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3.古詩兩首【教材分析】這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最后一篇,由兩首古詩組成。兩首均是五言絕句,語言清新平實。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人賈島的經典名篇。詩歌記敘了詩人前往山中尋訪隱者而沒有遇到這件事,通過詩人與童子的問答,體現了隱者高潔的品格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本詩特點是寓問于答,語言平白如話。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畫面動靜結合,活潑有趣。“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一句,寫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他唱著牧歌,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騎黃牛”表現了牧童悠閑自在的神態。“歌聲”則表達了牧童愉快的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
2、童行歌圖”。“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一句,寫牧童行走間,忽然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了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盯住鳴蟬。“意欲捕鳴蟬”不是寫詩人所見,而是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閉口立”是寫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詩人在對鄉村自然的描摹過程中,抒發了自己對鄉村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學情分析】尋隱者不遇全詩共二十字,均是常見字詞,每句詩平白如話,通俗易懂,所以理解起來并不困難。但是,要從詩句中體會出詩的意境與內涵,感悟隱者的高潔,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好好引導。所見展現的是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圖,畫面動靜結合,活波有趣,孩子們應該會有體會,至少
3、也能在頭腦中形成畫面。詩中“林越”一詞較難理解外,其他詩句的理解應該都沒有問題。需要引導學生感悟的是:詩人真的只想寫鄉村“所見”嗎?寄托的情思需要進一步向學生講解。【教學策略和設計說明】這篇課文共選了兩首古詩,在進行教學時,選擇分兩個課時進行教學,每首詩分配一課時。尋隱者不遇在教學時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塊以讀為主,讓學生讀順全詩,盡量讀出詩的味道。第二版塊是細讀古詩,理解詩歌的深刻寓意。在這一板塊,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并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猜想詩人與童子的對話內容,并相互交流。第三塊是抓住詩歌的意象,將詩歌中的景物與隱者聯系起來,感受隱者的形象。所見在教學時可以采用反復誦讀法、情境
4、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理解感悟的基礎上,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感知詩中所傳遞出來的詩意,教師起輔助補充作用。【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全詩。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能體會詩句中的意思。3.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整個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中的情與境,了解詩中事,詩中景,詩中情。4.理解詩中隱者的形象,感悟隱者的情懷,感悟古詩選詞煉句的精妙和豐富的內涵,從而受到美得熏陶。5.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向往大自然,憧憬鄉村田園生活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教學重點】1.朗讀品味,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2.理解隱者的形象,感悟隱者高大、正直、心懷百姓的
5、情懷。【教學難點】1.尋隱者不遇中理解隱者的形象,感悟隱者高大、正直、心懷百姓的情懷。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學生從中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向往大自然,憧憬鄉村田園生活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圖片、音頻、視頻等。【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尋隱者不遇):談話導入課題;初讀,讀出詩味;再讀,讀出意境;抓住意象,感受隱者的形象;拓展延伸;布置作業。第二課時(所見):看圖激趣,導入新課;初讀感知,了解大意;圖文結合,再讀感悟;展開想象,豐富畫面;指導書寫。【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尋隱者不遇):教學步驟導案(教師活動)學案(學生活
6、動)設計意圖微課設計指導一、談話導入課題。1.師:在我們背誦的古詩歌庫里,滿滿當當也有幾大本了。大家現在能即興想出來的有哪些?想到的同學把它背出來。師:同學們表現的都很好,背出了很多首。今天我們再來給歌庫里增加一首以對話的形式展現的詩歌,一起感受它獨特的意境。(板書課文題目)2.學生再次齊讀課文題目,思考“尋”“隱”“遇”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對這首詩的作者了解多少?還想知道哪些問題?1.學生自由背。2.學生齊讀課文題目。3.學生再次齊讀課文題目。1.設計背誦古詩的環節,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起到定向引導的作用。2.從題目入手,不光讓學生理解了題意,也為這首詩的進一步教學
7、作了鋪墊。二、初讀,讀出詩味。1.朗讀詩歌。每位同學自由朗讀該詩,至少三遍。第一遍要做到字正腔圓;第二遍要盡量讀得有板有眼;第三遍要盡量讀出詩味來。2.指名學生再讀,并要求學生思考:古詩寫了哪些內容?怎么停頓才對?教師提示:第二句讀為:言|師|采藥去3.指導朗讀古詩,讀出節奏,教師范讀。1.學生練習朗讀古詩。2.被指名學生朗讀詩歌,注意停頓。1. 至少朗讀三遍,并且提出每一遍的要求,除了讓學生掌握朗讀詩歌的一些技能和要求外,為學生的感悟詩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2. 古詩中的停頓對于理解詩文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提示,對學生學習朗讀及理解詩意有著很大的幫助。三、細讀古詩,理解詩意。多媒體出示:賈
8、島與童子在山中相遇的圖片。1. 角色扮演,在對話中理解詩意。(可以同桌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2. 隨著學生的表演,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古詩。3. 賈島在和童子的對話中,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可以想象自己在扮演的過程中心情的起伏變化。教師提示:滿懷希望失望線希望徹底失望。4.帶著這樣的情感變化,學生再齊聲讀一遍古詩。1. 同桌中一個扮演賈島,一個扮演童子,根據自己的想象表演回答。2.學生交流思考。多媒體插圖的展示,創設了情境。同桌之間的表演可以使學生快速進入到情境中,為理解詩意做好了鋪墊。四、抓住意象,感受隱者的形象。1.俗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雖然在詩中沒有寫隱者,但詩中所寫的景物卻與隱者
9、有著密切的聯系。找出詩中所寫的物,看看它們有什么特點。再把它們和隱者聯系在一起,看看有什么發現。教師點撥:“采藥”這一舉動,說明了隱者并非不關心這個社會,不關心百姓的疾苦,而是心系百姓,不辭勞苦地采藥,治病救人,有著菩薩一般的心腸。2. 多媒體展示,總結回顧。這就是詩中的隱者啊,他像松樹一樣正直,像白云一樣純潔。他去深山采藥,救死扶傷,他心里裝的是百姓,他就像云端的神仙、像那救世的活菩薩!學生再讀詩歌。交流討論。對詩中景物特點的分析,有助于學生理解隱者的內心。五、拓展延伸。那些隱居起來的世外高人多是才華橫溢,胸懷寬廣,悠閑灑脫的,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高人呢?交流分享。六、布置作業。1.將尋隱者不遇編寫成300字左右的小故事。2.預習所見。七、板書設計。尋隱者不遇賈島 隱者滿懷希望 正直失望 高大一線希望 純潔 徹底失望 心系百姓八、教學反思。這首詩主要描寫了賈島去山中尋找隱者,結果沒有找到的。詩歌中所描繪的這個故事,不難理解。讓學生感受隱者的形象是古詩的難點。教學時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讓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找出詩中所寫的景物,并說說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學生能比較容易的說出“山”的“高大”“云”的“純潔”,“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機械的數字化技術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精美課件
- 紙張耐高溫性能考核試卷
- 纖維板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考核試卷
- 糧油商品知識與實踐考核試卷
- 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筆的行業競爭現狀考核試卷
- 合成材料在個人防護裝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家禽飼養業產學研深度融合與成果轉化機制優化考核試卷
- 二年級下冊成語
- 第四章-數據交換技術課件
- 塞外山城張家口
- 日光溫室大棚承包合同
- 電子商務案例分析13例 - 電子商務案例
- 多發傷及復合傷的搶救處理流程
- 2023年鄭州科技學院單招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表觀遺傳》教學設計
- 自動跟隨智能小車的定位與跟隨系統設計
- 急性心力衰竭試題附答案
- 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
- 光伏工程綠色施工、節能減排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