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技能大賽_第1頁
心理咨詢技能大賽_第2頁
心理咨詢技能大賽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立合理信念,走向自信人生朋輩咨詢案例分析一、一般資料李某,女,20歲,大二學生。身體健康,五官端正。家庭經濟 狀況良好,關系和諧,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備受寵愛。從小聰明伶俐, 學習成績優秀,一直擔任班干部,喜歡讀書寫文章。無重大軀體疾病 史,家族無精神病史。心理測驗結果:1抑郁自測量表(SDS標準分54提示為輕度抑郁2. 焦慮自測量表(SAS :標準分56分,提示為輕度焦慮二、主訴與個人陳述主訴:近一個月來情緒非常低落,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不想 跟別人說話,不想外出,也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周末經常在宿舍睡 上一整天。自述:我從小到大都擔任班干部,受到老師的表揚。 上了大學擔 任學生會干部。一

2、個月之前因為活動沒有組織好,老師很激動地把策 劃書扔到我身上,我覺得非常難過,他是我最尊敬的老師。在那之后, 一想到這件事就覺得非常的焦慮不安,總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做學生 會的工作,也覺得其他同學在嘲笑自己,干事也看不起自己。不想工作,最喜歡的排球也不愿意去打了,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只想一個 人待著,覺得只有睡覺的時候會覺得很安全、舒服。三、咨詢師觀察到的情況咨詢師觀察到求助者衣著整潔,無精打采,兩眼無神,說到被老 師斥責時突然哽咽,哭泣,情緒失控。四、評估與診斷根據對李某臨床資料的收集,綜合其相關因素,家庭中無精神病 史,本人無重大疾病史,李某本人對癥狀自知,有主動求醫行為,根 據精神活動正

3、常與異常的三原則判斷,可排除李某有重性精神病。根據李某的癥狀診斷為抑郁情緒,其問題的產生是因受到敬愛的 老師的嚴厲責罵,為近期發生,其反應強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緒 持續才一月,反應內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符 合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1. 主要表現為:(1) 反復想到被責罵的事,內心十分憂慮不安。(2) 不愿意參加活動、與人交談,感覺同學言語中帶有嘲笑。(3) 對自身的能力產生強烈的質疑。(4) 用睡覺來逃避問題,悲觀。2 .鑒別診斷:(1) 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初始反應強度強 烈,反應已泛化,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病程大于 2個月。而該 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并不

4、嚴重,雖然對社會功能有點影響,就是不參加 集體活動,不想與人交流,但未造成嚴重影響,持續的時間也較短, 只是從被老師斥責一個月來情緒不穩定、 低落,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 題。(2) 與焦慮癥相鑒別:焦慮癥是“以廣泛性焦慮或發作性恐怖 狀態為主要臨床相的神經癥”,是一種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將 要發生不利情況而難于應付的不愉快情緒, 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 呼吸困難、出汗和運動性不安等。而該求助者雖然也有焦慮癥狀,但 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心理沖突未變形、沒有泛化,而且 持續時間只有1月,因此可以排除焦慮性神經癥。3 原因分析:(1) 生物因素:20歲,女,青春期。(2) 社會因素:被

5、老師斥責,沒有分憂的知心朋友。(3) 心理因素:求助者自幼深得到師長家人的寵愛。個性追求完美,不曾受到重大挫折。五、咨詢目標的確定根據以上的評估與診斷,經與求助者協商,初步確定如下咨詢目標:1 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幫助求助者理清思路,客觀對待被老師責罵的事實,降低情緒反應, 不用睡覺逃避事情。2. 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完善求助者的個性,學會容忍生活中的不完美,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六、咨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詢方法與適用原理:合理情緒療法這種療法旨在通過純理性的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改變求助者的非理性觀念,以幫助她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該理論認為,使人們 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情的不

6、正確解釋和評價,個體 可以通過改變這些因素來改變情緒。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問題表面上似乎是由于被老師嚴厲責罵后,才導致了其情緒不穩定,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實際上,真正原因是來 自求助者本身對事情的不合理認識和評價所引起的,比如:(1)求助者可能存在:“我應該是完美無缺的,怎么能做不好一件事”,“老師應該要寵愛我的”等一些“絕對化要求”;(2) 求助者可能存在對生活事件“過分概括”如:“被老師責罵說 明我沒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他一定會因此非常討厭我,不再信任、 喜歡我了” ;(3)求助者可能存在糟糕之極的不合理理念如:對挫折“反應過分強烈”,覺得被老師呵斥就天塌下來了,并且會因此遭到周圍同學的

7、 嘲笑。過分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導致了她的情緒異常。因此,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幫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 理的思維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幫助求助者減少或消除情緒困擾及行為障礙。2雙方各自的特定責任、權利與義務求助者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責任:(1) 向咨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真實資料;(2) 積極主動地與咨詢師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3) 完成雙方商定的作業。權利:(1) 有權利了解咨詢師的受訓背景;(2) 有權利了解咨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3) 有權利選擇或更換合適的咨詢師;(4) 有權利提出轉介或中止咨詢;(5) 對咨詢方案的內容有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義務

8、:(1) 遵守咨詢機構的相關規定;(2) 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3) 尊重咨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咨詢師。咨詢師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責任:(1) 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2) 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3) 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并說明保密例外。權利:(1) 有權利了解與求助者心理問題有關的個人資料;(2) 有權利選擇合適的求助者;(3) 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度,有權利提出轉介或中止咨詢。義務:(1) 向求助者介紹自己的受訓背景;(2) 遵循咨詢機構的有關規定;(3) 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4) 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

9、有特殊情況提前告之求助者3 咨詢時間與收費咨詢時間:每周1次,每次60分鐘,咨詢次數4次因為是自己學校的學生,咨詢免費。七、咨詢過程1. 咨詢階段大致分為:(1) 診斷評估與咨詢關系建立階段;(2) 心理幫助階段;(3) 結束與鞏固階段。2 具體咨詢過程:第一次咨詢:時間:2015年11月10日目的:(1) 了解基本情況;(2) 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3) 確定主要問題;(4) 探詢改變意愿;(5) 進行咨詢分析。方法:合理情緒療法、心理測驗過程:(1) 填寫咨詢記錄表,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 則;(2) 做心理測驗;(3) 攝入性談話收集臨床資料,探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

10、愿;(4) 將心理測驗結果反饋給求助者,并作出初步問題分析;(5) 確定咨詢目標;(6) 簡單介紹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模型( ABC模型);(7) 布置咨詢作業強化求助者對 ABC之間關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嘗試把自己所有的問題都 表示出來:誘發事件A:被老師大聲嚴厲地呵斥不良情緒C:焦慮、不安、質疑自己、郁悶、悲觀不合理信念B:被老師責罵就證明自己能力有問題,老師會因此討厭 自己,不再信任自己,自己也會受到周圍同學的嘲笑告訴求助者,家庭作業是咨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自己的問題 思考、檢查越認真、全面,咨詢的進步就會越快。第二次咨詢:時間:2015年11月17日目的:(1)

11、 加深咨詢關系;(2) 尋找和確認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3) 幫助求助者領悟自己的問題與不合理信念的關系。方法:合理情緒療法過程:(1) 反饋咨詢作業:求助者很認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許多不合理 信念,但涉及此次情緒問題的不合理信念并沒有完全列出。同時, 求助者的情緒反應仍比較強烈,一提起被老師責罵、被扔策劃書還 是會恐慌,咨詢師表示理解與接納;(2) 要求求助者進一步詳談老師平時對她的言行,打破求助者 認為老師會因為一次失誤或者對她發火而不再信任她的錯誤理念, 打破求助者過分概括和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思維框架,目的仍然是 從深層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3) 通過交談、啟發與引導,最后,幫助求助者列

12、出與此次問 題有關的容易失望和憤怒的不合理信念:1) 我應該是完美無缺的,怎么能做不好一件事。2) 老師應該要寵愛我的,怎么可以對我發那么大的脾氣。3) 老師會因為這一次事件而覺得我沒有能力,不再信任我。4) 如果同學們知道我父母離婚了會看不起我。要求求助者對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認真思考,目的是 為了幫助求助者把注意從過分關注自己的情緒和誘發事件轉移到關 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來,并領悟自己的問題與不合理信念的關系要求求助者與老師溝通,就那天的事情進行一次情感上的交 流。第三次咨詢:時間:2015年11月24日目的:(1) 幫助求助者修正或放棄原有不合理信念(2) 幫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減

13、輕或消除情緒困擾方法:合理情緒療法過程:(1) 反饋咨詢作業:與老師交流后得知,原來老師事后也十分內 疚,一直想找機會跟她道歉。那天老師因為家里出了事情,情緒非 常失控,把氣都發泄在她身上。交談結果對求助者觸動很大,并表 示對于上次所列出的不合理信念進行過認真思考。求助者的情緒反應強度降低。(2) 針對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詢師運用“黃金規則”與求 助者進行商討與辯論,讓求助者分清合理與不合理信念,并幫助他 學會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3) 經與求助者進行商討與辯論,得出如下建設性信念:A、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失誤的時候,要接納不完美的自己。E、老師也是正常人,有時會將私人感情代入工作中

14、,我們要表 示理解。C、老師也并不會因為一次失誤而質疑自己的能力D、同學們不會因為自己被老師罵了而嘲笑自己,相反可能會給與更多的關心與問候。周圍同學被老師罵了,我也沒有瞧不起她們。第四次咨詢:時間:2015年11月30日目的:(1) 鞏固咨詢效果;(2) 結束咨詢。方法:合理情緒療法、心理測驗法過程:(1)在對求助者進行正面積極鼓勵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求助者 將此次的認識轉變擴展到生活的其他領域中;(2)鼓勵求助者自己走出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障礙,明天起開心地 去參加集體活動,指導求助者深刻領會“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 而是被其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的含義。八、咨詢效果評估1求助者的評估:“我的情緒已經基本平靜下來了,我知道我該怎么做了。”“我能正確看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