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幼兒園體育規則形象化教學策略的研究【摘要】在實踐中發現幼兒園體育活動規則教學存在以下問題:教師展現規則的方式單一,導致幼兒對規則不理解;教師展現規則的內容過多,導致幼兒規則意識淡薄;教師展現規則的內容模糊,導致幼兒對規則不確定。因此本文提出將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規則形象化,讓幼兒清晰明確地理解并掌握活動規則。文中還提出四種規則形象化策略:物化規則策略、語化規則策略、地上規則策略和角色化規則策略。將規則形象化后對幼兒、對教師和對活動都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規則形象化 教學策略 體育活動一、問題提出規則是體育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幼兒園進行體育活動規則教學就有其存在的價值。在幼兒園
2、體育活動規則教學中,教師通過講解、示范、評價和環境創設等來展現活動規則。而幼兒通過觀察、模仿、評價來了解活動規則,并逐漸內化為一種個性品質,自然地以行為方式表達和表現出來。在實踐中發現幼兒園里的體育規則教學存在以下問題:問題一:教師展現規則的方式單一,導致幼兒對規則不理解。教師在體育活動開始時,總是習慣用口述的形式講解規則,這樣展示的規則枯燥、乏味、難懂。例如:在教學蹲撐跳時,教師枯燥的講述活動要點:雙手向遠處撐,雙腿用力蹬地、收腹、屈腿,使雙腿落于兩手之間;或蹲撐,然后雙手前移,繼續前跳。這樣的講述不利于幼兒理解。問題二:教師展現規則的內容過多,導致幼兒規則意識淡薄。教師講解規則時,將所有的
3、規則從頭到尾講一遍,沒有側重點,往往這樣的結果是幼兒什么都沒有記住。例如:在幼兒50米往返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解要點后,幼兒進行游戲時仍然我行我素,教師怎樣喊都無法吸引幼兒。問題二:教師展現規則的內容模糊,導致幼兒對規則不明確。教師在講解活動規則的內容模棱兩可、不明確。例如:在練習雙人夾球的過程中,教師只強調了自由練習,而忽略了一些程序性規則。就有了兩組隊員的速度過快行進而發生的相撞事件。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將體育活動規則形象化,讓幼兒清晰明確的理解并掌握游戲規則,不僅有利于教師對規則教學的把握,也有利于幼兒對規則的認識、理解和把握。二、理論支持(一)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3-7歲幼兒屬于皮亞杰
4、的認知發展階段中的第二個階段他律道德階段。這是比較低級的道德思維階段具有以下特點:幼兒單方面地尊重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準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也就是說,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應和作為道德判斷所特有的某些顯著的結構中表現出來。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絕對遵從父母、權威者或年齡較大的人。兒童認為服從權威就是“好”,不聽話就是“壞”。二是對規則本身的尊重和順從,即把人們規定的規則,看作是固定的,不可變更的。通過對皮亞杰對規則的理解和使用的研究,說明3-7歲幼兒對規則的理解是刻板的、直白的。因此也可以推論出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將規則形象化是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二)新綱要新綱要中指出:“要根據幼兒的
5、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從中可以看出,體育活動的組織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規則的形象化是將規則形象、清晰的呈現給幼兒,便于幼兒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形象化的規則是符合幼兒園體育活動要求的。三、概念界定(一)規則與體育活動規則規則是由人們制定出來,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準則。體育活動規則主要是與體育行為有關的各種規范。如體育比賽時的比賽規則;體育游戲規則;體育活動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種約定俗成規范亦可稱之為規則等等。(二)秩序性規則、技術型規則和任務型規則秩序型規則是側重控制整個活動局面、維持活動紀律和秩序的,例如游戲中的站位、隊形、分組之類的規則。技術型規則是指導幼
6、兒在活動中動作細節、動作技巧的規則。任務型規則表明本次活動或者活動中某一環節的主要任務的規則。(三)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規則教學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規則教學是教師通過各種形式將規則清晰明確的展現給幼兒,使活動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約束和控制幼兒有礙學習的問題行為。(四)規則的形象化規則的形象化是指教師將規則形象、清晰地呈現給幼兒,便于孩子理解和接受。四、具體實施策略規則形象化的策略有很多,下面淺談四種比較常用的策略。(一)物化規則綱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教師要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對于一些必須遵守的強制規則缺乏足夠認
7、識,因此常常出現行為上的偏差。這時教師不能一味批評,應利用直觀形象的圖標幫助孩子認識和理解規則。用一些幼兒能夠理解的標識加以“物化”,可以起到時刻提醒幼兒安全游戲、遵守規則的作用。這種形式經常用在活動秩序型規則上和活動型規則上。所謂圖標就是把規則畫成趣的畫面,通過觀察、模仿、暗示等途徑去刺激幼兒作出相應的反應,從而抑制其不良行為的萌發,促使幼兒在不斷的操作中形成自律。如:在某些區域的分隔上掛上“攀爬危險”的圖符等。案例一:擊掌后才出發中班體育游戲玩通道要求:幼兒排好隊,依次從桌底下爬過,從桌面上爬回來。兩隊比賽,后一名幼兒必須等前一名幼兒從桌面上爬回,擊掌后才能出發。看哪隊快又不碰桌子、隊伍整
8、齊。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多次強調后一名幼兒要擊掌后才能出發,但效果不明顯,總有幼兒忘記。優化后:在起點處放置拍手標志,提醒幼兒擊掌后才出發。教師感悟:用可愛的拍手標志之后,看到新穎的圖片幼兒不知不覺的在同伴之間相互提醒,相互加油,犯規情況有明顯改善,教師也省力不少。案例二:找人少的地方走和跑小班體育游戲雪花飄飄要求:刮小風走,刮大風跑,當教師發出指令時,幼兒四散走和跑。走和跑時,要求幼兒不要撞到一起。但在活動中卻頻發幼兒碰撞事件,產生安全隱患。優化后:在場地的四角貼上小雪花圖片。教師感悟:通過在場地的四角貼上小雪花圖片,吸引幼兒。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朝各個方向跑,撞在一起的情況少了,幼兒的游戲玩得
9、更加開心了。案例三:紙棍只能打泡泡,不能打在同伴的身上大班的體育游戲打泡泡中要求幼兒拿紙棍把別人身上的泡泡打下來,自己的泡泡又不能讓別人打掉。在游戲的過程中,有些幼兒拿起紙棍就玩,玩的方法還不一樣,常有人來告狀:“老師他拿紙棍打我了”“ 老師他拿紙棍戳我了”告狀聲總是連綿不絕優化后:在紙棒上貼一個禁止把紙棒打在人身上的標志。教師感悟:紙棒握在手上,幼兒很容易看到。活動中發現孩子們會看著圖片聊起天來,你看上面是什么意思?是不能打在人身上。恩,我的也有。不知不覺,告狀聲少了在物化規則中,還可以針對“小心摔倒”“小心碰撞”“不搶先,不擁擠,有秩序的進行游戲”“注意安全”等設計各種形象,用生動、簡潔、
10、易懂的標志,時刻提醒幼兒使之規則內化,形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二)語化規則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常常用口述講解活動規則,因此存在枯燥、繁瑣、難懂的情況。特別是在講解技術性規則時,往往造成幼兒不懂、難懂的局面。因此將規則采用兒歌的形式來進行描述規則,既朗朗上口又便于幼兒理解接受,能將規則具體、生動的展現在幼兒面前。案例一:學習匍匐爬在幼兒健康教育一書中對匍匐爬的指導要點要求是:蹬伸腿時,膝部應邊蹬邊轉,防止臀部隆起。爬時應仰頭前看,用鼻呼吸。優化第一次:在第一次的教學活動中采用兒歌:“一蹬一伸向前移,仰頭前看鼻呼吸。臀部貼地慢慢來,千萬記住別著急。”教師感悟: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這首兒歌雖然包含活動
11、的要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幼兒對這個兒歌的理解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教師逐句解釋后,幼兒才能理解兒歌內涵。因此在此基礎上對兒歌進行二次優化。優化第二次:學習匍匐爬用動物學小倉鼠爬引入兒歌:“小小倉鼠爬得巧,頭兒向著前面瞧,圓圓肚子貼地走,屁股平平不要蹺,胳膊用力向前爬,腳兒用力向后蹬,只要按著要求做,我們一定能通過。”教師感悟:這次創編的兒歌內容簡單、易懂。活動中發現很多孩子都在念兒歌的過程中就掌握了匍匐爬的要點,不需要教師加以解釋。節約了活動的時間,使幼兒在有限的活動時間里將活動的重點放在積累匍匐爬的經驗上。 在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中,對幼兒的走步、跑步、平衡、跳躍、投擲、小球和鉆爬等方面的
12、教育都可以采用語化形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編一些簡單的兒歌,便于幼兒理解和接受。(三)地上規則地上規則是指教師對地面進行規劃,將規則體現在地面上。例如:起跑線、定點、定位等。用點線面等將規則融入其中,使幼兒清晰明確的理解規則含義。此規則主要用于任務型規則。本策略用于中大班幼兒效果更佳。中大班幼兒抽象思維已初步形成,幼兒有抽象理解事物的能力,能較好控制自己的行為。案例一:劃定線路在中班體育游戲小袋鼠救災活動中,要求幼兒魚貫越過障礙(跨過低欄柵,繞過小樹林,跳過一個個石墩),到達“森林”(小椅子)后,每人拿一袋“糧食”(沙包)放進兜里,跳回來。游戲環節多,幼兒容易忘了回程,發生碰撞。優化后:將
13、路線用粉筆畫出,在回程中用箭頭標明回程路線。教師感悟:這樣的標識使用起來簡單、方便。并且幼兒容易明白,有利于活動的順利開展。案例二:定點在中班體育活動花樣拍球中,同伴間往往發生干擾事件,因此在練習時將幼兒的站位進行調整。優化后:讓幼兒在60厘米內的圈內練習(以場地設置方便為準,也可以是在操場已有格子來定點)。教師感悟:這樣的優化可保證幼兒不相干擾的同時,幫助幼兒練習控制球的能力。(四)角色化規則將規則融于角色中,使幼兒在模仿中得到發展。托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常被周圍環境所影響,因此該策略適用于托小班幼兒效果更佳。將規則融于情境角色中有利于幼兒理解規則、遵守規則。例如:在小班幼兒體育游戲
14、媽媽找寶寶活動中,幼兒通過模仿動物的走和跳,使幼兒在模仿中得到走和跳的練習。在小班體育活動小螞蟻愛勞動中,幼兒通過模仿小螞蟻爬開展活動。活動既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又使爬的動作形象、生動的展現在幼兒的面前。除了以上規則形象化的形式,還有很多。例如:音化規則(將游戲開始與音樂開始對應,音樂結束表示游戲停止等)。因此在我們日常教學活動中,應多加思索,將活動的規則形象化,使幼兒安全、有效的進行活動。五、具體實施效果(一)對幼兒的影響1、提高幼兒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將規則形象化,幼兒從標志、路線的劃分、場地的設置、兒歌等各個方面,能清晰地了解到活動的規則。幼兒能根據提示主動的參與活動。在活動出現問題時
15、,幼兒能較好的根據規則提示解決同伴間的問題和沖突,從而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2、減少幼兒消極等待在以往的活動中,由于部分幼兒對規則的不明確、不理解等。以至于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重復的解釋,從而使知道的幼兒在原地消極等待,產生時間的隱性浪費。規則形象化面向的對象是全體幼兒,使全體幼兒都能準確清晰地了解游戲的規則,減少了幼兒的消極等待,使活動更加順暢的開展下去。(二)對教師的影響1、提高教師對活動的分析能力和解決活動難點的能力在活動開始前,教師要對活動進行分析。了解幼兒在活動中需遵守的規則是什么,對幼兒在遵守規則的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活動難點并積極地尋找策略進行分析難點。使活動在
16、最便于理解的活動模式下,幼兒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2、便于教師組織與開展活動規則形象化之后,幼兒能較好地自覺地遵守規則,老師的吆喝聲少了,幼兒的告狀聲少了,活動開展更加順利有效了。3、有利于教師更加關注活動情況在以往的活動中,教師常被各種事件所干擾,往往很多時間都浪費在處理問題上。例如:幼兒的有序排隊進行游戲等。而規則形象化之后,教師節約了很多精力和時間,教師可以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在幼兒的活動上。(三)對活動的影響1、減少活動中產生的安全意外事件以往常常會有教師說:“真害怕帶小孩子出去玩啊,一出去就怕發生事情。”教師的擔憂總是有原因的,但要真正解決帶幼兒出去怕的問題,要從源頭開始。將規則形象化后,解決了幼兒產生意外的源頭(沒有規則的玩)。通過規則形象化,讓孩子自覺的遵守游戲規則,大大地減少了安全意外事件。2、提高了活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 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第9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早教報名協議書8篇
- 七年級語文上冊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3課時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電子商務發展動態
- 車輛安全隱患課件
- Unit6 Section A Grammar Focus3a-3d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七年級體育與健康 基本體操2教學設計
- 直腸肛管疾病護理
- Unit 8 How are you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譯林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下冊
- 耳科手術一般護理
- 質量責任標識制度
- 《千姿百態的帽子》課件
- 學校食堂餐廚廢棄物(泔水)處理記錄
- 低壓開關產品出廠檢驗報告
- 閥門檢驗計劃(ITP)
- 實驗室組織與管理 實驗室認知
- 新版標準日本語課件-第一課
- 自來水管線漏水檢測培訓課件
- 星環大數據產品介紹
- 甘薯專項生產技術甘薯機械化生產
- 游戲點亮童年 自主創造快樂 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