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山東滕州市第一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山東滕州市第一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山東滕州市第一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山東滕州市第一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山東滕州市第一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山東滕州市第一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反映了上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明正德《松江府志》記載:松江“俗務紡織,不止鄉(xiāng)落,雖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婦女)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無頃刻閑,織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獲,輸官償息外,未卒歲,室廬已空,其衣食全賴此。”材料反映了A.小農經濟走向衰落B.私營手工業(yè)居主導地位C.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D.家庭手工業(yè)面向市場3.19世紀中期開始,求進步的中國人不斷向西方學習。20世紀初,梁啟超、張東蓀等一批知識分子卻明確表達了對西方文明的極度失望。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刺激 B.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C.新文化運動的洗禮 D.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4.在192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杭州西湖會議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要求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但是,“大多數與會者反對馬林的提議,認為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政黨,中共黨員加入進去,與資產階級混合,會喪失黨的獨立性”。材料說明當時A.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間的關系十分緊張B.共產黨對當時國民黨性質缺乏理性的認識C.資產階級已經不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動力D.共產國際對當時中國時局的判斷嚴重錯誤5.1907年底,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女子紛紛設立“女界保路會”等婦女團體,集議籌款,簽名認股,以挽回路礦權。這表明A.清末新政改變了男尊女卑傳統(tǒng)心理B.20世紀初女性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C.列強侵略激發(fā)了女性愛國救亡意識D.維新變法使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6.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內閣更換頻繁,但在1879年到1940年的94屆政府中,74屆內閣中至少有一名成員來自前內閣,有40屆內閣一半以上的部長來自前內閣。這一現(xiàn)象A.鞏固了議會權力中心的地位 B.體現(xiàn)了各派政治妥協(xié)的特征C.利于維護統(tǒng)治的延續(xù)與穩(wěn)定 D.導致內閣行政權力過度集中7.“春季里來艷陽天,桃花紅,李化白、百鳥鬧聲喧……共產暴動處處紅旗現(xiàn),直打得土豪劣紳逃到天外邊。共產黨齊努力,大家團結緊,推翻統(tǒng)治的政權,重把天地安”,這是流行于大別山區(qū)的歌謠。此時,中國共產黨正在A.組織武裝起義,挽救國民革命 B.開展土地革命,工農武裝割據C.突破重重圍剿,進行戰(zhàn)略轉移 D.倡導國共合作,團結一致抗日8.《近代中國工業(yè)史料》(第一輯)中對近代中、日、美三國工業(yè)作了比較如下表。該表足以印證20世紀初()中國日本(本部)美國人口面積工廠或制造戶工人數出品總值調查年439,425,00057,070,936105,253,3004,278,352方哩148,7562,970,1332,384,33320,966275,79111,095,9711,280,96410,658,8811,237,810,613元1,867,000,000日元24,246,475,000金元191619171916A.美、日兩國加緊對華經濟侵略 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得以加深C.中國工業(yè)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D.日本的近代化總量仍不及中國9.20世紀初期,中國曾“以俄為師”。這里的“俄’’通常是指①沙俄②蘇俄③蘇聯(lián)④獨聯(lián)體⑤俄羅斯A.①②B.②⑤C.②③D.③④10.下表是對漢代部分畫像磚石主旨內容的歸納。據表格內容可得出的結論是漢代A.個體小農經濟耕作方式簡單 B.牛耕技術得到普遍推廣C.注重在實踐中傳習農業(yè)技能 D.小農經營模式正式形成11.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酒找政府’的消費心理使得西歐各國儲蓄率明顯低于其他發(fā)達國家。”該現(xiàn)象A.體現(xiàn)經濟危機影響人們的消費心理B.導致混合經濟的發(fā)展C.反映了“福利國家”制度的弊端D.推動了新經濟的出現(xiàn)12.1923年前后在孫中山對革命進行了反思:“改造中國、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隨后他A.發(fā)動二次革命 B.成立國民政府C.進行北伐戰(zhàn)爭 D.主張國共合作13.宋代文學家普遍認同“文以貫道”的思想。文學作品要蘊含著思想意識,即便是單純的抒情作品,也要對愛國主題給予格外的重視。這反映了宋代A.文人階層重視抒發(fā)情感 B.文學創(chuàng)作受理學影響C.統(tǒng)治集團推行重文輕武 D.崇尚文化的氛圍濃厚14.《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xù)保持下去。第二,還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列能夠反映20世紀中國面臨著兩種形勢的史實是()A.《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 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C.《辛丑條約》和戊戌變法 D.《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15.下表所示為南宋前期紹興府部分地區(qū)每年征購鹽額情況地區(qū)會稽縣曹娥會稽縣三界余姚縣石堰山陰縣錢清鹽額(石)1658629323643766635由此可推知,當時A.煮鹽業(yè)技術高超 B.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商品經濟占主導 D.特色的手工業(yè)市鎮(zhèn)興起16.下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全國人大農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與城鎮(zhèn)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變化,不能說明的是()

1953年

1979年

1995年

2009年

農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與城鎮(zhèn)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

8:1

8:1

4:1

1:1

城鎮(zhèn)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

13.26%

18.96%

29.04%

46.6%

A.農村與城鎮(zhèn)代表比例趨向平衡B.改革開放以來城鎮(zhèn)化速度加快C.城市和農村人口數量趨于接近D.基層民主選舉制度逐步的普及17.孫中山(1866~1925年)曾回憶說:“28歲那年,我就與20多個華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團體,決心用流血斗爭推翻滿清王朝。”孫中山在“28歲那年”的主要行動是:A.上書清政府,反對“皇族內閣” B.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C.成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 D.開展革命活動,準備武昌起義18.圖1和圖2分別為1970年和2010年世界主要國家日煉油能力分布示意圖。從圖1到圖2的變化,反映了當今世界A.國際霸權的轉移 B.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C.生產社會化加劇 D.石油資源分布的差異19.《論十大關系》集中體現(xiàn)了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進行的有益探索。下列項中,關于《論十大關系》的說法有誤的是A.提出要更多的發(fā)展農業(yè)、輕工業(yè)B.討論的是經濟問題而非國家政治生活問題C.標志著毛澤東開始形成一個初步的比較系統(tǒng)的思路D.事實上提出了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問題20.羅斯福新政對20世紀的世界發(fā)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學術界對其研究也經久不衰。由下表可知20世紀中期以前的部分書目21世紀初的部分書目塔格韋爾《為民主而戰(zhàn)》埃諾迪《羅斯福革命》戴格勒《超越我們的過去》珀金斯《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新時代》H.W.布蘭茨《本階級的叛徒》伯頓·佛爾森《新政還是苛政:羅斯福的經濟遺產如何傷害了美國》伯頓·W·小福爾索姆《羅斯福新政的謊言》A.歷史研究是社會現(xiàn)實背景的真實再現(xiàn) B.版本越新的研究越接近歷史的真相C.研究者的情感取向影響歷史研究結論 D.歷史研究結論受到時代因素的影響21.廣州灣作為法國租借地,在抗戰(zhàn)時期各方政治勢力云集。盡管背景復雜,立場不一,但民眾積極開展和參與各類抗日救亡活動,掲露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暴行,聲授前線的抗日將士,救助戰(zhàn)爭難民。由此可見,廣州灣的抗戰(zhàn)A.呈現(xiàn)出不分黨派全民參與的特點 B.得到了法國政府的大力支持C.得到了國共兩黨軍隊的全力配合 D.執(zhí)行了中共全民族抗戰(zhàn)路線22.羅馬社會重視名譽,將其與個人行為能力綁定,立法者制定了“喪廉恥”制度。凡觸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為人敗訴的同時宣告其“喪廉恥”;但凡做了某種法律明確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為,羅馬執(zhí)政官便可在選舉時將該人從名單中剔除。“喪廉恥”制度A.構建了羅馬民主制度的基礎 B.有利于增強個人社會責任C.消除了傷風敗俗的社會現(xiàn)象 D.實現(xiàn)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3.2011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曾問喬布斯,能否在美國生產蘋果手機。喬布斯回答“這些工作機會回不來了”。這表明。A.經濟全球化趨勢難以逆轉 B.美國工業(yè)水平急劇下降C.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逐漸崛起 D.國際經濟秩序趨于合理24.下圖是一幅國外政治漫畫,該漫畫作品A.描繪了冷戰(zhàn)陰影下的國際關系 B.強調了恐怖主義威脅世界和平和安全C.反映了冷戰(zhàn)后一超多強的局面 D.體現(xiàn)了多極化趨勢漫長而復雜的過程25.公元前5世紀雅典人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提到,公民狄開俄波利斯不愿意錯過每一次公民大會,家又住得遠,只得早早地趕來參會。但每次到了開會時間,會場上往往還沒幾個人,大家也就放放屁,伸伸懶腰,轉過來轉過去,拔拔鼻毛。這史料反映出在當時的雅典A.公民大會形同虛設B.民眾失去政治熱情C.政府喪失民眾信任D.公民時間觀念淡薄26.下列古羅馬(前753年—476年)政體演變圖中①②最合適的內容是A.貴族寡頭政治、元首政治 B.君主制、貴族寡頭政治C.貴族寡頭政治、民主政治 D.君主制、元首政治27.如表為1990年,美國商務部對美、日、歐12項主要新興科技領域的研究即新產品的科技水平進行的比較結果。結合所學知識,根據下列數據,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提供國家發(fā)展動力②為“新經濟”時代到來提供保障③西歐與日本崛起瓦解了兩極格局④美國國有化提供了科技發(fā)展?jié)摿.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28.隨著羅馬市民與外國人之間的交往不斷加強,羅馬社會矛盾不斷出現(xiàn),原有市民法不能保護外國人的權益。為此,公元前242年羅馬設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創(chuàng)立了一套專門調整羅馬市民與外國人之間關系的萬民法。這表明羅馬萬民法A.具有較強的時代適應性 B.司法實踐日趨靈活多樣C.實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適用于境內的所有居民29.2019年英國首相約翰遜提出議會休會五周請求,得到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批準。但是隨后最高法院判決約翰遜此舉違反法律,認為這是在英國“脫歐”之前的關鍵時期“阻止議會履行職責”,裁決要求議會兩院議長自行決定下一步行動。這體現(xiàn)了英國政體的哪一原則A.議會至上 B.分權制衡 C.有限君權 D.責任內閣30.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近代中國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中文報紙是A.《申報》 B.《時務報》 C.《蘇報》 D.《民報》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在短時間內席卷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由于中國的工業(yè)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資和外援。滇緬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戰(zhàn)的輸血管:為了保衛(wèi)緬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方面組建遠征軍。1942年1月4日,日軍開始進攻緬甸,英緬軍節(jié)節(jié)敗退,日軍迅速進逼仰光。英方吁請中國軍隊入緬援救,在英緬軍總司令胡敦的統(tǒng)一指揮下對日作戰(zhàn)。但是,由于已經失去作戰(zhàn)先機,造成緬甸保衛(wèi)戰(zhàn)的失利。中國遠征軍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zhàn)績,并達到了一定的戰(zhàn)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zhàn),至8月初中英聯(lián)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zhàn)1-500余公里,浴血奮戰(zhàn),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zhàn)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仁安羌解圍戰(zhàn)、東枝收復戰(zhàn)等勝利。——摘編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國遠征軍人緬作戰(zhàn)的意義。32.歐洲文明基本元素歐洲文明是獨特的,我們的目的是從中找出歐洲文明的基本元素,看這些元素如何重新組合,從古舊中形塑出新的樣貌材料一“歐洲文明之源”隨著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和地中海東部城市的發(fā)展,其他成熟思想也會形成西方文明的基礎,很多要素成為西方文明出現(xiàn)時的特征材料二“歐洲,是個混合體”古典時期到中世紀,歐洲文明發(fā)端之初一些看似天差地遠的元素組合在一起,造就了歐洲文明,構成歐洲文明的混合體延續(xù)了一千年左右,但組成元素之間并不調和材料三“邁向近代歐洲”時至十五、十六世紀,這個混合體開始分崩離析,在形塑歐洲文明這件事情上,歐洲各地區(qū)的重要性并不均等——摘自《極簡歐洲史》引言問題(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東方文明元素“成為西方文明出現(xiàn)時的特征”?(2)據材料二列舉歐洲文明發(fā)端之初的三大組成元素。(3)據材料三分別例舉相關國家的重要貢獻。33.“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分,主要是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guī)劃,為國民經濟發(fā)展遠景規(guī)定目標和方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概述“一五”計劃強調“工業(yè)增速”、“超英趕美”的背景。(2)結合史實分析“大躍進”與“大倒退”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3)2006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首次將延續(xù)了五十多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計劃”表述改為“規(guī)劃”。簡述造成這一變化的體制性原因及其過程。(4)“十二五”規(guī)劃與“一五”計劃、“二五”計劃相比,體現(xiàn)了中國政府的經濟發(fā)展理念有何變化?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據表格中交通工具的變化信息可知,這一時期上海的交通工具種類增加,①項符合題意;依據表格信息可知,此時期馬車、轎子和馬等傳統(tǒng)交通工具逐漸被自行車、摩托車、汽車、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等新式交通工具取代,這體現(xiàn)了交通工具的日益近代化,②項符合題意;依據表格信息可知,此時期公共汽車、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有一定發(fā)展,③項符合題意,因此A選項正確。雖然這一時期上海汽車較多,但都是外國進口的,不能說明上海汽車制造業(yè)有所發(fā)展,④項不符合題意,其他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2、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全面解讀的能力,難度為小。由材料“…里媼(年老的婦女)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由此可見,家庭手工業(yè)面向市場的。故選D.考點:中國古代的經濟·中國古代的手工業(yè)經濟·家庭手工業(yè)3、A【解析】

據材料“19世紀中期開始,求進步的中國人不斷向西方學習。20世紀初,梁啟超、張東蓀等一批知識分子卻明確表達了對西方文明的極度失望。”并結合所學可知,自19世紀中期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機不斷地向西方學習,但一戰(zhàn)結束后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使中國人認識到西方列強的本質,A正確;B與材料無關;新文化運動時期國人提倡西方民主科學,而不是對西方文明的極度失望,C與材料不符,C錯誤;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與材料“明確表達了對西方文明的極度失望”不符,D錯誤。4、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2年時期的國民黨還是革命的政黨,是代表資產階級民主派的政黨。大部分共產黨員“認為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政黨,中共黨員加入進去,與資產階級混合,會喪失黨的獨立性”,這說明好多共產黨員對當時國民黨性質缺乏理性的認識,故B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不出此時國共關系十分緊張,排除A項;此時資產階級是革命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動力,排除C項;共產國際要求共產黨同國民黨合作是對中國革命形勢作出的正確判斷,D項排除。5、C【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20世紀初,沿海地區(qū)的婦女成立團體掀起收回利權運動,說明列強的侵略激發(fā)了婦女的愛國救亡意識,C正確;清末新政屬于清政府的自救運動,未改變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A排除;B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維新變法運動在1898年9月就已經失敗,D排除。故選C。6、C【解析】

第三共和國時期,前后屆內閣成員的有效承接有助于統(tǒng)治的延續(xù)和穩(wěn)定,C正確;題干未體現(xiàn)議會的權力中心地位,排除A;閣員屬于哪一派別并未明確,因此不能得出政治派別的妥協(xié),排除B;內閣行政權力集中不是四三共和國時期的政治現(xiàn)象,排除D。7、B【解析】材料“直打得土豪劣紳逃到天外邊”可以聯(lián)系所學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提出的主要宣傳口號之一。故B項正確。A項挽救國民革命說法錯誤。C項是1934年的長征,D項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故ACD排除。8、C【解析】

由表格數字以及中國工廠數量、工人數、出口總值可知,20世紀初的中國工業(y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工業(yè)化水平有所提高,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美日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故A項錯誤;表格雖呈現(xiàn)美國、日本的工業(yè)發(fā)展狀況,與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沒有直接關聯(lián),故B項錯誤;僅從表格數據得不出中日兩國近代化總量的高低的,故D項錯誤。9、C【解析】解題關鍵是抓住時間信息,20世紀初應為1900~1930年,此時的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人們稱之為蘇俄,1922年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十月革命之前稱沙俄,獨聯(lián)體和俄羅斯出現(xiàn)于蘇聯(lián)解體后,時間不符合題干條件。10、A【解析】

根據材料“江蘇省睢寧縣出土的牛耕畫像石”“四川省德陽縣出土的芟草播種畫像磚”“山東省藤縣出土的耕耱畫像石”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小農耕作是牛耕技術、用鐮刀割草、用鋤頭耕地等,都是使用最簡單的工具進行耕作,從而說明漢代的個體小農經濟耕作方式簡單,故選A;單從陜西和江蘇省出土的牛耕畫像石不能表明牛耕技術得到普遍推廣,B錯誤;表格中反映的不是農業(yè)技能,C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小農經營模式,D錯誤。11、C【解析】

結合材料“明日無酒找政府”“西歐各國儲蓄率明顯低于其他發(fā)達國家”和時間20世紀七八十年代可知反映的是西方“福利國家”制度使人們重視享樂,缺少奮斗的動力,故C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經濟危機影響人們的消費心理,故A錯誤;混合經濟是將政府干預與市場相結合的國有制與私有制并存的經濟形態(tài),與材料不符,故B錯誤;新經濟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的一種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與材料不符,故D錯誤。12、D【解析】

1923年,孫中山反思革命的路向,思想發(fā)生深刻的變化。1924年,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國共兩黨以“黨內合作”的形式實現(xiàn)了第一次合作,故D項符合題意;二次革命是孫中山等國民黨人于1913年在中國發(fā)動反對袁世凱的武裝革命,故A項不符合題意;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tǒng),故B項不符合題意;北伐革命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于1926年至1927年間發(fā)動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故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3、B【解析】

宋代的理學強調社會責任感。材料中“文學作品……對愛國主題給予格外的重視”說明文學創(chuàng)作的風格受到理學的影響,故B正確;材料并不是說明文人階層重視抒發(fā)情感,排除A;材料說明的文學作品受到理學的影響,沒有體現(xiàn)出統(tǒng)治集團推行重文輕武,排除C;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崇尚文化的氛圍濃厚,排除D。故選B。14、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抓住題干中的時間“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都發(fā)生在19世紀末,不符合題干時間,故BCD項排除,因此答案為A項。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辛丑條約15、D【解析】

紹興下轄縣征收鹽額數量較大,可見這些地方鹽業(yè)發(fā)達,選項D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煮鹽技術,排除A;鹽業(yè)屬于手工業(yè),排除B;古代農業(yè)占據主導,排除C。16、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要求選出錯誤選項。圖中數據反映的是農村人大代表與城鎮(zhèn)人大代表比例的變化,與基層民主選舉制度無關,故D項不能說明,符合要求。從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以及它們的人大代表數額的比例情況來看,農村與城鎮(zhèn)代表比例趨向平衡,所以A符合題意,但不符合要求;城鎮(zhèn)化人口的增多反映了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所以B符合題意,但不符合要求;到2009年城鎮(zhèn)人口比例占據了一半左右,說明我國城市與農村人口數量趨于接近,所以B符合題意,但不符合要求。故選D。考點:現(xiàn)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和祖國統(tǒng)一·新時期的政治建設·新時期的政治建設的成就17、B【解析】

依據孫中山的生平判斷“28歲那年”是1894年,改年孫中山的主要活動是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故B正確;“皇族內閣”是1911年成立,排除A;同盟會是1905年成立,排除C;武昌起義是1911年,排除D。故選B。18、B【解析】

1970年和2010年世界主要國家日煉油能力格局的變化,特別是中、俄和第三世界國家日煉油能力的提高,說明了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B項正確;世界主要國家日煉油能力的變化,與國際霸權的轉移無關,不能體現(xiàn)生產的社會化,AC兩項錯誤;世界主要國家日煉油能力的分布與石油資源的地理分布不同,D項錯誤。19、B【解析】

《論十大關系》討論的問題不僅有經濟問題,還包括國家政治生活、外交等問題,B符合題意,故選B;ACD都是關于《論十大關系》的正確表述,不符合題意,排除。20、D【解析】

材料反映了針對羅斯福新政同一件事,20世紀對其進行了贊揚,而21世紀卻對其進行了批判,可見歷史研究結論受到時代因素的影響。D正確;歷史研究會受到時代因素、研究者的立場等因素影響,因此不能說其是現(xiàn)實背景的真實再現(xiàn),A錯誤;對于把歷史放到當時的實際狀況去評判,而不是版本新就接近真相,B錯誤;材料反映的是時代對歷史研究的影響,研究者的情感取向影響歷史研究結論不符合材料主旨,C錯誤。故選D。21、A【解析】

材料中各方政治勢力及民眾都積極支持抗戰(zhàn),可見抗戰(zhàn)時期的廣州灣呈現(xiàn)出不分黨派全民參與的特點,A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法國政府大力支持中國抗日,B項排除。C項中“全力配合”在材料中無體現(xiàn),排除;D項錯在把所有活動都歸結為中共領導,排除。故選A。22、B【解析】

據材料可知,羅馬的“喪廉恥”制度體現(xiàn)羅馬社會重視名譽,將其與個人行為能力綁定,有利于增強個人的社會責任感,故B選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體現(xiàn)羅馬民主制度,故A選項錯誤;C項中“消除”一詞過于絕對,故C選項錯誤;材料中“喪廉恥”制度不能實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D選項錯誤。23、A【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奧巴馬和喬布斯的對話體現(xiàn)的是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世界各國之間形成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整體,答案為A項;僅從蘋果手機的生產地來說,不能得出美國工業(yè)水平急劇下降,B項排除;材料強調的是經濟全球化,與發(fā)展中國家崛起無關,C選排除;舊的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仍然存在,D項排除。24、D【解析】

從漫畫《好漢不稀奇》中舊的世界秩序可以看出是美蘇兩極格局,在世界新秩序圖中可以看出美國和蘇聯(lián)看到冒出那么多“好漢”,氣得帽子都頂下來了,但是冒出的“好漢”與美蘇力量還是有很大懸殊,體現(xiàn)了多極化趨勢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故選D;A沒有反映漫畫的主旨思想,排除;B在材料中不能體現(xiàn),排除;C與漫畫內容不符,排除。25、D【解析】“每次到了開會時間,會場上往往還沒幾個人”說明公民參加公民大會的時間觀念淡薄,D正確;其他說法不符合題意主旨,排除。26、A【解析】

公元前509年建立的羅馬共和國實行貴族寡頭政治,公元前27年建立的羅馬帝國實行元首政治,故答案為A項;共和時代羅馬沒有實行君主制,排除B、D項;帝國時代羅馬沒有實行民主政治,排除C項。27、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美國在研究高科技項目和已成產品的高科技項目都保持相當優(yōu)勢,而20世紀90年代美國逐步進入新經濟時代,說明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提供國家發(fā)展動力,為新經濟時代的到來提供保障,①②正確,A符合題意;1990年兩極格局尚未瓦解,③錯誤,BD排除;這一時期美國未實行國有化,④錯誤,C排除。故選A。28、A【解析】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與外國人交往的增加,羅馬創(chuàng)立專門調整羅馬市民與外國人之間關系的萬民法,這表明萬民法具有較強的“時代”適應性,A項符合題意;“司法實踐的靈活多樣”在材料里沒有體現(xiàn),B選項錯誤;萬民法并不能保障人人平等的實現(xiàn),C選項錯誤;萬民法適用于境內的所有自由民而非所有居民,D選項錯誤。29、D【解析】

材料反映了首相提出議會休會,卻被最高法院判決違反法律。依據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可知,英國實行責任內閣制度,內閣需要對議會負責,政府的方案需要被議會批準,材料體現(xiàn)的是被英國國王批準。D正確;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內閣需要對議會負責,沒有體現(xiàn)議會至上的原則,A錯誤;材料信息未體現(xiàn)分權制衡的原則,B錯誤;材料主體是內閣與議會,而不是君主權力的大小,C錯誤。故選D。30、A【解析】

《申報》原名《申江新報》,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國發(fā)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是中國現(xiàn)代報紙開端的標志,故A符合題意;《時務報》1896年8月在上海創(chuàng)刊,《蘇報》于1896年創(chuàng)刊于上海,《民報》于1905年創(chuàng)刊于東京,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背景:英國請求中國支援;中國抗日戰(zhàn)爭處于相持階段;確保滇緬公路的安全,保障戰(zhàn)略物資運輸;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成立。(2)意義:牽制、消耗日軍,保護大后方;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有利于得到國際援助;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配合太平洋戰(zhàn)場,促進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解析】

(1)背景:據材料“英方吁請中國軍隊入緬援救,在英緬軍總司令胡敦的統(tǒng)一指揮下對日作戰(zhàn)”可知,英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