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監測實施方案_第1頁
病媒生物監測實施方案_第2頁
病媒生物監測實施方案_第3頁
病媒生物監測實施方案_第4頁
病媒生物監測實施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7年病媒生物監測實施方案2017年病媒生物監測方案中心各科室:為科學、規范、統一地開展病媒生物監測,保證監測數據的 真實、可靠,根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國病媒生物監測方 案、全國愛衛辦鼠、蚊、蠅、嶂螂密度監測方案(試行)及 年初創衛辦工作會議的相關要求,結合我縣工作實際,制定本監 測方案。一、監測目的(-)掌握監測對象的密度、分布,進行趨勢分析,確定病 媒生物孳生地,為預測預報和處理應急事件積累基礎數據。(二)為“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制定科學合理的病媒生物防 制方案提供依據。(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變化和當地媒傳疾病的相關性, 為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提供技術支撐。(四)評價病媒生物

2、控制效果,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二、組織實施(-)疾控中心地病科負責組織實施,檢驗科協助實施。技術負責人:技術組人員:(二)職責。按2017年病媒生物監測方案開展現場監 測工作,并做好監測記錄,收集相關監測資料及影像記錄,做好 監測分析總結,并上報愛衛辦和創衛辦。三、監測范圍(-)監測點的設立。選定城區5個監測點為病媒生物監測 點,由地病科負責、檢驗科協助開展監測工作。(二)監測范圍。監測點轄區內賓館飯店、招待所、餐館、 單位(機關、企業、學校等)食堂、醫院、農貿市場、食品制售 或商場、居民區、公共綠地、垃圾中轉站、汽車站等場所內外環 境。四、監測內容和方法(-)鼠密度監測1 .監測點的選擇

3、(1)外環境:公共綠地,垃圾中轉站,單位或居民區院內, 汽車站等場所外環境等環境延長線,共計2000m延長線。(2)室內:餐館10個、賓館飯店(或招待所)5個、商場 超市5個、單位(機關、企業、學校等)食堂5個、農貿市場2 個。2 .監測時間:2、4、6、8、10、12月,每月中旬各監測1 次。3 .監測方法。外環境:采用路徑法。記錄外環境2000m延長線范圍內所觀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糞等鼠跡數。密度單位為:處/km。室內:室內:目測鼠跡法。目測法記錄房間內所觀察到的鼠洞、鼠道、.糞等鼠跡數。密度單位為:【跡陽性房間/總房間。4 .統計與計算(1)外環境鼠密度的計算公式 (2)目測鼠跡法路徑指

4、數(處/km) =鼠跡數(處)檢查距離(km )密度單位為:鼠跡陽性房間/總房間(二)蚊密度監測1 .監測點的選擇。監測點同鼠密度監測點。(1)幼蚊密度:監測場所為居民區、道路、公園、廢品收 購站、廢舊輪胎廠、池塘、河流各2個。(2)成蚊密度:監測場所為醫院、城鎮居民區、公園各2 個。2 .監測時間。(1)幼蚊:4、7、10月,每月中旬監測1次。(2)成蚊:4、7、10月,每月上旬和下旬各開展一次。3 .監測方法。(1)幼蚊密度:路徑法:適用于小型積水,設定好計步器,沿監測路徑,以 均勻步伐前進,并記錄沿途發現幼蟲(蛹)陽性容器數和小型積 水處數,結束后記錄路徑長度。大型水體:對池塘或河流,用

5、500nli長柄勺取水,檢查有無 蚊蟲的幼蟲(或蛹),每隔51n取水1勺,不少于20勺。(2)成蚊密度:每處使用誘蚊燈1只,于日落20點后,連 續誘集12小時,收集蚊盒取出,鑒定種類,性別并計數。4 .統計與計算路徑指數(處/km)二陽性容器數和小型積水處數(處)/監 測行走距離(km)蚊幼密度(陽性率)=有蚊幼或蛹的積水處數(或勺數)/ 檢查積水總處數(或總勺數)X100%成蚊密度(只/小時)=捕獲成蚊總數(只)/捕蚊時間(小 時)X燈數(三)蠅密度監測1.監測點的選擇餐館、農貿市場、單位(機關、企業、學校等)、商場超市、 醫院、公園、賓館酒店、車站、居民區各2個。2、監測時間4月、7月、1

6、0月,每月中旬監測1次。3、監測方法。室內成蠅密度:采用目測法和籠誘法同時進行。成蠅目測法:監測人員于室內房間目測計數,以每151n2為 一個標準間進行折算,記錄標準間數、陽性間數和每一間內的成 蠅數。籠誘法:每處放1個誘蠅籠。放置時間:每次放置6小時, 上午910點之間布放,下午34點間收回。4 .種類鑒定、數據統計和記錄。收籠后,用乙醛或氯仿殺 死后分類,統計各蠅種的數量。記錄監測當天的天氣情況(氣溫, 濕度,風力)。5 .成蠅密度計算:(1)目測法室內房間蠅密度蠅密度二蠅總數(只)/有蠅房間數(間),密度單位:只/ 間。(2)籠誘法室內蠅密度成蠅密度(只/籠)=2罌(四)螳螂密度監測1

7、.監測點的選擇。監測點同鼠密度監測點。監測場所及數 量為:餐館5個、農貿市場3個、居民3戶、賓館飯店或招待所 2個、醫院2個、單位(機關、企業、學校等)食堂2個、食品 制售或商場超市2個。2 .監測時間:2、4、6、8、10、12月,每月中旬監測1次。3 .監測方法。采用粘捕法或者目測法。粘捕法:將粘嶂紙 放置在螳螂經常活動或藏匿的部位,檢查記錄放置24h后粘捕到 的螳螂數。密度單位為:粘捕只數/張。每個餐館和每戶居民分 別布放2張粘螳紙,每個農貿市場、賓館飯店(或招待所)、醫 院、單位(機關、企業、學校等)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場(店) 各布放10張粘嶂紙。不得選擇一周內藥物處理過的場所作為監

8、測點。每次監測時,粘嶂紙必須更新。每次監測共在7類場所布 放126張粘嶂紙。目測法:在監測房間內選擇嶂螂棲息活動場所, 用手電筒照明,檢查并記錄每個場所3min內觀察到的螳跡(空 卵鞘殼、死尸、殘尸等)數。4 .統計和計算(1)粘捕法:捕獲嶂螂總數是指粘螳紙粘捕到成(若)蟲 總數。登記粘捕到的蜂螂種類和成蟲或若蟲數。同時記錄回收的 粘嶂紙總數。蜂螂侵害率二陽性粘嶂紙數(張)/回收的粘嶂紙數(張)X100%螳螂密度(只/張)二捕獲嶂螂總數(只)/回收的粘蜂紙數(張)(2)目測法:房間按15nl2為1間折算。陽性率(%)=有嶂跡的房間數(間)/監測總房間數(間)X100%五、數據收集、分析、反饋(一)數據收集內容,詳見附表(二)定期報告、反饋資料每次監測結束后,由縣疾控中心將監測點數據匯總,并于1 周內將本次病媒生物監測結果錄入匯總,并上報縣愛衛辦和創衛 辦。并在年度監測全部結束后,進行全縣病媒生物監測結果統計、 分析,寫出綜合監測分析總結。六、保障措施病媒生物監測是我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病媒生物防制工 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縣疾控中心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