動、吃食物、衣物、外界物質給予熱量。冬天,我們通常采用什么辦法來御寒呢?(引導多穿衣服。)為什么穿的衣服多就不冷了呢?同學們猜想一下,衣服能產生熱嗎?三實驗探究衣服能產生熱嗎?1提出問題:衣服能產生熱量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猜想。2猜想假設: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猜想并交流自己的猜想。3制定方案:老師已經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同學們利用它們設計實驗證明衣服是否能產生熱。為了方便,老師用圍巾代替衣服
26、來進行實驗。(有蓋的杯子,溫度計,一定溫度的熱水,厚毛巾、圍巾等)你準備怎樣設計實驗方案?小組內討論交流實驗方案。填寫記錄單溫水杯0分鐘5分鐘結論用厚毛巾包起來的溫水杯 攝氏度攝氏度沒有包起來的溫水杯 攝氏度攝氏度用毛巾包起來的溫度計0 攝氏度攝氏度4實施探究:學生小組內動手實驗,師巡視指導。5展示交流學生交流匯報實驗成果。小結:衣服不能產生熱,它能保溫,阻擋冷空氣進入,人體的能量轉變成熱量,熱量不被傳出,所以感覺到暖和了。四探究能量哪里去了1為什么我們吃火鍋、喝熱水會感覺到熱呢?(討論)因為食物給我們提供了能量,一部分能量變成了熱量,維持我們的體溫。2我們需要的能量主要來源于食物,食物產生了
27、能量。人體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圖片交流匯報人類工作需要消耗能量;人類運動需要消耗能量;人類娛樂需要消耗能量;人類學習需要消耗能量3如果沒有食物提供給我們能量會怎樣呢?如果能量過剩又會怎樣呢?學生討論五課后實踐生活中有很多肥胖的人,調查、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減肥建議。板書設計: 5、讓身體熱起來方法:運動,食物,衣物,外界物質給予熱量去向:工作 學習 運動 娛樂六下科學 6 擺的秘密編委審稿使用人使用時間教材簡析:生活中有很多類似擺的現象,學生都見過或玩過,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本課以擺為切入點,通過對擺的探究活動,使學生知道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了解擺的運動規律,意識到能量之間可以相
28、互轉化,能從“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擺提出問題,學會使用簡單儀器進行定量觀察,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試驗,在探究的過程中,發展學生進行對比實驗的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自然奧妙的情趣和科學精神。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研究,使學生知道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設計實驗及實驗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在活動中愿意合作與交流。教學重點難點: 能設計簡單實驗,知道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支架,細線,螺絲帽(兩種),帶擺的鐘,鐘表,掛圖或投影片:擺
29、鐘、蕩秋千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發現有哪些類似擺的現象?(秋千、吊燈)2教師出示一個做好的擺,同學們請觀察這個擺,你有什么發現?你想研究有關擺的哪些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擺擺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這一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擺的秘密。(板書課題:6、擺的秘密)二實施探究,解決問題活動一:做一個擺。1查看實驗材料:支架、細線,螺絲帽2學生做一個簡單的擺。先把支架夾子調到一定的高度,把線的一頭固定到橫桿上,線的另一端拴上螺絲帽。3我們把線(橫架固線點到擺錘重心的距離)叫做擺線,下面的螺絲帽叫做擺錘,擺動的幅度叫擺幅。4讓你的擺擺動一下,你發現了什么?師小結
30、:擺擺動的快慢不同。擺在擺動時,擺出去,再回來,叫擺動一次。活動二:探究影響擺的快慢因素。1提出問題:擺擺動的快慢與什么有關?2猜想假設: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猜想。3制定方案:學生小組內設計實驗方案。學生交流匯報實驗方案。方案一:用相同長度的擺線,不同的螺絲帽做成兩個擺,相同時間內記錄擺動的次數。方案二:用相同的螺絲帽,不同長度的擺線做成兩個擺,相同時間內記錄擺動的次數。方案三:擺的幅度的大小教師出示課件:溫馨提示4實施探究:學生動手實驗,師巡視指導。分組實驗填寫記錄單,多做幾次求平均值時間1分鐘結論擺線相同,擺錘重擺線相同,擺錘輕時間1分鐘結論擺錘相同,擺線長擺錘相同,擺線短時間1分鐘結論擺
31、幅大擺幅小5展示交流小結:擺擺動快慢與擺線長短有關,與擺幅大小無關,與擺錘輕重無關,擺線越長,擺動越慢;擺線越短,擺動越快。四拓展延伸1擺為什么能長時間不停的擺動?過一段時間,為什么會慢慢的停下來?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2我們生活中掛鐘的鐘擺是怎樣工作的?五課后實踐做一個聽話的擺。 板書設計: 6、擺的秘密擺線長短 有關擺錘輕重 無關擺幅大小 無關六下科學 7 鉆木取火編委 審稿使用人使用時間教材簡析:本課是在上一課探究了機械能內部動能、勢能相互轉化的基礎上,以古人鉆木取火的故事為切入點,組織學生研究鉆木取火的道理,進一步認識機械能與其它能的轉化,使學生會用簡單的器材做“摩擦生熱”的模擬實驗,培
32、養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的情感。教學目標:1使學生對鉆木取火的道理進行解釋,進一步認識機械能與其他能的轉化。2使學生會用簡單的器材做“摩擦生熱”的模擬實驗,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3認識到科學技術給人與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了解人類用火的歷史。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鉆木取火的道理,認識機械能與其他能的轉化。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火柴,細砂紙,鐵絲,掛圖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1請同學們觀察課本上一幅古人鉆木取火圖:(圖上有一老一小兩個古人,老者正在向少者傳授鉆木取火的方法,木頭上
33、有煙霧冒出。)揭示本課探究活動的主題鉆木取火。2你能猜想一下,古人是怎樣進行“鉆木取火”的嗎?(學生進行交流)你能用能量轉化的觀點解釋其中的道理嗎?學生對“鉆木取火”現象進行大膽的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設。二探究活動 :機械能轉化成熱能1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現象能產生熱能?來回搓手,摩擦產生熱。學生進行活動體驗機械能轉化成熱能。2活動:材料:砂紙 火柴 鐵絲 方案:火柴和鐵絲分別在砂紙上摩擦現象結論火柴鐵絲小結:摩擦生熱,機械能轉化為熱能。3在我們的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機械能轉化成熱能的現象。讓學生先舉例進行說一說。出示掛圖或圖片(教科書中展示了五幅圖)觀察:第一幅圖是工廠車間內工人師傅用切
34、割機切割金屬,火星四濺;第二幅圖是商場電梯扶手因摩擦而發熱;第三幅圖展示的是一卡通正在玩滑梯,“屁股好熱”暗示因摩擦而生熱;第四幅圖展示的是飛機降落時,輪胎與地面劇烈摩擦而產生火花;第五幅圖是載人航天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摩擦生熱燃燒。觀察這五幅圖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以上五幅圖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生活中的摩擦生熱現象。這些現象都是把機械能轉化成熱能。4摩擦生熱現象有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怎么辦呢?摩擦生熱可幫助人們做好多事情,切割機,火柴的燃燒-;但是摩擦生熱現象有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利影響。學生對摩擦生熱現象的負面影響展開研討,列舉事實,闡述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高速行駛的汽
35、車容易爆胎手鉆工作時,鉆頭會很熱我們可以在機器上加些潤滑油,因為它能在摩擦面形成一層油膜,使摩擦面不接觸,運動部件只在油膜上滑過,大大減少了摩擦.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保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三拓展延伸1我們來說一說,機械能還能轉化成什么能學生討論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手搖發電機能量之間在不斷發生轉化。2曬太陽是光能轉化成熱能;日光燈是電能轉化成光能為學生最終理解無處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轉化埋下伏筆,做好鋪墊。四課后實踐古人利用鉆木取火、火鐮和火石取火、陽燧取火等方法獲取火種?;鹗侨祟愖钤缋?/p>
36、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的結束,是人類在文明的征途上邁進的一大步。查閱資料,詳細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歷史。板書設計: 7 .鉆木取火 古人鉆木取火的道理:機械能轉化成熱能的現象:摩擦生熱不利影響:六下科學 8 通電的線圈(一)編委 審核使用人使用時間教材簡析:本課是在三年級下冊“電的本領”單元認識、了解了電的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電的另一個作用:電生磁,即電能轉化為電磁能。通過制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特性的活動,讓學生知道電能產生磁,探究影響電磁鐵的特性,了解電磁鐵的應用,激發學生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的情感態度。教學目標: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電磁鐵的特性作假設
37、性的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會設計簡單的實驗記錄表和實驗報告。2知道電磁鐵在通電條件下有磁性。3培養學生的制作能力(學會制作電磁鐵的方法)、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做一個電磁鐵。4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培養探究問題的興趣和態度。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學生想動手制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磁的特性。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鐵釘,帶絕緣皮的細導線,電池,電池夾,大頭針,膠帶,閘刀開關,小磁針,玩具馬達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研究過我們的電話、電鈴、還有我們的玩具汽車,它們是怎樣工作的嗎?2請同學們進行猜
38、想。(學生交流匯報)出示從玩具汽車里拆下的馬達。請同學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引出課題:8、通電的線圈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1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在玩具汽車里面的馬達是一個用細銅絲纏繞的線圈。它通上電就能工作了。我們把利用電流通過繞制的線圈產生磁性的裝置叫做電磁鐵。電磁鐵是由鐵芯和線圈兩部分組成的。2如果用能量轉化來解釋可以怎樣說呢?(電磁鐵 是將電能轉化成電磁能的裝置。)3你想不想做一個電磁鐵呢?(1)觀察做電磁鐵所需要的材料:導線、鐵釘、電池盒、電池、膠帶,閘刀開關,大頭針(2)你準備怎樣做一個電磁鐵呢?先在小組內設計一個方案。制定方案:1把導線按照一個方向纏繞在鐵釘上,注意緊湊,纏繞完后用膠帶固
39、定鐵釘兩端,還要留出一定長度接開關和電源。(最后一圈線從倒數第二圈里穿過去,這樣線圈不易松散。)2另一根導線接在開關的一端和電源。三研究電磁鐵的特性。1你能自己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報告嗎?(讓學生償試自己設計)閉合電路,把大頭針放在電磁鐵邊有什么現象?斷開電路呢?有什么發現?2同學先猜想會有什么現象。3學生實驗證猜想。填寫記錄。我的實驗記錄實驗方法實驗現象結論(靠近大頭針)電磁鐵通電時斷電時4師小結: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四拓展延伸1根據電磁鐵的這一特性,你能發明些什么呢?(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學生閱讀課本中的資料卡。五課后實踐1搜集資料,了解電磁鐵還有哪些特性? 2制作一個電磁鐵,如
40、果把鐵蕊抽出會有什么現象呢?板書設計: 8、通電的線圈鐵蕊線圈 電磁鐵 通電有磁性 斷電無磁性六下科學 9 通電的線圈(二)編委審核使用人使用時間教材簡析:本課是在通電的線圈(一)一課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極、磁性大小的因素,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設計簡單的實驗記錄表格,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制作帶有創造性的科技作品電磁起重機,從而激發學生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的情感態度。教學目標:1繼續對電磁鐵的特性作假設性的解釋;會設計簡單的實驗記錄表和試驗報告。2讓學生知道電磁鐵也有兩極,它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影響磁力大小的因素。3培養學生的制作能力、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制作帶有創
41、作性的科技作品電磁起重機教學重點難點: 電磁鐵也有兩極,它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影響磁力的大小的因素。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磁針,做好的電磁鐵,電池,鐵釘、大頭針或回形針,帶絕緣皮的細導線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 發現暗箱1上節課我們研究了如何做一個電磁鐵,知道了電磁鐵的一個性質是什么?課下老師讓同學們搜集有關電磁鐵的性質的資料,下面讓我們交流一下吧。2(學生交流)這節課我們就繼續研究電磁鐵的有關特性。板書課題:第九課 通電線圈(二),你知道電磁鐵還有哪些特性?二依據事實 猜測暗箱 1提出問題:磁鐵都有南、北兩極,電磁鐵是不是也有南北兩極呢?學生交流。
42、2猜想假設:學生交流自己的猜想。1、制定方案: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制定實驗方案。方案:用磁針進行判斷,如果電磁鐵靠近磁針會發生相吸或相斥現象,則判斷有磁極。填寫實驗報告實驗方法實驗現象結論通電時的電磁鐵靠近磁鐵的南極靠近磁鐵的北極找出電磁鐵的兩極,做好記號。我們通過實驗知道了電磁鐵也有兩極,那么它的磁極是不是可以改變呢?怎樣來驗證?三、模擬驗證 揭示暗箱改變電磁鐵的磁極猜想:能不能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方案:改變電池的正負極,看電磁鐵的兩極有沒有變化。改變電線的纏繞方向,看電磁鐵的兩極有沒有變化。填寫實驗記錄:驗證內容相同條件不同條件現象(靠近磁針的南極)磁極磁極是否與電流方向有關電流的方向相同電流
43、方向(正)電流方向(反)磁極是否與線圈纏繞方向有關線圈纏繞的方向相同順時針方向逆時針方向3師小結:電磁鐵的兩極會改變,電池正負極方向改變或繞線方向改變都會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探究電磁鐵的磁力: 做一個電磁起重機1、如果讓電磁鐵吸更多的大頭針,你有什么辦法,請同學們猜想下,學生進行交流。2驗證猜想;交流方案(1)在鐵釘上纏繞一定圈數的絕緣導線,然后串聯不同數量的電池,分別觀察吸起大頭針的數量。(2)在同一個鐵釘上先后纏繞不同圈數的漆包線,然后串聯相同節數的電池,分別觀察吸起大頭針的數量。3實驗活動:實驗名稱:電磁鐵的磁力材料:電池、帶絕緣皮的細導線、鐵釘、大頭針或回形針。驗證內容相同條件不同條件吸
44、大頭針數量結論磁力大小是否與電池多少有關線圈匝數相同電池數量不同1節磁力大小是否與線圈匝數有關電池數量相同線圈匝數不同10匝4實驗結論:1串聯電池數量多的電磁鐵,吸起的大頭針多,說明它的磁力大一些。2纏繞圈數多的電磁鐵,吸起的大頭針多,說明它的磁力大一些。四總結運用 升華暗箱電磁起重機是怎樣工作的。(閱讀21頁資料卡)板書設計: 第九課 通電線圈(二) 磁極:改變電流的方向或線圈纏繞方向 磁力:增加線圈纏繞匝數或電池節數六下科學 10 無處不在的能量編委審核使用人使用時間教材簡析:能量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離開了能量,我們就不能生存,能量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課在前期分類探究的基礎上,將小學階
45、段涉及的能量表現形式及其轉化進行了匯總、整合,通過對生活中能量表現形式的歸類和能量轉化的實例與小實驗,讓學生知道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教學目標:1、能用簡單的實驗器材做能量轉化的簡單小實驗;會查閱資料;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對能量轉化現象作合理的解釋。2在做能量轉化小實驗活動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愿意合作與交流。3知道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電、光、熱、聲、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教學重點難點: 對能量轉化現象作合理的解釋,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鐵絲、癟了的乒乓球、梳子、碎紙屑、圖片
46、。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1出示課文圖片,請學生們說出這些物體靠什么“工作”或運動?學生根據圖片描述物體的運動。2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能量的轉化過程,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第十課 無處不在的能量二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能量?1展示交流課前搜集到的關于能量的文字或圖片資料。揭示生活中能量的各種表現形式,提醒學生學會聆聽別人的發言,及時發現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形成對生活中能量的認識。2師小結:能量是一切活動的源泉。雖然你看不見它,但它就在我們身邊。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發熱、冷卻、生長、變化、發光、發聲的現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3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能量
47、的存在形式?找一找,在我們周圍你知道的能量,看誰找到的多。4把同學們尋找出的能量按能量形式分類。讓學生進行討論、舉例。讓學生自己總結:在我們生活生產中,有各種各樣的能量,如電能、光能、熱能、聲能、機械能、電磁能、化學能、水能、風能等等,它們時刻在我們身邊為我們服務。5學生舉例并講解各種各樣的能量的作用。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能量的作用。問: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能量,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呢?請你說一說,電燈發光時,是將什么能轉化成了什么能?。(例如:電燈將電能轉化成光能和熱能,電熱器將電能轉化成熱能,電磁鐵將電能轉化成電磁能,電話將電能轉化成電磁能和聲能,電動機將電能轉化成電磁能和機械能,電池將化學
48、能轉化成電能等等。電能以外的其他能量間的轉化,如汽車的發動機將化學能轉化成機械能和熱能,太陽能熱水器將太陽能轉化成熱能等等。)6同學們,想想看,如果沒有能量,人類和自然界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師:能量是所有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源泉,沒有能量,我們就無法工作、學習。閱讀p22下面的文字。三探究能量之間能夠互相轉化1我們動手做幾個能量轉化的小實驗:(動手實驗,體驗能量轉化的過程。讓學生親自體驗能量的轉化,并嘗試解釋能量轉化的過程。)第一個實驗是用手彎折鐵條。讓學生進行猜想,再進行驗證。讓學生手中的鐵條進行彎折,提醒學生注意:彎折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明顯。學生討論:能量是怎樣轉化的?(這是機械能轉化成熱能)
49、第二個實驗是用熱水燙癟了的乒乓球。學生猜想:把癟了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會有什么現象?注意:熱水不要太滿了。討論:能量是怎樣轉化的?(這是熱能轉化成機械能)第三個實驗是用梳子梳頭。這是機械能轉化成電能的小實驗?;貞浲砩纤X時脫衣服時有什么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呢?你能用能量轉化來解釋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小結:通過引導學生做以上幾個小實驗,體驗到能量就在身邊,能量無處不在,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四拓展應用:電視的聲和像與太陽能之間有什么關系?試用能量轉化的觀點將它們聯系起來。教師提示,學生討論交流。五課后實踐:留心觀察生活中物體能量轉化的實例,試著描述能量轉化的過程及形式。板書設計: 1
50、0、無處不在的能量能量是一切活動的源泉能量轉化六下科學 11 開發新能源編委審核使用人使用時間教材簡析:本課以“地球上的能源是無窮的嗎”為切入點,通過搜集資料、交流與討論,使學生意識到人們對常規能源(煤、石油、天然氣)無節制的開采與利用,造成能源緊缺、環境污染,了解到運用現代科學與技術尋找實用新型能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材料能、潮汐能、地熱能和氫能等無污染的綠色能源)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從而培養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開發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以及幾種新能源的性能。2.通過對常規能源與新能源的分類和比較,提
51、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3.在學習新能源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同學初步建立要珍惜能源資源,努力開發新能源的思想,激勵他們樹立自覺學習科學技術的決心。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難點:新能源的特點。資料引用:教參、教育局網站資源等。教具學具的準備:教學掛圖,搜集的資料。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人類的衣食住行、生產勞動都離不開能源。地球上的能源是無窮無盡的嗎?在我們的生活中石油有哪些用途?(出示課件)分析圖表,你有什么想法?學生交流。2你知道我國建設的兩個核電站在哪里嗎?(浙江杭州灣附近的秦山核電站和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核能是人類新近利用的一種新能源,我
52、國正在積極研究核能。人類為什么要尋找和研究這些新能源呢?目前,人類開發了哪些新能源?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新能源的開發。開發新能源(板書)二明確目標 展開討論 1什么是能源?(凡是能夠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質統稱為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氣。2能源在我們生產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提供熱能和動力。)你知道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能源有哪些嗎?(煤、石油、天然氣、木材、水能等。)3教師總結: 像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燃料以及水能資源,是目前人類廣泛應用的能源,在技術上也比較成熟,我們稱之為常規能源。除了這些常規能源外,你能說出哪些目前人類正在積極研制或很有利用前途的其他能源?(地熱能、核能、潮汐能、太陽能、生物能等。)像剛才同學所列舉的這些目前尚未被人類大規模利用,而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開發、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4新能源和常規能源有哪些區別?學生討論交流項目不同點相同點常規能源大部分能源不可再生,對環境有污染都能夠為我們提供可利用的能量新能源可再生,無污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5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務外包項目評估協議
- 胡同改造綠化協議
- 生鮮食材調配協議
- 北京市大興區2025年中考一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競賽問答互動器》課件
- 亳州庭院假山施工方案
- 雙語列車長列車類型簡介課件
- 門牌牌匾清洗方案范本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通信工程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企業認證服務合同
- 大車司機勞務協議書
- 中醫把脈入門培訓課件
- 學生軍訓教官合同協議
- 期刊編輯的學術期刊內容審核標準考核試卷
- 知識產權監管培訓課件
- 油田節能降耗技術-全面剖析
- 廣西欽州市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2025年初三第二學期第一次區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 技術信息收集與分析方法考核試卷
- 婦科護理標準化管理
- 小學2025年國防教育課程開發計劃
- 防溺水家長測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