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文本_第1頁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文本_第2頁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文本_第3頁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文本_第4頁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文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目目 錄錄1 綜合說明綜合說明.11.1 項目建設背景.11.2 項目基本特性.32 項目區概況項目區概況.52.1 地理位置.52.2 自然條件.52.3 自然資源.72.4 社會經濟條件.82.5 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及機械作業面積.92.6 自然災害.92.7 土地利用現狀.93 項目分析項目分析.133.1 基礎設施條件.133.2 水土資源平衡分析.163.3 項目區建設基本農田面積分析.203.4 公眾參與分析.213.5 環境保護分析.214 項目規劃項目規劃.224.1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結論.224.2 規劃原則.224.3 規劃依據.234.4 規劃目標和任務.254.5

2、 規劃設計標準.264.6 項目規劃方案.274.7 總體布局.285.工程設計工程設計.305. 1 農田水利工程.305. 2 田間道路工程.315. 3 項目工程進度計劃.336 土地權屬調整土地權屬調整.34II6.1 土地權屬現狀.346.2 土地權屬調整依據.346.3 土地權屬調整原則.346.4 土地權屬調整.347 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357.1 施工條件.357.2 施工程序與管理.357.3 進度管理.367.4 質量管理.368 投資預算投資預算.388.1 編制說明.388.2 預算費用構成.388.3 資金籌措.428.4 投資進度計劃.429 效益分析效益分

3、析.449.1 社會效益分析.449.2 生態效益和環境影響分析.449.3 經濟效益分析.4610. 實施措施及工程管理實施措施及工程管理.4810.1 實施措施.4810.2 工程管理.5011 項目規劃過程項目規劃過程.5311.1 成立規劃領導小組與技術小組.5311.2 資料收集與實地踏勘.5311.3 規劃設計階段.5311.4 檢查校核階段.5411.5 成果提交.5411.6 與有關部門規劃的協調處理.5411.7 項目工程設計說明.5412 附件附件.56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1 綜合說明1.1項目建設背景項目建設背景1.1.1 前言根據全國土地整治規劃 (

4、2011-2015 年) 、 國土資源部 財政部關于加快編制和實施土地整治規劃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通知 (國土資發201263 號)和安徽省國土資源廳、財政廳關于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通知 (皖國土資發2012180 號文)文件要求,XX 縣國土資源局于 2013年 3 月編制了XX 市 XX 縣 2013 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并上報安徽省國土資源廳, 實施方案于 2013 年 3 月獲得批復。根據實施方案確定的建設任務,結合皖國土資發2012180 號文等文件要求,按照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有關標準,編制規劃設計報告。根據安徽省國土資源廳、財政

5、廳關于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通知 (皖國土資發2012180 號)的規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潛力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基本具備高標準條件” 、 “稍加改造” 、 “需要全面整治” 。“基本具備高標準條件”潛力是指在現有基本農田和經整治后調整劃入的基本農田中,已經形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其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等主要配套設施工程建設標準已基本達到或即將達到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范 (以下簡稱規范)規定的標準。“稍加改造”潛力是指現有基本農田中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相對集中連片

6、,但其配套設施工程標準與規范要求存在差距,通過“缺什么、補什么”的辦法經過適當投資可達到規范規定標準的基本農田。“需要全面整治”潛力是指現有基本農田中,其配套設施工程標準與規范規定的標準存在較大差距,需要較大投資全面整治才能使其配套設施工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達到規范規定標準的基本農田。根據以上標準劃分,XX 市 XX 縣 XX 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屬于“稍加改造”類型。1.1.2 項目建設背景按照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5 年我國將建成 4 億畝,我省將建成 2631 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為國家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為貫徹落實國土資發201263 號文和

7、安徽省國土資源廳、財政廳關于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通知 (皖國土資發2012180 號)要求,統籌安排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XX縣國土資源局調查了解 XX 縣基本農田情況和過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情況,制定了實施方案 ,全面分析了 2013 年度“基本具備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潛力,合理安排“稍加改造”基本農田建設任務,確定了 2013 年“稍加改造”建設區域、建設工程、資金籌措等內容。XX 縣將 XX 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納入 2013 年基本農田建設計劃,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考慮:(1)項目區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國務院、國土資源、農業、水利、環境保護等行政主管部門

8、的相關規定,符合XX 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 。(2)項目區水資源有保障,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5084-2005)的規定,土壤適合農作物生長,無潛在土壤污染和地質災害。(3)建設區域相對集中連片,具備建設所必要的水利、交通、電力等骨干工程設施。(4)地方政府重視程度高,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積極性高。總之,項目區符合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建設條件,且現有基礎設施條件較好、通過“缺什么、補什么”的辦法經過適當投資即可達到規范規定標準的基本農田,實現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實現節約集約利用,增加高標準基本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3農田面積,提升耕地質量,

9、完善田間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集中連片,發揮規模效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發揮生產、生態、景觀的綜合功能。1.2 項目基本特性項目基本特性1.2.1 項目類型本項目申報類型為省級投資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1.2.2 項目性質項目性質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按照國土資發2012180 號文規定,項目建設潛力類型為“稍加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2.3 項目范圍項目區位于 XX 縣 XX 鎮南嚴村、北嚴村、大溝村、火廟村、陳圩村等 5個行政村。項目區地處淮北平原,范圍不規則。縱坐標在 3667035.295 3671713.284 之間,橫坐標在 39518150.274 3952

10、5044.112 之間。項目區涉及 I50G068052、I50G068053、I50G069052、I50G069053 四個圖幅。1.2.4 項目規模(1)建設規模)建設規模根據XX 縣土地利用現狀圖(I50G068052、I50G068053、I50G069052、I50G069053)和項目區實測地形圖(1/8000) ,項目區總面積 2406.2594 公頃,建設規模 1968.3180 公頃、不動工區 437.9414 公頃。(2)投資規模)投資規模本項目投資總預算金額 1475.97 萬元,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單位面積投資569.95 元/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4

11、1.2.5 項目資金來源項目區總投資為 1475.97 萬元,投資來源于安徽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以獎代補”專項資金。1.2.6 項目建設工期項目工程建設實施期限設計為 2 個月,根據當地氣候和農時等條件,擬定2013 年 11 月開工,2013 年 12 月全面完成并竣工驗收。1.2.7 項目工程布局及綜合經濟指標表表 1.2-2 項目特性表項目特性表名稱名稱單位單位數值數值備注備注一、項目概況一、項目概況1.建設規模公頃1968.31802、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面積公頃1726.44113、新增糧食產能萬斤230.514.項目總投資萬元1475.975.項目工程施工費萬元1296.246.畝

12、均投資元/畝569.95按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規模計7.項目性質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稍加改造工程8.項目類型土地整理9.地貌類型江淮波狀平原區10.水資源利用坑塘、水庫蓄水/河流供水二、土地平整工程二、土地平整工程三、農田水利工程三、農田水利工程1、清淤排水溝米53882梯形土溝2、新建涵管座1D800mm3、新建農橋座145橋面寬 4 米,跨度分別為 3 米、5 米、6 米和 8 米4、橋套閘座1鑄鐵閘門 2 米*2 米5、機井口1786、暗涵座1四、田間道路工程四、田間道路工程1、修復田間道(4m)米4078碎石路-水泥路2、修復田間道(3m)米13432碎石路-水泥路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13、規劃設計報告53、修復田間道(3m)米19555素土路-碎石路五、綜合經濟指標五、綜合經濟指標1.年效益增量萬元636.992.靜態投資回收期年2.51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62 項目區概況2.1 地理位置XX 縣位于安徽省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緣,淮河中游,東鄰固鎮縣、XX 市禹會區、淮上區,西與蒙城縣、鳳臺縣接壤,南與淮南市相連,北與濉溪縣、宿州市墉橋區連接。全境位于北緯 3243309,東經 1164511719之間。XX 縣城坐落于荊山、涂山腳下,渦河、淮河匯合處,距 XX市區僅 10 余公里,距省會合肥約 140 公里。京滬鐵路和京滬高鐵從東側經過,206 國道、307、2

14、25 省道和京臺、南洛等高速在此交匯,淮河、渦河、茨淮新河、懷洪新河等九條黃金水道縱橫暢流,構成了四通八達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我縣是全省擴大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試點縣,也是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有關政策試點縣,自古為商賈云集之地,素有“淮上明珠”之稱。項目區位于 XX 縣 XX 鎮南嚴村、北嚴村、大溝村、火廟村、陳圩村等 5個行政村。項目區地處淮北平原,范圍不規則。縱坐標在 3667035.295 3671713.284 之間,橫坐標在 39518150.274 39525044.112 之間。2.2 自然條件2.2.1 地形地貌XX 縣地處黃淮海平原和江淮丘陵的結合部。XX 縣

15、東南有大洪山,西南有平阿山,縣城南側有荊、涂二山隔淮對峙,其余均為平原。在殘丘地貌中,除荊、涂二山海拔分別為 258.4 米和 338.7 米外,其余均小于 200 米。平原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地區,在平原地貌單元中,由于河流變遷,交互沉積和歷次黃河南泛覆蓋及人工開河筑壩等,局部地貌不平整,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點。據此特點又分為湖地、崗坡地、灣地三種小類型。部分河灣地又分為河口洼地和泛濫平坡等最低單元。湖地離河較遠,地勢較低,呈淺碟狀封閉洼地,排水困難,易積水。灣地分布于沿河兩側,由河水泛濫泥沙沉積而成。崗坡地是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7于灣地和湖地間的高坡地,因受侵蝕作用而呈

16、緩坡狀。整個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斜,坡降為 1/80001/10000,絕對高度在 15.525.5 米之間。2.2.2 氣候XX 縣地處北亞熱帶至暖溫帶的過渡帶,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 15.4,降雨量 900mm 左右,因受東南季風及淮河氣流影響,兼有南北方過渡類型的氣候特點。其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夏雨集中,無霜期長。降雨量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2.2.3 土壤XX 縣土壤類型為砂姜黑土、麻石棕壤、麻石棕土和棕壤性麻石土,pH 值為 6.5 至 7.5。本縣土壤的地域分布,受到地形、地貌、成土母質、水文條件及耕作熟化等多種因素

17、的影響,有一定的規律性。地帶性土壤分布于全縣丘陵、崗地;紫色土零星散布于鳳陽山南麓和縣東皇甫山西側的丘陵、崗地;潮土分布于池河、窯河及其主要支流沿岸;石灰(巖)土分布于鳳陽山南麓石灰巖的丘陵崗地;砂姜黑土在窯河沿岸零星分布。項目區土壤為棕色石灰土,土壤 pH 值 6.07.5。鹽基飽和度低于 50。粘粒硅鋁率約 18,粘土礦物以蛭石與高嶺石為主。氧化鉀含量約 0.490.82,游離氧化鐵在 10左右。2.2.4 水文地質XX 縣境內河流眾多,分自然河流和人工河道。主要自然河流自北向南依次有澥河、淝河、渦河、淮河、芡河、天河、黑泥河;人工河道有雙龍河、青溝河、新淝河、茨淮新河和懷洪新河等。總面積

18、約 200 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 8.1%。縣境河水徑流主要是靠上游客水和自然降水。年均徑流深約255 毫米,徑流量 6.25 億立方米(10 年一遇的豐水年為 12.43 億立方米,旱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8為 1.48 億立方米) ;年均過境水 272.2 億立方米(豐水年為 534.5 億立方米,旱年為 97.8 億立方米) 。縣域內地下水較為豐富,水層分淺層和深層兩部分組成。淺層水平原水位13 米,沿淮階地、崗地 23 米。總流向西北東南,屬滲入蒸發型。深層水含水豐富,150 米以內有兩層主要含水層,為承壓水。另外殘丘地區還有小量的裂隙優質泉水。在地質上,XX

19、縣位于徐蚌凹折帶南緣。平阿山以北屬淮陰地臺,平阿山以東至沿淮丘陵屬淮陽地質,平阿山以南屬淮南盆地北翼。震旦紀變質巖系組成 XX 縣結晶基底,與低山殘丘一帶古老巖系相連。蚌臺凹以北構造線近南北,呈開闊平緩的向斜構造,與地質為斷層接觸,兩翼時有奧陶紀灰巖及二迭、三迭紀紫紅色砂頁巖地層,形成復背斜構造;蚌臺凹以南構造線方向為北西南東,亦為復向斜構造。淮北平原為下降堆積平原,第四紀地層很厚,有較厚土層和砂層。由于地質構造所致,在 XX 縣域內有三條主要斷裂帶通過,固鎮-懷遠斷裂帶呈南北向從縣域西部穿過,該斷裂帶距縣城 10 公里左右;太和五河斷裂帶呈東西走向從縣域北部通過,距縣城 20 公里左右;平峨

20、山斷裂帶城西北東南走向從縣域南側通過距縣城 30 公里。2.3 自然資源2.3.1 土地資源全縣土地面積 238260.42 公頃。農用地面積 189875.54 公頃,占全縣土地面積的 79.69%(其中耕地 150492.51 公頃,園地為 962.29 公頃,林地 6034.88 公頃,其他農用地 32385.86 公頃)土壤類型較多,土地肥沃,適宜種植多種農作物,是小麥水稻的高產地區,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糧油等經濟作物基地。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92.3.2 水產資源懷遠水生動物資源豐富,有來自江河的洄游性魚類(如鰻鱺等) 、半洄游性魚類(如青、草、鰉魚等) 、內湖

21、繁殖的定居性魚類(如鯉、鯽、鳊、魴、鰉、條、烏、鯰、鱖、刀鱭魚等) 、河蟹、蝦、貝等資源。最常見的經濟魚類達 30余種。2.3.3 礦產資源縣境內荊山、涂山、平阿山、大洪山蘊藏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儲量為花崗巖 44 億噸,鎂質大理石 270 萬噸,石英砂 15.7 萬噸,重晶砂 9.5 萬噸、石灰石 15 億噸,長石 67 億噸,鐵砂 80 萬噸。2.3.4 旅游資源涂山白乳泉風景區現為安徽省重點旅游風景區,擁有禹王宮、白乳泉、啟母石、卞和洞等名勝古跡。其中和泉農莊為 4A 級旅游景區。境內四方湖和芡河湖及荊涂山風景區為重要的生態保護區。2.4 社會經濟條件2.4.1 社會經濟全縣總人口

22、 137.09 萬人,城鎮人口 18.3 萬人,城鎮化率為 17.80%;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 2006 年的 70.5 億元增加到 2012 年的 165 億元,實現翻番;財政收入由 2.8 億元增加到 13.5 億元,年均增長 3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26.4 億元增加到 125 億元,年均增長 3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 24.1 億元增加到 56.6 億元,年均增長 18.6%;利用市外資金由 8.3 億元增加到 75 億元,年均增長 55.3%。規模工業由 51 家增加到 122 家,工業增加值由 8.1 億元增加到 58 億元,年均增長 40.2%,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23、率由 47.2%提高到67.3%。農業總產值由 48.8 億元增加到 86 億元,年均增長 4.6%,連續 6 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被評為全國知名糯稻生產基地、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為全省著名的泥鰍甲魚黑魚養殖基地;龍亢農場列為全國農村改革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0試驗區。第三產業發展日趨活躍,三產增加值由 21.5 億元增加到 42.4 億元,年均增長 11.6%,金融保險、交通運輸、郵政通訊、房地產業加速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 38.5:31:30.5 調整為 32.7:41.7:25.6 元。XX 鎮地處懷遠北部,距縣城 30 公里,行政區域總面積 184 平方公

24、里,轄28 個行政村,人口 8.1 萬人,土地面積 16.8 萬畝,是縣北商貿重鎮、安徽省重點建設鄉鎮、XX 市新農村建設試點鎮,2005 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 3.1 億,財政收入 1038.5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184 元。XX 鎮充分利用水網優勢發展養殖業,其出產的大閘蟹被注冊為“鮑貢蟹”和“夢螺”牌商標。XX 鎮招商引資成績突出,其招商經驗在淮安擴大會議上交流,被稱之為“鮑集效應”。2.5 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及機械作業面積項目區總體自然環境良好,綠化率高,項目區土地資源豐富、肥沃。據實地調查,項目區農業生產現有農產品主要為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項目區內 70%以上的

25、農戶家中都有農用機械,已基本實現機械化耕種,機械作業面積達到 85%左右,機械化較高。項目區農作物復種指數為 2.0,一年兩熟,中稻畝產 550 公斤,油菜籽畝產 160 公斤,小麥畝產 450 公斤、大豆畝產 200 公斤。2.6 自然災害項目區自然災害主要是澇災、旱災,另外低溫冷害也時有發生。2.7 土地利用現狀2.7.1 土地利用權屬項目區內土地權屬明確,界址清晰,沒有權屬糾紛問題,土地所有權屬涉及 XX 縣 XX 鎮南嚴村、北嚴村、火廟村、大溝村和陳圩村農民集體所有。2.7.2 土地利用結構根據二調土地利用現狀圖,對項目區土地利用現狀地類面積進行統計。項目區總面積 2406.2594

26、公頃,其中耕地 1767.7460 公頃(其中水澆地 954.9637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1公頃,旱地 812.7823 公頃) ,園地 0.2479 公頃,林地 40.6362 公頃,交通運輸用地 47.9724 公頃,水利及水域設施用地 193.9045 公頃(其中坑塘水面 26.2825公頃,溝渠 167.6220 公頃) ,其他設施農用地 0.1943 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95.0374 公頃(農村宅基地) ,水工建筑用地 22.8582 公頃,公路用地 15.2031公頃,河流水面 22.4594 公頃;扣除園地、林地、其他設施農用地、公路用地、河流水面、水工建

27、筑用地、村莊,共計 437.9414 公頃,項目建設規模1968.3180 公頃。詳見下表項目區土地利用現狀面積結構表。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22.7.3 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程度是經過對項目區內土地墾殖率、土地利用率、耕地復種率的計算,從而對項目區的土地利用進行評價。項目區土地總面積為 2406.2594 公頃,項目區建設規模 1968.3180 公頃,不動工區面積為 437.9414 公頃,耕地面積為 1767.7460 公頃,根據調查項目區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 2987.0204 公頃,則根據相關公式可以得:土地墾殖率=項目區內耕地面積

28、/項目區土地總面積100%=1767.7460 /2406.2594100%=73.46%土地利用率=項目區已利用土地面積/項目區土地總面積100%=(2406.2594-437.9414)/ 2406.2594100%=81.80%耕地復種率=項目區內全年農作物播種總面積/耕地面積100% =2987.0204/1767.7460100%=168.97%經過計算可以得出項目區內土地墾殖率為 73.46%,土地利用率為81.80%,項目耕地復種率為 168.97%。可見項目區內土地墾殖率較高,土地利用率較高,項目區對土地利用情況較好。項目區內可利用后備土地資源貧瘠,只有通過工程技術,改善土地利

29、用結構,提高耕地質量。2.7.4 土地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項目區現階段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主要的農作物為水稻、小麥、油菜,復種指數為 1.69。項目區地勢屬于平原區,經過長期以來的精耕細作,已經形成基本農田保護區。近年來,經過農業開發項目不斷投資,大部分田塊已經實現平整,格田成方;項目區通電率達 100,水資源充足;雨熱同期,氣候條件比較好;道路格網基本形成,通達度比較好。但項目區也存在一些不足,問題如下:(1)項目區內田間道路系統布局較好,但部分現有生產路和田間作業道路標準較低,道路坑洼不平,寬窄不一,多為土質,機械耕作通行不便,致使當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30、 規劃設計報告13地群眾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2)項目區的部分主要溝渠邊坡多處塌陷,且淤積嚴重,為穩定耕地面積,防止水土流失,亟待修復清淤。(3)項目區部分少量交叉建筑物由于長期缺少維護,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進行相應的修復,且有些位置缺少相應的配套交叉建筑物。綜上所述:項目區地形、通電、氣候、道路、水資源等基礎設施都較好,項目區選址合理,通過適當投資,就能達到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43 項目分析3.1 基礎設施條件3.1.1 交通條件項目區對外交通便利,XX 鎮交通便捷,206 國道越境而過,合徐高速公路在鎮

31、南留有出入口,為 XX 鎮發展道口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項目區內農村路網已經初步形成,興建村村通水泥路通至附近村莊。項目區現狀田間道路通達度達到 90%左右,能基本滿足項目區出行和農業生產要求。項目區道路主要有以下問題:田間生產路部分為土路,一遇雨天路面泥濘,給項目區內居民生產帶來不便;現狀少量碎石路欠缺維護,道路路面損壞嚴重。項目區現狀交通道路及利用情況詳見下表 3.1-1。表表 3.1-1 現狀主要道路情況現狀主要道路情況 單位單位:米米名稱區內長度路面寬度路面狀況備注水泥路 0110654.3碎石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022753.8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036882.8土路路面損

32、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049294.2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052925.6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水泥路 067604.5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0713422.5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081263.1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0910733.5碎石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101983.1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1111132.9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水泥路 1214144.7碎石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134505.2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1413574.3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159763.4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水泥路 168774.2碎石路路面

33、損毀水泥路 174813.7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183142.5碎石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198722.2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206912.8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水泥路 216853.3碎石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2211562.7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235082.5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水泥路 242433.1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259183.2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266252.9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272642.2碎石路路面損毀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5水泥路 2812712.9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293

34、103.0 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3010283.4碎石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314543.4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321614.1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田間道 333703.9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水泥路 345803.7碎石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359202.9土路路面損毀嚴重、坑洼不平水泥路 364004.2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375223.2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381123.1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398064.3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401003.5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413184.1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4211803.9碎石路路面損毀水泥路 436963.5碎石

35、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446763.1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452663.2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466774.3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4713374.6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486033.5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494873.2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506213.5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5115143.1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524584.3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535043.5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547023.2土路路面損毀田間道 553003.8土路路面損毀3.1.2 灌排系統骨干設施狀況(一)灌溉系統骨干設施 項目區灌溉水源主要為項目區東邊的懷洪新河,項目區內外河流、坑塘水面及溝渠輸水,項目區水資源較豐富;

36、排水去向為項目區周邊的天然河流。項目區大部分溝渠較為完好,灌排通暢,溝渠交錯,形成完善的灌排系統,能夠滿足項目區的灌排要求。局部溝渠有坍塌損毀,需要進行修復。表表 3.9-3 現狀主要溝渠統計表現狀主要溝渠統計表溝渠名稱區內長度(m)上口均寬(m)結構溝渠現狀清淤溝渠 0121246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022390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032694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04920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053503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064878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

37、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6清淤溝渠 071952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082477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092213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0278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1348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22257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316306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41281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526688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61019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71388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821808梯

38、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19498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02008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12406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22083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325736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4258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55838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65518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717426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81961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2918946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016313梯形土質淤

39、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17676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2503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3363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42466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5489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6394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79344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81303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清淤溝渠 392645梯形土質淤積、邊坡塌陷嚴重(三)主要水工建筑物經現場踏勘得知,原有的溝口涵、過路涵、橋、閘等配套建筑物或年代久倒塌和淤塞嚴重或缺少,需加大投入,新建和改造田間配套建筑物,充分發

40、揮水利設施的效益。3.1.3 電力設施項目區內全部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均配有小型變壓器,可供 220V 的生活用電及 380V 工農業生產用電,通電率達 100%,可以滿足項目區內居民生活和生產用電。另外,近年來,項目區內通訊設施發展較快,信號塔密度大,基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7本沒有通訊盲區。3.1.4 林網建設狀況項目區內在居民點周邊和主要道路兩側分布防護林,根據了解目前林網現狀情況尚可,不需要進行補充建設,因此本設計中不涉及林網建設內容。3.1.5 生態環境保護設施狀況項目區現狀生態環境保護環境質量良好,水系國家地表水類標準,生態體系逆向

41、演替和生態脆弱性正在改變,周邊無工礦污染源,現已推廣無公害農藥,對環境造成污染少。另外,項目區為傳統農耕區,整體生態環境較好。3.1.6 居民點建設現狀項目區居民點總用地面積為 295.0374 頃,項目區各戶建筑格局多以主房配院墻形成獨立院落為主。主要房屋多為一層磚混平房和樓房。項目區內居民點多為原老宅基地,主要布置在主要道路兩邊,居民點位置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鎮規劃。3.2 水土資源平衡分析3.2.1 灌溉基本情況項目區建設規模 1968.3180 公頃,其中耕地 1767.7460 公頃,項目區主要依靠懷洪新河、項目區內外河流、坑塘及溝渠引水灌溉。3.2.2 需水量分析本項目農業灌溉

42、全部為地表水,項目區內人畜用水主要為地下水,因此,本項目蓄水量只考慮項目農業生產需水量。(1)灌溉保證率的選取項目區通過完善灌溉渠系、疏通灌溉渠道,使灌溉水利用程度得以提高。根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范和安徽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 ,項目區屬平原區,其設計灌溉保證率為 85%,渠系水利用系數取 0.8,田間水利用系數取 0.95,則灌溉水利用系數為 0.76。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8(2)農業種植結構及灌溉定額項目區規劃農作物種植面積比例、復種指數、灌溉凈定額(在 P=85%時) ,采用本項目區現狀作物播種面積及安徽省農作物灌溉實驗資料整理與

43、分析 、安徽省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等有關資料(見表 4.4-1) ,同時考慮項目區實際情況,在 85%灌溉設計保證率下,按照插入法,經計算,項目區在 85%的典型年下,綜合毛灌溉定額為 357.89(m3/畝) ,計算如下表:各種作物凈灌溉定額見表 3.2-2: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19表表 3.2-1 農作物凈灌溉定額表農作物凈灌溉定額表作物灌溉保證率凈灌溉定額備注50%7010575%100135早稻85%135185水稻泡田凈用水定額 608550%10011075%140180中稻85%210250水稻泡田凈用水定額 608050%12016

44、075%190230晚稻85%260320水稻泡田凈用水定額 406050%075%30小麥85%6050%075%30玉米85%6050%075%30大豆85%6050%075%30油菜85%60表表 3.2-2 項目區作物灌溉定額表項目區作物灌溉定額表水稻油菜小麥大豆綜合定額作物名稱(m3/畝)(m3/畝) (m3/畝) (m3/畝)(m3/畝)種植比例80308010200單項凈灌溉定額250606060綜合凈灌溉定額20018486272灌溉水利用系數0.76綜合毛灌溉定額263.1623.6863.167.89357.89(3)需水量計算本項目建設后耕地面積 1767.7460 公頃

45、,因此,根據以上灌溉定額,帶入灌溉需水量計算公式中即可計算出項目區需水量。其公式為:W 需=M*A/n 式中:W 需灌溉需水量M灌溉定額A灌區面積(取項目實施后的耕地面積)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0N灌溉水利用系數(取 0.76)計算可得項目區灌溉用水總需水量為 948.99 萬 m3。3.2.3 可供水量分析實地踏勘,復墾片區周邊為傳統農業耕作區,當地農民的灌溉用水主要依靠懷洪新河、項目區內外河流、坑塘及溝渠引水灌溉。(一)項目區水資源(1)懷洪新河項目區東側臨近懷洪新河,項目區屬懷洪新河灌區,懷洪新河干流設有三級控制蓄水位,有效庫容約 2 億

46、 m3,為沿線工農業生產提供充足的水源,當沿河流域發生干旱時還可以引入淮河干流蚌埠閘上水,年均引水約 1 億 m3。(2)坑塘蓄水項目區內或周邊有眾多可供農田灌溉的坑塘,坑塘來水水源為天然降雨蓄水。項目區內現有坑塘 26.2825 公頃,深度 1.0-3.5m 不等,現狀條件良好,可蓄水供項目區灌溉使用。坑塘蓄水量=坑塘面積平均蓄水深度(取 1.8m)復蓄系數(取 1.5 次) =26.28251.81.5=70.96 萬 m3。(3)項目區內溝渠灌溉項目區內大小灌溉引水渠道較多,能把項目區外的水資源通過團結河、南澥河引入項目區內,能夠充分滿足項目區內的灌溉需求。綜上所述,項目區年供水量大于

47、3 億多立方米。3.24 水資源平衡分析根據統計,項目區需水量共 948.99 萬立方米,供水量大于 3 億多立方米,可見本項目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灌溉水量有保障。故此,項目區 85%的設計灌溉保證率下的水資源供給量滿足需水量,項目區規劃后水資源供給量能滿足種植作物用水需求,本項目在水源保證方面完全可行。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13.3 項目區建設基本農田面積分析 項目區建成后耕地面積為 1767.7460 公頃,通過對項目區田間道路和溝渠的修復配套后,項目區耕地可達到高標準基本農田標準,即項目實施后項目區建設基本農田面積 1767.7460 公

48、頃。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23.4 公眾參與分析本項目關系到項目區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項目的確定、規劃必須符合廣大群眾的要求,決不能違背群眾的意愿,損害群眾的利益。同時,項目的實施、管理也離不開群眾的配合、支持和參與。在項目的確定、論證和規劃過程中,政府各相關部門和農民群眾給予了大力配合和支持,項目區所在鄉、村的農民群眾積極參與,踴躍提出土地整治的建議和想法,整個項目的規劃設計始終遵循公眾廣泛參與的原則。3.5 環境保護分析3.5.1 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對環境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有:工程建設期間主要是工程施工產生的噪音及生

49、活垃圾對環境造成輕微不利影響,工程運行期間主要是作物種植過程中農藥、化肥對土壤、人民生活的不利影響。3.5.2 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過程中環境措施。在工程施工期間,容易產生噪音,為避免噪音對周圍居民生活產生影響,施工車輛應避免的晚上施工,離開場地要及時清洗,防止塵土帶入主要交通干道,施工中盡量降低塵土中塵粒物質對空氣侵蝕。生產垃圾等廢棄物定期收集,集中處理,杜絕隨地拋棄。2、種植過程中環保措施。作物種植過程中盡量使用低效農藥農藥和化肥。對種植區病蟲害,要加強監控和科學的預測預報,把農藥對土壤和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化肥多使用農家肥、復合肥,盡量降低對土壤的板結。3.5.3 消防本項目在生產

50、運營管理中不使用、不生產易燃易爆物品,基本上無特殊的消防要求。3.5.4 安全生產本項目的安全生產主要有:人員在操作中安全、設備安全。工程建設期對有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以及安全管理知識培訓,制定有效操作規程,確保操作人員及設備安全。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34 項目規劃4.1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結論1)XX 市 XX 縣 XX 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受到領導重視,群眾積極性高。當地農民群眾對項目區農村道路系統及田間排水系統的建設更是盼望已久。2)按照可行性研究報告確定的項目區建設任務,項目區涉及 XX 縣 XX 鎮南嚴村、北嚴村

51、、火廟村、大溝村、陳圩村等五個行政村,總面積 2406.2594公頃,建設規模,1968.3180 公頃,不動工區 437.9414 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為1767.7460 公頃,估算投資 1475.97 萬元。3)項目區自然條件優越。區內地勢屬于江淮平原區,水熱條件良好,雨熱同季,熱量資源充足,有利于農作物生長。4)項目區內總體情況良好,符合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區域要求,符合國家和省當前關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有關政策。5)按照可研確定的方案,通過改善項目區道路、排灌標準,項目建成后,高標準基本農田面積達到 1767.7460 公頃,新增糧食產能 230.51 萬斤/年,年收益 636.99

52、 萬元,項目實施后效益顯著,對提高項目區耕地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建農業現代化,抵御自然災害具有重要的意義。4.2 規劃原則項目區規劃設計的原則為:1)堅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規范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2)堅持規劃引導,統籌安排,規模整治,優先在基本農田范圍內建設;3)堅持因地制宜,實行差別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措施;4)堅持數量、質量、生態并重;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4維護土地權利人合法權益,鼓勵農民采取多種形式參與工程建設;5)以土地整治專項資金為引導,

53、聚合相關涉農資金,集中投入,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4.3 規劃依據4.3.1 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 年;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年;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02 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 年;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98 年;6)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999 年;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1991 年。4.3.2 相關政策1)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管理辦法;2)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3)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資金管理辦法4)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5)安徽省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管理辦法(

54、皖國土資【2009】155 號文);6)國土資源部 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76 號)。7)國土資源部 財政部關于加快編制和實施土地整治規劃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63 號)。8)安徽省國土資源廳、財政廳關于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通知(皖國土資發2012180 號);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59)安徽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以獎代補”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12】1328 號);10)安徽省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4.3.3 地方性文件及有關計劃、規劃1) XX 縣土

55、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 ;2) XX 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 ;3) XX 市 XX 縣 2013 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實施方案 ;4) XX 縣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二五”計劃綱要 。4.3.4 技術標準1)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編制規程(TD/T10112000);2)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00);3)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驗收規程(TD/T10132000);4)安徽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DB/T0012008)。5)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TD/T1033-2012;6)灌溉排水渠系設計規范。4.3.5 相關基礎資料1)項目區 1

56、:10000 標準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二調成果圖);2)項目區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變更調查面積量算表、匯總表;3)項目區水資源狀況資料;4)項目區土壤資料;5)XX 縣農業區劃資料;6)項目區供電狀況資料;7)項目區道路情況資料;8)項目區水利現狀資料;9)項目區林業現狀資料;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610)XX 縣水利、農業、電力、交通、林業、環保等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定額等資料;11)XX 市工程造價信息2013 年 6 期。4.4 規劃目標和任務4.4.1 項目建設目標按照國土資發201263 號文件和皖國土資發2012180 號文件等有關要求

57、,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要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先易后難、分類實施”的原則,綜合考慮各地基本農田數量、質量及土地整治項目分布等特征,大力推進土地整治,加快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根據實地察看,對項目區進行統籌分析,確定項目區限制耕地質量與經濟效益的限制性因素,對項目區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造和提高標準,達到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要求,因此確定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本項目。具體目標為:1)對項目區內基礎設施進行詳細調查,合理利用現有設施,改善不達標的基礎設施,保障項目區符合高標準基本農田要求。2)通過實施土地整治,使項目區灌溉保證率達到 85%,排澇標準達到 10年一遇,按 1 天暴雨 1 天排至作物

58、耐淹水深。3)改善項目區道路條件,道路通達率達到 95%,提高了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4)改善農田設施條件,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通過土地整治,全面改善農地生產條件,全面提高項目區內土地綜合生產能力。5)改善生態環境水平。項目區內通過實施農田水利和田間道路等工程,使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4.4.2 規劃設計任務1)制定項目區土地整治的目標、任務和方針;2)分析項目區社會、經濟條件和生態環境條件,主要包括項目區土地適宜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7性分析、水資源平衡分析等;3)合理安排項目區各類用地面積,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配套各種基礎設施;4)確定灌排方

59、式,合理布置項目區土地平整、農田水利、道路、林網等各項工程;5)通過技術、經濟論證,確定項目實施的技術方案;6)編制項目投資預算;4.5 規劃設計標準4.5.1 土地平整標準根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范和安徽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 ,土地平整工程是為滿足農田耕作、灌排需要而進行的田塊修筑和地力保持措施的總稱,通過實施土地平整,實現耕作田塊集中,田面平整,耕作層厚度應達到 30cm 以上等標準,而項目區現狀基礎設施較好,土層較厚,地形較平整,能夠滿足排灌需要,田塊規格和平整度能夠滿足機械化生產要求,因此不需進行土地平整工程。4.5.2 灌排水標準項目區位于江淮平原區,為種植水稻為主的水田作業區

60、,根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范和安徽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 ,項目區灌溉設計保證率為 75%-85%,本項目灌溉設計保證率取 85%。排澇標準為 10 年一遇,1d暴雨,1d 排出。4.5.3 道路建設標準根據相關規范,道路建設應滿足項目區對內和對外交通需要,既要滿足農業機械化作業的需要,又能與外界保持便捷聯系、方便農業生產、便于農產品的運出和農業生產資料的運入。項目區擬修復田間道,田間道是連接田塊與村莊,供農業機械、農用物資和農產品運輸通行的道路。蚌埠市懷遠縣鮑集鎮大溝等(5)個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 規劃設計報告28結合當地實際狀況,修復道路有三個標準:(1)修復田間道一型(碎石路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