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12】硫及其化合物題組訓練含答案_第1頁
【新教材】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12】硫及其化合物題組訓練含答案_第2頁
【新教材】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12】硫及其化合物題組訓練含答案_第3頁
【新教材】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12】硫及其化合物題組訓練含答案_第4頁
【新教材】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12】硫及其化合物題組訓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教材適用高考化學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4.12 硫及其化合物題組訓練遞進題組提升素養最有價值備考訓練題組一co2與so2的檢測1下列溶液能夠區分so2和co2氣體的是()澄清的石灰水h2s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品紅溶液abc除以外 d全部解析:so2和co2都屬于酸性氧化物,它們都能與石灰水反應生成不溶性的鹽,所以不能利用這一性質來區別so2和co2。so2具有氧化性,能將h2s溶液氧化生成單質硫(有淡黃色沉淀生成);so2也具有還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和氯水氧化(溶液褪色);so2還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而co2沒有這些性質。所以可以用、來區別so2和co2。答案:c2上圖

2、是檢驗某無色氣體a是so2和co2的混合氣體的裝置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b中加入的試劑是_,作用是_。(2)c中加入的試劑是_,作用是_。(3)d中加入的試劑是_,作用是_。(4)實驗時,c中應觀察到的現象是_。答案:(1)品紅溶液檢驗so2(2)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并檢驗so2是否除盡(3)澄清石灰水檢驗co2(4)酸性kmno4溶液的顏色不褪盡(或不褪色,或不褪成無色)題組二so2的漂白原理3已知有機色質的發色官能團可以被氧化或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無色物質。(1)為了探究比較so2和cl2的漂白原理,甲同學做了如下對比實驗:a將干燥的so2和干燥的cl2分別通到干燥的品紅試紙上

3、,發現紅色試紙均不褪色;b將so2和cl2分別通入品紅溶液中,發現品紅溶液均褪色;c加熱b中漂白后的溶液,發現前者恢復紅色,并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后者無明顯現象;d將so2和cl2分別持續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發現前者只變紅,不褪色,后者先變紅,后褪色。請根據甲同學的實驗事實,簡要說明so2和cl2漂白原理的相同與不同之處。相同之處:so2和cl2本身都沒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分別是其與水反應后的產物_和_。不同之處:h2so3只能與某些有機色質發生_反應,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產物受熱分解再放出so2,是非氧化還原反應。hclo能與很多有機色質發生_反應,生成物較穩定。(2)乙同學為了探究對

4、比o3、h2o2和cl2的漂白能力大小,將等體積等濃度的品紅溶液與三種漂白劑呈噴霧狀分別反應,至完全褪色時,發現消耗三種漂白劑的物質的量相同,但褪色時間o3最短,h2o2次之,cl2最長。消耗三種漂白劑的物質的量相同的原因是:每摩爾物質_相等。o3漂白速度較h2o2快的主要原因是_;cl2漂白速度最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3)丙同學為了比較h2o2和naclo的氧化性強弱,將兩者混合,觀察到產生大量無色無味氣體。丙同學認為,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由此確認naclo的氧化性強于h2o2;丁同學認為產生氣體也可能是h2o2分解的原因,建議丙同學進一步補充實驗來確認。補充實驗需要的試劑是_和_。

5、答案:(1)h2so3hclo加合或化合氧化還原(2)得電子數氧化性o3h2o2cl2與h2o反應生成hclo濃度較小(3)h2o2clo=clh2oo2agno3溶液稀hno3題組三含硫化合物對環境的污染及治理42012北京理綜直接排放含so2的煙氣會形成酸雨,危害環境。利用鈉堿循環法可脫除煙氣中的so2。(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應:_。(2)在鈉堿循環法中,na2so3溶液作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3)吸收液吸收so2的過程中,ph隨n(so)n(hso)變化關系如下表:n(so)n(hso)91911191ph8.27.2

6、6.2由上表判斷nahso3溶液顯_性,用化學平衡原理解釋:_。解析:(1)so2和h2o發生反應生成h2so3,h2so3被o2氧化為h2so4。(2)書寫離子方程式時,氧化物應寫成化學式形式,s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2so3的離子方程式為2ohso2=h2oso。(3)由于hso在溶液中既能電離又能發生水解,而hso的電離程度大于hso的水解程度,故nahso3溶液顯酸性。答案:(1)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2ohso2=h2oso(3)酸hso存在:hsohso和hsoh2oh2so3oh,hso的電離程度強于水解程度題組四硫酸性質的探究實驗5在

7、實驗探究課上,同學們積極思考,共設計出如圖所示的四種實驗方案用以驗證濃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論上可行的是()abc d解析:中置于空氣中的濃硫酸因吸收空氣中的水而放熱,故可從溫度計讀數來驗證;放置一段時間后,部分膽礬晶體表面會因失去結晶水而出現變白現象;放置一段時間后飽和kno3溶液會失去一部分水而析出晶體;中會因濃硫酸吸收燒瓶中的水蒸氣而使其壓強減小,試管中的水會在導管中上升一段水柱。答案:a6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研究一定量的濃硫酸與足量鋅充分反應產生的氣體產物,進行如下實驗:按圖組裝好實驗裝置,在a中加入5 ml 98%的濃硫酸和足量的鋅粒,微熱試管a,觀察到c、d、e中均有氣泡產生;隨后

8、氣泡量減少,品紅溶液褪色,d中先出現渾濁后渾濁消失;反應較長時間后,c、d、e中的氣泡量又會明顯增加。試回答:(1)寫出a中從反應開始到停止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2)從甲、乙中選擇合適的裝置填入b、c中,并進行正確連接,a接_、_接b,c接_、_接d;d、e兩支試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_。(3)能證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的實驗現象為_;反應較長時間后氣泡量又會明顯增加的原因是_。(4)d中渾濁消失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答案:(1)zn2h2so4(濃)=znso4so22h2o、znh2so4(稀)=znso4h2(2)3(或4)4(或3)21防倒吸(3)c中品紅溶液褪色濃h2so4

9、變成稀h2so4后,與zn反應放出h2(4)so2h2ocaso3=ca22hso題組五so的檢驗7對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h2so3、nh)分別進行如下實驗:加熱時放出的氣體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加堿調至堿性后,加熱時放出的氣體可以使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加入氯水時,溶液略顯黃色,再加入bacl2溶液,產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對于下列物質不能確認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abr bsoch2so3 dnh解析:加熱時放出的氣體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則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3,因h2so3不穩定,分解產生的so2可使品紅溶液褪色。加堿加熱后,產生使潤濕的紅色試紙變藍的氣體,即有n

10、h3產生,說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加入氯水時溶液顯黃色,說明原溶液中含有br,再加bacl2有白色不溶于hno3的沉淀生成,說明此時溶液中含so,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2so3產生的,故不能確定的為so。答案:b題組六多步轉化關系的計算8將28 g fe粉和8 g硫隔絕空氣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冷卻至室溫,再加入足量的稀h2so4,可產生標準狀況下的氣體的體積為_ l。解析:fefesh2s 1 mol 1 mol 1 molfeh21 mol 1 mol故n氣體n(fe)0.5 mol,v(氣體)0.5 mol22.4 lmol111.2 l。答案:11.212013廣東理綜卷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紙漿和草帽辮b用硫酸清洗鍋爐中的水垢c高溫下用焦炭還原sio2制取粗硅d用na2s作沉淀劑,除去廢水中的cu2和hg2解析:so2具有漂白性,可以用來漂白紙漿和草帽辮,a項合理;b項中由于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硫酸與caco3反應生成的caso4為微溶物,附著在水垢上面阻止反應的進行,故b項不合理;焦炭可以與sio2發生化學反應sio22c2cosi,而制得粗硅,c項合理;na2s電離產生的s2可以與cu2、hg2反應生成難溶物cus、hgs,故d項合理。答案:b22013上海化學卷將x氣體通入bac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