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新教科版)(3-6年級全).docx_第1頁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新教科版)(3-6年級全).docx_第2頁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新教科版)(3-6年級全).docx_第3頁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新教科版)(3-6年級全).docx_第4頁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新教科版)(3-6年級全).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觀察植物小組成員實驗目的觀察小草和大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實驗器材小草(多種)、大樹(多種)、放大鏡實驗過程1、觀察準備好的小草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的特點;2、畫出輪廓圖;3、找出小草的相同點;4、觀察大樹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特點; 并畫出輪廓圖;5、找出大樹的相同點;6、比較小草和大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1、小草的相同點:莖比較疏松、柔軟、支持力較弱;2、大樹的相同點:莖比較緊密、堅硬、支持力強。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觀察植物小組成員實驗目的觀察小草和大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實驗器材小草(多

2、種)、大樹(多種)、放大鏡實驗過程1、觀察準備好的小草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的特點;2、畫出輪廓圖;3、找出小草的相同點;4、觀察大樹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特點; 并畫出輪廓圖;5、找出大樹的相同點;6、比較小草和大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鳥喙與取食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驗證鳥喙的形狀與功能特點是否相符實驗器材鉗子、湯匙、躡子、起釘器、米粒、葵花子、橡皮蟲、 泡沫塑料顆粒、兔子娃娃實驗過程1、準備好器材;2、按書1 3頁表格要求,逐一進行實驗;3、把實驗結果填寫在書上表格中;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實驗現象:在實驗過程中,發現

3、不同形狀的工具可以拾取不同 的物品。可是如果進行交換拾取,有的就非常困難,有 的根本不能進行拾取。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不同形狀的工具能夠方便的拾取不同的物品,如果工具的形狀與拾取的物品不符合,則拾取很困難甚至根本不能進行。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鳥喙與取食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驗證鳥喙的形狀與功能特點是否相符實驗器材鉗子、湯匙、躡子、起釘器、米粒、葵花子、橡皮蟲、 泡沫塑料顆粒、兔子娃娃實驗過程1、準備好器材;2、按書1 3頁表格要求,逐一進行實驗;3、把實驗結果填寫在書上表格中;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實驗現象: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不同形狀的工具可以拾取不同 的物品。可是如果進行交

4、換拾取,有的就非常困難,有 的根本不能進行拾取。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用顯微鏡觀察細菌小組成員實驗目的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實驗器材顯微鏡、細菌玻片等實驗過程1、熟悉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五年級學過,進一步熟悉)2、把細菌玻片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3、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供學習使用。實驗現象:1、在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到平時肉眼看不到的細菌;2、不同的細菌有不同的形態。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細菌是生物的一種,只不過由于它太小,肉眼根本 看不見,因此在生活中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實細 菌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用顯微鏡觀察細

5、菌小組成員實驗目的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實驗器材顯微鏡、細菌玻片等1、熟悉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五年級學過,2、把細菌玻片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3、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供學習使用。進一步熟悉)實驗過程實驗現象:1、在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到平時肉眼看不到的細菌;2、不同的細菌有不同的形態。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制作酸奶小組成員實驗目的了解酸奶的制作過程實驗器材新鮮酸奶、鮮牛奶、杯子、瓶子、金屬小勺、竹筷、溫度計實驗過程1、將所準備的容器和工具消毒準備好;2、將鮮牛奶煮開后,涼至3 0攝氏度左右,平均分裝 在已消毒的杯子中;3、分別向裝有鮮牛奶的杯子中加入等量的酸奶

6、,攪拌 均勻后蓋上蓋子;4、將其中的一杯放在溫暖環境中,另一杯放在陰涼環 境中,2 4小時后觀察。實驗現象:鮮牛奶變成了味道鮮美的酸奶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1、鮮牛奶是怎樣變成味道鮮美的酸奶的?2、制作酸奶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制作酸奶小組成員實驗目的了解酸奶的制作過程實驗器材新鮮酸奶、鮮牛奶、杯子、瓶子、金屬小勺、竹筷、溫度計實驗過程1、將所準備的容器和工具消毒準備好;2、將鮮牛奶煮開后,涼至3 0攝氏度左右,平均分裝 在已消毒的杯子中;3、分別向裝有鮮牛奶的杯子中加入等量的酸奶,攪拌 均勻后蓋上蓋子;4、將其中的一杯放在溫暖環境中,另一杯放在陰涼環 境中

7、,2 4小時后觀察。實驗現象:鮮牛奶變成了味道鮮美的酸奶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時間實驗名稱探究食物發霉小組成員實驗目的了解食物發霉的條件和過程實驗器材饅頭、飯粒、塑料杯實驗過程(分對照組分別進行)1、將饅頭、飯粒放置陰暗、潮濕的環境中;2、將饅頭、飯粒放置通風、干燥的環境中。 實驗現象:1、環境1中食物發生霉變,而且速度快;2、環境2中食物稍有霉變,而且速度慢。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食物在陰暗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發霉。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探究食物發霉小組成員實驗目的了解食物發霉的條件和過程實驗器材饅頭、飯粒、塑料杯實驗過程(分對照組分別進行)1、將饅頭

8、、飯粒放置陰暗、潮濕的環境中;2、將饅頭、飯粒放置通風、干燥的環境中。 實驗現象:1、環境1中食物發生霉變,而且速度快;2、環境2中食物稍有霉變,而且速度慢。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探究植物體能量的來源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驗證植物體中含有能量實驗器材酒精、面條、粉條實驗過程將面條、粉條依次放在火焰上燒烤。實驗現象:1、面條、粉條能燃燒;2、燃燒時有糊膠味。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面條、粉條能夠燃燒,說明其體內含有淀粉。也就 是說植物體內含有能量。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時間實驗名稱探究植物體能量的來源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驗證植物體中含有能量實驗器材酒精、面條、粉條

9、實驗過程將面條、粉條依次放在火焰上燒烤。實驗現象:1、面條、粉條能燃燒;2、燃燒時有糊膠味。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實驗過程見教材的第51頁詳細步驟。實驗現象:風力作用下能敲響小鼓。實驗現象或、能量是可以轉換的;2、風動小鼓將風能轉換成了動能。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制作風動小鼓小組成員實驗目的學會制作風動小鼓的方法。實驗器材卡紙、風車軸 膜、鼓膜卡圈、高粱稈、小金屬片、支架、鼓血、鼓槌、橡皮筋、串珠、軸卡圈k橡膠等實驗過程見教材的第51頁詳細步驟。實驗現象:風力作用下能敲響小鼓。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制作電磁鐵小

10、組成員實驗目的了解電磁鐵構造,并學會制作電磁鐵實驗器材漆包線、鐵芯、電池、電池盒、開關、大頭針實驗過程實驗步驟:1、將漆包線順著一個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繞在釘 子上;2、用砂紙或小刀除去漆包線兩頭的漆皮;3接通電源,用電磁鐵靠近大頭針。實驗現象:接通電源后能吸引大頭針。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1、電磁鐵能將電能轉換成磁能;2、接通電源,電磁鐵有磁性,斷開電源,磁性消失。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制作電磁鐵小組成員實驗目的了解電磁鐵構造,并學會制作電磁鐵實驗器材漆包線、鐵芯、電池、電池盒、開關、大頭針實驗過程實驗步驟:1、將漆包線順著一個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繞在釘 子上;2、用砂

11、紙或小刀除去漆包線兩頭的漆皮;3接通電源,用電磁鐵靠近大頭針。實驗現象:接通電源后能吸引大頭針。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年級時間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實驗名稱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探究改變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實驗器材電磁鐵,電池3節以上,大頭針若干采用對比實驗,即在兩組實驗中,只改變一個條件(如線圈的匝數),而保持其他條件不變。2、每個小組分別進行實驗,記好實驗結果。實驗現象:實驗過程1、保持電池數目不變,線圈的匝數越多,吸起的大頭針也越多;2、保持線的匝數不變,電池數目越多,吸起的大頭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針也越多;改變電流強度(電池節數多少),改變線圈匝數,電磁 鐵磁力大小就會改變。小學

12、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年級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時間實驗名稱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探究改變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實驗器材電磁鐵,電池3節以上,大頭針若干實驗過程采用對比實驗,即在兩組實驗中,只改變一個條件(如線圈的匝數),而保持其他條件不變。2、每個小組分別進行實驗,記好實驗結果。實驗現象:1、保持電池數目不變,線圈的匝數越多,吸起的大頭 針也越多;2、保持線圈的匝數不變,電池數目越多,吸起的大頭 針也越多;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探究常見能量控制裝置是怎樣工作的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探究常見能量控制裝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實驗器材電池、電線、小燈泡(帶燈座)、鉛筆芯、銀子、熱敏

13、裝置、酒精燈、火柴實驗過程1、操作圖見教材5 7頁;2、兩個實驗分兩個小組進行,實驗過程中注意安全。 實驗現象:1、當源線的兩頭在鉛筆芯上滑動時,小燈泡的亮度在 改變;2、當熱敏裝置在酒精燈上加熱時,小燈泡亮;而當熱 敏裝置沒有在酒精燈上加熱時,小燈泡熄滅。實驗現象 或實驗結果通過不同的控制裝置,能夠對能量的使用進行控 制。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探究常見能量控制裝置是怎樣工作的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探究常見能量控制裝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實驗器材電池、電線、小燈泡(帶燈座)、鉛筆芯、銀子、熱敏 裝置、酒精燈、火柴實驗過程1、操作圖見教材5 7頁;2、兩個實驗分兩個小組進行,實驗過程

14、中注意安全。 實驗現象:1、當源線的兩頭在鉛筆芯上滑動時,小燈泡的亮度在 改變;2、當熱敏裝置在酒精燈上加熱時,小燈泡亮;而當熱 敏裝置沒有在酒精燈上加熱時,小燈泡熄滅。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制作太陽爐小組成員實驗目的學會制作太陽爐實驗器材鋁箔、厚紙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溫度計、膠帶、 剪刀等。實驗過程見教科書第7 5、7 6頁。實驗現象:隨著陽光的斷照射,水的溫度能在一定范圍內升 咼。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太陽爐能把光能轉換為熱能,并且無污染。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制作太陽爐小組成員實驗目的學會制作太陽爐實驗器材鋁箔、厚紙板、直尺

15、、塑料布、一杯水、溫度計、膠帶、 剪刀等。實驗過程見教科書第7 5、7 6頁。實驗現象:隨著陽光的斷照射,水的溫度能在一定范圍內升 咼。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太陽系模型的制作小組成員實驗目的自己動手制作太陽系模型實驗器材白紙、鉛筆、繩子、尺子、橡皮泥等實驗過程見教材第8 4頁實驗現象:根據太陽系模型圖制作太陽系的直觀圖,能夠 便于觀察。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通過直觀模型的制作,能夠鍛煉自己的動手能 力,并能對宏觀世界的物體建立起直觀的印象。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太陽系模型的制作小組成員實驗目的自己動手制作太陽系模型實驗器材白紙、鉛筆、繩

16、子、尺子、橡皮泥等實驗過程見教材第8 4頁實驗現象:根據太陽系模型圖制作太陽系的直觀圖,能夠 便于觀察。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模擬月相的變化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通過模擬實驗建立對月相變化的直觀印象實驗器材一個直徑5厘米? 1 0厘米的白色塑料球,黑墨水實驗過程見教材第1 0 0頁。實驗現象:能夠觀察到“月相”隨著不同的位置變化而變 化。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我們觀察到的月相的變化是由于地球和月球位置的 變化而造成的變化。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六時間實驗名稱模擬月相的變化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通過模擬實驗建立對月相變化的直觀印象實驗器材一個直徑5厘米? 1 0厘

17、米的白色塑料球,黑墨水實驗過程見教材第1 0 0頁。實驗現象:能夠觀察到“月相”隨著不同的位置變化而變 化。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做小吊車小組成員實驗目的做小吊車并研究小吊車原理實驗器材小紙盒 吊車臂 吊臂支鳥5線繩兩個鐵絲鉤一個剪刀錐子 膠水 鉤碼實驗過程1小組分工合作2 觀察小吊車模型組裝各部分四 個點要對稱,固定牢固;繩子要從 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3 調試小吊車分別拉動兩根線,看看小吊車的臂能否靈活運動 實驗現象:小吊車能提起或放下鉤碼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放松上牽引繩,拉緊下牽引繩,吊臂向下運動; 拉緊上牽引繩,放松下牽引繩,吊臂向上運動。小學科學

18、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做小吊車小組成員實驗目的做小吊車并研究小吊車原理實驗器材小紙盒 吊車臂 吊臂支架 線繩兩個 鐵絲鉤一個 剪刀 錐子 膠水鉤碼實驗過程1小組分工合作2 觀察小吊車模型組裝各部分四個點要對稱,固定牢固;繩子要從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3調試小吊車分別拉動兩根線,看看小吊車的臂能否靈活運動實驗現象:小吊車能提起或放下鉤碼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收與放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推斷動物與人的肢體運動原理實驗器材每個人的身體實驗過程1.彎曲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長短松緊變化。2伸直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長短松緊變化。3.反復幾次體會與小吊

19、車的原理的聯系。實驗現象:手臂骨骼就像小吊車的吊臂,肌肉就像繩子,手臂運動 時,當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時,肱二頭肌牽動前臂向內收縮;當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時,肱三頭肌牽動前臂向外伸展.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前臂收縮類似小吊車抬起重物。前臂伸展類似小吊車放下重物。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收與放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推斷動物與人的肢體運動原理實驗器材每個人的身體實驗過程1.彎曲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長短松緊變化。2伸直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長短松緊變化。3.反復幾次體會與小吊車的原理的聯系。實驗現象:手臂骨骼就像小吊車的吊臂, 肌肉就像繩子,手臂運動 時,當肱二頭肌收縮,

20、肱三頭肌舒張時,肱二頭肌牽動前臂向內收 縮;當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時,肱三頭肌牽動前臂向外伸展.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做沙盤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通過制作校園沙盤模型培養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碩紙板學校平面圖;橡皮泥潮濕的沙土廢舊泡沫包實驗器材裝紙 小木棍顏料盒剪刀對校園建筑的布局進行觀測2.用大的碩紙板做底座。在紙板上畫好學校平面圖。(明確建筑物樹木等的位置)實驗過程3用橡皮泥舊泡沫等材料做出立體的樓房等校園建筑物,根據平面 圖擺放好位置。(可以用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泡沫做樓房,硬紙板做圍 墻,小木棍做旗桿等)。4.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四年級的學生還不能很

21、精確地計算出比例尺,教師適當指導。)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快與慢小組成員實驗目的研究小車運動的快慢(分組實驗)實驗器材秒表(或電子手表)、長尺、玩具車(學生自帶),橡皮泥,馬達、 電池等(學生自帶)實驗過程1 小組做好分工:賽車手、計時員、測量員、記錄員。2找好起點(必要時確定好終點);3 秒表做好歸零;4在相同時間內必須進行多次測量(不少于 3次),并做好記錄5在相同距離內必須進行多次測量(不少于 3次),并做好記錄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1:相同時間內經過的距離越長,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2:相同距離下所用的時間越短,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

22、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快與慢小組成員實驗目的研究小車運動的快慢(分組實驗)實驗器材秒表(或電子手表)、長尺、玩具車(學生自帶),橡皮泥,馬達、 電池等(學生自帶)實驗過程1 小組做好分工:賽車手、計時員、測量員、記錄員。2找好起點(必要時確定好終點);3 秒表做好歸零;4在相同時間內必須進行多次測量(不少于 3次),并做好記錄5在相同距離內必須進行多次測量(不少于 3次),并做好記錄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玩小車小組成員實驗目的研究小車運動的快慢與載重物及路面光滑程度是否有關?(對比試驗)實驗器材秒表(或電子手表),木板, 玩具車(學生自帶),鉤碼,毛 巾實

23、驗過程1做好小組分工:賽車手、計時員、記錄員;2先測量空車時小車在木板上運動時間;3別的條件不變,向小車上加鉤碼,再測出改變后的小車在木板上 運動時間;4先測量小車放在木板上運動的時間;5別的條件不變,在木板上鋪上毛巾,再測出改變后的小車在木板 上運動時間;實驗現象:小車運動的快慢不同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車載重物越多運動越慢小車運動的路面越不光滑運動越慢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玩小車小組成員實驗目的研究小車運動的快慢與載重物及路面光滑程度是否有關?(對比試驗)實驗器材秒表(或電子手表),木板, 玩具車(學生自帶),鉤碼,毛 巾實驗過程1做好小組分工:賽車手、計時員、記錄員;

24、2先測量空車時小車在木板上運動時間;3別的條件不變,向小車上加鉤碼,再測出改變后的小車在木板上 運動時間;4先測量小車放在木板上運動的時間;5別的條件不變,在木板上鋪上毛巾,再測出改變后的小車在木板 上運動時間;實驗現象:小車運動的快慢不同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推和拉小組成員實驗目的能夠用實驗體驗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分組實驗)實驗器材實驗過程(1)三人一組,兩人活動,另一人裁判,交替進行。(2)活動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推手掌雙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間位置,在準備過程中,不允許用力推或拉對 方。(3)裁判員下達命令后,雙

25、方用力推或拉,力爭戰勝對方。(4 ) 同一規則再做拉手臂游戲。實驗現象:兩個同學同時推,力氣大的一方會將力氣小的一方推出 界線,要想贏,就要增大腳與地面的摩擦力,發現力有大小。用力 推時,必須對正方向,方向偏了,也會輸,發現了力有方向。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結果是不同的。推和拉會使物體移動位置 或變形,推和拉是一種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使物體移動的位 置遠近也不同。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推和拉小組成員實驗目的能夠用實驗體驗探究岀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分組實驗)實驗器材實驗過程(1)三人一組,兩人活動,另一人裁判,交替進行。(2)活動前,要做好準

26、備工作,推手掌雙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 位置,手掌放在中間位置,在準備過程中,不允許用力推或拉對方。(3)裁判員下達命令后,雙方用力推或拉,力爭戰勝對方。(4 ) 同一規則再做拉手臂游戲。實驗現象:兩個同學同時推,力氣大的一方會將力氣小的一方推出 界線,要想贏,就要增大腳與地面的摩擦力,發現力有大小。用力 推時,必須對正方向,方向偏了,也會輸,發現了力有方向。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紙蝙蝠(分組實驗)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推和拉都是力。實驗器材卡紙一張彩筆剪刀等實驗過程(1)將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折成一個三角形。(2)在有兩層紙

27、的一邊剪一個三角形的口子。(3)在頭部畫出“眼睛”。(4)將每一側的翅膀向下折。(5)上下拉動兩個翅臍感受力的變化。實驗現象:推和拉使紙蝙蝠動起來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推和拉各是一種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結果是不同的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紙蝙蝠(分組實驗)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推和拉都是力。實驗器材卡紙一張彩筆剪刀等實驗過程(1) 將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折成一個三角形。(2) 在有兩層紙的一邊剪一個三角形的口子。(3) 在頭部畫出“眼睛”。(4) 將每一側的翅膀向下折。(5) 上下拉動兩個翅臍感受力的變化。實驗現象:推和拉使紙蝙蝠動起來實驗現象或實驗

28、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自制重錘(分組實驗)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通過重錘說明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實驗器材鐵鎖、(螺母、橡皮、橡皮泥、磚頭、石子、)細線等。實驗過程1. 觀察重錘由幾部分組成,怎樣連接的。2. 將細線與鐵鎖連接在一起,檢驗是否接牢。3用自己做的重錘檢測教室是否與地面垂直。實驗現象:重錘的錘線都是與地面垂直的。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自制重錘(分組實驗)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通過重錘說明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實驗器材鐵鎖、(螺母、橡皮、橡皮泥、磚頭、石子、)細線等。實驗過程1.觀察重錘由幾部分組成,怎樣連接的。2

29、 將細線與鐵鎖連接在一起,檢驗是否接牢。3用自己做的重錘檢測教室是否與地面垂直。實驗現象:重錘的錘線都是與地面垂直的。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玩滾輪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探究滾筒轉動的原因(演示實驗)實驗器材泡沫板或硬紙板、線軸、502膠或白乳膠、細木軸、小盤、細線、 鉤碼或小石子、剪刀、錐子、圓規等。實驗過程課本36頁注意事項: 剪下滾輪時邊緣要整齊,否則不能滾動。 圓板要盡量大一些,一般直徑為 20厘米30厘米。 粘木軸時,將膠涂在圓心的周圍,線軸中心一定要置于圓心處。 小盤細線的一端應固定在細軸上,可以粘在細軸上或與木軸一起 插入線軸孔內。 使用膠時不要隨

30、意涂抹,萬一不小心涂在了衣物和皮膚上,要立 即用酒精清除。實驗現象:滾輪轉起來了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滾輪受到鉤碼的重力得牽引才運動起來。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玩滾輪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探究滾筒轉動的原因(演示實驗)實驗器材泡沫板或硬紙板、線軸、502膠或白乳膠、細木軸、小盤、細線、 鉤碼或小石子、剪刀、錐子、圓規等。實驗過程課本36頁注意事項: 剪下滾輪時邊緣要整齊,否則不能滾動。 圓板要盡量大一些,一般直徑為 20厘米30厘米。 粘木軸時,將膠涂在圓心的周圍,線軸中心一定要置于圓心處。 小盤細線的一端應固定在細軸上,可以粘在細軸上或與木軸一起 插入線軸孔內。 使用膠時不要隨意

31、涂抹,萬一不小心涂在了衣物和皮膚上,要立 即用酒精清除。實驗現象:滾輪轉起來了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感受摩擦力(分組實驗)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摩擦力是幫助物體運動還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實驗器材實驗過程1. 先讓同學們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用力推或拉,使手 在桌面上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2.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動,感受有沒有一 個阻礙手運動的力;3. 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動,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沒有 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實驗現象:手受到桌面一個力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摩擦力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

32、時間實驗名稱感受摩擦力(分組實驗)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摩擦力是幫助物體運動還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實驗器材實驗過程1. 先讓同學們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用力推或拉,使手 在桌面上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2.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動,感受有沒有一 個阻礙手運動的力;3. 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動,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沒有 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實驗現象:手受到桌面一個力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模擬晝夜的形成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模擬晝夜的成因實驗器材地球儀手電筒或蠟燭小紙人遮光窗簾實驗過程(1)將地球儀的北極對著北方,在桌面中間放好;(

33、2)在地球儀上找到中國北京(或其他省會城市)的位置貼上小紙 人(3)用手電筒代替太陽光,在正對地球儀1米左右的地方打開手 電筒,調整手電筒的遠近,以地球儀上清晰地出現明暗兩部分為宜; 明確地球儀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4)面對地球儀,使它自西向東慢慢旋轉(逆時針方向),將小紙人所在的位置旋轉到黑夜部分,接著轉動地球儀使小紙人再次轉 到白天部分;(5)兩人一組,輪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晝夜變化。提示:為了幫助學生教師還可以在地球儀旁邊放一塊鐘表,告訴學 生地球儀旋轉的方向要和表針轉動的方向相反。實驗現象:小紙人一會在明亮的一面,一會在黑暗的一面.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地球的自轉形成了晝夜交替的現象小學科

34、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模擬晝夜的形成小組成員實驗目的模擬晝夜的成因實驗器材地球儀手電筒或蠟燭小紙人遮光窗簾實驗過程(1)將地球儀的北極對著北方,在桌面中間放好;(2)在地球儀上找到中國北京(或其他省會城市)的位置貼上小紙 人(3)用手電筒代替太陽光,在正對地球儀1米左右的地方打開手 電筒,調整手電筒的遠近,以地球儀上清晰地出現明暗兩部分為宜; 明確地球儀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4)面對地球儀,使它自西向東慢慢旋轉(逆時針方向),將小 紙人所在的位置旋轉到黑夜部分,接著轉動地球儀使小紙人再次轉 到白天部分;(5)兩人一組,輪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晝夜變化。提示:為了幫助學生教師還可以

35、在地球儀旁邊放一塊鐘表,告訴學 生地球儀旋轉的方向要和表針轉動的方向相反。實驗現象:小紙人一會在明亮的一面,一會在黑暗的一面.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太陽和影子小組成員實驗目的分析一天中影子和溫度變化的規律實驗器材底座一個(木料或硬紙板)手電筒一個粗鐵絲一個尺子一把鉛筆一支實驗過程1先在底座中心打一個孔(正好能套進粗鐵絲)2再將粗鐵絲插入底座中心孔,固定粗鐵絲3用手電代替太陽對準鐵絲從東向西轉動4觀察現象并用筆做好標記5用尺子測量并填好記錄表,分析現象影子和太陽溫度變化現象記錄表時間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8時10時12時2時4時影子長度溫度2 C8 C12C

36、13C9 C實驗現象:一天中影子的長短是不一樣的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一天中早晨影子長,中午影子最短,傍晚影子又長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四時間實驗名稱太陽和影子小組成員實驗目的分析一天中影子和溫度變化的規律實驗器材底座一個(木料或硬紙板)手電筒一個粗鐵絲一個尺子一把鉛筆一支實驗過程1先在底座中心打一個孔(正好能套進粗鐵絲) 2再將粗鐵絲插入底座中心孔,固定粗鐵絲3用手電代替太陽對準鐵絲從東向西轉動4觀察現象并用筆做好標記5用尺子測量并填好記錄表,分析現象影子和太陽溫度變化現象記錄表時間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8時10時12時2時4時影子 長度溫度-2 C8 C12C13C9 C實驗現象:一天中

37、影子的長短是不一樣的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五時間實驗名稱研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驗證種子萌發是否需要適量的水實驗器材菜豆或黃豆10- 12粒,玻璃小瓶或培養皿兩個實驗過程1、在兩個瓶中分別放入同樣的衛生紙或棉花,并在每個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種子。2、保持1號內的種子干燥,經常向 2號瓶中灑一些水,使紙或棉花始終保 持潮濕狀態,但不要讓種子浸沒在水里。3、將兩個瓶子同時放在相同的室溫中,并保持光照的情況相同。4、記錄種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發的情況。實驗現象:1號瓶屮的種子沒有萌發,2號瓶中的種子萌發了。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種子在干燥的環境

38、中不會萌發,種子的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五時間實驗名稱研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驗證種子萌發是否需要適量的水實驗器材菜豆或黃豆10- 12粒,玻璃小瓶或培養皿兩個實驗過程1、在兩個瓶中分別放入同樣的衛生紙或棉花,并在每個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種子。2、保持1號內的種子干燥,經常向 2號瓶中灑一些水,使紙或棉花始終保 持潮濕狀態,但不要讓種子浸沒在水里。3、將兩個瓶子同時放在相同的室溫中,并保持光照的情況相同。4、記錄種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發的情況。實驗現象:1號瓶屮的種子沒有萌發,2號瓶中的種子萌發了。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39、學校三小年級五時間實驗名稱滲水比賽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通過實驗發現不同土壤滲水能力的大小實驗器材三個相同的塑料瓶,紗布,橡皮筋,沙質土壤土黏質土,水,三只燒杯,支 架實驗過程1、取三個同樣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紗布蒙住瓶口,扎好,倒 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各放一只同樣大小的燒杯。2、向三個瓶中分別裝進同樣多的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并同時倒入同 樣多的水。3、過一段時間,對滲出的水進行比較。實驗現象:沙質土滲出的水最多,黏質土滲出的水最少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質土、壤土、黏質土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五時間實驗名稱滲水比賽小組成員實驗目的通過實驗發現不同土

40、壤滲水能力的大小實驗器材三個相同的塑料瓶,紗布,橡皮筋,沙質土壤土黏質土,水,三只燒杯,支 架實驗過程1、取三個同樣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紗布蒙住瓶口,扎好,倒 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各放一只同樣大小的燒杯。2、向三個瓶中分別裝進同樣多的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并同時倒入同 樣多的水。3、過一段時間,對滲出的水進行比較。實驗現象:沙質土滲出的水最多,黏質土滲出的水最少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五時間實驗名稱研究根的作用小組成員實驗目的研究根的作用實驗器材透明的玻璃瓶,水,一株完整的植物, 植物油。實驗過程1、把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浸在盛水的小瓶里,并在水面上滴一層植物油

41、。2、用彩筆在水面處做一個標記。3、把實驗裝置放到向陽處。4、過一段時間,觀察水面有什么變化。 實驗現彖:瓶中的水面下降了。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五時間實驗名稱研究根的作用小組成員實驗目的研究根的作用實驗器材透明的玻璃瓶,水,一株完整的植物, 植物油。實驗過程1、把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浸在盛水的小瓶里,并在水面上滴一層植物油。2、用彩筆在水面處做一個標記。3、把實驗裝置放到向陽處。4、過一段時間,觀察水面有什么變化。 實驗現彖:瓶中的水面下降了。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學校三小年級五時間實驗名稱莖的作用小組成員實驗目的研究植物莖的作用實驗器

42、材燒杯,一段新鮮芹菜,水,紅墨水實驗過程1、將芹菜等植物的莖插入到滴有幾滴紅墨水的的瓶中。2、過一段時間后,觀察莖的變化。3、然后將莖縱切和橫切,觀察莖的顏色變化實驗現彖:莖的橫切面上出現一圈小紅點,在莖的縱切面上出現一條條紅線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莖有運輸水分的作用。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班時間2015.9.6 實f檢類型分組:(V )演示:(V)實驗名稱選擇最合適的工具實驗器材:釘有三顆圖釘、兩顆鐵釘、和兩顆木螺絲釘的木板一塊,剪刀、螺絲刀、 開瓶器、羊角錘、小刀、銀子、剝線鉗、鉗工錘。猜測:選用不同的工具,拔出三種東西所用的力和方便程度是不一樣的。實驗過程:用剪刀、螺絲刀、開瓶器、羊角錘、小

43、刀、銀子、剝線鉗和鉗工錘分別去 取出木板上的圖釘、鐵釘、和木螺絲釘。感覺取出三種釘子應用哪幾種工具最簡單、最方便、最省力。然后做好記錄。(先進行演示實驗,然后分成四組做分組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或 實驗的結果:取圖釘比較方便的是用小刀或剪刀來撬;取木螺釘比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 絲刀來撬;取釘子比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錘來撬;評定等級:指導教師: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班時間2015.9.8 實!檢類型分組:(V ) 演示:(V )實驗名稱研究杠桿的秘密實驗器材:杠桿尺、鉤碼猜測:杠桿是否省力跟用力點和阻力點到支點之間的距離有關實驗過粗:左邊(阻力點)情況右邊(用力點)情況用力情況鉤碼數(個)阻力點到支點

44、的距離(格)鉤碼數(個)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1、省力;2、費力;3、不省力也不費力1111不省力也不費力1212不省力也不費力2121不省力也不費力2222不省力也不費力2112省力4114省力4224省力3113省力3223省力1331費力2332費力2442費力1422費力2241費力觀察到的現象或 實驗的結果: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省力杠桿;用力點 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費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 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評定等級:指導教師: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班時間2015.9.13 實驗類型分組:(V ) 演示:(

45、V )實驗名稱小桿秤的研究實驗器材:自主小桿秤、鉤碼猜測:小桿秤是根據杠桿的原理制作的實驗過程:學生利用自制的小桿秤稱不同數量的鉤碼,比較秤盤掛繩到提繩,提繩到 秤花掛繩之間的距離有什么變化,結合杠桿的原理解釋這一現象。改變提繩的位置繼續做實驗,我們會發現提繩距離秤盤之間的距離越短稱重就會越大。象或是秤碇白實驗的結果:秤盤內放的鉤碼數量越多,秤碇掛繩距離提繩之間的距離就會越長,但觀察到的現 J重量并不需要增加。評定等級:指導教師: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班時間2015.9.15 實驗類型分組:()演示:(V )實驗名稱輪軸作用的實驗實驗器材:1盒鉤碼、2段粗線繩、1個鐵架臺、1個大輪、1個小輪、

46、1個軸猜測:輪軸能夠省力。買驗過桎:將一定數量的鉤碼掛在軸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輪上掛鉤碼,看成是 我們用力的大小。試一試,在輪上掛幾個鉤碼能把軸上的鉤碼提起來。然 后改變軸上的鉤碼數量在做實驗。輪軸作用的實驗記錄表軸上鉤碼的個數輪上鉤碼的個數我們的發現21省力42省力63省力105省力觀察到的現象或 實驗的結果:輪上掛的鉤碼比軸上掛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說明輪軸可以省力。評定等級:指導教師: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班時間2015.9.15 實驗類型分組:()演示:(V )實驗名稱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實驗器材:1盒鉤碼、2段粗線繩、1個鐵架臺、2個不同的大輪、1個小輪、1個軸猜測:輪軸越大越省力。實驗過程:將一定數量的鉤碼掛在軸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輪上掛鉤碼,看成是 我們用力的大小。試一試,在輪上掛幾個鉤碼能把軸上的鉤碼提起來。然 后改變輪在做實驗。輪軸的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實驗記錄表軸上鉤碼的個數更大輪上鉤碼的個數我們的發現31輪軸保持平衡62輪軸保持平衡93輪軸保持平衡觀察到的現象或實驗的結果:改變輪的大小,輪越大,輪軸越省力。評定等級:指導教師:/卜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班時間2015.9.16 實驗類型分組:()演示:(V )實驗名稱定滑輪作用實驗實驗器材:1盒鉤碼、1根粗線繩、1個鐵架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