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 言 一、實驗目的 組織胚胎學屬于一門微觀形態學學科。其中組織學是研究機體微細結構的科學,胚胎學是研究水產生物個體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二者有密切聯系。通過組織胚胎學實驗對各種基本組織和器官組織切片的觀察,使學生掌握各種基本組織和器官組織的結構組成與構造特點,借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通過實驗訓練學生的顯微鏡操作技能和鏡下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了解組織胚胎學的常用技術和研究方法。二、實驗要求1、實驗前必須認真復習理論內容,并預習實驗指導,了解實驗的目的和具體內容,以便在實驗時理論聯系實際,保證實驗效果。2、實驗時需攜帶教材、實驗指導、
2、實驗報告書、繪圖筆(普通HB鉛筆和紅藍鉛筆)、橡皮擦和直尺等。3、調整好升降凳,養成良好的坐姿與觀察姿勢,左眼觀察,右眼配合右手進行繪圖。 4、實驗時必須集中注意力,首先是認真聽取和領會實驗教師示教的講解,然后對照實驗指導進行認真觀察和思考,并認真完成作業。注意及時參考教材中的有關插圖,并觀察相關示教片。觀察示教片時不得隨意移動示教片,以免影響其他同學的觀察。5、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和實驗室規則。三、實驗室規則 1、保持實驗室安靜和整潔,不得在室內喧嘩、打鬧和吸煙。禁止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穢物、禁止在實驗臺、顯微鏡以及切片盒等處亂寫亂畫。進入實驗室必須穿戴整齊,不得穿拖鞋、背心進入實驗室
3、。2、按安排的座位就座,按指定號碼使用顯微鏡和切片,不得擅自拿用他人的顯微鏡或切片,不得擅自拆卸和更換顯微鏡的部件。3、損壞或丟失顯微鏡、切片、模型等或顯微鏡出現故障均應立即報告老師,酌情處理。4、實驗完畢,將切片按號碼插入切片盒,并把顯微鏡和切片盒放回原處。5、值日生負責打掃衛生,關好水、電燈和門窗。四、實驗方法1、觀察切片應從肉眼、低倍、高倍,循序進行;2、觀察前應注意制片的種類與染色方法(一般切片多為石蠟切片、HE染色),注意切片的不同切面(如縱切、橫切、斜切等)與整體的關系,形成立體的概念。 3、實驗時參照實驗指導,認真仔細的觀察切片,獨立思考,注意分析、歸納和比較。4、掌握各種基本組
4、織和器官組織的結構組成與構造特點,并進一步聯系其功能。5、在正確辨別組織和器官結構的基礎上,找出能代表其結構特點的視野,進行繪圖并注釋,標注制片種類、染色方法、放大倍數等。生物顯微鏡的基本結構 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可分為光學系統、光源照明系統和機械裝置三部分。下面分別對它們予以介紹。一、生物顯微鏡的光學系統 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主要包括物鏡、目鏡、聚光鏡和光源系統四個主要部件。其次還包括濾光片、載玻片和蓋玻片。(一)物鏡 物鏡一般
5、都是在物鏡轉換器上旋著。它是顯微鏡的最主要部件。顯微鏡的放大及分辨作用主要由它來擔當。其優劣直接決定了顯微鏡的主要光學性能。普通物鏡的結構如圖10-2-1所示。 為了校正像差和色差(所謂像差是指所成的像與原物在形狀上的差別,色差是指所成的像與原物在顏色上的差別),物鏡都由多塊透鏡組成,而且放大倍數越高,結構越復雜。 普通物鏡所觀察到的像面總有些彎曲,即靠中間部分清晰,靠邊緣部分比較模糊。要想讓邊緣清楚,需要調節顯微鏡的微調鈕。但是邊緣部分清楚后,中間部分又變得模糊了。這除了不便觀察外,更主要地是無法對其進行攝影。平
6、場物鏡可以較好地校正像面彎曲,使視場平坦。但其結構也相應地復雜些。 現在,多數高倍物鏡和油鏡內都裝有彈簧。在物鏡前端受壓時,鏡頭可以退縮回來。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護鏡頭,另一方面也不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壓碎。這種物鏡稱為彈簧物鏡。、物鏡的分類 顯微鏡的物鏡雖然細分起來多達數百種,但是一般可采用下述三種分法:()按物鏡使用空間介質的不同可分為:干燥系物鏡:使用時,物鏡與標本之間以空氣為介質。油浸系物鏡:簡稱油鏡。使用時,物鏡與標本之間以油類為介質。 ()按物鏡的放大倍數不同,可分為:低倍物鏡:放大10倍以下;中倍物鏡:放大1025倍
7、:高倍物鏡:放大4080倍;油鏡:放大倍數一般為100倍。 ()按物鏡對像差和色差的校正程度不同,可分為:消色差物鏡(ACH);復消色差物鏡(APO);平場消色差物鏡(PLAN ACH);平場半復消色差物鏡;平場復消色差物鏡(PLAN APO)。這五種物鏡的區別主要是消除色差與校正場曲的程度不同。其性能和復雜程度均是遞增的。即平場復消色差物鏡質量最好,但其價格也最高,結構也最復雜。 物鏡的識別 物鏡通常都標有表示物鏡光學性能和使用條件的一些數字和符號。如“40/0.65”和“160/0.17”。此處的40表示它的放大倍數(有的寫成40×或40:1);0.65表示它的“數值
8、孔徑”(有的寫成N.A.0.65或A. 0.65);160表示使用該物鏡時,顯微鏡的機械筒長應為160mm(所謂機械筒長是指取下物鏡和目鏡以后,所剩下的鏡筒長度。顯微鏡的機械筒長現已統一規定為160mm);0.17表示使用該物鏡時,蓋玻片的厚度應為0.17mm。有些低倍物鏡,在有、無蓋玻片的情況下都可以使用,所以不標0.17 而代之以橫線“”。有些油鏡上標有“油(或oil)”字。 (二)目鏡普通目鏡的結構如圖10-2-2所示。目鏡通常插在鏡筒上。根據需要可以方便地拔插更換。其作用是把物鏡放大后的像作進一步的放大,使人眼能夠清楚地觀察標本。它有單目和雙目兩種工作方式。廉價顯微鏡多采用單目形式,使
9、用時,只能用一只眼睛觀察。雙目顯微鏡配有兩個相同的目鏡,可供兩只眼睛同時觀察。一般的目鏡是由上下兩塊或兩組透鏡組成。下面的一塊大透鏡叫場鏡,上面的一塊小透鏡叫接目鏡。兩塊透鏡之間有一個環狀光欄,用它來限制視場的大小,只留下成像質量較好的像供觀察,通常把它叫做視場光欄。光欄上一般粘有一個細絲,用來指示特定的觀察目標。當此細絲掉下后,可粘一小段頭發或細銅絲代替。但要注意,其尖端要落在光欄平面內。否則,觀察時,指示不清晰。 目鏡可分為惠更斯目鏡、冉斯登目鏡、平場補償目鏡、平場廣視野目鏡和其它特殊目鏡等多種。其中,上下兩塊透鏡的凸透面都朝下的惠更斯目鏡在普通顯微鏡上用得最多。平場補償目鏡一般
10、標有“p”,國產也有標有“PB”的。它和平場物鏡相配用。屬于高檔目鏡。 (三)聚光鏡 聚光鏡又叫集光器,一般安裝在鏡臺下面。它由手旋螺絲固定,安裝方便。通常,它由聚光鏡和可變光欄兩個部件組成。有的聚光鏡的下方還安裝有一個放置濾光片的圓環形架子。聚光鏡的作用一是將光源來的光線會聚到標本上,以便觀察。二是使照明光線獲得一個與物鏡數值孔徑相適應的孔徑角,以保證物鏡充分地被利用。普通聚光鏡的結構如圖10-2-3所示。可變光欄又叫光圈或虹彩光欄,裝在聚光鏡的下方,由十幾塊金屬薄片組成。中央通光孔為圓形,移動可變光欄的把手,可以任意調節通光孔的大小。改變聚光鏡的孔徑角,以配合物鏡的數值孔徑。 聚光器的主要
11、參數是數值孔徑。但它的數值孔徑是可變的,受光欄孔的大小控制。光孔開大,數值孔徑增大,反之則減小。聚光鏡外殼上所標的是數值孔徑的最大值。 整個聚光鏡安裝在支承架上。支承架是由滑板連接,利用齒輪齒條,作高低升降夠動。聚光鏡的光軸應和顯微鏡物鏡的軸重合。當發現偏差時,可調節聚光器支承架兩側的中心調節螺釘,使二者重合。 除了上述普通的聚光鏡外,還有暗視場聚光鏡、相襯聚光鏡、偏光聚光鏡等多種不同用途的聚光鏡。以滿足不同場合的使用。有的顯微鏡在鏡座部分還有一個聚光鏡,此聚光鏡僅僅起普通的會聚光線的作用。 (三)其它 1、濾光片 有些顯微鏡配有不同波長的濾光片供選用。顯微鏡所用的濾光片通常為幾個
12、毫米厚的有色玻璃片。濾光片可以濾出與其本身顏色相同顏色的光。使用不同的濾光片,可以有選擇地使用不同顏色的照明光線,使觀察效果更佳。濾光片常被放置在聚光鏡最下方的圓環內,也有的放置在底座上。 2、載玻片和蓋玻片顧名思義,載玻片是用來承載樣本的,蓋玻片是用來復蓋樣本的。即,通常觀察標本時,標本被夾在兩塊玻璃片之間,下面的一塊叫載玻片,上面的叫蓋玻片。二者一般是用長方形的透明玻璃片制成,只是薄厚有所區別。標準蓋玻片的厚度為0.17mm;載玻片的厚度則為1.1mm。即厚的一塊為載玻片,薄的一塊為蓋玻片。二者的長、寬相同,通常為45mm×26mm。厚的一塊為載玻片,薄的一塊為蓋玻片。二者的長、
13、寬相同,通常為45mm×26mm。二、光源照明系統 對采用自然光的顯微鏡,其光源系統只有一個反射鏡。反射鏡又叫反光鏡。它安裝在聚光器下面的鏡臂上。反射鏡有兩個反射面:一面為平面,另一面為凹面??稍谒胶痛怪眱蓚€方向上任意轉動。它的作用主要是改變室內光線的方向(凹面鏡也有一定的聚光作用),使光線射向聚光鏡。 現代顯微鏡多使用電光源進行照明。其光源系統由光源燈電路、光源燈、透鏡、反射鏡,聚光鏡等組成。整個光源照明系統安裝在燈座內。光源燈一般使用鎢燈或鹵鎢燈。燈的功率從十幾瓦到數十瓦不等
14、。光源燈所使用的電壓通常為12V以下的低電壓,并要求電壓可調,以改變光線的亮度。在光源燈的電路部分通常都設有光亮調節器。通過調節光亮調節器,可以很方便地改變投照在標本上光的亮度。 光源燈的電路的結構形式多種多樣。但通常都是采用改變變壓器初級線圈電壓的方法來進行調壓的。常用的改變變壓器初級線圈電壓的方法有:改變變壓器初級所串聯的電阻分檔來改變變壓器的初級電壓;用單結晶體管或雙向二極管控制可控硅的導通角來改變變壓器的初級電壓等。具體電路這里不再介紹。三、機械裝置
15、160; 顯微鏡的機械裝置是為光學系統服務的。只有精密、靈活、準確的機械裝置與良好的光學系統密切配合,才能使顯微鏡發揮出良好性能。 圖為一種普通雙目顯微鏡和一種雙目顯微鏡的結構。從圖中可知,一般顯微鏡的機械裝置由下列部件組成: (一)鏡座與鏡臂1、鏡座 鏡座又叫底座,是整個顯微鏡的基座。用以支撐整個鏡體。鏡座下面通常裝有四個支撐橡膠腳,以使儀器穩定放在工作臺上。簡易顯微鏡的鏡座多呈馬蹄形,用鑄鐵制造。 電光源顯微鏡的鏡座多為方形,其內部裝有電光源系統。即照明燈、聚光鏡、反光鏡及光源燈電路等
16、均裝在其鏡座內。底座側面裝有電源開關和光源亮度調節鈕,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亮度。底座后面通常裝有電源插座及保險(絲)管。也有的將保險管裝在底部的。 2、鏡臂呈弓形,立于鏡座的上端。對直筒顯微鏡來說,用它來支撐整個光學系統的大部分機械零件。其下有一個傾斜關節,用以傾斜鏡筒。對斜筒顯微鏡來說,鏡臂是固定的,主要用它來支撐鏡筒、載物臺等其他光學元件。(二)鏡筒 鏡筒又叫目鏡頭,是金屬制的圓筒。其上端可插目鏡。單目顯微鏡鏡筒的下端連接物鏡,雙目及三目顯微鏡的下端為連接頭,被手旋螺釘固定在鏡臂上。需要時,旋動手旋螺釘,可以方便地將鏡筒從鏡
17、臂上取下來。 1、單目鏡筒 單目鏡筒又有直筒和斜筒之分。雙目和三目鏡筒則都是斜筒式的。直筒顯微鏡因使用不太方便,目前使用量較少。單目斜筒是在鏡筒內安裝一個反射棱鏡,標本通過物鏡到達鏡筒的光線被棱鏡以45度角反射進入目鏡。斜筒式可作360度旋轉,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2、雙目鏡筒 雙目鏡筒由左右兩個鏡筒組成。鏡筒的下部裝有一套復雜的反射棱鏡機構。如圖所示。來自物鏡的光線經半五角棱鏡兩次反射后,折轉45度進入分光棱鏡。分光棱鏡由兩塊直角棱鏡膠合而成。膠合面上鍍有分光膜。當光到達分光膜時,有一半反射,進入下棱鏡,另一半光透過分光膜,進入上棱鏡。光線被上下兩個棱鏡(即直角棱鏡及空
18、間棱鏡)反射后進入兩個目鏡中成像。這里為了便于說明,將兩個目鏡畫成上下形式。實際使用的光路是將半五角鏡以后的所有部件轉動90度,將兩目鏡變成左右形式。為了適應不同人的觀察,復合棱鏡兩側的反射棱鏡的間距通常都設計為可調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瞳距不同的人使用。調節范圍通常在55mm75mm之間。雙目鏡筒一般設計成可伸縮調節方式。這是為了適應視力不同的人使用。調節范圍通常在500度近視和遠視之間。 3、三目鏡筒 三目鏡筒是為攝影顯微配置的。它是在雙目鏡筒的上方又增加一個鏡筒。在此鏡筒上可加配照相機。這樣既可以觀察,又可以攝影。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安裝有一個可推拉的棱鏡。推入時供平時觀察用,拉
19、出時光線全部進入攝影鏡筒供照相用。還有一種是既可觀察又可同時攝影的三目鏡筒。它的光線2030供觀察用,7080供攝影用。 在攝影時,可用攝影目鏡進行調焦,當看到清晰的物像時,再攝影,便可攝出清晰的照片。(三)物鏡轉換器 物鏡轉換器裝于鏡筒下端,用來安裝和轉換物鏡。按安裝物鏡的孔數不同,可分為兩孔式、三孔式、四孔式等幾種。以三、四孔具多。按定位方式的不同,物鏡轉換器可分為外定位式和內定位式兩種。但無論哪種方式,其基本結構都是由上下兩塊凸面朝下的圓盤組成。上面一塊固定在鏡筒的下端,稱為固定盤。下面一塊可以繞其中心的大頭螺釘旋轉,稱為轉動盤
20、。物鏡就分別安裝在轉動盤的幾個對稱的螺絲口上。外定位式的轉換器,其定位彈簧安裝在外面;內定位式的轉換器,其定位彈簧片安裝在固定盤里面。當轉動盤旋轉至某一位置時,定位彈簧片上的凸棱落入定位槽中,發出咔嗒一聲響,便有一個物鏡進入光路。繼續旋轉轉動盤,可將各個物鏡依次調在顯微鏡的光軸位置上。 對物鏡轉換器的精度有兩點要求:同軸和齊焦。所謂同軸,是指每個物鏡被定位即調入光路后,物鏡和目鏡的光軸應在一條直線上。所謂齊焦,是指用低倍物鏡調焦后,從低倍轉換到高倍物鏡,無須使用粗調,即可初見物像(但允許細調)。齊焦又稱為“等高轉換”。(四)載物臺與移動
21、器 載物臺用于承放標本。它與顯微鏡的光軸垂直。為了便于操作,載物臺上可設一個移動器,叫做帶移動器的載物臺。當標本被夾入移動器后,使用移動器的橫向和縱向調節旋鈕或手輪,便可以上下左右移動標本,十分方便。這種載物臺與移動器是靠移動器上的一只滾花螺絲連接的。安裝移動器時,只要把移動器上兩個固定銷插入臺面的螺絲孔內,再擰緊滾花螺絲即行。圖10-2-6所示為一種移動器的結構。 6. 8.固定銷 7.滾花螺絲 9.縱向調節旋鈕 10.齒條 可升降式載物臺的
22、結構比較復雜。這樣的載物臺通常由上下兩層構成。在上層的表面,還安裝有一個標本夾,用以夾持樣本。在載物臺的下方,還安裝有一個縱、橫向調節手輪。見圖10-2-4。下層固定在鏡臂上,受粗調及細調控制。調節粗調及細調,載物臺可上下移動。兩層之間靠燕尾槽(在下面粗調部分有詳細解釋)連在一起。在縱向手輪調節下,載物臺的上層可以前后移動一定距離。在上層的后部,設有橫向移動裝置,它受橫向手輪調節。調節橫向手輪,可使載物臺上的樣本左右移動。樣本移動范圍通常為75mm×50mm。(五)粗動調焦機構 粗動調焦機構簡稱粗調,是
23、用來快速調焦的裝置。它受粗調手輪控制。旋轉粗調手輪,可以使物、目鏡與載物臺相對明顯地移動。極限升降距離通常為30mm左右。 粗調有三種方式:一種是鏡筒升降式,一種是鏡臂升降式,第三種是載物臺升降式。無論哪種方式,粗調的基本結構都是由齒輪來帶動齒條運動。齒輪固定在粗動手輪的轉軸上,齒條固定在鏡筒、鏡臂上。齒輪和齒條咬合在一起。轉動手輪時,齒輪通過齒條帶動鏡筒(或鏡臂或載物臺)作相應的上升或下降。其上下運動的方向,由燕尾導軌作精確控制。燕尾導軌是精密加工的部件,由燕尾條和燕尾槽組成。燕尾條在燕尾槽內滑動或燕尾槽在燕尾條上滑動。它們之間的配
24、合緊密、平穩、沒有松動,可保證光學系統作平穩而準確的直線運動。 對一般載物臺升降式的粗調來說,其松緊是可調節的。在右方粗動手輪內側有一個壓直紋的手輪,將它順時針方向旋轉,粗動變緊;逆時針方向旋轉,粗動變松。(六)微動調焦機構 微動調焦機構簡稱微調,是對顯微鏡作精細調焦用的裝置。它的總調節距離一般為1.8mm3mm,由微動手輪控制。旋轉微動手輪時,通過多級齒輪變速傳動機構,能使載物臺作精細的緩慢升降移動,其光學系統也隨之非常慢地移動。通常上升或下降2mm的
25、距離,需要轉動十幾圈。 微調裝置常見的有杠桿式、齒輪式和偏心輪式等多種結構。其具體結構比較復雜,這里不作詳述。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攜取和位置:一手握持鏡臂,另一手托住鏡座。放置桌面,距桌沿不得少于一寸。課間休息離開座位時,應將顯微鏡移向桌內,以免碰落損壞。 (2)對光:上升聚光器,放大虹彩光圈。轉動旋轉盤,將低倍接物鏡對正載物臺的圓孔,用左眼從接目鏡觀察,同時轉動反光鏡對向光源進行采光,至整個視野達到均勻明亮為止。 (3)調焦 光線對好后,將玻片標本放在鏡臺上,有蓋玻片的一面
26、朝上,被檢物體對準鏡臺孔正中,用標本移動器上的壓片夾卡緊,然后調焦。轉動粗調焦螺旋調節鏡臺與物鏡間的距離,從側面注視,以二者間距離5mm為度。然后自目鏡觀察,慢慢轉動粗調焦螺旋,同時移動標本移動器,直到基本看清標本物像。(4)低倍鏡的使用:用粗調焦螺旋調焦后,再輕輕轉動細調焦螺旋,以便得到清晰的物像。如果觀察的目標不在視野中央,可調節標本移動器,使之恰好位于視野中央。玻片移動方向與物像移動方向的關系如何?(5) 高倍鏡觀察 在低倍鏡下將欲詳細觀察的標本部分移至視野中央,再轉動鏡頭轉換器,將高倍物鏡轉至工作位置。適當調節亮度后,只需微微轉動細調焦螺旋,就可看到更清晰的物像。
27、(6)油鏡的使用:先在高倍鏡下將需觀察的組織移至視野正中,轉離高倍鏡。在標本上滴石蠟油一滴(勿使產生氣泡)、轉換油鏡。兩眼從側面觀察。同時慢慢上升載物臺,使油鏡頭浸入油滴而不與玻片接觸。再從接目鏡觀察,并轉動細調節器,至物象清晰。使用油鏡時,注意光線要明亮。顯微鏡使用的注意事項及保護 (1)搬動顯微鏡慎拿輕放,使用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觀察時應同時睜開兩眼。右手書寫者,以左眼從接目鏡觀察、以右手操縱粗、細調節器。用右眼和右手配合進行繪圖或文字描述。 (3)顯微鏡必須經常保持清潔。機械部分可用紗布或綢布擦凈;光學
28、部分(反光鏡除外)只能用擦鏡紙輕輕拭擦,嚴禁用手或其它物品擦拭、以防污損。 (4)油鏡用后應立即用擦鏡紙沾少量清洗劑將鏡頭擦凈。 (5)顯微鏡部件不得拆卸或互相調換、若有故障,應立即報告老師進行處理,不得自行修理。 (6)顯微鏡用畢,應將接物鏡轉離載物臺中央的圓孔,并上升載物臺、放回原處。 (7)打掃實驗室衛生前,必須將顯微鏡放入柜中,以免灰塵沾污。 實驗二 上皮組織一、目的要求:1、通過觀察各種類型的上皮組織的結構,掌握上皮組織的共同特點。2、了解各種類型上皮組織的結構與機能的關系。3、了
29、解上皮組織細胞之間的聯系二、實驗內容及方法步驟:(一)被覆上皮1、單層上皮組織:(1)單層扁平上皮蛙腸系膜鍍銀裝片低倍鏡觀察,可見細胞呈多邊形,彼此緊密相接,細胞之間有黑色或黑棕色的波紋線,這是被銀染色的細胞間質,細胞中可見染淡黃色的橢圓形的細胞核。(2)單層立方上皮腎髓質切片,H.E染色低倍鏡觀察,可見到許多含有膠體的濾泡。換高倍鏡觀察濾泡壁多數都是由單層立方上皮構成,細胞高度與寬度相等,呈立方形,核圓形,位于中央。(3)單層柱狀上皮膽囊切片,H.E染色低倍鏡觀察,可見膽囊壁的一側有大小不等的突起,突起的表面襯有單層柱狀上皮。將上皮移至視野的中央,轉換高倍鏡,可見細胞呈柱狀,細胞排列成單層,
30、細胞核呈橢圓形,位于細胞的基部。(4)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氣管橫切片,H.E染色低倍鏡觀察氣管內表面上皮,移至視野中央,轉換高倍鏡觀察,可見細胞排列緊密,有一游離面和一基底面,胞核橢圓形,偏于基底面,分布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似乎細胞排列為23層,但每一個細胞都和基膜相連,故實為單層。仔細觀察細胞的形態,其中主要為高柱狀的細胞,其游離面有纖毛,另一端附著于基膜上,胞核位置較高。其次是梭形和錐形的細胞,均附著于基底面上,無游離面,胞核位置較低。2、復層上皮(1)復層扁平上皮食管橫切,H.E染色低倍鏡觀察,可見管壁內表面襯有復層扁平上皮。轉換高倍鏡觀察,可見表層細胞較厚,排離緊密,為扁平形,胞質染成較深
31、的紅色,胞核也扁,呈深紫色。中層細胞大,多為橢圓形,胞核為圓形或橢圓形,細胞排列較疏松。深層細胞為矮柱狀,排列較緊密,細胞界限不甚清楚,與基底膜緊密相連。(2)變移上皮膀胱上皮,H.E 染色顯微鏡觀察,可見膀胱壁內表面為變移上皮。上皮由數層排列緊密的細胞組成,有游離面和基底面,基底面與其他組織相連。細胞的形態和層數因器官機能狀態而異。觀察收縮狀態的膀胱上皮,上皮細胞層數較多,細胞變高,表層細胞呈倒置的梨形,核大呈圓形,深層細胞為不規則的多角形,基部為低柱狀細胞,當觀察舒張狀態的膀胱切片時,可見細胞層數較少,表層細胞較扁,深層細胞為不規則的立方形。(二)腺上皮小腸切片,H.E染色低倍鏡觀察,可見
32、小腸內表面為單層柱狀上皮。柱狀上皮凹陷入腸壁,形成小腸腺,即單管狀腺,管壁上皮細胞具分泌功能,即為腺上皮。轉換高倍鏡觀察小腸內表面上皮,可見在柱狀上皮細胞之間,夾有一些頂部寬大,下部狹細,呈杯狀的細胞,此細胞被稱為杯狀細胞,此即為單細胞腺。三、思考題:1、上皮組織可分為哪幾類?2、上皮組織有何一般特性?3、腺上皮與被覆上皮有何異同。四、繪圖:1、單層柱狀上皮結構2、復層柱狀上皮結構實驗三 結締組織一、目的要求:1、掌握結締組織的結構特點。2、認識各種結締組織的主要特點。二、實驗內容及方法步驟:1、間充質雞胚標本,H.E染色可見有多突起的星狀細胞,細胞突起互相連接成網,細胞分界不清,胞核較大,染
33、色較淺,核仁明顯。胞質少,呈嗜堿性。2、疏松結締組織經過活體注射染料的小家鼠的皮下疏松結地組織鋪片,H.E染色低倍鏡觀察選擇組織較薄、纖維分布均勻,細胞不重疊,輪廓較清晰的部分,轉換高倍鏡觀察,根據細胞和核的形態特征、染色反應、胞質內的顆粒等區分為以下幾種細胞:(1)成纖維細胞細胞數量最多,胞體大而多突起的扁平細胞,細胞質染色很淺,因此細胞輪廓不清。細胞核大并呈橢圓形,可見核仁一個或多個,胞體界限不清。(2)巨噬細胞細胞形狀不一,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具有很多的突起,胞質染色較深,輪廓明顯。胞核小,染色較深,核內結構不清。(3)肥大細胞細胞常成堆的分布在血管的附近。細胞呈圓形或橢圓形,細胞質中充滿
34、大小一致的染成藍紫色的顆粒。顆粒均勻分布在核周圍。核小,呈圓形或橢圓形,染色淺,位于細胞的中央。(4)漿細胞細胞呈橢圓形,細胞核在細胞的一端,核內含有豐富的染色質,聚集在核的周圍,向核中心呈輻射狀排列。近核處有一著色淺而透明的區域,胞質嗜堿,染成藍色。除上述細胞外,尚有以下纖維:(1)膠原纖維被伊紅染成粉紅色,呈帶狀,它由許多平行均細的原纖維組成,纖維粗細不等,有時呈波浪形。(2)彈性纖維被雷鍍辛復紅染成棕褐色,單條分布而不成束,纖維粗細不等,有分支,并交織成網。3、致密結締組織(1)規則致密結締組織腱組織切片,H.E染色可見大量緊密平行排列的纖維成分和少量的細胞。纖維染成粉紅色,為膠原纖維。
35、(2)不規則致密結締組織皮膚切片,H.E染色低倍鏡觀察,可見皮膚的表面為復層扁平上皮,即表皮。表皮下可見大量排列不規則的膠原纖維束,纖維束粗大,染成粉紅色。細胞成分較少,散在于纖維之間。4、網狀組織淋巴結鍍銀切片可見鍍染成黑色的網狀纖維,粗細不等,分支交織成網。網狀細胞呈多角形與臨近細胞的突起相連,突起順延纖維的方向。5、脂肪組織脂肪組織切片,H.E染色顯微鏡觀察,因切片在染色過程中脂肪被酒精和二甲苯溶解,故脂肪細胞呈空泡狀,呈橢圓形或多角形,胞質和胞核位于細胞的外周,呈一狹窄的指環形。三、思考題:1、比較上皮組織與疏松結締組織的異同。2、聯系機能比較疏松與致密結締組織結構的異同。四、繪圖:疏
36、松結締組織實驗四 軟骨和骨一、目的要求:1、以透明軟骨為主,了解軟骨的基本構造。2、通過骨的構造了解其功能及營養轉遞。二、實驗內容及方法步驟:1、軟骨(1)透明軟骨肋軟骨切片,H.E染色低倍鏡觀察,可見軟骨外周有一條染成紅色的結締組織,此為軟骨膜。轉換高倍鏡觀察,軟骨膜由致密結締組織組成,軟骨細胞形態不一,表層細胞為梭形,深部細胞逐漸變為橢圓形或圓形,細胞由24個成群組成,這些細胞稱為同族細胞群。細胞周圍染色深,稱為軟骨囊。細胞之間淡藍色的均質組織為軟骨基質,其中含有膠原纖維,因折光率與基質一致,故不明顯。細胞存在的部位稱為陷窩。(2)彈性軟骨狗耳廓火棉膠地衣紅染色彈性軟骨的結構基本上和透明軟
37、骨相似。注意:主要區別在于基質中含有被地衣紅染色的彈性纖維,纖維形成網狀結構,在軟骨腔隙的周圍較致密。軟骨邊緣的纖維直接與軟骨膜中的彈性纖維相連。(3)纖維軟骨狗膝蓋半月板,H.E染色注意:基質中粉紅色的膠原纖維成束平行排列。軟骨細胞成行的夾雜在纖維之間。2、骨組織也是由細胞、纖維和基質組成。由于骨組織本身排列的緊密與疏松可分為兩種:骨松質和骨密質。骨密質羊長骨橫斷磨片,美藍染色先用低倍鏡觀察骨磨片??梢姽堑耐饷婧蛢让嬗衅叫杏诠敲娴臄祵庸前濉9峭饷娴姆Q外環骨板,骨內面的稱內環骨板。在內外環板之間,可見許多骨板以同心圓形式排成的哈弗氏系統。每個哈弗氏系統有粘合線與周圍部分隔開。在圓形的哈弗氏系統
38、之間還存在著一些骨板,彼此也互相平行排列,但不成同心圓,即間板,另外在圓形的哈弗氏系統中央的圓孔稱哈弗氏管,與哈弗氏管相通或橫過內外環骨板的管道稱伏氏管。換高倍鏡觀察環繞著哈弗氏管的同心圓排列的環板,其上有許多螞蟻形的空腔,稱骨陷窩。骨陷窩又有無數的微細突起的小管稱作骨小管。骨陷窩彼此靠骨小管相通。三、思考題:1、軟骨基本結構與硬骨的主要區別。2、聯系機能說明硬骨的結構特點。四、繪圖:一部分透明軟骨實驗五 血液一、目的要求:1、以人血為例,認識哺乳動物血液的基本有形成分。2、了解血涂片的制備方法。二、實驗內容及方法步驟:1、制備血涂片,方法如下:(1)準備兩張干凈的載玻片(2)用70%的酒精消
39、毒指腹(3)用消毒過的針刺破指腹或耳垂的皮膚,用載片的一端與血液接觸,取另一張載片,斜置血滴左緣,角度以45°為宜,將沾有血液的載片向前推進,速度要一致,否則血膜形成波浪形,厚薄不均。(4)待干后,選較薄的均勻的血膜用蠟筆在它的四周劃線,作為堤防。(5)滴入菜氏染液,蓋滿血膜即可,靜放一分鐘,然后,用等量的蒸餾水或緩沖液稀釋染液,染2-3分鐘,如液面浮現一層金黃色金屬物質,表示染液起了染色作用,否則染色失敗。(6)用蒸餾水沖去過剩的染料,血膜呈粉紅色,晾干即可鏡檢。如要保留,可滴樹膠封固。染色結果:紅血球細胞質染粉紅色,淋巴細胞質天蘭色。細胞核蘭紫色,嗜堿性顆粒蘭紫色,嗜酸性顆粒粉紅
40、色,嗜中性顆粒細小淡紫色。2、人血涂片的觀察先用高倍鏡再用油鏡觀察,辨識血液中的三種有形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1)紅細胞:小而圓、染粉紅色的無核細胞。(2)白細胞:粒細胞:細胞質中有特殊染色顆粒,根據顆粒對染料選擇性的不同可分為: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體積稍大于紅細胞,細胞質染粉紅色,胞質中充滿細小的蘭紫色的顆粒,核紫色,形狀變化很大,常分葉,二葉到五葉之間。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少,只占白細胞總數的2 4%,較中性大,胞質中充滿紅色的大小一致的粗大圓形顆粒。細胞核淡紫色,分成1-3葉 ,一般為兩葉。嗜堿性粒細胞:數量極少,只占白細胞總數的1%以下,細胞質淡紫色,顆粒大小不一,染
41、成紫色或深藍色,分布不均,細胞核形狀不定,圓形或分葉,染色淺。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是無顆粒的白細胞。正常血液中一般看不到大淋巴細胞,主要是小淋巴細胞和一定數量的中淋巴細胞。小淋巴細胞:稍大于紅細胞,核大,細胞質極少只有一薄層,核的一側有缺痕,核染深藍色,胞質染成淡蘭色,胞質內有時含有染成深紅色的嗜天青顆粒。中淋巴細胞:二倍于紅細胞,核圓形或卵圓形,染成深藍色,細胞質較小淋巴細胞稍多。單核細胞:細胞體積較大,胞質較多,呈灰藍色,有時含有細小的嗜天青顆粒 ,胞核圓形、腎形或馬蹄形。(3)血小板:形狀不規則的染淡藍色的原生質小體。內有紫色顆粒聚集,經常成堆分布在紅細胞之間。三、思考題1、 血液中有哪些
42、有形成分?2、如何區分三種白細胞?四、繪圖人血的有形成分實驗六 肌肉組織一、目的要求:1、掌握肌肉組織的特點,并能區分三種不同的肌肉。2、了解肌肉組織與結締組織的關系。二、實驗內容及方法步驟:1、平滑肌腸橫切片,H.E染色肉眼觀察小腸壁,可見腸壁外染成紅色的部分為肌層,襯在小腸內面的紫紅色的帶狀組織是粘膜,二者之間的粉紅色部分是粘膜下層。低倍鏡觀察肌層,可見基層分為二層,內層為環形肌,外層為縱形肌。轉換高倍鏡觀察縱形肌層的細胞,細胞的斷面是大小不等的圓形,相互交織存在。觀察外層的環形肌層,可見細胞呈長梭形,縱形平行排列,細胞的兩端尖細,而中央部分粗大,有染成蘭紫色的橢圓形的細胞核。2、骨骼肌骨
43、骼肌縱切片,鐵礬蘇木精染色先用中倍鏡選擇染色較均勻的部分進行觀察,橫紋肌纖維呈長圓柱形,具有明暗相間的橫紋,肌纖維表面有肌膜,肌膜內有多個染為藍黑色的卵圓形核,位于纖維的周圍。用高倍鏡觀察肌原纖維及其橫紋結構,每條肌原纖維都有明帶和暗帶,明帶染色淺,暗帶染色深。選擇較清楚的部分在油鏡下觀察,在暗帶中央區的透明線為H線,明帶中央的暗線是Z線,Z線與Z線之間即所謂一個肌節。骨骼肌橫切,鐵礬蘇木精染色在高倍鏡下觀察橫切的肌纖維是圓形,卵圓形或多角形,細胞核靠近肌膜,每一肌纖維的外面都包有極薄的疏松結締組織,稱肌內膜,很多肌纖維又被肌束膜包圍形成肌束。3、心肌心臟切片,鐵礬蘇木精染色低倍鏡觀察,由于心
44、肌纖維走向不同,因而在切片上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切面,選擇典型的縱切面,置視野中央。轉換高倍鏡可見心肌纖維有分支,細胞核卵圓形,染成蘭黑色,位于細胞的中央,肌纖維的橫紋呈蘭黑色,但不如骨骼肌明顯,閏盤呈深蘭黑色,較骨骼肌明顯。三、思考題:1、骨骼肌纖維如何形成一塊肌肉?2、聯系機能說明肌肉組織有何共同特點? 四、繪圖:1、高倍鏡下繪制骨骼肌的纖維結構。2、高倍鏡下繪制心肌纖維的結構。實驗七 神經組織一、目的要求:1、掌握神經元的結構。2、識別神經膠質細胞。二、實驗內容及方法步驟:1、神經元脊髓切片,H.E切片肉眼觀察組織呈橢圓形,左右對稱,中央呈蝶形,染深紅色,為脊髓的灰質。灰質周圍部分染色淺,
45、稱為白質。低倍鏡觀察脊髓灰質,可見在灰質內有散在的染成紫紅色、形態較大而有突起結構的細胞,即神經細胞。有些神經細胞內有圓形的細胞核,有的沒有。選擇一典型的神經細胞,置視野中央,轉換高倍鏡觀察,可見胞體較大,呈三角形,胞質染成紫紅色,內含許多大小不一的深紫色顆粒,此為尼氏小體。此外,尚能見到一個至數個突起的斷面,但樹突和軸突不易區別,胞質內有大而圓的胞核,位于胞體的中央,染色質較少,呈泡狀,核仁較明顯,圓形,染紅色。觀察脊髓橫斷面切片,苯胺蘭染色,可見胞質中染蘭藍色塊狀物,此為尼氏小體,其形態大小不一,樹突內含尼氏體,而軸突于接近胞體處消失。觀察脊髓橫斷面鍍銀切片??梢娚窠浖毎陌|內含有染成棕
46、色有等的纖絲,纖絲在胞體內交織成網,而在樹突和軸突中則平行排列,此即為神經元纖維。2、神經神經切片,H.E染色低倍鏡觀察,可見神經組織中有大小不等,疏密不定的圓形或不正形的團塊,此即神經纖維束。神經纖維束內的少量結締組織,即神經內膜,圍繞在神經束外面的薄層結締組織為神經束膜,位于神經外圍的結締組織稱為神經纖維。轉換高倍鏡觀察,可見到不正圓形的結構,此為神經外膜,神經纖維中央有一紅色小點,此為軸索。在軸索外周,神經內膜的空隙即為髓鞘。3、神經末梢低倍鏡觀察環層小體,環層小體呈橢圓形。染深藍色,中央有一棒狀物,此即內軸,內軸周圍有很多呈同心圓排列的被囊。每層由結締組織膠原神經纖維及一層扁平形核、染
47、成深藍色結締組織細胞組成。小體的一段有染色較深的帶狀物與內軸相連,此即感覺神經入口處。低倍鏡觀察運動終板切片,可見橫紋肌染為紅色,平行排列成束,其中有染紫色的傳出神經纖維。轉換高倍鏡仔細觀察,有髓神經纖維近肌組織時再次分支,伸向肌纖維,形成末短粗大爪形的分支,與肌纖維共同形成運動終板。4、神經膠質低倍鏡觀察大腦鍍銀切片,可見有呈菊花形的細胞,細胞突起多而短,此積原漿性星形細胞。低倍鏡觀察小腦鍍銀切片,可見纖維性星形細胞。細胞突起長而直,但突起數量少,分支不多,少突神經膠質細胞為球形細胞。胞體較小,突起少而細小,呈串珠狀,分枝不多,細胞排列成行,小胞質細胞的胞體最小呈梭形,胞質少,核桿狀,突起亦少,且短而細,突起上有小刺。低倍鏡觀察脊髓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省耒陽市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遼寧省沈陽市一三四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周練試卷(四)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東北小學校2024-2025學年數學四下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吉林城市職業技術學院《Spss統計軟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政法學院《犯罪心理學專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皖北衛生職業學院《機械制圖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復旦附中2025屆高三補習班下學期第四次月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欽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睹褡鍛蚯c說唱藝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棠湖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語文試題高考沖刺七含解析
- 【地理】2023-2024學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期中區域復習課件
- 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創新實踐能力賽題庫(附答案)
- DB3301-T 0444-2024 城市高架道路聲屏障設置與維護規范
- 向世界介紹悠久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統編三下第三單元整體設計教案
- 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語文》備考試題庫(含答案)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小結與復習(課件)
- WizdomCloudUrban-EP-RM-013-市政綜合監管平臺用戶操作手冊
- 安琪酵母生產工藝
- 眼科護理中的患者安全與風險評估
- 22 陳涉世家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心肌梗死診療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