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藥質量標準的制訂_第1頁
生藥質量標準的制訂_第2頁
生藥質量標準的制訂_第3頁
生藥質量標準的制訂_第4頁
生藥質量標準的制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 生藥質量標準的制訂五、一 生藥質量標準的主要內容生藥質量標準一般包括名稱、來源、性狀、鑒別、檢查、浸出物、含量測定、炮制、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注意及貯藏等項。有關項目的主要內容和技術要求如下: (一)名稱及命名依據 生藥名稱包括中文名,漢語拼音名,拉丁名。命名應明確、簡短、科學,不用容易誤解和混同的名稱。命名不應與已有的藥品名稱重復。 (二)來源 內容包括原植(動)物的科名、植(動)物的中文名、拉丁學名、藥用部位、采收季節和產地加工等。礦物藥包括該礦物的類、族、礦石名或巖石名、主要成分及產地加工。 原植(動)物需經有關單位鑒定,確定原植(動)物的科名、中文名及拉丁學名,礦物

2、的中文名及拉丁名。藥用部位是指植(動、礦)物經產地加工后藥用的某一部分或全部。采收季節和產地加工是指保證藥材質量的最佳采收季節和產地加工方法。 (三)性狀 系指對生藥的外形、顏色、表面特征、質地、斷面及氣味等的描述,除必須鮮用的按鮮品描述外,一般以完整的干生藥為主;易破碎的生藥還須描述破碎部分。描述要抓住主要特征,文字要簡練,術語需規范,描述應確切。生藥性狀特征描述詳見第二章有關內容。有關性狀特征的書寫格式參照現版藥典的類似藥材進行。 (四)鑒別 包括顯微鑒別、理化鑒別、色譜或光譜鑒別及其它方法的鑒別。選用方法要求專屬、靈敏。 1. 顯微鑒別 為生藥鑒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組織切片、粉末或表面

3、制片、顯微化學反應。 2. 理化鑒別 包括呈色反應、沉淀反應、熒光反應等,屬功能團的鑒別反應,凡有相同功能團的成分均可能呈陽性反應,因此專屬性不強,一般情況下,不宜作為質量標準中最終鑒別項目。 3. 色譜鑒別 是利用薄層色譜( TLC )、氣相色譜 (GC) 或 高效 液相色譜 (HPLC) 等對生藥進行真偽鑒定。具體方法參見第三章相關內容。色譜鑒別應設對照品或對照藥材對照。 TLC 法可以在一塊層析板上容納多個樣品及出現多個信息(斑點、色澤、 Rf 值等),只要一些特征斑點(甚至是未知成分)具再現性,就可以作為確認依據。同時因 TLC 不需特殊的儀器,操作簡便,加之近年來高效吸附劑、商品化的

4、預制板、攝像裝置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分離效果、檢出靈敏度、準確性和重現性,使 TLC 法已成為目前應用最多的生藥理化鑒別方法。 GC 法適用于含揮發性成分藥材的鑒別。一般結合含量測定進行。 HPLC 法較少用于鑒別,若含量測定采用了 HPLC 法或其它方法無法鑒別時,可同時用于鑒別。 4. 光譜鑒別 在生藥鑒別時,由于多數藥材的提取物在 270 280nm 左右均可能有最大吸收,因而不能構成某一藥材的鑒別特征,或特征性不強。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光譜直接用于鑒別的不多。如在特定的情況下,在與類似品或摻偽品對比研究的基礎上,能構成鑒別特征的,也可應用。 5. 指紋圖譜 生藥指紋圖譜系指生藥經過適當處

5、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夠標示該生藥特性的共有峰的圖譜。建立生藥指紋圖譜的目的是為了全面反映生藥所含內在化學成分的種類和相對含量,進而反映生藥的整體質量。指紋圖譜也是國際公認的控制天然產物質量的有效方法。 生藥指紋圖譜必須同時具有系統性、特征性和重現性。 系統性 是指指紋圖譜反映的化學成分應包括有效組分群中的主要成分,或指標成分的全部。如大黃的有效成分為蒽醌類化合物,則其指紋譜應盡可能多地反映蒽醌類成分。 特征性 是指指紋圖譜中反映的化學成分信息(具體表現為保留時間或位移值)是具有高度選擇性的,這些信息的綜合結果能特征地區分中藥的真偽與優劣。 重現性 指在規定的方法和條件下,不同的操作

6、者和不同的實驗室所建立的指紋圖譜的誤差應在允許的范圍之內。 生藥指紋圖譜的研究和制訂有其具體的內容和技術要求。簡述如下: ( 1 )名稱、漢語拼音 按中藥命名原則制定。 ( 2 )來源 包括原植、動物的科名、中文名、拉丁名。 ( 3 )供試品的制備 應根據生藥中所含化學成分的理化性質和檢測方法的需要,選擇適宜的方法進行制備。制備方法必須確保該生藥的主要化學成分在指紋圖譜中被體現。應說明選用制備方法的依據。如供試品需要提取、純化,應考察提取溶劑、提取方法、純化方法等,提取、純化方法應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供試品中的化學成分;如供試品需要粉碎檢測,應考察粉碎方法、粒度等。 ( 4 )參照物的制備 應說

7、明參照物的選擇和試驗樣品制備的依據。應根據供試品中所含成分的性質,選擇適宜的對照品或內標物作為參照物。參照物的制備應根據檢測方法的需要,選擇適宜的方法進行,并說明制備理由。 ( 5 )檢測方法 根據供試品的特點和所含化學成分的理化性質選擇相應的檢測方法。應說明選擇檢測方法的依據和該檢測方法的原理,確定該檢測方法的方法學考察資料和相關圖譜 ( 包括穩定性、精密度和重現性 ) 。對于含成分類型較多的生藥,如一種檢測方法或一張圖譜不能反映該生藥的固有特性,可以考慮采用多種檢測方法或一種檢測方法的多種測定條件,建立多張指紋圖譜。建立指紋圖譜所采用的色譜柱、薄層板等必須固定廠家和型號、規格,試劑、測定條

8、件等也必須相應固定。采用光譜法建立指紋圖譜,其相應的檢測條件也必須固定。 穩定性試驗 主要考察供試品的穩定性。取同一供試品,分別在不同時間檢測,考察色譜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峰面積比值的一致性,確定檢測時間。 精密度試驗 主要考察儀器的精密度。取同一供試品,連續進樣 5 次以上,考察色譜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峰面積比值的一致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和氣相色譜制定指紋圖譜,在指紋圖譜中規定共有峰面積比值的各色譜峰,其峰面積比值的相對標準偏差 RSD 不得大于 3 ,其它方法不得大于 5 。采用光譜方法檢測的供試品,參照色譜方法進行相應考察,相對標準偏差 RSD 不得大于 3 。 重現性試驗 主要考察實驗方法

9、的重現性。取同一批號的供試品 5 份以上,按照供試品的制備和檢測方法制備供試品并進行檢測,考察色譜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峰面積比值的一致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和氣相色譜制定指紋圖譜,在指紋圖譜中規定共有峰面積比值的各色譜峰,其峰面積比值的相對標準偏差 RSD 不得大于 3 ,其它方法不得大于 5 。采用光譜方法檢測的供試品,參照色譜方法進行相應考察,相對標準偏差 RSD 不得大于 3 。 ( 6 )指紋圖譜及技術參數 指紋圖譜 根據供試品的檢測結果,建立指紋圖譜。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制定的指紋圖譜,其指紋圖譜的記錄時間一般為 1 小時;采用薄層掃描法制定指紋圖譜,必須提供從原點至溶劑前沿的

10、圖譜;采用光譜方法制定的指紋圖譜,必須按各種光譜的相應規定提供全譜。對于化學成分類型復雜的樣品,必要時可建立多張指紋圖譜。指紋圖譜的建立應根據 10 批次以上供試品的檢測結果所給出的相關參數來制定。 共有指紋峰的標定 采用色譜方法制定指紋圖譜,必須根據參照物的保留時間計算指紋峰的相對保留時間。根據 10 批次以上供試品的檢測結果,標定生藥的共有指紋峰。色譜法采用相對保留時間標定指紋峰,光譜法采用波長或波數標定指紋峰。 共有指紋峰面積的比值 以對照品作為參照物的指紋圖譜,以參照物峰面積作為 1 ,計算各共有指紋峰面積與參照物峰面積的比值;以內標物作為參照物的指紋圖譜,則以共有指紋峰中其中一個峰

11、( 要求峰面積相對較大、較穩定的共有峰 ) 的峰面積作為 1 ,計算其它各共有指紋峰面積的比值。各共有指紋峰的面積比值必須相對固定。生藥的供試品圖譜中各共有峰面積的比值與指紋圖譜各共有峰面積的比值比較,單峰面積占總峰面積大于或等于 20 的共有峰,其差值不得大于 20 ;單峰面積占總峰面積大于或等于 10 ,而小于 20 的共有峰,其差值不得大于 25 ;單峰面積占總峰面積小于 10 的共有峰,峰面積比值不作要求,但必須標定相對保留時間。未達基線分離的共有峰,應計算該組峰的總峰面積作為峰面積,同時標定該組各峰的相對保留時間。應根據 10 批次以上供試品圖譜中各共有指紋峰面積的比值,計算平均比值

12、,列出各批供試品的檢測數據。 非共有峰面積 計算 10 批次以上供試品圖譜中非共有峰總面積及其占總峰面積的百分比,列出各批供試品的檢測數據。 ( 7 ) 指紋圖譜的相似性評價 指紋圖譜的相似性需要應用高等數學方法建立模型計算,一般采用兩種算法,一是相關系數方法,二是夾角余弦法。已經有專家研制出指紋譜相似性評價軟件。 (五)檢查 生藥質量標準中的“檢查”部分是指生藥中可能摻入的一些雜質以及與生藥質量有關的項目,根據品種不同或具體情況,具有不同檢查內容,是保證質量的重要項目之一。 有關檢查項目常有: 1. 雜質 指基源與規定相符,但其性狀或部位與規定不符的藥材;來源與規定不同的物質;無機雜質如砂石

13、、泥塊、塵土等。 2. 藥用部分比例 為保證生藥質量,有的生藥需規定藥用部位的比例。例如穿心蓮中穿心蓮葉不得少于 35 。 3. 灰分 灰分有總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對測定生藥品質,頗為重要。根據生藥的具體情況,可規定其中一項或二項。易夾雜泥砂藥材或對難以加工處理和炮制也不易除去泥砂的生藥,應規定總灰分。同一生藥來源不同,其總灰分含量也會相差懸殊。因此需多產地(或多購進地)的產品進行測定后,再訂出總灰分限度。不易夾雜泥砂或未經涂抹而產品加工比較光潔的藥材,可不規定總灰分檢查。生理灰分高、差異大的生藥,可規定酸不溶性灰分。 4. 水分 對容易吸濕發霉變質、酸敗的生藥一般規定水分檢查。水分限度制定時

14、應考慮南北氣候、溫濕度差異,以及生藥包裝、貯運的實際情況。 5. 酸敗度 酸敗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種子類生藥,在貯藏過程中,與空氣、光線接觸,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產生特異的刺激氣味(俗稱“哈喇味”),即產生低分子化合物醛類、酮類和游離脂肪酸,從而影響了生藥的感觀和內在質量。本檢查系通過酸值、羰基值或過氧化值的測定,以控制含油脂種子類的酸敗程度。酸敗度限度制訂要與種子類生藥外觀性狀或經驗鑒別結合起來,上述各值與種子泛油程度有明顯相關性的才能制定限度。 6. 重金屬和有害元素 系指在實驗條件下能與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鈉作用顯色的金屬雜質,如 砷、汞、鉛、鎘、銅、鋁等。加強重金屬和有害元素的檢查是保證生藥

15、安全性的措施之一。 7. 農藥殘留 重點檢查有機氯類、有機磷類和擬除蟲菊酯類。 加強農藥殘留的檢查也是保證生藥安全性的措施之一。 8. 其它項目 對某些藥材炮制是否得當應作檢查,可考慮用提取后比色法或 TLC 法檢查,例如制川烏、制草烏、附子,如炮制不當,所含有毒的酯型生物堿會引起中毒,故需檢查并規定限度。 有的是由于寄生于有毒植物而產生有害物質,亦須加以檢查,如寄生于夾竹桃樹上的桑寄生即有明顯的強心苷反應,具毒性,故應檢查強心苷,以控制有毒夾竹桃寄生的混入;如寄生于馬桑上,應檢查有毒成分印度防己毒素,以控制馬桑寄生的混入。 (六)浸出物 某些生藥確實無法建立含量測定項,并且證明浸出物的指標能

16、明顯區別生藥的質量優劣的,可結合用藥習慣、生藥質地及已知化學成分類別等,選定適宜的溶劑測定其浸出物。測定其浸出物時,須具有針對性并具有控制質量的意義。 選擇溶劑時,也可與 鑒別 項相結合,即采用鑒別中提取成分的溶劑。一般要用不同溶劑測試,例如某生藥含水溶性及脂溶性有效成分,可用水、甲醇或乙醚作溶劑測定浸出物量,經試驗比較,標準正文中可收載較為適宜的浸出物,并提供選擇所用溶劑的依據。要有多產地樣品實測數據來制定限量指標(以干燥品計)。 (七)含量測定 生藥含有多種成分,現在普遍認為生藥的臨床療效是多種成分協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結合現代科學研究選擇具生理活性的主要化學成分,作為有

17、效或指標性成分,建立含量測定項目評價生藥的內在質量,是現階段衡量其商品質量是否達到要求及產品是否穩定較理想而有效的手段。 1. 項目選定原則 有效成分清楚的可進行針對性定量;大類成分清楚的,可對總成分如總黃酮、總生物堿、總皂苷進行測定;含揮發油成分的,可測定揮發油含量。 2. 含量測定方法 含量測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經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光譜法(如紫外 - 可見分光光度法)、色譜法(如 GC 法、 HPLC 法、 TLCS 法) ( 部分內容詳見第三章第一節有關內容 ) 。 3. 含量測定方法驗證 詳見第三章第二節有關內容。 4. 含量限(幅)度的制定 是生藥含量限度規定的方式,毒劇

18、藥必須規定幅度,如中國藥典( 2005 年版)規定馬錢子中含士的寧為 1.20 2.20 。在保證藥物成分對臨床安全和療效穩定的情況下,含量測定也可用限度表示。如中國藥典( 2005 年版)規定黃連中含生物堿以鹽酸小檗堿計不得少于 3.6 。 5. 含量測定項正文的書寫 內容包括生藥的粉碎程度、預處理、供試液制備、測定方法及含量限(幅)度的規定。先寫預處理及測定方法,最后另起一行寫含量限(幅)度規定。規定中提到的成分用中文名,其后加括號寫明分子式。具體書寫格式因測定方法不同而異,可參考中國藥典( 2005 年版)的相關方法。 (八)貯藏(穩定性試驗) 生藥的貯藏條件是根據對其進行穩定性試驗而確

19、定的。生藥穩定性試驗包括初步穩定性試驗和穩定性試驗兩種。 1. 初步穩定性試驗 生藥在臨床試驗用包裝或銷售包裝條件下,于室溫下進行考核,除當月考核一次外,要求每月考核一次,不得少于三個月(也可于 37 40 和相對濕度 75% 保存,每月考核一次,連續三個月),測定各項質量指標(定性和定量),要求穩定。 2. 穩定性試驗 將生藥在市售包裝條件下,置室溫中,繼初步穩定性考核后,即放置三個月再考核一次,然后每半年一次。測定各項質量指標(定性和定量),根據測定數據確定在此包裝條件下的有效期。 生藥的穩定性試驗至少應對三批以上的樣品進行考察。若用新的包裝材料,應注意觀察直接與生藥接觸的包裝材料對生藥穩

20、定性的影響。五、二 生藥質量標準和起草說明示例(浙貝母質量標準正文、浙貝母質量標準起草說明)新藥材質量標準的制訂或原質量標準的修訂是按照一定的法規和技術要求,在大量的科學研究基礎上進行的。因此質量標準的制訂和修訂均需要提供較詳細的研究資料,對標準中的各項內容加以說明,即起草說明。以下是在 2000 年版基礎上修訂的收載于 2005 年版中國藥典浙貝母質量標準和修訂起草說明示例。 一、浙貝母質量標準正文浙 貝 母 Zhebeimu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的干燥鱗莖。初夏植株枯萎時

21、采挖,洗凈。大小分開,大者除去芯芽,習稱 “ 大貝 ” ;小者不去芯芽,習稱 “ 珠貝 ” 。分別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過的貝殼粉,吸去擦出的漿汁,干燥;或取鱗莖,大小分開,洗凈,除去芯芽,趁鮮切成厚片,洗凈,干燥,習稱 “ 浙貝片 ” 。 【性狀】 大貝 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葉,略呈新月形,高 1 2cm ,直徑 2 3.5cm 。外表面類白色至淡黃色,內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白色至黃白色,富粉性。氣微,味苦。 珠貝 為完整的鱗莖,呈扁圓形,高 1 1.5cm ,直徑 1 2.5cm 。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 2 瓣,肥厚,略似腎形,互相抱合,內有小鱗葉 2 3

22、枚及干縮的殘莖。 浙貝片 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葉切成的片。橢圓形或類圓形,直徑 1 2cm ,邊緣表面淡黃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質脆,易折斷,斷面粉白色,富粉性。 【鑒別】( 1 )本品粉末淡黃白色。淀粉粒甚多,單粒卵形、廣卵形或橢圓形,直徑 6 56m ,層紋不明顯。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長方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氣孔少見,副衛細胞 4 5 個。草酸鈣結晶少見,細小,多呈顆粒狀,有的呈梭形、方形或細桿狀。導管多為螺紋,直徑至 18m 。 ( 2 ) 取本品粉末 5g ,加濃氨試液 2ml 與三氯甲烷 20ml ,放置過夜,濾過,取濾液 8ml ,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 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23、。另取貝母素甲對照品、貝母素乙對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 1ml 各含 2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 B )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 10 20l 、對照品溶液 10l ,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 G 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 - 甲醇 - 濃氨試液( 17:2: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附錄 H 第一法)測定,不得過 18.0% 。 總灰分 不得過 6.0% (附錄 K )。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 1.0% (附錄 K )。 【浸出物】

24、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 A )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 8.0% 。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 D )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 - 水 - 二乙胺( 70:30:0.03 )為流動相;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理論塔板數按貝母素甲峰計算應不低于 2 000 。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貝母素甲對照品、貝母素乙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 1 ml 含貝母素甲 0.2 mg 、貝母素乙 0.15 mg 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 2g ,精密稱定,置燒瓶中,加濃氨試液 4ml 浸潤 1

25、小時,精密加入三氯甲烷 - 甲醇( 4:1 )的混合溶液 40ml ,稱定重量,混勻,置 80 水浴中加熱回流 2 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加上述混合溶液補足減失重量,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 10ml ,置蒸發皿中蒸干,殘渣加甲醇溶解并轉移至 2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 10l 、 20l ,供試品溶液 5 15l ,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用外標兩點法對數方程分別計算貝母素甲、貝母素乙的含量,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貝母素甲( C 27 H 45 NO 3 )和貝母素乙( C 27 H 43 NO 3 )的總量不得少于 0.08% 。 【炮制】

26、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或打成碎塊。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肺、心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散結,化痰止咳,用于風熱犯肺,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 【用法與用量】 4.5 9g 。 【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二、浙貝母質量標準起草說明 (一)概述 浙貝母收載于中國藥典( 2000 年版),原標準中無定量方法,根據藥典會有關文件的要求,對該品種質量標準進行提高。據文獻報道,浙貝母主含甾醇類生物堿:貝母素甲( peimine ,即浙貝母堿)、貝母素乙( peiminine ,即去氫浙貝母堿)、浙貝寧( zhebeinine )、浙貝酮( zhe

27、beinone )、貝母辛( peimisine )、異浙貝母堿( isoverticine )、浙貝母堿苷( peiminoside )、浙貝寧苷( zhebeininoside )、浙貝丙素( zhebeirine )等,故選定貝母素甲、貝母素乙作為浙貝母藥材含量測定的指標。另對原粉末鑒別特征及薄層鑒別方法進行了修改,并增加了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等檢查及測定項。經四川省藥品檢驗所復核,增修訂項目方法基本可行,重現性較好。 (二)質量標準起草說明 1. 來源 根據我所對浙江磐安縣等生產地調查,浙貝母加工方法近年來多采用硫磺薰,而且是多次反復薰,已與傳統用貝殼粉或石灰粉撞擦不同,考

28、慮到硫磺薰后有殘留,味酸易影響藥材質量,故不予收入標準,而保留傳統的加工方法。 2. 性狀 中國藥典( 2000 年版)規定為味微苦,經實樣比較,本品味苦同于湖北貝母,明顯不同于川貝母之味微苦,認為改為味苦比較合適。 3. 鑒別 ( 1 )浙貝母的顯微鑒別:中國藥典( 2000 年版)中已有收載淀粉粒,但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淀粉粒層紋不明顯,氣孔及草酸鈣結晶均較少見,故建議將其修改為淀粉粒層紋不明顯,氣孔及草酸鈣結晶少見,顯微特征圖見圖 5-1 。 淀粉粒 草酸鈣結晶 導管 表皮細胞及氣孔 圖 5-1 粉末顯微特征圖 ( 2 )薄層色譜鑒別:原標準中收載了貝母素甲、貝母素乙的薄層色譜鑒別,在實驗過

29、程發現按原提取方法中采用苯作為提取溶劑,毒性很大,現改為三氯甲烷;另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的稀釋溶劑由三氯甲烷改為揮發性較差的甲醇,結果斑點清晰,見下圖 5-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圖 5-2 浙貝母薄層照片 1 5 、 7 11 :樣品 6 :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對照品 4. 檢查 雜質 因本品雜質較少,認為不必將其列入標準。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附錄 H 第一法測定, 9 批藥材測定結果見表 5-1 。根據測定結果,規定水分不得過 18.0% 。 總灰分 取本品,照附錄 K 總灰分測定法測定, 9 批藥材測定結果見表 5-1 ,根據測定結果,規定總灰分不

30、得過 6.0% 。 酸不溶性灰分 取本品,照附錄 K 的方法進行測定, 9 批藥材測定結果見表 5-1 ,根據測定結果,規定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 1.0% 。 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 A )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結果見表 5-1 ,根據測定結果,規定浸出物不得少于 8.0% 。 表 5-1 浙貝母檢查項匯總表 編號 來源 水分 (%) 總灰分 (%) 酸不溶性灰分 (%) 浸出物 (%) 1 小浙貝(磐安) 13.2 3.2 0.2 11.8 2 浙貝(珠貝) 15.5 3.0 0.1 11.6 3 浙江省藥檢所留樣 12.8 5.3 0.1 17.1 4 杭州中藥

31、飲片廠 17.4 2.6 0.2 10.2 5 浙江中藥學院飲片廠 14.8 2.6 0.2 10.7 6 浙貝 ( 寧波 )1 14.0 3.2 0.2 11.6 7 浙貝(磐安立夏采收) 13.7 2.5 0.1 9.3 8 浙貝(亳州) 18.0 2.7 0.2 10.2 9 浙貝(寧波) 2 16.8 2.2 0.2 8.7 10 浙貝(天津) 15.0 / / / 11 浙貝(廣州) 15.1 / / / 6. 含量測定 貝母素甲、貝母素乙為本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因此兩種成分紫外區吸收值很小,故現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蒸發光散射檢測法測定其含量,經方法學驗證,精密度、重復性、回收率等均符

32、合要求。 ( 1 )儀器與試藥 儀器與色譜條件(中國藥科大學): HP1100 高效液相色譜儀: Agilent G1312A 二元泵, Rheodyne7725i 手動進樣閥, Chemstation6.01 色譜工作站, Agilent 359001 數模轉換器;色譜柱: Agilent Hypersil BDS-C 18 (4.0250mm , 5m) ;流動相:乙腈 - 水 - 二乙胺( 70:30:0.03 ),流速 0.8ml/min ;檢測器: Alltech 2000 蒸發光散射檢測器( ELSD );漂移管溫度: 85 ;載氣流速: 2.2L/min ;氣源: WYK-2 型

33、無音無油空壓機(天津市藍珂科技實業公司)。 儀器與色譜條件(浙江省藥檢所): HP1100 系列高效液相色譜儀( G1322A 脫氣機、 G1313A 自動進樣儀、 G1316A 柱溫箱) Agilent 35900E 數模轉換器;色譜柱: Agilent ZORBAX Extend-C 18 (4.6250mm , 5m) ;流動相:乙腈 -0.1% 二乙胺溶液( 70:30 ),流速 0.8ml/min ;檢測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漂移管溫度: 85 ,霧化氣:氮氣,流速 2.2L/min 。 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對照品由中國藥科大學提供,乙腈為色譜純,水為重蒸水,其余為分析純。 ( 2 )

34、條件的優化 以貝母素乙為考察對象,配制一較低濃度溶液,以信噪比( S/N )為指標,對 ELSD 條件進行優化。 優化漂移管溫度 固定載氣流速為 2.1l/min ,對漂移管溫度進行優化。結果見表 5-2 和圖 5-3 。 表 5-2 漂移管溫度對 S/N 的影響結果 漂移管溫度( ) 80 82.5 85 90 95 S/N 5.6 7.2 7.5 6.2 5.3 優化載氣流速:于最佳漂移管溫度( 85 )處,對載氣流速進行優化。結果見表 5-3 和圖 5-4 。 表 5-3 載氣流速對 S/N 的影響結果 載氣流速( L/min ) 2 2.1 2.2 2.3 2.4 S/N 7.1 8.

35、5 11.2 7.9 7.2 圖 5-3 漂移管溫度對 S/N 的影響曲線圖 圖 5-4 載氣流速對 S/N 的影響曲線圖 結果表明,最佳 ELSD 條件為漂移管溫度 85 ,載氣流速 2.2l/min ,此時可以獲得最佳的信噪比。 ( 3 )提取條件的優化 以象貝( 60 目, 60 烘 2h )進行考察。 提取溶劑的選擇 采用氨水浸潤 1h 后,冷浸過夜,超聲提取 1h 的提取方法,對乙醚、三氯甲烷、混合溶劑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和甲醇四種提取溶劑進行了比較優化。結果見表 5-4 。 表 5-4 四種提取溶劑提取浙貝母藥材(象貝)效果比較 提取溶劑 貝母素甲( %? ) 貝母素乙

36、( %? ) 乙醚 三氯甲烷 三氯甲烷 - 甲醇( 4:1 ) 甲醇 0.03840.0006 0.04650.0005 0.06220.0003 0.04190.0002 0.03440.0001 0.03270.0002 0.04890.0002 0.03780.0001 結果表明,乙醚提取雜質最少,但含量稍低;三氯甲烷 - 甲醇提取含量最高,但雜質稍多;三氯甲烷提取含量低;甲醇提取不僅含量低,而且雜質很多。因此考慮用乙醚和三氯甲烷 - 甲醇作進一步的考察。 提取方式的選擇 對乙醚索氏提取,乙醚加熱回流( 80 ) 4h ,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加熱回流 4h 進行了考察。結果見

37、表 5-5 。 表 5-5 不同提取方式提取效果比較 提取方式 貝母素甲( % ) 貝母素乙( % ) 乙醚索氏 乙醚回流( 4h ) 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回流( 4h ) 0.06160.0010 0.05050.0010 0.07300.0004 0.05320.0007 0.04430.0012 0.06130.0018 結果表明,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回流提取最完全。 提取時間的選擇 采用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加熱回流( 80 ),對提取 1h 、 2h 、 3h 、 4h 進行了考察。結果見表 5-6 。 表 5-6 不同提取時間提取效果比較 提取時間

38、( h ) 貝母素甲( % ) 貝母素乙( % ) 1 2 3 4 0.07130.0002 0.07380.0009 0.07370.0011 0.07350.0006 0.05850.0002 0.06300.0018 0.06390.0009 0.06320.0002 結果表明, 2h 即已提取完全。 綜上,確定最佳提取條件為氨水浸潤 1h 后,混合溶劑氯仿 - 甲醇( 4:1 )加熱回流( 80 )提取 2h 。 ( 4 )不同色譜柱的考察 采用 Agilent 1100 系列高效液相色譜儀,考察了三種不同的 C 18 柱對本品分離的影響,結果均能得到較好分離,但因流動相 pH 值較高

39、,建議采用耐高 pH 值的色譜柱,考察結果見圖 5-5 。 ( 5 ) 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制備 同正文。 ( 6 )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量取貝母素甲 (0.2038mg/ml) 及貝母素乙( 0.2212mg/ml )混合對照品溶液 5 、 10 、 15 、 20 、 30 m l 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見表 5-7 、 5-8 ),以進樣量( m g )的對數( X )為橫坐標,峰面積的對數( Y )為縱坐標,作標準曲線(見圖 5-6 、 5-7 ),并以最小二乘法分別計算得回歸方程: Y=1.5728X 2.6517 ( r=0.9995 ), Y=1.5430X 2.6202

40、 ( r=0.9999 ),結果顯示貝母素甲進樣量在 1.0190-6.1140ng 范圍內,貝母素乙進樣量在 1.1060-6.1140ng 范圍內與峰面積呈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表 5-7 線性關系考察結果(貝母素甲) 進樣體積( l ) 進樣量 (ng) 峰面積 1 峰面積 2 平均峰面積 lg( 進樣量 ) lg( 峰面積 ) 5 1.0190 456.96 444.89 450.93 0.0082 2.6541 10 2.0380 1427.02 1391.65 1409.34 0.3092 3.1490 15 3.0570 2654.25 2646.88 2650.57 0.4853

41、 3.4233 20 4.0760 4087.71 4134.00 4110.85 0.6102 3.6139 30 6.1140 7498.31 7577.75 7538.03 0.7863 3.8773 表 5-8 線性關系考察結果(貝母素乙) 進樣體積( l ) 進樣量 (ng) 峰面積 1 峰面積 2 平均峰面積 lg( 進樣量 ) lg( 峰面積 ) 5 1.1060 464.88 505.50 485.19 0.0438 2.6859 10 2.2120 1418.57 1413.59 1416.08 0.3448 3.1511 15 3.3180 2630.38 2696.10

42、2663.24 0.5209 3.4254 20 4.4240 4248.14 4185.00 4216.57 0.6458 3.6250 30 6.6360 7559.32 7664.95 7612.14 0.8219 3.8815 圖 5-6 貝母素甲的標準曲線圖 圖 5-7 貝母素乙的標準曲線圖 ( 7 )精密度試驗 取對照品溶液,按以上色譜條件,重復進樣 6 次,測定峰面積,結果見表 5-9 。 表 5-9 精密度試驗結果 編號 供試品峰面積 平均值 RSD ( % ) 1 1503.8 2 1431.3 貝母素甲 3 1404.2 1426.7 2.9 4 1365.5 5 1420

43、.6 6 1434.8 1 1496.8 2 1427.0 貝母素乙 3 1425.0 1429.4 2.5 4 1374.9 5 1419.7 6 1432.9 ( 8 ) 重復性試驗 分別稱取浙貝母藥材粉末(象貝, 60 目, 60 烘 2h ) 6 份,精密稱定,按正文中“供試品溶液的制備”項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測定峰面積,以外標法計算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的含量( % ),計算測定結果的 RSD 值。結果見表 5-10 。表 5-10 重復性試驗結果( n=6 ) 序號 貝母素甲( % ) 貝母素乙( % ) 1 2 3 4 5 6 XSD RSD (%) 0.07150.0024 0.069

44、40.0009 0.07220.0007 0.07310.0022 0.07030.0006 0.07030.0011 0.07110.0014 1.8 0.06370.0008 0.06240.0002 0.06450.0006 0.06460.0010 0.06320.0004 0.06250.0009 0.06350.0009 1.4 ( 9 ) 穩定性試驗 取 “ 重復性試驗 ” 項下一份供試品溶液,分別于 0 , 2 , 4 , 6 , 8 小時進樣,測定其中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的含量( % ),計算測定結果的 RSD 值。結果見表 5-11 。 表 5-11 穩定性試驗結果 時間(

45、h ) 貝母素甲( % ) 貝母素乙( % ) 0 2 4 6 8 XSD RSD(%) 0.0715 0.0736 0.0724 0.0708 0.0720 0.07200.0010 1.3 0.0637 0.0660 0.0647 0.0651 0.0659 0.06510.0009 1.3 ( 10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含量的浙貝母藥材粉末(象貝, 60 目, 60 烘 2h ) 1.0g ,平行 6 份,等量分別精密加入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對照品適量,按正文中 “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 項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測定峰面積,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見表 5-12 。 表 5-12 加樣回收率試驗

46、結果( n=6 ) 藥材中含量 ( mg ) 加入量 ( mg ) 測得總量 ( mg ) 回收率 ( % ) # 平均回收率 ( % ) 貝母素甲 0.711 0.655 1.395 104.4 102.7 0.711 0.655 1.359 98.9 0.711 0.655 1.397 104.5 0.711 0.655 1.393 104.1 0.711 0.655 1.388 103.4 0.711 0.655 1.370 100.6 貝母素乙 0.635 0.563 1.206 101.5 98.7 0.635 0.563 1.198 100.0 0.635 0.563 1.207

47、101.6 0.635 0.563 1.185 97.6 0.635 0.563 1.171 95.2 0.635 0.563 1.178 96.5 # 回收率( % ) = (測得總量 藥材中含量) / 加入量 100% ( 11 )樣品測定 原起草單位中國藥科大學計算方法采用外標一點法,根據蒸發光散射檢測器的原理,濃度與峰面積并非直接成線性關系,后改為對數外標兩點法計算,故正文中改為對數外標兩點法計算,并經我所復核,方法可行。按正文方法測定了 23 批樣品(其中有 3 批系兩起草單位重復測定),結果見表 5-13 、 5-14 。 表 5-13 17 批樣品中貝母素甲、貝母素乙的含量( %

48、 )(以對數外標兩點法計算) 商品來源 規格 貝母素甲的含量 貝母素乙的含量 寧波 象貝 0.0755 0.07440.0011 0.0667 0.06620.0005 0.0733 0.0657 大浙貝 1 0.0795 0.07940.0001 0.0586 0.05970.0011 0.0793 0.0609 大浙貝 2 0.0835 0.09040.0069 0.0587 0.06510.0064 0.0972 0.0714 大浙貝 3 ( 石灰炮制 ) 0.0404 0.04090.0005 0.0348 0.03550.0007 0.0414 0.0362 小浙貝 1 ( ?1cm

49、 ) 0.2160 0.22090.0049 0.1326 0.13240.0002 0.2257 0.1322 小浙貝 2 ( ?0.71cm ) 0.2064 0.20260.0037 0.1154 0.11490.0005 0.1989 0.1145 小浙貝 3 ( ?0.7cm ) 0.2579 0.24950.0080 0.1284 0.12720.0013 0.2410 0.1259 小浙貝 4 ( ?0.7cm , H 2 O 2 炮制) 0.1303 0.13150.0012 0.0853 0.08770.0024 0.1327 0.0900 上海 大浙貝 (飲片) 0.1265 0.12970.0033 0.0798 0.08180.0020 0.1330 0.0839 廣州 大浙貝 1 (飲片) 0.0975 0.09740.0001 0.0748 0.07510.0003 0.0972 0.0753 大浙貝 2 (飲片) 0.1169 0.11670.0002 0.0733 0.07420.0008 0.1164 0.0750 南京 大浙貝 1 (飲片) 0.1118 0.11050.0013 0.0861 0.08580.0004 0.1092 0.0854 大浙貝 2 0.0550 0.0564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