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例-《致橡樹》教學設計_第1頁
課例-《致橡樹》教學設計_第2頁
課例-《致橡樹》教學設計_第3頁
課例-《致橡樹》教學設計_第4頁
課例-《致橡樹》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致橡樹教學設計教案設計:劉良豪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朦朧詩特點。2.過程與方法:感悟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情感態度價值觀: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通過學習此詩,為以后學習朦朧詩打下基礎,可為我們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有著重要的地位。2.教學重點:作者表達的正確的愛情觀。3.教學難點:詩作的象征意義,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解決辦法:利用配樂朗誦感悟,教師應以參與者的身份和學生一起吟誦、感悟。三、教學設想:1.教法:引導、點拔。2.學法:自主、合作、探究。3.教學課型:新授課。四、教學時數:1課時五、教學媒體:現代教育媒體。(朗讀帶,簡 愛錄音)六、

2、教學內容和步驟:一、復習知識。(鑒賞新詩的一般方法:把握詩歌意象)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本單元是詩歌單元,一路走來,我們領略了偉人毛澤東的萬丈豪情;體味了詩人鄭愁予“絕唱的抒情詩”;而此刻,我們還將與一株美麗的木棉相逢,傾聽一位不平凡的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致橡樹。(板書:課題、作者)三、設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會對橡樹發表自己的愛情宣言呢? 1.師簡介作者(結合課文注釋): 舒婷:中國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板書)。原名龔佩瑜,52年生于福建泉州,71年開始寫詩,79年開始發表詩作。致橡樹82年編入詩集雙桅船獲全國新詩優秀獎。 2.引出“朦朧詩”概念(板書:第一教學目標),師生明確: 朦

3、朧詩產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內容含蓄雋永,形式虛實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創造一種朦朧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從而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代表詩人有舒婷、北島、顧城等。顧城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四、這位朦朧派代表詩人的愛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讓我們屏神靜聽那來自心靈深處的真實表白 1.師朗誦全詩,配樂海邊的阿狄麗娜(或聽錄音) 2.請同學就所學知識淺談:什么是愛情?或想想自己身邊的愛情故事或者影視上看到的有關愛情的故事。試著表達出來。 3.師略論愛情(深情地): 有人說,愛情就是一顆心與另外一顆心的碰撞;有人說,

4、愛情就是黑暗中閃閃發光的鉆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說,愛情使人歡樂,愛情令人痛苦,愛情給人力量,愛情讓人迷惘。 是啊,因為愛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馬相如; 因為愛情,孟姜女哭倒了萬里長城; 因為愛情,林黛玉含恨焚詩稿; 因為愛情,祝英臺忍悲赴黃泉。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引出了人世間多少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恩恩怨怨;“愛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筆下永恒的主題,而有部電影則忍不住困惑地問道愛情啊,你姓什么?!是啊,愛情啊,你到底姓什么?五、讓我們先聽聽美麗的木棉樹的回答吧! (板書:木棉的自白) 1.她說:愛不應該是這樣的 (1)你們能否找出其中的片斷并把它一起讀出來? (2)請同學討論歸結:作

5、者否定了哪幾種愛情觀?為什么? (3)師分析、明確: a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于不顧,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愛情?這是一種“攀附型”(板書)的愛情。木棉對這種愛情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堅決予以否定,課文中有三個字,一起讀出來絕不像!其中哪一個字可以體會到作者決心之大?絕! b 其次,對于癡情的鳥兒,為綠陰重復單調歌曲的鳥兒,木棉樹又抱有什么樣的態度呢?課文中也有三個字,齊讀絕不學!因為這種鳥兒是單方癡戀,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

6、”,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愿飛出橡樹的庇護,不愿飛向屬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這是一種“癡戀型”(板書)的愛情。 c 接下來,詩人又分別列舉了“泉源、險峰、日光、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贊美的對象,那么本詩中木棉對它們的態度呢?同學齊聲回答“也不止;不,這些都還不夠!”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遺憾。因為它們為了橡樹的蓬勃生長,無怨無悔地奉獻、結予,卻忘了給自己一個獨立的世界、創造自身價值的機會,這種自我犧牲精神固然可嘉,卻也難免令人遺憾。所以,這是一種“奉獻型”(板書)的愛情。 d 小結:以上種種都是“世俗的愛情”(板書),作者是持否定、批駁(板書)的態

7、度的。在作者看來,愛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癡戀,即使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愛情(板書)是什么樣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說:愛應該是這樣的。 (1)全班女同學齊讀至結尾。 (2)這一部分,詩人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其中用了哪些詩歌意象?(同學討論、回答) (3)師分析、明確: a 首先,作者強調的是愛的基礎。(橡樹與木棉意象)。“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兩句指出了只有以獨立的人格、高貴的尊嚴為前提,才可以論及“愛情”,也即強調了愛的基礎應是“獨立、平等”(板書)。 b “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

8、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這幾句強調了愛的雙方應緊密結合、相親相愛、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書)。 c 作為愛的雙方,又應該以什么樣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呢? 男生齊讀片斷:“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漢比作刀、劍、戟,枝干像銅、像鐵,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漢形象應是偉岸挺拔、堅強有力的。 d 那么,女性又應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呢? 女生齊讀片斷:“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認為女性應有“紅碩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應該是青春秀美的,充滿生機的。 有了美麗的外表,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內涵。 后

9、面兩句:“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點難以理解,我們有必要聯系自古以來中國女性及其遭遇加深體會。 (師分析)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展現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劇。她們中的一部分意識到了社會強加給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們也試圖反抗,改變這不公正命運帶給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慘的結局告終。她們中的另一部分不僅喪失了做個“人”的權利,只能像一種依附品從屬于男性社會,而且她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無疑加濃了她們自身的悲劇色彩。例子:古代造字,女,象形字,與其有關的很多字體現女性地位低,在古代。奴,妖等等。 女詩人作為新時代覺醒了的女性,她為此感到難過、沉重,因而發出沉重的嘆息。由此可知,作者認

10、為女性,尤其是覺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應該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這也正是女性的內在美成熟之美的體現。 而“英勇的火炬”則突出女性更需具備像男子漢一樣的勇敢、頑強的品質和熱情友愛的態度,能給別人帶來力量、光明和溫暖。所有這些加起來,構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 那么,真正的愛情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呢? 男女生分讀片斷:“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男)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女) 仿佛永遠分離, (男) 卻又終身相依。” (女)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作者認為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應該能夠分擔各種不幸和痛苦,要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當然,雨過天晴,彩虹環繞,相愛的人兒最終

11、必定會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同時,愛也是一種默契,一種真誠(板書)。相知相依的兩個人即使相隔異地,也會心有靈犀的。有個成語叫做貌合神離,現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離神合!他們的心是永遠相通的! f 最后,詩人大聲表白,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男女生齊讀:“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總結全文: (1)詩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藝術構思,在詩的開頭首先否定了種種世俗的愛情觀;接著在強調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提出了理想的愛情。這兩種愛情觀根本區別在于是否強調了愛的基礎獨立、平等。在舒婷看來,尤其是作為女性詩人看來,“她”有沒有真正的

12、獨立平等意識、是不是十分珍視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尊嚴是非常重要的。 關于這一點,早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英國,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說簡·愛中向我們點明了。 (2)播放簡·愛錄像片斷: 女主人公簡愛深深愛著她的主人羅切斯特先生,然而當她的愛情遭到社會不平等的對待時,她毅然選擇了“放棄愛情”,她要為自己爭取平等、獨立的權利。為了維護自身的人格和尊嚴,她發出了自己的愛情宣言: 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 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 這宣言,無疑是女性要求獨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簡和詩人一樣,都強調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獨立,即使愛情也不能使她們放棄

13、自己高貴的人格和尊嚴。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詩: (同學齊背)“生命誠寶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 六、聯系自己,談談感想: 1.請同學談談通過學習本文,對愛情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2.師最后總結。 是啊,愛人是美妙的,被人愛更是幸福的,中學生就不乏“早戀”的現象;但是愛又是苦澀的、艱難的。過早涉獵這個禁區,只會品嘗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顆酸澀的果。倘若一個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經濟還未獨立,心理還未成熟,他的事業還未確定方向,他還不能恰到好處地把握自己的理智與情感,那么,我想他還不能輕率地向愛情靠攏。 我們中學生必須認識到,我們現在首先應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會如何

14、不斷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為一棵努力向上的樹;只有這樣,他才會有沉穩堅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誠的目光;他才會去熱愛生活,擁有生活;在將來,他才會真正懂得什么是愛情,什么是真正的愛情!(板書教學目標二: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畢生去追求的愛:父母之愛、兄妹之愛、朋友之愛、師長之愛; 對理想、對生活、對社會、甚至對未來的愛; 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又有多少熱血兒女放棄了男女個人之愛,他們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愛:裴多斐的詩、林覺民的與妻書.當我們認識到這些,并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奮斗,我們就會在愛的空氣中幸福地呼吸;我們沐浴愛的陽光、吸收愛的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