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碳環保問題調查報告_第1頁
城市低碳環保問題調查報告_第2頁
城市低碳環保問題調查報告_第3頁
城市低碳環保問題調查報告_第4頁
城市低碳環保問題調查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市低碳問題調查報告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人口急劇膨脹,世界工業的發展。人 類欲望的無限和對資源的無節制的掠奪,全球環境問題tl益嚴 重。近幾年,關于全球氣候異常的報道比比皆是:冰山融解導致 海平面上升,威尼斯成為真正的水中城市,大量建筑物浸泡在海 水中;美國歷年來最嚴重的冰雪災害異致城市癱瘓,居民寸步難 行,城市供電暫停;中國南方出現罕見的雨雪天氣導致部分交通 樞紐中斷,數千萬農民工受困在火車站等待救援;全球氣候變暖, 酸雨頻繁,赤潮常現,嚴重影響生態,使農民、果農、漁民等深 受損失;城市里空氣里大量揮散不去的粉塵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 康,究竟是什么原w造成地球現在這么多異常呢?通過網絡調査 和

2、專家詢問,我了解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球上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過多。而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中,除了工業排放外,家庭 碳排放量過多也占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發達城市里的家庭。為貫徹揚州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推進揚州三個文明協調 發展”的號召,以及相應我實踐團隊“綠滿揚州,綠動未來”的 理念,我實踐團隊在揚州市進行了有關城市低碳問題的社會實 踐,就市民低碳生活意識,低碳生活行為做了相關調查,為推進 社會主義城市文明,推動節能減排的進行,以實現綠色生活,詩 意棲居。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一調查與評價過程本次調查和評價分為三個階段,7月9號商討調查形式,制定調查策略,以及調查的對象。7月11號正式啟動調查方案

3、, 于揚州市各汽車站,各大商場處以分發問卷的形式向流動人群調 査相關方面的內容。共計發放問卷3500余份。至7月28日全部 完成各調查內容。7月30日我團隊統-對數據進行了匯總,整 編,分析,總結并完成了相關調查報告。二主耍調查與評價結果居民不同年齡段對環保的認知程度存在差異,年齡段在 10-20歲的調查對象,知道或了解低碳生活理念的都占到了該年 齡段的81 %;年齡段在20-30歲的有70%;年齡段在30-40段的僅 有45%; 40-50歲的約為42%;50以上的老年人情況較好約為73%.不同年齡段了解低碳理念占該段人群比例系列1是否會自覺做環保達人,從節約-滴水,隨手關燈等小事做 起,并

4、且愿意購買價格稍貴但環保的電器如節能燈,節能電器等 表示愿意的占調查總人數的78%,也有15%的人表示看情況,7%的調查對象表示無所謂。三調查結論低碳生活理念漸漸深入人心,然而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對 低碳理念了解度也參差不齊。青少年低碳意識明敁好于成年人, 老年人對低碳生活的了解也好于成年人。城鎮居民也明顯好于農 村,公眾對環境意識的了解多為“政府依賴型”政府要求什么我 就做什么的理念需要糾正,政府也史需強化“誰污染,誰治理” 的理念,對公眾環保意識影響最大的是新聞媒體,大部分群體是 從電視廣播上了解低碳理念的,環境宣傳教育的認知程度在調查 中得到體現,所以加大宣傳力度有利于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四調査建議低碳生活被認為是-種時尚生活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然而實 際實施的人群卻是很少的,也就是說我們大都是言勝于行,要真 正做到環保,必須言行一致,所以我們有必耍將其落實到行動。作為新時期大學斗:的我們,我們以學生的名義向大家倡議,希望 大家重視以下細節:1少用紙巾,重回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2隨手關燈,誰手拔去電源插座 3不坐電梯而去爬樓梯,既省去電,也有利于身體健康 4盡量多坐公交地鐵少開車 5多在家種植些花草6 一個塑料袋5毛,它造成的危害可能是其價值的500倍 7關掉不用的程序,減少你優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