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麻風病院村現狀調查和整合建議_第1頁
某市麻風病院村現狀調查和整合建議_第2頁
某市麻風病院村現狀調查和整合建議_第3頁
某市麻風病院村現狀調查和整合建議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某市麻風病院村現狀調查和整合建議湯少開 李季 凌罕毅 何婉蘋 楊謙 張錫寶 肖其云廣東省 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 510095 關鍵詞 現狀 整合 建議 The survey and integrated advice of leprosariums in a city.Tang shaokai, Li ji, Ling hanyi, He wanping, Yang qian, Zhang xibao, Xiao qiyun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status in citywide leprosarium and evaluate the integratio

2、n of leprosy prevention and cure resources, so as to explo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integration mode of leprosy prevention and cure. Methods: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five citywide leprosarium was carried out by the ways of field survey. Results The circumstances such as less size, separate resources

3、, dated house, lacked medical treatment equipment, inconvenience traffic exist in the five citywide leprosarium.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of leprosy prevention and cure resources is the developing orientation for our city.Key words Status Integrated Advice前言 我市的五個麻風病院村開設都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前,麻風病防治主要采

4、取隔離措施,各級政府在遠離城鎮、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的地方建立麻風病院或麻風病村(以下稱“麻風病院村”),收容和治療麻風病人。1986年起,我國開始對麻風病采取“從隔離治療為主轉變為社會防治為主”的防治措施,新發現的病人一般在家接受治療,原麻風病院村的大部分病人治愈后逐漸出院,回歸社會。小部分治愈者因年老畸殘、生活無法自理或終身未婚,以及社會上對麻風病及其患者產生恐懼和歧視,使他們無法回歸社會,仍長年居住在麻風病院村內,到目前為止,各院村間大部分休養員年事己高,近幾年,每年因正常死亡的遞減人數在6-10個之間,至2009年12月止,5個麻風病院村的休養員人只有165人。在各院村休養員逐年減少而醫

5、護人員編制及其他防治資源保持不變甚至增加的情況下,為減少麻風病防治資源的浪費,實現資源的整合以提高防治資源利用率,我市于2009年10月組織專家及相關人員對全市5個麻風病院村現狀進行調研,調研情況報告如下:1 調研單位、內容和方法:1.1 調研單位:全市現有5個麻風病院村,包括: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太和住院部,花都區康樂村,番禺區新沙醫院,增城市健娛醫院,從化市赤草醫院。調研內容包括各院村地進環境和交通,院村占地面積,院村收容人員情況,工作人員配備,院村運營成本,院內用房、生活設施和醫療設備配置等情況。1.2 調研方法及步驟1.21 麻風村自填廣州市麻風病防治資源調查表并上報主管部門。1.22

6、主管部門召開座談會,征詢休養員對院村整合意見。1.23由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及相關人員對5個麻風村進行實地調研。2 調研情況2.1 麻風病院村現狀2.11麻風病院占地面積及收容情況2.111全市共有麻風病院村5所,分別是:太和住院部、花都區康樂村、番禺區新沙醫院、從化市赤草醫院和增城市健娛醫院。分別分布于5個區(市),各個麻風病院村均位于各區(市)的遠郊,環境優靜,空氣清新,大部分院村能提供休養員足夠的活動場地,占地面積最多有666700平方米,最少有12001平方米,五個麻風病院村合計占地面數積共約124萬平方米,按休養員人數計算,人均占地面積7515(1240000/165)平方米。由于各院村

7、均建立于郊區,交通較為不便,基本沒有交通車直接到達,工作人員上下班由單位派車接送或工作人員自行轉乘車輛到達。2.112 至2009年末,全市5所院村現收容現癥麻風病人和休養員共165人。各麻風病院村收治人數在12人至47人不等,見表1,最少的是從化市赤草醫院只有12人。住院病人平均年齡均在70歲以上,在院時間最長達49年,大多年老體弱,伴慢性疾病;絕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畸殘(級以上畸殘者占80%),生活自理較困難。2.113近幾年,各麻風病院村人數量呈現加速減少的趨勢,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末全市麻風病院村在院休養員分別是196人、182人、175人、165人(至201

8、0年底已減至154人)。其中生活完全或部份不能自理者超過44人(表1)。表1 麻風病院村占地面積及收容人數分 類太和住院部康樂村新沙醫院赤草醫院健娛醫院合計占地面積(M2)145341 66670 12001 350018 666700 1240729 休養員人數44332912471652.12 麻風病院村工作人員情況至2009年底,各院村共有各類工作人員58人,其中管理人員5人,醫生15人,護士10人,其他28人。各院村中每百個休養員占用醫務人員最多的是新沙醫院,最少是赤草醫院。各院村工作人員基本情況見表2。表2 麻風病院村工作人員基本情況院村名稱休養員管理人員醫生護士其他小計每百人占用醫

9、務人員數太 和440333913 花都區33010233 番禺區2907492032 從化市120202414 增城市4752312229 合 計16551510285814 2.13 麻風病院村運行成本概況2.131 麻風病院村運營經費包括休養員生活費、醫療補助、殘疾補助、工作人員薪酬以及管理費用等,生活費在360500元/人/月之間;醫療費包括院內醫療費用和外出診療費用,院內醫療費用由院村全部負責,外出診療報銷額度在90以上,有的全部報銷;殘疾補助按廣州市相關標準每人每月50-100元之間。院村所需經費全部來源于市財政和各區(市)財政,各院村每年營運經費最多是番禺區新沙醫院,年支出198萬

10、元,最少是從化市赤草醫院,年支出50萬元,全市五個院村每年經費開支合計約599萬元。2.132 調查顯示,廣州市五所麻風病院村休養員生活費、醫藥費標準都高于2002年省衛生廳、財政廳、民政廳聯合下發的關于提高麻風院、村病人及休養員生活費及醫藥費補助標準的通知(粵衛2002225號)中所限定的保障標準。2.14 各麻風病院村房屋建設、生活設施、醫療設備情況2.141 麻風病院村用房包括生活用房和醫療用房二部分,生活用房包括個人住房、餐廳、閱覽室、健身室、車庫、辦公室等;醫療用房包括診斷室、治療室、檢驗室、藥房、手術室等。與廣東省麻風病院村房屋建設標準對比,生活用房方面太和住院部和增城石灘醫院基本

11、具備各種生活所需用房,達標率均為88.9%,花都康樂村、番禺新沙醫院和從化赤草醫院均未達標準,其中以從化赤草醫院達標率最低。醫療用房方面花都康樂村和從化赤草醫院未達標準(表3)。2.142 與廣東省麻風病院村生活設施配置標準比較,太和住院部、番禺新沙醫院生活設施基本完備;花都康樂村、從化赤草醫院和增城石灘醫院生活設施缺如較多,熱水器、洗衣機、電扇、食品加工設備、車輛等需補充(表3)。2.143 麻風病院村基本醫療設備包括普通手術臺、12孔手術無影燈、生物顯微鏡、手提高壓消毒鍋等22種醫療設備,每種醫療設備應配置1至5個不等。 與廣東省麻風病院村基本醫療設備配置標準對比,太和住院部和增城石灘醫院

12、基本具備基本醫療設備,其余麻風院村現有基本醫療設備缺項多,花都康樂村、從化赤草醫院尤甚,需要按廣東省麻風病院村基本醫療設備配置標準進行補充(表3)。表3 廣州市麻風病院村用房和設施配置達標情況(達標率%)用房設備名稱太和花都區番禺區從化市增城市生活用房88.955.655.633.388.9醫療用房1005010050100生活設施7762776262醫療設備9527681886達標率(%):己配置達到標準的用房或設備種類數/全部按標準應配置的用房或設備種類數的比例2.2 麻風病院村對整合意見的征詢情況 有3個院村的休養員同意整合意見基本一致,有2個院村的部分休養員同意整合。同意整合人數超過7

13、0%。2.3 麻風病院村整合后的人員及經費預算設想將五所麻風病院村整合為一所麻風院村,根據全部休養員逐年減少的趨勢,按150名休養員為基數估算,大約需要配備醫護人員及工作人員約24人,實行24小時全日制輪值;休養員生活費和醫療補助按現有最高標準或略高于現有標準計算;其他管理費用按現時生活指數進行估算,整合后的院村總營運費用約359萬元(表4)。較五個麻風病院村現時運行費用599萬元減少,運行成本降低40%,大大節省財政開支。表4 麻風病院村整合后人員配備及經費支出比較休養員人數休養員生活費(每月人均)醫務人員數工作人員數院村總支出合并前1654202533599合并后1505001212359

14、休養員生活費單位:元3. 整合的可行性討論3.1經調研發現我市麻風病院村存在數量多,規模小,占地面積大,運營成本費用高的情況。我市5所麻風病院村分布在全市5個區(市),收住人員共165人,其中最多47人,最少只有12人;占地面積共計124萬平方米,其中最大的66.7萬平方米,最少的也有1.2萬平方米;五個院村占用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共58人,運行成本共約599萬元,與整合后運行成本估算比較(599/359),運行成本較高。隨著院村休養員平均年齡增長,近十年平均每年以3%左右人數自然遞減,最近2年更有加速減少的趨勢。隨著各院村病人數逐年減少,更加大了院村管理成本。3.2與廣東省麻風病院村房屋建設、

15、醫療設備配置標準比較,各麻風病院普遍存在業務用房不足,醫療設施簡陋等情況。目前,五個麻風病院村休養員平均年齡都在70歲以上,年老體病者較多,隨時都會發生緊急救治情況,在麻風病院村遠離市區,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院內急救是關重要,因而從麻風病院村管理的角度考慮,現有院村業務用房和醫療設施未達到廣東省有關標準,更不能滿足麻風病防治事業長遠發展的需要。3.3從政策層面上看,為體現黨和政府對麻風病人的關愛,上級有關部門曾發出文件,要求各地根據廣東省麻風病院村改造建設方案的精神,改善麻風病院村居留人員居住及生活條件,同時制定本地麻風病院村建設方案。我市各院村現有醫療設施陳舊或簡陋,部分院村房屋屬危房情況急需

16、改善,從落實國家和廣東省相關政策以及體現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關心的角度,均要求我市實施麻風病院村的整合。3.4根據我們對五個麻風病院村意見的征詢,贊同整合人數占調查數70%以上,提示院村整合代表大多數休養員的心愿,民心所向是整合的首要條件。4 整合的建議總的來說,我市現有麻風病院村存在物力資源、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配置分散或配置不足的情況,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市麻風病防治工作的發展。為提高防治資源的利用率,合理配置防治資源以實現麻風病院村從規模數量型逐步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使有限的衛生資源公平、合理、高效地為麻風病防治工作服務以取得盡可能大的社會效益2。從各院村存在的客觀問題考慮和從政策的要

17、求出發,實施我市麻風病院村的整合是必然趨勢。為此,對我市麻風病院村整合建議如下:4.1選擇現有的某一麻風病院村,按廣東省有關麻風病院村房屋建設標準或高于標準加以改造,建成能容納150人左右的,在住房,醫療、生活設施方面均比現有條件好的麻風病院村,以吸引更多自愿搬遷的休養員。通過調查情況綜合分析,太和住院部和增城市健娛醫院綜合條件相對較好,只要先取其中之一,將現有住房稍加改善,購置生活、醫療設備后,即可容納整合后的病人,如果按住院人數量150人計,估算投入只需400萬元左右。整合后麻風病院村每年運行總費用經估算大概359萬元左右。4.2 從休養員的利益保障方面著想,對各區(市)休養員進行資源整合的動員與引導,免除他們對搬遷后有關福利待遇的顧慮,鼓勵休養員自愿搬遷到新院村。4.3 按上級相關文件精神,整合后的院村工作人員和機構運行經費,病人的生活、醫療補助由地級市財政預算支出,整合后的院村由地級市衛生行政部門主管,這種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休養員搬遷的意愿,推動整合工作開展。4.4 被整合區(市)麻風病院村原有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由所在區(市)麻風病防治管理機構負責安置,財產亦由該區(市)衛生部門負責處置。各區(市)院村最終因病人自然減員或自愿搬遷減少而自然關閉。參考文獻1 茆青松, 張連華,王來英等.麻風病防治一體化策略的做法與體會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6,20(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