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字歸音發音練習.doc_第1頁
吐字歸音發音練習.doc_第2頁
吐字歸音發音練習.doc_第3頁
吐字歸音發音練習.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控制和吐字歸音口腔是人體發聲的最后一部分通道,作為語音的制造場,在大腦的支配下,口腔加工出載有一定意義和感情的詞語。作為發聲器的“喇叭”,口腔使喉部發出的聲音得到擴大和美化口腔控制對于吐字和共鳴來說,都具有直接意義。一、構字器官和構字原理(一)咬字器官咬字器官包括雙唇、上下齒、舌、硬腭和軟腭等。其中唇、舌和軟腭在吐字過程中動作最積極、作用最大。舌又分為舌尖、舌葉、舌面和舌根。這些器官的具體位置見圖:(圖略)(二)語音構成的生理學原理發音的過程是口腔諸咬字器官的動作對喉部發出的聲束和肺呼出氣流的節制加工的過程,不同的節制加工方式形成不同的元音、輔音和音節。二、口腔控制的要領(一)唇舌靈活、力量集中唇舌靈活是語音流暢、自如的前提,在這方面達不到一定標準,就會出現吃字(音節部分或全部含混不清)、滾字(音節間“粘連”)、走音現象和語言的僵滯。聲音要集中,咬字器官的力量就要集中,它主要應表現在唇和舌上。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唇的力量分散是造成字音散射的主要原因。通過練習唇力的繞口令,像“八百標兵奔北坡,”就會獲得明顯感覺。舌力的集中要注意到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將力量主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縱線上。另一方面舌在發音過程中要取“收勢”,收攏上挺。這樣才能保證舌在咬字過程中彈動有力而靈活。舌力集中的練習應以字詞為主,把上述要求體現到字詞練習中。如反復發出“ga、ka、ha、jia、qia、xia、da、ta、na、la”就可以由后至前全面鍛煉舌力。在以聲母練習為主的繞口令里有許多是鍛煉舌力的很好的材料,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去練。(二)打開口腔注重聲音和吐字的品質,就應講求口腔開度。打開口腔不等于張大嘴,張大嘴時口腔呈“前后”型,實際上是前開后不開。按照要求口腔的前后部都應打開,上腭上抬,下頦放松,呈“前后”型。這是通過“提顴肌、打牙關、挺軟腭、松下巴”四個方面的配合來實現的。分述如下:1.提顴肌提顴肌是抬起上腭的前部動作。有人稱為“提嚼肌”或“提笑肌”,這兩種說法有不當之處,這里稱為提顴肌。顴肌用力向上提起時,口腔前上部有展寬感覺,鼻孔也隨之有少許張大,同時使唇,尤其是上唇貼緊牙齒。唇齒相依使唇的運動有了依托,較之于松顴撅唇、唇齒分離更容易把握咬字的力度。提顴肌對提高聲音的亮度和字音的清晰度都有明顯作用。2.打牙關上下頜之間的關節俗稱牙關,打開牙關是抬起上腭的中部動作。打牙關就是要使上下槽牙在咬字時有一定的距離,尤其雙側上后槽牙應始終保持向上提起的感覺。雖然日常口語時很少有人咬緊牙關,但這里要作為一個要領提醒大家特別注意到打開牙關的問題。因為它不僅可以豐富口腔共鳴,還可以使咬字位置適中、力量穩健,其作用是非常明顯的。3.挺軟腭軟腭在上腭后部,用舌尖抵硬腭向后舔會感覺到它的具體位置。不說話時,軟腭松軟下垂,日常口語時也很少有人有意識將它挺起。挺軟腭是抬起上腭的后部動作,它可以起到兩方面的作用,第一,加大口腔后部空間,改善音色;第二,縮小鼻咽入口,避免聲音大量灌入鼻腔而造成鼻音。結合咬字,軟腭挺起時口腔后部應呈倒置的桃形,并非抬得越高越好。此外,如以小舌頭(腭垂)為中點的話,軟腭挺起時兩側力量應向小舌頭集中。如果力量相反,軟腭兜下來,就會造成字“扁”、鼻音等問題。所以用力了并不等于挺起了,要特別注意到力的方向。可以用夸張吸氣和“半打哈欠”來體會,一般在這種時候軟腭是挺起的狀態,適度保持這種狀態去發音,你就可能會聽到不同平時的聲音效果。此外,有些字音(如“好hao”)發音時可以明顯感覺到口腔后部的開度較大,用它去帶發其它音節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挺”是一個基本狀態,但應注意到,音節的結構成分是各不相同的,再加上表達需要,播講時不能一“挺”到底,還應有程度上的變化,否則又會帶來“音包字”的問題。4.松下巴由于生理構造的原因,松下巴在打開口腔方面比抬上顎更具有實質性效果。有的人平時說話就表現出下巴用力、主動“幫忙”的問題,播講時更為明顯,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咬字有力,字音清晰。其實這是一種錯誤,它會使舌根緊張,咽管變窄,口腔變扁,把字咬“橫”、咬“死”。咬的力量主要在口腔上半部,下巴則應處于放松、“從動”的狀態。發音時,只有下巴自然內收才能放松。日常牙痛時說話,下巴一般是比較松弛的,不妨可以模仿一下。(三)明確聲音發出的路線和字音著力位置在口腔打開的前提下,還應講究聲音發出的路線和字音的著力位置。應把聲音沿軟腭硬腭的中縱線推進到硬腭前部。硬腭前部是發音的主要內感區,以此為字音的著力位置,可以明顯改善音色,提高聲音效果,尤其在弱控制時,掌握這一要領可以使聲音小而不塌。綜上所述,咬字器官在發音過程中要互相配合,協調動作。三、吐字歸音的方法“吐字歸音”是我國傳統聲樂藝術提及咬字方法時所用的一個術語,它的具體內容既包括發音的基本要領,也包括發音的審美要求。這種咬字方法是從漢語語音特點出發的,它把一個音節的發音過程分為出字(舊說稱“出聲”)、立字(舊說稱“行音”)、歸音(舊說稱“收聲歸韻”)三個階段,通過對每個發音階段不同的控制,使吐字達到清晰、飽滿、彈發有力的境界。這里以頭尾俱全的音節“電din”為例,來說明吐字歸音對音節各部分的具體要求。1.出字出字指字頭(聲母)和字頸(韻頭、介音)的發音過程,要求“部位準確,叼著有力”。在實際發音中,這種要求主要落實在聲母的發音過程中。例如“電din”的聲母“d”的發音過程應是:先在準確位置(舌尖與上齒背)成阻,蓄積足夠氣力,然后迅速除去舌尖與上齒背的阻力,打開口腔。老藝人把出字過程形象地比作“噙”,說“噙字如噙虎”,意思是說,出字時就像大老虎叼著小老虎跳躍山澗一樣不緊不松,叼得緊了會死,叼得松會掉。又說咬字要用七寸三分勁兒。這都說明了出字要用巧力,須集中而富于彈性。2.立字一個音節的發音是否能達到字潤珠圓,與韻腹的發音有密切關系。立字的過程是韻腹的發音過程,要求“打開立取,聲飽滿起”。以“電din”字為例,出字過后就應打開口腔至發a的狀態。氣要跟上、充實并取得較豐富的泛音共鳴。與頭尾比較,韻腹的發音過程最長,應有“豎起”和“立體”展開的感覺。即使窄元音i、u、充當韻腹時,口腔也應適當開大些,這叫做“閉口音稍開”。3.歸音歸音是指音節發音的收尾過程,要做到“干凈利索,趨向鮮明”。歸音的過程是力漸松、氣漸弱、口漸閉、聲漸止的過程,與出字、立字比較,掌握起來難度更大。這里應首先注意到不能因韻腹取音響亮而任意延長,造成因聲廢字。歸音時也不能“拖泥帶水留尾巴”。“趨向鮮明”是指,唇舌的動作要“到家”。4.“棗核形”合于出字、立字、歸音要求的吐字過程應構成一個完整、立體的形狀“棗核形”,它不僅是吐字歸音的規矩,也體現了清晰集中、圓潤飽滿的審美要求。“棗核形”是以聲母為一端,韻尾為一端,韻腹為核心。請看圖:(圖略)“棗核形”訓練是使發音規格化的必要過程,作為技巧訓練它最終是要為表達思想感情服務的,所以,在投入使用時,“棗核形”不能一成不變。字字出于一模,必然會削弱語言的感情色彩,破壞語言節奏,影響內容的表達。視不同情況使“棗核形”有所變化,或拉長或縮短,還可以調節吐字力度,這都是允許的,是于表達有利的。以上我們講解了播音發聲的主要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要靠科學、勤奮的練習。科學用聲、靈活發聲,是支持播音員主持人得心應口的表達的重要基本功。生活中的其他人員如果掌握了它們,對嗓音的健康、提升語言的整體形象也會有重要作用。吐字歸音(一)音節的構成漢語音節是由聲母、韻母、聲調組成的。例如,“廣gung ”,g是聲母,uang是韻母,聲調為為上聲。其中韻母又可以根據音色的變化分為三個音素u、a、ng,這三個音素按序排列為為韻頭u、韻腹a、韻尾ng。從整個字音來說,字頭是聲母g加上韻頭u,字腹指主要元音即韻腹a,字尾即韻尾ng。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節都是這種情況,有的音節無聲母(字頭),如“印yn”,有的音節無韻尾(字尾),如“波b”,還有的音節只有主要元音(字腹),如“午w”。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字都有頭、腹、尾,吐字的時候就要注意(二)吐字歸音的方法吐字歸音的方法可以分三個階段,用六個字來概括,即出字、立字、歸音。第一階段,出字,是對字頭的處理,要求叼住彈出。“叼住”是就聲母的成阻與持阻兩個階段而言的。字頭是整個字音的著力點。正所謂“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字頭不著力就不能形成優美的聲音。發“字頭”的時候,發音器官成阻的兩個部位不要接觸或接近的面積太大,否則,口腔肌肉及舌肌容易松弛,字音不能清晰響亮。“彈出”是指聲母的除阻階段,也叫吐字階段。要求把字送出去輕捷有力,就像彈出刀刃,干脆利落,不使拙勁。第二階段,立字,是對字腹的處理,要求拉開立起。立字的過程是韻腹的發音過程。一個音節能否發得圓潤、響亮、飽滿,與韻腹的發音關系很大。字腹是字音里口腔開度最大的一部分,它的音程長,響度大,最富色彩。第三階段,歸音,是對字尾的處理,要求干凈利索,趨向鮮明,到位弱收歸音時,音節的發音到了收尾的時候,氣漸弱,力漸松、口漸閉、聲漸正,要給人字音完整結束的感覺,不能字音發到一大半就沒了。所以歸音比出字、立字難度更大。(三)須注意的問題1、要把“字頭”的部位找準確,并在準確的部位上適當用力,用“字頭”的力量來帶動整個字音的響度,字頭不能太長,這是字正的基礎。2“字腹”是字音里最長的一段,要“字腹”響亮就要適當地擴大聲腔,一般開口和深度比日常語言要略大、略后。3“字尾”要根據聲音的高低和升降決定收音的寬窄。高音和升調收得寬些,低音和降調收得窄些。從“字腹”過渡到“字尾”氣流要逐漸地由強到弱,口腔肌肉由緊逐漸放松。這樣才能恰如其分,歸音到位。(四)吐字的綜合感覺吐字的綜合感覺概括為五個字,即攏、彈、滑、掛、流。攏:指發音有關部位著力點向口腔中部集中。彈:指字音從口腔出去時靈活輕快彈發有力。滑:指吐字過程中唇舌對音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