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2008年中考復習經驗交流.doc_第1頁
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2008年中考復習經驗交流.doc_第2頁
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2008年中考復習經驗交流.doc_第3頁
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2008年中考復習經驗交流.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8年初三數學中考復習經驗交流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數學科:劉海英初中數學總復習是完成初中教學任務之后的系統、完善、深化所學知識的一個關鍵環節,對于中考的備考是最為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步,所以教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安排實施和落實總復習教學,這也是數學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初中數學內容多而雜,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散在三年六本的教科書中,成螺旋上升的知識態勢,學生對于初一、初二的知識的遺忘率很高,那么,如何提高數學總復習的質量和效率呢,下面是我們的一些具體做法和體會。一、第一階段復習的鋪墊-完成所有初中教學任務之后的摸底1、 教師對中考內容的摸底首先,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準以及考試大綱,明確今年初中會考的方向,抓好基礎,突出重點,對中考“考什么”、“怎樣考”一定要了如指掌,對教材的上下限也要有明確的把握。要認真深入地研究透2007年、2008年的廣州市中考指導書,把 2007年和2008年兩本指導書逐一做一個詳細的比較(這一點要感謝我們的教研員潘瑞勝老師,他把這兩本書的不相同的各個知識內容和目標要求給我們作了一個詳細的解讀),對刪去的內容就不要再花時間復習,對于調整的內容,按調整后的要求進行復習,要注意一下2008年的指導書中新出現的題目。研究廣州市中考數學試題研究組編的2008年廣州市初中數學專題講座與測評,知道中考試卷內容的比例,“數與代數”約占15分21分、“方程與不等式”約占20分、“函數”約占34分38分、“空間與圖形”約占50分55分、“統計與概率”約占20分。詳細了解考查的主要方向、常見題型、難度和試題的走向分析。把近三年廣州市數學中考試題從頭到尾做一遍,認真地研究參考答案、解題規范和得分點的分布。2、對學生的摸底各學校一般都是在寒假完成最后一本教材九年級下的教學任務,我們就布置學生利用寒假把六本教材的內容快速復習一遍,主要目的是要求他們把遺忘的知識補回來,然后在下學期一開學就進行一次摸底考試。當時把2007年廣州市中考題來給學生一個摸底,認真研究每位學生的答卷,總結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基礎知識不扎實,對概念與性質死記硬背,沒有真正理解畫圖能力弱,影響解題從題目中分析出有效信息的能力很弱數學表達和概括能力弱,比較多的學生不能清晰、準確地表達解題思路,書寫格式欠規范運算能力很差解題速度慢,對知識點不熟悉。綜合題的解題能力非常差。對于以上學生存在的7大問題,我們備課組積極探討解決方案,制定相應的措施,以奇把問題逐一擊破。精心編制復習計劃,計劃的編寫切合學生的實際。 二、第一階段的復習-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和基本技能、方法的培養 精心編制復習講義 近幾年中考試題已經明確告訴我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終是中考考查的重點。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中的基礎常規題占了70%以上。教師在第一輪的復習中一定要切實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技能、方法的培養。我們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按知識塊組織復習,分成8大塊,代數部分三大塊: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函數;幾何部分四大塊:圖形的認識圖形與變換圖形與坐標圖形與證明;還有一塊統計與概率;每一大塊都編制復習講義,講義以課本為主,先把要復習的內容系統地整理成知識網絡,把概念和性質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把它寫出來,加深學生的認識和印象,提高復習的效果。后面的鞏固練習,我們緊靠教材,把課本的例題、習題進行適當的變形、組合和延伸,還收集了2007年全國各地的中考題,把基礎題滲透到講義中,一切向中考看齊,不拔高、不降低、難度適中。這樣,我們依綱靠本,系統復習,將8大塊內容一塊一塊的攻克掉,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循序漸進的打好基礎,使學生自然地形成系統化、條理化的知識框架。效果良好。課堂的容量要增大,但不能面面俱到,而是重點內容要舍得用時間,集中精力解決學生疑惑的問題,問題要提得有新意,不要“炒冷飯”,每一節課都應該有重點和難點,增大思維容量,讓學生學得有新意、有創意、有收獲、有發展。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在復習中也要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參與解題活動,啟迪思維,切忌只講不練。第一輪復習不能太早涉及壓軸題(即綜合題),但也不能完全避開它們,特別是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數、相似性、解直角三角形、圓等部分的中考重點考查內容,復習時要適當提高,講深講透。教師可以把綜合題分解為較簡單的幾個小題目,逐個擊破,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化繁為簡、分步突破的能力,還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壓軸題的自信心。對每一大塊的內容都要進行質量檢測,查缺補漏。讓學生和老師都做到心中有數,并及時進行總結,好的繼續發揚,不足的及時彌補。三、第二輪的復習-專題復習 ,注意分層訓練第二輪的復習是在學校組織的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4月17日)之后進行,通過學校一模的情況反饋,教師對第一輪復習學生存在的問題有了客觀的認識,這時教師要認真制定下一輪的復習計劃,根據學情,確定好專題,自編資料,圍繞某些典型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訓練,提高復習得針對性。做好核心內容的復習(包括主要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特別要重視數學的思想方法(如方程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方法等)在復習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解題策略,還要強化解題的規范訓練,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在書寫答案是寫出得分點。在一模考試后,我們把學生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上層(110分150分)以提高為主,攻壓軸題,中層(70-110分)以保障中檔題、嘗試壓軸題為主,下層(70分以下)以補弱為主 收集2007年全國各地的中考題,把選擇和填空題編成每次十題的五分鐘課前小測,隔天一測,課后馬上批改,錯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面批,及時矯正,鞏固復習效果。循環反復,對于學生特別是學困生是有非常明顯的作用的。解答題是中考的大戶,18到23題都是屬于中檔題,保證中檔題的得分是提高成績的前提,我編寫了幾何中檔題快速訓練和代數中檔題快速訓練,也是選用歷年的中考題,隔天一練,強令限時8分鐘,準時收卷,課后馬上批改,錯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面批。以上兩測循環進行,旨在訓練學生的解題速度和及時反饋和解決他們在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于上層的學生,他們也做課前小測和中檔題訓練,但由于他們的基礎比較扎實,出錯的機會很少,所以他們在這上面花的時間不多。但他們有一個很重大的任務,就是每天一題的壓軸題,以試卷的形式(只有一題)每天發一份下去,當天做,第二天教師將答案三份貼在班上,不進行解答,學生自己對答案,不會或不明白的先小組討論,實在不行再找老師解決。這樣不僅可以讓成績好的學生得到鍛煉,提高他們自主解題的能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減輕老師的負擔。四、第三輪復習-歸納數學思想和方法,專題和套題訓練相結合在第二輪復習之后,進行了區的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根據學生考試的情況,我們除了對初中的數學方法如:因式分解法、待定系數法、換元法、配方法判別式法等進行了堅實的操練,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每一種方法的解題步驟和它所適用的題型,還對函數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動點問題、應用題等都進行了專題的訓練。一模以后每個星期都要進行一次的套題訓練,針對我市中考題目的難度、題型的分布試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