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路工程專業一級建造師考試用書審核用稿 - 73 -1B412000 路面工程1B412010 路面基層(底基層)施工技術1B412011 掌握路面基層材料要求一、粒料基層原材料的技術要求1各類基層、底基層的集料壓碎值應符合表1B412011-1的規定。 集料壓碎值 表1B412011-1公路等級材料類型 公路等級材料類型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四級公路級配碎石基層26%30%35%底基層30%35%40%級配礫石基層30%35%底基層30%35%40%填隙碎石基層26%底基層30%30%30%2級配碎石用于二級和二級以上公路的基層和底基層時,應用預先篩分成幾組不同粒徑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組配而成,其粒料的級配組成應符合相應的試驗規程的要求,同時,級配曲線宜為圓滑曲線。在其他等級公路上,級配碎石可用未篩分碎石和石屑組配而成。缺乏石屑時,可以添加細砂礫或粗砂。也可以用顆粒組成合適的含細集料較多的砂礫與未篩分碎石組配成級配碎礫石。當級配碎石用做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的基層時,其最大粒徑應控制在37.5mm以內;當級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基層以及半剛性路面的中間層時,其最大粒徑宜控制在31.5mm以下。碎石中針片狀顆粒的總含量應不超過20。碎石中不應有粘土塊、植物等有害物質。3級配礫石用做基層或底基層,其顆粒組成應符合相應的試驗規程的要求,且級配曲線應為圓滑曲線。天然砂礫符合規定的級配要求,而旦塑性指數在6或9以下時,可以直接用做基層。塑性指數偏大的砂礫,可加少量石灰降低其塑性指數,也可以用無塑性的砂或石屑進行摻配,使其塑性指數降低到符合要求,或塑性指數與細土(粒徑小于0.5mm的顆粒)含量的乘積符合要求。級配礫石用做基層時,礫石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7.5mm;用做底基層時,礫石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53mm。礫石顆粒中細長及扁平顆粒的含量不應超過20。4填隙碎石用做基層時,碎石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53mm;用做底基層時,碎石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63mm。填隙碎石的一層壓實厚度,可取碎石最大粒徑的1.52.0倍。粗碎石可以用具有一定強度的各種巖石或漂石軋制(宜用石灰巖軋制),但漂石的粒徑應為粗碎石最大粒徑的3倍以上;也可以用穩定的礦渣軋制,礦渣的干密度和質量應比較均勻,且其干密度不小于960kgm3。材料中的扁平、長條和軟弱顆粒的含量不應超過15。填隙料可用石屑或最大粒徑小于10mm的砂礫料或粗砂,主骨料和填隙料的顆粒組成可參照有關規范的規定。二、瀝青穩定基層原材料的技術要求瀝青層的瀝青材料、集料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4瀝青路面設計規范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有關規定及書1B412022各類瀝青路面材料要求。三、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原材料的技術要求1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都可用于穩定土,但應選用初凝時間3h以上和終凝時間較長(宜在6h以上)的水泥。不應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宜采用標號325或425的水泥。2石灰:石灰技術指標應符合表1B412011-2的規定。應盡量縮短石灰的存放時間。石灰在野外堆放時間較長時,應覆蓋防潮。石灰的技術指標表 1B412011-2 類別指標 項目鈣質生石灰鎂質生石灰鈣質消石灰鎂質消石灰等 級IIIIIIIIIIIIIIIIIIIIIIII有效鈣加氧化鎂含量(%)858070807565656055605550未消化殘渣含量(5mm圓孔篩的篩余,%)71117101420含水量(%)444444細度0.71mm方孔篩的篩余(%)0110110.125mm方孔篩的篩余(%)13201320鈣鎂石灰的分類界限,氧化鎂含量(%)5544注:硅、鋁、鎂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有效鈣加氧化鎂含量指標,I等75%,II等70%,III等60%;未消化殘渣含量指標與鎂質生石灰指標相同。使用等外石灰、貝殼石灰、珊瑚石灰等,應進行試驗,如混合料的強度符合規范的要求,即可使用。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宜采用磨細生石灰粉。3粉煤灰: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總含量應大于70%,粉煤灰的燒失量不應超過20%;粉煤灰的比表面積宜大于2500cm2/g(或90%通過0.3mm篩孔,70%通過0.075mm篩孔)。干粉煤灰和濕粉煤灰都可以應用。濕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過35%。4集料:集料除應符合表1B412011-3壓碎值要求,還要滿足級配要求的規定。集料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應符合表1B412011-4的要求。集料壓碎值要求 表1B412011-3壓碎值應符合高速、一級公路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水泥穩定土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基層30%35%底基層30%40%石灰穩定土基層35%底基層35%40%集料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要求 表1B412011-4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應符合高速、一級公路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水泥穩定土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基層31.5mm37.5mm底基層37.5mm53mm石灰穩定土基層37.5底基層37.5mm53mm5無機結合料穩定細粒土時,細粒土應符合表1B412011-5的要求。對細粒土的技術要求 表1B412011-5材料類型塑性指數有機質含量硫酸鹽含量水泥穩定土172%0.25%石灰穩定土122010%0.8%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122010%0.8%6水泥劑量水泥劑量應通過配合比設計試驗確定,但設計水泥劑量宜按配合試驗確定的劑量增加05%1%,對集中廠拌法宜增加05%,對路拌法宜增加1%。當水泥穩定中、粗粒土做基層時,應控制水泥劑量不超過6%。水泥的最小劑量應符合表1B412011-6的規定。水泥最小劑量 表1B412011-6拌合方法土類 拌合方法土類路拌法集中廠拌法中、粗粒土4%3%細粒土5%4%7采用水泥穩定碎石土、礫石土或含泥量大的砂、砂礫時,宜摻入一定劑量石灰進行綜合穩定,當水泥用量占結合料總量的30%以上時,應按水泥穩定類進行設計,否則按石灰穩定類設計。8水泥穩定粒徑均勻且不含或細料很少的砂礫、碎石以及不含土的砂時,宜在集料中添加20%40%的粉煤灰或添加劑量為10%12%的石灰土進行綜合穩定。1B412012 掌握路面粒料基層施工一、粒料分類及適用范圍(一) 粒料分類1嵌鎖型包括泥結碎石、泥灰結碎石、填隙碎石等。2級配型包括級配碎石、級配礫石、符合級配的天然砂礫、部分礫石經軋制摻配而成的級配礫、碎石等。(二) 粒料類適用范圍1級配碎石可用于各級公路的基層和底基層。級配碎石可用做較薄瀝青面層與半剛性基層之間的中間層。2級配礫石、級配碎礫石以及符合級配、塑性指數等技術要求的天然砂礫,可適用于輕交通的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的基層以及各級公路的底基層。3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級公路的底基層和二級以下公路的基層。二、施工一般要求1級配碎石層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 顆粒組成應是一根順滑的曲線。配料必須準確。塑性指數應符合規定。(2) 混合料必須拌和均勻,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3) 級配碎石應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用做中間層時,其重型擊實標準的壓實度不應小于100%;用做基層時,其重型擊實標準的壓實度不應小于98%;用做基層時,其重型擊實標準的壓實度不應小于96%。(4) 應使用12t以上三輪壓路機碾壓,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1518cm。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可達20cm。(5) 級配碎石基層未灑透層瀝青或未鋪封層時,禁止開放交通,以保護表層不受破壞。2級配礫石層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 顆粒級配應符合規定。配料應準確。塑性指數應符合規定。(2) 混合料應拌和均勻,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3) 級配礫石或天然砂礫用做基層時,其重型擊實標準的壓實度不應小于98%;用做底基層時,其重型擊實標準的壓實度不應小于96%。(4) 級配礫石應用12t以上三輪壓路機碾壓,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1518cm。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5) 級配礫石基層未灑透層瀝青或未鋪封層時,禁止開放交通,以保護表層不受破壞。3填隙碎石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 細集料應干燥。(2) 應采用振動輪海米寬質量不小于1.8t的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填隙料應填滿粗碎石層內部的全部孔隙。碾壓后,表面粗碎石間的孔隙應填滿,但不得使填隙料覆蓋粗集料而自成一層,表面應看得見粗碎石。碾壓后基層的固體體積率應不小于85,底基層的固體體積率應不小于83。(3) 填隙碎石基層未灑透層瀝青或未鋪封層時,禁止開放交通。三、路面粒料基層施工方法(一)級配碎石路拌法施工(級配碎石路拌法施工的工藝流程應符合圖1B412012-1的順序。)準備下承層施工放樣未篩分碎石運輸與攤鋪灑水使碎石濕潤運輸和撒布石屑拌和并補充灑水未篩分碎石和石屑在碎石場加水濕拌到現場攤鋪拌和并灑水整型碾壓圖1B412012-1 級配碎石路拌法施工工藝流程圖1準備下承層:下承層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下承層的平整度和壓實度應符合規范規定。下承層不宜做成槽式斷面。2測量放樣:應按規范的規定逐個斷面檢查下承層標高。3備料(計算材料用量)根據各路段基層或底基層的寬度、厚度及規定的壓實干密度并按確定的配合比分別計算各段需要的未篩分碎石和石屑的數量或不同粒級碎石和石屑的數量,并計算每車料的堆放距離。未篩分碎石的含水量較最佳含水量宜大1%左右。未篩分碎石和石屑可按預定比例在料場混合,同時灑水加濕,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約1%。4運輸集料集料裝車時,應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在同一料場供料的路段內,宜由遠到近卸置集料。卸料距離應嚴格掌握,避免料不夠或過多。未篩分碎石和石屑分別運送時,應先運送碎石。料堆每隔一定距離應留一缺口。集料在下承層上的堆置時間不應過長。運送集料較攤鋪集料工序宜只提前數天。5攤鋪集料應事先通過試驗確定集料的松鋪系數并確定松鋪厚度。人工攤鋪混合料時,其松鋪系數約為1.401.50;平地機攤鋪混合料時,其松鋪系數約為1.251.35。用平地機或其他合適的機具將料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表面應力求平整,并具有規定的路拱。應同時攤鋪路肩用料。6拌合及整形對于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應采用專用穩定土拌和機拌和級配碎石。對于二級以下的公路,在無穩定土拌和機的情況下,可采用平地機或多鏵犁與缺口圓盤耙相配合進行拌和。用穩定土拌合機應拌合兩遍以上。拌合深度應直到級配碎石層底。在進行最后一遍拌合之前,必要時先用多鏵犁緊貼底面翻拌一遍。用平地機進行拌合,宜翻拌56遍,使石屑均勻分布于碎石料中。平地機拌合的作業長度,每段宜為300500m。平地機刀片的安裝角度宜符合要求。拌合結束時,混合料的含水量應均勻,并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同時應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整形用平地機將拌合均勻的混合料按規定的路拱進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過程中,應注意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7碾壓整形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立即用12t以上三輪壓路機、振動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在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應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碾壓一直進行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一般需碾壓68遍,應使表面無明顯輪跡。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擬采用1.51.7km/h為宜,以后用2.02.5km/h。凡含土的級配碎石層,都應進行滾漿碾壓,一直壓到碎石層中無多余細土泛到表面為止。滾到表面的漿(或事后變干的薄土層)應清除干凈。8橫縫的處理:兩作業段的銜接處,應搭接拌合。第一段拌合后,留58m不進行碾壓,第二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與第二段一起拌合整平后進行碾壓。9縱縫的處理:應避免縱向接縫。在必須分兩幅鋪筑時,縱縫應搭接拌合。前一幅全寬碾壓密實,在后一幅拌合時,應將相鄰的前幅邊部約30cm搭接拌合,整平后一起碾壓密實。(二) 級配碎石集中廠拌法施工級配碎石用做半剛性路面的中間層以及用做二級以上公路的基層時,應采用集中廠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1級配碎石混合料可以在中心站用多種機械進行集中拌合,如強制式拌合機、臥式雙轉軸槳葉式拌合機、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合機等。2對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級配碎石基層和中間層,宜采用不同粒級的單一尺寸碎石和石屑,按預定配合比在拌合機內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3在正式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須先調試所用的廠拌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和含水量都能達到規定的要求。在采用未篩分碎石和石屑時,如未篩分碎石或石屑的顆粒組成發生明顯變化,應重新調試設備。4將級配碎石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時,應用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或其他碎石攤鋪機攤鋪碎石混合料。攤鋪機后面應設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5振動壓路機、三輪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方法同路拌法。6級配碎石用于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時,如沒有攤鋪機,也可用自動平地機(或攤鋪箱)攤鋪混合料。7集中廠拌法施工時的橫向接縫按下述方法處理: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靠近攤鋪機當天未壓實的混合料,可與第二天攤鋪的混合料一起碾壓,但應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時,應人工補充灑水,使其含水量達到規定的要求。8應避免縱向接縫。在不能避免縱向接縫的情況下,縱縫必須垂直相接,不應斜接。(三)填隙碎石施工(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B412012-2) 準 備 下 承 層 施 工 放 樣運輸和攤鋪粗碎石初壓壓撒 布 填 隙 料振 動 壓 實再次撒布填隙料振 動 壓 實局隙 部料 補及 撒掃 填 勻 振填 動滿 壓孔 實 隙灑 水灑水飽和碾壓滾漿干 燥終壓濕法干法圖1B412012-2 填隙碎石工藝流程圖1備料:根據各路段基層或底基層的寬度、厚度及松鋪系數,計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數量;根據運料車輛的車廂體積,計算每車料的堆放距離。填隙料的用量約為粗碎石質量的30%40%。2運輸粗碎石:在同一料場的路段內,由遠到近將粗碎石按規范計算的距離卸置于下承層上。卸料距離應嚴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夠或料過多。3攤鋪:用平地機或其他合適的機具將粗碎石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表面應力求平整,并有規定的路拱。應同時攤鋪路肩用料。檢查松鋪材料層的厚度是否符合預計要求,必要時,應進行減料或補料工作。4撒鋪填隙料和碾壓(分干法施工和濕法施工)(1)干法施工初壓:用8t兩輪壓路機碾壓34遍,使粗碎石穩定就位。撒鋪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機或類似的設備將干填隙料均勻地撒鋪在已壓穩的粗碎石層上,松鋪厚度約2.53.0cm。必要時,用人工或機械掃勻。碾壓:用振動壓路機慢速碾壓,將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間的孔隙中。如沒有振動壓路機,可用重型振動板。碾壓方法同前,但路肩兩側應多壓2-3遍。再次撒布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機或類似的設備將干填隙料再次撒鋪在粗碎石層上,松鋪厚度約2.02.5cm。用人工或機械掃勻。再次碾壓:用振動壓路機按前述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對局部填隙料不足之處,人工進行找補。局部多余的填隙料應掃除。再次碾壓后,如表面仍有未填滿的孔隙,則應補撒填隙料,并用振動壓路機繼續碾壓,直到全部孔隙被填滿為止。表面必須能看得見粗碎石。如填隙碎石層上為薄瀝青面層,應使粗碎石的棱角外露35mm。當需分層鋪筑時,應將已壓成的填隙碎石層表面粗碎石外露約510mm,然后在上攤鋪第二層粗碎石。填隙碎石表面孔隙全部填滿后,用1215t 三輪壓路機再碾壓12遍。在碾壓過程中,不應有任何蠕動現象。在碾壓之前,宜在表面先灑少量水,灑水量宜為3kg/m2以上。(2)濕法施工開始工序與前面要求相同。粗碎石層表面孔隙全部填滿后,立即用灑水車灑水,直到飽和,但應注意避免多余水浸泡下承層。用1215t三輪壓路機跟在灑水車后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將濕填隙料繼續掃入所出現的孔隙中。需要時,再添加新的填隙料。灑水和碾壓應一直進行到填隙料和水形成粉砂漿為止。粉砂漿應填塞全部孔隙,并在壓路機輪前形成微波紋狀。干燥:碾壓完成的路段應讓水分蒸發一段時間。結構層變干后,表面多余的細料以及細料覆蓋層都應掃除干凈。當需分層鋪筑時,應待結構層變干后,將已壓成的填隙碎石層表面的填隙料掃除一些,使表面粗碎石外露510mm,然后在上攤鋪第二層粗碎石。1B412013 掌握路面瀝青穩定基層施工一、 瀝青穩定類基層分類及適用范圍(一) 分類包括熱拌瀝青碎石、瀝青貫入碎石、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等。(二) 適用范圍1熱拌瀝青碎石適用于柔性路面上基層及調平層。2瀝青貫入式碎石可設在瀝青混凝土與粒料基層之間作上基層,此時應不撒封層料,也不做上封層。3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適于各級公路調平層。二、施工一般要求1按施工規范要求做好各項施工準備工作。2按施工規范規定的步驟進行熱拌瀝青碎石的配合比設計,即包括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配合比設計采用馬歇爾試驗設計方法。三、 路面瀝青穩定基層施工(一) 熱拌瀝青碎石基層施工1熱拌瀝青碎石的拌制(1) 瀝青混合料必須在瀝青拌合場拌制,可采用間歇式拌合機或連續式拌合機拌制。(2) 拌合機拌制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不符要求時不得使用,并應及時調整。(3) 出廠的瀝青混合料應逐車用地磅稱重。2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運輸(1) 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較大噸位的自卸汽車運輸、車廂應清掃干凈。為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車廂側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層油水(柴油與水的比例可為13)混合料,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2) 從拌合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應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3) 運料車應用篷布覆蓋,用以保溫、防雨、防污染。3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攤鋪(1) 鋪筑瀝青混合料前,應檢查確認下層的質量。當下層質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規定灑布透層、粘層、鋪筑下封層時,不得鋪筑瀝青面層。(2) 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機械攤鋪。(3) 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并應根據瀝青標號、黏度、氣溫、攤鋪層厚度選用。(4) 當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施工氣溫低于10、其他等級公路施工氣溫低于5時,不宜攤鋪熱拌瀝青混合料。(5) 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應根據實際的混合料類型,由試鋪試壓方法或根據以往實踐經驗確定。(6) 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機械攤鋪115130,人工攤鋪120145。(7) 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不應用人工反復修整。(8) 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補或更換混合料:攤鋪不得中途停頓。攤鋪了的瀝青混合料應緊接碾壓,如因固不能及時碾壓或遇雨時,應停止攤鋪。4熱拌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1) 壓實后的瀝青混合料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的分層壓實厚度不得大于10cm。(2) 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以達到最佳結果。瀝青混合料壓實宜采用鋼筒式靜態壓路機與輪胎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組合的方式。壓路機的數量應根據生產率決定。 (3)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應按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進行。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規定。(4) 初壓應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應采用輕型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裝置的振動壓路機碾壓2遍。壓路機應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輪寬,最后碾壓路中心部分,壓完全幅為一遍。(5) 復壓應緊接在初壓后進行,復壓宜采用重型的輪胎壓路機,也可采用振動壓路機或鋼筒式壓路機。碾壓遍數應經試壓確定,不宜少于46遍,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并無顯著輪跡。(6) 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兩遍,并無輪跡。路面壓實成型的終了溫度應符合規范要求。5接縫(1) 在施工縫及構造物兩端的連接處必須仔細操作,保證緊密、平順。縱向接縫部分的施工,攤鋪時采用梯隊作業的縱縫應采用熱接縫。施工時應將已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再最后作跨縫碾壓以消除縫跡。(2) 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熱接縫時,宜加設擋板或采用切刀切齊。鋪另半幅前必須將縫邊緣清掃干凈,并涂灑少量粘層瀝青。攤鋪時應重疊在已鋪層上510cm,攤鋪后用人工將攤鋪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鏟走。碾壓時先在已壓實路面上行走,碾壓新鋪層1015cm,然后壓實新鋪部分,再伸過已壓實路面1015cm,充分將接縫壓實緊密。(二) 瀝青貫入碎石基層施工方法瀝青貫入式路面的施工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撒布主層集料。撒布時應避免顆粒大小不均,并應檢查松鋪厚度。撒布后嚴禁車輛在鋪好的集料層上通行。2主層集料撒布后應采用68t的鋼筒式壓路機進行初壓,碾壓速度宜為2km/h。碾壓應自路邊緣逐漸移向路中心,每次輪跡重疊約30cm,接著應從另一側以同樣方法壓至路中心,以此為碾壓一遍。然后檢驗路拱和縱向坡度,當不符合要求時,應調整找平再壓,至集料無顯著推移為止。然后再用1012t壓路機進行碾壓,每次輪跡重疊1/2左右,宜碾壓46遍,直至主層集料嵌擠穩定,無顯著輪跡為止。3主層集料碾壓完畢后,應立即澆灑第一層瀝青。澆灑方法應按規范進行。瀝青的澆灑溫度應根據瀝青標號及氣溫情況選擇。當采用乳化瀝青貫入時,為防止乳液下漏過多,可在主層集料碾壓穩定后,先撒布一部分上一層嵌縫料,再澆灑主層瀝青。乳化瀝青在常溫下灑布,當氣溫偏低需要加快破乳速度時,可將乳液加溫后灑布,但乳液溫度不得超過60。4主層瀝青澆灑后,應立即均勻撒布第一層嵌縫料,嵌縫料撒布后應立即掃勻,不足處應找補。當使用乳化瀝青時,石料撒布必須在乳液破乳前完成。5嵌縫料掃勻后應在立即用812t鋼筒式壓路機進行碾壓,輪跡重疊1/2左右,宜碾壓46遍,直至穩定為止。碾壓時隨壓隨掃,使嵌縫料均勻嵌入。因氣溫過高使碾壓過程中發生較大推移現象時,就立即停止碾壓,待氣溫稍低時再繼續碾壓。6澆灑第二層瀝青,撒布第二層嵌縫料,然后碾壓,再澆灑第三層瀝青。7撒布封層料。施工要求應與撒布嵌縫相同。8最后碾壓,宜采用68t壓路機碾壓24遍。(三) 乳化瀝青碎石基層施工方法1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宜采用拌合機拌合。在條件限制時也可在現場用人工拌制。2采用陽離子乳化瀝青時,在與乳液拌合前需用濕潤集料,使集料總含水量達到5%左右,天氣炎熱宜多加,低溫潮濕可少加。當集料濕潤后仍不能與乳液拌合均勻時,應改用破乳速度更慢的乳液,或用1%3%濃度的氯化鈣水溶液代替水預先潤濕集料表面。3混合料的拌合時間應保證乳液與集料拌合均勻。機械拌合不宜超過30s(自礦料中加進乳液的時間算起);人工拌合不宜超過60s。4混合料應具有充分的施工和易性,混合料的拌合、運輸和的攤鋪應在乳液破乳前結束。已拌好的混料應立即運至現場進行攤鋪。拌合與攤鋪過程中已破乳的混合料,應予廢棄。5拌制的混合料宜用瀝青攤鋪機攤鋪。當用人工攤鋪時,應防止混合料離析。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的松鋪系數可根據規范規定通過試驗確定。6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的碾壓,可按熱拌瀝青混合料的規定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 混合料攤鋪后,應采用6t 左右的輕型壓路機初壓,宜碾壓12遍,使混合料初步穩定,再用輪胎壓路機或輕型筒式壓路機碾壓12遍。初壓時應勻速進退,不得在碾壓路段上緊急制動式快速啟動。(2) 當乳化瀝青開始破乳,混合料由褐色轉變成黑色時,用1215t輪胎壓路機或1012t鋼筒式壓路機復壓。復壓23遍后,立即停止,待晾曬一段時間,水分蒸發后,再補充復壓至密實為止。當壓實過程中有推移現象時應立即停止碾壓,待穩定后再碾壓。如當天不能完全壓實,應在較高氣溫狀態下補充碾壓。(3) 碾壓時發現局部混合料有松散或開裂時,應立即挖除并換補新料,整平后繼續碾壓密實。修補處應保證路面平整。壓實成型后的路面應做好早期養護,并封閉交通26h。(4) 陽離子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可在下層潮濕的情況下施工,施工過程中遇雨應停止鋪筑,以防雨水將乳液沖走。1B412014 掌握路面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施工一、無機結合料穩定類(也稱半剛性類型)基層分類及適用范圍(一) 分類1水泥穩定土:包括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未篩分碎石、砂礫、碎石土、砂礫土、煤矸石、各種粒狀礦渣等。2石灰穩定土:包括石灰穩定級配碎石、未篩分碎石、砂礫、碎石土、砂礫土、煤矸石、各種粒狀礦渣等。3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可分為石灰粉煤灰類與石灰其他廢渣類兩大類。除粉煤灰外,可利用的工業廢渣包括煤渣、高爐礦渣、鋼渣(已經過崩解達到穩定)及其他冶金礦渣、煤矸石等。(二) 適用范圍1水泥穩定土可適用于各級公路的基層和底基層,但水泥穩定細粒土不能用做二級和二級以上公路高級路面的基層。2石灰穩定土適用于各級公路的底基層,以及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的基層,但石灰土不得用做二級公路的基層和二級以下公路高級路面的基層。3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可適用于各級公路的基層和底基層,但二灰、二灰土和二灰砂不應做二級和二級以上公路高級路面的基層。二、施工一般要求1水泥穩定土結構層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土塊應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配料應準確。路拌法施工時水泥應攤鋪均勻。灑水、拌和均勻。(2)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致。(3)水泥穩定類材料的壓實度(按重型擊實標準)及7d(在非冰凍區25、冰凍區20條件下濕養6d、浸水1d)齡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表1B412014-1的要求。水水泥穩定類基層、底基層的壓實度及7d抗壓強度 表1B412014-1層位土類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壓實度(%)抗壓強度(MPa)壓實度(%)抗壓強度(MPa)基層粗粒土中粒土98349723細粒土93底基層粗粒土中粒土972.0951.5(4)水泥穩定土結構層應用12t以上的壓路機碾壓。用1215t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15cm;用1820t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對于水泥穩定細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或對于水泥穩定細粒土,采用振動羊足碾與三輪壓路機配合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可以根據試驗適當增加;壓實厚度超過上述規定時,應分層鋪筑,每層的最小壓實厚度為10cm,下層宜稍厚。對于穩定細粒土,以及用攤鋪機攤鋪的的混合料,都應彩先輕型、后重型壓路機碾壓。(5)路拌法施工時,必須嚴密組織,采用流水作業法施工,盡可能縮短從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此時間不應超過34h,并應短于水泥的終凝時間。采用集中廠拌法施工時,延遲時間不應超過2h。(6)水泥穩定土基層施工時,嚴禁用薄層貼補法進行找平。(7)必須保濕養生,不使穩定土層表面干燥,也不應忽干忽濕。(8)水泥穩定土基層上未鋪封層或面層時,除施工車輛可慢速(不超過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通行。2石灰穩定土層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細粒土應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配料應準確。路拌法施工時,石灰應攤鋪均勻。灑水、拌和應均勻。(2)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致。(3)石灰穩定土的壓實度(按重型擊實標準)及7d(在非冰凍區25、冰凍區20條件下濕養6d、浸水1d )齡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表1B412014-2的要求。 石灰穩定類基層、底基層的壓實度及7d抗壓強度 表1B412014-2層位土類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壓實度(%)抗壓強度(MPa)壓實度(%)抗壓強度(MPa)基層粗粒土中粒土970.8細粒土93底基層粗粒土中粒土970.8950.50.7細粒土9593(4)石灰穩定土結構層應用12t以上的壓路機碾壓。用1215t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15cm;用1820t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對于石灰穩定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或對于石灰土,采用振動羊足碾與三輪壓路機配合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可以根據試驗適當增加。壓實厚度超過上述規定時,應分層鋪筑,每層的最小壓實厚度為10cm,下層宜稍厚。對于石灰土,應采用先輕型、后重型壓路機碾壓。(5)石灰穩定土層宜在當天碾壓完成,碾壓完成后必須保溫養生,不使穩定土層表面干燥,也不應過分潮濕。(6)石灰穩定土層上未鋪封層或面層時,禁止開放交通;當施工中斷,臨時開放交通時,應采取保護措施,不使基層表面遭破壞。3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結構層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配料應準確。石灰應攤鋪均勻。灑水、拌和應均勻。(2)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致。(3)石灰粉煤灰穩定類材料的壓實度(按重型擊實標準)及7d(在非冰凍區25、冰凍區20條件下濕養6d、浸水1d)齡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表1B412014-3的要求。石灰粉煤灰穩定類基層、底基層的壓實度及7d抗壓強度 表1B412014-3層位土類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壓實度(%)抗壓強度(MPa)壓實度(%)抗壓強度(MPa)基層粗粒土中粒土980.8970.6細粒土93底基層粗粒土中粒土970.5950.5細粒土9593注:由于當前有多種能量大的壓路機,宜提高壓實度1%2%。(4)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應用12t以上的壓路機碾壓。用1215t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15cm;用1820t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對于二灰級配集料,采用能量大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或對于二灰土,采用振動羊足碾與三輪壓路機配合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可以根據試驗適當增加。壓實厚度超過上述規定時,應分層鋪筑,每層的最小壓實厚度為10cm,下層宜稍厚。對于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應采用先輕型、后重型壓路機碾壓。(5)必須保濕養生,不使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層表面干燥。(6)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基層上未鋪封層或面層時,應封閉交通,保護表層不受破壞。當施工中斷,臨時開放交通時,必須采取保護措施。三、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施工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施工根據施工方法不同可以分為:無機結合料基層路拌法施工;無機結合料基層中心站集中廠拌法施工。對于二級以下的公路,用石灰工業廢渣做基層和底基層時,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對于二級公路,應采用專用的穩定土拌和機,或用集中廠拌法拌制混合料。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直接鋪筑在土基上的底基層下層可以用專用的穩定土拌和機進行路拌法施工,如土基上層已用石灰或固化劑處理,則底基層的下層也應用集中拌和法拌制混合料。其上的各個穩定土層都應用集中廠拌法拌制混合料,并應用攤鋪機攤鋪基層混合料。(一) 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施工準備1下承層準備:檢查下承層的壓實度,平整度,高程,橫坡度,平面尺寸等,對土基必須用1215t壓路機或等效的壓路機碾壓(34遍),并進行檢查,如有表面松散、彈簧等現象必須進行處理。2施工放樣(1) 根據道路設計坐標或道路特征點,采用全站儀、經緯儀恢復道路中線,并且在兩側路肩邊沿外設置指示樁;(2) 在兩側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待施工的無機結合料基層邊沿的設計標高;(3) 路拌法施工根據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層上劃分布料網格;(4) 攤鋪機施工應于待攤鋪基層兩側布置控制標高的鋼支架,其上設置鋼絲繩作為攤鋪機行走的標高控制基準線。基準線一定要拉緊,拉力應不小于150kg,控制標高支架間距不超過10m,同時基準線拉好后要仔細觀察一下是否平順。3混合料組成設計:施工進場后根據設計圖紙,由實驗室選擇合適的料源(土、砂礫、碎石、粉煤灰、工業廢渣等)、確定必須的水泥、石灰劑量及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二)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施工備料1土料(1) 應在預定的深度范圍內采集土,不應分層采集,當需分層采集土時,應將土先分層堆放在一場地上,然后從前到后將上下層土一起裝車運送到現場。(2) 對于塑性指數大于12的黏土,機械拌合時,可視土質和機械能確定是否需要過篩。人工拌合時,應篩除15mm以上的土塊。2集料(1) 無機結合料使用的碎石、砂礫、煤矸、各種粒狀礦渣應滿足規范所要求的強度、與其他材料混合后應滿足相應的規范級配要求。(2) 摻加的碎石宜加工成三四個不同粒徑,以便于和其他自然材料(工業廢渣、天然砂礫)混合后達到規范要求的顆粒組成范圍。3水泥:路拌法宜選用袋裝水泥、場拌法宜選用散裝水泥。4生石灰(1) 當石灰堆放時間較長時,應覆蓋封存;(2) 生石灰塊應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除。消除后的石灰應保持一定的濕度,不得產生揚塵,也不可過濕成團。(3) 消石灰宜過孔徑10mm的篩,并盡快使用。5粉煤灰:運到現場的粉煤灰應含有足夠的水分防止揚塵,在干燥和多風的季節,應使料堆表面保持濕潤,或者覆蓋。場拌法施工宜選用工廠經過處理的符合規范的散裝粉煤灰。(三) 無機結合料基層路拌法施工1.施工工藝流程(1)路拌法水泥穩定土基層施工工藝流程按圖1B412014-1的順序進行準 備 下 承 層施 工 放 樣備料 、 攤 鋪 土灑 水 悶 料擺放和攤鋪水泥加 水 并 濕 拌整形碾壓接縫 和調 頭的處理 理養生拌 和 、 干 拌 整 平 和 輕 壓圖1B412014-1 水泥穩定土基層路拌法施工工藝流程準 備 下 承 層施 工 放 樣備料 、 攤 鋪 土灑 水 悶 料卸置和攤鋪石灰整 平 和 輕 壓拌 和 與 灑 水整形碾壓接縫 和調頭處 的處 理養生(2)路拌法石灰穩定土基層施工工藝流程按圖1B412014-2的順序進行圖1B412014-2 石灰穩定土基層路拌法施工工藝流程準 備 下 承 層施 工 放 樣運 輸 和 攤 鋪 集 料運輸和攤鋪粉煤灰或煤渣拌 和 及 灑 水碾壓接 縫 和 調 頭 處 的 處 理整形運 輸 和 攤 鋪 石 灰運輸與攤鋪集料運輸與攤鋪集料預拌二灰(3)路拌法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基層施工工藝流程按圖1B412014-3的順序進行圖1B412014-3 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基層路拌法施工工藝流程2攤鋪土(1)應事先通過試驗確定土的松鋪系數。(2)攤鋪土應在攤鋪水泥的前一天進行。攤鋪長度按日進度的需要量控制,滿足次日完成摻加水泥、拌合、碾壓成型即可。雨期施工,如第二天有雨,不宜提前攤鋪土。3灑水悶料(1)如已整平的土(含粉碎的老路面)含水量過小,應在土層上灑水悶料。(2)細粒土應經一夜悶料;如為綜合穩定土,應先將石灰和土拌合后一起進行悶料。4整平和輕壓對人工攤鋪的土層整平后,用68t兩輪壓路機碾壓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壓實度。5擺放和攤鋪水泥(或石灰)按計算出的每袋水泥(或石灰)的縱橫間距,在土層上做安放標記。用刮板將水泥(或石灰)均勻攤開,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攤鋪面積相等,水泥攤鋪完后,表面應沒有空白位置,也沒有水泥過分集中的地點。6拌合(干拌)(1)對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應采用穩定土拌合機進行拌合并設專人跟隨拌合機,隨時檢查拌合深度并配合拌合機操作員調整拌合深度。拌合深度應達穩定層底并宜侵入下承層510mm,以利上下層粘結。嚴禁在拌合層底部留有素土夾層。通常應拌合兩遍以上,在最后一遍拌合之前,必要時可先用多鏵犁緊貼底面翻拌一遍。直接鋪在土基上的拌合層也應避免素土夾層。(2)對于三、四級公路,在沒有專用拌合機械的情況下,可用農用旋轉耕作機與多鏵犁或平地機相配合進行拌合,但應注意拌合效果,拌合時間不能過長。7加水并濕拌(1)在上述拌合過程結束時,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應用噴管式灑水車(普通灑水車不適宜用作路面施工)補充灑水。(2)混合料拌合均勻后應色澤一致,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即無明顯粗細集料離析現象,且水分合適和均勻。8整形混合料拌合均勻后,應立即用平地機初步整形。在直線段,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在平曲線段,平地機由內側向外側進行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一遍。9碾壓(1)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的不同,制訂成碾壓方案,應使各部分碾壓到次數盡量相同,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2)整形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1%2%)時,應立即用輕型壓路機并配合12t以上壓路機在結構層全寬內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路肩膀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應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一般需碾壓68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采用1.51.7km/h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采用人工攤鋪和整形的穩定土層,宜先用拖拉機或68t兩輪壓路機或輪胎機碾壓12遍,然后再用重型壓路機碾壓。(3)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同日施工的兩工作段的銜接處,應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應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應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縫(即工作縫和調頭處)的處理。(4)縱縫的處理:水泥穩定土層的施工應該避免縱向接縫,在必須分兩幅施工時,縱縫必須垂直相接,不應斜接。(四)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1施工工藝流程(1)集中拌合生產工藝流程按圖1B412014-4的順序進行(2)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工藝流程按圖1B412014-5的順序進行2混合料拌合(1) 無機結合料穩定土可以在中心站用廠拌設備進行集中拌合,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應采用專用穩定土集中廠拌機械拌制混合料。(2) 集中拌合時,應符合下列要求:土塊應粉碎,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5mm;配料應準確,拌合應均勻;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后碾壓時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不同粒級的碎石或礫石以及細集料(如石屑和砂)應隔離,分別堆放。集料的最大粒徑和級配應符合規范要求。皮帶運輸機按配比上料粉煤灰或煤渣有棚料倉庫或料堆細 土 或 級 配 集 料石灰有棚料倉庫或料堆料堆粉 煤 灰 或 煤 渣細 土 或 級 配 集 料石灰瀝干或灑水強制式拌和機或雙臥軸槳葉式拌和機或自落式拌和機(后者僅用于不含或少含粘土的集料)充分消解或生石灰粉手推車或裝載機上料符合規定技術要求按粒徑分開堆放手推車或裝載機上料水泥運輸車運輸水泥儲罐水泥螺旋輸送器按配比上料出料圖1B412014-4 集中拌合生產工藝流程圖1B412014-5 集中拌合法施工工藝流程 (3) 正式拌合之前必須先調試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和含水量都達到規范規定的要求,當原材料的顆粒組成發生變化時,應重新調整生產配合比。(4) 在潮濕多雨的地區或者其他地區的雨期施工時,應采取措施,保護集料,特別是細集料應有覆蓋,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班健康《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
- 化學單元1 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第一課時教案及反思
- 五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第11課 學畫松樹》教學設計人教版
- 九年級體育 第9周 第18次課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五年級上冊山居秋暝教案
- 九年級體育 女生側向滑步推鉛球教學設計2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The Angry Dragon(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譯林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下冊
- 2021-2022學年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押題必刷卷【期末測試·拔高】常考易錯突破卷(輕松拿滿分)(解析版)
- 2024中鐵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9 It's a mouth教學設計2 湘少版
- 陜西省西安鐵一中2025屆高考語文二模試卷含解析
- 租車位安裝充電樁合同范本
- 七年級上冊地理填圖訓練
- 幼兒園孩子食物中毒培訓
- 人教版(2024)英語七年級上冊單詞表
- 建筑工程cad課程說課
- 獨山玉飾品質量等級評價DB41-T 1435-2017
- 【互聯網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探析與防范:以阿里巴巴并購餓了么為例12000字(論文)】
- 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測井技能大賽備賽試題庫-下(判斷題)
- 2025屆江蘇省南京市六區初三第二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icu手冊第一部分-常見病診療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