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汕尾市陸河外國語學校2025屆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787年美國憲法原文中并沒有使用“奴隸”或“奴隸制”這樣的詞,凡是涉及奴隸的地方,憲法使用“所有其他人口““服勞役的人”“現在某些州存在這樣的人口”。但是,憲法中又有“五分之三條款”“逃奴條款”和“奴隸貿易條款”,這些條款A.旨在消除南北方的矛盾 B.宣揚了美國優先的思想C.說明憲法條文的傾向性 D.默認了奴隸制的合法性2.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講述了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天,朋友送給他一件精美的睡袍,為了能使書房中的家具與睡袍相稱,最后他把書房中的家具全部換掉了,但他卻感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狄德羅意在A.指明國家政治要順應民主潮流 B.批判人們對于財富的無限追求C.揭露封建神學束縛了人們精神 D.告誡人們應該理性地對待生活3.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鐵農具在中國驟然增加,鐵犁、鐵鎬、鐵鐮刀和鐵耙在鄉村里成為日常用具。該現象產生的影響不包括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秋七月,初稅田”C.“除井田,民得賣買”D.“晝出耘田夜績麻”4.曾任湖廣參政,禮部尚書等職的陶凱自稱“耐久道人”,明太祖認為他不署朝廷官爵而署別號,是“輕君路而美山野”,后找借口將其下獄處死。明太祖此舉A.是因為其出身貧賤,不理解文人志趣B.是為鉗制士人思想,以強化專制統治C.一改宋朝重文輕武、以文治國的方針D.意在打壓士人風骨,以加強中央集權5.2019年英國首相約翰遜提出議會休會五周請求,得到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準。但是隨后最高法院判決約翰遜此舉違反法律,認為這是在英國“脫歐”之前的關鍵時期“阻止議會履行職責”,裁決要求議會上下兩院議長自行決定下一步行動。這說明英國A.最高法院是最高權力機關 B.政府權力已經高于議會C.國王仍然掌握著行政實權 D.政府方案需經議會批準6.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時間很長,問題很多,情況很復雜。但簡要一點,也可以概括為三場大辯論:第一場是儒墨之爭;第二場是儒道之爭;第三場是儒法之爭。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儒家學說成為各派眾矢之的 B.爭鳴涉及人生和治國方面C.各家流派矛盾尖銳不能調和 D.儒法之爭實質是顯學之爭7.1985年,鄧小平指出: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是一項長期待久的政策。本世紀內不能變,下個世紀的前50年也不能變。50年以后又怎么樣?那時,中國同外國在經濟上將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千絲萬縷的聯系怎么能斷得了呢?他的這一觀點主要基于A.發展生產力 B.全球經濟的整體聯系性C.落實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基本方針 D.消除左傾錯誤思想的影響8.“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體現了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中某一學派的思想與主張。這一學派是A.主張節儉的墨家思想 B.關注民生、注重和諧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發展的法家思想 D.“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9.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蠱惑青年”“崇奉新神”兩項罪名起訴并判處死刑,他拒絕了門徒們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機會,飲毒而死。公元前323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之罪判處色雷斯人亞里士多德死刑,而他卻選擇逃離雅典。對此最合理的解釋是A.亞里士多德無法接受不公正的判決B.亞里士多德對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C.逃跑體現了亞里士多德的理性精神D.亞里士多德對雅典城邦缺少認同感10.1894年成立的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詞。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孫中山指出“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這一轉變說明孫中山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實質B.近代民族國家的構想逐漸豐富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統一戰線D.明確提出國家的根本是民族統一11.在資產階級革命的年代,許多杰出人物重視軍隊的紀律建設。曾經對軍隊約法三章:“對侵犯和平居民、盜竊、酗酒者嚴懲不貸”,“拋棄武器者處死”的是A.克倫威爾 B.華盛頓 C.拿破侖 D.孫中山12.下面是一幅創作于1953年的宣傳畫,該宣傳畫反映出當時我國()A.人民公社獲得了廣大群眾擁護 B.農業合作化運動出現“浮夸風”C.家庭副業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D.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熱情高漲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面對西學的傳播和沖擊,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出強大的勢能……使得西方先進的文化精神進入中國、改造傳統變得異常艱難,但從另一個方面講,我們也要感謝這種傳統勢能的強大。……二是曾經孕育了燦爛的歷史文明的中國文化,早已成為世界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雖然至近代已經成為弱勢文化,但其中不乏合理性和生命力。按照文化傳播學“弱勢文化必然被張勢文化所取代”的說法,假如沒有抗爭,中國必將拋棄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陷入“全盤西化”的泥淖;三是中國傳統文化勢能中自覺的成分因為西方文化的輸入而被不斷地放大,并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先進的中國人走向了從“自在”到“自覺”,從“自省”到“自悟”,從“盲目”到“理性”的心路歷程,開始了對堅持中國風格和氣派的不懈探索。把西方文化(當然包括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的民族文化相結合,通過文化整合實現文化轉型,創造新的中國文化,這才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摘自《西學東漸與中國文化自覺》據材料歸納近代前期先進中國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并結合所學加以評價。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前,我國傳統的人才觀認為:人才是具有“明人倫”的品格和“修齊治平”之能的德才兼備之才。人才與統治能力、人才與治才幾乎成為同義語,其最高境界是達到內圣外王、全能全知的通才、賢才。19世紀后期,王韜認為:必須要培養多類型、多層次的有“一技之長,一材之擅”的專門人才。這些專門人才是具有各種專門知識技能的企業家、軍人、科學家等各行各業人員。清政府宣稱:凡游學他國得有長技者,可直接被聘請為書院的專科教師。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拔去奴隸之根性”的新式國民。20世紀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擁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愛國意識的共和國國民,又有健壯的體魄、近代科學知識、良好的修養、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的“完全之人物”。北洋政府的《壬戌學制》中強調重視學生的職業訓練;課程和教材內容側重實用;實行選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顧學生升學和就業兩種準備。——李宜江《我國近代人才觀的變遷》從材料中提取一條有關人才觀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1787年美國憲法中雖然“奴隸”或“奴隸制”這樣的詞,但是卻有“五分之三條款”“逃奴條款”和“奴隸貿易條款”。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條款實際上默認了奴隸制的合法性,故D正確;1787年憲法不是為了消除南北方的矛盾,故A錯誤;材料和美國優先的思想沒有關系,故B錯誤;這些條款體現的是對奴隸制度模糊性,不能體現出傾向性,故C錯誤。2、D【解析】
材料中那件睡袍引起狄德羅生活不斷改變,這是生活過于感性化的結果,狄德羅感覺“被脅迫了”,故材料意在告誠人們要理性對待生活故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政治問題,且狄德羅的態度不是順應,而是不能盲目追隨,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不是對財富的追求,而是對生活環境不做判斷的改變,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體現封建神學,更不能說明其對人們精神的束縛,排除C項。3、A【解析】
題目要求答出不是鐵農具產生的影響。A項是奴隸社會的現象,指奴隸主控制奴隸勞動和官府壟斷工商業,因此A項不是鐵農具使用帶來的影響,故正確答案為A。B項指初稅畝,C項指廢井田,私田出現,D項指牛耕出現,此三頊都是由鐵農具的使用帶來的影響。排除BCD。【點睛】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廣泛使用,形成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模式,畜力代替人力,引發了中國古代第一次重大的農業動力革命,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封建生產關系產生發展。4、B【解析】
材料表明明太祖認為知識分子應該首先尊重朝廷官爵然后才能表達自己的精神追求,這是對士人思想的鉗制,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統治。B正確;材料中明太祖是為了加強君主專制,不理解文人志趣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材料未反映明太祖要求以文治國的方針,C排除;材料表明明太祖要求加強君主專制,而不是中央集權,D排除。故選B。5、D【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英國首相提出議會休會五周,但是被最高法院判決違反法律,因為按照規定政府是對議會負責的,因此政府方案要經過議會批準,故答案為D;最高權力機關是議會,A錯誤;根據材料內容可知B錯誤;根據所學可知英國女王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沒有實權,C錯誤。6、B【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儒墨道法的爭論實質反映了不同流派基于本階層的利益,對宇宙人生、社會現實,闡述自己的主張,故B項正確;“各派”一說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不能反映各派思想不能調和且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儒法之爭實質上是治國策略之爭,排除D項。故選B。7、B【解析】
鄧小平的講話是基于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而提出的論斷,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我國對外開放政策與世界的聯系,因此材料的主旨出發點與ACD三項無關,排除。8、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思民所憂,行民所思體現的是關注民生、注重和諧的儒家“民本”思想,B項正確;提倡節儉、以改革促發展和無為而治等思想,均與關心民生、力求緩和社會矛盾的民本思想不符,ACD三項錯誤。9、D【解析】
面對雅典法庭的判決,蘇格拉底拒絕逃走,而是“飲毒而死”,說明蘇格拉底對于雅典法庭的判決是認同的,而亞里士多德“逃離雅典”,說明了亞里士多德對于判決的不認可,也就是對于當時雅典城邦的缺少認同感,故D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到有關亞里士多德的判決是否公正,亞里士多德對于此次判決不認同才選擇逃跑,故A錯誤;公元前338年希臘淪為北方馬其頓的附庸,故由“公元前323年”可知,當時雅典的民主制己經喪失,故B錯誤;蘇格拉底選擇按受不公正的法律的判決不能說明蘇格拉底就是不“理性”,亞里士多德選擇“逃跑”也不能說明亞里上多德是“理性”的,按受還是逃跑與“理性精神”之間沒有直接關系,故C錯誤。10、B【解析】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體現出反對滿族貴族統治的狹隘民族主義傾向,“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體現出五族共和的民族主義思想,這一轉變說明孫中山民族國家的構想逐漸豐富,B正確;材料無法體現民主共和制的實質,排除A;材料主張“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并非建立反清的民族統一戰線,排除C;D材料無法體現,排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結合所學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內容分析解答。11、A【解析】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克倫威爾組織領導下的軍隊具有非凡的戰斗力,這與其成員大多具有清教背景有關。“清教色彩”是指以資產階級早期思想反對封建主的奢侈享樂生活,以下具有明顯清教色彩的措施有:從吃苦耐勞的自耕農中選擇士兵;根據勇敢和忠誠提拔軍官;對酗酒者嚴懲不貸。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排除。12、D【解析】
根據“1953年”“農業合作有分工,男女老少齊勞動”可知,宣傳畫反映的是1953年開始的農業合作化運動,“愛國增產真光榮”說明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熱情高漲,故選D;1958年開始建立人民公社,1958年出現“浮夸風”,AB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農業合作社,“家庭副業”表述錯誤,排除C。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態度:肯定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發揚文化的民族性;將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創新中國文化。評價:煥發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推動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轉型;促進了新思想的傳播,推動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推動了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革。【解析】
態度:依據材料“雖然至近代已經成為弱勢文化,但其中不乏合理性和生命力”來看,近代前期先進的中國人肯定了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發揚了文化的民族性,依據材料“西方文化(當然包括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的民族文化相結合,通過文化整合實現文化轉型,創造新的中國文化”來看,他們將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創新中國文化;評價:依據所學可知,他們的做法煥發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推動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轉型,而且促進了新思想的傳播,推動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有利于推動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革。14、示例一:信息:近代以前,我國傳統的人才觀強調人的品德和政治才能。分析:(從原因方面來看)近代以前,由于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以及選拔服務于封建統治的國家官吏的需要,人才的選拔和培養重視基于儒家倫理的品德和利于封建統治的政治才能。(從認識或評價方面來看)這樣的人才觀利于官僚素質的提高和封建統治的強化;但培養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房合同范本(完美打印版)
- 2025共同租賃商業物業合同模板
- 農產品倉儲與農業供給側改革考核試卷
- 《2025勞務合同聘用離職人員協議》
- 洗滌機械的數字化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2025年雞肉采購銷售合同范本
- 2025辦公室租賃合同模板()
- 2025新簽訂勞動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學生會公關部廣告投放合同
- 瑜伽老師簽約合同協議
- 訂餐協議合同協議
- 房屋征拆合同協議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武漢四調)
- Unit 1 Growing up (Period 1)(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滬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語六年級上冊
- 2025年水務行業化學檢驗員職業技能競賽參考試題(附答案)
- 湖南湘潭高新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本科《政府經濟學》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4)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進階試題及答案
- 創新創業實戰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GB 21258-2024燃煤發電機組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觀質量評定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