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1頁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2頁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3頁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4頁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第1章認識電路考綱要求 掌握電路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電路模型,能識讀簡單電路圖。理解電路的基本物理量(電動勢、電流、電位、電壓)的概念及其單位 熟練掌握電動勢、電流、電壓的參考方向(正方向)和數值正負的意義及在電路計算時的應用 理解電功和電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和電功、電功率的計算。了解電阻器及其參數,會計算導體電阻;理解電阻的概念和電阻與溫度的關系,熟練掌握電阻定律。了解超導現象掌握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和全電路歐姆定律課題1-1電路1-2電流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教學目標路的組成及其作用,電路的三種基本狀態。理解電流產生的條件和電流的概念,掌握電流的計算公式。教學重點電路各部分的

2、作用及電路的三種狀態。電流的計算公式。教學難點對電路的三種狀態的理解。第1節 電路一、電路的組成1. 電路:由電源、用電器、導線和開關等組成的閉合回路。2. 電路的組成:電源、用電器、導線、開關(畫圖講解) 。 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如:干電池、蓄電池等。 用電器:把電能轉變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裝置,常稱為電源負載。如電燈等。 導線:連接電源與用電器的金屬線。作用:把電源產生的電能輸送到用電器。 開關:起到把用電器與電源接通或斷開的作用。二、電路的狀態(畫圖說明)1. 通路(閉路):電路各部分連接成閉合回路,有電流通過。2. 開路(斷路):電路斷開,電路中無電流通過。3. 短路(捷

3、路):電源兩端或者電路中某些部分被導線直接相連,這時電源輸出的電流不經過負載,只經過連接 導線直接流回電源,這種狀態叫做短路狀態,簡稱短路。注意:短路時電流很大,會損壞電源和導線,應盡量避免。三、電路圖1. 電路圖:用規定的圖形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2. 幾種常用的標準圖形符號。電池第2節電流、電流的形成1.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提問)2.在導體中形成電流的條件: 要有自由電荷。 必須使導體兩端保持一定的電壓(電位差)。、電流1.電流的大小:等于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與通過這些電荷量所用時間的比值。2.公式:1=q t3.、人八36單位:1A 1C/s ; 1mA 10 A ;

4、1 A 10 A4.電流的方向實際方向一規定:正電何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提冋:金屬導體、電解液中的電流方向如何?參考方向:任意假定。5.直流電:電流方向和強弱都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電流。(畫圖說明)練習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 是非題(1)(3)1 電路的組成及其作用。2.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小結3 形成電流的條件。4. 電流的大小和方向。5. 直流電的概念。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布置作業1.選擇題(1)、(2)。2.填空題(1)(3)。教后記課題1 3電阻1 4部分電路歐姆定律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教學目標1了解電阻的概念和電阻與溫度的關系,掌握電阻定律。2 熟練掌握歐

5、姆定律。教學重點1 .電阻定律。2 .歐姆定律。教學難點R與U、1無關。 溫度對導體電阻的影響。第3節 電阻一、電阻1. 導體對電流所呈現出的阻礙作用。不僅金屬導體有電阻,其他物體也有電阻。2. 導體電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條件決定的。例:金屬導體,它的電阻由它的長短、粗細、材料的性質和溫度決定。3. 電阻定律:在保持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導體的電阻跟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跟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并與導 體的材料性質有關。lRS式中: :導體的電阻率。與導體的幾何形狀無關,與導體材料的性質和導體所處的條件有關(如溫度)4. 電阻單位:R歐姆(Q) ; l 一米(m ; S平方米(m2); 一歐米( m)。

6、換算關系:10。常見單位:卩 Q、mQ、Q、k Q、mQ5. 閱讀P6表1-1,得出結論:電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導電性能的好壞,電阻率愈大,導電性能愈差。導體:v 10-6 m絕緣體: 107m半導體:10-6m v v 107m舉例說明不同導電性能的物質用途不同。二、電阻與溫度的關系1. 溫度對導體電阻的影響: 溫度升高,自由電子移動受到的阻礙增加; 溫度升高,使物質中帶電質點數目增多,更易導電。隨著溫度的升高,導體的電阻是增大還是減小,看哪 一種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2. 一般金屬導體,溫度升高,其電阻增大。少數合金電阻,幾乎不受溫度影響,用于制造標準電阻器。超導現象:在極低溫(接近于熱力學

7、零度)狀態下,有些金屬(一些合金和金屬的化合物)電阻突然變為零, 這種現象叫超導現象。3. 電阻的溫度系數:溫度每升高1 o C時,電阻所變動的數值與原來電阻值的比。若溫度為t1時,導體電阻為 R,溫度為12時,導體電阻為則-R2一H 即 R2 R1 1( t2 t1 )R1(t2 t1)例1: 一漆包線(銅線)繞成的線圈,15 C時阻值為20 ,問30 C時此線圈的阻值 R為多少?例2 :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4計算題(3)。第4節歐姆定律1.2.公式:IU,其中U伏特(V ;R歐姆定律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它的電阻成反比。注意: R U、I須屬于同一段電路;

8、雖R U,但絕不能認為R是由U I決定的;R 適用條件:適用于金屬或電解液。例3:給一導體通電,當電壓為20 V時,電流為0.2 A,問電壓為30 V時,電流為多大?電流增至 1.2 A時,導體兩端的電壓多大?當電壓減為零時,導體的電阻多大? 二、伏安特性曲線1. 定義:以電壓為橫坐標,電流為縱坐標,可畫出電阻的I I關系曲線,叫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2. 線性電阻: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是直線。3.非線性電阻:若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不是直線,例:二極管。練習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 .是非題(4)(7)。2 .選擇題(3)、。小結1電阻定律的內容;電阻與溫度的關系。2 .部分電

9、路歐姆定律的內容。3 伏安特性曲線。布置作業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 .填充題(5)。4 問答與計算題(2)、(4)、(5)、(6)。教后記課題1 5電能和電功率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教學目標1. 理解電能和電功率的概念。2. 掌握焦耳定律以及電能、電功率的計算。1.焦耳定律以及電能、電功率的計算。教學重點2.實際功率的計算。3.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關系。課前復習電阻定律和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第5節 電能和電功率、電能1.設導體兩端電壓為 U,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為q,電場力所做的功為:W q U而q單位:V#焦耳(J); U伏特(V); I 安培(A); t 秒(s)。宀 61 度 1k

10、 W h 3.610 JI t,所以 W UI t2.電場力所做的功即電路所消耗的電能W UI t 3.電流做功的過程實際上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電功率1.在一段時間內,電路產生或消耗的電能與時間的比值。公式:PW或 P U I。單位:P 瓦特(W )。t2.額定功率、額定電壓:用電器上標明的電功率和電壓,叫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若給用電器加上額定電壓,它的功率就是額定功率,此時用電器正常工作。若加在它上面的電壓改變,則它的實際功率也改變。例1:有一 220 V 60 W的白熾燈接在220 V的供電線路上,它消耗的功率為多大?若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為110V它消耗的功率為多少?(

11、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例2:P8例題。三、焦耳定律1.電流的熱效應2.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導體的電阻和通電時間成正比。2Q I R t3.單位:Q-焦耳(J); I 安培(A); R歐姆();t 秒(s)1 .一只220V/40W 的白熾燈正常發光時,它的燈絲電阻是多少?當它接在110 V的電路上,它練習的實際功率是多少?(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2 .習題(電工基礎第 2版周紹敏主編)1.是非題(8 )(10 );選擇題(6 )(8 )。1.電能和電功的計算。小結2 .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的概念。3 .焦耳定律的內容。布置作業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

12、充題(6 )(8); 4.問答與計算題(7 )、(8 )。教后記第2章簡單直流電路考綱要求1、熟練掌握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2、了解電路的幾種工作狀態(通路、開路、短路),掌握在每一種狀態下電路中電流、電壓和功率的計算。3、熟練掌握電阻串、并聯的特點和作用,掌握簡單混聯電路的分析和計算。4、負載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5、會用等電位法求混聯的等效電阻;6、了解電阻的測量方法;7、掌握電位的計算。課題2 1電動勢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教學目標理解電動勢、端電壓的概念。熟練掌握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掌握電源輸出功率與外電阻的關系。教學重點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電源輸出功率與外電

13、阻的關系。教學難點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第6節 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一、電動勢1. 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用符號E表示。2. 單位:伏特(V 電動勢由電源本身決定,與外電路無關。 電動勢的規定方向:自負極通過電源內部到正極的方向。二、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1. 復習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UIR2.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推導電路推導設t時間內有電荷量q通過閉合電路的橫截面。電源內部,非靜電力把 q從負極移到正極所做的功 W Eq Elt, 電流通過R和Ro時電能轉化為熱能 Q I2Rt I2Rot,因為 W Q 所以 E I t I2Rt I2 Rot,E I R I Ro 或

14、 I E R Ro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閉合電路內的電流,與電源電動勢成正比,與整個電路的電阻成反比。 其中,外電路上的電壓降(端電壓)U I R E I Ro 內電路上的電壓降 U I Ro電動勢等于內、外電路壓降之和E I R I Ro U U例1:如上圖,若電動勢E 24 V,內阻Ro4,負載電阻R 20,試求:(1)電路中的電流;(2)電源的端電壓;(3)負載上的電壓降;(4)電源內阻上的電壓降。例2 :電源電動勢為1.5 V,內電阻為o.12 ,外電路電阻為1.38 ,求電路中的電流和端電壓。例3:電動勢為3.6V的電源,與8的電阻接成閉合電路,電源兩極間的電壓為3.2 V,求電源的內電

15、阻。端電壓1.電動勢與外電路電阻的變化無關,但電源端電壓隨負載變化,隨著外電阻的增加端電壓增加,隨著外電阻的 減少端電壓減小。證明:I當R增加時,(R Ro)增加,電流I減小,U2.兩種特例:R RoI Ro增加;同理可證,當 R減小時,U也減小。當外電路斷開時,R趨向于無窮大。I 0 UEIRdE 即 UE應用:可用電壓表粗略地測定電源的電動勢當外電路短路時,R趨近于零,I 一R Ro趨向于無窮大,U趨近于零。例4:例5:四、1. I短路時電流很大,會燒壞電源,引起火災,決不允許將導線或電流表直接接到電源上,防止短路。 應用:測量電動勢和電源內阻。1 (電工基礎第 2版周紹敏主編)。:有一簡

16、單閉合電路,當外電阻加倍時, 電源向負載輸出的功率P電源 I E; P 負載 I U; P 內阻IU E R),同乘以I,得UII eP電源電源2R);I EI U通過的電流減為原來的2/3,求內阻與外阻的比值。2.3.練習小結i2r)I2 R0P內阻P負載在何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設負載為純電阻當E2R Ro 時,這時稱負載與電源匹配。電源輸出功率Pmax4Ro注意:當R RO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但此時電源的效率僅為50%布置作業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 .是非題、(2)。2 .選擇題、(2)。1 .電源電動勢的大小和方向。2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3 .端電壓的概

17、念;外電阻增大和減小時,端電壓的變化。4 .電源輸出功率最大的條件,這時的輸出效率。 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 填充題(1 )、(2 )。4 .問答與計算題(1 )、( 2 )。教后記2 2電池組及電池分類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教學目標掌握串、并聯電池組的特點。教學重點串、并聯電池組電動勢、內阻的計算。教學難點混聯電池組的計算。課前復習: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 端電壓隨外電阻的變化規律。 電源輸出最大功率的條件。第7節 電池組一個電池所能提供的電壓不會超過它的電動勢,輸出的電流有一個最大限度,超出這個極限,電源就要損壞。對于要求較高電壓或較大電流的場合,就要用到多個電池的串聯和

18、并聯及混聯。一、電池的串聯0|_|F01. 當負載需要較高電壓時,可使用串聯電池組供電。設串聯電池組n個電動勢為E,內阻為R0的電池組成,則:E串 n Er 串 n Ro2. 特點: 電動勢等于單個電池電動勢之和。 內阻等于單個電池內電阻之和。注:用電器的額定電流必須小于單個電池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二、電池的并聯1. 當負載需要較大電流時,可使用并聯電池組供電。設并聯電池組n個電動勢為E,內阻為R0的電池組成,貝U E并E; R)并 Ron2. 特點: 電動勢等于單個電池的電動勢。 內阻等于單個電池內阻的P1= I 2R1; P2P1。n注: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必須低于單個電池的電動勢。三、電池的

19、混聯當單個電池的電動勢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都小于用電器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時,可采用混聯電池組供電。例1 :有3個電池串聯,若每個電池的電動勢 E 1.5V,內阻Ro 0.2 ,求串聯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例2 :有5個相同的電池,每個電池的E 1.5V , Ro 0.02 ,將它們串聯后,外接電阻為2.4 ,求電路的電流及每個電池兩端的電壓。小結1.串并聯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電阻。2 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串聯電池組?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并聯電池組?布置作業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 .填充題(3 )、(4 )。4 .問答與計算題(3 )、( 4 )。教后記課題23電阻的串聯課型新課授課時數2教學

20、目標熟練掌握電阻串聯的性質和作用。 理解串聯分壓和功率分配的原理。 掌握電壓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和計算。教學重點電阻串聯的性質和作用。電壓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和計算。教學難點多量程電壓表分壓電阻的計算。學情分析學生在物理中已學過電阻的串聯。課前復習1串、并聯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計算。 2串、并聯電池組的應用場合。第8節 電阻的串聯1.定義電阻的串聯一一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阻依次連接起來,使電流只有一條通路。血 居局CZ)I2.1.特點 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電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 重要性質總電阻U I R;U1 I R1; U2 I R2;U n I RnUnU U1U2U3IR

21、 I R1I R2I R3+ RnR R1R2R3 + R n結論: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個電阻之和。電壓分配IUa .IU2.IU3. IUnR1R2R3RnU1U2U3Un2.RiR2RnR3 結論:串聯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與它的阻值成正比。 若兩個電阻串聯,貝yUiI Ri; U2 I R2 ;3.功率分配UiR,1R2U2RR2R22一 U R,1R2I2 RI 2電P I U2 R2 ; P3P2P3R2R3;Pn I* R1 RnPnRn結論:串聯電路中各電阻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阻值成正比。,R410 ,接在110 V的電壓上。1 :有4個電阻串聯,其中 R1 20 , R2 15

22、, R3 10求(1 )電路的總電阻及電流;(2) Ri電阻上的電壓。 例2 :例1 (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例3: Ri、R2為兩個串聯電阻,已知 Ri 4R2,若Ri上消耗的功率為1 W,求R2上消耗的功率。電壓表 常用的電壓表是用微安表或毫安表改裝成的。 毫安表或微安表的重要參數:lg滿偏電流,Rg 表頭內阻 電流越大,毫安表或微安表指針的偏角就越大。由于U IR,則毫安表或微安表兩端的電壓越大,指針偏角也越大。 如果在刻度盤上直接標出電壓值,就可用來測電壓,但這時能測的電壓值很小。 為了能測較大的電壓,可串聯一電阻,分擔部分電壓,就完成了電壓表的改裝。 測量時要與被測電路并聯。

23、關鍵:會計算串聯的電阻 R的大小。設電流表的滿偏電流為lg,內阻為Rg,要改裝成量程為 U的電壓表,求串入的 R。UrU1 g RgR 一 lglg例4:例2 (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練習有一表頭,它的滿刻度電流lg-50叭,內阻為Rg-3 k,若改裝成量程為15 V的電壓表,應串聯多大的電阻?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是非題(3 )、(4) , 2 .選擇題(3 )。小結串聯的定義及特點。 串聯的重要性質。電壓表量程的擴大。布置作業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 .填充題(5 ), 4 .問答與計算題(5 )。教后記課題2 4電阻的并聯課型新課授課時數教學目標熟練掌握電阻并聯

24、的性質和作用。 理解并聯分壓和功率分配的原理。掌握電流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和計算。教學重點電阻并聯的性質和作用。電流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和計算。教學難點電阻并聯的重要性質。學情分析學生在物理中已學過電阻的并聯。課前復習:1. 串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基本特點。2. 串聯電路的總電阻、電流分配和功率分配。3. 串聯電阻的分壓作用。第9節 電阻的并聯一、定義1. 電阻的并聯:把若干個電阻一端連在一起,另一端連接在一起。2.特點: 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 電路中總電流等于各支路的電流之和。二、重要性質總電阻:設電壓為 U,根據歐姆定律,則U ,I =; 11R因為I1.所以I 1 |21R1|31U .

25、R2InRn2.R1 結論:并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個電阻的倒數之和。 電流分配R3Rn3.U I1 R1; U I2 R2;I1 R1|2 R2 I3 R3結論:并聯電路中通過各個電阻的電流與它的阻值成反比。當只有兩只電阻并聯時 I1R2R-iR2I ; |2功率分配PkUI3 R3 ;RiIR-)R2UIK U2P2 R2 結論:并聯電路中各個電阻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阻值成反比。1P1 R1RkP3 R3;U InRn RnUPn RiRi 24 , R2 = 8 , U 12V,求總電阻及各電阻上的電流。例2 : 5個25的電阻并聯,總電阻為多少?例3:兩只電阻并聯,其中Ri為100 ,通

26、過Ri的電流Ii為0.4A,通過整個并聯電路的電流I為1A,求R2和通f * 1h壯Q111O過R的電流12。例4 :在240 V的線路上并接15 、30 、40電熱器各一個,求(1)各電熱器上的電流;(2)總電流及總電阻; (3)總功率及各電熱器消耗的電功率。例5:例2-5 (電工基礎第 2版周紹敏主編)。三、電流表利用并聯電路的分流原理,在微安表或毫安表上并聯一分流電阻,按比例分流一部分電流,則可以利用微安 表和毫安表測量大的電流(擴大量程)。其中:lg為電流表的滿偏電流;Rg為電流表內阻;I為電流表的量程;R為分流電阻。 例 5: P26 例 2-6。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2

27、.選擇題(5 )(7 ); 3 .填充題(6)。并聯電路的特點和重要性質;分壓電阻的計算。布置作業習題4 .(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 問答與計算題(7)。教后記25電阻的混聯新課授課時數教學目標掌握簡單混聯電路的分析和計算。教學重點混聯電路的計算。教學難點畫等效電路圖。學情分析學生已學過電阻的串聯和并聯。課前復習:電阻串、并聯的基本特點和重要性質。第10節電阻的混聯一、混聯既有電阻的串聯又有電阻的并聯,叫電阻的混聯。二、混聯的計算步驟1. 把電路進行等效變換;2. 先計算各電阻串聯和并聯的等效電阻值,再計算電路的總的等效電阻;3. 由電路的總的等效電阻值和電路的端電壓計算電路的總電流;4.

28、 利用電阻串聯的分壓和電阻并聯的分流關系,計算各部分電壓及電流。三、進行電路等效變換的兩種方法方法一:利用電流的流向及電流的分合,畫出等效電路圖。例 1:已知:Ri R28,R3 R4 6,R5 Rs 4,R7 R8 24,R916,U 224 V,求:通過 R9的電流和R9兩端的電壓。A i A(0(*?丘J4,R32,求:B、C、D三點的電位。結論:(1)電位與所選擇的繞行路徑無關。(2)選取不同的零電位點,各電位將發生變化,但電路中任意兩點間的電壓將保持不變。練習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 .是非題(9)、(10) ; 2 .選擇題(8)。小結計算電路中某點電位的方法。布置作業習

29、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 .填充題(9 )、( 10 ); 4 .問答與計算題(11 )、( 12 )。教后記第3章復雜直流電路考綱要求了解支路、節點、回路、網孔的概念;掌握基爾霍夫定律內容及推廣及其使用場合; 會運用支路電流法求解復雜直流電路; 理解戴維南定理,掌握電源向負載輸出的功率課題3 1基爾霍夫定律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教學目標1 掌握節點、支路、回路、網孔的概念。2 .熟練掌握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教學重點基爾霍夫電流和電壓定律的應用。教學難點基爾霍夫電流和電壓定律的推廣應用。學情分析學生剛接觸復雜電路。第14節基爾霍夫定律、基本概念1. 復雜電路。2. 支路:由

30、一個或幾個元件首尾相接構成的無分支電路。3. 節點:三條或三條以上的支路匯聚的點。4. 回路:電路中任一閉合路徑。5. 網孔:沒有支路的回路稱為網孔。6. 舉例說明上述概念。7. 提問:圖3-1中有幾個節點、幾條支路、幾條回路、幾個網孔?8. 舉例少1)二、基爾霍夫電流定律1. 形式一:電路中任意一個節點上,流入節點的電流之和等于流出節點的電流 之和。I入 I出2. 形式二:在任一電路的任一節點上,電流的代數和永遠等于零。I 03. 規定:若流入節點的電流為正,則流出節點的電流為負。4. 推廣:應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閉面。流入封閉面的電流之和等于流出封閉面的電流之和。 例:P47本節例題3-1三、

31、基爾霍夫電壓定律1. 內容:從一點出發繞回路一周回到該點時,各端電壓的代數和等于零。2. 注意點: 在繞行過程中從元器件的正極到負極,電壓取正,反之為負。 繞行方向可選擇,但已經選定后不能中途改變。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練習布置作業1 .是非題(1 )(4 )。2 .選擇題(1 )(6) o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的內容、表達式。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的內容、表達式。 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 填充題(2 )(5 )o教后記課題32支路電流法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教學目標1 掌握支路電流法并能運用它解題。教學重點支路電流法的應用。教學難點支路電流法的應用。學情分析學生已掌握基爾霍

32、夫的兩個定律。課前復習1電路的節點、支路、回路、網孔的概念。2.基爾霍夫電流定律、電壓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第15節基爾霍夫定律的應用、支路電流法1. 以支路電流為未知量,應用基爾霍夫兩定律列出聯立方程,求出各支路電流的方法。2對于n條支路,m個節點的電路,應用支路電流法解題的步驟:(1) 選定各支路電流為未知量,并標出各電流的參考方向,并標出各電阻上的正、負。(2) 按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列出( m 1)個獨立的節點電流方程式。(3) 指定回路的繞行方向,按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列出n (m 1 )個回路電壓方程。(4) 代入已知數,解聯立方程式,求各支路的電流。(5) 確定各支路電流的實際方向。3

33、. 舉例例1 :本節例題,R2 5 , R3 2 ,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的電流。例2 :如圖,已知E1 E2 17 V , R1 1練習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動勢E仁18V , E2=9V,內阻不計,R仁R2=1法求各支路的電流。,R3=4,試用支路電流小結1 支路電流法解題步驟。2 用支路電流法解題的注意點。布置作業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 .填充題(6 ), 4 .問答與計算題(1 )、(2 )。教后記課題3 3疊加定理課型新課授課時數2教學目標1 掌握疊加定理的內容。2 正確應用疊加定理計算兩個網孔的電路。教學重點應用疊加定理解題及幾個注意點。教學難點不能應用疊加定理計算功率。學

34、情分析學生已學過簡單電路的計算。課前復習 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 4計算題(3),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的電流。第16節疊加定理一、疊加原理1. 運用疊加定理可以將一個復雜的電路分為幾個比較簡單的電路,然后對這些比較簡單的電路進行分析計 算,再把結果合成,就可以求出原有電路中的電壓、電流,避免了對聯立方程的求解。2. 內容:在線性電路中,任何一個支路中的電流(或電壓)等于各電源單獨作用時,在此支路中產生的電流(或電壓)的代數和。3. 步驟: 分別作出由一個電源單獨作用的分圖,其余電源只保留其內阻。(對恒壓源,該處用短路替代,對恒流源,該處用開路替代)。 按電阻串、并聯的計算方法,分別計

35、算出分圖中每一支路電流(或電壓)的大小和方向。 求出各電動勢在各個支路中產生的電流(或電壓)的代數和,這些電流(或電壓)就是各電源共冋作用時,在各支路中產生的電流(或電壓)。4. 注意點: 在求和時要注意各個電流(或電壓)的正、負。 疊加定理只能用來求電路中的電流或電壓,而不能用來計算功率。二、舉例例1 : P51本節例題3-3練習小結1 疊加定理的內容。2 .應用疊加定理解題的步驟。3 兩個注意點。布置作業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4 問答與計算題(3 )、(4 )。教后記課題3 4戴維寧定理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教學目標1 掌握戴維寧定理的內容。2 能正確運用戴維寧定理進行解題。教學重點

36、運用戴維寧定理進行解題。教學難點運用戴維寧定理進行解題。學情分析課前復習疊加定理的內容。第17節戴維寧定理當有一個復雜電路,并不需要把所有支路電流都求出來,只要求出某一支路的電流,在這種情況下,用前面 的方法來計算就很復雜,應用戴維寧定理求解就較方便。一、二端網絡1. 網絡:電路也稱為電網絡或網絡。2. 二端網絡:任何具有兩個引出端與外電路相連的電路。3. 輸入電阻:由若干個電阻組成的無源二端網絡,可以等效成的電阻。4. 開路電壓:有源二端網絡兩端點之間開路時的電壓。二、戴維寧定理1. 內容:對外電路來說,一個含源二端線性網絡可以用一個電源來代替。該電源的電動勢E0等于二端網絡的開路電壓,其內

37、阻R0等于含源二端網絡內所有電動勢為零,僅保留其內阻時,網絡兩端的等效電阻 (輸入電阻)。2. 步驟: 把電路分為待求支路和含源二端網絡兩部分。 把待求支路移開,求出含源二端網絡的開路電壓Ub。 將網絡內各電源除去,僅保留電源內阻,求出網絡二端的等效電阻FU。 畫出含源二端網絡的等效電路,并接上代求支路電流。3. 注意:代替含源二端網絡的電源極性應與開路電壓Uab的極性一致。三、舉例例 1 : P52 例 3-4練習小結1 戴維寧定理的內容。2 應用戴維寧定理解題的步驟。3 .注意點。布置作業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 .填充題(7 )、( 8 )。4 .問答與計算題(5 )、(6 )

38、。教后記課題3 5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課型新課授課時數4教學目標1.建立電壓源和電流源的概念。2 .掌握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教學重點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條件和應用場合。教學難點應用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解題。學情分析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接觸過電壓源。課前復習戴維寧定理的內容。第18節 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一、電壓源1.電壓源:為電路提供一定電壓的電源。2恒壓源:電源內阻為零,電源提供恒定不變的電壓。3恒壓源的特點 它的電壓恒定不變。 通過它的電流可以是任意的,且決定于與它連接的外電路負載的大小。4. 符號二、電流源1. 電流源:為電路提供一定電流的電源。2. 恒流源:電源內阻為

39、無窮大,電源將提供恒定不變的電流。3. 恒流源的特點 它提供的電流恒定不變,不隨外電路而改變。 電源端電壓是任意的,且決定于外電路。4. 符號三、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1.電壓源理想電壓源串聯內阻 R0U USI R)IUs URo2. 電流源理想電流源并聯內阻R0電流源I IsU對外等效Us U IsRsRo所以IsUsUs , RoRsRoRs3.結論一個電壓源與電阻的串聯組合,如下圖可用一個電流源與電阻的并聯組合來等效代替。條件:I sUSR), RSR),一個電流源與電阻的并聯組合,可用一個電壓源與電阻的串聯組合來等效代替。條件:US I s RS, R) R如下圖。四、舉例例1例1

40、例2:例2注意: Is與US的方向一致。 等效變換對外電路等效,對電源內部不等效。 恒壓源和恒流源之間不能等效。五、電源等效變換及化簡原則 注意點(3) 兩個并聯的電壓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個電壓源,但兩個并聯的電流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個電流源。 兩個串聯的電流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個電流源,但兩個串聯的電壓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個電壓源。 與恒壓源并聯的電流源或電阻均可去除;與恒流源串聯的電壓源或電阻均可去除。例4:將下圖中的含源二端網絡等效變換為一個電壓源。例5:用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變換的方法計算1 電阻上的電流。練習習題(電工基礎第 2版周紹敏主編)1 .是否題(9 )、(10 )。2 .選擇題(9

41、)、(10 )。3 .填充題(8 )(10 )。小結1.電壓源和電流源的概念。2 .恒壓源和恒流源的特點。3 .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變換的條件。4 .電源等效變換及化簡原則布置作業習題(電工基礎第 2版周紹敏主編)4 .問答與計算題(9 )、( 10 )。教后記課題期中復習課型復習授課時數2教學目標1 .掌握第一、二、三章的主要內容。2 .熟練運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等來解題。3 .熟練掌握復雜電路的幾種求解方法。教學重點1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2 電阻的串聯、并聯和混聯的計算;電路中各點電位的計算。3 .復雜電路的幾種求解方法。教學難點1 .畫等效電路圖。2 .電位的計算。3 復雜電路的幾種求

42、解方法的應用。第一早1了解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原理2. 電流(1) 定義(2) 產生條件(3) 方向(4) 電流的大小3. 電阻(1) 電阻是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物理量(2) 電阻大小的決定因素(3) 電阻與溫度的關系4. 歐姆定律(1)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2)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5. 電路中能量轉換(1) 電流通過用電器時 轉換電能的計算W U I t 電功率的計算P U I 焦耳定律(電流熱效應的規律) 電熱:Q I 2Rt;熱功率:P I2 RE2(2) 電源的功率和輸出功率 P E IR Ro 分配給內電路的功率 分配給外電路的功率第二早1電池阻的串、并聯2電阻的串、并聯規律總結3電阻的混聯4萬用表的基本原理5電阻的測量(1) 伏安法:電流表外接;電流表內接(2) 惠斯通電橋6. 電位的計算方法(1) 標出電流方向確定元件電壓正、負極性(2) 確定零電位點(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