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短療程化療臨床觀察_第1頁
68例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短療程化療臨床觀察_第2頁
68例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短療程化療臨床觀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8 例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短療程化療臨床觀察【關鍵詞】 滋養細胞腫瘤;藥物療法中分類號 R737.331989年至 1994年,我們采用長春新堿 (VCR)、絲裂霉素 (MMC、) 5- 氟脲嘧 啶 (5-Fu) 聯合用藥,短療程化療治療妊娠滋養細胞腫瘤 68 例,效果良好,毒性 反應輕。報道如下。1.1 臨床資料 病例來源于廣西柳州地區人民醫院婦科。研究組 68 例為 1989 年 4 月至 1994 年 5 月住院治療者,其中侵蝕性葡萄胎 45 例,絨毛膜癌 23 例, 2054 歲,治療前血 -hCG 162070U/L(正常值 3.1U/L) ,8例用過其它化 療藥物,其中 2 例治療后

2、復發。對照組 50例為 1985年 3月至 1989年 3月住院 治療者,其中侵蝕性葡萄胎 34 例,絨毛膜癌 16 例,2253歲,治療前血 - hCG 352000U/L,5例用過其它化療藥物, 1 例治療后復發。按文獻 1分 期,結果見表 1。兩組年齡、治療前血 -hCG及臨床分期均無統計學差異。表 1 兩組病例臨床分期組別n臨床分期IAB研究組68171719114對照組50131214831.2 治療方法 研究組采用 VCR、MM、C 5-FU聯合化療,即 VCR 2mg第 1 天靜 注、MMC 46mg第 2、4天靜注、 5-FU 1000mg第 15天靜滴, 5d為一療程, 間隔

3、 1421d ,直至腫瘤消失, -hCG值正常,再鞏固化療 23 療程,對照 組 I 期用 5FU 30mg.kg1.d1第 1 10天靜滴,期用 5FU 26 28mg. kg1. d,第 18天靜滴,更生霉素 (KSM)68g.kg1.d1第 18天靜 滴,間隔 28d,停藥標準同研究組。兩組中 40 歲以上無生育要求、子宮穿孔或 耐藥病例均行手術切除。研究組行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 23 例,次廣泛子宮切除 3例,腦轉移瘤切除 1例,手術安排在化療 12療程后 ( 子宮穿孔除外 )。全組 平均化療 5.5 療程,平均治療 130d。其中單純化療 41例,平均化療 6 個療 程,平均治療 14

4、5d;手術加化療 27 例,平均化療 5個療程,平均治療 100d。 對照組行全子宮雙附件切除 22 例,手術安排在化療 0.51 個療程后,全組平 均化療 6 個療程,平均治療 228d。其中單純化療 28 例,平均化療 6.5 療程, 平均治療 247d,手術加化療 22例,平均化療 5 療程,平均治療 195d。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 2 檢驗2 結果2.1 近期療效 近期治愈參照全國第 2 屆滋養細胞腫瘤協作組會議修定的標 準,即(1) 血或尿 -hCG值正常; (2) 所有轉移灶完全消失; (3) 由腫瘤引起的 癥狀完全消失 (不包括后遺癥 )。研究組 68 例,近期治愈 62例,

5、近期治愈率 91.2%,死亡 6 例,死亡率 8.8%。對照組 50 例,近期治愈 44例,近期治愈率 88.0%,死亡 6 例,死亡率 12.0%。近期治愈率研究組稍高于對照組,死亡率略 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顯著性 (P 0.05) 。2.2 毒性反應 主要為胃腸道及血液毒性反應。按 WHO統一標準 2分為 0 度。研究組胃腸道毒性反應: 0度 5例,I 度36例,度 24例,度 3例, 度 0 例;血液毒性反應: 0度 18例,I 度 35 例,度 11 例,度 4 例,度 0例。對照組胃腸道毒性反應: 0度 1例,I 度 8例,度 25例,度 12例, 度 4例;血液毒性反應: 0度 8

6、例,I 度10例,度 19例,度 10例, 度 3 例。研究組、度胃腸道和血液毒性反應率分別為 4.4%及 5.9%,對照組 分別為 24.0%及 20.0%,對照組明顯高于研究組,差異有高度顯著性 (P0.05) 。3 討論5-FU 是治療妊娠滋養細胞腫瘤首選的藥物,但 5-FU 有抑制大腸桿菌的作 用,大劑量應用后可致菌群失調導致腸炎。楊秀玉等 3報道,治療妊娠滋養細 胞腫瘤 1382例,并發腸炎 110例, 16例發展為偽膜性腸炎, 3 例死亡,單純用 5-FU者腸炎發生率最高。本研究中對照組使用傳統化療方案, 5-FU用 8 10d,每天用量大于 1000mg,、度胃腸道毒性 16 例

7、,其中 10 例為單用 5- FU,1例發展為偽膜性腸炎死亡。研究組采用 VCR、MM、C 5-FU聯合用藥,短療 程化療,近期療效 91.2%,與對照組 88.0%及蔡樹模等 4和 Berkowitz 等5報 道的 85.7%90.2%相似,但毒性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這可能是因 3 藥聯合應 用,取長補短,既可達到較全面抑制、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又可減少 5-FU 的 用量及用藥時間,腸道大腸桿菌受影響小,減少腸炎發生率,降低毒性反應及 死亡率,提高治愈率。韋繼紅 (廣西柳州市婦幼保健院, 545001)參考文獻1,連麗娟主編 . 林巧稚婦科腫瘤學 . 第 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4.705 7102,王肇炎 . 阿霉素的臨床應用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1.9 133,楊秀玉,宮露霞,宋鴻釗,等 . 化療藥物引起的腸炎 .中華婦產科雜志, 1990,25:2724,蔡樹模,王榮業,丁亞琴 .絨毛膜癌和惡性葡萄胎的綜合治療 . 上海醫學, 1980,3:195,B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