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翅目檢索表_第1頁
鱗翅目檢索表_第2頁
鱗翅目檢索表_第3頁
鱗翅目檢索表_第4頁
鱗翅目檢索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五:鱗翅目成蟲分科檢索表 前翅與后翅脈相相同。徑脈(R)各分為5支,所以兩翅上由中室發出來的脈都多于7條。前翅以翅軛與后翅連鎖-同脈亞目前翅與后翅脈相不同。后翅徑脈(R)不分為5支,其R1與亞緣脈(Sc)合為1條Sc+R1,徑分脈(Rs)不再分支。所以由中室發出來的脈少于7條。后翅以翅僵或翅基區與前翅連鎖。少數種類翅退化,或完全無翅異脈亞目 (一)同脈亞目:前、后翅脈相相同,形狀相似,前翅后緣基部有指狀的翅軛。本亞目包括較原始的種類,只有少數科,如毛頂蛾科、蝙蝠蛾科等。前者體小,上顎存在,翅狹長,后翅有長緣毛,幼蟲潛葉;后者體大,翅寬,觸角特短,幼蟲蛀樹木干部。 (二)異脈亞目分科檢索表 1

2、、觸角末端膨大呈球桿狀、棍棒狀或紡錘狀等,后翅決無翅僵,翅基區多發達(蝶類)球角組2觸角末端不膨大,為絲狀、鋸齒狀、櫛齒狀和羽毛狀等,稀有末端膨大者則后翅有翅僵,少數種類無翅(蛾類)異角組122、觸角端部有鉤,前翅徑脈5支,都從中室分出,基部不合并弄蝶科觸角端部無鉤,前翅徑脈基部合并或幾乎消失3 3、前足發育正常4前足退化,不用來步行,無爪,至少雄性如此6 4、前翅有23條臀脈,后翅只1條臀脈5前翅只1條臀脈,后翅2條臀脈粉蝶科 5、前翅有徑脈5條,后翅常有尾狀突起鳳蝶科前翅有徑脈4條,后翅無尾狀突起絹蝶科 6、前翅徑脈5條,雌、雄的前足都極退化,縮在胸下不起作用7前翅徑脈34條,雌前足有作用

3、,雄的相當退化10 7、后翅中室為一發達的脈紋所閉8后翅中室開式,或有退化的橫脈9 8、前翅有幾條脈紋基部膨大,雌前足有跗節眼蝶科前翅脈紋基部不膨大,雌前足末端呈一皺縮的球斑蝶科 9、后翅后翅臀區有一大形凹陷,腹部可以放在里面環蝶科后翅沒有上述的構造 蛺蝶科10、下唇須很長,為體長的1/4至1/2喙蝶科 下唇須很正常1111、后翅前緣在肩角處加厚,亞前緣脈基部有一小分枝(即肩脈)蜆蝶科 后翅肩角不加厚,沒有肩角,觸角上有白環灰蝶科12、有翅13無翅或極退化77 13、前、后翅均分裂成幾片14 前、后翅均不分裂15 14、前翅分成24片,后翅分成3片羽蛾科 前、后翅均分成6片多羽蛾科 15、后翅

4、寬,其緣毛短于翅的寬度16 后翅狹,其緣毛長于翅的寬度4916、后翅A脈只有1條或2條,無1A17 后翅A脈只有3條,有1A3517、前翅M2基部近于M3,遠于M118 前翅M2基部在M1與M3的中央或近于M1 2918、后翅基部無翅僵枯葉蛾科 后翅基部有翅僵1919、后翅頂角尖麥蛾科 后翅頂角圓而不突出2020、后翅Sc+R1脈退化,故中室前緣無翅脈鹿蛾科 后翅Sc+R1脈存在,故中室前緣有翅脈2121、后翅Sc+R1與Rs彼此不連接,有時由一斜走小橫脈相連22 后翅Sc+R1與Rs有一段相連接2522、中室內有脈將中室分為小室蓑蛾科 中室內無脈2323、后翅Sc+R1與Rs彼此不連接24

5、后翅Sc+R1與Rs在中室前緣由一斜脈相連天蛾科24、前翅R2、R3、R4、R5共柄鉤翅蛾科 前翅R2、R3、R4、R5分離,不共柄窗蛾科25、后翅Sc+R1與Rs在中室中部或后部相并接或很接近,喙極退化毒蛾科 后翅Sc+R1與Rs在中室基部并接,或一直并接至中部或端部2626、后翅Sc+R1與Rs在中室基部并接27 后翅Sc+R1與Rs在中室基部并接直延到中部或端部2827、觸角略向末端膨大虎蛾科 觸角不向末端膨大夜蛾科28、有單眼燈蛾科 無單眼瘤蛾科29、后翅Sc+R1與Rs彼此不連接,無翅僵大蠶蛾科 后翅Sc+R1與Rs連接或十分接近或由一小斜脈相連3030、后翅Sc+R1與Rs在中室前

6、緣由一小斜脈相連31 后翅Sc+R1與Rs直接連接,或十分靠近3231、觸角羽狀蠶蛾科 觸角非羽狀,為絲狀,鋸狀或末端漸膨大天蛾科32、后翅Sc+R1與Rs在中室外十分接近波紋夜蛾科 后翅Sc+R1與Rs在中室前緣并接或十分接近3333、后翅Sc+R1與Rs在中室基部附近并接34后翅Sc+R1與Rs并接至中室中部或與中室前緣平行而十分靠近舟蛾科(天社蛾科) 34、前翅R5出自中室,不與R4共柄鳳蛾科 前翅R5不出自中室,而與R4共柄尺蛾科 35、后翅或前、后翅透明,僅邊緣有鱗片,前翅極狹長透翅蛾科 前、后翅大部分布滿鱗片,前翅不極狹長36 36、前翅A脈有2條,且很發達37 前翅A脈僅1條,少

7、數有2條但不發達41 37、前翅在中室頂端有小的翅室(徑鎖室)38 前翅無上述徑鎖室39 38、前翅中室內有由中脈分叉形成的小翅室(中脈付室)木蠹蛾科 前翅中室無上述中脈付室谷蛾科 39、喙很發達斑蛾科 喙不發達40 40、下唇須很發達刺蛾科 下唇須不發達谷蛾科 41、后翅2A基部分叉卷蛾科 后翅Cu基部有長毛,如無長毛則前翅R4和R5分離小卷蛾科 后翅2A基部不分叉42 42、后翅M1與M2基部遠離,各出自中室兩角螟蛾科 后翅M1與M2基部接近43 43、前、后翅中室均被中脈基部分割蓑蛾科 前、后翅中室均不被中脈基部分割,或只其一(或前或后)為中脈所分44 44、下顎須發達,如很小則前翅有小

8、付室45 下顎須缺少,前翅無小付室雕翅蛾科45、后翅Sc+R1與Rs彼此不并接46 后翅Sc+R1與Rs相接麥蛾科 46、后翅Cu1與M3基部接近或共柄47 后翅Cu1與M3基部不接近,不共柄48 47、后足脛節蓬松,有很短的下顎須麥蛾科 后足脛節光滑,下顎須很退化雕翅蛾科 48、后足脛節蓬松長角蛾科 后足脛節光滑巢蝶科 49、后翅A脈有3條,第2條有時在基部呈叉狀50 后翅A脈只有1條或2條58 50、前、后翅中室內均被中脈基部分割,后翅各脈均分開而不相合并谷蛾科 前、后翅的中室,或其中之一,不被中脈基部分割,否則后翅有一部分脈基部合并·51 51、下顎須發達,否則前翅有小付室52

9、 下顎須不發達,前翅無小付室57 52、下顎須第2節有簇生的毛或鱗片菜蛾科 下顎須第2節無簇生的毛或鱗片53 53、后翅Sc+R1與Rs并接,頂角下面的外緣多凹入麥蛾科 后翅Sc+R1與Rs不并接54 54、后翅Cu1與M3接近或共柄55 后翅Cu1與M3不接近更不共柄56 55、后足脛節蓬松,有很短的下顎須麥蛾科 后足脛節光滑,下顎須很退化雕翅蛾科 56、觸角長于前翅長角蛾科 觸角短于前翅谷蛾科 57、前翅2A基部不分叉絹蛾科 前翅2A基部分叉 麥蛾科 58、前翅Cu不伸達翅的邊緣微蛾科 前翅Cu以1或2條分支伸達翅的邊緣59 59、前翅Cu1、Cu2與M3共柄谷蛾科 前翅Cu出自中室 60

10、 60、前翅有小付室61 前翅有無付室65 61、后翅Cu和M均只有1條冠潛蛾科 后翅Cu分為2支,M分為2支或3支66 62、下唇須第2節被有叢毛菜蛾科 下唇須第2節無叢毛63 63、后足脛節蓬松,前翅M與Cu共5條絹蛾科 后足脛節光滑64 64、前翅M1與R5共柄舉肢蛾科 前翅M1出自中室不與R5共柄巢蛾科 65、前翅R分為4或5支,如分為3支則M1與R最后一支相連接66 前翅R分為3支76 66、下唇須向上彎,前翅2A基部分叉67 下唇須直伸或向下垂,如上彎則前翅2A不分叉70 67、前翅M與Cu各為一支鞘蛾科 前翅M分為3支,Cu分為2支68 68、后翅M3與Cu共柄或出自同一點,有橫

11、脈麥蛾科后翅M3與Cu分開,或無橫脈69 69、前翅R4與R5分開菜蛾科 前翅R4與R5共柄尖翅蛾科 70、有下顎須細蛾科 無下顎須71 71、前翅M1出自中室,不與R相連,下唇須向下垂巢蛾科 前翅M1與R5共柄,或下唇須向上彎72 72、下唇須向上彎73 下唇須向下垂74 73、后翅狹長,披針形尖翅蛾科 后翅卵圓形雕翅蛾科 74、觸角第1節有槽,可蓋在復眼上潛蛾科 觸角第1節非蓋狀75 75、前翅M加Cu脈共分為2支細蛾科 前翅M加Cu脈共分為3或4支谷蛾科 76、前翅2A基部分叉潛蛾科 前翅2A基部不分叉 細蛾科 77、無足或足很退化,很少離開其巢囊(雌)蓑蛾科 有足,足決不退化78 78

12、、腹部被有密的鱗片和刺,或被暗灰色長毛(雌)尺蛾科 腹部被有細的線狀毛(雌)毒蛾科 附六:鱗翅目幼蟲分科檢索表 1、胸足發達,骨化并分節,腹足通常發達,或僅留趾鉤6 胸足退化,肉質不分節,或無胸足,腹足常退化,或無腹足22、頭側各具6個小單眼5 頭側各具1個小單眼,或無單眼33、蛻裂線終于觸角外側,唇基為三角形,單眼靠近其前角,體長810毫米,潛入樺木、榛、板栗、麻櫟等葉內毛頂蛾科 蛻裂線終于觸角內側或看不到,唇基為長方形或梯形,單眼遠離其前角,體長一般不超過5毫米 44、唇基前寬后窄,體常為筒形,前胸無足,腹足位于第27腹節上,退化且無趾鉤,潛入葉、樹皮或果實內,或鉆入莖、葉柄內形成蟲癭微蛾

13、科 唇基前窄后寬,體常平扁,如具腹足則位于第35腹節上,早齡潛葉,晚齡常卷葉等細蛾科5、腹足位于第35腹節上,退化而僅留趾鉤,或無腹足,體長不超過5毫米,早期潛葉,晚期折葉、卷葉或在葉面織蔽蓋物而藏其中細蛾科 腹足位于第36腹節,退化而僅留趾鉤,體長不超過10毫米,潛入麻櫟、杏及薔薇屬等植物葉內冠潛蛾科6、腹足發達,或僅留趾鉤9 腹足退化或無,無趾鉤77、唇基伸達顱頂,體常為筒形,體長不超過10毫米,棲入隨帶的鞘內,鞘常附在葉上,身體前部鉆入葉內取食鞘蛾科 唇基不伸達顱頂(顱頂形成一窄裂縫者為例外),體多為紡錘形或蛞蝓(鼻涕蟲)形88、頭入胸部內,體分節不甚明顯,多被有枝刺或次生剛毛,體長15

14、30毫米,蛹化于堅硬的繭中剌蛾科 頭露在胸部外,體分節明顯,僅被原生剛毛,體長不超過15毫米,蛀入種子或潛入禾本科植物葉內等(少數)麥蛾科9、體除被原生剛毛外。有次生剛毛或毛簇,次生剛毛有的僅限于腹足或腹面,如不明顯或無次生剛毛則僅具1對腹足45體僅被原生剛毛,無次生剛毛或毛簇1010、第6腹節無腹足,體長不超過5毫米,早期潛葉,晚期卷葉緣為害,或整個幼蟲期潛葉細蛾科 第6腹節具腹足1111、腹足上的趾鉤排列成弧形縱條的中帶40 腹足上的趾鉤排列成完整的環,或為不封閉的缺環,或橫帶1212、前胸氣門前下方的側毛組(L)具3毛,如具1毛則住在鞘內,或腹足上趾鉤數少或僅留痕跡16 前胸氣門前的側毛

15、組具L1及L2二毛,如僅具1毛則為水生,其前胸氣門退化或無(水生的螟蛾科)1313、腹足上的趾鉤為單序15 腹足上的趾鉤為雙序或3序,如為單序則中胸、后胸足基上方的亞腹毛組具SV1及SV2二毛1414、中胸、后胸的亞腹毛(SV)僅具SV1一毛,如具2毛則腹足上的趾鉤為單序或3序,第9腹節兩D1毛間的距離較兩D2間的距離為大,體長1035毫米,習性不一螟蛾科 中胸、后胸的亞腹毛組(SV)具2毛,第9腹節兩D1毛間的距離較兩D2毛間的距離為小,體小型,卷葉或鉆入十字花科等植物莖內窗蛾科15、第8腹節氣門的大小和位置正常,鉆入菊科、忍冬等植物的莖及花內,常形成蟲癭多羽蛾科 第8腹節的氣門大而靠近背中

16、線,中型,蛀食仁果類、核果類及棗樹等果實果蛀蛾科16、前胸的側毛組與前胸盾分離,并位于氣門之前19 前胸的側毛組與上方的6根毛位于一連續的骨化區上,或位于前胸盾的下緣,如與前胸盾分離,則圍繞氣門,或腹足趾鉤為多行1717、中胸、后胸的亞腹毛組具SV1及SV2二毛,腹足上的趾鉤為單序缺環,前胸氣門為橫橢圓形,體長2050毫米,棲于隨帶的鞘內,多為害樹木,尤其灌木,取食時前身伸出鞘外蓑蛾科 中胸、后胸的亞腹毛組具SV1一毛,腹足上的趾鉤為多行或雙行環或橫帶,前胸氣門為縱的橢圓形,或圓形1818、腹足上的趾鉤排列成多行二橫帶,小型,早期潛入葉、花及種子中,早期多在由2葉片所構成的扁豆形鞘中長角蛾科

17、腹足上的趾鉤排列成多行環或雙行環,中至大型,鉆入木本植物的根、莖中,蛀孔外面常有木屑形成的球蝙蝠蛾科19、腹足趾鉤排列成環或缺環24 腹足趾鉤排列成二橫帶或僅留痕跡2020、腹節上的L1毛遠離L2毛,體長不超過10毫米,早期潛葉成蛇形痕,晚期在葉外皮取食(部分)潛葉蛾科 腹節上的L1毛鄰近L2毛2121、臀足的趾鉤排成2群或僅具數個退化的趾鉤,肛門上方常具臀櫛,體長1020毫米麥蛾科 臀足的趾鉤排成單橫帶2222、唇基不到頭長的1/2,體長3050毫米以上,鉆入樹木中木蠹蛾科 唇基為頭長的2/3,或伸達顱頂2323、胸氣門橢圓形或近圓形,大小正常,第8腹節的氣門較17腹節氣門位置為高。體長20

18、35毫米,主要鉆入木本植物中,少數鉆入草本植物透翅蛾科 氣門圓形,甚小,第8腹節上的氣門較17腹節上的氣門位置等高,體長不超過10毫米,多棲于隨帶的鞘內,有時潛葉但不鉆入莖中鞘蛾科24、腹節上的L1毛遠離L2毛,或無L2毛(小型幼蟲)25 腹節上的L1毛鄰近L2毛,或著生在同一毛片上2825、腹足的趾鉤排成雙行或多行環或缺環,體長825毫米,取食葉或鉆入莖、芽、果實中,或生于織葉中,也有第1齡潛葉的菜蛾科巢蛾科 腹足的趾鉤排成單行環2626、前胸的氣門前剛毛群與氣門間的距離,約等于剛毛相互間的距離。體長不超過10毫米,多為潛葉性潛蛾科 前胸的氣門前剛毛群與氣門間的距離,約兩倍于剛毛相互間的距離

19、2727、唇基超過頭長的一半,腹節兩D1毛間的距離較兩D2毛間距離為大,體長通常不超過10毫米,生活于植物、菌類及豆類種子等中,常住在絲質鞘內谷蛾科唇基不到頭長的一半,腹節兩D1毛間的距離較兩D2毛間距離為小,體長通常不超過5毫米,習性較雜,多為植食性,也有食蟲者舉肢蛾科28、第9腹節上兩D2毛不著生于同一或鄰近的毛片上,兩毛間距離與第8腹節上兩D1毛間距離約等33第9腹節上兩D2毛常著生于同一或鄰近的毛片上,兩毛間距離較第8腹節上兩D1毛間的距離為小。如第9腹節上的剛毛排在一直線上,則最近背中線者為D2毛29 29、第8腹節上的SD1毛位于氣門前方31 第8腹節上的SD1毛位于氣門上方30

20、30、前胸盾后緣具刺列,體長3050毫米以上,鉆入樹木中木蠹蛾科 前胸盾后緣無刺列,腹足的趾鉤為多序,卷葉、綴葉、折葉、或鉆入莖、根、花、蕾、種子及果實等中卷蛾科小卷蛾科 31、腹足細長,體長通常不超過10毫米,多生活于枝葉間的絲網中雕翅蛾科 腹足短粗32 32、體長3050毫米以上,鉆入樹木中木蠹蛾科 體長1025毫米,食葉或生活于莖、織葉等中,也有第1齡潛葉的菜蛾科巢蛾科 33、除少數例外,頭部L1毛至A3的距離大于A3至A2的距離,體長1025毫米,習性不一 麥蛾科織葉蛾科 頭部L1毛鄰近A3毛,L1與A3間的距離不大于至A2的距離34 34、后胸足兩基節間的距離為基節寬度的1.5至2倍

21、,復眼甚小,體長不超過11毫米,習性不一,潛葉、卷葉或鉆入莖或種子內尖翅蛾科 后胸足兩基節間的距離小于基節寬度的1.5倍35 35、腹節上的D1毛鄰近D2毛,體長通常不超過毫米,植食性或食蟲舉肢蛾科 腹節上的D1毛遠離D2毛36 36、唇基不及頭長的1/237 唇基為頭長的2/3,體長在25毫米以下38 37、第9腹節的L1毛與L2毛著生在同一毛片上,小型,體色常鮮明,多卷葉片或鉆入莖中、果中,或為鞘居落葉蛾科 第9腹節的L1毛與L2毛不在同一毛片上,體長3050毫米以上,鉆入樹木中木蠹蛾科 38、兩前胸足的基節相接,第8腹節的SD1毛位于氣門上后方,小型,習性不一,常為腐食性,或鉆入堅果中,

22、或捕食介殼蟲等遮顏蛾科 兩前胸足的基節分離,第8腹節的SD1毛不位于氣門上后方39 39、臀足與每側臀節(不包括臀板)的剛毛數多于9,腹足的趾鉤常雙序,??椚~、卷葉或蛀枝內織葉蛾科 臀足與每側臀節(不包括臀板)的剛毛數少于9,腹足的趾鉤為單序,食葉、織葉或生活于莖中,也有第1齡潛葉食害者菜蛾科巢蛾科 40、前胸氣門前下方的側毛組具2毛42 前胸氣門前下方的側毛組具3毛41 41、腹節上的L1毛遠離L2毛,如鄰近則前胸兩D2毛間的距離較兩D1毛間的距離為小,腹足上的趾鉤常為單序,或排成偽環,體長825毫米,食葉或生活于莖或織葉中菜蛾科巢蛾科 腹節上的L1毛鄰近L2毛,腹足上的趾鉤排列成中帶,體長

23、常不超過15毫米,卷葉或織葉,少數鉆入莖中(少數)羽蛾科 42、中胸、后胸上的亞腹毛組僅具1根SV1毛44 中胸、后胸上的亞腹毛組具SV1毛及SV2毛43 43、剛毛微細,長在小乳突上,頭甚寬,腹足退化,小至中型,折葉或卷葉成巢波紋夜蛾科 剛毛發達,長在毛突或突起的毛片上(少數)燈蛾科 44、體具大而鮮色的毛片或毛突,有黑色橫條或點,第8腹節具峰突,體長2540毫米,食葉虎蛾科 體無上述色彩及峰突等,體長2550毫米,食葉,鉆入莖中、果中,或生活于土中等夜蛾科 45、腹足4對,位于36腹節上47 腹足少于4對46 46、腹足3對,位于46腹節上,體毛成簇,體長常不超過15毫米瘤蛾科 腹足1對,

24、位于第6腹節上,僅具少數次生剛毛或不明顯,體長2050毫米尺蛾科 47、腹部末端無臀足,臀板端成突狀,體長常不超過30毫米鉤翅蛾科 腹部末端有一對臀足,一般發達,有時僅留痕跡或成枝狀48 48、腹足的趾鉤為雙序或3序59 腹足的趾鉤為單序49 49、毛瘤或毛撮發達,具許多毛,除腹足外次生剛毛稀少或無54 毛瘤不發達或無,或因次生剛毛發達而毛瘤不顯著50 50、臀板分叉,頭殼粗糙具小乳突,頭側第3單眼較其他單眼為大;小至中型;食葉眼蝶科臀板完整不分叉,頭殼平滑,頭側第3單眼不特別大51 51、氣門小而圓形,腹足細長,趾部膨大,體長通常不超過15毫米,多卷葉,少數鉆莖羽蛾科 氣門大而橢圓形,腹足粗

25、短52 52、腹足上次生剛毛稀少或無,原生剛毛顯著,體上常有峰突或角突等,體長2550毫米舟蛾科 腹足上次生剛毛甚多,常使原生剛毛或毛瘤不顯著53 53、臀足較不發達,細長,或僅留痕跡,或特化成枝狀,上唇缺切成角形,體長2550毫米,無毛簇或毛撮,臀板或具小角突,腹背或具峰突,食葉舟蛾科 臀足與腹足同等發達,上唇缺切為U形,體具毛簇或毛撮,但臀板無小角突,腹板無峰突,體長2050毫米,食葉或鉆入莖中,或生活于土中夜蛾科 54、第6與第7腹節背中央各具1翻縮腺,常具彩色鮮艷的毛簇或毛撮,體長2570毫米毒蛾科 第6與第7腹節背面中央無翻縮腺55 55、氣門大而為橢圓形57 氣門小而為圓形56 5

26、6、頭小,能縮入胸部內,腹足粗短,趾鉤排成中帶,體長不超過25毫米斑蛾科 頭露在胸部外,腹足細長,趾部膨大,趾鉤排成環,體長不超過15毫米,卷葉或鉆入莖羽蛾科 57、第7腹節上的L毛瘤較第6和第8腹節上的毛瘤遠離背中線,或退化或無(少數)夜蛾科 第7腹節上的L毛瘤較第6第8腹節上的毛瘤等高58 58、中胸在體側氣門線以上僅具1毛瘤,體小至中型,食草本植物與低等植物或地衣鹿蛾科 中胸在體側氣門線以上具2或3毛瘤,體多毛,常具長而鮮艷的毛簇,體長2550毫米燈蛾科 59、體被次生剛毛,至少腹足上具有多毛-62 體無顯著的次生剛毛,腹足上的剛毛不超過8根60 60、腹足上的趾鉤排成中帶或偽環,小至中

27、型,前胸L毛組具2毛,卷葉或折葉波紋夜蛾科 腹足上的趾鉤排成全環61 61、腹節上的D1毛與D2毛為毛瘤,小型,多織葉絹蛾科 腹節上的D1毛與D2毛為剛毛,小型,往往以第1腹節最粗,卷葉緣為害或棲于隨帶的鞘中(部分)堆沙蛀蛾科 62、次生剛毛長度不等,長者可為短者的10倍,無顯著的毛瘤或枝刺,體略扁平,中型至大型,食葉,有共同生活于網中者枯葉蛾科 次生剛毛短而長度約等,如長而不等則具顯著的毛瘤或枝刺63 63、第8腹節無背中角突、枝刺、毛突、隆起或疤等68 第8腹節具1背中角突或具枝刺、毛突、隆起或疤等64 64、體被多數枝刺或膨大的毛瘤(隆起)67 體不被多數枝刺或膨大的毛瘤,胸部最多具小刺

28、2對,剛毛短而不明顯65 65、除第8腹節背中央具1絲疤外,中胸、后胸及臀板也各具1對絲疤(前齡具長絲),體長約100毫米,食木犀科植物水蠟蛾科 除第8腹節背中央具1背中角或疤外,無絲疤66 66、腹節各分為68小環節,腹足間距離不較趾鉤列為長,體長35100毫米天蛾科 腹節各分為23不明顯的小環節,腹足間距離較趾鉤列為長,體長約45毫米.蠶蛾科 67、頭圓形,無枝刺或刺,體被長短相仿的枝刺,或具小毒刺,腹足趾鉤常為雙序天蠶蛾科 頭錐形或頭上具角或枝刺、刺等,或腹部具數個背中枝刺,腹足趾鉤常為3序,體長2540毫米 蛺蝶科 68、腹足趾鉤排列成環,體背部次生剛毛細小或無,頭較前胸為大,前胸如頸

29、,體長2050毫米,多生活于折葉或織葉中,或在植物上食葉弄蝶科 腹足趾鉤排列成連續或中斷的中帶,或成偽環,體具長剛毛或枝刺69 69、腹足的趾鉤為連續的中帶,近中部無肉質葉71 腹足的趾鉤為中斷的中帶,或中部的趾鉤退化,近中斷處具1匙狀肉質葉70 70、頭寬約為體寬的1/2,多次生剛毛蜆蝶科 頭寬約為體寬的1/3,能縮入胸部內,次生剛毛不顯著,體短而寬呈蛞蝓形 灰蝶科 71、前胸背面具臭丫腺,平時縮入,外面有溝,一觸即伸出,不具腹前胸腺77 前胸背面無臭丫腺,或具可伸縮的腹前胸腺 72 72、體無枝刺或肉質絲74 體被枝刺或肉質絲,如退化則頭部具枝刺73 73、中胸及第8腹節等節具肉質絲,次生

30、剛毛短而只限于腹足上,體長3050毫米斑蝶科 中胸及第8腹節無肉質絲,多具枝刺,體長2540毫米蛺蝶科 74、臀板分叉,具2突起,小至中型眼蝶科 臀板完整不分叉75 75、腹足趾鉤排成偽環,頭小,剛毛不長在毛突上,體長2530毫米喙蝶科 腹足趾鉤排成中帶76 76、頭較前胸為寬,具枝刺或毛突,體長2540毫米蛺蝶科 頭較前胸為窄,剛毛長于毛突上,體節常分為6小環節,體長2040毫米粉蝶科 77、剛毛發達,常具毛瘤,體中型絹蝶科 剛毛微細,除中期外不具毛瘤,體長3060毫米鳳蝶科 附七:鱗翅目幼蟲常見科檢索表 1、幼蟲潛葉性,生活在植物葉或嫩枝的皮層組織中;體扁平;頭前口式21幼蟲自由生活,不生

31、活在葉或嫩枝的皮層組織中;頭下口式32、胸足退化;腹足沒有,或只3對,著生在第三、四、五節,第六節上沒有;額方形細蛾科2有胸足及腹足,腹部第三至第六腹節上都有腹足潛蛾科3、幼蟲生活在可攜帶的絲巢中43幼蟲裸露,如有絲巢亦不能攜帶64、中形的種類,體長約2050毫米,巢以絲和枝、葉造成;前胸氣門特別大,橫形。為害樹木蓑蛾科4小形的種類,體長10毫米以下;巢不以枝、葉造成;前胸氣門不如上述55、巢以膠制成;為害植物的枝葉;趾鉤二橫帶式;末對氣門特別大鞘蛾科5巢以絲和食物粉屑造成;為害貯藏物、菌或干木;趾鉤環式;末對氣門不大谷蛾科6、幼蟲體扁;頭小,縮在前胸內;形似蛞蝓76體圓柱形;頭明顯87、體有

32、枝刺;腹足退化,吸盤狀;沒有趾鉤。為害樹木刺蛾科7體多次生毛;足的趾鉤為中斷的中帶式。主要為害豆科植物灰蝶科8、肛足退化或變形成枝狀突起,至少趾鉤沒有98肛足正常109、沒有肛足;腹足趾鉤二序中列式,或還附加有單序的側列成偽環狀;上唇缺刻淺鉤翅蛾科9肛足呈枝狀或小突起;趾鉤單序中列式;上唇缺刻深,呈V字形;為害樹木舟蛾科(天社蛾科)10、幼蟲尺蠖型:腹部只第六腹節有腹足一對(連肛足2對)尺蛾科10幼蟲至少有2對以上的腹足 1111、幼蟲偽尺蠖型:腹足23對1211幼蟲有4對以上的腹足 1512、腹足2對1312腹足3對 1413、只1對腹足有趾鉤;趾鉤二序中列式尺蛾科(一部分)13二對腹足都有趾鉤;趾鉤單序中列式夜蛾科(小夜蛾亞科,金翅夜蛾亞科)14、腹足著生在腹部第三、四、五節;趾鉤二橫帶式或側缺環式細蛾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