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教師是優秀的_第1頁
怎樣的教師是優秀的_第2頁
怎樣的教師是優秀的_第3頁
怎樣的教師是優秀的_第4頁
怎樣的教師是優秀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怎樣的教師是優秀的,如何讓自己更優秀 一個優秀教師應該能夠為學生提供長期的影響和發展,使學生成為積極的、自信的、競爭的、人道的學習者,在復雜多變的社會里有自主意識、責任意識和終身學習的愿望。 1.優秀教師,首先是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 無論發生了什么事,無論誰擔任校長,優秀教師都有強烈的把學生培養成優秀人才或合格公民的沖動。熱愛教育事業屬于思想道德的范疇。 例1、有個教師專業素質很高,同行解不出來的題目,到他手上便有了答案和過程,可他的教學成績卻落后于同年級的老師。為什么?由于他把教書育人當成飯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學校要求的會做,沒有檢查沒有要求的就不去做了,自己被動,學生受苦。這其實反映了

2、一個教師是否有教好書的欲望和激情的問題,不是智力能解決的,它在于人的心靈,與教師的愛、情商、態度和價值觀等相關! 例2、在多年前十分暢銷的書籍心靈雞湯第一卷上,有一個頗為令人回味的小故事:25年前,某大學社會學教授組織學生在一個城市的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的家庭狀況和生活環境,并對這些孩子的前途實行預測,結果認為他們將“毫無出頭的機會”。25年后,另一位教授發現了這份研究,并實行了后續調查,卻發現除有20名男孩搬離或去世,剩下的180名學生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許多人成為律師、醫生或商人。這位教授感到很驚訝,便向以前接受調查的年輕人詢問:“你今天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結果他們都不約

3、而同的回答:“由于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教授又找到了這位仍健在的老師,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貧民窟里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這位慈祥的老太太微笑的回答:“其實,也沒什么,我愛這些孩子。” 是啊,愛是最神奇的一個力量。是啊,師德是教育的靈魂,而師愛又是師德的核心。 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由于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正是愛,對祖國和人民的愛,成就了他們。 2優秀教師,應具有較高的智力和解題水平 這是理科老師的共同點。智力越高就越有利于鉆研教材、研究問題,也越容易掌握知識,積累知識,擴大知識面。智力高的老師容易解決學生

4、提出的問題,有較強的應變水平。有的教師輔導怕學生,就是智力欠佳的表現。 我們要求學生要開發智力,其實教師也要開發智力,加強解題訓練。通過解題發現問題,通過解題提高我們的水平。 說到訓練,又想起一件給人啟發的事:據報載,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上班的時候,每天都要做幾道高等數學題,以此來訓練自己嚴格而精確的思維習慣,養成一種堅定不移而又客觀公正的品質。的確,“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是教人聰明的方法”,這對格林斯潘取得事業成功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3優秀教師善于理解學生 理解萬歲!理解是人的美好情感和共同愿望。只有理解學生,才能更容易教育學生。比如,讓我們來理解“為什么學生在課堂上接收教師的信息質量

5、不高的原因”這個問題: 原因之一:身體不好或家庭發生變故,或學習基礎差。 原因之二: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目的不明確,上課就隨便,注意力不能集中,對教師的講授充耳不聞,對教師的書寫視而不見,對教師的點拔啟而不發。 原因之三:誤解教師的某些信息。只要留意就不難發現好學生也常常拿著課堂上已經討論過的問題來問。顯然,這不是不注意聽講所致,這主要是學生對教師的某些信息產生誤解造成的。比如受到負遷移的干擾,比如只看到了問題的正面,背面、側面、反面卻發生偏差。具體來說,比如在研究奇偶函數的反函數時,對奇函數不一定存有反函數(如奇函數y=sinx在實數集上就不存有反函數),而偶函數卻不一定沒有反函數(如偶函數

6、f(x)=1(x=0)就存有反函數,其反函數為f(x)=0(x=1))學生便難以接受。又如,若由a能推出b,則a是b的充分條件能很好理解,但同時還有b是a 的必要條件卻百思不得其解。 由此可知,不但基礎差的學生在接收信息的會產生偏差,就是基礎較好的學生所理解的概念、性質、法則等,也經常失準,以致思維受阻,理解誤入岐途。為此,教師在加強“三基”教學的同時,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原因之四:信息中斷。倘若學生緊鎖雙肩,時而翻書,左顧右盼;時而詢問他人,這說明他不但是思維堵塞了,主要是信息中斷了,原因是仍沉溺在課間的興奮之中或想到了別的事情。 這個切要求教師隨時從學生的外部特征,體察到學生的內心變化,

7、組織好教學,提高質量,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接受教師信息這個方面來。 原因之五:信息太多,思維跨度過大。 “滿堂灌”,沒有給學生思考和交流的余地,則容易引起過度緊張和疲勞,以致學生到了難以吸收消化,結果事與愿違。 電影云上的故事有個很有趣的情節:一群富人想從低處搬到山頂去住,于是請來工人搬遷,工人們走著走著就停了下來,無論怎樣催促,他們就是不走。過了很長時間后,他們才開始走。到山頂后,富人不解地問:“你們剛才為何不走?”回答是:“剛才走得太快了,把靈魂落在后面了。” 此言,讓人拍案叫絕:此語,更令人思索。在學習過程中,是不是也有靈魂落在后面的問題?不少同學不是學不懂,而是學習速度太快了,跟不上。

8、如果有讓他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就更好一些?靈魂和身體就能同步? 事實上,追求沒有質量的數量是不科學的。 原因之六:教師的講授不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 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才容易接受,倘若教師一開始就來了解題的“絕招”,就感到唐突。只有在講清楚了常規方法之后,再給學生一些巧妙的解法,才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培養能力才有基礎,再說,“淡化技巧”,也是現在新課程和高考的追求。 原因之七:對教師反感。“親其師,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優秀教師的一個基本要求。 4 .優秀老師善于評價學生 這不僅僅涉及教學評價,還有教育評價。評價是教育主要存在形式之一。評價有導向、激勵、調節(反饋)、檢查、

9、甄別、篩選等功能。現在的評價更強調甄別功能,忽視了導向和激勵功能。 例3、臺灣作家三毛(原名陳平)在她的著作中曾記錄這樣一件事:初二的時候,我數學總是考不好。有一次,我發現數學老師每次考試都是把課本里面的習題選幾題叫我們做。當我發現這個秘密時,就每天把數學題目背下來。因為我記憶力很好,那陣子我一連考了六個100分。數學老師開始懷疑我了。這個數學一向差勁的小孩怎么會突然好了起來呢?一天,她把我叫到辦公室,丟了一張試卷給我,并且說:“陳平,這十分鐘里,你把這習題演算下來。”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題,整個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鐘后,對老師說不會做。下一節開始時,她當作全班同學的面說:“我們班上有一個同

10、學最喜歡吃鴨蛋,今天老師想請她吃兩個。”然后,她叫我上講臺,拿取筆蘸進墨汁,在我的眼晴周圍畫了兩個大黑圈。她邊畫邊笑著對我說:“不要怕,一點也不痛不癢,只是涼涼而已。”畫完后,她又厲聲對我說:“轉過身去讓全班同學看一看!”當時,我還是一個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轉過身去,全班同學哄哄大笑。第二天早上,我悲傷地上學去,兩只腳像灌了鉛似的邁不動,走到教室門口,我昏倒在地,失去了知覺。從此,我離開了學校,把自己封閉在家里。 其實,數學也是需要記憶的。日本的野口悠紀雄博士在他的超學習法中提出:“應考數學要用背誦法。”這一觀點受到許多專家學者的認同。三毛發現了老師出題的方法,并且能完成題目的

11、解答(即背出來的),說明她是聰明的、有思考的,應該鼓勵才對。老師應該通過這件事指出三毛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但這個老師的處理方法,實在對三毛不公平。別人考得好,為什么我就不能考好?別人能進步,為什么我就不能進步?老師的做法,把一個純潔的心靈摧殘著鮮血淋漓。我想,這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對三毛后來的性格發展,包括她的厭世,不能說沒有一定的聯系。 小鳥已飛過,天空仍會留下痕跡,何況是心靈的天空! 臺灣另一位作家席慕蓉也遇到類似問題,但她的數學老師處理方式卻是積極的:在初三臨近畢業的時候,全班就她要補考數學,席慕蓉為了能夠過關,用了幾天晚上背幾何課本,老師在席慕蓉下午要補考的上午,突然在上課

12、的時候讓學生訓練四個題目,許多同學幫助席慕蓉,席慕蓉把這四個題目的解答都背下來了,結果在下午的考試中答對了三道,她終于順利畢業了。雖然老師的做法值得爭議,但顯得人性,對她后來積極的創作是影響巨大的她的詩歌充滿了對青春歲月的美好回憶,我想與她這段經歷是有千思萬縷的聯系的。 的確,老師的評價也要小心,要尊重、理解學生。 數學可能是冰冷的,但人應該是熱的。又想起一個很人性的事情:如果有兩個人落水,且都已昏迷,一個是成年人,救上來的成活率有65%,另一個是兒童,救上來的成活率只有11%。你只能救一人,你會選擇救誰?這是電影機械公敵里提出的一個問題,結果機器人救了成年人,因為那更科學,更理性,而人類選擇

13、了救兒童,因為那更符合人類善良的感性。 例4、 孔子周游列國被困于陳蔡國境之間,七日未進食。弟子顏回討到一些米煮飯。飯熟了,孔子看到顏回從鍋里抓飯吃,當顏回把飯端來時,孔子佯裝沒有看見剛才的事,說道:我方才睡著了,夢見先君,他說只有清潔的食物才可送給人吃。顏回知道老師在懷疑自己偷飯吃,便稟明老師,剛才是柴灰落進鍋里,挑不出來,棄之可惜。學生就把那些臟了的飯抓來吃了。孔子這才發現錯怪了自己的學生,慨嘆道:“人們都相信自己的眼晴,看來眼見的也未必都真實啊!” 這個小故事蘊涵著一個道理:僅從表面現象來判斷事情,是很容易失誤的。有時,也要給學生申訴的權利,老師不要太武斷。 評價貫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評

14、價也要有教育機智、教育智慧。比如,對插嘴怎么處理? 例5、 某校一個物理老師在講導電物質的,有個學生插嘴說:“尿會不會導電?”當時,這個老師沒有理睬這個學生。課后,卻對這個學生很生氣,認為這個學生在搗亂課堂。其實,我感到這個學生雖有調皮的一面,低級幽默的一面,但也有其認真聽課,懂得知識遷移和富有想像力的一面。水會導電,尿其實就是水的成分,所以他的插話并沒有偏離老師的問題,應該是值得肯定的。當時,如果老師也幽他一默,對他的插話進行正確的評價,或許這位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就會在大增強。 例6、 一位優秀教師上公開課時說:古人就是聰明,他們掌握了造字的規律,同是和樹有關的字,都有一個“木”字。這到這里

15、,一位學生高高地舉起了手,要求發言。但老師不給他機會,而這位學生的手也一直舉著。眾目睽睽之下,那位優秀老師終于招架不住說:“某某同學,你有什么話就說吧。”那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說錯了,有個字和樹有關就沒有木字。” 那位老師很是憤怒:“你如果寫出這個字來,我當著大家的面,一口把它吃掉!”那位學生跑到講臺上,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大大的“葉”字。那位老師的臉“刷”地一下紅了,她憤然回到辦公室,。其實,葉的繁體字帶有“木”字,因對峙中的師生皆缺乏這一認識,才導致了那令人難堪的一幕。 這涉及到老師的知識面問題,如果當時叫學生查查字典就好了!其實,學生也沒有錯,他學的是簡體字啊。其實,把老師自己問住了,

16、老師應該高興才對,因為它說明了學生的進步和超越。 優秀的教師不怕學生的插嘴,也喜歡學生的插嘴,通過插嘴發現學生的亮點,通過插嘴調節課堂,為我所用,而水平較差的教師卻害怕學生的插嘴。 5 .優秀教師善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教育的起點,又教育的目的。有的老師把有興趣的學生教得沒有興趣了,就是一種失敗。柏楊有一句話一針見血:“中國人愛上學,但不愛讀書。”“愛上學”說明中國人希望接受教育”,“不愛讀書”則是并沒有對知識發生真正的興趣。從這方面講,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因為中國人上學是為了“黃金屋”、“顏如玉”,而并不是自覺地去追求真理。這樣的教育在文化繼承方面的功能達到了,但在文化創新方面的功能卻大

17、大削弱了。 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獎得主吳文俊院士在獲獎后答記者問時,有一段動情的話:“小時候,我對數學并沒有多大興趣,甚至想輟學不念。是一個姓武的老師的精彩授課使我改變了對數學的看法,對數學的興趣發生了幾何級數的跳躍,最終把數學研究確立為終生職業。” 讀了這一段話,我想,身為教師的我們都會引起激勵或喜悅。 怎么激發興趣,方法很多,比如利用數學中的藝術美,利用數學史、數學運用等。 其實,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學校的核心任務,啟發學生的興趣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而新教材是激發興趣方面有作為的,我們應該用心去體會。我們應該明白:激發興趣比直接給學生知識更重要。 6.優秀的教師不僅傳授知識,也追求智慧,更

18、啟迪人生 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傳授知識。可是,我們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更多時候把這個最基本的目的當作唯一的、甚至是最高目的。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啟蒙人的智慧和思想。教育的過程不僅要使蒙昧者得之啟蒙,獲得思想,還要自覺地成為智者和思想者,從而成為自己生命的真正主宰。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喚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徹悟人生,使混濁的人生變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覺醒。通過教育,人要成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他人的什么工具。人格殘缺者不能做教師,生命處于迷蒙狀態的人同樣不能做教師。低層次的教師只教知識;中等層次的教師既教人知識,又教人智慧;高層次的教師不僅教人知識、智慧,還能為學生解讀人生。

19、所以,教師的水平是劃層次的。 雖然許多教師未必能達到高層次,但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至少要達到中等層次,追求智慧的教育,并不斷為學生解讀人生。 什么是智慧呢?詞面里說,智慧是指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俄國教育家馬申斯基說:“智慧不是別的,而是組織得好的知識體系。”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智慧的本質就是適應”。這些說法都有道理。實際上,衡量智慧的標志便是創新。 例7、 有位科學家給兩名助手一人只燈泡,要求他們各自想法求出這燈泡的體積,其中一位很快得出了結果,他找來一只燒杯注滿水,把燈泡沒入水中,然后拿出燈泡,根據燒杯不空出的部分,很快就計算出了燈泡的體積。另一位對燈泡用尺子測量用公式計算,忙了半天,也沒有

20、忙出個結果。第二位助手并不缺少知識,但他缺少智慧。他迷信書本上的知識,卻不知道靈活運用。而第一位助手能變善化,把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巧妙嫁接,有機融合,把棘手的難題轉變為簡單的操作,使問題迎刃而解。智慧型人才和知識型人才的區別也行就在這里。 例8、 一個孩子掉進盛滿水的大缸里,怎樣救他?缺乏智慧的人,爬進去缸里救人,而擁有智慧的司馬光卻通過破缸救出了孩子。前者的思路是讓人離開水,后者的思路是使水遠離人。這是逆向思維的靈活運用,留下了“司馬光破缸救孩子的千古佳話”,充滿了智慧。 例9、 有位老師問一個學生:“你能用三刀把西瓜切成六塊嗎?”學生很容易就回答清楚了。老師再問:“能用三刀把西瓜切成二

21、塊嗎?”學生楞在那里,搖搖頭說做不出來。其實你只要想想街頭擺西瓜攤的人給你看看西瓜里面紅不紅,劃一個三角形的口子,不就是用三刀把西瓜切成兩塊了嗎?這需要觀察,需要聯系實際,也就是說需要智慧。 7 .優秀教師會學習,能創造 什么是高素質?會學習能創造就是高素質。會學習的教師心靈更豐富。有更多的笑臉和陽光,學習也能使教師更好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世界是怎樣的?世界為什么是這樣的?如何使世界更加美好?從而影響學生。當然,我們的老師都在時刻影響學生,有是即時的,有的是一生的。讀書學習是教育力量的最主要來源。教師無論讀多少專業書,也代替不了探索人類精神世界的書!對人生,對生活的探索是教師的必修課。 怎樣創新

22、,我覺得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關于創新的比喻很值得我們借鑒。 例10、 有三座廟,每個廟里都有三個和尚,并且每座廟離水源都較遠,都面臨著“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局面。第一座廟的和尚用了接力挑水法,搞了“機制創新”,天天水都吃不完。第二座廟的和尚訂了新的廟規,誰挑的水多,晚上吃飯時多加一道菜;誰挑的水少,晚上吃飯沒有菜吃。因此,大家爭先恐后去挑水,水也吃不完,這就是“管理創新”。而第三座廟的和尚,利用當時的竹子和木材,架設了簡易的自來水管道,又快又有力,水更吃不完,這就是“技術創新”, 其實,教師的勞動就是創造性的勞動,特別是數學教師,更是如此,比如解題就是創造性的工作,創新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更好

23、地教育學生。 像教法創新,學法創新都是教師應該關注的,比如“接受性學習”與“探索性學習”的研究與適用問題,就值得我們探索。 目前,我們老師大量使用的還是接受性學習的教學方式,新課程教材強調探索性學習。其實無論是接受性學習還是探索性學習都應該做到有意義的學習,都要使學生理解。比如,有的學生把1/2+1/4寫成(1+1)/(2+4)=2/6=1/3。為什么錯了,卻不知道。如果作個形象的講解:一塊糖分成兩半,你拿一半,我拿一半,再把我的一半給你,你就占了3/4,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了! 有些概念該老師講授的,還是要老師講授,有些學生法多樣或答案多樣的問題,該讓學生探索的就應該讓學生去探索。 魯迅于192

24、5年青年必讀書中說:“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來,與實生離開;讀外國書(但除了印度),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中國書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僵尸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廢和厭世。我以為是要少看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魯迅的話雖然有些偏激,但卻告訴我們應該多讀一些積極進取的書,博愛的書,健康的書。 圣經說:“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博愛、關注人生與人類,始終是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 8. 優秀教育善于進行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教師從“教書匠”走向“教育專家”的橋梁,是教師不斷成長的“源頭活水。”教育科研就是應用科學方法,來研究教育現象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以

25、此解決教育上存在的問題的過程。 要進行教育科研,必須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站在新時代的前沿。而教育科研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有很多,有的人是通過傾聽來學習的,有的人是通過閱讀來學習的,有的人是通過寫作(比如丘吉爾)來進行學習的,有的人是通過聽自己說話來學習的,有的人是通過實踐來學 習的(比如像愛迪生),當然更多的人是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學習的。 進行教育科研必須關注教育新理論、新動態,象元認知、建構主義、多元智能理論、研究性學習、人文素質教育、生命教育、學習策略等理論和實踐都要有所關注,并不斷融入自己的思想,寫出自己的見解。 我想,文章要被編輯看中,質量是關鍵。一是強調問題性,角度明確且恰當;二是超越性,類似文章刊發少;三是啟發性,想到了其他教師沒有想到的問題;深度性,強調深度。 文章要有新意,哪怕只有一二個觀點新穎,也會讓人耳目一新;還要有深度,讓一部分人想想之后還不明白。我覺得關注時代,關注熱點問題的文章比較容易發表,比如現在有關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性學習,生命教育等問題。 9優秀教師應該是個全面發展的人,對生活充滿情趣的人。 教育教學的復雜性,要求教師的知識是全方面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學科本身,應該是全面的,大到你對聯合國的看法,小到你的穿衣打扮都會給學生留下印象(隱性知識),而一個知識狹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