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場常見傷的急救方法.doc_第1頁
火場常見傷的急救方法.doc_第2頁
火場常見傷的急救方法.doc_第3頁
火場常見傷的急救方法.doc_第4頁
火場常見傷的急救方法.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火場常見傷的急救方法目錄火場常見傷的急救之一(腐蝕物品灼傷的急救)1火場常見傷的急救之一(燒傷的急救)2火場常見傷的急救之一(休克的急救)3燒傷現場急救處理的一般方法4火場常見傷的急救之一(腐蝕物品灼傷的急救) 化學腐蝕物品對人體有腐蝕作用,易造成化學灼傷。腐蝕物品造成的灼傷與一般火災的燒傷燙傷不同, 開始時往往感覺不太疼,但發覺時組織已灼傷。所以對觸及皮膚的腐蝕物品,應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常見幾種腐蝕物品觸及皮膚時的急救方法是: 1硫酸、發煙硫酸、硝酸、發煙硝酸、氫氟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化鈣、氫碘酸、氫溴酸、氯磺酸觸及皮膚時,應立即用水沖洗。如皮膚已腐爛,應用水沖洗20分鐘以上,再護送醫院治療。2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溴觸及皮膚時,應立即用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再送往醫院救治。磷燒傷可用濕毛巾包裹,禁用油質敷料,以防磷吸收引起中毒。 3鹽酸、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乙酸、乙酸酐、氫氧化銨、次磷酸、氟硅酸、亞磷酸、煤焦酚觸及皮膚時,立即用清水沖洗。4無水三氯化鋁、無水三溴消化鋁觸及皮膚時,可先干拭,然后用大量清水沖洗。 5甲醛觸及皮膚時,可先用水沖洗后,再用酒精擦洗,最后涂以甘油。6碘觸及皮膚時,可用淀粉質(如米飯等)涂擦,這樣可以減輕疼痛,也能褪色。火場常見傷的急救之一(燒傷的急救) 根據燒傷的不同類型,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撲滅身上的火焰,使傷員迅速脫離開致傷現場。當衣服著火時,應采用各種方法盡快地滅火,如水浸、水淋、就地臥倒翻滾等,千萬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長燃燒,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燒傷。滅火后傷員應立即將衣服脫去,如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可在救護人員的幫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并對創面進行包扎。 (2)防止休克、感染。為防止傷員休克和創面發生感染,應給傷員口服止痛片(有顱腦或重度呼吸道燒傷時,禁用嗎啡)和磺胺類藥,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并給口服燒傷飲料,或飲淡鹽茶水、淡鹽水等。一般以多次喝少量為宜,如發生嘔吐、腹脹等,應停止口服。要禁止傷員單純喝白開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腦水腫等并發癥。 (3)保護創面。在火場,對于燒傷創面一般可不做特殊處理,盡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龍膽紫一類有色的外用藥,以免影響燒傷面深度的判斷。為防止創面繼續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創面,對創面應立即用三角巾、大紗布塊、清潔的衣眼和被單等,給予簡單而確實的包扎。手足被燒傷時,應將各個指、趾分開包扎,以防粘連。 (4)合并傷處理。有骨折者應予以固定;有出血時應緊急止血;有顱腦、胸腹部損傷者,必須給予相應處理,并及時送醫院救治。 (5)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傷員經火場簡易急救后,應盡快送往臨近醫院救治。護送前及護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運時動作要輕柔,行動要平穩,以盡量減少傷員痛苦。火場常見傷的急救之一(休克的急救) 火場休克是由于嚴重創傷、燒傷、觸電、骨折的劇烈疼痛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種威脅傷員生命,極危險的嚴重綜合癥。雖然有些傷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時,其引起的嚴重休克常常可以使人致命。休克的癥狀是口唇及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脈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嚴重者可出現反應遲鈍,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發紺,四肢冰涼,脈搏摸不清,血壓下降,無尿。預防休克和休克急救的主要方法是: 1在火場上要盡快地發現和搶救受傷人員,及時妥善地包扎傷口,減少出血、污染和疼痛。尤其對骨折、大關節傷和大塊軟組織傷,要及時地進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時有效地止血。凡確定有內出血的傷員,要迅速送往醫院救治。2對急救后的傷員,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讓傷員平臥休息,并給予親切安慰和照顧,以消除傷員思想上的顧慮。待傷員得到短時間的休息后,盡快送醫院治療。 3對有劇烈疼痛的傷員,要服止痛藥。也可以耳針止疼,其方法是在受傷相應部位取穴,選配神門、枕、腎上腺、皮質下等穴位。 4對沒有昏迷或無內臟損傷的傷員,要多次少量給予飲料,如姜湯、米湯、熱茶水或淡鹽水等。此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有條件時要及時更換潮濕的衣服,使傷員平臥,保持呼吸通暢,必要時還應做人工呼吸。已昏迷的傷員可針刺人中、十宣、內關、涌泉穴以急救。燒傷現場急救處理的一般方法 燒傷是火災中較常見的創傷之一,它不僅會使皮膚損傷,而且還可深達肌肉骨骼,嚴重者能引起一系列的全身變化,如休克、感染等。燒傷現場急救是否正確及時,護送方法和時機是否得當,直接關系著傷員的安全。因此,傷后應迅速脫離致傷源,并進行必要的緊急救治,這是現場搶救的基本原則。 一、迅速消除致傷源 滅火戰斗中出現燒傷情況一般有:火焰燒傷;液體、氣體、固體等高溫燙傷;化學燒傷;電燒傷等。任何致傷從接觸人體到造成損傷,均有一個過程,只是時間的長短不一而已。因此,現場搶救要爭取時間,常用方法如下: 1.當衣物著火時應迅速脫去;或就地臥倒打滾壓滅、或用各種物體撲蓋滅火,最有效是用大量的水滅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頭面部及呼吸道吸入火焰損傷。2.當氣體、固體燙傷時,應迅速離開致傷環境。3.當化學物質接觸皮膚后(常見的有酸、堿、磷等),其致傷作用與這些化學物質的濃度和作用時間成正比關系。故受傷后應首先將浸有化學物質的衣服迅速脫去,并用大量水沖洗,以達到稀釋和清除創面上的化學物質。磷燒傷應迅速脫去染磷的衣服并用大量水沖洗創面,或將創面浸泡在水中隔絕空氣并洗去磷粒。如無大量水沖洗,可以用多層濕布包扎創面,使磷與空氣隔絕防止磷繼續燃燒加重損傷。禁用含油質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4. 當觸電后應立即關閉電源,將傷員轉移至通風處,松開衣服。檢查發現呼吸停止時,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心臟停止跳動時,施行胸外按壓,呼吸心臟均停止時,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并及時送附近醫院進一步搶救。二、現場簡單醫療急救1.若被熱力燒傷后應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濕敷或浸泡傷區,可以減輕燒傷創面深度并有明顯止痛效果。在寒冷環境中進行冷療時須注意傷病員保暖和防凍。 2.無論何種原因使燒傷合并其他損傷,如嚴重車禍、爆炸事故時燒傷同時合并有骨折、腦外傷、氣胸或腹部臟器損傷,均應按外傷急救原則作相應的緊急處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扎開放性氣胸,制止大出血,簡單固定骨折等,再送附近醫院處理。 3.傷員脫離事故現場后應注意對燒傷創面的保護,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創面一般不涂有顏色的藥物(如紅汞、紫藥水等),以免影響后續治療中對燒傷創面深度的判斷和清創。對淺度燒傷的水皰一般不予清除,大水皰僅作低位剪破引流,保留泡皮的完整性,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4.燒傷后傷病員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