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質量管理質量管理田口三次設計田口三次設計l產品質量是指產品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這組固有特性稱之為質量特性,它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維修性和環境適應性等。采用哪些質量特性來反映產品的質量狀況,這是專業技術問題。而選取什么性質的質量特性的分類。質量特性可分為計量和計數2大類。計量特性又分為望目特性、望小特性和望大特性3種類型。計數特性又可分為計件特性、計點特性和計數分類值特性3種類型。質量特性還可分為動態特性和靜態特性2類。質量特性還可根據產品質量形成的各個階段(位置)的前后分為下位特性和上位特性。l當質量特性可以選取給定范圍內任何一個可能的數值時,稱為計量特性。用各種計量儀
2、器測量的數據,如長度、重量、時間、壽命、強度、化學成分含量等都是計量特性。l當質量特性只能一個一個地計數時,稱為計數特性。計數特性又可分為計件特性、計點特性和計數分類值特性。l計件特性是指對單位產品進行按件檢查時所產生的屬性數據。如判定產品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它只取0或1兩個數值。l計點特性是指單位產品上的質量缺陷的個數,它取值0,1,2等。如棉布上的疵點數、鑄件上的砂眼數等均為計點特性。l計數分類值特性是指對單位產品按其質量好壞先劃分為若干個等級,并對每個等級規定合適的數值。例如:將產品質量分為好、中、差3個等級,并規定好為1、中為2、差為3。l計量特性可以進一步分為望目特性、望小特性和望大
3、特性。l存在目標值m,希望質量特性y圍繞目標值m波動,且波動越小越好,則y稱為望目特性。例如按圖紙規定10mm+0.05mm加工某種零件,則零件的實際尺寸y就是望目特性,其目標值m=10mm.l不取負值,希望質量特性y越小越好,且波動越小越好,則y稱為望小特性。例如零部件磨擦表面的磨損量,測量誤差,化學制品的雜質含量,軸套類機械零件的不圓度、不同軸度等均為望小特性。l不取負值,希望質量特性y越大越好,且波動越小越好,則y稱為望大特性。例如機械零部件的強度,彈簧的壽命,塑料制品的可塑性等均為望大特性。l產品質量形成的全部過程包括下列階段:市場調研;設計和研制;采購;工藝準備;生產制造;檢驗和試驗
4、;包裝和儲存;銷售和發運;安裝和運行;技術服務和維護。l在每一階段都存在質量特性。一般來說,位于前面階段的是原因特性,稱為下位特性;而位于后面階段是結果特性,稱為上位特性。例如:在銷售和發運階段,產品的質量特性是上位特性,而制造商提供的產品質量特性是下位特性;用戶的產品質量特性是上位特性,而制造商提供的產品質量特性是下位特性;前道工序產品質量特性為下位特性,后道工序產品質量特性為上位特性;子系統的質量特性為下位特性,總系統的質量特性為上位特性。l產品的質量特性y不僅與目標值m之間可能會存在差異,而且由于來自使用環境、時間因素以及生產時各種條件等多方面的影響而產生波動,我們稱此為功能波動。為了減
5、少產品的功能波動,進而減少波動造成的損失,必須分析產生功能波動的原因,以便采取正確有效的對策。影響產品功能波動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種。l在使用產品時,環境條件并非固定不變。由于使用條件及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位置、輸入電壓、磁場、操作者等)的波動或變化,而引起產品功能的波動,稱為外干擾,也稱為外噪聲。l例如手表運行快慢隨溫度的變化而波動,彩色電視機的清晰度與輸入電壓的大小有密切關系。l產品的儲存或使用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材料變革變質等老化現象,而引起產品的功能波動稱為內干擾,也稱為內噪聲。l例如長時間進行儲存的產品,當開始使用時,構成該產品的材料、零部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將產生質的變
6、化從而引起產品的功能波動。如某種電阻的阻值在儲存10年后,比初始值增大約10%。又如當產品長時間使用后,它的一些零部件的尺寸已發生磨損,從而引起產品的功能波動。l在相同生產條件下,生產制造出來的一批產品,由于機器、材料、加工方法、操作者、計測方法和環境(簡稱5M1E)等生產條件的微小變化,而引起的產品制造誤差稱為產品間波動。l例如按同一圖紙在相同生產條件下加工一批機械零部件,其尺寸一定存在波動。又如同一批號的電阻,其電阻值也存在波動。l在上述3種干擾的綜合作用下,使產品在使用時其功能發生波動,即質量特性值偏離目標值m。這種波動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是不可避免的。因而,產品的質量特性y表現為隨機變
7、量,它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例如,對于計量特性,通常質量特性y服從正態分布,但有時y服從正態分布,但有時y服從均勻分布或其他分布。l對于上述3種類型的干擾,必須考慮采用一些技術來減少它們的影響,也就是去尋找減少產品功能波動的對策。在這些措施中,最重要的是技術開發、產品設計和工藝優化階段的參數設計,即在產品設計中模擬3種干擾進行試驗(或計算)和統計分析,以增強產品的抗干擾能力,也就是進行健壯設計。另一方面,制造階段的在線質量控制對減少產品間波動也是有效的。l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功能波動,需要分析影響產品功能波動的原因,為此要進行有關產品設計的試驗。l在試驗中,我們稱影響質量特性變化的原因為因素。
8、從因素在試驗中的作用來看,可大致分為可控因素、標示因素和誤差因素等。對于望目特性情形,通過對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可把可控因素劃分為穩定因素、調整因素和次要因素3類。l因素在試驗中所處的狀態稱為因素的水平。如果某個因素在試驗中要考察3種狀態,就稱為三水平因素。例如溫度取3種狀態60、80、100,則溫度就是一個3水平因素。l在試驗水平可以指定并加以挑選的因素,即水平可以人為加以控制的因素,稱為可控制因素。例如時間、溫度、濃度、材料種類、切削溫度、加工方法、電阻、電壓、電流強度等均為可控因素。l試驗中考察可控因素的目的,在于確定其最佳水平組合,也即最佳方案。在最佳方案下,產品的質量特性值接近目標值
9、,且波動最小,即具有健壯性。l在望目特性的參數設計中,要進行信噪比分析與靈敏度分析,從而把可控因素分為穩定因素、調整因素與次要因素3類,見下表。類別信噪比分析 靈敏度分析因素名稱1顯著顯著穩定因素2顯著不顯著穩定因素3不顯著顯著調整因素4不顯著不顯著次要因素1、穩定因素。在信噪比分析中顯著的可控因素, 稱為穩定因素。2、調整因素。在信噪比分析中不顯著,但在靈敏 度分析中顯著的因素,稱為調整因素。我們可 通過對調整因素水平的“調整”,使可控因素最 佳條件下的質量特性的期望值趨近目標值。3、次要因素。在信噪比與靈敏度分析中都不顯著 的可控因素稱為次要因素。需要注意,次要因 素在減少成本、縮短產品研
10、制周期等方面可能 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不要因其“次要”而忽視它。l在試驗中水平可以指定,但使用時不能加以挑選和控制的因素稱為標示因素。l標示因素是一些與試驗環境、使用條件等有關的因素,例如:產品的使用條件,如轉速、電源電壓等;試驗環境,如溫度、溫度等;其他,如設備、操作人員的差別等。 考察標示因素的目的不在于選取最佳水平,而探索標示因素與可控因素之間有無交互作用,從而確定可控因素最佳條件的適用范圍。l前面所說的引起產品功能波動的產品間干擾、外干擾、內干擾都是誤差因素。l由于誤差因素的客觀存在,使得產品質量特性具有波動。考慮誤差因素的目的是為了模擬3種干擾,從而減少它們在產品生產和使用的影響,尋
11、求抗干擾能力強、性能穩定的產品。l由于誤差因素為數眾多,在試驗中不可能一一列舉。通常只需幾個性質不同的主要誤差因素。因為不受主要誤差因素影響的、質量穩定的產品一般也不受其余誤差因素的影響。l在參數設計中,可控因素與標示因素安排在同一張正交表內進行試驗方案的設計。因此可控因素與標示因素稱為內側因素,相應的正交表稱為內表(內側正交表),所對應的設計稱為內設計。l在參數設計中,將誤差因素安排在另一張正交表內,從而得到試驗數據,因此誤差因素稱為外側因素,相應的正交表稱為外表(外側正交表),所對應的設計稱為外設計。l信噪比起源于通信領域,作為評價通信設備、線路、信號質量等優劣的指標,采用信號(Signa
12、l)的功率和噪聲(Noise)的功率之比即信噪比(SNR)作為指標。l田口博士在參數設計中引進信噪比的概念,作為評價設計優劣的一種測度,也作為產品質量特性的穩定性指標,已成為參數設計的重要工具。信噪比在參數設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在不同場合具有不同的計算公式這里將分別介紹望目、望小、望大特性信噪比的估計公式。l該產品的質量特性y為隨機變量,其期望值為,則2稱為y的靈敏度。l這里介紹期望值的估計y,稱它為平均值;l靈敏度2的估計記為2。平均值和靈敏度均是反映分布平均特征的參數。l設有n個質量特性值y1,y2,y n,則 y = y i稱l為質量特性的平均值,y 是的無偏估計。n1i=1nl靈敏
13、度2的無偏估計為n12= (S m V e)其中i=1nn1S m= n y2 = ( y i)2i=1nn - 11V e= ( y i y )2l模仿通信理論的做法,在實際計算時,通常將l估計2取常用對數再乘以10,化為分貝(dB)值,并記做S,有l在望目特性的參數設計中,不僅要分析信噪比,還需要分析靈敏度。S = 10lg (S m V e)n1l例:設有2件產品,測得其重量為21.5g和38.4g,試計算平均值和靈敏度。l解:y = (y1+y2)= (21.5+38.4)=29.95(g)2121S m = (y1+y2)2/2V e = (y1y2)2/22 = (S m V e)
14、 y1y221則 S=10lgy1y2=10lg(21.538.4)=29.2(dB)l望目特性的信噪比是田口博士的一個重大發明,它與變革系數有著密切的關系。l變異系數變異系數l設望目特性y為隨機變量,它的期望值為,方差為2,它的目標值為m。對于望目特性y來說,我們希望:l=ml2越小越好。l在概率論中,我們常用變異系數l作為隨機變量的欠佳性指標,即變異系數越小,說明隨機變量(質量特性)可能值的密集程度越高。變異系數的優點是既考慮了標準差的影響,又考慮了期望值的影響。在兵器系統中 ,經常采用變異系數(稱為密集度)作為衡量彈著點密集程度的戰術技術指標。=l望目特性信噪比定義為l可見,望目特性信噪
15、比等于靈敏度2與噪聲2之比,也就是變異系數平方的倒數。因此是隨機變量的一個優良性指標,其值越大越好。=22l的分子2由2= (S m V e)確定,分母2由n-11V e = (y i y )2i=1n確定,因此有n1=22=(S m V e)n1V e需要注意:上式的估計不是的無偏估計l在實際計算時,通常將估計取常用對數再乘以10,化為分貝值。在不致引起混淆的情況下,我們仍記為。有n-11V e = (y i y )2i=1n其中(dB)=10lg(S m V e)n1V en1y = y ii=1nS m = n y 2l例:試求信噪比值=10lg=10lg2y1y2(y1 y2)2221
16、.538.4(21.5 38.4)2=7.6(dB)解(1)物理意義明確。表示信號功率與噪聲功率之 比。(2)值越大越好。與越小越好的指標相比,越 大越好的指標容易對比。(3)近似服從正態分布。采用對數變換,即用 分貝值計算,不僅是為了計算方便。其主 要目的是經過對數變換后,在大多數情況下, 近似服從正態分布,因而可用方差分析方 法進行統計分析。l定義定義l當產品的質量特性y為望小特性時:一方面希望其數值越小越好,因y不取負值,故等價于希望期望值越小越好;另一方面,希望y的波動越小越好,故相當于希望方差2越小越好。為了量綱一致,即希望靈敏度2和方差2均越小越好,也就是2+2越小越好,其倒數越大
17、越好。因此,望小特性y的信噪比定義為:l注意,隨機變量y的二階原點矩E (y2)為=12+2E(y2)=2+2因此=1E(y)2l這說明望小特性y的信噪比等于二階原點矩E (y2)的倒數。l二階原點矩E(y)2的無偏估計稱為均方值VT,即n1VT = y ii=1n2VT1 =i=1n2 y i=n因此,的估計公式為l取常用對數再乘以10,化為分貝值,則得到望小特性信噪比的估計公式為n1 = -10lg y ii=1n2(dB)l例:設測得某空氣泵滑動表面的磨損量數據為(單位:mm) 0.09,0.13,0.05,0.04,0.08,0.08,0.07,0.05 試計算信噪比。解:81 = -
18、10lg y ii=1n2= -10lg (0.092+0.132+0.052)81= -10lg(6.1610-3)=22.1(dB)l設y為望大特性,是1/y為望小特性。因此望小特性信噪比的估計公式中y i變換成1/y i,可分別得到得望大特性信噪比的估計公式為n1 = -10lg y ii=1n2(dB) =i=1n2 y inl例:設測得某種管子的粘接強度數據為(單位:Pa) 100,110,105,125 試計算信噪比。l解:管子的粘接強度y為望大特性,由上式計算得:41 = -10lg y ii=142= -10lg41= -10lg8.433610-5)= 40.74(dB)10
19、021110211052112521+l基本原理基本原理l產品的質量特性偏離目標值和喪失功能主要是由于受到外干擾、內干擾和產品間干擾的影響。即使功能完備的產品,如果它的功能波動很大,那么這種產品仍然是質量差的產品。產品應當具有何種功能,這是產品規劃問題;而產品功能波動的減少(健壯性提高),這才是參數設計問題。l參數設計的基本思想是:在充分考慮3種干擾的條件下,在使用價格便宜的零部件前提下,尋找功能穩定的參數組合,設計出健壯性高的產品。因此,這種產品具有如下特點:健壯性-質量特性波動小,抗干擾能力強;調整性-當質量特性均值偏離目標值時,可以較方便地利用調整因素進行調整;經濟性-產品成本低,價格便
20、宜。l參數設計方法可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分類,具有以下幾種方法。l按質量特性是否可以計算,可分為計算型參數設計和實驗型參數設計。(1)計算型參數設計。此時,不需要為了確定最佳參數值而制作實物試驗,而是直接由理論公式求出質量特性值,利用正交表進行參數優選,并對此進行評價,以選擇最佳參數組合。(2)實驗型參數設計。此時不存在理論公式,需要制作樣品,通過實驗測得樣品質量特性值后,再對其評價,求得最佳參數組合。l參數設計必須模擬3種干擾的影響,因此需要引進誤差因素,這是參數設計法與一般試驗設計法的區別之一。l誤差因素是為考慮3種干擾(內干擾、外干擾和產品間干擾)而設置的因素。在參數設計中,考慮誤差因素的目
21、的,是為了探求抗干擾性能強,質量特性穩定、可靠的最佳設計方案。l參數設計法要用正交表作為工具。首先將參數(即可控因素A、B、C、D等)安排在一張正交表中,確定試驗方案(稱為內設計);然后確定各種干擾(內干擾、外干擾和產品間干擾)的各種組合,并把它們作為誤差因素(A、B、C、D等)l如果對誤差因素采用正交表(稱為外表)進行試驗方案的設計(稱為外設計),這樣就組成了內表矩陣和外表矩陣的直積,故稱為內外表直積法參數設計,見下圖。因素、列號j試驗號i試驗號k因素、列號j1 2 3 n1 2 3 nA B C 123nA B C123qL n(t q)內表L n(t q)內表 i/dB S i /dB
22、1 2 n s1 s2 s n yi1 yi2 yi3yin y11 y12 y13y1n y21 y22 y23y2n yn1 yn2 yn3y n nl如果把所有誤差因素綜合成一個綜合誤差因素,并取3個水平,作為外設計,這種方法稱為綜合誤差因素法參數設計,見下圖。因素、列號j試驗號i1 2 3 A B C 123nL n(t q) i/dB S i /dB 1 2 n s1 s2 s n yi2 綜合誤差因素N (N1) (N2) (N3) (N1) (N2) (N3) yi1yi3y13y23y33 yn3y12y22y32 yn3y11y21y31 yn1l靜態特性參數設計的框圖見下圖
23、。制定可控因素水平表利用正交表進行內設計制定誤差因素水平表進行外設計(1)綜合誤差因素法 (2)內外表直積法求質量特性(1)計算 (2)實驗計算信噪比和靈敏度內表統計分析確定最佳參數設計方案l選擇在技術上可以指定,且可以選擇和控制的質量作為可控因素。可控因素的選取應遵循下述原則:優先選取那些對質量特性值影響較大,或沒有把握好的因素,作為可控因素。l可控因素的水平一般取3個水平,在試驗費用較貴時,也可取2個水平。水平應根據專業技術來確定,但盡可能采用等間隔或等比例。l對可控因素所進行的試驗方案的設計稱為內設計。根據可控因素個數和水平個數選用相應的正交表(稱為內表)進行內設計。l誤差因素為數眾多,
24、不可能一一列舉。通常只需考慮內、外干擾中各取1個或2個主要誤差因素的影響就足夠了,且不考慮誤差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因為不受主要誤差因素影響的質量特性穩定的產品,通常也不受其余誤差因素的影響。l對誤差因素所進行的試驗方案的設計稱為外設計。l外設計有如下2種方法:(1)內外表直積法。根據誤差因素個數和水平個數選用相應的正交表進行外設計。這種內外設計都采用正交表的方法稱為內外表直積法。內外表直積法主要用于質量特性存在理論計算公式的場合,此時可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CAD)(2)綜合誤差因素法。把所有的誤差因素綜合成一個誤差因素,記做N,稱N為綜合誤差因素。N的3水平如下。N1-負側最壞條件。使質量
25、特性取最小值的各 誤差因素水平的組合。N2-標準條件。誤差因素第2水平的組合。N3-正側最壞條件。使質量特性取最大的各誤 差因素水平的組合。內設計用正交表,外設計用綜合誤差因素的方法內設計用正交表,外設計用綜合誤差因素的方法稱為綜合誤差因素法。稱為綜合誤差因素法。l當質量特性y可計算時,可由公式直接求出具體值。l當質量特性y不可計算時,需按設計方案制作樣品,通過試驗測得質量特性y的試驗值。l以望目特性情形為例。l信噪比計算公式為:(dB)=10lg(S m V e)n1V el靈敏度計算公式為:n(dB)S= 10lg(S m V e)1l以望目特性為例,通過對內表的試驗數據進行直觀分析或統計
26、分析,分別找出對信噪比和靈敏度影響顯著的因素。l對望目特性,采用2個階段設計法,得到最佳方案,即最佳參數設計方案。(1)尋找對信噪比影響顯著的因素(稱為穩定因素),選取其最佳水平,得到一個穩定性最好的最佳水平組合。(2)尋找對靈敏度影響顯著,而對信噪比影響不顯著的因素(稱為調整因素),利用調整因素把最佳方案的質量特性值調整到目標值。 綜合分析信噪比和靈敏度,確定最佳參數設計方案。l下面通過一個例子,分別用以上2種方法進行參數設計。l例:電感電路的參數設計。l為了設計一個電感電路,此電路由電阻R(單位:和電感L(單位:H)組成。l當輸入交流電壓為V(單位:V)和電源頻率為f(單位:Hz)時,輸出
27、電流強度y(單位:A)可用下述公式計算,即l此為望目特性的參數設計,目標值m=10A,且質量特性可由公式求出,故也稱可計算型的參數設計。下面以此為例,分別介紹內外表直積法和綜合誤差因素法。y =VR2+(2L)2l制定可控因素水平表制定可控因素水平表l可控因素是電阻R和電感L,它們的初始值由設計人員根據專業知識確定,見下表。水平因素R/0.55.09.5L/H0.010.020.03123可控因素水平表l內設計內設計l選用正交表L9(34)進行內設計。設計方案下表。R/L/HR/L/H121211(0.5)1(0.01)623212(0.02)73(9.5)1313(0.03)83242(5.
28、0)1933522序號序號l誤差因素有4個,它們是電壓V、頻率f 、電阻R和電感L。電壓和頻率的波動范圍分別為V=(100+10)V、f = (55+5)Hz,故水平選取如下:l V1=90v,V2=100V,V3=110Vl f 1=50Hz, f 2=55Hz,f 3=60Hz3級品電阻和電感的波動量為+10%,其3個水平如下:l第2水平=表可控因素水平表給出的中心值。l第1水平=表可控因素水平表給出的中心值0.90。l第3水平=表可控因素水平表給出的中心值1.1 。表內設計表中9個方案的誤差因素水平見下表。R/L/HV/Vf/Hz10.450.009905020.500.01010055
29、30.550.0111106010.450.018905020.500.0201005530.550.0221106010.450.027905020.500.0301005530.550.0331106014.500.009905025.000.0101005535.500.0111106014.500.018905025.000.0201005535.500.0221106012誤差因素345內表方案號水平號14.500.027905025.000.0301005535.500.0331106018.550.009905029.500.01010055310.450.0111106018.
30、550.018905029.500.02010055310.450.0221106018.550.027905029.500.03010055310.450.033110607896l選用L9(34)正交表進行外設計,采用內外表直積法,其直積方案見下圖。因素、列號j試驗號i試驗號k因素、列號j1 2 3 91 2 3 4R L129R L Vf1234L 9(3 4)內表L 9 (3 4)外表 i/dB S i /dB 1 2 9 s1 s2 s 9 yi1 yi2 yi3yi9 y11 y12 y13y19 y21 y22 y23y29 y91 y92 y93y 99內外表直積法試驗方案內外
31、表直積法試驗方案l由于電流強度可以計算,故由y = 直接求出質量特性y。l現以內表第1號方案為例說明其計算過程。首先給出第1號方案的外設計方案表,見下表。R2+(2f L)2V因素列號R/L/HV/Vf/Hzyi /A序號123411(0.45)1(0.009)1(90)1(50)31.44212(0.010)2(100)2(55)28.70313(0.011)3(110)3(60)26.3742(0.50)12329.165223134.586231223.4773(0.55)13234.838321323.629332128.58l然后對外表各號方案求質量特性。例如,外表中的第2號方案,其
32、電流強度y2為R2+(2f L)2Vy2=0.452+(2550.01)2100=28.70l其余8個方案的電流強度見第1號方案的外表的右側。l仿照上述過程,分別求出內表中其余8個方案的質量特性,見下表。外表內表131.4428.7026.3729.1634.5823.4734.8323.6228.58215.8714.4413.2414.7017.4511.8117.6211.9114.42310.609.648.849.8111.667.8811.777.959.63416.9317.6217.9816.5518.6314.3317.4113.5015.40510.4512.0311.66
33、11.8613.709.8913.259.6411.3269.378.858.318.8210.317.2310.167.168.5279.9910.8411.589.9110.998.8010.098.109.0988.789.109.238.579.667.409.059.987.8997.477.447.297.188.226.067.855.846.79yi1yi2yi3yi4yi9yi5yi6yi7yi8l對內表每號方案下得到9個質量特性值yi1,yi2,yi9,可利用下列公式計算S i和i 。S mi = (yi1+yi2+ yi9)219V e i = ( y i j S mi)
34、1829j=1 i =10lg19(S mi V e i)V e i(dB)S i =10lg (S mi V e i)19(dB)l以內表第1號方案為例,進行計算S m1 = (31.44+28.70+ +28.58)2=7553.95(A2)19V e i = (31.442+28.702+28.582) 7553.95=17.21(A2)18 1 =10lg19(7553.95 17.21)17.21=16.87(dB)S 1 =10lg (7553.95 17.21)=29.2319(dB)l仿此可求出內表第2號至第9號方案的靈敏度S i和信噪比i。具體結果見下表。l內表的統計分析內表
35、的統計分析l下面對內表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下表。(表中e表示誤差項)。R/L/Hee1234111116.8729.23122216.7823.28133316.7619.77212319.5824.34223118.7421.41231217.9018.83313218.9519.93321319.5918.61332119.2217.05T1j/dB50.4155.4054.3654.83T2j/dB56.2255.1155.5853.63T3j/dB57.7653.8854.4555.93Sj/dB210.020.440.310.88T1j/dB72.2873.566.6767.69T2
36、j/dB64.5863.364.6762.04T3j/dB55.5955.6561.1162.72Sj/dB246.5253.472.296.34i/dBSi/dB信噪比分析6789靈敏度分析T=164.39dBCT=3002.67dB2ST=111.62dB2T=192.45dBCT=4115.22dB2ST=111.62dB3因素列號j序號I12345l信噪比信噪比的方差分析的方差分析l修正項修正項CT。 CT=T2/n=164.392/9=3002.67(dB2)l總波動平方和總波動平方和ST。ST= i CT=(16.872+19.222)-3002.67=11.65(dB2)9i=1
37、2f T=9-1=8l電阻和電感引起的波動平方和電阻和電感引起的波動平方和SR與與SL。SR= (50.412+56.222+57.762)-3002.67=10.02(dB2)f R=3-1=231SL= (55.402+55.112+53.882)-3002.67=0.44(dB2)31f L=3-1=2l誤差波動平方和誤差波動平方和Se。Se= ST-(SR+SL)=11.65- (10.02+0.44)=1.19(dB2)f e=f T- (f R+f L)=8-(2+2)=4l將上述結果填入方差分析表中,進行方差分析。將上述結果填入方差分析表中,進行方差分析。由于由于VLV e,故把
38、,故把SL并入并入Se中,形成中,形成S e .信噪信噪比比方差分析表見下表。方差分析表見下表。來源S/dB2fV/dB2F值S/dB2/%R10.0225.0118.56*9.4881.4L0.4420.22e1.1940.30(e)(1.63)(6)0.272.1718.6T11.65811.65100注:(1)F0.01(2,6)=10.92(2)符號“”表示合并,e表示合并以后的誤差;(3)S為純波動,其計算公式為SR=SR-f R Ve =10.02-20.27 =9.48(dB2),S e =ST-SR=11.65-9.48=2.17(dB2)(4)為貢獻率,其計算公式為R=SR/
39、ST=9.48/11.65= 9.48/11.65=81.4(%),e =Se/ST=2.17/11.65=18.6(%)l修正項修正項CT。 CT=T2/n=192.452/9=4115.22(dB2)l總波動平方和總波動平方和ST。ST= S i CT=4226.84- 4115.22=11.62(dB2)9i=12f T=9-1=8l電阻和電感引起的波動平方和電阻和電感引起的波動平方和SR與與SL。SR= (72.282+64.582+55.592)-4115.22=46.52(dB2)f R=3-1=231SL= (73.502+63.302+55.652)-4115.22=53.47
40、dB2)31f L=3-1=2l誤差波動平方和誤差波動平方和Se。Se= ST-(SR+SL)=11.65- (46.52+53.47)=11.63f e=f T- (f R+f L)=8-(2+2)=4l將上述結果填入方差分析表中,進行方差分析。將上述結果填入方差分析表中,進行方差分析。見下表。見下表。來源S/dB2fV/dB2F值S/dB2/%R46.52223.267.99*40.7036.5L53.47226.749.19*47.6542.7e11.6342.9123.2720.8T111.68111.6100注:F0.05(2.4)=6.94,F0.01(2,4)=18.00靈敏度方
41、差分析表靈敏度方差分析表l由以下2個方差分析表,可得因素分類表。見下表。可控因素分類表因素類別 信噪比分析 靈敏度分析因素名稱1*穩定因素R2*/穩定因素(無)3/*調整因素L4/次要因素(無)l由上表可見:電阻R為穩定因素,它對信噪比值具有顯著影響;而電感L為調整因素,可以通過對因素L的調整,使最佳參數設計方案的期望值趨近目標值。l下面進行信噪比分析和靈敏度分析。l信噪比分析信噪比分析。由信噪比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電阻R為高度顯著因素,電感L為次要因素。并且從表內表的統計分析可見,R的最優水平(分析中T31最大相應的水平)為R3,L的最優水平為L1(因素L的水平可任意選擇),因此最優水平組合
42、為R3L1,它使信噪比值最大,是穩定性最好的設計方案。l從表“內表的統計分析”中還可以看出,內表的第8號條件R3L2的信噪比=19.59dB,是9個方案中最大值。因此我們也可選R3L2為最優水平組合。l靈敏度分析。從表“靈敏度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電感L與電阻R都是顯著因素,但電感L的F值(或貢獻率)更大一些。由表“可控因素分類表”可知,電感L為調整因素。當最優水平組合的響應沒有達到目標值時,可通過調整因素L進行調整。l原方案R2L2與最優水平組合R3L1的統計特性的比較,結果見下表。l由于R3L1下的電流強度的均值為9.93A與目標值10A相差不大,故不進行均值校正。若調整均值,用調整因素電
43、感L來進行調整。方案原方案原方案輸出特性y(A)(R2=5,L2=0.02H) (R3=9.5,L1=0.01H)110.459.99212.0310.84311.6611.58411.869.91513.7010.9969.898.80713.2510.0989.648.10911.329.09i /dB18.7418.95yi /A11.539.93Vi (A2)1.941.26l在綜合誤差因素方法中,關于制定可控因素水平表、內設計和制定誤差因素水平表的方法和步驟同內外表直積法。l我們把4個誤差因素合并成1個綜合誤差因素N,它的3個水平規定如下:lN1-負側最壞水平,使質量特性y取最小值的
44、各誤差因素水平的組合,即N1=V1f3R3L3;lN2-標準條件,各誤差因素第2水平的組合,即N2=V2f2R2L2;lN3-正側最壞條件,使質量特性y取最大值的各誤差因素水平的組合,即N3=V3f1R1L1.l綜合誤差因素法可大大減少試驗次數。本例采用綜合誤差因素法后的試驗次數為93=27次,相當于內外表直積法試驗次數的1/3。l為了進一步減少試驗次數,還可以只考慮綜合誤差因素N取2個水平,例如取N1和N3。l由誤差因素水平表,我們得到內表中9個試驗條件具體的N1和N3,其結果見下表。RLeeNN1234V1f3R3L3V3f1R3L3yi1/Ayi3/A111190600.550.011
45、110500.450.00921.538.47.629.2122290600.550.022 110500.450.01810.819.47.523.2133390600.550.033 110500.450.0277.212.97.619.7222390605.50.011 110504.50.00913.120.79.724.3223190605.50.022 110504.50.0189.015.28.521.4231290605.50.033 110504.50.0276.611.58.018.83132906010.450.011 110508.550.0098.012.210.41
46、9.93213906010.450.022 110508.550.0186.710.79.518.63321906010.450.033 110508.550.0275.59.18.917.0Si/dB序號I因素列號1N1N3i/dB23456789l把綜合誤差因素N代入內表中,并計算質量特性值y,其結果見上表。l例如內表中第1號條件,質量特性y11、y13分別為y11=900.552+(2600.011)2=21.5(A)110y13=0.452+(2500.009)2=38.4(A)l對每號試驗下得到的2個質量特性yi1和yi3,可利用下列公式算出i和S i。li和S i的具體計算結果見上
47、表“內表試驗數據”。l以第1號方案為例,有S m1= (21.5+38.4)2=1794.01(A2)21S m1= (21.538.4)2=142.81(A2)21S m1=10l g (21.538.4) =29.2(dB)1= l g =7.6(dB)21.538.4142.81l下面對內表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下表。RLee123411117.629.212227.523.213337.619.721239.724.322318.521.423128.018.8313210.419.932139.518.633218.917.0i/dBSi/dB序號I因素列號123495678RLee1
48、234T1j/dB22.727.725.125.0T2j/dB26.225.526.125.9T3j/dB28.824.526.526.8Sj/dB26.251.790.350.53T1j/dB72.173.466.667.6T2j/dB64.563.264.561.9T3j/dB55.555.561.062.6Sj/dB246.04 53.755.346.45i/dBSi/dB序號I因素列號信噪比分析靈敏度分析T=77.7dBCT=670.81dBST=8.92dB2T=192.1dBCT=4100.26dB2ST=111.57dB3內表的統計分析內表的統計分析來源S/dB2fV/dB2F值
49、S/dB2%R6.2523.12514.2*5.8165.1L1.7920.8954.071.3515.1e0.8840.2201.7619.7T8.9288.92100 注:F0.05(2,4)=6.94,F0.01(2,4)=18.00信噪比方差分析表信噪比方差分析表靈敏度方差分析表靈敏度方差分析表來源S/dB2fV/dB2F值S/dB2%R46.04223.027.81*40.1436.0L53.75226.889.12*47.8542.9e11.7942.9523.5821.1T111.578111.57100由以上的2個方差分析表,可得到因素分類表同內外表直積法。l與內外表直積法分析
50、結果相同,R3L1為最佳參數設計方案。l這里將以鈦合金磨削工藝參數的優化設計為例,說明望小特性的參數設計方法。因內外表直積法試驗次數太多,我們只介紹綜合誤差因素法。l例:鈦合金磨削工藝參數的優化設計。l鈦合金以其強度高、重量輕、耐熱性好和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等優點,被人們譽為“未來的鋼鐵”,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造船和化工等工業部門。但是,鈦合金的導熱系數小、粘附性強、抗氧化能力低,致使磨削性能極差。即使采用特制的砂輪磨削鈦合金,其表面粗糙度也只能達到Ra0.6m。為了進一步降低表面粗糙度,今用參數設計優化鈦合金磨削工藝參數。l試驗目的:優化鈦合金磨削工藝參數,將表面粗糙度降至0.2m以
51、下。l質量特性:表面粗糙度y(即Ra),望小特性。l試驗指標:信噪比,越大越好。l據專業知識,選用對表面粗糙度影響較大的因素作為磨削工藝參數中的可控因素,即:lA-工件轉速(r . min-1);lB-修整砂輪時的走刀量(mm . r-1);lC-工件縱向走刀量(mm . R-1)lD-磨削深度(mm)。l為了減少試驗次數,其他因素如冷卻液、磨床、磨削用量及修整用量中的其他一些參數均固定不變。l選取可控因素水平,見下表。因素ABCD水平工作轉速/(rmin-1) 砂輪走刀量/(minr-1) 工件走刀量/(minr-1)磨削深度/mm11120.030.820.00521600.063.300
52、.00253800.091.650.00125l表中因素的水平為隨機排列,因素間交互作用可以忽略。l選取L9(34)作為內表,進行內設計,其表頭設計見下表。列號1234因素ABCD表頭設計表頭設計l本例質量特性表面粗糙度y 是不可計算的,只能通過試驗測出其值。為了減少試驗次數,外設計采用綜合誤差因素法。l對于望小特性,綜合誤差因素N取如下2種水平:lN1-標準條件;lN2-正側最壞條件。l本例,對下表中的每號方案,分別在綜合誤差因素N的2個水平N1、N2下各測得一個數據l yi1,yi2(i=1,2,9)l以此計算信噪比,并以信噪比為指標進行統計分析。試驗數據填入下表中。因素ABCDN1N2序
53、號1234yi1/myi2/m11(112)1(0.03)1(0.82)1(0.005)0.1620.18415.22212(0.06)2(3.30)2(0.0025)0.2590.31310.83313(0.09)3(1.65)3(0.00125)0.1780.20614.3142(160)1230.2040.21113.66522310.2260.24412.57623120.1670.17815.2673(80)1320.2130.22813.13832130.1570.18815.23933210.2380.27111.87T1i/dB40.3642.0145.7139.66T2i/d
54、B41.4938.6236.3639.22T3i/dB40.2341.4440.0143.20Sj/dB20.322.1814.803.17/dBT=122.08dBCT=1655.95dB2ST=20.48dB2l望小特性信噪比的計算公式為i=-10lg y i j=-10lg ( yi1+yi2 ) n1nj=122122l以內表第1號方案為例,望小特性信噪比為1=-10lg (0.1622+0.1842)=15.22(dB)21l仿此,可計算其他各方案的i值,并填入上表中。l首先,由直觀分析法,內表中第6號的6最大,相應的工藝參數為A2B3C1D2。l其次,以信噪比為指標,進行方差分析。
55、1)ST與與f T。ST= i CT=(15.222+11.872)-1655.95=20.48(dB2)9i=1f T = 9 1 = 82)S j與與f j。SA= S1= (T11+T21+T31) CT= f A = 3 1 = 2 (40.362+41.492+40.232)-1655.95=0.32(dB2)31313)方差分析方差分析 將上述數據整理為方差分析表,見下表。將上述數據整理為方差分析表,見下表。 本試驗無空列,所以在本試驗無空列,所以在SA、SB、SC、SD中中選取數值較小的選取數值較小的SA作為誤差波動平方和作為誤差波動平方和Se。方差分析表明,只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56、,只有因素C對對的影響是顯的影響是顯著的。著的。來源S/ dB2fV/dB2F值A0.322B2.1821.096.81C14.8027.4046.52*D3.1721.599.91( e )(0.32)(2)(0.16)T20.488注:(1)F0.05(2,2)=19.0,F0.01(2,2)=99.01;(2)此表將因素A作為試驗誤差 e.l對顯著因素C,其最優水平為C1。對其余因素倘若亦選取最優水平,則由表“內表統計分析”可見,最佳參數設計方案為A2B1C1D3,它與直觀分析所得方案A2B3C1D2是基本一致的。ABC1D= T +(C1-T)=C1 = 45.71=15.24(dB)
57、31此結果與第6號方案下的十分接近。注:符號“-”表示平均結果。l按工藝參數A2B1C1D3做5次驗證試驗,測得其表面粗糙度為(單位:m)l 0.138,0.139,0.159,0.145,0.166l均達到預期目的,粗糙度都在0.2m以下,其平均值為0.149m,值為16.49dB。l這里以脹裂劑生產工藝參數優化為例,說明望大特性的參數設計方法。l例:脹裂劑生產工藝參數的優化設計。l脹裂劑是為適應控制爆破技術要求而設計研制的一種新型破碎材料。它利用自身產生的膨脹力使被破碎體(巖石或水泥構件等)按人為規定的要求開裂或破碎,以達到取石或清基的目的。它在使用中無振動、無噪聲、無飛石、無氣體產生,對
58、環境無污染。它不含可燃、可爆成分,運輸、保管無特殊要求,因而頗受用戶歡迎。l根據脹裂劑的性能和使用要求,其技術指標規定見下表。序號指標名稱技術要求1粒度100#篩上物10%2凝結時間30min330min升溫504膨脹力(24h)30MPa脹裂劑技術指標脹裂劑技術指標l對脹裂劑各項性能指標進行深入分析以后,認為膨脹力是其中最主要的性能指標。為此,試圖用參數設計方法優化脹裂生產工藝參數,使其膨脹力達到大于30MPa的技術要求。l試驗目的試驗目的:探求脹裂劑生產最佳工藝條件。l質量特性質量特性:膨脹力y,在其他技術指標均合格 的條件下,膨脹力y為望大特性。l試驗指標試驗指標:信噪比,越大越好。l據
59、摸底試驗,找出了影響膨脹力y的4個可控因素為:lA-原料甲加入量。lB-原料乙加入量。lC-原料丙加入量。lD-原料丁加入量。l初步確定了各種成分的配比分別為 A%,Bb%,Cc%,Dd%l其余為主料。以此方案為第2水平,按+50%的變化范圍,制定可控因素水平表,見下表。因素ABCD水平原料甲加入量/% 原料乙加入量/% 原料丙加入量/% 原料丁加入量/%1A1B1C1D12A2B2C2D23A3B3C3D3可控因素水平表可控因素水平表交互作用可以忽略交互作用可以忽略l選用L9(34)作為內表,進行內設計,其表頭設計見下表。列號1234因素ABCD表頭設計表頭設計l本例,產品的質量特性膨脹力是
60、不可計算的,只能通過試驗進行測量,為減少試驗次數,采用綜合誤差因素法進行外設計。l對望大特性,綜合誤差因素N水平按如下方法選取:lN1-標準條件;lN2-負側最壞條件。l本例,對內表中的每號方案,分別在N1、N2條件下各測得一個膨脹力數據,結果見下表。因素ABCDN1N2序號1234yi1/Mpayi2/Mpa11111323029.811.8121222363430.872.8731333201825.54-2.4642123222026.41-1.5952231313029.681.6862312323230.102.1073132333130.092.0983213191825.3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柴職業技術學院《微積分上》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醫科大學《三維動畫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歷史教學理論與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州學院《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數據通信技術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英語視聽說實驗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呂梁職業技術學院《臨床精神病學見習》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閩江學院《數據挖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阿克蘇沙雅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檢測試題卷(一)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十二次重點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機構規范管理辦法(含附件附表 )
- 環境有害物質管理辦法
- 基于PLC的溫室大棚控制系統設計
- 動物免疫學第五章細胞因子
- 新版防雷檢測職業技能競賽綜合知識試題庫(精簡500題)
- 2023年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GB/T 3452.1-2005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 GB/T 23641-2018電氣用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模塑料(SMC/BMC)
- 新版《FMEA(第五版)》學習筆記(完整版)
- 裝配式建筑施工組織設計(修改)
- 《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學》樣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