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噸吊車梁計算書_第1頁
10噸吊車梁計算書_第2頁
10噸吊車梁計算書_第3頁
10噸吊車梁計算書_第4頁
10噸吊車梁計算書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噸吊車梁計算書|簡支焊接工字型鋼吊車梁設計輸出文件|輸入數據文件:10|輸出結果文件:10.out|設計依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19|設計時間:2019年8月4日|-|吊車數據:(除注明外,重量單位為t;長度單位為m)|1|序號起重量工作級別一側輪數PmaxPmin小車重吊車寬度軌道高度|1|110電動單梁27.242.211.003.4360.140|卡軌力系數a:0.00|輪距:3.000|輸入數據說明:|Lo:吊車梁跨度|Lo2:相鄰吊車梁跨度|SDCH:吊車臺數|DCH1:第一臺的序號|DCH2:第二臺的序號(只有一臺時=0

2、)|KIND:吊車梁的類型,/1無制動結構/2制動桁架/3制動板/|IG1:鋼材鋼號,/3.Q235/16.Q345/|IZXJM:自選截面/1.程序自動選擇截面/0.驗算截面/|IH:吊車梁總高|DB:腹板的厚度|8:上翼緣的寬度|TT:上翼緣的厚度|81:下翼緣的寬度|T1:下翼緣的厚度|D1:連接吊車軌道的螺栓孔直徑|D2:連接制動板的螺栓孔直徑|E1:連接軌道的螺栓孔到吊車梁中心的距離|E2:連接制動板的螺栓孔到制動板邊緣的距離|=輸入數據=LoLo2SDCHDCH1DCH2KINDIG1IZXJM6.0006.0002111160HDBBTTB1T1D1D2E1E20.5200.00

3、600.2800.0120.2500.0120.0220.0000.0800.000=計算結果=- -|=梁絕對最大豎向、水平彎矩(標準值)計算=|BWH:最大彎矩對應梁上的輪子序號(從左到右)|EWH:最大彎矩對應梁上有幾個輪|CSS:最大彎矩對應輪相對梁中點的距離,(輪在中點左為正)|MP:吊車最大輪壓(標準值)產生的最大豎向彎矩|MT:吊車橫向水平荷載(標準值)產生的最大水平彎矩|P(J):吊車最大輪壓(kN),按每臺吊車一側的輪數排列|T(J):吊車橫向水平荷載(kN),按每臺吊車一側的輪數排列|CC(J):吊車輪距,按每臺吊車一側的輪數排列|BWHEWHCSSMPMT330.4272

4、04.0139.299P(J)71.00371.00371.00371.003T(J)3.2363.2363.2363.236CC(J)3.0000.4363.000- -|=梁絕對最大豎向、水平彎矩(設計值)計算=|MPP:絕對最大豎向彎矩|MTT:絕對最大水平彎矩(由橫向水平制動力產生)|Madd:考慮其他荷載作用時絕對最大豎向彎矩設計值增大|MTadd:考慮其他荷載作用時絕對最大水平彎矩設計值增大|MPPMTTMaddMTadd305.89613.0180.0000.000- -|=梁絕對最大剪力(設計值)計算=|Qmaxk:絕對最大剪力(標準值)|Qmax:絕對最大剪力(設計值)|MM

5、:計算最大剪力對應的輪子序號(從左往右)|Qadd:考慮其他荷載作用時絕對最大剪力設計值增大|QMAXkQMAXMMQadd167.188250.68120.000- -|=吊車梁、制動梁的凈截面截面特性計算=|YCJ:吊車梁重心位置(相對于下翼緣下表面m)|JXJ:吊車梁對于x軸的慣性矩(mM)|WXJ:吊車梁對于x軸的抵抗矩(mA3)|JYJ:制動梁對于y軸的慣性矩(mA4)|WYJ:制動梁對于y軸的抵抗矩(mA3)|YCJJXJWXJJYJWYJ0.255155E+000.437063E-030.165026E-020.185515E-040.132511E-03伸寬度與其厚度的比值|B

6、f/Tf=11.417- -|=梁截面應力、局部擠壓應力計算=|CM:上翼緣最大應力|DM:下翼緣最大應力|TU:平板支座時的剪應力|TU1:突緣支座時的剪應力|JBJYYL:吊車最大輪壓作用下的局部擠壓應力|CMZj:吊車橫向荷載作用下的制動梁(或桁架)邊梁的應力|- -CMDMTUTU1JBJYYLCMZJ283.607178.58187.990101.08144.6040.000CM=283.607DM=178.581TU=87.990TU1=101.081JBJYYL=44.604CMZJ=0.000- -|=無制動結構的吊車梁整體穩定計算=|Wx:吊車梁對于x軸的毛截面抵抗矩(m”)

7、|Wy:制動梁對于y軸的毛截面抵抗矩(m)|Faib:整體穩定系數|ZTWDYL:整體穩定應力|WxWyFaibZTWDYL0.188021E-020.156800E-030.718309.569ZTWDYL=309.569-|=梁豎向撓度計算=|注:吊車荷載按起重量最大的一臺吊車確定,采用標準值|MPN:最大一臺吊車豎向荷載標準值作用下的最大彎矩|MKadd:考慮其他荷載作用時絕對最大豎向彎矩標準值增大|L/f:吊車梁跨度與豎向撓度之比|- MPNMKaddL/F122.2130.0001321.599-|吊車梁上翼緣寬厚比計算|Bf/Tf:吊車梁上翼緣自由外L/F=1321.599=L/F

8、=500,000-|=梁截面加勁肋計算=|梁腹板高厚比h0/tw=82,667|計算只需配橫向加勁肋|A1:橫向加勁肋的最大容許間距|BP,TP:橫向加勁肋的寬度,厚度|A1BPTP0.7500.0900.006計算結果:0.417&1,橫加勁肋區格驗算滿足-|=突緣式支座端板和角焊縫計算=|SB:支座端板的寬度|ST:支座端板的厚度|HF1:吊車梁下翼緣與腹板的角焊縫厚度|HF2:支座端板與吊車梁腹板的角焊縫厚度|SBSTHF1HF20.1900.0080.0060.006-|=平板式支座加勁肋和角焊縫計算=|PSB:平板式支座加勁肋的寬度|PST:平板式支座加勁肋的厚度|HF3:支

9、座加勁肋與吊車梁腹板的角焊縫厚度|PSBPSTHF30.1200.0100.006-|=吊車梁總重量和刷油面積計算=|WW:吊車梁總重量(包括加勁肋,端板等)(t)|BPF:刷油面積(mA2)|WWBPF0.48314.424-|=吊車輪壓傳至柱牛腿的反力計算=|(結果為標準值,單位kN,用于計算排架)|RMAX:吊車最大輪壓傳至柱牛腿的反力|RMIN:吊車最小輪壓傳至柱牛腿的反力|TMAX:吊車橫向荷載傳至兩側柱上的總水平力|WT:最大的一臺吊車橋架重量|Wt=吊車總重-額定起重量(硬鉤吊車-0.7*額定起重量)|MM1:產生最大反力時壓在支座上的輪子的序號|RMAXRMINTMAXWTMM1202.68961.87118.47787.2823-|=吊車梁與柱的連接計算=|TQ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