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鳳凰縣鳳凰皇倉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鳳凰縣鳳凰皇倉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鳳凰縣鳳凰皇倉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鳳凰縣鳳凰皇倉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鳳凰縣鳳凰皇倉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合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鳳凰縣鳳凰皇倉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合考試歷史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是某次展覽中的一幅展品“東漢書信紙”,它原襯墊于銅鏡之下,故呈圓形,據推測為家書的殘片。它以麻為主要原料,并通過施膠等加工技術,改善了紙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紙張厚薄均勻。以下對該展品的說明和論證,正確的是:A.當時造紙術已較成熟B.展品上的字體是草書C.印刷術已經開始流傳D.紙最早發明始于東漢2.1851年,正當倫敦世博會召開,宣布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正以雷霆萬鈞之力重塑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和社會形態時,已經有人在解剖他的病灶,預備提前宣判他的死刑了。該事件是指A.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 B.盧梭發表《社會契約論》C.在中國興起太平天國運動 D.在法國發生了工人運動3.商代甲骨卜辭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內容。這其實反映了當時A.農業生產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 B.農業收成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C.農業生產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 D.農業生產已是重要的經濟活動4.下列為1940年于8月26日新華日報館印發的題為“華北交通總攻擊戰”捷報。據此判斷該大捷當指A.淞滬會戰 B.百團大戰 C.平型關戰役 D.臺兒莊戰役5.北約建立時,政治協商制已成為北約成員國聯合與合作的重要紐帶。然而,在朝鮮戰爭的政治與軍事中,北約并沒有發揮作用。在古巴導彈危機中,大多數盟國只是在美國總統宣布對古巴實施封鎖前45分鐘被告知這一事件的進展。由此看出A.政治協商制受制于成員國力量對比B.北約成員國合作的基礎喪失C.美國與北約盟國之間既合作又斗爭D.西歐與美國之間的矛盾激化6.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議會改革是英國19世紀民主政治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擴大了工業資產階級權利,1867年改革使小資產階級和工人上層獲得選舉權,1884年改革賦予農業工人選舉權利。上述現象反映了19世紀的英國A.改革是推動民主政治發展的唯一方式B.全體人民的普選權得以實現C.工業革命的深入開展D.民主進程滯后于經濟發展7.“去夷即華,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亂,然后修禮樂,興制度而文之。”引文評價的是A.周文王 B.秦始皇 C.唐太宗 D.魏孝文帝8.西班牙人找不到同等競爭力的貨物同中國商人交換,就將美洲殖民地生產的大量白銀運往菲律賓,支付給中國商人。這就是當時著名的中國、菲律賓、西屬美洲殖民地之間以中國商品和美洲白銀為交換的、跨越整個太平洋的國際大三角貿易。從材料可以推知當時A.中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優勢地位B.中國白銀大都來自與西班牙貿易C.西班牙經濟發展程度遠低于中國D.西班牙的貨物質量低劣竟爭力低9.《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的基礎,也是了解早期羅馬社會的重要文獻。我們可以從中了解A.羅馬貴族為了維護特權排斥法律 B.羅馬人常以法律為工具對外擴張C.羅馬共和體制將被帝國體制取代 D.羅馬人對公平與權利的追求10.1932年1月,美國成立復興金融公司,取代國家金融公司,該公司有權在取得足夠擔保的條件下,向銀行、保險公司、鐵路公司等工商企業放款。第二年,國會允許貸款給各州救濟失業機構和自負盈虧的公共工程。美國的這些做法旨在A.緩解日趨尖銳的社會矛盾B.強化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為全面推行新政創造條件D.刺激經濟的復蘇和發展11.美國經濟史專家哈羅德·H·福克納曾不無自豪地說:“(20世紀初)美國農業一次收成,就可以把比利時王國的一切連同國王一起買到手,兩次收成可以買進意大利……五次收成,就能把俄羅斯帝國從沙皇手中買進來。”這主要說明A.先進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經濟的發展B.產業革命推動美國農業產值的攀升C.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提升了美國的經濟競爭力D.美國確立資本主義經濟霸主地位12.下表為有關軍機處成立時間的記載,據此可知A.上述史料均不是第一手史料,沒有研究價值B.軍需房、軍機房均為軍機處的早期名稱,職能相同C.軍機處的保密性很強,無法通過文獻史料梳理考證其成立時間D.理順軍需房、軍機房與軍機處的關系,利于考訂軍機處成立時間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0--1956年,來華留學生1891人,來自世界19個國家,其中主要來自社會主義國家。1957-1965年,來華留學生5368人,來自世界69個國家,美國、瑞典、西班牙等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實現了零的突破,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留學生人數由40多人增長到300多人,漢語是這些來華留學生的首選課程。為了促進來華留學生事業的發展,中央政府相繼頒布了《各人民民主國家來華留學生暫行管理辦法(草案)》、《各國來華留學生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項》《關于接收資本主義國家派遣留學生來我國學習的修改意見》等文件,給予來華留學生減免學費、發放獎學金以及生活補助等政策。----摘編自張玉永《建國后來華留學生政策研究》材料二1978在華留學生為1900人,全部享受政府獎學金。2006年一年中來華留學生162695人,其中自費留學生125783人,日本和韓國學生是來華留學的主力軍。來華留學的學生層次不僅包括本科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也包括短期進修生,他們選擇就讀的高校以及專業更加多元與豐富。來華留學生事業的發展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發展的表現,也是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結果。1992年國務院頒布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擴大了高校辦學的自主權,激發了高校招收留學生的積極性。1998年國家又制定下發了《關于調整自費來華留學生收費標準的通知》規范了自費留學生的管理。此外,我國還通過建立“中國文化研究獎學金”、“優秀生獎學金”等獎學金制度和獎學金年度評審制度,鼓勵和吸引高層次的留學生來華學習并提高獎學金的使用效益。-----摘編自鄭向榮《建國六十年來華留學生教育發展及其發展因素分析》(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50-1965年來華留學生的特點及其影響。(2)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78年以來,來華留學生的變化及其背景。14.(20分)材料薛岳(1896——1998),國軍著名將領、軍事家。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參與“圍剿”紅軍。淞滬會戰爆發后,薛岳主動請纓抗日,指揮過多次對日軍的大規模會戰。1938年6月,日本為迫使國民政府投降,兵分多路圍攻武漢,武漢會戰爆發。會戰期間,薛岳抓住有利時機,在江西北部的萬家嶺地區巧設“口袋陣”,全殲日軍第106師團一萬余人,并俘獲三百余人。萬家嶺大捷被譽為“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1939-1942年,他先后指揮三次長沙會戰,采用“天爐戰法”打退日軍的瘋狂進犯,大量殲敵,被認為是“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時有抗日“戰神”之稱,榮膺美國總統杜魯門所授自由勛章。主政湖南期間,他進行了一系列頗有成效的工作,使湖南成為了大后方的堅強壁壘和物質供應基地。1946年6月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指揮所部向解放區進攻,后敗退至臺灣。——據《中華民國史資料叢刊》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萬家嶺大捷的背景?并簡析其影響?(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薛岳?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據材料對紙張特點的描述,可知當時造紙術已較成熟,A項正確。觀察圖片可知字體為隸書,而不是草書,B項錯誤。印刷術開始于隋唐之際,與材料不符,C項錯誤;西漢前期,紙已開始出現,D項錯誤。2、A【解析】

根據材料“1851年宣布資本主義死刑”并結合所學史實可知,這指的是1848年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宣告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開始成為一種社會思潮而且迅速蔓延。A正確;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發表在18世紀,而且它是為資本主義社會構建“理想藍圖”,B錯誤;太平天國屬于農民反封建斗爭,不符合題意,排除,C錯誤;巴黎公社發生在1871年,時間不符,D錯誤。故選A。3、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商代遇到重大事件必須通過占卜決定。甲骨卜辭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內容,這說明商代重視農業收成,這其實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已是重要的經濟活動,故D正確;農業生產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不是材料表達的主旨,故A錯誤;農業收成、農業生產與祭祀活動沒有必然的關系,故BC錯誤。4、B【解析】

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本發起以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為主要目標的百團大戰,這次戰爭共破壞交通線2000多公里,與材料“華北交通總攻擊戰”捷報相符合,故答案為B;淞滬會戰發生在1937年,平型關大捷發生在1937年,臺兒莊戰役是1938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CD項錯誤。5、A【解析】

從材料“在朝鮮戰爭的政治與軍事中,北約并沒有發揮作用”和“在古巴導彈危機中,大多數盟國只是在美國總統宣布對古巴實施封鎖前45分鐘被告知這一事件的進展”中可知,在朝鮮戰爭和古巴導彈危機中政治協商制充斥著不對等的力量對比,發展不平衡,故選A。北約政治協商制的形成是個動態過程,在北約建立后不斷發展、完善,故B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B。材料沒有體現“既合作又斗爭”的信息,故排除C。D顯然是對材料的誤讀,材料沒有提到雙方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6、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9世紀英國議會的三次重要改革擴大了英國民主政治的選舉范圍,工業資產階級和工人相繼獲得了選舉權,這是由于工業革命的深入開展使工業資產階級和工人力量不斷發展壯大的結果,所以答案選C,AB兩項說法錯誤,革命和改革都能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19世紀末期英國尚未完全實現普選,D項材料無法直接體現。考點:英國議會改革點評:1832年議會改革是英國政治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標志了英國議會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從上下議院的關系來說英國下議院的權利超過了上議院,從資本主義的發展角度而言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選舉權,并隨著實力的不斷發展和壯大最終超過了商業資產階級和貴族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實際統治階級。7、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信息“去夷即華,易姓建都”指的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改漢姓等功績,故D正確;周文王、秦始皇、唐太宗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C錯誤。8、A【解析】

據材料“西班牙人找不到同等競爭力的貨物同中國商人交換,就將美洲殖民地生產的大量白銀運往菲律賓,支付給中國商人……”可知,在當時著名的中國、菲律賓、西屬美洲殖民地之間以中國商品和美洲白銀為交換的、跨越整個太平洋的國際大三角貿易中中國處于主導地位,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即中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優勢地位,A正確;材料只是體現“當時著名的中國、菲律賓、西屬美洲殖民地之間以中國商品和美洲白銀為交換的、跨越整個太平洋的國際大三角貿易”,沒有涉及其它貿易,B說法絕對;材料沒有涉及西班牙和中國經濟發展狀況,C說法與材料無關;據所學可知,西班牙當時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奢侈腐化,不注重發展經濟,D錯誤。9、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二銅表法》是平民和貴族斗爭的結果,體現的是羅馬人對公平與權利的追求,D選項符合題意。羅馬貴族為了維護特權排斥法律的說法不符合史實,A選項排除。武力是羅馬對外擴張的手段,B選項排除。羅馬帝國建立的時間是公元前27年,C選項排除。10、D【解析】

據材料可知,此時美國處于經濟大危機時期,政府采取了貸款的方式給工商企業、救濟失業機構和公共工程,目的是刺激經濟的復蘇和發展,D正確;材料不僅有對救濟機構的貸款,而且還有對企業的貸款救助,故A片面;據材料時間可知此時是胡佛政府時期,而強化國家對經濟干預是羅斯福新政,B錯誤;C與材料無關。11、B【解析】

哈羅德·H·福克納的論述體現了20世紀初美國農業的超高產值,據所學可知,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展迅速,生產力極大提高,促使農業迅速發展,故選B項;美國代議制確立于18世紀,而材料中的現象發生在20世紀初,因此并不能直接體現政治制度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排除A項;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在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之后才出現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美國確立資本主義經濟霸主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排除D項。12、D【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軍機處成立的時間和職能變化的理解和認識。表格中列舉了四個與軍機處成立時間相關的記載,結合所學我們發現:軍機處的名稱前后有所變化,其職能范圍也與所變化,這一點必須要清楚,故D項說法正確;雖然表中的記載來源不是一手史料,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故A項說法錯誤,排除;軍需房和軍機房的職能顯然不同,故B項說法錯誤,排除;C項的說法太過絕對,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人數與國家逐漸增多,社會主義國家是主體;1956年以后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留學生日益增多;逐漸突破意識形態的限制;有較為系統的管理制度;實行普遍化和多樣性的優惠政策。影響:密切了中國與社會主義陣營的聯系和文化交流;擴大了新中國的世界影響力;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2)變化:數量增長迅速,周邊國家是主體,自費留學生是主力軍;來華留學生的選擇更加多元,層次更加豐富;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和優化;以獎勵性政策吸引高層次留學生;引導研究中國文化。背景: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重視發展睦鄰友好關系;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兩極格局瓦解后,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解析】

(1)特點:依據材料“1950-1956年,來華留學生1891人,……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留學生人數由40多人增長到300多人”來看,人數與國家逐漸增多,社會主義國家是主體,1956年以后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留學生日益增多,而且逐漸突破意識形態的限制,依據材料“中央政府相繼頒布了……給予來華留學生減免學費、發放獎學金以及生活補助等政策”來看,我國制定了較為系統的管理制度,實行普遍化和多樣性的優惠政策;影響:依據我國實行的措施來看,密切了中國與社會主義陣營的聯系和文化交流,擴大了新中國的世界影響力,客觀上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2)變化:依據材料“1978在華留學生為1900人,全部享受政府獎學金。2006年一年中來華留學生162695人,其中自費留學生125783人,日本和韓國學生是來華留學的主力軍”來看,數量增長迅速,周邊國家是主體,自費留學生是主力軍,依據材料“來華留學的學生層次不僅包括本科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也包括短期進修生,他們選擇就讀的高校以及專業更加多元與豐富”來看,來華留學生的選擇更加多元,層次更加豐富,依據材料“1998年國家又制定下發了《關于調整自費來華留學生收費標準的通知》規范了自費留學生的管理”來看,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和優化,依據材料“建立中國文化研究獎學金、優秀生獎學金等獎學金制度和獎學金年度評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