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期末考試試題答案_第1頁
馬哲期末考試試題答案_第2頁
馬哲期末考試試題答案_第3頁
馬哲期末考試試題答案_第4頁
馬哲期末考試試題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B、相對主義D、反映論lx否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是()。(1分)A、唯心主義"C、不可知論2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A、德國占典哲學C、占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1分? B、17世紀英國唯物主義哲學D、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3、下列哲學家中,二元論的代表人物是()。(1?)CA康德1B、貝克萊CC、費爾巴哈”D、笛卡兒4、由猿進化到人的根本標志是()。(1分)_A、匚具的生產和使用B、文字的產生CC、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D、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出現5、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所具有的共同屬性是()。_(1分)A、客觀實在性5、獨立于人的活動之外CC、實踐活動的對象化D、運

2、動變化的自發性6、白在世界和人類世界分化與統一的基礎是()分)(A、實踐_ B、認識CC、物質'D、意識口在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并對事物發展起決孑性作用的是()0 (1分)A、普遍矛盾爪內部矛盾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f?二“不積蹉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可八”這是說()。(1分)二A、質變是由量變引起的B、量變是由質變引起的C、質變和生變是相互滲透的D、量變在事物發展中是不起作用的9、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其不確定性是因為()。(1分)A、有些真理根木無法通過實踐來加以檢驗B、任何實踐檢驗都需要邏輯證明作為其補充的手段C、作為檢驗真理標準的社會

3、實踐要受到歷史條件的制 約D、不同的人、不同的階級各有其不同的實踐標準10.實踐之所以是駁斥不可知論的最有力的論據,是因為(1分)A、實踐本身是社會物質活動B、堅持實踐的觀點就是堅持唯物論C、實踐的成功證明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正確的D、世界不存在永遠不能認識的事物11、上層建筑對于社會發展的作用的性質取決于()o (1分)A、是否有效地為經濟基礎服務B、是否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C、它掌握在哪個階級手里D、被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12、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告訴我們()。(1分)消滅A、落后的社會意識會隨著它的物質基礎的消滅而同時B、落后的社會意識在它的物質基礎消滅以后還會存在一段時期,但不可能永久

4、地存在下去C、落后的社會意識在它的物質基礎消滅以后還將永久r 地存在下去D、落后的社會意識平于它的物質基礎的消滅而消滅13.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從辯證法范疇上說屬于()。(1)A、必然性決定偶然性B、本質決定現象C、現實性決定可能性0 D、內容決定形式丫、革命的根木問題是()。(1分) 限建立革命政黨C、創造革命理論B、國家政權問題D、發展社會生產力”、人的價值的最顯著特點在于()。(1分)1 a、人在價值關系中既可以是客體,又可以是主體的二r 重性B、在價值關系中只能作為客體C、在價值關系中只能作為主體D、只具有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滿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 特性:、多項選擇題(10道小題,共20分

5、)1、鐫國占典哲學中對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影響最大的有(2分)A、康鐫的哲學F B、費希特的哲學C、黑格爾的哲學D、謝林的哲學E、費爾巴哈的哲學2、下列各項屬于意識的反作用或能動性表現的有(3 (2分)A、意識活動是一種主動的創造過程B、意識活動是有目的性、計劃性的C、意識能認識客觀世界D、意識能改造客觀世界E、意識能反作用于主體,影響人體的生理過程和活動3、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需要用()。(2分)B、具體科學的長期利持續發展來證明D、哲學的長期和持續的發展來證明r A、人類自身的發展來證明廠C、世界的聯系和發展來證明出F E、世界運動的規律性來證明科學實踐觀的確立揭示和有力地證明r(

6、)o (2分)A、勞動實踐是人和人類社會產生的決定性環節b、勞動為社會的產生和存在更定r基礎C、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實踐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D、人類社會是物展活動的結果,又是物質存在的一種特殊狀態E、全部社會生活在木質上是實踐的5、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這是()。(2分)A、否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錯誤觀點F B、否認靜止的相對主義觀點C、辯證唯物論的觀點F D、機械唯物論的觀點E、肯定條件客觀性和聯系的條件性的觀點6、人類已經取得的任何一項真理,都是()°(2分)A、絕對真理“長河”中的一個部分B、無窮的絕對真理鏈條中的一個環節C、過去實踐業已達到認識成果D、進一步邁向絕對真理

7、的起點E、是認識過程的一個個承前啟后的中間站下列各項正確反映因果聯系的有()° (2分)A、凡是在前的就是原因,在后的就是結果B、原因在先,結果在后C、因果關系是一種現象引起另一種現象的聯系D、因果關系是一種現象產生另一種現象的現象E、“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8、一般地說,政治和法律思想對其他社會意識形式的影晌最大,A、它展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一定的經濟基礎B、它體現著一個階級和社會集團的利益C、它對其他社會意識形式具有重要影響D、它既屬于社會意識,又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E、它是其他社會意識形式變化的根源 9、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和階級斗爭學說認為()° (2分)B、階級斗

8、爭歸根到底是由于物質利益的對立引起的A、階級在I產力有一定發展而又發展不足的怙況下產畫生和存在匠C、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D、階級的完全消滅是國家消亡的前提廠E、階級斗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10、人類社會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的含義有()。(2分)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廠D、社會和自然界一樣,它的一切活動無需人有意識地進行17 A、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像門然界樣.是客觀的、物質"B、人類社會發展也像門然界一樣,具行不依人的意忐 的、辯證的過程序C、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界發展規律是等同的廠E、人類社會完全受自然規律支配三、辨析題(3道小題,共45分)1、世界對人既是本原

9、性的存在,又是對象性的存在。 (15 分)答:正確。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物質是條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映客觀實在。世界有其自身運動的客觀規律依賴于人的意識。人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所以,世界對人是本原性的有堅持了唯物主義思想。(2)客觀世界具有獨立性,不依賴于人的意i 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根源于客觀存在。人的意識具有能動性,離識世界,而且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從意識的起源和反映對象來看,在。所以后半句有其合理性。上KJ2、舊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木區別在于是否承認客觀世界的可知性。 (15 分)答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口舊唯物主義與辯證踵物主義都堅持反映論的原則,即承認人的認

10、識匚 的反映,這就是說,都承認客觀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因此,是否承認客觀 是舊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本區別。它們之間的根本區別在于 不懂得社會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而辯證唯物主義則把實踐引進到i 對于認識的決定作用O第二,舊唯物主義的反映論是機械的形而上學白 物主義則把辯證法同認識論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得認識論發展成為能宮I I對3、人的實踐活動都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有其選擇的特定目標,因而人在歷史活動中的選擇是完全自由的。 (15 分)分這種觀點夸大了人在實康活動中而能動的選擇性,否認了這種選擇受客觀規律和物月一而是錯誤的。客觀規律在總體上、長遠趨勢上決定歷史的進程和方向客觀可能性和范圍,而歷

11、史活動的具體內容,人們可以根據不同歷史條4能性變成現實,這是主體能動性的重要表現。但這種選擇不是主觀任定著客觀規律和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只能在客觀規律和條件所提供的可育擇。人們對客觀規律和條件認識越深刻、越全面,才有更大的自由。A'無視社會需要,主觀任意地”自我選擇,”自我設計,就會陷于不自由虹I I. I四、論述題(1道小題,共20分)試論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及其對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穩定發展的關系的指導意義。(20 分)(1)它們的對立表現在: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互相依賴、互為存在答: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一、矛盾的同一性是掃 質,包括2方面Q)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矛盾雙方相互貫通二、矛盾的 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性質。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是*在著由此及彼的橋梁。這種關系的建立使事物保持著穩定、聯合、a 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指對立雙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