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全國I卷語文試題與答案_第1頁
2006年高考全國I卷語文試題與答案_第2頁
2006年高考全國I卷語文試題與答案_第3頁
2006年高考全國I卷語文試題與答案_第4頁
2006年高考全國I卷語文試題與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6 年高考全國 I 卷語文試題與答案 作者:佚名 關注新高考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1779 更新時間:2006-6-8 2006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 文 (河北、陜西等地使用) 本試卷分第 I 卷(選擇題)和第 II 卷兩部分。第 I 卷 1 至 4 頁,第 II 卷 5 至 8 頁。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在答題卡上務必用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 號填寫清楚,并貼好條形碼。請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和科目。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3本試卷共 10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一、( 12 分,每小題 3 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啜泣 層巒疊嶂 嗑碰 義憤填膺 B輯拿 額 手稱慶 坍塌 班師回朝 C秸稈 大有稗益 贅述 披肝瀝膽 D摩娑 厝火積薪 巨擘 見風駛舵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許多農民巧妙地將服裝廠剪裁后廢棄的“下腳料”做成簾子,當作蔬菜大棚的“棉被“,這真是一念之差,變廢為寶。 B王大伯十分喜愛小動物,只要見到流浪的小貓小狗,他都要想辦法把它們喂飽,有的人對此感到不解,他卻樂此不疲。 C文藝演出現場,身著盛裝的表演 者光著腳、微笑著,一邊跳著傣族舞,一邊向人們潑水致意,在場群眾紛紛拍手稱快。 D廠長動情地說:“為了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面,我們將采用一種新的對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敗垂成,在此一舉!”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青藏鐵路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跨越青藏高原,是連接西藏與內地的一條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鐵路干線。 B這家老字號食品廠規模不大,但從選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講究,生產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顧客倍受信賴的。 C天安門廣場等七個紅色旅游景 點是否收門票的問題,國家旅游局新聞發言人已在記者招待會上予以否認。 D中央財政將逐年擴大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地方財政也將設立助學專項資金。 4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遍 布 華 夏 的 古 村 落 , 作 為 鄉 土 建 筑 的 精華, , , , _。 , ,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對中國人 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形成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卻輝映著輝煌的過去 鮮明地折射出中國悠久的歷史 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它們看似陳舊 生動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 成為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 A B C D 二、( 9 分,每小題 3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5 7 題。 地球氣候成因新說 1997 1998 年,南美西海岸發生無法預報的海流循環,導致沿岸海水的溫度大幅上升,引起氣候非典型的破壞性劇變,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這種現象促使科學家開始專心致志地研究“海洋 大氣層”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氣的 800 倍,水的熱容量是空氣的 4 倍。 3 米厚的海洋的熱容量等于整個大氣層的熱容量。但是,大氣層能量變換的速度是海洋能量變換的數倍。在“海洋 大氣層”系,海洋是慣性媒質,變化緩慢,大氣層則變化多端,其全球的穩定性依靠海洋來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全球氣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著重要作用。 人們根據世界洋水域雙層(表層和深層)循環原則,開始研究“全球海洋輸送”理論。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層循環最活躍的地區,那里就像“鎖孔”,鑰匙在里面轉動,造成地球上氣候的不穩定。北半球氣候最近 10 年的變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輸送”理論。 科學家承認,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環方面還有許多問題無法回答,但已經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對大氣層的熱力和動力狀態的影響,遠遠超過人類活動對氣候產生的影響。 為了填補“海洋 大氣層”原理方面的知識空白,世界氣象組織推出一項名為“阿爾戈斯”的國際研究方案。這項方案包括建 立一個全球海洋觀察網,使用漂流浮標監視海水的變化。漂流浮標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裝有測量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傳感儀。科學家認為,正是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這兩個因素影響著大氣層。(“齊魯語文網” 整理校對) 浮標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衛星取得聯系。然后,浮標用自身攜帶的水泵吸入海水,潛至 2000 米深處后,壓力儀發出指令停止下潛,浮標開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 天后浮標浮出海面,將收集到的信息發送給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發送完畢后,浮標重新下潛, 進入下一個探測周期。與此同時,衛星把接收到的信息發送到氣象中心供研究人員分析研究。這項研究已經取得初步結論: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海洋水域急劇變暖,上面的大氣層也相應開始變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 3000 個漂流浮標在日夜工作。科學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資料,最終繪制“海洋氣象圖”。 5從原文看,下列對“阿爾戈斯”方案相關內容的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A由 3000 個隨洋流上下浮動的浮標組成全球海洋觀察網,監測海水變化。 B用裝有海水溫度和鹽度傳感儀的浮標,在深海海 流中收集相關信息。 C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接收浮標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標工作的全過程。 D分析和研究浮標探明的深層海水熱容量的信息,繪制“海洋氣象圖”。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海水溫度的變化速度遠遠低于大氣溫度的變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遠遠大于大氣密度。(“齊魯語文網” 整理校對) B在“海洋 大氣層”系里,海洋被動而大氣層主動,海洋變化緩慢,大氣層則變化多端。 C活躍的循環洋流像一把鑰匙,在北大西洋這一“鎖孔”中轉動,導致北半球氣候的不穩定。 D海洋洋流的溫度和鹽度,改變了大氣層的熱力狀態和動力狀態,從而影響地球氣候的形成。 7依據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海洋 大氣層”原理,陸地上大面積水域的熱容量,對周邊地區的氣溫也起著一定的調節作用。 B依據“全球海洋輸送”理論,重新調控熱帶海洋洋流的流向,將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宜人的氣候。 C關注北大西洋這一“鎖孔”,人們就可以 有效地預報地球的氣候變化,從而避免氣象災害帶來的損失。 D“阿爾戈斯”方案可以解決海流循環無法預報的難題,如利用這一成果,將有可能消除厄爾尼諾現象。 三、( 9 分,每小題 3 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10 題。 何遠字義方,東海郯人也。武帝踐阼,為后軍鄱陽王恢錄事參軍。遠與恢素善,在府盡其志力,知無不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遷武昌太守。遠本倜儻,尚輕俠。至是乃杜絕交游,饋遺秋毫無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遠患水溫,每以錢買民井寒水。不取錢者,則摙水 還之。跡雖似偽,而能委曲用意。車服尤弊素,器物無銅漆。江左水族甚賤,遠每食不過干魚數片而已。然性剛嚴,吏民多以細事受鞭罰,遂為人所訟,征下廷尉,被劾十數條。后為武康令,愈厲廉節,除淫祀,正身率職,民甚稱之。太守王彬巡屬縣,諸縣皆盛供帳以待焉。至武康,遠獨設糗水而已。武帝聞其能,擢為宣城太守。自縣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經寇抄,遠盡心綏理,復著名跡。期年,遷樹功將軍、始興內史。時泉陵侯朗為桂州,緣道多剽掠,入始興界,草木無所犯。遠在官好開途巷,修葺墻屋,民居市里,城隍廄庫,所過若營家焉。田秩奉錢,并無 所取,歲暮擇民尤窮者充其租調,以此為常。而性果斷,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為立祠,表言政狀,帝每優詔答焉。遷東陽太守。遠處職,疾強富如仇讎,視貧細如子弟,特為豪右所畏憚。在東陽歲余,復為受罰者所謗,坐免歸。遠性耿介,無私曲,居人間絕請竭,不造詣。與貴賤書疏,抗禮如一。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其清公實為天下第一。居數郡,見可欲終不變其心,妻子饑寒如下貧者。及去東陽歸家,經年歲,口不言榮辱,士類益以此多之。其輕財好義,周人之急,言不虛妄,蓋天性也。每戲語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以一縑。” 眾共伺之,不能記也。 (節選自南史 •;何遠傳) 注 恩寄:對下級信任托付。摙( lin):擔運。糗( qi):干糧。近畿( j):京城附近地區。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遠與恢素善 善:友好。 B遠本倜儻,尚輕俠 尚:崇尚。 C視貧細如子弟 視:愛撫。 D士類益以此多之 多:稱贊。 9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何遠“生性耿介”和“為官清廉“的一組是 A跡雖似偽,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錢者,則摙水還之。 B正身率職,民甚稱之。 歲暮擇民尤窮者充其租調。 C與貴賤書疏,抗禮如一。 田秩奉錢,并無所取。 D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 盡心綏理,復著名跡。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何遠任錄事參軍時盡心盡力,很受上級信任倚重;但性情剛正嚴厲,任武昌太守時常因小事鞭罰吏民,因而被檢舉審理的罪狀有十數條之多。 B何遠堅守節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屬縣,何遠僅給他提供干糧、飲水;為官有才干,任始興內史時,未再發生過界內盜匪搶掠侵犯的事。 C何遠在任時,像經營家業一樣整治轄境,百姓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詔予以表彰;但在東陽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罰者的誣告,而被免職還家。 D何遠品行正派,不循私情,與人交往不受請托,也不拜訪他人;為人輕財好義,能周人之 急,說話從無虛妄,大家始終無法找到他說謊話的證據。 第 II 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 ,考生先在答題卡上有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然后貼好條形碼。請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和科目。 2第 II 卷共 4 頁,請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 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3本卷共 11 小題,共 120 分。 四、( 23 分)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 分) ( 1)自縣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譯文: ( 2) 居數郡,見可欲終不變其心,妻子饑寒如下貧者。 譯文: (“齊魯語文網” 整理校對)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8 分) 題竹石牧牛并引 黃庭堅 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 野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 年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 注 伯時: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 ( 1)這首詩可分為幾個層次?它們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答: ( 2)你認為這幅“竹石牧牛”圖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認為作者在詩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說明。 答: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 ( 1)王曰 :“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受上賞, ,受中賞;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 ;數月之后,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 2)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 , ”(晏殊蝶戀花);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 ”(柳永鳳棲梧);三是“眾里尋他千百度, ,那人不在, ”(辛棄疾青玉案) 五、( 22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17 題。 陽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見一位年輕的農夫,在南方一個充滿陽光的小鎮。 那時是春未了,一期稻作剛剛收成,春日陽光的金線如雨傾盆得潑在為溫暖的土地上,牽牛花在籬 笆上纏綿盛開,苦楝樹上鳥雀追逐,竹林里的筍子正紛紛漲破土地。細心地想著植物突破土地,在陽光下成長的聲音,真是人間里非常幸福的感覺。 農夫和我坐在稻埕旁邊,稻子已經鋪平張開在場上。由于陽光的照射,稻埕閃耀著金色的光澤,農夫的皮膚染了一種強悍的銅色。我在農夫家作客,剛剛是我們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來,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脈一般,一條棱線接著一條棱線,這樣可以讓山脈兩邊的稻谷同時接受陽光的照射,似乎幾千年就是這樣曬谷子,因為等到陽光曬過,八爪耙把棱線推進原來的谷底,則稻谷翻身,原來埋 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陽的一面來 -這樣曬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簡直是一種陰陽的哲學了。 農夫用斗笠扇著臉上的汗珠,轉過臉來對我說:“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得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 他說:“你吸到什么沒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氣味,有一點香。”我說 他開顏得笑了,說:“這不是稻子的氣味,是陽光的香味。” 陽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著他。 那年輕的農夫領著我走到稻埕中間,伸手抓起一把向陽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得嗅,那時稻子成熟的 香氣整個撲進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陰的埋在內部的谷子讓我嗅,卻是沒有香味了。這個實驗讓我深深地吃驚,感覺到陽光的神奇,究竟為什么只有曬到陽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輕的農夫說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曬太陽時發現的,那時他還是大學學生,暑假偶爾幫忙農作,想象著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從曬谷時發現了陽光的香味,竟使他下決心要留在家鄉。我們做在稻埕邊,漫無邊際地談起陽光的香味來,然后我幾乎聞到了幼時剛曬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曬的棉被、新曬的書畫,陽光的香氣就那樣淡淡得從童年流泄出來。自從有了烘干機,那種衣香就消失 在記憶里,從未想過竟是陽光的關系。 農夫自有他的哲學,他說:“你們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陽光,有陽光的時候,空氣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說花香好了,你有沒有分辨過陽光下的花與屋里的花。香氣不同呢?” 我說:“那夜來香和曇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種陰香,沒有壯懷的。” 我便那樣坐在稻埕邊,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細細品味陽光的香氣,看我那樣正經莊重,農夫說:“其實不必深呼吸也可以聞到,只是你的嗅覺在都市里退化了。”(“齊魯語文網” 整理校對) 注 稻埕:這里指曬谷場。 14在“細心地想著植物突破土地,在陽光下成長的聲音”一句中,作者為什么要用“想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 分) 答: 15根據你的體會,分析“由于陽光的照射,稻埕閃耀著金色的光澤,農夫的皮膚染了一種強悍的銅色”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6 分) 答: 16為什么農夫說夜來香和曇花的香“是一種陰香,沒有壯懷”?請聯系他在家鄉務農的選擇,分析這句話的含意 。( 6 分) 答: 17聯系全文,概括寫出本文的主旨。( 6 分) 答: 六、( 15 分) 18在文中橫線處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使上下文連貫起來。將答案寫在文段下面對應的序號后。( 4 分) 語言的形式, 能是美的, 它有整齊的美,抑揚的美,回環的美。這些美都是音樂所具備的, 語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說是語言的音樂美。在音樂理論中,有所謂“音樂的語言”;在語言形式美的理論中, 應該有所謂“語言的音樂”。 音樂和語言不是一回事, 二者這間有一個共同點:音樂和語言都是靠聲音來表現的。 19下面的材料從四個方面對二胡作了介紹,請篩選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內容,壓縮成一段文字,不超過 60 個字。( 5 分) 二胡是中國的一種很奇妙的樂器,是胡琴的一種,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構造很簡單:由一根長約 80 厘米的細細的木制琴桿、內外兩根琴弦、琴桿下端的蒙著 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構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馬尾做的琴弓演奏,這與小提琴同樣用馬尾做琴弓是一樣的。二胡聲音低沉圓潤,聽起來略帶憂傷,常用來表達比較深沉的情感。二胡產生的歷史悠久,又比較容易學習,因此是深受中華民族喜愛的樂器,是中國民間普及率比較高的樂器。 二胡是 20請在“家園”和“思念”中任選一個詞,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寫三個句子。要求每個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擬兩種修辭寫法,三個句子的內容有內在聯系。( 6 分) 示例: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 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答: 七、( 60 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與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一只老鷹從鷲峰頂上俯沖下來,將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 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于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撲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只什么鳥,牧羊人說:“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問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齊魯語文網” 整理校對) 2006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參考答案 一、 (12 分,每小題 3 分 ) 1. D 2 B 3. A 4.C 二、 (9 分,每小題 3 分 ) 5 B 6 B 7. A 三、 (9 分,每小題 3 分 ) 8 C 9 C 10 B 四、 (23 分 ) 11 (10 分 ) (1) 從縣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長官,近代從未有過這樣的事。 (2) 在幾個郡待過,遇見會引發貪欲的事,始終不改變自己心性,妻子兒女挨餓受凍,如同極貧窮的人。 12 (8 分 ) (1) 分為兩個層次。 前四句為第一層次,分別寫了石、竹、牧童、老牛四個物象,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后四句為第二層次,寫了作者由畫中的內容而生發出的感想。 (2) 一種自然平和的田園生活。 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實際上作者對石與竹同樣憐愛;因為在作者 心目中,竹、石都代表著一種田園生活,無論是牛角礪石還是牛斗殘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見到的。 如答成“作者認為竹、石的寓意是一種堅韌的品格、高尚的節操,作者對竹、石的憐愛表現出他對品節的珍視”,也可以。 (1)能面刺寡人之過者上書諫寡人者 能謗譏于市朝 門庭若市 時時而間進 (2)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為伊消得人憔悴 驀然回首 燈火闌珊處 五、 (22 分 ) 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