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省道云壽線(景寧境)路面整治工程.doc_第1頁
52省道云壽線(景寧境)路面整治工程.doc_第2頁
52省道云壽線(景寧境)路面整治工程.doc_第3頁
52省道云壽線(景寧境)路面整治工程.doc_第4頁
52省道云壽線(景寧境)路面整治工程.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文字說明第一節編制依據及原則1、編制依據(1)2007年度52省道云壽線(景寧境)路面整治工程招標文件、技術規范及有關文件;(2)2007年度52省道云壽線(景寧境)路面整治工程施工設計圖;(3)交通部頒發的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公路工程國內招標文件范本和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4)結合本地區施工條件和本公司從事同類型工程施工的實踐經驗和設備。第二節工程概況1、項目環境(1)項目地點52省道云壽線北起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經景寧縣,南接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與53省道麗浦線、56省道瑞東線、58省道分泰線等重要干線公路相互貫通,是云和、景寧等縣(市)連續泰順等縣(市)的重要通道之一。本次招標為景寧縣境內21公里路面大、中修等項目。2、工程概況(1)工程簡介52省道云壽線(景寧境)2007年度路面整治工程全長21公里:其中大修路線長10.35公里;中修路線長10.65公里;破板修復起點樁號K26+750,終點樁號K28+000(破板修復長度595m,共119塊)。大修共分兩段:第一段K24+250K26+750路段,路線長2.50公里,路基寬度為12.0m;第二段K48+400K56+250路段,路線長7.85公里,路基寬度為8.5m。中修:K33+900K44+550路段,路線長10.65公里,路基寬度為8.5m。(2)技術標準本工程按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J001-94);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06);(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30-2003)等標準規范設計,本工程為二級公路山嶺重丘標準,計算行車速度為40Km/h,設計荷載汽10、掛100。路面設計標準軸載為BZZ100。(3)主要工程內容a路面工程(見下表)合同段起訖樁號長度(m)原路面形式改建形式備注1K33+900K44+55010650瀝青混凝土路面處理舊路面病害,加鋪瀝青砼:5cmAC-16中粒式瀝青砼K26+750K28+000595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路面破板修復結構為22cm厚、抗拆強度4.5Mpa、水泥混凝土面層+20cm+C15貧混凝土基層K24+250K26+750K48+400K56+25010350瀝青混凝土路面對原路基路面嚴重病害處理后,采用4cmAC-13細料式瀝青砼+5cmAC-20中粒式瀝青砼+20cm5%水泥穩定碎石(4)合同段劃分監理合同號施工合同號起止樁號里程(km)主要工程內容備注11K24+250K26+750K37+900K44+550K48+400K56+25021.00路面整治、路面、擋土墻、排水、安全設施等工程K26+750K28+0000.595混凝土路面修復3、合同工期合同工期4個月。第三節設備、人員動員周期和設備、人員、材料運到施工現場的方法一、設備、人員安排如果本投標人中標,我們擬投入精良的設備和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來保證本工程的施工質量和進度。(一)工程測量方面,我們擬投入經緯儀、自動安平水準儀。在人員安排上,本投標人擬任命具有多年施工經驗的人員擔任本工程的項目經理和總工;各分項、分部工程及部門負責人均由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針對本合同工程實際情況,特別抽調有同類型工程施工經驗的施工人員、技術人員負責現場施工,以保證優質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詳細的機械設備和人員安排見擬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投入本工程主要職員資歷表。(二)設備、人員動員周期如果本投標人中標,我們將根據工程的實際進度需要,分期、分批組織設備和施工人員進場。根據本工程情況,本投標人初步打算:第一批設備和人員在接到中標通知書后7天內進場,主要為項目經理和總工帶領主要工程技術、機械、材料等有關人員進駐場地。主要進行以下工作:1、詳細調查工程施工有關資料,做好業主組織的與設計部門的技術交底工作;2、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3、進行路線復測工作及有關材料的取樣試驗工作;4、進行項目部駐地和生產、生活設施的建設;5、辦理有關臨時用地的借用手續及其他各種政策處理工作;6、簽署有關材料和購貨合同;7、根據經監理及業主審批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各種材料和施工人員的進場時間表,報有關部門進行落實,調運設入本合同工程的各種材料、設備及人員。(三)主要的設備、人員、材料運到施工現場方法根據本合同段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本投標人計劃通過現有道路將投入本合同的設備、人員等運到施工現場。材料可以采用老路運輸到達。第四節施工部署一、施工部署指導思想(一)根據本公司建立的質量保證體系,發揮我公司的技術、管理和裝備優勢,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全心全意為業主服務,千方百計滿足業主需要。優化生產要素組合,嚴格“人、機、料、法、環、測”等六個造成質量波動因素的管理,認真執行各項有關標準,確保每道工序受控,全面實現各項施工目標,建設業主滿意的工程。(二)本工程可分為施工準備工期、排水工程施工工期、防護工程施工工期、安全設施施工工期、路面基層施工工期、路面面層施工工期、竣工掃尾工期,通過工序間合理搭接、平衡協調及動態的計劃調度,緊密地組織成一體。(三)本工程施工期間以工程進度及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為控制前提,一切施工團體直轄市管理即人、料、物應首先滿足以上先決條件,以確保施工總進度計劃達到要求。(四)組織計劃施工內容有路基處理、防護、安全設施、路面等工程,為加快施工進度,對于這些施工內容應實行充分的交叉施工,作為承包方我們將編制一份嚴密的施工進度網絡計劃,并抓住其中的關鍵環節。二、施工總體部署原則本工程施工結構情況繁簡不一,施工難度也有一定差異。根據本工程的現場情況和本公司施工管理資質配備情況,施工總體部署確定以下原則:(一)我公司中標后立即組織項目管理班子進駐現場,實施施工前期準備工作。(二)根據工程質量要求,總工期為主控項目,工程質量目標控制也以其為主控項目。(三)由于本工程由路基施工隊及路面施工隊組成,故將充分利用平面、立面和時間組織立體交叉施工,平面方向流水施工,開工后排水、防護、路面等進行流水施工,從而為整個工程的提前竣工創造條件。三、施工總程序(一)施工階段劃分根據施工情況分析,整個工程施工可劃分為以下幾個施工階段:1、施工準備階段計劃安排時間7天2、排水工程施工階段計劃安排施工時間60天3、擋墻工程施工階段計劃安排施工時間60天4、安全設施施工階段計劃安排施工時間50天5、路面基層施工階段計劃安排施工時間92天6、路面面層施工階段計劃安排施工時間102天7、竣工掃尾計劃安排施工時間10天以上七個施工階段組成系統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遵循“平行流水、立體交叉”的法則來組織施工,使相關的施工階段做到銜接緊密,穿插有序。四、施工總進度計劃(一)根據業主工期要求,結合本公司自身實力和選定的施工方案,以及對本工程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力度,確定本工程總工期為4個月。(詳細施工進度計劃,見附后施工進度計劃表)(二)施工總進度計劃從全局出發,注重整體效果,統籌安排排水工程施工、防護工程施工、安全設施施工、路面基層施工、路面面層施工等分項工程的施工程序和工期計劃。(三)總進度計劃安排的原則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附屬”盡量縮短水泥砼老路處理部分及排水、防護施工工期,為路面基層及路面面層打開工作面,便于精工細作,創造精品工程。(四)在工期緊迫的情況下,必須以“倒計時”的方式,以“大滾動、大流水、動態管理”為指導,采用“二級網絡、五級計劃”分級管理的模式,建立工期預警系統,基本要點是以業主提出的指導計劃為前提,一級網絡為目標,形象控制為框架,子網絡為保證,小流水為補充,階段計劃為輔助,保證計劃的連續性、均衡性和可實施性。實施網絡和計劃控制的意義在于:在網絡計劃的執行過程中,通過落實技術組織措施,確保人員調配、材料供應、機械設備、資金調撥、技術準備滿足計劃周期內的需要,跟蹤檢查計劃的實施情況,及時反饋信息,再采取相應措施,在全場組織動態平衡,通過對計劃的制訂執行跟蹤反饋修訂執行,有效地控制施工進度,保證業主的投資有效。五、部署方案根據建設方提議的4個月施工期限以及現場實際情況,對各工序施工作如下部署:(一)臨時設施以及前期需用機械在進場后的7天內完成及到場,以利工程的順利進行。(二)邊溝、排水溝工程:C20砼邊溝:2852.4m3,C20砼排水溝:59.3m3,C30砼蓋板:44.2m3,鋼筋:3341kg。設立一個專業施工隊,配齊木模工、砼工等各工種進行流水施工,750L砼攪拌機2臺以及平板式振動機和插入式振動器、施工人員30人左右,以保證進度。(三)擋墻工程:7.5級砂漿片(塊)石擋土墻:1695m3,7.5級砂漿片(塊)石護面墻:480m3。擋墻工程配施工人員30人左右,保證在施工期內完成,配置砂漿攪拌機1臺,自卸拖拉機2輛。(四)路面工程:厚200m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91277m2,厚150mm級配碎石墊層:4467m2,粘層:105529m2,封層:87230m2,厚40mm的AC-13細粒式瀝青混凝土:84032m2,厚50mm的AC-16中粒式瀝青混凝土:81962m2,厚50mm的AC-20中粒式瀝青混凝土:84032m2,瀝青砼面層:23968m2,厚220mm水泥混凝土面板:2823m3,挖除220mm老水泥路面面層:2823m2,挖除老水泥路面基層:2823m2,挖除土路肩:22930m2,挖基層:5520m2,挖舊瀝青路面:6270m2,原路面病害處理:55465m2,C15貧混凝土基層:28823m2。計劃工期為102天左右。配置40T/H瀝青拌和機1套,200T/H強制式粒料拌和機1套、自動找平瀝青攤鋪機2臺、雙鋼輪壓路機3臺、輪胎壓路機2臺、裝載機3輛、灑水車2輛,15輛自卸汽車,瀝青灑布車2輛,施工人員100人左右。(6)安全設施及預埋管線工程:波型梁護攔:4215m,波型梁護攔升高:2060m,單柱式交通標志:1處,單懸臂交通標志:20處,里程碑:21個,百米樁:188個,黃色中心振撼標線:25道,加熱型反光標線:8451.3m2,橡膠減速帶:130m,道口標柱:20個,墻式護欄:68道。設立一個專業施工隊,施工人員30人左右。根據以上安排,總需配置40T/H瀝青拌和機1套,200T/H強制式粒料拌和機1套、自動找平瀝青攤鋪機2臺、雙鋼輪壓路機3臺、輪胎壓路機2臺、裝載機3輛、灑水車2輛,15輛自卸汽車,瀝青灑布車2輛,L750砼攪拌機3臺套,震動設備2套。其他輔助材料待進場后確定。綜上所述的安排部署,施工準備7天,排水、擋墻、涵洞、路面為主導工序在4個月內完成,滿足業主建議工期。第五節施工準備一、施工現場準備在與業主進行合同簽訂的同時,開始施工現場準備工作,施工現場準備工作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復查和了解現場復查和了解現場的地形、地質、氣象、水源、電源、料源或料場、交通運輸、通信聯絡以及城鎮建設規劃、農田水利設施、環境保護等有關情況。(二)確定工地范圍應根據施工圖紙和施工臨時需要確定工地范圍。(三)清除現場障礙施工現場范圍內的障礙如建筑物、暗穴、水井、各種管線、道路、灌溉渠道、民房等必須拆除或改建,以利施工的全面展開。(四)作好現場規劃根據現場情況,臨時用地在項目部附近租地1650平方,建造臨時用房以及拌和場地,辦公室設程控電話1臺,以保證與監理、業主能及時聯系。(五)道路安全暢通道路施工需要許多大型的車輛機械和設備,原有道路及橋涵能否隨此種重載,需要進行調查、驗算,不合要求的應作加寬或加固處理,保證道路安全暢通。(六)機具設備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其中大、中型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更是施工的主力。在以往施工時,常因某一關鍵機械(或設備、車輛)跟不上而嚴重影響施工,造成很大浪費。這種現象多為準備工作不充分或計劃不落實所致。因此,根據現有裝備的數量、質量情況和周密的計劃,分期分批地組織進場。其中需要維修、租賃和購置的,應按計劃落實,并要適應留用備份,以保證施工的需要。(七)材料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材料、除水泥等主要外購材料外,還有砂、石材料等大量的地方材料,材料費占到工程總費用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其費用高低直接關系到工程造價。同時,材料的品質、數量、以及是否及時供應也是決定工程質量和工期的重要環節。材料準備工作的要點是:品質合格、數量充足、價格低廉、運輸方便、不誤使用。在保證材料品質的前提下,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廣泛調查料源、價格、運輸道路、工具和費用等,做好技術經濟比較,擇優選用,同時根據使用計劃組織進場,力爭節省投資。(八)現場用水、電及預制場地1、施工現場供水方案由于施工現場建設單位未指定自來水接入口,根據實際情況,預計從附近村莊中取水。施工用水總管50,分管為30可滿足要求。在臨時場地上設二只三通龍頭、攪拌機邊設一只三通龍頭,以方便接水。生活用水與施工用分設管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