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單元課時教案教師專用第1單元1.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認識“傣、昌”等生字,會寫“坪、壩”等生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2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3 .情感與價值了解民族小學學生的幸福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串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教教學難點】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教學準備】布
2、置學生搜集有關少數民族的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導入1 .播放歌曲愛我中華。2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問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用不同的風俗。請同學們說說你找到的有關不同民族的圖片,介紹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數民族的情況。3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4.在我國的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這樣的小學,我們叫它民族小學。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其中一所去
3、看一看。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這所民族小學有什么特色呢?讓咱們一起走進這所民族小學,去認識一群少數民族的孩子,去感受民族小學的魅力。1 .教師配樂范讀。請同學們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用筆畫出有關民族的詞語。2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教師相機出示每個自然段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出示讓學生認讀。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1 .小組合作,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討論: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2 .學習反饋(填空):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下課);最后寫(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四、自主品讀,自我感悟是啊,這就是我們的民
4、族小學。“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五、小結這節課我們采取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了解了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學習和鞏固了許多生字新詞;理清了課文的寫作順序。同學們和民族小學的小朋友一樣,學得特別認真。“我們的民族小學”到底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下節課我們繼續探究。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要深入了解課文,和民族小學的小朋友成為最知心的朋友。現在就請同學們繼續品讀課文,思考:“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一
5、)品悟民族小學的美麗1 .剛才同學們再次品讀了課文,那么,“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美麗的小學)2 .你從什么地方看出“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所美麗的小學?(學生講到哪句,教師就順勢指導哪句,視課堂情況靈活地駕馭。)(1) “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各式各樣的民族服裝鮮艷奪目,使學校更加美麗。(2) “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3)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4) 結,過渡。確實,校園外山花爛漫,校園內高大粗壯的大青樹,婀娜多姿的鳳尾竹,千姿百態的各種野
6、花,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在校園里穿梭的各式各樣的鮮艷的民族服裝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美景圖。(二)品悟民族小學的團結1 .課文僅僅寫了民族小學的美麗嗎?你認為“我們的民族小學”還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團結的小學。方法和品悟民族小學的美麗類似。)2 .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來。(1)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2) “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3) 結,過渡。是啊,雖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
7、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彳此,是名副其實的一家人。這是一所多么團結的民族小學啊!其實,小作者為我們呈現的民族小學不僅僅是美麗、團結的,它還具有什么特色呢?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你一定會有所發現!(三)品悟民族小學的歡樂“我們的民族小學”還是一所歡樂的學校。我是從這里看出來的:“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四)品悟民族小學的祥和“我們的民族小學”還是一所祥和的學校。我是從這里看出來的。“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
8、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是啊,民族小學的學生學習認真、書聲悅耳,人與動物,人與環境融洽相處,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學校呢?怎么不令人贊不絕口呢?讓我們帶著對民族小學的贊美再讀這段話。三、總結1 .課件出示:“這就是我們白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中的“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帶進句子中去?(美麗的學校、團結的學校、歡樂的學校、祥和的學校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2 .請同學們帶著贊美、帶著自豪、帶著驕傲美美地把課題再讀一遍。四、揭示主題,升華情感1 .為什么一個邊疆的民族小學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如此祥和,如此歡樂?(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是一家人。)2 .是啊,“
9、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手牽手,心連心,永遠是一家人!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我們的民族小學才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祥和!3 .讓我們一起再聽愛我中華。五、布置作業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員教學總結【板書設計】匕學路匕和柒例因一、黃桁可發1我們的民族小學認真讀書 評li加下I 充滿也承盟民桎小學【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朗讀是任何一門語言課都非常重視培養的一種能力,它是任何一個沒有語言障礙的人都應具備的一種能力,一堂沒有瑯瑯的讀書聲的語文課無疑是充滿遺憾的,因此,培養學生通過朗讀形成一定的語感一直是我們
10、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這節語文課的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用自豪、贊美的感情來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關鍵。在本節課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再現教材的有關形象,引導學生理解教材所描寫的事物,激發學生和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除了能讀出文章的意境外,還可以巧用學生的體驗,進行移#朗讀,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審美的樂趣,從而培養語感。不足之處在課堂上的語言還是顯得不夠精練,問題不夠明確。再教設計今后要細心斟酌、精心設計教案。這樣,才能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快樂地學習!2.金色的草地【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會認“釣、攏”教學設計等生字,會寫“耍、裝”等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
11、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引人注目、釣魚、觀察、合攏、手掌、有趣。(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2 .過程與方法(1)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2)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圖片。(3)抓住描寫灰雀可愛和人物對話的語句,啟發學生采用抓住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的學習方法,品詞析句,了解灰雀的可愛及人物的心路歷程。3 .情感與價值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朗讀,在讀中感受自然景觀的美,體驗發現自然奧秘的樂趣,激發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教教學難點】通
12、過讀課文,與文中小男孩一起去發現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此外,要聯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也是難點所在。【教學準備】(1)有關蒲公英的掛圖或照片。(2)讓學生查找有關蒲公英的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提出問題,激發興趣1 .同學們,草地是什么顏色的?你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嗎?2 .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生: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3 .好,帶著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義,并找出不認識的字,跟它交朋友。二、分小組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1 .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2 .教師引導學生
13、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可概括為四讀: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3 .在小組長白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指導)三、檢查自學情況1 .(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形、字義等方面)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2 .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一本正經、快樂、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14、。重點指導學生區別“近和進”“反和返”。3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4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5 .檢查學生課前搜集的有關蒲公英的資料,先讓他們說一說,然后對照課文的描寫和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進行比較、觀察: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不同之處?6 .教師出示課件簡單介紹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黃棕色,葉根生,花為頭狀花序。7 .本課生字較多,你是用哪些方法進行記憶的?(要指導讀準字音,如“蒲、傍”,識字要與詞語的學習結合。)四、回顧總結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學了哪些知識,并帶領學生復習一下重
15、點的內容。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回顧課文,整體感知1 .讀過課文之后,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2 .把你見過的蒲公英的樣子講給同學們聽聽。課件出不蒲公英的圖片。(學生描述)二、理解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1 .讓我們跟著課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課件)2 .指名讀。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課文的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3 .大家是怎么贊美這片草地的?4 .看來文中的小朋友和我們的感受是一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贊美這片草地,請大家齊讀。學習第三自然段:指名讀。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顏色)板書:(綠、金
16、、綠)(1)這個發現你是從哪些語句知道的?(2)你來讀一讀。(3)花瓣到底是怎么動的?你想親眼去看一看嗎?出示課件,音樂起,教師范讀:"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4)花瓣是怎么動的?我們再來默讀這幾句話,把表示花瓣動的詞語畫下來。(5)(出示課件)指名說一說畫下來的詞語。(6)誰能把這幾句話加上動作來讀一讀?請同學們注意他的動作。(7)我們伸出手來,加上動作再來一起讀讀這幾句話。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許許多多,并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們卻有了這樣一個奇妙的發現,此時此刻
17、你的心情怎樣?指導朗讀:同學們,請你們帶著這種感情來練習朗讀,先自己練著讀一讀。指名讀。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有了這個新發現,“我們”有了什么變化?先在小組里說一說。1 .指名說“我們”有了什么變化。2 .聯系課文說一說“我們”一開始是怎么玩兒的。3 .現在有什么變化?4 .發散:你會怎么愛蒲公英?(會說點什么,會做點什么)三、總結全文1 .看板書,全班交流。2 .發散:其實自然界還有許多花草也有這個特點,誰來說說你知道的?3 .總結:同學們,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和我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課下請觀察你喜歡的花草,下節課說說你的新發現,好嗎?四、布置作
18、業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教學總結【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成功之處1.美讀感悟法:文章語言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借助課件,借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去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2.多媒體情境法:因為小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境,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
19、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于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3.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不足之處1.沒能夠突破煩瑣的理性分析,導致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2.還是沒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對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只是讓學生在讀、演中體會文中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沒能及時讓文本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溝通,“要是我們在這片草地上會怎么玩?這片草地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20、”整堂課,還只是停留在文中的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和草地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而沒有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片草地的感受。再教設計語文的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應引導其多讀、多思、多想,在本文的學習品讀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蒲公英飛翔著,它似乎在尋找自由,尋找夢想,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無論是語言表達,還是情感積累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3.爬天都峰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i)學會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語句中的正確讀音;理解“發顫、奮力、終于、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終于”寫一段話。(2)理解課文內容。(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讀課文
21、,理解課文內容。(2)討論、品味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含義。3 .情感與價值使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努力,就能戰月4困難;知道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是一種可貴的品質。【教學重點】(1) “我”爬天都峰的過程。(2)讀懂最后一個自然段中爸爸說的話的含義。教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揭示課題1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2 .師生交流后關天都峰的資料。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一米的狹長光滑的右脊,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2、二、初讀課文1 .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2 .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系上卜文的方法理解詞語。三、檢查自學情況1 .拿出生字、詞語卡片,小組內互相認讀、正音。2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3 .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4 .理解重點詞語。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后出現的情況。本課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吸取。終于:汲取:四、通讀全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1 .自由讀,標出自然段,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2 .分小組互相交流。3 .全班交流。(課
23、文主要講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五、再讀課文,理清層次1 .指名分讀每個自然段,并說說各寫了什么。2 .理清作者的敘述順序:爬天都峰之前一一爬天都峰一一爬天都峰之后。3 .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二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教師批注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交代了什么。(爬天都峰的時間、地點、人物。)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1 .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畫出有關語句,輕聲讀一讀。2 .說說課文中是怎么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的。(1)高:“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我爬得上去嗎”這
24、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進一步表現了天都峰的高。)(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階邊上的鐵鏈”,使學生體會什么叫“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什么叫“發顫”。(烘托了天都峰的陡。)3 .指導讀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點。4 .學生練讀、評讀。5 .小結。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么高、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1 .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2 .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3 .思考:他們所
25、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么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的什么精神?4 .學生分組討論。5 .全班交流、小結。(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小朋友這么小的年紀,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怎么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6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1 .提問:“我”是怎么爬天都峰的?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2 .出示句子,填空,再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我()向峰頂爬去。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頂。(用“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
26、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終于”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3 .朗讀這幾個自然段。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1 .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道謝?(1)老爺爺為什么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里說明了什么?(其實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于攀登的精神,一定能爬上天都峰。)(2)小朋友為什么說“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么詞(勇氣)?這“勇氣”體現在哪里?(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2 .你從他們的話
27、中體會出什么?(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3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1 .爸爸為什么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2 .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3 .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到了什么?(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的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七、總結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時,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氣,戰勝困難。同學們,你們有勇氣和信心嗎?八、布置作業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1教學總結【板書設計】JCAis(
28、1)RnJ我”用爸爸大爬天都蜂 埠的高與黃讓人發一鹿峰之前 2-丁|_與老爺爺時話 下定法心爬天都峰標力向19頂奇士一會兒拿嗇姓M百聞妝醐戰勝網舉(汰寂力量-p走上了峰(h.7)我?與老爺訐互柏道獺店上施行【8;1。:(爸若W州這一心一小【教學反思】成功之處以讀感悟,體驗天都峰的“高”和“陡”。本篇課文具有豐富的情感性,情可以感人,情可以育人,同時能給人很多啟迪。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把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以讀促思,以思促說,以說促情。在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這兩個牛I點時,讓學生對第二自然段進行多次形式多樣的朗讀,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如通過“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29、!”體會天都峰的高;通過“掛”等詞體會天都峰的陡。并且引導學生充分朗讀“我”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揣摩“我”和老爺爺各自的復雜心情,想象他們的思想起伏和斗爭,體會他們是怎樣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再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于”等重點詞句進行反復朗讀體會,讓學生聯想“我”和老爺爺登山的艱難,“我們”是怎樣互相鼓勵和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奮力攀登、勇往直前的。學生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兩個人爬上天都峰之后,為什么會互相道謝,也就更容易理解爸爸說的話了。不足之處在品析文中體現人物不怕困難的語句“我奮力向峰頂爬去”“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
30、峰頂”時,由于只停留在口頭上的交流,沒有準備相應的練習進行鞏固,所以在進行以說促情這一環節時顯得老師講得多,學生悟得不深不透,以至于在測試中見到這些知識點時,學生不能靈活地回答問題。再教設計在教學活動的準備過程中,應更深入地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教學要領,拓寬知識面。在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以讀促想,以想促說,再向以說促寫過渡,加強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4 .槐鄉的孩子囪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i)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愉。掌握生字詞。(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2 .過程與方法讀一一思一一發表
31、見解一一體會一一再讀。3 .情感與價值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教教學難點】讓孩子通過閱讀,體會一些詞句表達情感的作用。若有新詞句,應給予適當指導或討論來解決。【教學準備】有關槐鄉、槐花的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囪教學過程教師批注教學過程一、導言激趣,揭示課題同學們,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就像七彩的圖畫。我們的校園生活充實而又快樂,我們的課余生活豐富而又有趣。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在第一單元我們學過的課文中,哪篇課文讓我們領略到了各民族的小學生快樂的學習生活呢?(我們的民族小學)那么,金色的草地一課讓我們感受
32、到作者在草地上干什么的快樂呀?(玩耍、觀察)哪一篇課文讓我們體會到了旅游、爬山的艱辛與快樂呢?(爬天都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一一槐鄉的孩子,看看槐鄉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快樂,這篇課文又帶給我們怎樣的快樂。二、品讀欣賞,感受快樂1 .初讀感知課文內容。(1)略讀課文。師:請大家仔細看,這篇課文課題的前面有一個星號,這個星號告訴我們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從這一冊開始,我們課本上都安排了略讀課文,它主要靠我們自己學習,要求大致了解課文的內容。請同學們把書翻到這一課,在這篇課文的前面有一段“閱讀提示”,這段“閱讀提示”能幫助我們讀懂課文。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吧。(學生齊讀“閱讀提示”。)
33、師:學習略讀課文,我們就可以靠這段“閱讀提示”的要求來讀懂這篇課文,現在你知道“閱讀提示”的作用了嗎?(2)感知課文內容。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旁邊做上記號。(學生根據要求自讀課文,然后思考交流。)師:讀了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學生回答:這篇課文主要寫槐鄉的孩子在炎熱的八月是怎樣摘槐米的。)師:課前讓同學們查找槐樹的資料,你知道槐樹是怎么樣的嗎?(課件出示有關槐樹的資料。)(師生共享槐樹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學生通過快速閱讀,了解槐樹是一種落葉喬木,槐樹開的花是淡黃色的,花可制黃色染料,槐樹的花蕾、果實都可以入藥等。)師:
34、我們認識了略讀課文,初步了解了槐樹的有關資料,下面我們再去看看槐米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快樂。2 .再讀感悟孩子的可愛。(1)槐米換錢的快樂。師:課文當中有幾個句子是用來介紹槐米的?請你趕快從課文當中找到這幾個句子。(學生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畫出描寫槐米的有關語句。)師:同學們很會讀書,能在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這是很好的讀書習慣。請你們邊讀邊思考?“閱讀提示”上的那個問題。槐鄉的孩子有什么快樂?(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快樂的語句。)師:槐鄉的孩子有彳f么快樂呢?學生從第二自然段“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中,感受到快樂。(2)勞動帶來的快樂。師:
35、還從哪里看出來孩子很快樂呢?請你再利用上邊的方法找一找有關的句子。(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鉤刀到一下又一下地削著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來了。)師:你感到孩子們的快樂了嗎?請一邊想象著孩子摘槐米的畫面,一邊讀讀這段話,然后,我們請男同學齊讀這句話。師:那么,從“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學生談體會:從這一句中也能看出槐鄉孩子的快樂,因為小鴨子在覓食的時候很快樂,小姑娘在撿槐米的時彳II肯定也很快樂。)師:勞動是會讓人感到很滿足的,請女同學讀一讀這句話。(女生齊讀這句話。)師:誰還能找到描寫孩子們
36、很快樂的句子?請說說。(學生從“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中感受到孩子們滿載著一籃槐米,心中充滿著希望和憧憬。)師: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學生齊讀“當縷縷炊煙,”)師:還有哪句話能看出孩子們很快樂?(學生從“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中看出來孩子們很快樂。白天辛勤勞動,晚上安然入睡,這是多么快樂的事啊!)師: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孩子的夢里都會有些什么呢?發揮你的想象力,來說一說。生:他們的夢里肯定會夢到明天同樣滿載而歸。他們夢到幾天后,他們會拿著用槐米換來的錢去交學費。他們還會夢到在這里生活雖然辛苦,但又是多么幸
37、福啊,師:這篇課文寫得很好,同學們也自學得很好。以后學習略讀課文主要以我們自學為主。三、布置作業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相關習題。教學總結【板書設計】與犍楣帖律(I )離,開離不開離不開現嚨米為寶艮(2)假染軒來摘桃米門)槐鄉的孩子)無濟怏樂 l蜀蛾看日帶檄笑人蒙學明天只要晴天£癌松人先動【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槐鄉的孩子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孩子純樸、節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勞動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由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我用一節課完成教學。怎樣才能使這節課的每一分鐘都有價值呢?思索之后,我決定采用教師點撥、學生自學的方法,使
38、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明確略讀課文的要求,在主動參與的同時,逐步掌握此類課文的學習方法,達到教師完全放手的目的。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認識略讀課文,主要是讓學生以自學為主;接著,學生自讀課文,看看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一環節學生們格外認真,為接下來的匯報打下了基礎。匯報時學生的熱情分外高漲,你問我答,相映成趣。理解本文主要以感受槐鄉孩子生活的快樂為主,通過朗讀感受鄉村孩子的快樂生活。學生以自學為主,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走近文本,不知不覺中學生已融入文本中去了。因為是略讀課文,我只給孩子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槐鄉的孩子有哪些快樂?學生都能說出他們采摘槐米自己掙錢交學費。然后圍繞這一問題層層剝繭,逐漸深入使學生
39、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一是采槐米很辛苦。但他們有吃苦耐勞、自立的精神。學生完全可以自己找出相關的語言和表示動作的詞語,并且這種感受在朗讀中得以升華。二是孩子們以苦為樂,勞作了一整天,唱著歡樂的歌滿載而歸。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體會到槐鄉孩子的心情以及喜悅從而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槐鄉孩子的自立、懂事。整節課下來感覺特別順,有水到渠成的感覺。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長大了,不用處處攙扶了,說多了也許會束縛住他們馳騁的思想。老師完全可以在充分了解文本意圖的基礎上,指引他們,放手讓他們去讀、去說、去悟。當然,這樣做占用的時間要比平常多一些,但是我想“磨刀不誤砍柴工”,長此以往,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一定會大大提高。同時,我也深知這一切必將落實在踏實閱讀的基礎上,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不足之處教學中也存在著些許不足,有待完善。1 .學生能夠通過讀文理解文中的內涵,但總結的能力不行,本節課雖然由學生具體讀課文,但是老師也直接參與指導,一步步引著走,屬于半放半扶。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后的略讀課我會嘗試更大程度地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定性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操作系統原理實驗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九江學院《民舞-運動舞蹈劇目排練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綿陽城市學院《醫學影像成像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高分子物理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鐵路冬季四防安全培訓
- 2025水質檢測技術服務合同
- 2025年高考歷史歷史問答題5種公式法5種記憶法匯編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范本2
- 2024北京一零一中初二(下)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考試系統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GB/T 45456-2025包裝折疊紙盒折痕挺度的測定
- 國企薪酬福利體系與市場化改革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IEC603645523電線電纜載流量行業資料國內外標準規范
- 考生體檢誠信承諾書 - fjnueducn
- 變電站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藝#流程圖
- 圖紙會審模板范本
- 神經系統規范化查體
- 全國籃球比賽技術統計工作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