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教學設計_第1頁
清平樂教學設計_第2頁
清平樂教學設計_第3頁
清平樂教學設計_第4頁
清平樂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6、清平樂 村居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悟詩人喜愛農村安寧生活、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3、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讓學生說一說詞中所描繪的情景并寫下來。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揭題導入(一)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燦爛的明珠,在宋代,詞的創作達到了巔峰。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樂”的字音。(二)看題目,發現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詩有什么不同?1.講解詞牌名。( 出示小資料)2.那么“村居”就是這首詞的題目。我們

2、在書寫課題的時候中間空一格,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詞牌名和題目中間要略有停頓。再次齊讀課題。(三)讀了村居,你想到什么?二、整體感知(一)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怎樣的情景呢?請大家拿起課本,自由讀詞,把它讀正確,讀流利。出示課文。(二)相機指導朗讀。1.指名讀。2.指導“剝”的讀音,表示把東西外面的皮或殼去掉時讀bo。3. “蓮蓬”的“蓬”我們平時念輕聲,這里為什么念pén?這里是詩詞里押韻的需要。2 / 84. 詞一般分上闕和下闕兩部分,朗讀時,上、下闕之間要停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三、理解內容(一)讀了幾遍詞后,你的眼前出現了哪些畫面?學生答看到的畫面,并讀相應的句子。在交流中相機理解

3、課文。1.景(1)讀到“青草”,我們仿佛看到了什么?那讀著“青青草”呢?多一個字我們的理解就更豐富了。(2)小溪怎么流的?古人用字講究不重復,可這首詞中用了三個“溪”字,重復嗎?為什么?(3)綠水村邊繞,這溪水把幾幅畫連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這就是村居里的美景,板書:景 美。讓我們在這潺潺的溪水聲中再來感受下這村居里的美,齊讀。2.人(1)村居的“景”是美的,而村居中的“人”呢?都有哪些人啊?板書:人(2)理解:醉、吳音、相媚好、翁媼。想象一下,這對老夫妻會怎么夸贊對方的好?會說些什么?(3)大兒子、二兒子在做什么呢?(4)小兒是怎么剝蓮蓬的?1)“臥”什么意思?把你的理解帶進詩中去讀一讀。好不

4、好?為什么?2)那你是怎么理解小兒是怎么臥的?可以是趴著,可以是躺著,還可以是側著身子,想怎么臥就怎么臥,想怎么剝就怎么剝,怎么臥舒服就怎么臥。3)看他的小腳丫,你能讓它們動起來嗎?引領學生以手代腳丫自在地動,使小兒悠然自得的心情躍然紙上。4)再看他的神情,他怎樣剝的?送他一個詞。5)你覺得這個小兒子怎么樣?課文里為什么說他是“無賴”呢?(調皮,是對小兒子的愛稱)你還從哪看出他很討人喜歡?(最喜)(5)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家庭?板書:和睦(二)這樣的景、這樣的人,組成了村居一幅美好的畫面,如果讓你用自己的話來寫一寫這村居,你會怎么寫呢?多媒體出示:你能不能把你認為最有情趣的句子,通過你的想象使它變

5、得更加具體呢?比如“幾杯酒下了肚,老兩口的話也多了起來,老爺爺笑著對老奶奶說:”當然,你也可以寫鄉村的景色,還可以寫大兒、二兒、小兒。(三)學生練筆。(四)學生交流,師相機點評學生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等細節描寫進行的刻畫。四、感悟情感(一)齊讀課文,去感受這美好、安寧的生活。1. 讓我們來問一問翁:你家這么多人就擠在這茅屋里,冬冷夏熱,你們為什么還總是笑容滿面呢?2.這樣安寧、平靜的生活作者辛棄疾喜歡嗎?這詞里融進了辛棄疾什么樣的情感?板書:情 喜愛(二)讓我們走近辛棄疾,你會理解得更深刻。出示作者簡介,生齊讀。1. 作者住在這村子里,他想到了什么?2. 經歷了征戰二十多年沙場的辛棄疾,他最渴望

6、的是什么?(三)小結:作者通過這首詞抒發了他對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喜愛之情,更是寄托了他對國泰民安的向往之情。板書:向往。讓我們把作者的這份情感通過我們的朗讀抒發出來吧,齊讀課文。五、總結延伸(一)全詞只有短短幾句,卻把景、人、情融于一體,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想象與美妙的感受,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讓我們把這經典記在腦海里,學生齊背誦課文。(二)布置課后作業:古詩詞語言含蓄,給讀者留下許多空白,也就有了許多想象的空間。請你根據今天的學習,把詞中的景、人、情融合在一起,將清平樂 村居改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板書設計 清平樂 村居 景 美 人 和睦 情 喜愛、向往 教學反思:讀中有寫,寫中有讀,

7、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使閱讀為習作提供材料,指導學生習作方法,提升學生習作的興趣與自信心,這是我本次教學設計中的重要指導思想。首先在選課上我認真琢磨:哪篇課文更利于讀寫結合,寫的訓練不是生硬插入教學環節,它應是既能為閱讀理解課文服務,又能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我的目光鎖定了清平樂村居這一課,它的語言淺顯,內容富有生趣,精煉的詩詞語言給學生留下了更多的補白空間。其次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致力于在引領學生理解課文時豐富充實對課文字詞的理解,創設愉悅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說,說得豐富,這才能讓后邊寫的訓練水到渠成。事實也如此,在老師引領學生往詞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去思考、去交流中,學生的寫作思路越來越明朗,寫作思維也越來越開闊,寫的成果展現很不錯。這一點,也是我對自己本次教學中最為欣慰的地方,也讓自己明確了:給予學生充分的說的訓練,能為學生習作搭好梯子,當然這種說的訓練應是在教師有明確寫作方法指導下進行的。教學相長,感謝能夠參與“為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