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10篇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教學設計方案 篇1活動意圖: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一種積淀型文化,中華民族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的民族精神。我們今天的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與文化都是傳統(tǒng)文化的凝結,都有著特定的思想內涵,而端午節(jié)又是我國盛大、熱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過洋節(jié)日,而冷淡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今天,在看到有報道說韓國準備把端午節(jié)申報“世遺”的今天,在有一次我問學生清明節(jié)是哪一
2、天學生卻答不上的時候,作為炎黃子孫我認為有必要對端午節(jié)這個主題展開探究,促使學生通過本次活動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習俗等,一激發(fā)學生熱愛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俗的思想感情。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等特征,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及其它的習俗、文化。2、通過與社會接觸,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學會收集和整理信息。分享合作與交流的快樂。3、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自信心,激發(fā)學習興趣。4、了解粽子的多種制作方法,并學會其中的一種制造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顒舆^程:一、課前三分鐘(激趣導入新課)師: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
3、文化,是個文明的古國。下面欣賞一段畫面,想一想是關于哪方面的內容。(學生觀看過春節(jié)的錄象)師:剛才這個畫面是中國的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呢?生:過年、過春節(jié)。師:不錯,這是我們中國最盛大、最熱鬧的節(jié)日春節(jié)。那么大家知道還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嗎?各是什么時間?生: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臘月三十除夕、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四月五日清明、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注:要分清是農歷還是陽歷)師:每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你家是怎么過的呢?吃些什么呢?生:春節(jié)串門走親戚、中秋節(jié)全家團圓吃月餅-師:在過兩天就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什么節(jié)?生:端午節(jié)。師:那么大家對端午節(jié)的習俗、傳說等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課:端午時節(jié)話端午
4、。二、反饋收集、采訪的情況師:上次老師讓你們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并把這些資料整理在自己制定的表格中,不知同學們完成的怎樣?與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成果吧!1、學生匯報交流:(1)端午節(jié)習俗組匯報。a、采藥。 b、沐蘭湯。c、飲蒲酒、d、雄黃、朱砂酒,以酒灑噴。e、采茶、制涼茶。f、掛艾草、菖蒲、榕枝。g、躲端午。時端午節(jié)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jié)。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h、端午雨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jié)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i、另外我們當?shù)亓曀子虚T口掛艾草、屋內放置燒著的涼茶火盆,用以軀蚊。采好涼菜以備盛夏飲用、吃螺絲、早晨給家中的小孩煮平安蛋。(2)端午節(jié)
5、由來別稱組匯報。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jié)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據(jù)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據(jù)統(tǒng)計端午節(jié)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jié)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jié)、端五節(jié)、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夏節(jié)、五月節(jié)、菖節(jié)、蒲節(jié)、龍舟節(jié)、浴蘭節(jié)、粽子節(jié)等等。(3)端午節(jié)傳說組匯報。a、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xù)齊
6、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jù)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b、迎濤神,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jié)。c、龍的節(jié)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d、惡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e、夏至。f、紀念女詩人秋瑾。(4)端午節(jié)飲食組匯報。吃粽子。本地的粽子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既堿粽)
7、,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種是肉粽,餡心以小棗、果脯肉為主。第三種是豆沙粽,綠豆紅豆都可。飲菖酒、雄黃酒、朱砂酒。(5)端午節(jié)慶?;顒咏M匯報。劃龍舟 龍舟,與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shù)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qū)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縣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tài)不一。打馬球。斗草之戲。射箭。(6) 端午節(jié)詩詞組匯報。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
8、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 終身荷圣情。(7)端午節(jié)對聯(lián)組匯報。堂前萱草舒眉綠;石上榴花照眼紅。結艾釵頭輕戰(zhàn)虎;奪標船首慣成龍。綠艾懸門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8)端午節(jié)佩飾組匯報。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鐘、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發(fā)髻,也用以饋送。豆娘,舊時端五節(jié)婦女的頭飾。多見于江南。艾虎,舊時端午節(jié)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畫額,時端午節(jié)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的習俗,云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
9、鎮(zhèn)邪。(可打亂順序,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現(xiàn)相應的視頻資料)2、師小結:聽了同學們的匯報老師真是受益匪淺,增長了不少知識,那么能告訴老師這些資料是怎么得來的嗎?生:上網(wǎng)、看電視、看書、看報、問別人。師:的確,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多種多樣,看大家已經(jīng)掌握了不少學習的本領,老師真替你們高興啊。三、動手操作:包粽子師:是??!再過兩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可是我們有的親人(父母在外打工),兒時伙伴身在異鄉(xiāng)讀書,還有四川汶川地震受災的同胞們,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不能與親人團圓過端午,那就讓我們一起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包粽子來送給遠方的親人、朋友、同胞好嗎?1、讓一學生介紹必備材料:粽葉、繩子(如棕條、竹條等)、餡料。2、師示范
10、包粽子,并強調注意事項。3、師生共同包粽子,師進行相應的指導。4、作品展示。5、課堂延伸。師: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手捧著帶著濃濃粽香的粽子,你想把粽子送給誰呢?最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生自由表述。四、總結師:今天我們一起徜徉在飄著濃濃粽香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端午節(jié)中,通過大家的匯報交流,還學到了許多的知識,掌握了不少本領,可謂是滿載而歸。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鳛檠S子孫應該牢記民族精神,并把它發(fā)揚光大,再過兩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希望大家過個愉快、祥和、有意義的節(jié)日,也希望大家過好每個中國節(jié)。作業(yè)(選擇其中一項完成):1、把這次活動的感受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2、出一份有關端午節(jié)內容的手抄報。3、把這
11、次活動掌握的知識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附:1、板書:春節(jié)、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清明(4月5日前后)、 端午節(jié)(五月初五)、七夕、中秋節(jié)(八月十五)、重陽節(jié)(九月處九)2、表格:收集調查采訪表小隊我們的課題我們的成員組長成員我 們 的 研 究 內 容 和 方 法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負責人、端午節(jié)的習俗組:古時人們過端午有哪些習俗?現(xiàn)在過端午又有哪些習俗?保留了哪些,為什么會這樣??、端午節(jié)的傳說組:與之相關的傳說?、端午節(jié)的食俗組:端午節(jié)食品的種類、所食東西與端午節(jié)的關系、端午節(jié)食品的材料、端午節(jié)食品的制作過程、端午節(jié)的食品是否受人歡迎?、端午節(jié)的詩詞、歌謠組:歷朝歷代有哪些跟端午節(jié)有關的詩詞、歌謠;
12、誰寫的?內容怎樣?表現(xiàn)出什么??、端午節(jié)的由來組:端午節(jié)的時間由來、它的意義、端午節(jié)的慶?;顒咏M:端午節(jié)活動的種類、端午節(jié)活動的意義、具體的活動過程?、端午節(jié)的佩飾組:有哪些佩飾、材料、有什么作用、端午節(jié)的對聯(lián)組:有哪些相關的對聯(lián)教學設計方案 篇2一、導入新課1指名三位學生上臺寫下自己的姓名并說出名字的含義。2教師板書作者筆名“落華生”并請學生猜想它的含義。3教師把“落華生”改寫為“落花生”并介紹作者許地山。設問:許地山為什么把自己的筆名叫作“落華生”呢?以此導入新課。二、自讀課文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子。2同桌互讀,相互指正。3指名串讀,全班交流,說長論短。三、
13、給課文分段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為什么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聯(lián)系課后練習1)(板書:種花生 收花生 嘗花生 議花生)2、根據(jù)板書給課文分段四、學習重點段,明白道理1默讀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姐姐說味美,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埋在地里。)把三姐妹說的花生的好處用上關聯(lián)詞說上一句話。2、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么不同?(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進而說明做人的道理。)(板書:
14、花生 桃子 石榴 蘋果)(1)讀一讀第一處議論,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學習小組討論。(2)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四人小組討論。(3)學生交流。適時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的東西都是不好的。C、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果實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D、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花生最可貴的一點是什么?你能用一個簡單的詞來概括嗎?(板書:藏而不露)(4)讓我們帶著贊美的語氣來讀讀父親的話。(5)父親向我們將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質是為了什么?出示父親的第二句話?!八?,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父親的話是不
15、是說不需要外表美?(父親強調的是人要實用,要有內在的美。)父親的話我們明白了嗎?出示“我”的話:“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崩斫狻绑w面”、“講體面”“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6)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講外表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結合實際,舉例說明。五、提供辯題練口才1在現(xiàn)代社會,你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想做蘋果那樣的人?為什么?請各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實話實說。2請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上臺,想做蘋果那樣的人坐在下面,分成兩個陣營展開辯論,教師做主持人。3在充分辯議的基礎上完成練習。以“我要做那樣的人”為題寫一
16、二段話,要求實話實說,有真情實感。教學設計方案 篇3教學目標:1、動腦筋說出小兔運大南瓜回家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討論。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個別輔導揭示話題揭示話題觀察圖片,思考問題??吹谝环鶊D老師引導提問:“小兔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备鶕?jù)學生的回答適時的提問:“這是怎么樣的一個南瓜?”“小兔想把南瓜運到什么地方去”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的思考按照老師的問題逐個思考。對于有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要適時的引導,讓他把話說完整。1、小兔媽媽問小白兔什么問題?2、假如你就是這只聰明有機靈的小兔你會想出什么
17、樣的好辦法讓學生自己去說一說。3、全班交流自己想出的好辦法。思考討論大膽的與全班交流利用機會培養(yǎng)學生大聲說話的習慣。討論評議1、哪種運南瓜的辦法最好,引導學生要根據(jù)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考慮。2、在小兔運南瓜中選出一種你覺得最好的畫一幅圖。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理由。選擇并畫圖。教學設計方案 篇4教學目標 :1、懂得什么叫啟事,寫啟事的作用。2、會寫常用的招領啟事,歸還啟事等,懂得啟事的書寫格式。教學重點:學會寫啟事教學難點 :寫招領啟事的注意點與書寫格式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說說什么叫啟事?二、學習招領啟事的寫法與要求1、出示招領啟事,說說這則啟事公開說明了一件什么事?2、寫招領啟事有哪
18、些要求?為什么物品的特征不要全寫出來?3、說說寫招領啟事的書寫格式。三、讀下面這則招領啟事,說說哪些地方不符合要求?招領啟事我在操場上拾到十元錢,請失主到我處認領。紅星小學 王小剛6月1日四、學生練習寫招領啟事。1、根據(jù)課后題1(1)寫招領啟事。2、集體評議。3、修改謄抄。五、總結。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啟事的種類很多,但格式基本相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寫一種尋物啟事。二、學習尋物啟事的寫法1、讀尋物啟事,說說尋物啟事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情況下我們要寫尋物啟事?2、寫尋物啟事要寫明什么內容,注意什么?3、寫尋物啟事與招領啟事有什么異同點?三、學生練習1、根據(jù)課后題1(2)寫一則尋物啟
19、事。2、評議修改。3、謄抄在作文本上。四、課外練習1、請按照下面的內容寫啟事。(1)四(2)班陳亮同學在學樣游泳池邊拾到一件衣服,希望找到失主,歸還原物。(2)學期即將結束,學校體育室在整理器具時,發(fā)現(xiàn)少了兩只籃球,希望忘了歸還這的班級速來歸還。五、總結。教學設計方案 篇5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和背誦課文。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看圖導入(一)觀察課文配圖 1圖上都有什么?(兒童、牛、大樹、蟬)2仔細觀察圖畫,看看這個兒童是什么時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導學生抓住兒
20、童的衣著及牛和兒童手上的鞭子的聯(lián)系,明白這個兒童是古時的一個放牛娃。)3圖上的兒童在干什么?(指導觀察兒童的表情,初步體會牧童看見樹上的蟬時的心情。)(二)揭題,解題 1解釋題意: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于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切給一個叫袁枚的詩人看見了,他就寫了一首詩,叫“所見”,意思是說詩中寫的內容是自己親眼看到的。2出示課題:“所見”,讀題。3介紹作者:袁枚,清代詩人,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二、初讀詩歌,理解課文(一)初讀課文 l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通順。2檢查自讀情況。(1)出示生字詞卡:(2)注意翹舌音,前鼻音:振 蟬3教師范讀。4看插圖,讀
21、詩句,想想每句詩說的是什么意思。5指名讀得好的學生讀全詩。要求學生邊聽讀,邊看圖,思考:起初牧童在黃牛背干什么?后來呢?(指名讓學生試著回答問題。牧童開始在黃牛背上唱歌,后從牛背上下來了,站在那兒想捉蟬。)(二)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1)用自己的話說說前一個分句的意思。通過觀察圖使學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黃牛牛的一種,角短,皮毛黃褐色,或黑色,也有雜色的,毛短,常用來耕地或拉車,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2)讀整個詩句,說說“振”“樾”的意思。振振動 樾樹蔭教師補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樹林。(3)用自己的話說說后半句的意思。(響亮的歌聲在茂密
22、的樹林里振蕩。)(4)讓學生讀詩句,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整句詩的意思。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保?)齊讀第二句,并看圖,說說圖上的牧童在干什么,與第一句說的情景有什么不同(著重指導學生觀察牧童的表情。)(2)理解前一個分句的意思。說說“欲”“捕”在詩中的意思。(欲想 捕捉)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鳴叫的知了。)(3)讀全句,想一想:牧童聽到廣蟬的叫聲后,怎樣做的呢?“閉口”在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傲ⅰ敝改镣瘡呐1成涎杆偬聛?,站在樹下。理解“忽然”一詞在詩中的意思。(騎在牛背上唱歌時,忽然聽到蟬叫聲。)(4)讀詩句,用自己的話說說整句詩的意思。三、齊讀全詩四、敘說
23、詩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 l熟讀全詩。2說說下面幾個詞語的意思。振 欲 捕 鳴 閉 口 立二、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全詩,說出詩意。1看插圖,講圖意。2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夏天,一個牧童在樹林中騎著一頭黃牛高聲歌唱,知了在樹上叫著。牧童聽到了知了叫聲。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樹下,望著樹上的知了。)三、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1指導讀第一句詩。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心情。指導讀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2指導讀第二句詩。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昂鋈婚]口立”使我們想到了什么?(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貫注地盯著知了。
24、想象牧童的動作,他踮起腳尖,身子向前傾,雙手輕輕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準備。想象牧童的內心活動,他不住盤算怎樣抓知了。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產(chǎn)生“屏住呼吸,別驚動了知了,趕快捉住它”的感覺。)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四、背誦全詩五、分析指導字形1比較字形。振晨 蟬彈 忽物 閉閑2重點分析、記憶字形。欲:左邊是“谷”,第四筆“捺”改為“點”,右邊是“欠”,不是“文”。所:左邊不要寫成“戶”。3指導書寫。六、總結1朗讀全詩。2背誦全詩。3學了這首詩,你覺得這個牧童怎么樣?(活潑可愛,愉快、頑皮)教學設計方案 篇6課前準備課件出示相關句子。第一課時談話導入同學們,如果你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并且你只能帶一樣
25、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帶哪一樣呢?(指生說)是呀,錢?不行,這東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機?不好,這么多的景點,哪裝得下這道題還真讓我們很難做出選擇。可是有一個人卻很堅定地說出他的選擇,想知道他選擇的是什么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第三課(板書課題:走遍天下書為侶)指名學生讀課題,正音并理解侶的意思。他為什么選擇書作為他一路上的伴侶呢?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到書中去尋找答案吧!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學習: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并且標好自然段的序號。檢查生字詞的讀音是否正確。你發(fā)現(xiàn)了哪個生字容易寫錯,給大家提個醒。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指導
26、朗讀感悟課文作者為什么會選擇書陪伴自己旅行呢?隨著回答課件出示句子: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xiàn)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自由讀這幾句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讀了這幾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體會到的?(讀了第一句話,我體會到就是讀同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獲。我從總能和不管體會到的。)你能把體會到通過朗讀讀出來嗎?(指導學生朗讀)(讀了第二句我體會到作者非常喜歡讀書,就是同一本書,他也是百讀不厭。我從一遍又一遍體會到的。)你能讀出這種感情嗎?(指導學生朗讀)(讀了第三句我體會到作者很喜歡書,因為
27、他把書當作了朋友一樣,當作了人似的,讀書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說話一樣。而且書也是想讀就隨時能讀的。我是從就是和隨時想去就去體會到的。)(作者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讀那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而且書可以隨身攜帶,你想讀的時候就能拿出來。如果是一本人物傳記,就好像是你在交一個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紹名勝古跡的書,那就好像是到那個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能把體會到的讀出來嗎?(指導學生朗讀)把三句話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加深體會。第二課時復習舊課,導入新課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會帶上一本書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為(點擊課件引說三個句子)引導學生提問。讀了這三句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嗎?比一比,誰提的問題最有價
28、值。生可能會問:為什么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xiàn)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為什么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探究答案,品味語言自由讀課文,用劃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學生匯報交流,指導朗讀匯報交流為什么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xiàn)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指名讀有關的句子。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真想不到你懂這個!這里把書比作了朋友,每次見到朋友,感覺都是不一樣。特別是真想不到你懂這個!好像是又對朋友發(fā)現(xiàn)有了一個的發(fā)現(xiàn),這個發(fā)現(xiàn)非常的意外,叫人驚訝。b你對朋友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29、指名說)相機指導感情朗讀。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這句把看書比作是回家一樣,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還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b指導感情朗讀。課件出示三個反問句a讀了這三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是反問句)b給他換一個說法。(指名說)c從三個反問句中你體會到什么了?交流,相機指導朗讀。小結:讀書也是這樣,不管你看過多少遍,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xiàn)新東西。你有這樣的感受嗎?交流。過渡語:就因為這樣,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匯報交流怎樣一遍又一遍的讀?齊讀第七自然段。作者這樣一遍又一遍的讀書方法,劃出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嗎?全班交流。從中你
30、學到了什么?過渡語:這一趟下來,都可以把書讀上一百遍,最終能背誦下來。匯報交流為什么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這句話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書比作了朋友和故地。)作者為什么這樣比?誦讀語言,積累語言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閱讀鏈接課件出示:課后的神奇的書自由朗讀,把書比作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讀。教學設計方案 篇7教學目標:1.了解蠶生長的整個過程及生長過程的幾次變化。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激發(fā)學生觀察、研究昆蟲的興趣。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
31、和背誦課文。2.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及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變化。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看圖介紹,導入新課1出示"蠶"的圖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是什么呀?(蠶)2出示生字“蠶”。 板書:蠶(強調平舌音)。請小朋友把這個字的音讀準。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3誰見過蠶?能指著圖來介紹一下嗎?4從字形看,蠶是“天下第一蟲”,那它究竟能發(fā)揮什么作用呢?(它吐出的蠶絲織成美麗的絲綢,做成圍巾、衣服)5古時候的人們把蠶稱作“天蟲”,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美麗的絲巾。蠶兒是個寶,蠶結的繭,可以繅絲,織綢,還可以入藥。早在兩千年以前,
32、我國的絲綢就已賣到國外,絲綢是我國的驕傲。我們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寶寶",而這里小作者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姑娘”。誰親切叫它一聲?(指名讀)(出示文中蠶姑娘)6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顯示課題,讀題)蠶姑娘。二、練讀檢查,讀通課文1按要求練讀課文。 第一遍自己大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號,圈出生字,并把生字多讀幾遍。 第二遍與同桌按自然段輪讀,同時指出對方讀得錯誤或不流利的地方,并練習改正。 第三遍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讀一遍,互評:讀得正確、流利的打“”。2檢查自讀情況。 出示文中去拼音的生字、詞語,開火車讀。(重點指導:卵) 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師評價。 指名一學生讀第二、三自然段,自
33、我評價。 指名一排學生讀第四、五自然段,學生評價。 男小朋友齊讀第六、七自然段,女小朋友評價。三、初步理清課文內容1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蠶姑娘的一生變化,蠶姑娘一生會經(jīng)歷哪幾個不同的階段?“蠶卵、蠶、蠶繭、蛾”怎樣排序?2找出各個階段的段落:卵1自然段 蠶2-5自然段繭6自然段 蛾7自然段3齊讀全文。4試填課文內容。四、學習記憶,指導寫字1認讀本課生字:蠶 姑 娘 桑 舊 換 胖 蓋 響2共享記字好方法。 比較法:響向 猜謎法:15天胖(15天為半個月)24小時舊(24小時為一日)上面的“羊”沒尾,下面的“血”沒轍蓋3 部件法:蠶姑娘3田字格內范寫“胖”、“響”“舊”“蓋”,“蠶姑娘”,學生書空。
34、4習字冊上描紅、臨寫生字。五、小結蠶姑娘從卵轉變?yōu)槔O再轉變?yōu)槎?,它們是怎樣漸漸變化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六、鞏固練習。1熟讀課文。2給生字擴詞找朋友。3抄寫生字。七、板書設計 2蠶姑娘卵 蠶 繭 蛾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蠶姑娘一課,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還了解到蠶姑娘一共要經(jīng)歷四個階段的變化:卵蠶繭蛾。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蠶結繭前的生長變化過程。二、學習第1自然段。1齊讀第一自然段后指名答:你知道了關于(蠶姑娘的)什么?(蠶姑娘是在春天天氣暖洋洋的時候從蠶蛹里鉆出來的。)表揚會讀書的孩子。過渡:剛從蠶蛹里鉆出來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的?你怎么知道的?三、學習課文的第25
35、自然段。(一)學習第一次變化1我們先來看看她的第一次變化吧!請大家輕聲讀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2讀書,就要好好地讀,讀通,讀懂,有耐心地讀,再請大家讀第二自然段,這一次用默讀的方法,并動動手,把第二自然段中描寫蠶姑娘動作的詞語圈起來。(出示課件文字:成長過程)指名答。(板書:吃 睡 脫 醒)3睡前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的呢?(出示課件文字:睡前的樣子)而當它美美地吃了幾天桑葉,盡情地睡了一覺后,卻變成了黃姑娘。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變化?(神奇的,有意思的)指導朗讀,齊讀。4你能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試著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嗎?出示課件:( )的蠶姑娘,吃了( ),就睡在( ),( ),脫下( )
36、。醒了,醒了,變成( )。5蠶不吃不動,這種睡叫“蠶眠”我們叫它頭眠,后面的三次分別叫二眠、三眠、大眠。(二)學習第二、三、四次。1過渡:瞧,蠶姑娘的睡眠這樣有趣,那么二眠、三眠、大眠 與頭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呢?繼續(xù)學習就知道了。四人小組同學合作學習:2. 自由讀課文3、4、5三個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比一比,有什么一樣,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3. 匯報:一樣的地方:都是吃 睡 脫 醒這幾個變化的過程不一樣的:分別變成白姑娘、一天天發(fā)胖、一天天發(fā)亮 板書師:蠶姑娘脫下黑的、黃的舊衣裳,換上了嫩白的新衣裳,一天變得漂亮起來,心情怎么樣?越來越高興。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指名分自然段朗讀。4指導
37、背誦。師:細心的孩子會發(fā)現(xiàn),3 4 5 自然段與第二自然段?心再細一點,你還會發(fā)現(xiàn),這其中個別的詞語發(fā)生了變化。(1) 出示比較。就睡在蠶床上。又睡在蠶床上。為什么不用“就”而用“又”?舉例說明(2)指導背誦師過渡:睡了四回的蠶姑娘終于睡足了,他要干嗎了?指名讀第六段。五、學習第6段。1原來他要到蠶山上吐絲結繭了。(出示圖片幫助理解)看課件理解“蠶山”。右邊圖片上畫的是什么,(繭子,還可以說蠶姑娘蓋的新房。)新房子蓋好了,這可是蠶姑娘經(jīng)歷多少個日日夜夜辛勤勞作地結果呀!你能讀好這一個自然段嗎?2.指導朗讀,重點讀好“成了、成了”。六、學習第7段。1字句:繭子里頭的蠶姑娘,一聲也不響,過了好幾天
38、,繭子開了窗?!伴_了窗”是什么意思?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2出示出示圖,師補充介紹:蛾姑娘從繭子里鉆出來后把卵產(chǎn)在蠶紙上,產(chǎn)完卵就死去了。它產(chǎn)的卵在來年春天天氣暖洋洋的時候再次從蠶卵里鉆出姑娘,然后再次經(jīng)歷這樣一個結繭、產(chǎn)卵的過程,繼續(xù)著他的奉獻。春蠶雖然只有不到兩個月短暫的生命,但因為它奉獻的精神,李商隱的無題中這樣贊美它,春蠶到死絲方盡,你有沒有被春蠶這種奉獻的精神感動呢?把你的感受帶到課文的朗讀當中,書捧起,齊讀,注意指導讀書姿勢。七、朗讀全文。八、學習生字1出示生字:換 桑2學生交流記字方法。3教師范寫生字,學生練習寫字。九、布置作業(yè)1背誦課文。2. 抄寫課文詞語。板書設計:2蠶姑娘卵
39、蠶 繭 蛾又黑又小 又黃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吃 睡 脫 醒 變 )教學設計方案 篇8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夸父的執(zhí)著、奉獻精神。3.會復述這個故事。課前準備將學生的座位按學習小組排列成“馬蹄形”。教學過程談話導入,揭示課題在遙遠的古代,有這么一個人,他為了讓光明永遠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他能追上太陽嗎?他給我們留下一個怎樣神奇的故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夸父追日。自主讀書,感知大意1.自主試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2.自主練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并想一想
40、喜歡的原因。3.默讀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合作讀書,感情朗讀,復述課文1.小組內輪讀,練習讀正確、讀流利。2.小組內評讀喜歡的段落,交流讀書感受。3.小組內練習講這個故事,可以自己講,可以合作講。全班交流,評價補充1.隨機抽查每組一至兩名同學朗讀喜歡的段落,交流喜歡的原因,其他同學評價補充。2.各組推選代表或合作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課外拓展1.繪制一幅夸父變成大山、手杖變成桃林的圖畫。2.繼續(xù)收集神話傳說故事。教學設計方案 篇9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注意從內容中體會思想,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4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
41、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活人一定要活出,就像老師今天介紹給大家的這位年輕人。二、學生自讀課文讀前設問: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2邊讀邊勾畫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的句子,想一想,從年輕人的表現(xiàn)里,你體會到了什么?三、小組合作研討四、集體匯報交流1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確: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直接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幫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2以小組為單位選派代表,抓住年輕人的表現(xiàn),談各自的體會。如:描寫小伙子神態(tài)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描寫年輕人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
42、吞虎咽地吃起來;描寫年輕人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些句子,從內容體會思想。3點撥,揭示中心年輕人的表現(xiàn)令人欽佩,更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明確:因為他有。4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提問:這個年輕人是誰?他為什么會從一無所有到后來擁有一筆讓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他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五、結合自身實際,談感受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有。六、指導感情朗讀課文1自由讀。2指名讀。3分角色讀。七、布置作業(yè)以給我的啟示為內容,寫一篇日記。教案點評: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教
43、師可以用一些有關的小故事導入 新課,先讓學生準確理解這個詞,然后放手教案示例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饑腸轆轆、精疲力盡的逃難人,有人將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會怎么做?(出示課文插圖)有一位年輕人,他沒有這么做,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讀完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二)學生自學課文(出示閱讀提示)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2邊讀邊勾畫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的句子,想一想,從年輕人的表現(xiàn)里,你體會到了什么?(三)小組合作研討教師深入到各小組
44、,了解學生自學課文和小組討論情況,適當給予點撥、誘導。(四)集體匯報交流1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確: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直接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幫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2以小組為單位選派代表,抓住年輕人的表現(xiàn),談各自的體會。(如:描寫小伙子神態(tài)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描寫年輕人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描寫年輕人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些句子,從內容體會思想。)3點撥,揭示中心年輕人的表現(xiàn)令人欽佩,更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他有。)4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提問:這個年輕人是誰?他為什么會從一無所有到后來擁有一筆讓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他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五)結合自身實際,談感受(鼓勵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odule 3 Unit 3 Language practice (2) &Around the world &Module task-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九年級英語上冊
- 教師節(jié)學校校長發(fā)言稿(8篇)
- 2025年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5篇)
- 21 古詩三首 出塞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第1節(jié) 種群的數(shù)量特征教案設計
- 美德少年事跡展(29篇)
- 手術室護士個人試用期工作總結(4篇)
- 公司員工工作心得體會怎么寫(11篇)
- 行動演講稿范文(15篇)
- 全國電子工業(yè)版初中信息技術第四冊第2單元2.2活動3《模擬報警系統(tǒng)預警》教學設計
- 防火巡查、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制度(2篇)
- 茶葉銷售課件教學課件
- 圖文轉換-圖表(小題訓練)(解析版)-2025年部編版中考語文一輪復習
- 與數(shù)列相結合的概率綜合問題-2022年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之大題專練(解析版)
- 中考數(shù)學函數(shù)一次函數(shù)復習課件
- 全套教學課件《工程倫理學》
- 倍他司汀推廣方案
- 山東省濟南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 數(shù)學 含解析
- 2024年認證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及認證基礎知識
- 智鼎在線測評題圖形題
- 高考新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Ⅱ小說之雙文本比較閱讀答題攻略-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