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媒介語對比實驗研究(轉載上)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媒介語對比實驗研究(轉載上)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medium language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提要:媒介語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調查媒介語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筆者以krashen語言輸入理論和中國傳統的教學理論為依據,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對比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表明:大學英語教學中,以英語為課堂教學媒介語的教學效果優于以英漢雙語為課堂教學媒介語的教學效果。關鍵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媒介語 實驗abstract: medium langu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assroom 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medium language play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author made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for two years. the experiment is based on krishnas input theor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inciple.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o teach english to non-english majors, using english as the medium language is more efficient than using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medium language experiment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引言: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是在漢語環境下進行的英語教學,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現在:一、有別于國外的二語教學。目前國內的外語教學學術刊物討論較多的是發端于國外的二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而我國大學中進行的大學英語教學屬于外語教學,是在中國國內非英語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嚴格來講,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有別于在英美等講英語國家的環境中對移民進行的英語教學,其區別在于中國國內缺少使用英語的語言環境。而缺少英語語言環境對英語學習的效果影響極大。沒有英語語言環境,學習者遇到的困難,特別是聽說等實際使用英語的困難要比有英語環境的條件下大的多。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不能籠統地與國外的二語教學相提并論。二、有別于國內的英語專業教學。大學英語教學和英語專業教學規模相差很大,我國每年有好幾百萬大學新生學習大學英語,而英語專業學生每年僅有幾萬人。另外,大學英語教學是對non-english majors進行的教學,在師資力量、班級規模、總課時數、課程安排和教學目標等方面與英語專業有諸多差別。三、大學英語教學情況復雜。主要表現在重點大學和非重點大學由于辦學條件和學生素質差別而導致的較大的教學上的差異。鑒于大學英語教學所具有的上述特殊性,我們應當對它進行專門研究,以便找到并發現其特殊的教學規律,從而為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服務。為了深入探索大學英語教學的規律,筆者全面仔細地分析研究了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過程,把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各項要素用以下的分解圖進行表述。 詞匯能力 閱讀能力 課堂教學 英語綜合能力 (聽說實際能力,課外學習 實用英語能力) 聽說能力 寫作能力 根據上圖,大學英語教學過程分為三部分:(1)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這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教學的觀點出發,課堂教學占有首要的位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指導,因而課堂教學在某種意義上支配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但同時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對課堂教學又有一定的制約和反撥作用。(2)四項語言能力的獲得。語言能力的獲得受課堂教學和學生課外自主學習共同支配。這四項能力包括:詞匯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四項能力每兩項之間皆互為條件、相互促進。(3)英語綜合能力。學生在課堂教學和課外自主學習的條件下,通過四項能力的習得,培養和形成英語綜合能力。根據分解圖,要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首先是要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最重要的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向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輸入和學習指導,因此,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語言輸入的重要渠道。眾所周知,語言輸入對外語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大學英語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語言輸入。課堂教學的媒介語直接關系到語言輸入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媒介語進行研究。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媒介語,是指英語和英漢兩種語言。那么,在中國國內進行的大學英語教學,到底應該使用哪種語言作為課堂教學的媒介語?這個問題在理論上已經解決。教學大綱對14級基礎階段各級教學的具體要求都包括“能聽懂英語講課”。但在實踐中不少學校在教學中目前還未完全達到用英語講課的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學堯在中國高等教育2002年第8期發表的文章中談到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時指出:“.老師上課時主要以用中文講授語法為主”。在國外,對用外語教外語的問題已經有過大量的研究。h. h stern對這個問題曾經作過概括。他指出,對于青少年學生學習另外一種語言,在開始階段,教學中有控制地使用雙語更為合適,隨著學習的加深,應當逐漸向以外語教外語的方向發展(h. h stern,1996)。筆者認為這種認識也適用于我國的英語教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小學英語教學不斷加強,大學新生的英語水平逐年提高。根據目前我國英語教學情況,從大學開始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已經具備了應有的條件。但是近年來,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的媒介語基本上還是英漢雙語(鄭樹棠,1997)。根據鄭樹棠的調查,全部用英語(2.6%)和幾乎全部用英語(24.6%)講課的大學英語教師加起來僅占教師總數的27.2%。筆者最近在一所非重點的本科院校作了調查,全部用英語和幾乎全部用英語講課的教師不到20%。據筆者所做的調查,我國目前把英語作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媒介語來使用的現狀是,重點院校比非重點院校情況較好。對于大學英語教學使用英語作為媒介語講課,目前還有一定的爭論,特別是在非重點院校,爭論比較激烈。一部分教師和學生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需要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而另外有一部分教師和學生則認為用英語講課學生聽不懂,教學效果不如用英漢雙語講課。對于究竟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哪種媒介語更有利于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問題,近年來還沒有看到國內外語教學學術期刊上登載有關的實驗研究和討論。大學英語教學,在改革開放以前,基本上是以母語為主的語法翻譯法。改革開放以后,大學英語教學發展很快,到1997年,鄭樹棠教授的調查結論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基本上是英漢雙語授課。六年過去了,筆者認為隨著形勢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課堂上英語的使用程度。全國高等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水平都需要進一步提高,其中包括非重點院校。非重點院校占我國大專院校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理應得到一定的重視。研究這類院校中大學英語教學媒介語使用英語進行教學的情況,對我國在加入wto以后,為適應國際形勢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出的更高要求而謀求全面提高質量有著普遍的現實意義。另外,據調查,現在使用英語作為課堂教學媒介語的大學英語教師不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這種狀況顯然已經落后于目前各大學積極開展用外語講授專業課的形勢。筆者認為,既然其他專業都已經在開始直接用英語講課,那么,作為工具課,大學英語更應當用英語來直接講授。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研究大學英語教學媒介語使用的情況和使用效果,確實很有必要。筆者多年來從事非重點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為了尋找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途徑,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選定課堂教學媒介語作為實驗目標,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課堂教學媒介語對比實驗。2. 實驗的理論根據根據krashen語言輸入理論,語言輸入是語言學習的根本途徑,語言輸入應當為 i +1(其中 i為學生已知的語言成分)。i + 1表示語言輸入應略高于學生的已知語言水平。這種理論觀點和我國傳統的教學理論吻合。按照我國傳統教學理論和原則,語言教學和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之間應當有一個信息差,即語言教學內容和難度應當高于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水平,使學生必須通過努力,運用已有的語言知識才能掌握和運用新的語言知識。根據中西方教學理論,筆者認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媒介語應當使用英語,應當盡量少用漢語(練習中的英譯漢和漢譯英除外)。因為用英語教英語才能使課堂語言輸入高于學生已知的英語語言水平,而用漢語教英語則做不到使學生所得到的英語語言輸入高于已有水平。課堂教學少使用漢語還因為母語對外語學習有很大的干擾作用。母語的習得與外語的學習有很大的差異。學習外語以前大腦中已存在根深蒂固的母語體系,已建立起一整套固定的思維模式和聯想形式。學習外語時,由于外語在語言和文化等方面與學習者的母語有大量差異,所以容易跟學習者大腦中已存在的固定的母語思維模式發生沖突,給外語學習造成困難。研究表明,母語在一定情況下是干擾外語學習的根源。對于母語為漢語的英語學習者來說,由于英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系,兩種語言和文化中的差別較其它拼音文字語種之間的差別更大,所以漢語在英語學習中對英語學習的干擾更大。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以英語為媒介語,可以克服母語(漢語)在課堂教學中的干擾作用,同時能夠充分發揮英語語言的輸入功能,創造課堂英語學習的環境和氛圍。這對學生所接受的英語語言輸入量,對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對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以及對提高英語的聽說能力,對全面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等方面很有好處。另外,教師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英語作為媒介語,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還可以起到示范和導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3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媒介語實驗兩年前,筆者所從教的學院隨機分配給筆者兩個自然班,經濟法班(以下簡稱class 1)和食品發酵班(以下簡稱class 2)。筆者把這兩個班學生的入學成績輸入電腦,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 統計后,整理如下表(表1)。 表1:入學成績統計分析表nmeanstd. deviationsig.class 13373.52766.2836.533class 23070.88887.1976根據表1,兩個班的平均成績雖有一定差別,但標準差差別不大,學生成績分布離散程度差別不顯著,sig.值為0.533 0.05,兩個班的成績差別在統計學的意義上也不顯著,基本符合實驗條件。因此,筆者設計并實施了這次教學實驗。3.1實驗的設計 3.1.1 實驗的目的檢驗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媒介語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媒介語選擇英語和英漢雙語,實驗對比這兩種媒介語的課堂教學效果。 3.1.2 實驗對象兩個自然班。兩個班的大學英語入學成績在筆者所從教的學院屬于較低檔次。 3.1.3 實驗假設 零假設:以英語為媒介語的課堂教學效果與以英漢雙語為媒介語的課堂教學效果沒有區別。 3.1.4實驗過程和實驗方法 本實驗的自變量為課堂教學媒介語:1、英語。2、英漢雙語。實驗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一學期。兩個班同時采用英語作為課堂教學的媒介語進行教學。第一學期結束,兩個班統一參加全院的大學英語一級考試。第二階段:第二學期到第四學期共三個學期。從第二學期開始,對入學平均成績較低的class 2仍堅持用英語教英語,對入學平均成績較高的class 1改用英漢雙語教學。入學時,對新生就聽力、閱讀、詞匯等部分單項進行了摸底測試。每學期結束,兩個班的學生同時參加全院統一考試,第三學期結束,除參加全院三級考試外,還參加天津市的全市三級統一考試。第四學期結束,參加全國四級統考。在用英語作為媒介語進行的教學中,課堂所用英語詞匯盡量使用學生容易理解的常用詞匯,盡量使用課文內容中出現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詞匯,力爭使大多數學生能夠聽懂,為學生提供可理解性的課堂語言輸入。在英漢雙語教學中,使用英漢兩種語言進行講解。最后通過比較兩個班的成績,并通過分析兩個班的成績差別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以及通過對兩個實驗班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來論證3.13的實驗假設是否正確。 3.1.5嚴格控制影響實驗結果的其他因素 教學實驗中,除自變量媒介語外,其它教學方面,兩個班嚴格保持一致,嚴格控制影響實驗結果的其它因素。教材,教案,學生作業量,作業批改,教學進度,周課時數和總課時數等完全相同。除課堂活動外,不增加其它任何教學活動,兩個階段的教學活動都嚴格控制在課堂活動范圍內。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具體到每節課的教學方法,除媒介語不同外,兩個班都嚴格保持相同,精讀、泛讀、聽力等不同課型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努力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講課既注重傳統的精講多練,又注重比較流行的師生互動,雙人及小組討論等課堂活動,力圖把傳統教學法與交際法等現代教學方法融為一體。學生參加的測試cet-1, cet-2, cet-3都是全院統一出題和交叉評卷。cet-4為全國統考。另外,為了不影響實驗結果,本實驗計劃和實驗目的不告訴學生,僅為筆者本人掌握。 3.1.6 實驗的分析方法和實驗時間 使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進行統計分析。實驗時間:兩年。3.2 實驗成績數據統計分析 3.2.1 入學成績和院內歷次成績統計分析兩年實驗結束后,筆者把兩個班學生的入學成績和院內統一組織的歷次考試成績(一級、二級、三級)輸入電腦,使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 加以統計分析(見表2)。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媒介語對比實驗研究(轉載中)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medium language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表2:教學實驗成績統計對照表n meanmean differencestd. deviation入學成績class 1class 2333073.527670.88882.63886.28367.1976第一階段實驗成績(cet-1)class 1class 2333074.671171.80772.86349.40558.1683第二階段實驗成績(cet-2, cet-3)class 1class 2333064.763267.1923 -2.42919.25748.4736class 1class 2333068.758675.9231 -7.16757.61889.2344表2顯示,經過第一階段實驗后,與入學成績相比,兩個班學生的cet-1平均成績同步上升。class 1從入學成績73.5276上升到74.6711,class 2從入學成績70.8888上升到 71.8077。成績同步上升的原因是兩個班同時使用英語作為課堂教學的媒介語,所以教學效果相同。同時,兩個班成績的標準差也同步上升,class 1從6.2836上升到9.4055,class 2從7.1976上升到8.1683,標準差同步上升說明兩個班學生成績離散程度同時加大,這說明兩個班都有部分學生不適應用英語教英語。表2同時顯示,在第二階段教學實驗中,兩個班的平均成績對比發生了變化。class 2由原來入學成績和cet-1成績都低于class 1,經過第二學期一個學期堅持使用英語教學后,cet-2成績超過class 1。兩個班cet-2平均成績分別為:64.7632(class 1)和67.1923(class 2)。這個成績初步顯示了用英語作為媒介語的課堂教學效果優于用英漢雙語作為媒介語的課堂教學效果(class 1第二學期改用英漢雙語進行教學)。表2還顯示,兩個班cet-3的成績繼續保持cet-2平均成績的趨勢,class 2繼續領先于class 1,而且領先的優勢繼續擴大,兩班平均成績分別為:75.9231和68.7586,class 2比class 1平均成績高出了7.1675。這個結果進一步顯示用英語作為媒介語的課堂教學效果優于用英漢雙語作為媒介語的課堂教學效果。從表2還可看出,class 2成績的四個標準差依次為:7.1976, 8.1683, 8.4736, 9.2344,呈上升趨勢,這說明該班學生成績離散程度逐漸加大,離散程度加大說明使用英語作為課堂教學的媒介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成績兩極分化擴大的趨勢,表明該班有少數學生不適應這種教學方法,導致同學之間成績距離拉大,從而使標準差增大。同時,這也是由于教學采用自然班教學,沒有對學生按大綱要求進行分級教學的原因。為了檢驗實驗的教學效果是否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筆者進一步使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 對兩個班的上述成績加以統計分析(表3)。 表3:成績顯著性統計分析表tsig.(2-tailed)入學成績class 1class 21.4991.467.140cet-1 class 1class 2.820.842.415cet-2class 1class 2-1.066-1.085.290cet-3class 1class 2-3.151-3.118.003 表3顯示的數據表示兩個意義: 一、cet-1與入學成績相比,sig.值由0.140增加到0.415,這表明顯著性下降,兩個班成績的變化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原因是第一學期兩個班課堂教學都同樣使用英語作為課堂教學的媒介語來進行教學。二、cet-2與cet-1成績相比,sig.值由0.415減少到0.290,表現出顯著性呈上升趨勢。cet-3與cet-2成績相比,sig.值進一步由0.290減少到0.003,表現出顯著性繼續呈上升的趨勢。cet-3的sig.值0.0030.05,說明class 2成績對于class 1成績的相對提高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這個結果就推翻了3.13的實驗假設:課堂教學媒介語使用英語的效果與使用英漢雙語的效果沒有區別。實驗結果證明兩者的效果確有區別:前者的效果優于后者。3.2.2 入學摸底成績和天津市三級統考成績分析對比在3.2.1對入學成績和院內歷次成績統計分析之后,筆者又把兩個班入學摸底成績(僅包括聽力和閱讀兩部分,詞匯測試成績丟失)和天津市三級統考成績進行了分析對比(見表4)。表4 入學摸底成績和天津市三級統考成績分析對比表入學摸底(聽力)市三級統考(聽力)入學摸底(閱讀)市三級統考(閱讀)市三級統考(總成績) class 1 8.43 11.54 23.62 29.17 71.18class 2 8.07 14.73 22.95 34.21 84.87 表4顯示,在聽力方面,在市三級統考中,class 2 由入學摸底測試成績比class 1低0.36分上升到比class 1高3.19分,這顯示出用英語作為媒介語進行教學對學生聽力的提高有顯著效果。在閱讀方面,class 2 由入學摸底測試成績比class 1低0.67分上升到比class 1高5.04分,提高的幅度也比較大。筆者分析原因是由于課堂上用英語講課,提高了學生的聽力,同時也使學生課前和課后閱讀量和閱讀強度加大的緣故,并且隨著閱讀能力提高,使許多同學養成閱讀習慣,自動加大閱讀量,形成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狀態,因而成績提高很快。從市三級統考的總成績來看,class 2 由入學成績(這里指高考入學成績)低于class 1(見表1)上升到比class 1高13.69分。兩個班成績出現了顯著差別。從總成績對比以及聽力和閱讀成績的提高還可以推斷出class 2的學生在詞匯和寫作方面也有提高(盡管缺乏具體數字)。以上對兩個班入學摸底成績和天津市三級統考成績的分析對比進一步推翻了3.13所做的關于以英語為媒介語的課堂教學效果與以英漢雙語為媒介語的課堂教學效果沒有區別的假設,證實了3.2.1 所做的入學成績和院內歷次成績統計分析的結果的正確性。(說明:入學摸底只對聽力和閱讀等部分單項能力進行測試,同時由于天津市三級統考成績只公布班級成績,不公布個人成績,因而不能用spss對成績進行統計分析。)3.2.3 四級成績分析對比兩個班的四級統考成績也沒有使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 進行統計分析。原因是學院允許class 1的學生提前一個學期參加四級統考(沒有通過四級的學生第四學期結束又參加了一次四級考試),所以四級成績兩個班沒有統計學上的比較意義。另外,近年來,四級考試由于種種原因,只公布考生個人的總成績,已不再公布考生聽力、閱讀、詞匯與語法、完型填空、寫作等各單項的具體成績。所以,表5僅用來進行四級通過率比較。 表5 四級通過率比較表 班級 高于全院四級通過率百分數 class 1 3.63% class 2 13.93% 表5顯示,盡管class 1的學生比class 2的學生多參加一次四級考試,但入學成績較好的class 1的四級通過率比class 2反而低了10.3%,顯然,這說明使用英語作為課堂教學媒介語有明顯的優勢。由于兩個班的入學成績在全院同類班級中都是較低的,而兩年以后class 2四級通過率高于全院同類班級平均通過率13.93%,在全院大部分教師沒有使用英語作為課堂教學媒介語的情況下,這個數據事實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優于使用英漢雙語的教學效果。 3.2.4 聽說能力的對比分析 通過四個學期的教學活動,兩個班的聽說能力在第三學期開始表現出差異,第四學期則發生了較明顯的差異。根據平時積累的課堂評分記錄,堅持用英語作為媒介語教學的class 2全班平時平均成績為3.3分(根據平時課堂提問和學生平時課堂聽說能力給學生記分,滿分為5分),而class 1全班平均成績為2.8分。class 1的學生大部分在課堂上不愿開口講英語,而class 2的學生在課堂上則表現得比class 1要積極活躍的多。class 1大部分學生學了兩年大學英語,基本上還是“啞巴英語”,而class 2大部分學生有了一定的聽說能力,不少學生有了用英語表達交流的初步愿望。3.3 問卷調查筆者在實驗結束后,立即對上述兩個班的學生就課堂教學媒介語的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的時間是在兩年教學結束時最后一次課上進行。調查的對像是筆者所教的兩個本科班共63名學生。 問卷調查所提的問題是:你認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使用哪種課堂教學語言更好:英語還是英漢雙語?發給學生的3份問卷當堂全部收回,而且全部為有效問卷。(見表6) 表6問卷調查對象和問卷數 問卷對象問卷數收回有效卷數 class 1 33 33 class 2 30 30 調查結果統計如下(表7): 表7 學生問卷統計課堂教學媒介語選擇人數 百分比認為使用英語講課更好 52 82.5%認為使用英漢雙語講課更好 11 17.5%表7顯示,兩個班82.5%的學生支持用英語講課(class 1的學生大部分也支持課堂教學用英語講課),只有17.5%的學生支持用英漢雙語講課。并且,支持用英漢雙語上課的學生多數是班里的差等生。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支持使用英語作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媒介語。4 教學實驗討論對于以上教學實驗,筆者擬作以下進一步的分析與探討。 4.1 用英語進行教學是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更高的教學要求使用英語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對學生和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課堂教學不但能使英語語言輸入大量增加,而且能刺激學生,引起學生大量的英語語言輸出。輸入和輸出相互影響,能夠增強英語語言的學習效果。另外,使用英語教學,能夠保持學生聽課時的緊張感,有利于學生課堂上集中精力,提高課堂的利用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進行這樣的教學,教師和學生一般都需要在課前作更多的準備,在課上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長期堅持這樣的強化學習,英語學習質量必然就會提高。 4.2 發揮母語在學習外語中的積極作用母語在學習外語中有不利的、干擾外語學習的一面,也有有利于外語學習的一面。我們不能忽視母語對外語學習的有利方面。課堂上,少使用漢語,可以避免母語對外語學習過多的干擾,克服母語對英語學習不利的一面。然而,即使在課堂上,有時也不能絕對不用漢語,在有些情況下,比如專有的醫學名詞,就是用英語講許多遍,學生也幾乎沒有人能夠聽懂,這時候講英語的教學效果幾乎等于零。在這種情況下,直接告訴學生漢語名詞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使用英語講課也不能絕對化,英語無法解決的問題,最好還是用漢語講好一些。但就整體而言,我們必須堅持用英語講課的原則,不過不能過分教條。除了在課堂上要堅持用英語講課以外,由于母語有有利于學習英語的一面,所以,在課下,則可以充分發揮母語的這個優勢(例如: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使用母語可以幫助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較快地記憶詞義)。發揮母語優勢的辦法,具體來說,可以通過課堂上用英語講課來實現。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用英語講課,學生為了能夠聽懂老師講課的內容,就要充分作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這樣就促使學生閱讀課外輔導書。目前種類繁多的課外教學輔導書,都是用英漢雙語寫成,這些輔導書給大學生提供了課外利用母語學習英語的條件。學生通過閱讀課外輔導書,就發揮了母語有利于外語學習的方面。現在課外輔導書有很大的市場,學生們幾乎人手一冊。大學英語教學目前正在從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向課堂教學和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雙渠道發展。通過課堂教學使用英語作為媒介語,教師可以把課外輔導書這個令教師頭疼的消極因素轉變成對教學有利的積極因素加以利用。 4.3 實驗的啟示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認識到,用英語作為課堂教學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費縣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 關于農作物種子繁育的常識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裁判員考試交流平臺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之復習計劃與試題答案
- 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流程介紹試題及答案
- 預算管理相關內容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天津市公務員考試省考行測B類歷年真題試卷試題答案解析
- 農業植保員在社會服務中的角色與貢獻試題及答案
- 條理分明游泳救生員職業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項目中的溝通技巧試題及答案
- 北京市朝陽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試題 數學 含答案
- 食品工廠5S管理
- 運輸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下學期4月三模政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屆江蘇省揚州市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2025年一級注冊計量師考試題庫大全及答案
- 衛生院全國預防接種日宣傳活動總結(8篇)
- 2024國家電投集團中國電力招聘(2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大數據在展覽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數學和化學融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