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施工與驗收導則(試行)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統構建(征求意見稿)2目錄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1透水路面工程4.2阻水型路緣石施工4.3綠色屋頂工程4.4園林綠化4.5蓄水池(罐)4.6設備安裝4.7駁岸工程4.8滲管(渠)及滲井4.9質里驗收4.7質里驗收5維護管理5.1一般規定5.2設施維護6園林植物養護管理6.1園林樹木6.2園林化卉6.3草坪養護6.4園林地被植物6.5園林綠地6.6生態浮島6.7養護管理質量標準1 總則1.0.1為指導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特制定本導則。1.0.2本導則適用于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 統的施工、
2、驗收和維護管理。1.0.3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的施工、驗 收、維護管理除應符合本導則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 規定。2 術語2.0.1 PP雨水收集模塊由再生聚丙烯制成的模塊,可按工程設計需要任意組合,用于儲蓄雨水。2.0.2 PP雨水收集模塊蓄水池由PP雨水收集模塊組合拼裝成的地下蓄水設施。3 基本規定3.0.1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的施 工、驗收和維護管理應嚴格按設計文件進行實施,并應達到設計目標與 指標要求。3.0.2施工單位施工前應根據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 水控制利用系統的工程特點編制施工方案。3.0.3施工現場
3、應做好水土保持措施,減少施工過程對場地及其周 邊環境的擾動和破壞。3.0.4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統建設中的原 材料、半成品、構配件、設備等應符合下列規定:1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國家現行標準的,可執行地方標準;2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應組織專家對企業標準論 證后作為產品驗收的依據。3.0.5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的維護管 理部門應定期對設施的效果進行檢測和評估,并及時維護。3.0.6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的維護管3.0.7理部門應做好雨季來臨前和雨季期間設施的檢修和維護管理。宜建立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
4、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的施工、驗收和維護管理技術檔案,實行信息化管理。3.0.83.0.9工程開挖、填埋、碾壓施工時,不應降低自然土壤的滲透能力。室外雨水回用埋地管道的覆土深度,應根據濟南市各地區土壤冰凍深度、車輛荷載、管道材質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確定,管頂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凍線以下 0.15m,車行道下的管頂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3.0.10 構筑物土石方、砌筑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與驗收應符合國家標準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的有關規定。4 施工與驗收4.1透水路面工程4.1.1透水路面原材料必須經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4.1.2透水路面工程必須先施工試驗段,并對配合
5、比和施工參數進行 施工總結,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按最終確定的配合比和施工參數施 工。4.1.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驗收和維護管理除應符合城 鎮道路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 135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1透水系數以0.5-1為宜。2連續孔隙率應不小于15%條文說明:4.1.4透水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驗收和維護管理除應符合透 水瀝青路面技術規程CJJ/T190、城鎮道路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 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1透水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開工前,宜鋪筑單幅長度為100m200m 的試驗路段,進行混合料的攪拌、攤鋪和碾壓試驗,并應據此確定合
6、理 的施工參數。2鋪筑透水瀝青混合料前,應檢查下層結構的質量,對透水瀝青路 面I型和n型應檢查封層質量,同時應對下層結構進行現場滲水試驗。4.1.5透水磚質量應符合透水路面磚和透水路面板GB/T上釘釘 25993砂基透水磚JG/T376、透水磚JC/T945的有關規定。4.1.6透水磚路面工程施工、驗收和維護管理應符合透水磚路面技術規程CJJ/T188城鎮道路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的規定。4.2 阻水型路緣石施工4.2.1阻水型路緣石適用于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水控 制利用系統的高位花壇,其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 阻水型路緣石宜采用預制混凝土標準塊,曲線段路緣石宜按設 計弧形預制
7、。2阻水型路緣石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 C30,其質量應符合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的規定。3阻水型路緣石設計圖如下:,f nn-F- rriJ*uuuJIinmCT-O審1, 隸Eg已威牝弍機 N號線10CM中飄肝600x450xl5Cr'-n?4.2.2阻水型路緣石應以干硬性砂漿鋪砌,砂漿應飽滿、厚度均勻,水 泥砂漿應隨拌隨用。423阻水型路緣石砌筑應穩固、直線段順直、曲線段圓順、縫隙均勻。424阻水型路緣石檢驗標準:阻水型路緣石應砌筑穩固、砂漿飽滿,外露面清潔、線條順暢,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24的規定。表424 路緣石安砌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
8、率檢驗方法范圍(m占數丿、25人直順度< 101001用20m線和鋼尺量相鄰塊高差< 3201用鋼板尺和塞尺量縫寬± 3201用鋼尺量頂面咼程± 10201用水準儀測量4.2.5阻水型路緣石背后宜澆筑水泥混凝土支撐,并還土夯實,還土夯實寬度不宜小于50cm高度不宜小于15cm壓實度不宜小于90%4.2.6阻水型路緣石檢驗合格的段落,應及時進行混凝土后背的施工。427阻水型路緣石阻水孔封堵宜符合下列規定:1阻水型路緣石阻水孔宜采用灰土封堵并搗實,頂部5cm用砂漿封堵并宜低于頂面5mm2封堵時應對路緣石采取保護措施。4.3綠色屋頂工程431綠色屋頂施工和驗收應符合現
9、行國家標準種植屋面種植技術規程JGJ155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 的規定。4.3.2灌溉設施管道的套箍接口應安裝牢固緊密、對口嚴密。4.3.3當屋面坡度大于20%寸,施工人員應采取保護和防滑措施。4.3.4伸出屋面的管道和預埋件等應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安裝完成。后裝的設備基座下應增加一道防水增強層,施工時應避免破壞防水層和保護層。4.3.5為雨水集蓄設計的路沿石施工應按照設計圖紙標準要求,保證路沿石的穩定性和安全性。4.4園林綠化工程4.4.1濟南市坡地與平原復合型城市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統的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驗收和維護管理應滿足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GB
10、/T50563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CJJ82的有關要求。4.4.2綠化栽植或播種前應對該地區土壤理化性質進行化驗分析,采取相應的土壤改良、施肥和置換客土等措施。4.4.3種植回填土應分層適度夯實,或自然沉降達到基本穩定,嚴禁用機械反復碾壓。4.4.4綠色屋頂綠化種植材料的選擇和栽培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1植物材料應首選容器苗、帶土球苗和苗卷、生長勢、植生帶等全根苗木。2草坪建植、地被植物栽植宜采用播種工藝。3苗木修剪應適應抗風要求,栽植喬木的固定可采用地下牽引裝 置,栽植喬木的固定應與栽植同時完成。植物材料的種類、品種和植物配置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445下凹式綠地種植苗木選擇適應濟南市及
11、周邊地區的耐旱耐淹植4.4.6物。水濕生植物栽植地的土壤質量不良時,應更換合格的栽植土,使 用的栽植土和肥料不得污染水源。4.4.7水濕生植物栽植槽的材料、結構應符合滲透系數設計要求。槽內 不宜采用輕質土或栽培基質,栽植槽土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無設計 要求的應大于50cm。4.5蓄水池(罐)4.5.1 PP雨水模塊蓄水池施工及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 水池土方開挖及墊層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根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周邊環境編制基坑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專項施工方案。2)水池基坑開挖工作面寬度不應小于0.5m。3)基坑內不得有過多的大石塊和尖銳物質。4)水池地基承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5)水池
12、基礎表面應平整光滑,高程誤差值控制在士 10mm2 水池防滲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防滲膜宜選用為HDP時質,其厚度不得小于1.0mm,土工布為纖維絲針織品,重量不得低于300g/山2。可采用手提式縫紉機縫紉連接,土工布采用雙層,模塊的轉角處要采用多層土工布疊加,防止防滲膜被刺破、劃傷。2 水池防滲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防滲膜必須在池底平鋪焊接,不得隨意拉扯2)膜片之間搭接度度不應小于10cm防滲膜焊接縫應滿足設計要求,轉角處、管道和膜之間要用焊槍加固。拼裝模塊的組裝應用橡膠錘敲擊嚴密。水井周邊打孔應均勻,水井和水池應保持相通。土方回填應滿足下列規定:1)水池四周及及頂部先鋪設至少 200mm
13、厚的細砂以保護防滲膜, 然后再回填土。2)土中不得含有尖銳物質和石塊。3)回填回填密實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 棄流過濾設備及電氣設備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7雨水設備控制電柜安裝完畢后,應對整個雨水系統進行調試,直 到系統運行正常。4.5.2 磚、石、鋼筋混凝土蓄水池施工及驗收應符合給水排水構筑 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41的有關規定。4.5.2 塑料、玻璃鋼蓄水池(罐)應與進出管連接緊密,埋于地下時,回填材料中不得含有尖銳物質和石塊。4.6 設備安裝461水處理設備的安裝應按照工藝要求進行。在線儀表安裝位置和方 向應正確,不得少裝、漏裝。462設備中的閥門、取樣口等應排列整齊,間隔均勻,不
14、得滲漏。463蓄水池按設計要求預埋各種預埋件,穿過池壁和池底的管道應采GB 50141。取防滲漏措施,池體施工完成后,應進行灌水試驗。灌水試驗方法應符 合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4.7 駁岸工程4.7.1城市水系的生態駁岸施工應滿足設計要求。4.7.24.7.3干砌石、漿砌石和拋石護坡材料,應采用堅硬未風化的石料。水體生態砌筑駁岸基礎墊層應按設計要求施工,設計未提出明確要求時,基礎墊層應為10cm厚C15混凝土,其寬度應大于基礎底寬度 10cm。4.7.4池塘駁岸基礎的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提出明確要求的, 基礎寬度應是駁岸主體高度的3/54/5,壓頂寬度最低不得小于3
15、6cm 砌筑砂漿應采用1: 3水泥砂漿。4.7.5駁岸后側回填土不得采用黏性土,排水盲溝應與雨水排水系統相 連,園林駁岸頂部標高出現較大高程差時。應設置變形縫。4.7.6以石材為主體材料的自然園林駁岸,其砌筑應曲折蜿蜒、錯落有 致、紋理統一,景觀藝術效果符合設計規定,駁岸溢水口的藝術處理, 應與駁岸主體風格一致。4.8滲管(渠)及滲井481滲管/渠施工及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滲管/渠開孔率應控制在1%-3臨間,無砂混凝土管的孔隙率應 大于20%2滲管/渠四周應填充礫石或其他多孔材料,礫石層外包透水土工 布,土工布搭接寬度不應少于 200mm3滲管/渠設在行車路面下時覆土深度不應小于700mm
16、4.8.2滲井的出水管的內底高程應高于進水管管內頂高程,但不應高 于上游相鄰井的出水管管內底高程。4.9 質量驗收4.9.1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相關的國家 現行標準有關規定。4.9.2雨水收集和排放管道在回填土前應進行無壓力管道嚴密性試驗,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的規定。4.9.3雨水蓄水池(罐)應做滿水試驗。4.9.4驗收應包括以下內容:工程布置;雨水入滲工程;雨水收集傳輸工程;雨水儲存與處理工程;雨水回用工程;雨水調蓄工程;下沉綠地種植工程;8相關附屬設施。495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監 理單
17、位和相關單位進行隱蔽驗收,確認合格后,應形成隱蔽驗收文件。4.9.6種植工程喬灌木應全數檢驗。4.9.8當施工中對材料的質量有懷疑或爭議時,應在監理單位或建設單 位的見證下,由施工單位組織實施實體檢驗。實體檢驗應委托具有相應 資質等級的檢測機構進行。4.9.9當對施工質量檢驗不符合要求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理:1經返工重做的,應重新進行驗收。2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應予以驗 收。3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 核算認可能夠滿足結構安全和適用功能的,可予以驗收。4經返修或加固處理的部分工程,雖然改變外形尺寸但仍能滿足適 用要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
18、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4.9.10通過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低影響開發雨 水工程,嚴禁驗收。4.9.11驗收時應逐段檢查雨水供水系統上的水池(箱)、水表、閥門、 給水栓、取水口等,落實防止誤接、誤用、誤飲的措施。4.9.12施工驗收時,應具有下列文件:1施工圖、竣工圖和設計變更文件;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中間試驗記錄;3 土壤和水質化驗報告;4管道、容器的壓力試驗記錄;工程質量事故處理記錄;工程質量驗收評定記錄;4.9.13設備調試運行記錄。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工程宜在整個工程經過一個雨季運行后進行評價,以確定低影響開發工程措施是否達到規劃與設計指標。4.9.14驗收合格后應將有關設
19、計、施工及驗收的文件立卷歸檔。5 維護管理5.1一般規定5.1.1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的維護管理部門應定期對設施的效果進行檢 測和評估,并及時維護。5.1.2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的維護管理部門應做好雨季來臨前和雨季期 間設施的檢修和維護管理。5.1.3宜建立低影響開發設施養護技術檔案,實行信息化管理。5.1.4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的維護管理除應符合本導則的規定外,尚應 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5.2設施維護5.2.1設有進水口和溢流口的設施維護應符合下列規定:1進水口或溢流口出現水土流失時,應設置碎石緩沖或采取其他防沖刷措施;2進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積導致過水不暢時,應及時清理垃圾與沉積物。52
20、2濕塘、雨水濕地、蓄水池和雨水罐等設施的防誤接、誤用、誤飲 等警示標識損壞或缺失時,應及時進行修復和完善。5.2.3當透水鋪裝面層出現破損、不均勻沉降及滲透能力大幅下降時應 及時進行維護。5.2.4綠色屋頂的維護除應符合種植屋面工程技術導則JCJ155建 筑與小區雨水利用技術規范GB5040(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水落口的卵石緩沖帶堵塞或淤積導致過水不暢時,應及時清理。排水層排水不暢時,應及時排查原因并修復。5.2.5屋頂出現漏水時,應及時修復或更換防滲層。生物滯留設施(植草溝、植被緩沖帶、生物滯留帶)、下沉式綠 地和滲透塘等滯蓄設施維護應符合以下規定:1當雜物或垃圾影響景觀、堵塞進水口及
21、溢流口時,需及時處理。2進水口不能有效收集匯水面徑流雨水時,應加大進水口規模或進 行局部下凹等。滯蓄空間因沉積物淤積導致滯蓄能力不足時,應及時清理沉積物。當邊坡加固、進水口及溢流口發生結構性破壞時應及時進行加固。當排空時間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及時置換表層覆蓋物。由于坡度較大導致溝內水流速度超過設計流速時,應增設擋水堰或抬咼擋水堰咼程。5.2.6滲井、滲(渠)維護應包括滲透設施的檢查、清掃和滲透機能的 恢復,并應符合以下規定:1設施內因沉積物淤積導致調蓄能力或過流能力不足時,應及時清理沉積物。當滲透井/管/渠調蓄空間雨水的排空時間超過36h,應及時置換填料。527濕塘、雨水濕地維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22、:前置塘/預處理池內沉積物淤積超過50%寸,應及時進行清淤。防誤接、誤用、誤飲等警示標識、護欄等安全防護設施及預警系統損壞或缺失時,應及時進行修復和完善。護坡出現坍塌時應及時進行加固。應定期檢查泵、閥門等相關設備,保證其能正常工作。應及時收割、補種修剪植物、清除雜草。528蓄水池維護應符合以下規定:1蓄水池的沉淀池沉積物淤積超過設計清淤高度時,應及時進行清 淤。蓄水池的維護應定期檢查泵、閥門等相關設備,保證其能正常工作。529雨水罐的維護應符合以下規定:及時清除雨水罐內沉積物。在冬季來臨前應將雨水罐及其連接管路中的水放空。5.2.10調節塘應定期檢查調節塘的進口及出口是否通暢,確保排空時 間達
23、到要求,且每場雨之前應放空。5.2.11調節池的維護應符合以下規定:1監測排空時間是否達到設計要求;2預處理設施及調節池內有沉積物淤積時,應及時進行清淤。5212初期雨水棄流設施沉積物淤積導致棄流容積不足時應及時進行清淤等。5.2.13人工土壤滲濾維護應符合以下規定:應及時補種修剪植物、清除雜草。土壤滲濾能力不足時,應及時更換配水層。配水管出現出現堵塞時,應及時疏通或更換等。6園林植物養護管理6.1園林樹木6.1.1園林樹木的修剪應滿足下列規定:園林樹木修剪應依據園林綠化功能需要和設計要求,充分考慮樹木與生長環境的關系,并根據樹齡、樹勢、樹木生長規律進行修剪。修剪樹木前應制定修剪技術方案,并對
24、工人進行培訓。自然型的樹木修剪應以樹木自然樹冠形狀為基礎進行修剪。造型樹木的修剪應適當控制樹木枝干,保持樹木造型。5園林樹木修剪時期應符合下列規定:1) 園林樹木宜在休眠期和生長期進行修剪,但更新修剪須在休眠期進行。2)有嚴重傷流和易流膠的樹種修剪應避開生長季和落葉后傷流嚴重期。3)抗寒性差的、易抽條的樹種宜于早春進行。4)常綠樹的修剪應避開生長旺盛期。5)綠籬、色塊等修剪應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進行。6行道樹中喬木的修剪,除應按本導則6.1.1中1-5條規定外,還 應滿足下列規定:1)行道樹的樹型和分枝點高度應基本一致,分枝點高度最低標準為 2.8m。2)樹木與架空線有矛盾時,應修剪樹
25、枝,使其與架空線保持滿足F表的安全距離。樹木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的最小垂直距離電線電壓樹木至架空線凈距(m最小水平距離(A)最小垂直距離(B)1-101.01.535-1102.03.0154-2203.53.53304.04.53)在交通路口 30m范圍內的樹冠不應遮擋交通信號燈。4)路燈和變壓設備附近的樹枝應滿足下表中的安全距離要求。綠化植物與建筑物、構筑物的平面間距建筑物、構筑物名稱距喬術中心不小于(m)距灌木邊緣(m)建筑物外墻:有窗4.000.50無窗2.000.50擋土墻頂內和墻角外1.000.50高2M以下的圍墻1.000.50高2M以上的圍墻(及擋土墻基)2.000.50標準軌距
26、鐵路5.003.50中心線道路路面邊緣1.000.50人行道路面邊緣2.002.00體育用場地3.003.00電桿中心2.000.75路旁變壓器外緣、交通燈柱3.00不宜種瞀亭3.00不宜種路牌、交通指示牌、車站標志1.20不宜種消防龍頭、郵筒1.20不宜種測量水準點2.002.00天橋邊緣3.50不宜種排水溝邊緣1.000.50冷卻塔邊緣1.5倍塔咼不限冷卻池邊緣40.00不限7綠籬及色帶修剪應符合下列規定:1)修剪應使綠籬及色帶輪廓清楚,線條整齊,頂面平整,高度一致,側面上下垂直或上窄下寬。每年整形修剪不宜少于2次。2)綠籬及色帶每次修剪高度應較前一次修剪提高1cm。8藤木修剪應符合下列規
27、定:1)吸附類藤木,應在生長季剪去未能吸附墻體而下垂的枝條,未完全覆蓋的植物應短截空隙周圍枝條,以便發生副梢,填補空缺。2)鉤刺類藤木,可按灌木修剪方法疏枝。3)生長到一定程度,樹勢衰弱時,應進行回縮修剪。4)5)成年和老年藤木應常疏枝,并適當進行回縮修剪。生長于棚架的藤木,落葉后應疏剪過密枝條,清除枯死枝。6.1.4園林樹木施肥及土壤改良應滿足下列規定:6.1.2園林樹木灌水、排澇應滿足下列規定:1應根據濟南市氣候特點、土壤保水、植物需水、根系喜氣等情況, 適時適量進行澆水,澆水前應先檢查土壤含水量。2 新植樹木應在連續5年內充足灌溉,土質保水力差或根系生長緩 慢樹種,可適當延長灌水年限。3
28、 澆水樹堰高度不應低于10cm樹堰直徑,有鋪裝地塊的以預留池 為準;無鋪裝地塊的,喬木應以樹干胸徑10倍左右、樹冠垂直投影的1/2 為準。用水車澆灌樹木時,應使用軟管緩流澆足、澆透。噴灌時應開關定時,專人看管,以地面達到徑流為準。在使用再生水澆灌綠地時,水質必須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中對園 林植物灌溉水質的要求。7 在雨期可采用開溝、埋管、打孔等排水措施及時對綠地和樹池排 澇。綠地和樹池內積水不得超過 24小時,宿根花卉種植地積水不得超過12小時。6.1.3園林樹木的中耕除草應滿足下列規定:在植物生長季節宜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應
29、除小、除早、除了;在綠地內采用化學藥劑除草時,必須根據試驗結果應用。1應根據園林樹木生長需要和土壤肥力情況,合理施肥;2 在樹木休眠期以有機肥為主,在與土壤拌勻后,采用穴施、環施 和放射狀溝施等方法;3在樹木生長季節可根據需要,進行土壤追肥或葉面噴肥;4園林樹木施肥量應根據樹木大小、肥料種類及土壤肥力狀況而定, 施用時要用量準確,并充分粉碎,與土壤混合后要撒施均勻,隨即澆水, 避免肥料裸露;用鐵篦子等完全封閉的樹穴,應預留專門的灌溉和施肥口。6.1.5園林樹木的病蟲害防治應滿足下列規定: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應科學、有針對性地進行養護管理。及時清理帶病蟲的落葉、
30、雜草等,消滅病源、蟲源,防止病蟲擴散、蔓延。4 應加強病蟲檢查,發現主要病蟲害應根據蟲情預報及時采取防治 措施,對于危險性病蟲害,一旦發現疫情應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并迅速 采取撲滅措施。5操作人員必須按照國家農牧漁業部、衛生部發布的農藥安全使 用規定及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質量標準進行作業。無編6.1.6園林樹木的防寒應滿足下列規定:加強肥水管理,尤其是返青水和凍水應適時澆灌,并澆足澆透。合理安排修剪時期和修剪量。對不耐寒的樹種和樹勢較弱的植株應分別采取不同防寒措施。對耐寒、耐旱、抗風能力差的邊緣樹種在新植3年內應搭設風障。5 對耐寒性差且樹皮較薄的樹種在新植 3年內可采取主干裹薄膜加 繞草
31、繩等防寒措施。6 對株形低矮、抗寒性較差的花灌木應于根基部培設土堆防寒。6.2園林花卉621應根據不同花卉植物的生態習性、生物學特性、應用要求和 周圍環境狀況,進行養護管理。6.2.2宿根花卉萌芽前應剪除上年殘留枯枝、枯葉。6.2.3花壇、花徑和各種容器栽植花卉應及時灌水,宿根花卉應做 好返青水和凍水的澆灌時期和灌水量,忌水澇花卉應注意排澇,花池應 在適當位置加設排水孔。6.2.4及時中耕除草,作業時應避免傷根及造成根系裸露,宿根花 卉萌芽期應注意保護新生嫩芽,并及時剪除多余萌蘗。6.2.5結合澆灌和中耕適量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和合理結構。6.2.6宿根花卉花謝后應及時去除殘花、殘枝和枯葉,并加
32、強肥水 管理;1年生草花花后失去觀賞價值的應及時更換。6.2.7及時清理死苗,并按原品種、原規格補齊。6.2.8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及時清理株間的枯枝落葉,對病蟲 害早發現早治理。6.2.9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必須按照農藥操作規程并參照園 林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質量標準進行作業。(無編號)6.2.10對不耐寒的宿根花卉應分別采取覆土等不同防寒措施,確 保安全越冬。6.3 草坪養護631草坪的養護管理,根據立地條件、草種生長習性、草坪的功能進 行。6.3.2草坪的修剪應根據不同草種的習性和觀賞效果,進行定期修剪。應根據草種、季節、環境等因素確定剪草高度。修剪高度不宜大于草高的1/3633除土壤
33、封凍期外,人工草坪應適時進行澆灌,澆水深度不低于20cm。雨季應注意排水,干熱天氣尤其是冷季型草應適當噴水降溫保護草地。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上凍前要澆足澆透凍水。6.3.3嚴禁使用撒過融雪劑的積雪補充草坪土壤水分。6.3.4在使用再生水灌溉時,水質必須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中對園林 植物灌溉水質的要求。6.3.5草坪每年應根據草坪草的生長狀況進行適當追肥,施肥時期和施 肥量應滿足下列規定:1冷季型草坪返青前,可施腐熟粉碎的有機肥,施肥量50 g/m2150g/m2,或施10g/m2尿素或10g/m2磷酸二銨等;2生長期應視草情
34、,適當增施磷、鉀肥;3晚秋,可施氮、磷、鉀復合肥或純氮肥2次3次,每次約10 g/m215g/nm。4暖季型草,可于5月和8月各施10g/m2尿素。6.3.6草坪施肥應均勻,撒施后應及時灌水。6.3.7人工建植的草坪要及時清除雜草,保持草坪純度;使用除草劑必 須根據試驗結果應用。638對被破壞或其他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草應及時更換補植。639三年生以上草坪應采取打孔透氣、疏草等措施。6.3.10草坪的病蟲害防治,應以防為主,綜合防治。草坪病害以冷季型 草最為嚴重。化學防治應在5月初開始,此后根據病情適時噴藥。6.3.11草坪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必須按照農藥操作規程并參照園 林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
35、質量標準進行作業。(補充編號)6.4園林地被植物6.4.1木本類地被植物養護管理符合本導則6.1的規定。6.4.26.5.1應保持綠地內無垃圾雜物,及時堵塞鼠洞。6.5.2應及時清除白色污染物及綠地內水面的雜物。草本類地被植物養護管理應符合本導則6.2和6.3的規定。6.5 園林綠地6.5.3應保證圍欄、護網、綠化供水及觀賞、游藝等設施的完整美觀,防止綠化用水等被盜用。對損壞的園林設施,要及時修補或更換。6.6 生態浮島6.6.1生態浮島內的植物養護方式參照本導則6.1、6.2、6.3、6.4中的有關規定。6.6.2應及時清除浮島上垃圾、雜草等雜物。6.6.3應定時對生態浮島設施進行維護,確保
36、生態浮島的長期穩定。6.6.4應定期檢查浮盆中的植物生長狀況,對于損壞的浮盆及時進行修復。6.6.5應在汛期將河道或對行洪有影響區域內的生態浮島采取邊側固定或回收到岸邊等方式,避免影響行洪。6.6.6對于干式浮島和濕式浮島中的填充材料,應定期檢查、更換。6.7 養護管理質量標準6.7.1綠化養護技術措施完善,管理得當,植物配置合理,基本達到黃 土不露天。6.7.2園林植物的養護管理質量標準應滿足下列規定:1 生長狀況良好,新建綠地內各種植物 3年內達到正常形態。2 園林樹木樹冠基本完整,主側枝分布均稱,內膛通風、透光;花 灌木花后修剪及時;綠籬、色塊整齊一致;行道樹無缺株,綠地內無死 樹。3
37、喬木新梢生長正常,正常葉片保存率在 90%以上。針葉樹針葉宿 存2年以上,結果枝條不超過20%4 花壇、花帶輪廓清晰,整齊美觀,適時開花,無殘缺。5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齊有序,覆蓋率 95%以上,除綴花草坪外,草 坪內雜草率不得超過2%6冷季型草坪綠色期不應少于 280天,暖季型草坪綠色期不應少于 180 天。7病蟲害控制應滿足下列規定:1)園林樹木有蛀干害蟲危害的株數不得超過 1%2)園林樹木的主干、主枝上平均每 100 cm2介殼蟲的活蟲數不得 超過2頭,較細枝條上平均每30 cm不得超過5頭,且平均被害株數不 得超過3%。3)葉上無蟲糞,在一般條件下,黃葉、焦葉、卷葉和帶蟲尿、蟲 網、被蟲咬
38、的葉片不得超過5% 6.7.3垂直綠化應根據不同植物的攀緣特點,采取相應的牽引、網架等 技術措施,正常生長期內,覆蓋率不得低于 80%6.7.4綠地、景觀水系等區域內應整潔,樹干上無釘拴刻畫等現象。675欄桿、園路、桌椅、路燈、井蓋和指示牌等園林設施應完整、安 全。阻水型路緣石施阻水型路緣石發明人:王繼東阻水型路緣施工工法編制人:孫杰1前言2015 年濟南市進入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范圍,需在人行道和綠地建設或改建滲透設施,現有人行道外的綠地花壇和建筑小區的高位 花壇有許多高出地面或進行了地形造型,還有一些為坡地綠花,若要改 建成下沉式綠地,改建成本高,得不償失。在濟南市市政公用局的領導 下,提
39、出了阻水型路緣石施工方案,經工程應用和總結,編制了阻水型 路緣石施工工法。阻水型路緣石設計圖及實物照片見圖1:圖1阻水型路緣石設計圖及實物照片2工法特點2.0.1阻水型路緣石接縫處留有阻水孔,填充膨脹水泥砂漿后,能 阻止雨水通過兩塊路緣石間的縫隙外流。2.0.2路緣石設有輔助安裝孔,便于工人搬運,安裝速度快,提高 工效。2.0.3路緣石的輔助安裝孔同時作為滲水孔,路緣石背面的雨水可 滲入人行道的路基內。2.0.4綠色環保。2.0.5經濟舉效益、社會效益顯著。3適用范圍適用于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高位花壇和坡地綠化。4工藝原理4.0.1在兩塊阻水型路緣石間的阻水孔內填灰土和澆筑膨脹砂漿, 防止高位花壇
40、內的雨水通過立沿石之間的縫隙外流。4.0.2阻水型路緣石安裝在綠地四周并閉合,比綠地高,有效阻止 雨水流入快車道,并在綠地內下滲,超過綠地容納能力的雨水通過溢流 孔排入排水系統。4.0.3建筑小區的落水管截斷后經消能后,在綠地內入滲。4.0.4在生產路緣石時,預留輔助安裝孔,方便施工。輔助安裝孔 同時作為滲水孔,阻水型路緣石背后的雨水可通過輔助安裝孔滲入人行 道的路基內。4.0.5阻水型路緣石兩端的接縫處設計成反向企口,互相操手聯結,無論從哪個方向受力,都會有相臨的另一塊路緣石提供反力,所以 路緣石不易傾倒。阻水型路緣石受辦分析見圖4.0.5。圖4.0.5阻水型路緣石受辦分析圖4.0.6道路兩
41、側坡地綠化示意圖llllllllllllllI帀汎風丄'Iki1-2一Jlfi圖4.0.6道路兩側坡地綠化示意圖4.0.7道路兩側的高位花壇施工示意圖見圖4.0.7人行道綠地.AXZXXX.X't .J-滲水砼基層hr八坤L亠電n-'八 VI PV(排水管反濾層£盎II接雨水管渠圖4.0.7道路兩側的高位花壇施工示意圖5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5.1施工工藝流程5.1.1坡地綠地阻水路緣石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測量7基礎施工7阻水型路緣石安裝7反濾層施工7后背混凝土 施工及回填7人行道(或車行道)施工7阻水孔封堵7級配碎石邊溝7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施工。5.1.2
42、道路兩側高位花壇阻水路緣石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測量7基礎施工7阻水型路緣石安裝7反濾層施工7后背混凝土施工及回填7人行道(或車行道)施工7 阻水型路緣石阻水孔封堵7溢流井施工7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施工。5.1.3 建筑小區高位花壇阻水路緣石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測量7基礎施工7阻水型路緣石安裝7反濾層施工7后背混凝土 施工及回填7落水管截斷7 阻水型路緣石阻水孔封堵。5.2測量放線5.2.1測量人員根據施工圖紙計算路緣石的座標和高程,安裝路緣 石的控制樁,直線段樁距宜為1015m;曲線段樁距宜為510m路口 處樁距宜為1 5m522路緣石放線時應結合地形地貌。5.3路緣石基礎施工5.3.1路緣石基礎應
43、選用12府灰土夯實或C5混凝土基礎。5.3.2石灰土厚度不應小于15cm, G5混凝土基礎厚度不應小于5.3.3lOcm。如果地基有濕陷性,石灰土厚度不應小于30cnr。5.4 阻水型路緣石安裝541安裝順序:按路口、花壇分段,由中間向兩側安裝;安裝時 要考慮路緣石的塊數。曲線段路緣石應為奇數塊,以便于施工。圖541-2曲線段立沿圖5.4.1-2直線段立沿5.4.2事先計算好每段路口路緣石塊數,路緣石調整塊用機械切割,雨水口處的路緣石要與雨水口配合施工543掛線后,沿基礎一側把路緣石依次排好。安裝路緣石時,先 拌制砂漿鋪底,砂漿厚滿足設計要求,按放線位置安裝路緣石。5.4.3 阻水型路緣石應以
44、干硬性砂漿鋪砌,砂漿應飽滿、厚度均勻。水泥砂漿應隨拌隨用,不得超過砂漿初凝時間的原則,一般拌制成后2.5小時內用完,當砂漿出現泌水時應重新拌和后再使用。544阻水型路緣石安裝采用雙線控制,上內口線控制直順度和高 程,坡腳線控制外露面平整度及立沿石坡度,施工線不松垂和撐起,相 鄰塊高差和錯縫用水平尺控制。5.4.5路緣石安裝后,必須再掛線,調整路緣石至順直、圓滑、平 整,對路緣石進行平面及高程檢測,每 20m檢測一點,當平面及高程超 過本標準時應進行調整。無障礙路緣石、盲道口路緣石按設計要求安裝。5.4.6阻水型路緣石砌筑應穩固、直線段順直、曲線段圓順、縫隙均勻。5.4.7阻水型路緣石灌縫應密實
45、,平緣石表面應平順不阻水。548勾縫及養護勾縫采用水泥砂漿:勾縫前先將路緣石縫內的土及雜物剔除干 凈,并用水濕潤,然后用符合設計要求的水泥砂漿灌縫填充密實后勾平, 用彎面壓子壓成凹型。用軟掃帚掃除多余灰漿,并應適當灑水養護。養 護期從勾縫完成起不得少于3天,在此期間內嚴防碰撞。5.4.9阻水型路緣石檢驗標準:阻水型路緣石應砌筑穩固、砂漿飽滿、勾縫密實,外露面清潔、線條順暢,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49的規定。表5.4.9立緣石安砌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m)點數直順度< 101001用20m線和鋼尺量相鄰塊咼差< 3201用鋼板尺和塞尺量縫寬± 3201
46、用鋼尺量頂面咼程± 10201用水準儀測量5.5反濾層施工5.5.1反濾層應設置在路緣石背后的輔助安裝孔位置,宜連續設置。5.5.25.5.3反濾層應沿路緣石鋪土工布,放入砂和碎石混合料后封閉。 土工布鋪設根據圖紙并結合實際情況的需要長度對土工布進行剪裁。5.5.4砂、碎石墊層(反濾層)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5.6 后背混凝土施工及回填5.6.1 在非機動車道外側的阻水型路緣石背后宜澆筑水泥混凝土支撐,并還土夯實,還土夯實寬度不宜小于50cm高度不宜小于15cm壓實度不宜小于90%5.6.2阻水型路緣石檢驗合格的段落,應及時進行混凝土后背的施 工。5.6.3混凝土后背采用龍門架技術安裝
47、模板,自制卡尺控制澆筑高 度,澆筑完成后覆蓋養護,不少于 3天。5.7 級配碎石邊溝5.7.1坡地綠化帶中后背應設級配碎石邊溝(圖 5.7.1 )。自由st人行道(砂)士-I圖5.7.1級配碎石邊溝示意圖5.7.1阻水型路緣石還土夯實后,按設計要求進行修整邊溝。邊溝成型后鋪級配碎石或卵石。5.7.25.7.35.7.3級配碎石或卵石的粒徑不宜小于 24mm級配碎石邊溝應與蓄水設施或市政排水管網連接。5.8 阻水型路緣石阻水孔澆注5.8.1阻水型路緣石阻水孔宜采用灰土封堵并搗實。5.8.2路緣石阻水孔注漿應用鋼筋插搗或采用自密實砂漿,為了美觀,砂漿宜低于頂部5mm5.8.3注漿時應采對路緣石取保
48、護措施,避免造成路緣石及其它位置的污染。5.9.1成后施工。5.9.2A- 1 .1 $二 - -5.9 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施工為避免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滲水路面應在阻水型路緣石完透水路面原材料必須經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5.9.3透水路面工程必須先施工試驗段,并對配合比和施工參數進 行施工總結,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按最終確定的配合比和施工參數 施工。5.9.4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除應符合城鎮道路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 135外, 尚應符合下列要求:1透水系數以0.5-1為宜。2 連續孔隙率應不小于15%5.10落水管截斷5.10.1 在有建
49、筑物落水管的高位花壇內,應先將落水管截斷,使雨水滲入高位花壇內,見圖5.10.1。5.10.2落水管截斷時,應下設消能水簸箕和卵石,雨水經水簸箕 消能后再經卵石消能進入高位花壇土壤內。5.10.35.10.45.10.5水簸箕可由花崗石板制作,應精致美觀,有欣賞性。卵石粒徑不小于10cm,厚度以2層為宜。高位花壇下部應設出水口與下沉式綠地、蓄水設施或排水管網連接。紜阻水型路緣礙y幷-叭¥-. f 豳 巒遁4療*選”皆性?乎卡誅嚴甘護 嚴號I流入集水池或管渠滲水砼基層建筑物落水管”水斗卵% 即軌力電 > 旬琳 * 蔦電池鳥耳,離,陀.筑竜喝電T ' I !PVC水管反排水
50、',高位花池建筑物主體ns'1 0目冃1 BB a1 nH S1 aBB1HB冃ElSHU1ft9B1 uB B1BH I1Qg自1 s1 a g1 bf B D1B-SB'B KBg a 0HH,1 1號1 n u;J B1g|g ff2SI貝:1 m': B aMt.1 0a B1HB a目 sa ti a - g “ B 1 Bd豈B Il?BJL: hJ"川二 i M °飛ElaB BHBB M B PI g M ir接雨水管渠圖5.10.1-1落水管截斷示意圖5.11溢流井施工5.11.1在道路高位花壇內應設溢流井,溢流井以高出綠地
51、地面10cm為宜。5.11.2溢流井施工示意圖見圖4.0.7。6材料與設備6.1 材料6.1.1水泥:一般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后應對強度、安 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取樣復試,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 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2007等的規定。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在使用前必須進行 復試,并按復試結果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6.1.2 水: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時,其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2006的規定,宜采用飲 用水及不含油類等雜質的清潔中性水,PH至宜為6 &6.1.3 砂:宜采用質地堅硬、干凈的中粗砂,過 5mm孔徑的 篩子,砂的含泥量不超過3%。砂的品種、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 筑用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邊形(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1《學會尊重》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編版
- 人教版八上道德與法治第十課 建設美好祖國 第1課時 關心國家發展 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4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五年級下冊19 牧場之國教案
- 四年級上美術教學設計-一模不一樣-湘美版(2014秋)
- 七年級地理下冊 8.7 澳大利亞教學設計1 (新版)湘教版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習作:故事新編教學設計
- 七年級生物上冊 1.2.1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4.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課件統編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與法治
- 方舟洪荒代碼
- 壓力容器考試審核考試題庫(容標委-氣體協會聯合)
- 房建工程風險點臺賬
- 小學科學 教科版 一年級下冊 《我們知道的動物》 教學設計
- 變頻器啟動控制方法
- 外科學教案-腹外疝
- 飛秒激光加工技術ppt課件(PPT 31頁)
- 酒店式公寓裝飾工程施工專項方案(126頁)
- 小學音樂國測(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復習內容
- 茶藝-認識茶具(課堂PPT)
- 生物藥物監測檢測報告.docx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