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四大平衡常數(shù)詳解_第1頁
32四大平衡常數(shù)詳解_第2頁
32四大平衡常數(shù)詳解_第3頁
32四大平衡常數(shù)詳解_第4頁
32四大平衡常數(shù)詳解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心整理課題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四大平衡常數(shù)詳解類型基礎(V)鞏固()提高()授課時間:月日至備課時間:月日教學目標了解四大平衡常數(shù)。重點、難點、考點了解四大平衡常數(shù)。、7 f 1教學內容四大平衡常數(shù)的比較化學平衡常數(shù)(K)電離常數(shù)(Ka、Kb)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概念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 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 物濃度幕之積與反應物濃 度幕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 數(shù),這個常數(shù)就是該反應的 化學平衡常數(shù)1在一定條件下達到電離平 衡時,弱電解質電離形成的 各種離子的濃度的乘積與 溶液中未電離的分子的濃 度之比是一個常數(shù),這個常”- 數(shù)稱為電離常數(shù)一疋溫度下,水或

2、稀 的水溶液中c(OH) 與c(H J的乘積在一定溫度下, 在難溶電解質的 飽和溶液中,各 離子濃度冪之積 為一常數(shù)表達式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mA(g) + nB(g)pC(g) +qD(g),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時:K=以一元弱酸HA為例:HAH + A ,電離常數(shù)Ka=Kw= c(OH)(H +)MmAn的飽和溶液:Ksp=m“ ” n、 n . m-.c (M ) c (A )影響因素只與溫度有關只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K值增大只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Kw增大只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考點一化學平衡常數(shù)1求解平衡常數(shù);常考題型2 由平衡常數(shù)計算初始(或平衡)濃度;3. 計算轉化率(或

3、產(chǎn)率);4 應用平衡常數(shù) K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或放熱、吸熱等情況)。 從基礎的地方入手,如速率計算、“三階段式”的運用、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 推論的應用、計算轉化率等,這些都與化學平衡常數(shù)密不可分 (嚴格講電離平衡、 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也是化學平衡,只是在溶液中進行的特定類型的反應 而已),要在練習中多反思,提高應試能力。1高爐煉鐵過程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Fe2O3(s)+ CO(g)Fe(s)+ C02(g)。已知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如下:溫度/C100011501300平衡常數(shù)4.03.73.5請回答下列問題:(1)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 AH0(填“”或<” =

4、 ”);在一個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1000C時加入Fe、Fe2O3、CO、CO2各I.Omol,反應經(jīng)過10min后達到 平衡。求該時間范圍內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v(CO2)=, CO的平衡轉化率= 。2. 已知可逆反應:M(g) + N(g) P(g) + Q(g) AH >0,請回答下列問題:(1) 在某溫度下,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 = 1mol/L ,c(N) = 2.4mol/L ;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60%,此時N的轉化率為。(2) 若反應溫度升高,M的轉化率(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 )。(3) 若反應溫度不變,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 =

5、4mol/L, c(N) = amol/L ;達到平衡后,c(P) = 2mol/L , a(4) 若反應溫度不變,反應物的起始濃度為:c(M) = c(N) = bmol/L,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 考點二電離常數(shù)常考題型1直接求電離平衡常數(shù);2 由電離平衡常數(shù)求弱酸 (或弱堿)的濃度;3 .由Ka或Kb求pH。試題一般難度不大,是在化學平衡基礎上派生出來的。對策注意平衡體系中冋種離子的濃度是冋一個濃度,當兩個量相加或相減1 j時,若相差100倍以上,要舍棄小的等一些基本的近似處理能力。11. (2014山東高考)已知某溫度下 CH3COOH和NH3H2O的電離常數(shù)相等,現(xiàn)向10mL濃度為

6、0.1mol 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濃度的氨水,在滴加過程中()A 水的電離程度始終增大B . c(NH)/ c(NH 3 H2O)先增大再減小C. c(CH3COOH)與c(CH 3COO )之和始終保持不變D .當加入氨水的體積為 10mL時,c(NH) = c(CH 3COO)2. 高氯酸、硫酸、硝酸和鹽酸都是強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不大。以下是某溫度下這四種酸在冰醋酸中的 電離常數(shù):酸HClO4H2SO4HClHNO3Ka1.6X 106.3X 101.6X 104.2 X 10從以上表格中判斷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在冰醋酸中這四種酸都沒有完全電離B .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這四

7、種酸中最強的酸C .在冰醋酸中硫酸的電離方程式為H2SO4=2H + + SOD .水對于這四種酸的強弱沒有區(qū)分能力,但醋酸可以區(qū)分這四種酸的強弱 考點三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常考題型1.計算溫度咼于室溫時的Kw ;2 .通過Kw的大小比較相應溫度的高低;3 .溶液中c(H +)與c(OH)相互換算;4.酸、堿、能水解的鹽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 )或c(OH )的計算。對策Kw只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Kw增大;在稀溶液中,c(H + )c(OH )=Kw,其中c(H卜c(OH )是溶液中的H、OH濃度;水電離出的 H數(shù) 目與OH數(shù)目相等。1. (2015哈師大附中模擬)某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

8、10一。該溫度下,將pH = 4的H2SO4溶液與pH =9的NaOH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溫,欲使混合溶液的pH = 7,則稀硫酸與NaOH溶液的體積比為()A . 1 : 10B. 9 : 1:_C. 10 : 1D. 99 : 21二2. (2013大綱卷)下圖表示水中c(H + )和c(OH)的關系,下列判斷錯A .兩條曲線間任意點均有c(H )X c(OH )= Kw'-B . M區(qū)域內任意點均有 c(H )v c(OH )10_TC .圖中 T1< T2D . XZ線上任意點均有pH = 7考點四 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shù)/ 1 叫1 丨,常考題型1.溶解度與Ksp的相關轉化

9、與比較;2 .沉淀先后的計算與判斷;3 .沉淀轉化相關計算;4 .金屬陽離子沉淀完全的pH及沉淀分離的相關計算;5.與其他平衡(如氧化還原平衡、配位平衡)綜合的計算;6 .數(shù)形結合的相關計算等。對策應用Ksp數(shù)值大小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時,一定是在組成上屬于冋一類型的難溶電解質才能進行比較,否則,不能比較;在判斷沉淀的生成或轉化 時,把離子濃度數(shù)值代入Ksp表達式,若數(shù)值大于 Ksp,沉淀可生成或轉化為相應難溶物質;利用 K sp可計算某些沉淀轉化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1. (2015 常州模擬)已知 25C時,Ka(HF) = 6.0X 10 , Ksp(MgF 2) = 5.0X 10 。現(xiàn)

10、向 1L0.2mol/LHF 溶液中加入1L0.2mol/LMgCI 2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 25C時,0.1mol/LHF 溶液中 pH = 1B . 0.2mol/LMgCI 2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為 2c(Mg2= c(C)>c(H +) = c(OH)2 +7C. 2HF(aq) + Mg (aq)MgF2(s)+ 2H (aq),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1.2X 10D .該反應體系中有 MgF2沉淀生成2. 常溫下,Ag2SO4、AgCl、AgI 的溶度積常數(shù)依次為:Ksp(Ag2SO4)= 7.7X 105、Ksp(AgCI) = 1.8X 10-1°

11、、Ksp(AgI) =8.3X 1017。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A .常溫下,Ag 2SO4' AgCl、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依次減弱B .在AgCl飽和溶液中加入 Nal固體,有AgI沉淀生成C. Ag2SO4、AgCl、AgI的溶度積常數(shù)之比等于它們飽和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D .在Ag 2SO4飽和溶液中加入 Na2SO4固體有Ag2SO4沉淀析出1化學平衡常數(shù)(K)、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難溶物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是判斷物質性質或變化的重要的平 衡常數(shù)。下列關于這些常數(sh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與溫度、濃度、壓強、催化劑等有關B .當溫度升高時,弱

12、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變小C. Ksp(AgCl)> Ksp(AgI),由此可以判斷 AgCl(s) +(aq)=Agl(s) + C(aq)能夠發(fā)生D . Ka(HCN)< Ka(CH3COOH),說明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氫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強2.已知常溫下反應, NH3+ H +NH(平衡常數(shù)為K1),Ag + + CAgCl(平衡常數(shù)為K2),Ag + + 2NH3Ag(NH 3)(平衡常數(shù)為K3)。、的平衡常數(shù)關系為 K1>K3>K2,據(jù)此所做的以下推測合理的是()A .氯化銀不溶于氨水 B .銀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鈉有白色沉淀C .銀氨溶液中加入鹽酸有白色沉淀D

13、.銀氨溶液可在酸性條件下穩(wěn)定存在3. TC時,將6molA和8molB充入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g) + 3B(g) C(g) + D(g),容器中B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中實線所示。圖中虛線表示僅改變某一反應條件時,B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下列說法H > 0正確的是().1 1A .反應開始至 a點時v(A) = 1mol L minB .若曲線I對應的條件改變是升溫,則該反應的C .曲線n對應的條件改變是增大壓強D . TC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0.1254. (2013 上海高考改編)部分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弱酸HCOOHHCNH2CO3電離平衡常數(shù)(25 C

14、 )Ki = 1.77 X 10410Ki= 4.9X 10 10Ki1 = 4.3X 10 711Ki2 = 5.6 X 10F列選項錯誤的是() 2CN + H2O+ CO2=2HCN + CO 2HCOOH + CO=2HCOO + H2O + CO2f 中和等體積、等 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精心整理等體積、等濃度的 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離子總數(shù)前者小于后者A .B .C . D .5. 已知FeCl3溶液與KSCN溶液混合后發(fā)生反應FeCb+ 3KSCNFe(SCNb+ 3KCI,達到平衡后,改變條件,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向溶液中加入少

15、許 KCI固體,溶液顏色變淺B 升高溫度,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C .加入少許KCI固體或者加入少許 FeCh固體平衡常數(shù)均發(fā)生變化,且變化方向相反D 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 K =6. (2015廊坊模擬)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圖中四點Kw間的關系:A = D v Cv BB .若從A點到D點,可采用:溫度不變在水中加入少量酸C若從A點到C點,可采用:溫度不變在水中加入少量NH4CI固體D .若從A點到D點,可采用:溫度不變在水中加入少量NH4CI固體7. (2015浙江五校聯(lián)考)氯堿工業(yè)電解所用的氯化鈉溶液需精制。除去有影響的Ca2 j Mg2+> NH、SO及泥

16、沙,其精制流程如下:Ca(OH)2Mg(OH) 2pH> 11.5> 4.2已知:Ca2*、Mg2+開始形成相應氫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10119" 1 一 9Ksp(BaSO4)= 1.1 X 10 , Ksp(BaCO3)= 2.6X 10 , K$p(CaCO3)= 5.0X 1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鹽泥a除泥沙外,還含有 Ca(OH)2和Mg(OH) 2B .過程I中將 NH轉化為N2的離子方程式是 3CIO+ 2NH=3CI+ N2T + 3出0+ 2H +C .過程H中通入 CO2有利于除SOD .過程"調pH可以使用硝酸8運用化學反應

17、原理研究鹵族元素的性質具有重要意義。(1) 下列關于氯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填寫字母)。a. 氯水中存在兩種電離平衡b. 向氯水中通入SO2,其漂白性增強c. 向氯水中通入氯氣,c(H +)/c(CIO)減小d. 加水稀釋氯水,溶液中的所有離子濃度均減小e. 加水稀釋氯水,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f .向氯水中加入少量固體NaOH,可能有c(Na+)= c(CI)+ c(CIO)常溫下,已知25 C時有關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弱酸化學式HCIOH2CO3電離平衡常數(shù)4.7X 10 87 11K1 = 4.3X 10 7 K2= 5.6X 10 11寫出84消毒液露置在空氣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8、 (3)電解飽和食鹽水可得到溶質為M的堿溶液,常溫下將濃度為ci的M溶液與O.lmol L"的一元酸HA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pH = 7,貝V ci0.1mol L-1(填”或 “w” ),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為。若將上述“ O.lmol 1的一元酸 HA ”改為“ pH = 1的一元酸 HA ”,所得溶 液 pH 仍為 7,則 ciO.lmol L 1°牙釉質對牙齒起著保護作用,其主要成分為羥基磷灰石Ca5(PO4)3OH,研究證實氟磷灰石Ca5(PO4)3F比它更能抵抗酸的侵蝕,故含氟牙膏已使全世界千百萬人較少齲齒,請寫出羥基磷灰石的溶度積常數(shù)表達式Ksp=,氟離子

19、與之反應轉化的離子方程式為9. (2013山東高考)化學反應原理在科研和生產(chǎn)中有廣泛應用。(1)利用“化學蒸氣轉移法”制備TaS2晶體,發(fā)生如下反應:TaS2(s) + 212(g)Tal4(g) + S2(g)AH > 0反應(I )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I )若K = 1,向某恒容容器中加入1moll2(g)和足量TaS2(s), b(g)的平衡轉化率為(2)如圖所示,反應(I )在石英真空管中進行,入未提純的TaS?粉末和少量b(g), 一段時間后, 純凈TaS2晶體,則溫度T1在溫度為T1的一端得到了先在溫度為T2的一端放“V”或“=”)。上述反應體系中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3)利用

20、I2的氧化性可測定鋼鐵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將鋼樣中的硫轉化成行滴定,所用指示劑為 ,滴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2SO3,然后用一定濃度的I2溶液進Kh =25C時,H2SO3HSO + H*的電離常數(shù) Ka= 1 X 10 2mol L二則該溫度下 NaHSOs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mol-L 二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12,則溶液中將(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10.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平衡和難溶物的溶解平衡均屬于化學平衡。 H + + A2。I .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H2AH + + HA,HA(1)相同濃度下,NaHA溶液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Na2A溶液的pH。(2) 某溫度下,若向0.1mol/L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列關系中,一定正確的是0.1mol/L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時該混合溶液中下a.b.c.d.+-14c(H ) c(OH )= 1 X 10+ 2c(Na ) + c(K ) = c(HA )+ 2c(A )+c(Na ) > c(K )c(Na +) + c(K +) = 0.05mol/L(3) 已知常溫下H2A的鈣鹽(CaA)飽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2+2CaA(s) Ca (aq) + A (aq) AH > 0。降低溫度時,Ksp(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精心整理滴加少量濃鹽酸

22、,c(Ca2+)(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n 含有C20的廢水毒性較大,某工廠廢水中含5.00 x 103mol L1的C20。為使廢水能達標排放,作如下處理:C2OCr3+、Fe3+石灰水,Cr(OH) 3、Fe(0H)3(1) 該廢水中加入綠磯(FeS04 7H 2O)和稀硫酸,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欲使10L該廢水中的Cr20完全轉化為Cr3+,理論上需要加入 gFeS04 7H2O0(3)若處理后的廢水中殘留的c(Fe3+) = 2X 10"'mol l",則殘留的Cr3+的濃度為。(已知:KspFe(OH)3一 38_ 31=4.0X 10Ks

23、pCr(OH)3= 6.0X 10 )課后作業(yè):學生對于本次課的評價:1、是否掌握知識O全部掌握O基本掌握O不掌握2、是否滿意老師教學O特別滿意O滿意o般O不滿意學生簽字:教師評定:1、上次作業(yè)評價:好較好一般差2、學生課堂表現(xiàn):很積極較積極一般不積極3、學生接受程度:全部接受大部分接受大部分接受不能接受4、課間紀律:好較好一般差5、其他情況:教師簽字:答案詳解:考點一化學平衡常數(shù)1. 解析:(1)因Fe和Fe2O3都為固體,不能代入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所以K =,由表中數(shù)據(jù)知,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減小,說明平衡向左移動,故AH<0 0I ' Fe2O3(s) + CO(g)Fe(s

24、)+ CO2(g)一 1起始(mol L )0.10.1轉化(mol L _ 1)xx平衡(mol L )0.1 x0.1 + x由題意得 K = 4.0,解得 x= 0.06。所以 a (CO)= x 100% = 60%, v(CO2) = = = 0.006mol 1 min 1。_ 1 _ 1答案:(1)<(2)0.006mol L min 60%2. 解析:解答本題需從平衡建立的過程“三段式”和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入手求解。(1) 由方程式知反應消耗的N與M物質的量相等,則 N的轉化率為:X 100% = 25% 0(2) 由于該反應正反應吸熱,溫度升高,平衡右移

25、,則M的轉化率增大。(3) 若反應溫度不變,則平衡常數(shù)不變。精心整理K =,則=,解得 a= 6。(4) 根據(jù)(3)的結果,解得 M的轉化率為41%。答案:(1)25%(2)增大 (3)6(4)41%考點二電離常數(shù)1 .解析:選D 由CH3C00H和NH3缶0的電離常數(shù)相等可知當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結合 電荷守恒知c(CH3COO)+ c(OH)= c(NH) + c(H +),則c(CH3C00)= c(NH) , D項正確;開始滴加氨水時,水的 電離程度增大,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時,水的電離程度最大,再繼續(xù)滴加氨水時,水的電離程度減小,A項錯誤;向醋酸中滴加氨水,溶液的酸性減弱,堿

26、性增強,c(0H)增大,由NH3H20NH + 0H可知K =,故減小,B項錯誤;根據(jù)原子守恒知n(CH3C00)與n(CH 3C00H)之和不變,但滴加氨水過程中,溶液體積不斷增大,故c(CH 3C00)與c(CH3C00H)之和減小,C項錯誤。2解析:選C 由電離常數(shù)的數(shù)據(jù)可知四種酸在冰醋酸中均未完全電離,酸性最強的是HCI0 4,最弱的是HN0 3,由此可知C項中的電離方程式應用“”號表示。考點三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51. 解析:選 B 該溫度下,pH = 7 時溶液呈堿性,Na0H 過量,p0H = 5, = 10 ,V(H2S04): V(Na0H) = 9 :1。+ -2. 解析:選

27、D 根據(jù)水的離子積定義可知 A項正確;XZ線上任意點都存在 c(H ) = c(OH ),所以M區(qū)域 內任意點均有c(H +) vc(OH -),所以B項正確;因為圖像顯示 T1時水的離子積小于 T2時水的離子積,而水的電 離程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所以C項正確;XZ線上只有X點的pH = 7,所以D項錯誤。考點四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shù)1 .解析:選D A項,HF是弱酸,25C時,0.1mol/LHF溶液中pH > 1,錯誤;B項,MgC"屬于強酸弱堿 鹽,離子濃度關系為 c(Cl )> 2c(Mg )>c(H ) >c(OH ),錯誤,C 項,2HF(aq)

28、+ Mg (aq) MgF2(s)+ 2H (aq),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K = K(HF)/Ksp(MgF2)= 7.2X 103,錯誤;D項,該反應體系中 c(Mg") (<) > Ksp(MgF 2),有 MgF2沉淀生成,正確。2 解析:選C 由數(shù)據(jù)可知A選項正確;Ksp(AgI) v Ksp(AgCl),說明AgI更難溶,B選項正確;Ksp(Ag 2SO4)=c2(Ag + )X c(SO),Ksp(AgCl) = c(Ag + )X c(Cl ),Ksp(Agl) = c(Ag +) X c(I),顯然 C 選項錯誤;Ag2SO4飽和溶液中 存在沉溶解平衡:A

29、g2SO4(s)2Ag + (aq) + SO(aq),加入NaSO5固體,SO的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有Ag 2SO4固體析出,D選項正確。1.解析:選C 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與溫度有關,與濃度、壓強、催化劑無關,A不正確;電離是吸熱的,加熱促進電離,電離常數(shù)增大,B不正確;酸的電離常數(shù)越大,酸性越強,D不正確。2解析:選C 因為K3>K2,所以Ag +與NH3的結合能力大于 Ag +與Cl之間的沉淀能力,AgCl溶于氨水, A、B錯誤;由于 K1>K3,所以在Ag(NH 3)Ag + 2NH3中加入HCI,有H + + NH3NH,致使平衡右移,c(Ag +)增大,Ag + + C

30、l =AgCl J,D 錯誤,C 正確。一 1一 1一 1 13. 解析:選C 由圖像可知,反應開始至 a點時v(B) = 1mol L min ,則v(A) = 1/3mol L min , A項錯誤;曲線I相對于實線先達到平衡,但B的轉化率減小,則該反應AH V 0,B項錯誤;曲線H相對于實線先達到平衡,B的轉化率增大。若增大壓強,平衡右移,B的轉化率增大,C項正確;根據(jù)b點的數(shù)據(jù)計算可知:TC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0.5,D項錯誤。4. 解析選D 根據(jù)電離平衡常數(shù),HCN的電離程度介于 H2CO3的一級電離和二級電離之間,因此中反應錯誤,應為CN+出0+ C02=HCN + HCO。

31、 HCOOH的電離程度大于 H2CO3的一級電離,正確。等pH的 HCOOH和HCN,HCN溶液的濃度大,中和等體積、等pH的HCOOH和HCN,后者消耗NaOH的量大,正確。在 HCOONa 和 NaCN 中存在電荷守恒:c(Na +)+ c(H +) = c(HCOO)+ c(OH), c(Na +) + c(H +) = c(CN)+ c(OH )。等濃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NaCN水解程度大,溶液中 OH 濃度大,H +濃度小。根據(jù)電荷守恒,兩 溶液中離子總濃度為 2c(Na+)+ c(H +),而Na +濃度相同,H +濃度后者小,因此等體積、等濃度的兩溶液中離子 總數(shù)前者

32、大于后者,錯誤。5解析:選B 該反應的本質是 Fe3*與SCN之間的反應,即Fe3*+ 3SCN Fe(SCN)3,與其他離子無關,故加入KCl固體對平衡無影響,A項錯誤;其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D項錯誤;只要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就不會發(fā)生變化,C項錯誤;任何反應都伴隨著溫度的變化,故改變溫度,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B項正確。6. 解析:選C Kw是溫度的函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增大,A、D點溫度相同,B點溫度高于C點溫度,A正確;從A點到D點,溫度不變,酸性增強,B、D正確;A、C點溫度不同,C錯誤。7. 解析:選C 鹽泥a是在pH = 11的條件下得到的,由題給條件,得不到Ca(OH)2, A錯;過

33、程I是在堿性條件下進行的,得不到H + , B錯;過程"調pH不可以使用硝酸,會引入 NO雜質,D錯。&解析:(1)氯水中存在次氯酸的電離和水的電離兩種平衡;向氯水中通入SO2,二者反應生成硫酸和鹽酸,其漂白性減弱;當氯水飽和時再通氯氣,c(H + )/c(CIO)不變,若氯水不飽和再通氯氣,酸性增強會抑制次氯酸的電離,故比值增大;加水稀釋氯水,溶液中的OH濃度增大;加水稀釋氯水,酸性減弱,對水的電離抑制作用減弱,故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向氯水中加入少量固體NaOH,當溶液呈中性時,根據(jù)電荷守恒可推導出:c(Na+) = c(C) + c(ClO)。(2) 由于次氯酸的酸性介于碳酸的兩級電離常數(shù)之間,因此84消毒液露置在空氣中與二氧化碳反應只能生成碳酸氫鈉。(3) 當HA為強酸時二者濃度相等,為弱酸時由于生成的鹽因水解顯堿性,則酸要稍過量。離子濃度大小比 較時可根據(jù)電荷守恒進行推導。(4) 沉淀轉化的實質是由難溶的物質轉化為更難溶的物質。答案:(1)aef(2) ClO+ CO2 + H2O=HClO + HCO 2HClO)2H + 2C+ O2 T -+ +(3) < c(Na )= c(A )>c(OH )= c(H )>52+3(4) c (Ca )c(PO)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