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鑫鑫審查報告826_第1頁
五九鑫鑫審查報告826_第2頁
五九鑫鑫審查報告826_第3頁
五九鑫鑫審查報告826_第4頁
五九鑫鑫審查報告82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內蒙蒙古古牙牙克克石石五五九九煤煤炭炭(集集團團)有有限限責責任任公公司司鑫鑫鑫鑫煤煤礦礦主主提提升升系系統統改改造造專專項項安安全全設設施施設設計計審審查查報報告告 內內蒙蒙古古煤煤礦礦安安全全監監察察局局呼呼倫倫貝貝爾爾監監察察分分局局牙牙克克石石鑫鑫鑫鑫煤煤礦礦主主提提升升系系統統改改造造專專項項安安全全設設施施設設計計審審查查組組二二一一四四年年八八月月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內內蒙蒙古古牙牙克克石石五五九九煤煤炭炭(集集團團)有有限限責責任任公公司司鑫鑫鑫鑫煤煤 礦礦主主提提升升系系統統改改造造項項目目項項目目性性質質:提提升升系系統統改改造造項項目目地地址址:內內蒙蒙古古牙牙克克石石市

2、市設設計計規規模模:4 45 5 萬萬噸噸/ /年年設設計計單單位位:呼呼倫倫貝貝爾爾市市大大雁雁勘勘測測規規劃劃設設計計有有限限責責任任公公司司設設計計時時間間:2 20 01 14 4 年年 6 6 月月報報審審單單位位:內內蒙蒙古古牙牙克克石石五五九九煤煤炭炭(集集團團)有有限限責責任任公公 司司鑫鑫鑫鑫煤煤礦礦審審查查時時間間:2 20 01 14 4 年年 7 7 月月組組織織審審查查單單位位:內內蒙蒙古古煤煤礦礦安安全全監監察察局局呼呼倫倫貝貝爾爾監監察察分分局局目目 錄錄1 1. .審審查查組組工工作作開開展展情情況況 .1 11.1 礦井地理位置、交通情況.11.2 礦山建設與

3、生產情況.11.3 地形地貌 .21.4 安全預評價情況.21.5 審查時間、依據.22 2. .項項目目基基本本情情況況 .3 32.1 煤田賦存條件.32.1.1 地質條件 .32.1.2 水文地質 .72.2 主要危險.82.3 礦井設計概況.82.3.1 井田境界.82.3.2 資源/儲量 .92.3.3 工作制度、設計能力及服務年限.92.3.4 井田開拓方式、采區布置.92.3.5 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藝.112.3.6 建設工期 .112.3.7 主要提升設備 .122.3.8 地面生產系統 .122.3.9 通風系統 .122.3.10 供配電系統 .142.3.11 地面防雷措施

4、及照明.152.3.12 礦井防治水 .152.3.13 礦山救護 .182.3.14 防滅火系統 .182.3.15 防塵系統 .192.3.16 礦壓監測系統 .202.3.17 六大系統 .213 3. .安安全全設設施施設設計計審審查查情情況況 .23233.1 總體評價.233.2 安全設施設計存在問題.234 4. .審審查查結結論論 .24241內內蒙蒙古古呼呼倫倫貝貝爾爾煤煤礦礦安安全全監監察察分分局局牙牙克克石石五五九九煤煤炭炭(集集團團)鑫鑫鑫鑫煤煤礦礦主主提提升升系系統統改改造造專專項項安安全全設設施施設設計計專專家家審審查查組組綜綜合合意意見見 1 1. .審審查查組組

5、工工作作開開展展情情況況1.1 礦井地理位置、交通情況五九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鑫鑫煤礦,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東北方向約 69km 處,五九煤田東北部。行政區劃屬牙克石市煤田鎮管轄,為牙克石五九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企業。五九煤礦交通比較便利,牙( 牙克石)林(林區)鐵路線從礦區西北部通過。牙林鐵路支線從煤田車站有專用線直達礦區,距離約10km。另外,五九煤礦與牙克石市之間有新修建的柏油公路與301 國道相通。1.2 礦山建設與生產情況2004 年鑫鑫煤礦建設項目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立項(內政字2004421 號)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 30 萬噸/年,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局以

6、內煤局字2006157 號文件對該礦初步設計進行批復,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呼倫貝爾監察分局以呼煤安監建字20064 號文件對該礦初步設計安全設施設計進行批復。鑫鑫煤礦 2005 年開工建設,2006 年末投入生產,并于 2007 年 12 月通過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呼倫貝爾監察分局組織的安全設施驗收和自治區煤炭工業局組織的綜合驗收,并獲得了 30 萬噸/年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煤炭生產許可證等合法開采的相關手續。2013 年,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局以關于內蒙古牙克石五九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鑫鑫煤礦生產能力核定報告2的批復 (內煤局字2013223 號)批準核定生產能力為 45 萬噸/年。該礦采礦

7、許可證證號:C1500002010021220056544;安全生產許可證證號:(蒙)MK 安許政字2013ED004;煤炭生產許可證編號:201521020343。2014 年 6 月,內蒙古牙克石五九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根據該礦生產和安全的需要申請提升系統改造,呼倫貝爾市大雁勘測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了該礦提升系統改造專項設計及安全設施設計,呼倫貝爾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呼經信字201485 號文件對該礦主提升系統改造專項設計進行了批復。五九鑫鑫煤礦工業場地位于井田東北部,礦井目前采用斜井多水平開拓方式,場地內布置有主斜井、回風斜井兩條井筒。為了更好的開發煤炭資源,提高礦井的裝備水平

8、、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結合本井田開拓開采現狀,本礦擬進行礦井生產系統改造。主提升生產系統改造設計主要針對主提升系統和地面運輸系統進行改造設計。設計仍利用原有工業場地,在原主斜井東北部新建一條主斜井,將原主斜井做為副斜井,將原回風斜井仍做為回風斜井,形成 3 條斜井開拓的格局。1.3 地形地貌鑫鑫煤礦位于五九煤盆地西段,四周為大興安嶺的丘陵地貌,礦區內海拔標高 730m760m。地形平坦,大部分雨后成沼澤。大磨拐河流經礦區南部,該河為常年性河流,每到雨季,河水四溢。1.4 安全預評價情況赤峰天碩安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受該礦委托,對該礦主提升系統改造項目進行了安全預評價,出具了安全預評價報告,評價結

9、論為: 該礦改項目初步設計所采用的開拓方式、巷道布置、通風、排水、運輸等系統3符合有關規程、規范的要求,貫徹執行安全設施 “三同時”的規定,采用本評價報告及設計說明明書中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制定可行 的建設施工方案,事故可以得到得到預防、消除或控制,能夠滿足國家規定的安全生產要求。1.5 審查時間、依據2014 年 7 月 16 日,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呼倫貝爾監察分局組織有關專家,在五九煤炭(集團)公司 召開了內蒙古牙克石五九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鑫鑫煤礦主提升系統改造專項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會。專家組依據安全生產法 、 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監察規定 、 煤礦安全規程 、 國家煤礦安全

10、監察局關于加強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工作的通知 (煤安監監察200744 號)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井工、露天)初步設計安全設施設計編制內容 及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規范 (AQ1055-2008)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對該安全設施設計進行了審查。2 2. .項項目目基基本本情情況況2.1 煤田賦存條件2.1.1 地質條件(1) 、地質構造及特征鑫鑫煤礦為全掩蓋區,除第四系全新統(Q4)外,僅揭露至白堊系下統大磨拐河組(K1d)含煤地層,據區域地層及收集到的資料,地層由老到新敘述如下:泥盆系(D):由灰綠色輕微變質粉砂巖、細粒砂巖、灰黑色砂泥質板巖和灰綠

11、色細粒砂巖組成,局部夾泥質透鏡體。主要分布在礦區東北方山地,殘存在花崗巖體中。4上侏羅統興安嶺組(J3X):主要由各種中酸性熔巖、碎屑巖、凝灰巖組成,底部為豬肝色礫巖,礫巖成分主要為中酸性熔巖及中酸性火山碎屑巖。礫徑一般在 50mm 左右,磨園度好,凝灰質膠結。上侏羅統興安嶺組火山巖與泥盆系淺變質巖系一起構成了含煤盆地的基底。下白堊統大磨拐河組(K1d):由一套綠色、灰白色、灰紫色的碎屑巖組成,以灰色粉砂巖為最多,其次為細、中、粗砂巖。含煤二十多層,其中局部和大部可采煤層五層以上。共分三段,以中段、上段含煤性較好,下段為底部礫巖段,厚度 6201200m。第三系(N)玄武巖:為一套灰黑色致密結

12、構玄武巖和紫色、深灰色氣孔狀玄武巖互層,為裂隙噴發產物,呈巖體賦存,主要出露于五九煤田西北部。第四系(Q4):松散層,地表主要由黑色含腐植的亞粘土、亞砂土及雜色砂質粘土,下部經鉆探揭露為沖洪積的砂和礫石,厚220m。礦區位于一號向斜東段,區內發育一號向斜,走向為 NE60。東部 F2 正斷層在礦區東側發育,傾角 60,落差 24m。礦區內巖層傾角較小,一般在 48之間。(2) 煤層 區內各主要可采煤層發育及賦存情況敘述如下:4 號煤層:為二井田普查區內大部分可采的復雜結構的煤層,煤厚0.30-2.65m,平均 1.06m,埋深一般為 40m 左右,中部 85-12 號與 85-13號孔,及 8

13、5-21 號,86-27 號孔一帶不可采,頂板多為粉砂巖,局部為砂質泥巖或含礫粗砂巖;底板為粉砂巖。5 號煤層:全區大部分可采,煤層厚度 0.35-1.17m,平均 0.92m,可5采利用厚度 0.80-1.17m。結構簡單,不含夾矸,少數含有 1-2 層夾矸,夾矸巖性為粉砂巖, 厚度 0.15-0.28 m。煤層頂底板巖性多為粉砂巖,為對比可靠,局部可采的較穩定煤層。7 號煤層:為局部可采的較簡單結構的煤層,可采區集中在東部二井田普查區內,煤厚 0.30-1.89m,平均 1.13m;可采厚度最大為 85-13號,向四面均變薄,南部 85-14 號與 86-28 號孔一帶不可采。煤層頂板多為

14、厚層狀粉砂巖,少數為厚層泥巖,底板多數為細粉砂巖。11 號煤層:局部可采,煤厚 0.40-1.50m,平均 0.92m,可利用厚度0.80-1.50m,結構簡單,不含或只含一層夾矸,夾矸巖性為炭質泥巖,厚度 0.03-0.35m。煤層頂底板巖性為粉砂巖。15 號煤層:局部可采,煤層厚度 0.38-1.66m,可采利用厚度 0.80-1.66m,1-3 層夾矸, 夾矸巖性多為粉砂巖, 厚度 0.1-0.7 m。煤層頂底板巖性多為粉砂巖,對比可靠。表 2-1-1 可采煤層特征表可采利用夾矸厚度(m)層數層厚(m)夾矸間距(m)最小-最大最小-最大厚度最小-最大煤層號平均平均平均對比可靠程度穩定性0

15、.30-2.650-341.06(26)0.10-0.3515.81-23.81可靠較穩定0.35-1.170.80-1.170-221.3150.92(24)0.92(16)0.15-0.2823.60-39.70可靠穩定0.30-1.890.80-1.8928.4471.13(44)0.81(34)0105.26-159.20較可靠較穩定0.40-1.500.80-1.500-1112.91110.92(25)1.10(22)0.03-0.3864.11-106.59可靠較穩定150.38-1.660.80-1.66 1-3 66.39可靠較穩60.97(18)1.43(9)0.1-0.7

16、定(3)煤質宏觀煤巖特征:4、5、7 號煤主要由亮煤、暗煤、鏡煤組份組成, 11、15 號煤巖組份以暗煤為主、亮煤次之。煤巖類型為半暗型居多,半亮型較少。各煤層絲炭組份很少。各煤層平均灰分(Ad)為 27.6338.32%,屬中灰-中高灰分煤,原煤分析基彈筒發熱量(Qb.ad)平均 19.2523.37MJ/kg,屬中熱值煤。原煤全硫(St.d)平均 0.590.76%,屬低硫煤。各煤層原煤干基彈筒發熱量為 24.5127.01MJ/kg,為中等高發熱量煤。本礦區各可采煤層,根據主要分類指標,各主要可采煤層均為長焰煤,是良好的動力用煤,適用于民用燃燒、火力發電、各種工業鍋爐等。(4)瓦斯瓦斯涌

17、出量、瓦斯等級情況根據內蒙古安科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有限公司2012 年 8 月瓦斯等級鑒定報告,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 0.981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2.077m3/t;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 1.223 m3/min,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2.590 m3/t,采煤工作面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 0.255m3/min,掘進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為 0.047m3/ t,鑒定結果屬瓦斯礦井。煤與瓦斯突出情況本礦井為瓦斯礦井,開采煤層目前沒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因此暫不考慮防突措施。(5)煤的自燃及煤塵爆炸性1)自燃傾向性7根據內蒙古興冠安全節能有限責任公司2011 年對牙克石五九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鑫

18、鑫煤礦煤自燃傾向性的測定結果為屬類自燃。2)煤塵爆炸性根據內蒙古興冠安全節能有限責任公司2011 年對牙克石五九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鑫鑫煤礦煤塵爆炸性鑒定結果為有煤塵爆炸性,因此煤礦在采掘時要注意通風、降塵,防止煤塵爆炸事故發生。(6)地溫情況本區煤層埋藏深度較淺,地熱增溫率2.2 /100m,無地溫異常。2.1.2 水文地質(1)概況礦區位于五九煤田盆地中、東段,周圍為大興安嶺的丘陵地貌,礦區內海拔標高 730760m。地形平坦,大部分雨后成沼澤。大磨拐河流經礦區,該河為常年性河流,每到雨季河水四溢。礦區內揭露的地層有第四系全新統(Q4)和早白堊系下統大磨拐河組(K1d),是本區的主要含

19、水層和隔水層,水文地質特征如下:(a)第四系全新統(Q4):上部為黑色含腐植質的亞粘土,屬隔水性良好的隔水層。下部為砂礫石層,富含潛水,但由于距地表較近,往往處于永凍層內,又起到隔水作用,隔絕了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聯系,致使大氣降水無法向下滲透。(b)早白堊系下統大磨拐河組(K1d):該組巖性上部以粉砂巖為主,泥質膠結,孔隙度小,本身不含水。粉砂巖所夾的中、粗粒砂巖透鏡體及巖段底部的中粗粒砂巖一般含水,由于厚度不大,其含水量較小。下部仍以粉砂巖為主,多為隔水層,但底部的粗碎屑巖厚度增大,是本8區內主要的承壓含水層。(2)礦井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礦井正常涌水量:150 m3/h礦井最大涌水量:

20、400 m3/h(3)水文地質復雜類型區內直接充水含水層的含水空間以碎屑巖類的孔隙、裂隙潛水承壓水為主,局部可能為火燒巖體裂隙承壓含水層。區內各主要可采煤層雖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但碎屑巖類直接充水含水層的富水性弱(g0.1 lsm)。補給源為貧乏的大氣降水,直接充水含水層的導水性差,地下水逕流緩慢,水量貧乏;火燒巖體的裂隙承壓充水含水層富水性強(g1.0lsm),但考慮到其分布范圍有限,對礦井充水僅限于 III-2 煤層的局部,據此將礦區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第一第二類第一型,即以裂隙、孔隙充水含水層為主的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型。2.2 主要危險該項目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為瓦斯、煤塵爆炸、火災、透 水、冒頂

21、、片幫、爆破事故等,該礦應貫徹執行“三同時”規定,采用初步設計說明書和專項安全設施設計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制定可行的建設施工方案,事故可以得到預防、消除或控制,能夠滿足國家規定的安全生產要求。2.3 礦井設計概況2.3.1 井田境界礦區范圍由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劃定礦區范圍批復(內國土資采劃字20050102 號)確定,共由 12 個拐點圈定,各拐點坐標如表 1-3-1。9表 1-3-1 鑫鑫煤礦礦區劃定范圍各拐點直角坐標一覽表點號xy15488058.0040606246.0025488845.0040605709.0035487108.0040604470.0045487879.0

22、040603236.0055487490.0040602356.0065487026.0040602550.0075486437.0040601168.0085485440.0040601565.0095485384.0040601790.00105485421.0040603742.00115485851.0040603564.00125486920.0040605315.00井田東西最長 5.9 公里,南北寬 0.62.0 公里,面積 7.0545 平方公里,開采深度由 740m 至 400m 標高。2.3.2 資源/儲量根據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及備案證明提供劃定范圍內煤層底板等高線計算圖提供

23、的保有資源儲量,計算本次設計范圍內保有資源儲量 1928萬 t,其中探明的經濟基礎儲量(121b)為 175 萬 t,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為 373 萬 t,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為 967 萬 t,預測的經濟資源儲量為 384 萬 t。經計算礦井工業資源儲量為 1350.6萬 t,設計可采儲量 819.501 萬 t。2.3.3 工作制度、設計生產能力礦井工作制度按年工作日330d,每天四班作業,三班生產,一班檢修,每班工作6h,每天凈提升時間16h。礦井設計生產能力45 萬 t/a。2.3.4 井田開拓方式、采區布置10(1)井田開拓方式:本礦采用井工開采,開拓方式為斜井

24、多水平開拓。(2)井田開拓布置:本設計為主提升系統改造設計,井田開拓方式不變,仍采用斜井多水平開拓方式,利用現有工業場地,礦井由三條井筒開拓,新建主斜井,利用原主斜井為副斜井,原回風斜井仍做為回風斜井。主、副井筒落平后通過溜煤眼及車場與 5 煤兩條大巷(一條輸送機大巷、一條軌道大巷)相連,在大巷兩側布置條形工作面。(3)井筒:根據開拓布置,利用已有兩條井筒,新建一條井筒,即在原主斜井東北部新建一條主斜井,將原主斜井做為副斜井,原回風斜井仍做為回風斜井,形成 3 條斜井開拓的格局。新建主斜井:設計仍利用原有工業場地,在原主斜井東北部新建一條膠帶運輸機運輸的主斜井,其井筒方位 95,斜長 190m

25、,井筒傾角10,直墻半圓拱形斷面,凈寬 2.8m,凈高 2.7m,凈斷面 6.76m2;表土段采用混凝土砌碹支護,支護厚度 500mm,基巖段采用錨噴支護,支護厚 100mm。井筒掘進至+716m 水平與原裝車溜煤眼相距 4m,然后新作溜煤眼。作為全礦井煤炭運輸通道,兼做進風井及安全出口,鋪設膠帶輸送機,設有人行臺階,敷設通訊、信號和照明電纜等。副斜井:井筒斜長 304m,傾角 15,梯形斷面 11#工字鋼支護,井筒上凈寬為 2.3m,掘進上凈寬 2.6 m,下凈寬 2.7 m,掘進下凈寬2.955 m,凈高 2.2m,凈斷面 5.5m2,掘進斷面積 7.4m2,鋪設 24kg 單軌,擔負全礦

26、井設備、材料的升降任務,兼作主進風井及安全出口。井筒內敷設消防灑水管路及動力、信號、通訊及監測電纜。井筒一側設行人臺階及扶手。本井筒本次不涉及改造工程。11回風斜井:井筒斜長 248m,傾角 18,梯形斷面 11#工字鋼支護,井筒上凈寬為 2.35m,掘進上凈寬 2.6 m,下凈寬 2.9 m,掘進下凈寬3.2 m,凈高 2.2m,凈斷面 5.5m2,掘進斷面積 7.4m2。擔負礦井上組煤專用回風井。井筒一側設行人臺階及扶手,為礦井的安全出口。本井筒本次不涉及改造工程。(4)水平劃分及標高:井田可采煤層為近距離緩傾斜煤層組,根據層間距分為上、下二個煤層組, 4 號、5 號、7 號三個煤層劃分為

27、上組煤,11 號、15 號兩個煤層劃分為下組煤。根據煤層的賦存特點,上組煤設一個水平,水平標高為700m 水平;下組煤設兩個水平,標高分別為650m 水平和460m 水平。(5)采區布置:根據井田范圍較小的特點,設計以大巷為界劃分為東采區和西采區。本礦井采用一礦、一采、一面單一采區回采。2.3.5 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藝礦井現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藝為綜采工藝,采用采煤機落煤,刮板輸送機運煤,液壓支架支護,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工作面長度 162 米,采煤機型號為 MG150/345-WDK,支架型號為ZY2800/08/16 ,膠帶輸送機型號為 SSJ-800/275。2.3.6 建設工

28、期該主提升系統改造工程是以井巷工程為主要連鎖工程,建設完成時總工期為 9 個月,其中施工準備期 1 個月;井巷工程工期為 4 個月;土建工程 2 個月;機電安裝工程滯后施工,工期 1 個月;聯合試運轉 1 個月。122.3.7 主要提升設備(1)主斜井:運輸總長度 L =190.00m,設計主井提升設備為帶寬B=800mm 的 DSJ80/40/275 型膠帶輸送機。配套電動機總功率 N=275kW,電壓 660V 。設斷帶抓捕裝置,設膠帶斷帶在線監測裝置。膠帶輸送機設拉線急停裝置,遇到緊急情況時,沿線人員緊急停車;并裝設驅動滾筒防滑保護裝置、堆煤保護裝置、防跑偏裝置、溫度保護、煙霧保護和自動

29、灑水裝置。皮帶保護符合規定。 (2)副井井筒斜長 304m,傾角 15鋪設 24kg 單軌,擔負全礦井設備、材料的升降任務,兼作主進風井及安全出口,提升裝備使用原有裝備,本井筒本次不涉及改造工程。 2.3.8 地面生產系統主斜井膠帶輸送機運輸煤炭;副斜井矸石的提升為絞車提升,另外坑木、材料及設備、預制件等的運送也由之承擔。場內道路分為主干道、次干道。主干道路寬 7.0m,路基寬 8.5m;次干道面寬 4.0m,路基寬 6.5m 均為混凝土路面。2.3.9 通風系統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即主斜井、副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主斜井建設期間,采用壓入式通風。井筒形成并貫通后

30、,采用抽出式通風。 新鮮風流:副斜井、主斜井井底車場軌道大巷5206 軌道運輸順槽5206 回采工作面。乏風風流:5206 回采工作面5206 皮帶回風順槽輸送機大巷回風斜井地面。13礦井配備 1 個綜采工作面,2 個掘進工作面。礦井在回風斜井地面已安裝 BD-613 型對旋軸流風機二臺,功率 230kw。經計算可以滿足礦井通風的生產需求。主通風機為雙回路供電,6kV 雙回路電源引自地面 6kV 變電所 380V側不同母線段,當一回電源停止供電時,另一回路能夠保證通風機運行。通風機電壓為 380V 采用變頻控制設備,調節頻率達到最佳工況點以節約電能。井下掘進工作面采用局部扇風機壓入式通風,每個

31、掘進工作面配備FBD5.0 27.5kW 隔爆對旋軸流式局部通風機 2 臺,并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局部通風機供風地點必須實現風電閉鎖,保證當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或停風后能切斷停風區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水泵房布置在軌道大巷與輸送機大巷之間,機電硐室布置在井底車場附近,均采用獨立通風。礦井總風量為28m3s,其中回采工作面配風8 m3/s,掘進工作面配風 5 m3/s,硐室配風4 m3/s。礦井通風容易時期負壓為 692.7Pa,容易時期的等積孔:A容易1.26m2通風困難時期負壓為 837.34Pa,困難時期的等積孔:A困難1.15m2 礦井主提升系統改造后有三個井筒

32、,分別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均位于工業場地內,三條井筒服務年限與礦井服務年限相同。井筒防凍包括新建主斜井、副斜井。新建主斜井進風量:4m3/S;14副斜井進風量:24 m3/S。加熱方式和加熱設備選型入井暖風全部采用機組加熱方式。分別在新建主斜井、副斜井內設礦井加熱機組,部分室外空氣經加熱機組加熱到 25,與冷空氣在井口房混合到 2后入井,防止井口結冰,保證生產安全。2.3.10 供配電系統該礦雙回路 6kV 供電線路分別取自礦區自備電廠 6kV 配電室 6kV 側不同母線段,線路一主一備,架空敷設至礦區工業廣場內,導線規格分別為 LGJ-35 及 LGJ-50

33、型鋼芯鋁絞線,兩回架空線路長均為 1.0km,以構成礦井雙回路電源。井下供電采用雙電源供電,電纜選用 YJV42-6/10kV-370mm2型交聯聚乙烯絕緣粗鋼絲鎧裝聚乙烯護套電力電纜,長度約 100m。主提升系統改造的設備電壓等級均為 0.66kV,本設計主提升系統采用高壓供電方式 ,且主提升系統為二級負荷,應采用雙回路供電,為此主提升系統兩回 6kV 高壓電源分別引自礦區內兩段 LGJ-150 型鋼芯鋁絞線架空線路;在轉載站附近處安裝 S9-315/6,6/0.69kV,315kVA型電力變壓器兩臺為主提升系統的供電電源,變壓器器均采用室外桿上安裝方式,變壓器低壓側均采用 ZR-YJV22

34、-0.6/1kV-3120+170mm2交聯聚乙烯絕緣鋼帶鎧裝阻燃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至轉載站配電室。轉載站配電室與轉載站聯建,主要負擔主提升膠帶輸送機、原有棧橋膠帶輸送機、原有棧橋刮板輸送機、井下給煤機及照明用電負荷,0.66kV 低壓開關設備選用礦用隔爆型真空饋電開關和礦用隔爆型真空電磁啟動器。通風機房高壓雙回路電源引自礦區內兩段 LGJ-150 型鋼芯鋁絞線架15空線路;在通風機房外安裝 S9-200/66/0.4kV,200kVA 型電力變壓器兩臺,變壓器低壓側采用電纜直埋敷設至通風機房內雙電源切換柜,供風機變頻啟動柜用電。2.3.11 地面防雷措施及照明在轉載站屋頂設避雷帶,避雷帶通過接

35、地引下線與接地極連接。在距建筑物 3m 以外設接地極,接地電阻小于 10。在變電所室外設接地極,保護接地和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可共用接地極,接地極通過接地干線連接形成接地網,電氣設備外殼,開關柜柜體及變壓器中性點通過接地扁鋼連接,接地電阻小于 4。為防止雷電侵入井下,由地面引入(出)的管路,必須在井口附近進行不少于兩處的可靠接地,接地極的電阻不得大于 5。兩接地極的距離應大于 20 米,通訊線路必須在入井處裝設熔斷器和避雷器,接地極的電阻不得大于 1。為保證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雷裝置及保護裝置必須每兩年進行一次檢驗。辦公樓、主井井口房、通風機房、絞車房、調度監控室等設置應急照明。井下各硐室、主

36、要巷道等設置應急照明,手動或移動式照明燈具電壓應小于 50V,在金屬容器內作業用的照明燈具電壓不超過 25V。2.3.12 礦井防治水(1)水系、河流煤田鎮主要有兩條河流,大雁河位于鎮區的北部,河寬10-15m,水深約1.55m,流速為1.02-2.0m,洪水期最大流速4m/s 左右。大磨拐河從勘查區流過,河床較窄,僅3-4m,水深約1m 左右,流速為0.5-0.8m/s。依據五九礦區二井田勘探報告 ,本礦井最高洪水位為+749.0m,新建主斜井井口標高+752.5m,大于最高洪水位標高,滿足防洪要求。根據所選16擇工業場地位置,工業場地及井口 均不受洪水威脅。(2)礦區水文地質特征礦區內揭露

37、的地層有第四系全新統(Q4)和早白堊系下統大磨拐河組(K1d),是本區的主要含水層和隔水層,(a)第四系全新統(Q4):上部為黑色含腐植質的亞粘土,屬隔水性良好的隔水層。下部為砂礫石層,富含潛水,但由于距地表較近,往往處于永凍層內,又起到隔水作用,隔絕了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聯系,致使大氣降水無法向下滲透。(b)早白堊系下統大磨拐河組(K1d):該組巖性上部以粉砂巖為主,泥質膠結,孔隙度小,本身不含水。粉砂巖所夾的中、粗粒砂巖透鏡體及巖段底部的中粗粒砂巖一般含水,由于厚度不大,其含水量較小。下部仍以粉砂巖為主,多為隔水層,但底部的粗碎屑巖厚度增大,是本區內主要的承壓含水層。(3)礦區水文地質復雜

38、類型區內直接充水含水層的含水空間以碎屑巖類的孔隙、裂隙潛水承壓水為主,局部可能為火燒巖體裂隙承壓含水層。區內各主要可采煤層雖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但碎屑巖類直接充水含水層的富水性弱(g0.1 lsm)。補給源為貧乏的大氣降水,直接充水含水層的導水性差,地下水逕流緩慢,水量貧乏;火燒巖體的裂隙承壓充水含水層富水性強(g1.0lsm),但考慮到其分布范圍有限,對礦井充水僅限于 III-2 煤層的局部,據此將礦區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第一第二類第一型,即以裂隙、孔隙充水含水層為主的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型。(4)排水系統17由五九鑫鑫礦歷史涌水量數據,得出五九 鑫鑫礦礦井正常涌水量150m3/h,此涌水量可作為礦

39、井設計之依據,礦井最大涌水量400 m3/h。選用 3 臺 MD280-432 型水泵,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檢修。 該泵流量Q 選280 m3/h,揚程H86 m,電動機功率為110 kW。排水管道:選用外徑273mm,壁厚8.0 mm 的無縫鋼管。排水管路沿主斜井敷設兩趟,一趟工作,一趟備用。主、副水倉總有效容積為1263m3,其中主水倉680m3,副水倉583m3。長度120m,斷面積為10.3m2(5)礦井防治水措施1)掘進工作面配備了ZLJ-250 型鉆機,按照“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在存在發生水害可能性區域內進行采掘作業時,按煤礦防治水規定制定防治

40、水措施,至少每隔 50m 進行一次探放水。采掘工作面配備小水泵,排除工作面和巷道內積水。井下 探放水措施按照超前探水、超前布置鉆孔、防止孔口被水沖破等措施執 行。2)探放水設備選擇.根據礦井通風安全裝備標準 ,井下配備探放水鉆機型號為ZLJ-250 型,電機功率4kW,每個掘進工作面配一臺。(6)地表防治水措施依據五九礦區二井田勘探報告 ,本礦井最高洪水位為+749.0m,新建主斜井井口標高+752.5m,斜風井井口標高為+750.5m,均大于最高洪水位標高,滿足防洪要求,水沿自然坡度匯入西南側排水溝排出即可,排水溝為矩形斷面,溝深 0.4m,底寬 0.4m,厚 0.3m,漿砌片石砌筑。工業場

41、地東北側設有截水溝,場內設有排水坡度,地面水匯入排水溝后排至場外。均大于最高洪水位標高,滿足防洪要求。工業場地北部18緊鄰大漠拐河,河水為融化的積雪及雨水,在工業場地北側已設有防洪 堤。2.3.13 礦山救護五九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建立礦山救護大隊,可為本礦 井服務。本區固定電話及移動電話已覆蓋全區,通訊十分發達,本礦井可和救護隊實現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的直接聯系。2.3.14 防滅火系統鑫鑫煤礦煤自燃傾向性的測定結果為屬類自燃。根據本礦井開采煤層自燃傾向性和自然發火期,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本礦井設計采用綜合預防煤層自然發火的措施。本礦現使用灌漿、噴灑阻化劑,同時建立健全了井下消防灑水

42、系統,膠帶機硐室建立自動滅火系統。礦井灌漿系統已形成,灌漿站位于工業廣場西北附近,本設計主要為主提升系統改造方案,為此灌漿系統扔維持礦井現有灌漿系統。礦井現使用的噴灑阻化劑防滅火系統。選用電動噴灑壓注裝置,噴射泵型號為 WJ-24,配套設備有 D50.8mm 的輸送膠管及閘閥、噴槍、壓力表、流量計等壓注設備。阻化劑噴灑工藝由 D50.8mm 的輸送膠管從噴射泵接到防滅火處理地點,并與噴嘴和封孔器連接,啟動電機,噴射泵進行壓注和噴灑。在工作面回風順槽設阻化劑噴射泵,通過噴槍將阻化劑噴灑在采空區及順槽 30m 范圍內,阻化劑用水與井下灑水采用同一管路,配備 WJ-24 阻化劑噴射泵二臺。2.3.1

43、5 防塵系統根據內蒙古興冠安全節能有限責任公司2011 年對牙克石五九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鑫鑫煤礦煤塵爆炸性鑒定結果為有煤塵爆炸性,19因此煤礦在采掘時要注意通風、降塵,防止煤塵爆炸事故發生。本礦井采用綜合防塵措施。井下排水經井下水倉沉淀過濾后由主排水泵沿主斜井井筒排出地面,處理后進入附近消防水池內,然后由靜壓水池沿主斜井井筒鋪設管道向井下靜壓供水。消防水池容積為 400 m3,鋼筋砼結構。本礦灑水和消防合流供水,主管道均采用無縫鋼管,法蘭連接,進入回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采用多層膠管,以便隨時移動和方便灑水。井下除塵灑水管路敷設到所有采掘工作面、運輸大巷、回風巷道,每隔 100m、煤巷每隔

44、 50m 設置 DN25 供水栓支管和閥門,供沖洗巷道使用。在井下采掘工作面、轉載點、卸載點易產生煤塵的地方設置噴霧灑水噴頭;在回風順槽、運輸順槽、裝煤點下風側 20m 處設置風流凈化水幕。井下煤倉、溜煤眼放煤口及各帶式輸送機卸載、轉載處均設噴霧裝置或除塵器,作業期間進行灑水降塵。煤倉、溜煤眼不得放空,更不能作為風流通道使用。對于粉塵聚積處要定期清理,并撒布巖粉,避免聚積的粉塵重新揚起。定期對主要大巷進行除塵刷漿。同時要經常檢測煤(粉)塵的濃度。采煤機設有內外噴霧裝置,采煤機組內噴霧壓力大于 2MPa。外噴霧壓力大于 1.5Mpa。綜掘工作面防塵主要采用綜掘機內外噴霧裝置防塵,內噴霧壓力大于

45、3MPa。外噴霧壓力大于 1.5Mpa。對接觸粉塵多的工種,如錨噴、采掘工人等,要求配備個體防護用具(如防塵面罩等),減少粉塵危害。主要隔爆水棚:布置地點在軌道運輸大巷、帶式輸送機大巷,棚區20長度不小于 30m。輔助隔爆水棚:布置在采煤工作面的運輸順槽和回風順槽、煤巷和半煤巷掘進巷道、獨立通風并有較大煤塵的巷道、與煤倉、裝載點相通的巷道。棚區長度不小于 20m。2.3.16 礦壓監測系統礦山壓力是影響礦井井下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為了減少或避免礦 井頂板垮塌和回采工作面冒頂事故對人員和設備造成損害, 采用礦壓監測系統對井下礦山壓力和巷道頂板離層狀況進行檢測,做到動態監測,提 前預測,及早處理。

46、礦山壓力的監測分為掘進過程中壓力監測,回采工 作面支柱壓力監測、順槽離層監測和大跨度巷道連接部離層監測等部分。2.3.17 六大系統(1)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礦井現有一套 KJ2000N 型安全監控系統,系統配備主機 2 臺,一用一備,系統設備之間使用專用光纜連接,設備間的輸入、輸出信號為本安型信號。該系統具有甲烷濃度超限報警、斷電、復電功能,具有瓦斯電閉鎖、故障閉鎖與防雷電保護功能,能夠實時監測井下各種有害氣體的變化、大型機電設備運轉、饋電狀態等各種參數,可實現本地、異地區域斷電,停電后系統可繼續工作 2 小時,各種功能均達到了國家標準,保證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2)井下人員定位系統:

47、本礦井安裝 KJ289 型井下人員管理系統一套,KJ289-F1 型分站 13 臺,分別設置在主井井口、井底車場、風井井口、中央水泵房入口、機電硐室、運輸上山、工作面運輸順槽入口、工作面回風順槽入口、乳化液泵站、軌道上山聯絡巷、軌道下山、消防材料庫處。入井通訊電纜采用 MHYVR-147/0.43,沿主斜井和回風斜井井筒敷設,本礦井配備 KJ289-K1 型識別卡 330 張。21經核實礦井現有人員定位系統滿足改造后的使用需要,主提升系統改造后,在地面新建主斜井皮帶井口及井下給煤機處分別各設置KJ289-F1 型分站,電纜采用 MHYVR-147/0.43。滿足相關標準。(3)礦井供水施救系統

48、:煤礦在地面設有 400m3日用消防水池一座,通過靜壓供井下消防灑水管網用水,供水施救管路與消防灑水管路合用,井下消防灑水管路選用無縫鋼管,敷設在井筒和井底車場段管路管徑為 1084mm?;仫L大巷、運輸大巷、輔運大巷段管路管徑均為894mm。回采工作面順槽、掘進工作面段管路管徑均為573.5mm。水源取自工業場地附近的水源井,該水源井出水量約為400m3/d。完全可以滿足本礦生活及生產用水。該水質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發生緊急情況時,該水源可供井下人員生活飲用。(4)壓風自救系統:壓風自救裝置選用 ZYJ 型壓風自救裝置,壓風自救裝置設在明顯位置。ZYJ 型壓風自救裝置主要由進氣閥門、節流減壓器、過濾消音器、防護頭罩等組成。礦井壓風自救系統仍采用原系統及型號,即壓風自救主管路為1334mm 的無縫鋼管;采掘工作面、順槽為 753.5mm。由于該礦新設主斜井,故需在主斜井內敷設壓風自救管路及裝置,該段支管路為753.5mm 無縫鋼管。(5)通訊聯絡系統 :本礦調度通訊選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