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線應急預案_第1頁
石油管線應急預案_第2頁
石油管線應急預案_第3頁
石油管線應急預案_第4頁
石油管線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庫附件11輸油管道油品泄漏應急預案目 錄1編制依據 (2)2分級 (2)2.1輸油管道泄漏事件 (3)2.2分級 (3)3預測與預警 (3)3.1預測 (3)3.2預警 (3)3.3預警解除 (3)4應急報告 (3)4.1報告程序 (3)4.2報告內容 (4)5應急處置 (4)6應急處置方案 (6)7應急終止 (9)1 編制依據1.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于2002年6月29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1.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

2、次會議通過,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3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43次會議于2001年7月2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13號令,自2001年8月2日起施行。1.4輸油氣管道不停輸機械封堵作業技術規程SY/T6150-1995。1.5中國石化重特大事件應急預案中國石化安2005651號,1.2.15華北分公司應急預案銷售華北安全20078號,2007年1月22日印發并執行。2008年組織修訂,2008年12月31日印發并執行。1.6華北分公司應急預案銷售華北安全20078號,2007年1月22日印發并執行。2分級2.1輸油管道泄漏事件本專項預案涉及的輸油管道泄漏

3、事件系指濟南輸油管理處管轄范圍內發生的成品油管道油品泄漏事件。2.2分級2.2.1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中國石化)級事件:2.2.1.1主干線輸送長時間(7天或7天以上)中斷,或造成的管道停輸時間超過操作規程允許的最大允許停輸時間;2.2.1.2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受傷;2.2.1.3對社會安全、環境造成重大影響,需要緊急轉移安置5000人以上;2.2.1.4造成1000萬元以上經濟損失。2.2.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華北分公司)級事件:2.2.2.1主干線輸送長時間(3天或3天以上)中斷;2.2.2.2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受傷;2.2.2.3對社會安全、環境造成重

4、大影響,需要緊急轉移安置5005000人;2.2.2.4造成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經濟損失;2.2.2.5經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后確定的級事件。2.2.3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濟南輸油管理處)級事件:2.2.3.1輸油管道因人為和自然災害引起的損壞而發生的油品泄漏;2.2.3.2輸油管道上設施損壞及管道腐蝕等原因而引發的油品泄漏;2.2.3.3經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后確定的級事件。3預測與預警根據對輸油管道油品泄漏的預測與預警,應急指揮部應組織有關人員對事件現場進行完整性的評價,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3.1預測3.1.1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輸油管道可能發生或已發生油品泄漏事件的應急

5、報告后,應立即向應急指揮部報告。3.1.2應急指揮部應立即組織相關部門,根據事件發生地的地質情況和管道破損狀態,預測可能造成的后果和管道泄漏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事態,對事件做出如下判斷:3.1.2.1級(中國石化)事件;3.1.2.2級(華北分公司)事件;3.1.2.3級(濟南輸油管理處)事件。3.2預警應急指揮部根據預測結果,應進行以下預警:3.2.1符合濟南輸油管理處總體應急預案第1.7條啟動條件時,應立即下達啟動本專項預案的指令。3.2.2發生應急事件立即按應急報告程序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3.2.3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連續跟蹤事態發展。3.2.4根據應急現場動態和發展趨勢向

6、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聯防單位及附近村鎮進行通報。3.3預警解除事件現場應急終止,應急指揮部宣布預警解除。4應急報告4.1報告程序4.1.1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報告后,立即向應急指揮部報告,第一時間按照總體應急預案圖05(應急報告程序圖)規定的程序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最遲不得超過1小時。4.1.2發生應急事件,事件現場可同時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4.1.3發生級應急事件,濟南輸油管理處可同時向中國石化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4.1.4發生級應急事件,各職能部門按照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分別向對口的上級主管部門報告。4.2報告內容4.2.1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4.2.1.1發現時

7、間、地點和部位、泄漏介質、數量;4.2.1.2人員傷亡情況;4.2.1.3事件簡要情況;4.2.1.4已采取的應急措施;4.2.1.5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嚴重后果。4.2.2在應急事件處置過程中,應急指揮部隨時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應急動態,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4.2.2.1人員傷亡情況;4.2.2.2管道、設施損壞情況;4.2.2.3管道的工藝運行狀況;4.2.2.4現場氣象狀況;4.2.2.5周邊道路交通管制情況;4.2.2.6周邊居民分布狀況及疏散情況;4.2.2.7現場應急物資儲備情況,應急人員、應急設備、應急器材到位情況;4.2.2.8現場應急處置措施的進展情況和效果;4.

8、2.2.9有無次生災害事件發生;4.2.2.10與當地政府的匯報、溝通及當地政府采取的措施情況;4.2.2.11是否需要救援等。5應急處置當符合總體應急預案第1.7條啟動條件時,應急指揮部應立即按照總體應急預案圖06(應急指令下達程序圖)規定的程序,下達啟動本專項預案指令,并進行下列應急處置工作。5.1應急指揮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1.1迅速派出現場應急指揮部人員趕赴現場。5.1.2迅速組織疏散和撤離現場無關人員、車輛。5.1.3迅速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組織實施處置方案,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方案。5.1.4調動內部應急資源,統一指揮搶險工作。5.1.5根據現場需求,組織調動、協調系統

9、內區域聯防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到達現場或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請求支援。5.1.6現場應急指揮部人員到達現場之前,電話指導事發現場進行應急處置。5.1.7指定專人,負責現場與媒體溝通。5.2綜合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2.1連續收集現場應急處置動態及氣象情況,隨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請示和落實指令。5.2.2按照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請求支援。5.2.3按照應急指揮部的指令,通知內部有關人員與系統內區域聯防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迅速趕赴現場。5.2.4組織、協調醫療救護工作。5.2.5負責應急處置的后勤保障工作。5.3安全反打辦應做好以下工作:5.3.1派出現場指揮部的組成人員,參

10、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5.3.2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應急處置和氣象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5.3.3組織、指導警戒組做好應急現場的警戒和疏散工作,維持好現場秩序。5.3.4協調現場環境監測和組織污染防控工作。5.4管道通信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4.1派出現場應急指揮部組成人員,參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5.4.2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應急處置和氣象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5.4.3指導、協調外管線和通訊搶修隊伍應急處置。5.4.4保障應急指揮部現場有關人員通訊暢通。5.4.5組織泄漏油品回收工作。5.5生產技術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5.1派出現場應急指揮部的組成人員

11、,參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5.5.2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應急處置和氣象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5.5.3負責應急物資的購置、運輸工作。5.5.4負責應急物資保管和發放工作。5.6站場應做好以下工作:5.6.1接到報告后,立即按照工藝操作規程及作業指導書進行管道工藝調整或停輸,使其滿足應急現場處置需要。5.6.2在現場應急指揮部人員到達現場之前,落實應急指揮部電話指令,按照應急程序進行先期應急處置。5.6.3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應急處置及氣象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5.6.4按照本專項預案或應急指揮部的指令,組織所屬人員參加應急工作。5.6.5負責現場油氣濃度檢

12、測。5.7警戒組應做好以下工作:根據現場情況,協調當地公安與社會力量做好現場警戒、人員疏散,維護好現場秩序。5.8搶險組應做好以下工作:根據應急現場的需求,落實應急指揮部的指令,組織實施傷員救護、流淌油品圍截、回收等應急工作。5.9搶修隊伍應做好以下工作: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組織實施搶修工作。6應急處置方案6.1應急處置方案的實施原則:6.1.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確保員工和參加應急處置人員的生命安全。6.1.2采取調整、關閉、切斷工藝流程、泄壓措施,最大限度控制油品泄漏量,對泄漏油品及時采取圍堵等防止流淌擴散措施,將其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并及時回收泄漏油品,防止環境污染、火災等次生災害

13、的發生。6.1.3搶修作業應嚴格執行用火作業許可證管理規定實施細則和相關規范、標準、技術要求等。6.1.4根據泄漏介質圈定隔離警戒區域,并不間斷對隔離區域內的油氣濃度進行檢測,嚴格掌握隔離警戒區域周邊的火源情況,防止火災爆炸次生災害的發生。6.1.4.1泄漏介質為汽油時,隔離警戒區域為泄漏油品流淌范圍邊緣的50米以外;6.1.4.2泄漏介質為柴油時,隔離警戒區域為泄漏油品流淌范圍邊緣的30米以外;6.1.4.3處于下風方位的隔離警戒區域應適當擴大,并對隔離警戒區域內和周邊不間斷進行可燃氣體濃度檢測,根據檢測結果調整隔離警戒區域范圍;6.1.4.4設置警示標志(包括警示牌、燈光、報警器等)。6.

14、1.5隔離警戒區域內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嚴禁吸煙,嚴禁使用非防爆通訊工具和電氣,進入的機動車輛必須配戴尾氣火花熄滅器,嚴禁未經批準的一切可能產生火花的行為。6.1.6雷雨天氣時,要根據現場情況采取防雷擊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6.1.7搶修人員必須著防靜電工作服,在隔離警戒區域集中出入口設置人體靜電導除設施,進入人員應觸摸消除人體靜電,嚴禁在隔離警戒區域內更衣。6.1.8為減少油品揮發,降低現場油氣濃度,根據現場需求,可采取在泄漏油品表面覆蓋泡沫或覆蓋吸油氈的方法,但要有防止發生二次污染的措施。處于山坡地段時,可采取挖掘集油坑的措施,收集泄漏油品,控制油品流淌范圍。6.1.9搶修人員要根據現場

15、情況,配戴和穿著空氣呼吸器等個人防護用品,防止中毒事故發生。6.1.10當油品泄漏而引發火災爆炸時,立即啟動火災爆炸應急預案。6.1.11當油品泄漏可能或已發生環境污染時,立即啟動環境污染應急預案。6.1.12發生級、級應急事件時,在公司現場應急指揮部人員未到達現場前,應急指揮部先行履行應急處置職責,待公司現場應急指揮部組成人員到達現場后,現場指揮權向公司現場應急指揮部移交。6.2搶修工作程序6.2.1接到指令后,搶修隊伍在30分鐘內準備完畢并出發,按附表預測時間到達指定位置(不可抗拒因素除外)。6.2.2搶修人員到達現場后,查看現場,布置搶修機具和設備,制定搶修方案并報應急指揮部。6.2.3

16、開挖作業坑和污油外運(抽油工作由搶險組完成),污油清理完成、油氣濃度測試符合要求后,核實管道內壓具備動火條件方可施焊,焊接和防腐要符合相關規范要求。6.2.4搶修完畢后,向調控中心匯報。6.2.5清理現場,待輸油恢復正常后收隊。6.3泄漏點處置措施6.3.1發生圓孔泄漏時,將管道壓力降至允許最低壓力,用木楔或錘捻把孔堵死,然后外焊加強鋼板。6.3.2對于不規則裂縫泄漏,可用帶內襯耐油橡膠墊的多頂絲封堵板,將封堵板用管卡卡緊在管道上,然后根據凹凸情況,分別擰緊各部位的頂絲使封堵板緊貼并堵嚴變形泄漏處。6.3.3盜油閥少量滲漏或不漏時可采取扣鋼帽焊接進行搶修;泄漏量較大時可用引流式封堵器進行封堵。

17、6.3.4對于爆管應采用機械封堵更換新管。6.4當輸油管道泄漏處于穿越或鄰近鐵路、公路、河道等重點地段的應急處置6.4.1切換輸油流程并關閉相關截斷閥門,減少油品外漏量。6.4.2通知搶修隊伍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搶修。6.4.3當泄漏可能危及其安全時,立即向當地鐵路、公路、交通、河道等主管部門報告,請求啟動當地政府部門相應的應急預案。6.4.4立即劃定隔離警戒區域,警戒組負責管理,并將現場隔離區范圍告知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協助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做好隔離警戒區域內的人員和車輛疏散。6.4.5組織搶險隊伍對泄漏油品進行圍堵攔截,立即調動油罐車回收泄漏油品。6.4.6對現場油氣濃度進行檢測,監控泄漏油品的流

18、淌動向,當確定可能或已發生環境污染時。立即啟動環境污染應急預案。6.4.7按第6.2、6.3條要求實施搶修。6.4.8確認現場清理完畢,恢復交通。6.5濟南南部山區管道油品泄漏應急處置6.5.1由華北管網調控中心立即按照工藝操作規程進行調整,使其滿足應急處置需要。當按以上規程進行工藝調整不能滿足需要時,應急指揮部應指令調控中心再做調整。6.5.2立即劃定隔離警戒區域,警戒組負責管理。6.5.3通知搶修隊伍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搶修。6.5.4需要開孔泄壓時應選擇低點處實施開孔。6.5.5組織搶險組對泄漏油品進行圍堵攔截,立即調動油罐車回收泄漏油品,并在泄漏點坡下開挖滲油坑進行污油回收。6.5.6對現

19、場油氣濃度進行檢測,監控泄漏油品的流淌動向,當確定可能或已發生環境污染時。立即啟動環境污染應急預案。6.6截斷閥損壞泄漏應急處置6.6.1立即調整工藝,切斷故障截斷閥兩側就近截斷閥。6.6.2劃定警戒區域,有警戒組負責。6.6.3立即通知搶修隊趕赴現場進行搶修。6.6.4對現場油氣濃度進行檢測,監控泄漏油品的流淌動向,當確定可能或已發生環境污染時,立即啟動環境污染應急預案。6.6.5對泄漏油品進行圍堵、回收。6.6.6如果發生在重點鐵路、公路、河流、環境敏感區,立即向當地鐵路、交通、旅游、環境保護的政府主管部門匯報,請求啟動當地政府部門相應的應急預案。6.7其它地段管道泄漏應急處置6.7.1切

20、換輸油流程并關閉相關截斷閥門。6.7.2通知搶修隊伍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搶修。6.7.3立即劃定隔離警戒區域,警戒組負責管理。6.7.4組織搶險隊伍對泄漏油品進行圍堵攔截,調動油罐車回收泄漏油品。6.7.5對現場油氣濃度進行檢測,監控泄漏油品的流淌動向,當確定可能或已發生環境污染時,立即啟動環境污染應急預案。6.8當輸油管道油品泄漏導致火災爆炸時,同時啟動火災爆炸應急預案。6.9當輸油管道油品泄漏導致人員職業中毒時,同時啟動公共衛生應急預案。6.10搶修的善后處理6.10.1泄漏油品的回收。損壞管段修復后,將泄漏油品從集油坑(土油池、土圍子或其它容器中)泵入油罐車轉運到指定地點處置。6.10.2地

21、面表層的殘油清理。采取吸附置換等方法,并將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環保處置。7應急終止經現場應急處置后,應急指揮部確認下列條件同時滿足,可下達應急終止指令:7.1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應急處置已經終止。7.2輸油管道泄漏部位已修復完畢。7.3輸油管道恢復正常運營狀態。2 環境污染應急預案目 錄1編制依據 (11)2分級 (11)2.1環境污染事件 (11)2.2分級 (11)3預測與預警 (12)3.1預測 (12)3.2預警 (12)3.3預警解除 (52)4應急報告 (52)4.1報告程序 (52)4.2報告內容 (52)5應急處置 (53)6應急處置方案 (54)7應急終止 (56)1編制依據1.1中

22、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于2002年6月29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1.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于1989年12月2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2號,自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1.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1984年5月11日通過,根據19

23、96年5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修正,根據2008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修訂, 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1.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84號,自2000年3月20日起施行。1.6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43次會議于2001年7月2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13號令,自2001年8月2日起施行。1.7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52次常務會議于2002年1月9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44號

24、令,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1.8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20001.9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1.10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安監管危化字200443號。1.11中國石化重特大事件應急預案中國石化安2005651號,2005年11月28日印發并執行。2008年修訂,2008年12月31日印發執行。1.12水體環境風險防控要點中國石化安環200610號。1.13華北分公司應急預案銷售華北安全20078號,2007年1月22日印發并執行。2分級2.1環境污染事件本專項預案涉及的環境污染事件系指輸送作業過程中,由于油品泄漏,導致或可能導致對周邊水源、水

25、體、土壤的污染以及生態破壞的事件。2.2分級2.2.1危險物質相對環境風險數80,等同于進入水體油品的泄漏量100噸為(中國石化)級事件。2.2.2危險物質相對環境風險數4080,等同于進入水體油品的泄漏量50100噸為(華北分公司)級事件。2.2.3危險物質相對環境風險數40,等同于進入水體油品的泄漏量50噸為(濟南輸油管理處)級事件。3預測與預警根據站場所處地理位置和輸油管道走向、地質地貌,針對可能發生的油品泄漏污染事件,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應急指揮部應組織有關人員開展環境風險源的識別和環境風險評價,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3.1預測3.1.1根據站場的環境風險識別,由于油品輸送作

26、業過程中存在油品泄漏等意外因素,會導致或可能導致對周邊水源、水體、土壤的污染以及生態破壞,形成不良社會影響,根據集團公司水體環境風險防控要點(試行),從下述兩個方面對環境風險源進行識別:3.1.1.1從油品可能泄漏的數量和危險性對工藝過程、管道、貯罐等重要設備進行識別;3.1.1.2從事件連鎖效應和事故重疊引發環境污染的可能性進行判別。3.1.2根據確定的環境風險源,從法規要求、可能泄漏最大數量、相關方關注程度、可能遭受的財產損失、環境影響范圍、環境影響可恢復性等六個方面及環境風險源發生環境污染事件的可能性來明確其風險特性。3.1.3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可能發生或已發生油品泄漏污染事件的應急報

27、告后,應立即向應急指揮部報告。3.1.4應急指揮部應立即組織相關部門,根據事件發生地的地理位置和管道破損狀態、油品泄漏量的估算,預測可能造成的后果和油品泄漏所致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事態,對事件做出如下判斷:3.1.2.1級(中國石化)事件;3.1.2.2(華北分公司)級事件;3.1.2.3級(濟南輸油管理處)事件。3.2預警應急指揮部根據預測結果,應進行以下預警:3.2.1符合總體應急預案第1.7條啟動條件時,應立即發出啟動本專項預案的指令。3.2.2通知事件發生站場立即啟動應急程序,并通知各部門進入預警狀態。3.2.3發生應急事件立即按應急報告程序向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3.2.4

28、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連續跟蹤事態發展。3.3預警解除事件現場應急處置終止,應急指揮部宣布預警解除。4應急報告4.1報告程序4.1.1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報告后,立即向應急指揮報告,第一時間按照總體應急預案圖05(應急報告程序框圖)規定的程序向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4.1.2發生應急事件,事件現場可同時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同時報告當地政府主管部門。4.1.3發生級應急事件,濟南輸油管理處可同時向中國石化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4.1.4發生級應急事件,各職能部門按照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分別向對口的上級主管部門報告。4.2報告內容4.2.1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4.2.1.1發現時間

29、、地點和部位,泄漏介質、數量及污染情況;4.2.1.2人員傷亡情況;4.2.1.3事件簡要情況;4.2.1.4已采取的緊急措施;4.2.1.5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和嚴重后果。4.2.2在應急事件處置過程中,現場應急指揮部應隨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應急動態,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盡快了解掌握事態進展情況,并隨時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4.2.2.1人員傷亡情況;4.2.2.2管道、設施損壞情況;4.2.2.3泄漏管道工藝運行條件;4.2.2.4現場氣象狀況;4.2.2.5周邊道路交通管制情況;4.2.2.6周邊居民分布狀況及疏散情況;4.2.2.7現場應急物資準備、應急人

30、員、應急設備、應急器材到位情況;4.2.2.8與當地政府的匯報、溝通及當地政府采取的措施情況;4.2.2.9是否需要求援等。5應急處置當符合總體應急預案第1.7條啟動條件時,應急指揮部應立即按照總體應急預案圖06(應急指令下達程序圖)規定的程序,下達啟動本專項預案指令,并進行下列應急處置工作。5.1應急指揮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1.1迅速派出現場應急指揮部人員趕赴現場。5.1.2迅速組織疏散和撤離現場無關人員及車輛。5.1.3迅速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組織實施處置方案,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方案。5.1.4調動內部應急資源,統一指揮搶險工作。5.1.5根據現場需求,組織調動、協調系統內區

31、域聯防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到達現場或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請求支援。5.1.6現場應急指揮部人員到達現場之前,電話指導事發現場進行應急處置。5.1.7按照總體應急預案中新聞發布要求,負責現場對外新聞發布。5.2綜合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2.1連續收集現場應急處置動態及氣象情況,隨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請示和落實指令。5.2.2按照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請求支援。5.2.3按照應急指揮部的指令,通知內部有關人員與系統內區域聯防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迅速趕赴現場。5.2.4組織、協調醫療救護工作。5.2.5負責應急處置的后勤保障工作。5.3安全反打辦應做好以下工作:5.3.1派出現場

32、指揮的組成人員,參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5.3.2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應急處置和氣象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5.3.3按照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協調消防、公安救援力量。5.3.4組織、協調警戒組做好應急現場的警戒和疏散工作,維持好現場秩序。5.3.5協調現場環境監測和組織防污染防控工作。5.4管道通信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4.1派出現場指揮的組成人員,參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5.4.2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應急處置和氣象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5.4.3指導、協調外管線和通訊搶修隊伍應急處置。5.4.4保障應急指揮部現場有關人員通訊暢通。5.4.5組織泄漏油品回收工作。

33、5.5生產技術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5.1派出現場應急指揮部的組成人員,參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5.5.2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應急處置和氣象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5.5.3負責應急物資的購置、運輸工作。5.5.4負責應急物資保管和發放工作。5.6站場應做好以下工作:5.6.1在現場應急指揮部組成人員到達現場之前,落實應急指揮部電話指令,按照應急程序進行先期應急處置。5.6.2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應急處置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5.6.3按照本專項預案或應急指揮部的指令,組織所屬人員參加應急工作。5.6.4負責現場油氣濃度檢測。5.7警戒組應做好以下工作:根據

34、現場情況,協調當地公安與社會力量做好現場警戒、人員疏散,維護好現場秩序。5.8搶險組應做好以下工作:根據應急現場的需求,落實應急指揮部的指令,組織實施傷員救護、流淌油品圍截、回收等應急工作。6應急處置方案6.1應急處置方案的實施原則:6.1.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確保員工和參加應急處置人員的生命安全。6.1.2采取關閉、切斷工藝流程、泄壓措施,最大限度控制油品泄漏量,對泄漏油品及時采取封堵和防止流淌擴散措施將其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并及時回收泄漏油品,分流無污染的水流,盡量減少污染物排放量,防止大面積環境污染、火災等次生災害的發生。6.1.3搶修作業應嚴格執行用火作業許可證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等相關

35、安全制度。6.1.4根據泄漏介質圈定隔離警戒區域,并不間斷對隔離區域內的油氣濃度進行檢測,嚴格控制非搶險人員進入,嚴格控制隔離警戒區域內一切可能產生火花的行為,嚴格掌握隔離警戒區域周邊的火源情況,防止火災爆炸次生災害的發生:6.1.4.1泄漏介質為汽油時,隔離警戒區域為泄漏油品流淌范圍邊緣的50米以外;6.1.4.2泄漏介質為柴油時,隔離警戒區域為泄漏油品流淌范圍邊緣的30米以外;6.1.4.3處于下風方位的隔離警戒區域應適當擴大,并對隔離警戒區域內和周邊不間斷進行可燃氣體檢測濃度檢測,根據檢測結果調整隔離警戒區域范圍。6.2油品泄漏造成河流污染的處置6.2.1河流污染應急處置:6.2.1.1

36、立即劃定隔離警戒區域,維持現場秩序;6.2.1.2迅速將現場情況報告當地主管部門,并請求其派遣人員趕赴現場;6.2.1.3緊急調撥所需的物資,通知供貨商提供所需污染油品吸附物質;6.2.1.4將污染水體用油毛氈與其它未污染水體隔離,并向污染水域內投放活性炭、麥草、稻草、海綿棕墊等吸附物質;6.2.1.5根據周圍地勢地貌,將污染水體泄放至臨時修筑的排放設施內;6.2.1.6如污染面積過大,應用最快速度搭建圍油欄進行圍控,根據具體情況布放一道或數道圍油攔,防止污染油品向下游擴散;6.2.1.7協助環境監測部門在沿河流設點監測;6.2.1.8如現場情況無法得到控制,應及時修筑臨時排污溝,并向兄弟單位

37、求助。6.2.2靜止水體(湖泊、水庫)污染應急處置:6.2.2.1立即劃定隔離警戒區域,維持現場秩序;6.2.2.2迅速將現場情況報告當地主管部門,并請求其派遣人員趕赴現場;6.2.2.3緊急調撥所需的物資,通知供貨商提供所需污染油品吸附物質;6.2.2.4當污染發生后應將污染水體用油毛氈與其它未污染水體隔離;6.2.2.5如污染過于嚴重可將污染水體泄放至污染物臨時泄放池;6.2.2.6向污染水域內投放活性炭、麥草、稻草、海綿棕墊等吸附物質;6.2.2.7協助環境監測部門在污染水域相關區域內設立水體采樣檢測點。6.2.3土壤污染應急處置:6.2.3.1立即劃定隔離警戒區域,維持現場秩序;6.2

38、.3.2迅速將現場情況報告當地主管部門,并請求其派遣人員趕赴現場;6.2.3.3在地勢較低處開挖儲油坑;6.2.3.4如果被污染土壤周圍安全距離范圍內無水源、河流或距離地面較近的地下水時,可采用置換土壤,然后回收污染物,集中處理;6.2.3.5如果污染土壤距離水源、河流或地下水較近時,可將污染土壤挖出,置換新的土壤,將污染土壤集中處理。6.3當油品污染事件導致火災爆炸時,同時啟動火災爆炸應急預案。6.4當油品污染事件導致人員職業中毒時,同時啟動公共衛生應急預案。7應急終止經應急處置后,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下列條件同時滿足時,向應急指揮部匯報,應急指揮部下達應急終止指令:7.1政府主管部門應急處置

39、已經終止。7.2事故狀態下的污染物排放已得到有效控制。3 通信中斷應急預案目 錄1編制依據 (19)2分級 (19)2.1通信中斷事件 (19)2.2分級 (19)3應急報告 (19)3.1應急事故內部報告程序 (19)3.2分級報告程序 (19)3.3報告內容 (19)4預測與預警 (20)4.1預測 (20)4.2預警 (20)4.3預警解除 (20)5應急處置 (20)6搶修工作程序 (21)7搶修處置 (21)8應急終止 (23)1編制依據1.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自2002年11

40、月1日起施行。1.2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00年9月20日國務院第31次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91號,2000年9月25日起施行。1.3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2001年7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43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13號令,自2001年8月2日起施行。1.4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5年1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7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發200511號,自2005年4月17日起施行。1.5華北分公司應急預案銷售華北安全20078號,2007年1月22日印發并執行。2分級2.1通信中斷事件本專項預案涉及的通信中斷事件系指成品油管道的

41、通信線路或設備發生故障而造成某段或全線通信中斷的事件。2.2分級2.2.1通信光纜大面積損壞或通信中斷8小時以上,為(華北分公司)級事件。2.2.2通信光纜小面積損壞或通信中斷4至8小時以內,為(濟南輸油管理處)級事件。3應急報告3.1應急事故內部報告程序3.1.1通信中斷事件第一發現人應在第一時間上報調控中心。調控中心應立即報告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同時通知管道通信部及通信搶修隊伍。3.1.2接到社會人員報警,應將事件發現人姓名、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信息作詳細記錄,然后對事件進行確認,并及時上報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3.2分級報告程序3.2.1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報告后,立即向應急指揮報告,第一時

42、間按照總體應急預案圖05(應急報告程序圖)規定的程序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最遲不得超過1小時。3.2.2發生級事件,事件現場可同時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3.3報告內容3.3.1發生通信中斷事件時應立即報告,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3.3.1.1發生事件站場名稱、事件發生時間、地點;3.3.1.2線路、設施受損情況;3.3.1.3受影響的范圍等。3.3.2在處置過程中,發生事件的站場應盡快了解事態進展情況,并用快捷方式,向應急指揮部報告,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3.3.2.1線路、設施損壞情況;3.3.2.2事態進展情況、已采取的處理措施和處理效果;3.3.2.3應急人員

43、到位情況;3.3.2.4搶修材料需求情況;3.3.2.5現場氣象情況。4預測與預警4.1預測應急指揮部接到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應急報告后,應立即通知相關部門專業人員到達事件現場,根據現場情況預測可能造成的后果緊急程度、發展事態。對事件做出如下判斷:4.1.1(華北分公司)級事件。4.1.2(濟南輸油管理處)級事件。4.2預警應急指揮部根據上述判斷結果,應進行如下預警:4.2.1發生級通信中斷事件時,立即下達啟動本專項應急預案的指令,同時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4.2.2發生級通信中斷事件時,立即下達啟動本專項應急預案的指令,各站場和相關職能部門采取相關控制措施,并連續跟蹤事態發展。4.3

44、預警解除現場應急終止,應急指揮部宣布預警解除。5應急處置當符合、級通信中斷啟動條件時,應急指揮部下達啟動預案的指令,并進行以下應急處置工作。5.1應急指揮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1.1迅速派出應急指揮部人員趕赴現場。5.1.2迅速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組織實施處置方案,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方案。5.2生產技術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2.1連續收集現場應急處置動態和氣象情況,隨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請示和落實指令。5.2.2負責應急物資的購置、運輸工作。5.2.3負責應急物資保管和發放工作。5.3安全反打辦應做好以下工作:做好應急現場的警戒和疏散工作,維持好現場秩序。5.4綜合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4.1連續收集現場應急處置動態資料和氣象情況,向應急指揮部報告,請示并落實指令;5.4.2按照應急指揮部指令,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和求援;5.4.3負責應急處置的后勤保障工作。5.5管道通信部應做好以下工作:5.5.1派出現場指揮部的組成人員,參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5.5.2指導、協調通信搶修隊伍應急處置。5.6站場應做好以下工作:5.6.1在現場應急指揮部人員到達現場之前,落實應急指揮部電話指令,按照應急程序進行先期應急處置。5.6.2按照本專項預案或應急指揮部的指令,組織有關人員參加應急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