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歷下區2025屆第二學期質量抽測(5月)初三語文試題試卷(照片版)含解析_第1頁
濟南歷下區2025屆第二學期質量抽測(5月)初三語文試題試卷(照片版)含解析_第2頁
濟南歷下區2025屆第二學期質量抽測(5月)初三語文試題試卷(照片版)含解析_第3頁
濟南歷下區2025屆第二學期質量抽測(5月)初三語文試題試卷(照片版)含解析_第4頁
濟南歷下區2025屆第二學期質量抽測(5月)初三語文試題試卷(照片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濟南歷下區2025屆第二學期質量抽測(5月)初三語文試題試卷(照片版)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積累1.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本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各場演出的上座率超高,顯示出市民對傳統戲劇的熱情可見一斑。B.有些科學家認為,轉基因大米富含維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發展中國家人們營養不良。C.中國科技創新成果交流會永久落戶羊城,這是廣州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碩果。D.能否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他們快樂成長,是我國中小學教學工作的當務之急。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糟蹋蘊籍坦蕩如砥綾羅綢緞B.端祥珍攝不可名狀頹垣斷壁C.悖謬輟學鄭重其是待價而沽D.坍塌惋惜破鏡重圓龍盤虎踞3.下列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家長經常向老師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就能未雨綢繆,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防患于未然。B.網絡劇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大屏幕之上,但作品的質量讓人堪憂。C.日落很美,色彩絢麗,變化多端。D.山中夜晚,月明風清,徜徉其間人們不免沉醉其間,不忍打破這山間靜謐。4.下列句子的排列順序最恰當的組是()。①我曾看見三個蚋依次呆在那里,準備掠奪一個倒霉的蟬。②蚋和蟬一樣,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體下面近中部處,伸出來和身體成直角。③這真是蟬家族的大災禍。④蟬卵剛產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毀掉。⑤大怪物只須一踏,就可軋扁它們。然而它們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卻異常鎮靜,毫無顧忌,真令人驚訝。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④⑤① C.②③④①⑤ D.②④③⑤①5.古詩文默寫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我欲乘風歸去,_____________,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云橫秦嶺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槲葉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溫庭筠《商山早行》)《行路難》(其一)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邊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陽樓記》中描寫洞庭湖邊花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李汝珍的著作《鏡花緣》中,“男子反穿衣裙”“粉面郎纏足受困”這些情節發生在哪個國家?傳遞了作者怎樣的創作思想?二、閱讀7.閱讀下文,完成小題連處士①,應山人也。以一布衣終于家,而應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鰥寡孤獨皆曰:“自連公亡,使吾無所告依而生以為恨②。”父卒,家故多資,悉散以赒③鄉里,而以學教其二子,曰:“此吾資也。”歲饑,出谷萬斛以糶④,而市谷之價卒不能增,遠近皆賴之。注釋:①處士:古時候有德才而未做過官的讀書人。②恨:遺憾。③赒:zhōu救濟。④糶:tiào,賣出。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1)家故多資(2)卒不能增2.對劃線句語氣停頓最恰當的一項是()悉散以赒鄉里,而以學教其二子。A.悉散以赒/鄉里,而以學/教其二子。B.悉散/以赒鄉里,而以學/教其二子。C.悉/散以赒鄉里,而以學教/其二子。D.悉散/以赒鄉里,而以學教/其二子。3.連處士的“德”在兩個特殊時期分別表現為“______”和“______”4.上文寫鰥寡孤獨說的話,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陳幼學,字志行,無錫人。萬歷十七年進士,授確山知縣。政務惠民,積粟二千石以備荒,墾荒田八百余頃。給貧民牛五百余頭,核黃河退地進三十余頃以賦民。布政使劉渾成弟爛成,助妾殺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陳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寧知府丘度慮幼學得禍。言于撫按①,調中牟。秋成時,飛蝗蔽天。幼學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為災。縣故土城,卑且圮②。給饑民粟,俾③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學疏為河者五十七,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獲利。給貧民牛種,貧婦紡具,倍于確山。越五年,政績茂著。以不通權貴,掌道御史擬斥之,其子爭④曰:“兒自中州來,咸.言中牟治行無雙,今予殿,何也?”乃已。遷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殺豪惡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楊升者人奴也,橫行郡中。幼學執敏置諸獄。淫雨連月,禾盡死。幼學大舉荒政,活饑民三十四萬有奇。御史將薦之,征其治行,推官閻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聞。詔加接察副使,仍視郡事。幼學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終養歸。母卒,不復出。天啟三年起南京光祿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注)①撫按:官職名。②圮:坍塌。③俾:讓(他們)。④爭:爭辯。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立捕治之治:懲治。B.咸言中牟治行無雙咸:都。C.御史以聞聞:聽說。D.明年卒,年八十四矣卒:死。2.下列對原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天啟三年起∕南京光祿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B.天啟三年∕起南京光祿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C.天啟三年起∕南京光祿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D.天啟三年∕起南京光祿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陳幼學任確山知縣時致力于施惠百姓,積粟米二千石以備荒年,墾荒田八百多頃。B.陳幼學任職中牟期間,率領百姓捕捉蝗蟲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終沒有出現蝗災。C.陳幼學不喜歡結交權貴,盡管他的兒子為他爭辯,最終還是被權貴上報給了朝廷。D.陳幼學勤政愛民、秉公執法、孝順母親,逝后,中牟湖州兩地百姓為他立祠祭祀。4.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給貧民牛種,貧婦紡具,倍于確山。(2)幼學執敏置諸獄。9.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回答下面小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雨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救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拂:衡: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3.從選文來看,作者認為要成為人才需要具有怎樣的條件?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看宋朝人怎樣過中秋節①舊歷八月十五日,正是“三秋恰半”,故名中秋。宋朝時的中秋節有賞月、賞桂、觀潮、賞燈、吃月餅、飲酒、賦詩等習俗。宋太宗時把中秋與新年、端午列為三大節日。②古時候,月餅其實是祭品。《周禮》中記載著“秋暮夕月”“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也就是祭拜月神。宋朝時,每年中秋,皇帝都要舉行盛大的晚宴,在京六品以上官員都要出席。君臣同樂,賞月賦詩,祭祀月神。那時候,宮廷里流行中秋節的時候吃一種“宮餅”,民間把這種餅也俗稱為“小餅”或者“月團”。③中秋賞月的活動大約始于風雅的魏晉時期,最初是文人興起,到唐宋時已非常興盛,擴展到了民間。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里寫到了北宋京都(也就是今天的開封)中秋節賞月的盛況:“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云外。”④宋人金盈之的《醉翁談錄》亦記載了許多宋代京城風情。其中寫到了中秋拜月的風俗:“京師賞月之會,異于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女則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不過,在廣東潮汕各地,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中秋拜月多是女人和小孩做的事情。⑤宋朝的中秋之夜,還有賞燈的習俗,與元宵節的大型燈會不同,中秋節主要是放水燈。《武林舊事》里記載:“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水燈數十萬盞”,以期得到江神的保佑,小河燈“浮滿水面,爛如繁星”,令人嘆美。至于皇宮中,更有繁華盛景:“禁中是夕,有賞月延桂排當,如倚桂閣、秋暉堂、碧岑,皆臨時取旨,夜深天樂直徹人間……”簡直如仙界一般了。⑥時至今日,中秋節作為傳統節日的民俗意義已發生了許多變化,然而宋朝吳自牧的《夢粱錄》、周密的《武林舊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金盈之的《醉翁談錄》、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覽志會》、劉侗的《帝京景物略》、張岱的《陶庵夢憶》等,說到中秋,仍然總能在寥寥數語間,就將忙碌到無暇團圓的今人,帶回那些“燈宵月夕,雪際花時,金翠耀目,羅琦飄香,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簫鼓喧空,幾家夜宴”的、數百年前的中秋之夜。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宋朝時候,中秋節已經有很多的習俗,宋太宗時把中秋與新年、端午列為三大節日。B.中秋賞月活動開始風雅的魏晉時期,由文人興起,興盛于唐宋。C.《東京夢華錄》《醉翁談錄》中都記載了末代京都的中秋賞月風俗。D.宋朝中秋之夜的賞燈習俗與元宵節的大型燈會不同,主要是放水燈。2.文中主要介紹了宋朝時期中秋的哪些習俗?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3.文章第⑥段中寫道“時至今日,中秋節作為傳統節日的民俗意義已發生了許多變化”,請結合實際,說說有哪些變化。(答出任意三點即可)1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漁家傲李利軍①表妹結婚,我開車帶著表弟,從上海趕回泗陽參加婚禮。②路過蔣壩已日近午時,廚師表弟職業病犯了,說,去年在電視里看到,蔣壩在搞什么百船宴,看看吧。③邊走邊看風景,一下子就到了湖邊,車無法通行了。④湖邊只有孤零零的兩三戶人家。一個老漢正在院外一小塊水泥地上翻曬著泥鰍。這時已經快過了飯點,肚子咕咕起了反應。下車,問路。⑤“老人家,我們想找個地方吃中飯,哪里比較近?”⑥老漢紅紅的臉龐,寬松的大腰褲,對襟褂子紐扣不紐,露出黑紅的胸膛,一看,就是個每天干活,并且喜歡喝兩口的人。⑦他抬頭望我們一眼:“很遠呢,十幾里地!走,到我家吃去!”⑧看來,老漢家在搞漁家樂啊,跟著老漢下了大堤,堤下就是他的家。洪澤湖的水拍岸弄潮,幾只湖鴨呱呱叫著,碧綠的水草婀娜搖曳。⑨老伴在廚房燒飯,老漢說,“來人了,燒菜吃飯!”⑩老伴瘦瘦高高的個,一臉黝黑,手扶門框伸出頭來問:“想吃什么?”(11)“燒個魚吧,隨便什么魚。”我說。湖水煮湖魚,原汁原味。況且,靠湖吃湖,也不會貴到哪里去吧?(12)沒個規整的餐廳,也沒像樣的廚房,更沒有服務員,這飯錢他們會怎么收?兩個老人看起來淳樸,倒不像會宰人的樣子。(13)不一會,四個菜端上來,老漢和我們一起坐了下來。(14)“大媽一起來吧?”我們邀請。(15)大媽擺手。也許,怕賬不好算吧?我們也就沒再強求。(16)“你喝酒吧?”老漢忽然想起什么,問我。(17)“不喝,要開車。”我擺手。(18)老漢說:“男人到湖邊哪有不喝酒的?”沖表弟努努嘴,“你喝,讓這個小青年開車!”(19)老漢到屋里拿出一瓶貌似比較高檔的原裝酒,啪地打開,倒在兩個玻璃杯子里,示意我端一杯。我心一緊,這瓶酒也要算在我們頭上了!只好硬著頭皮端過杯子。(20)青椒炒小蝦,紅燒鰱魚,炒小藕,水芹菜炒干子,都是我愛吃的菜。估計菜100塊錢,酒就算200塊吧,300塊應該夠了,放大點,總不會超過500吧?我剛準備示意表弟去結賬,見門口有個人影閃了一下,老漢大聲說,大砍刀,進來吧!(21)門外就進來一個粗壯的矮腳漢子,方頭方臉,真像一把砍刀,我看著就發怵。大砍刀搓著手,嘿嘿地笑,四爺,要幫忙嗎?我心里一驚,這下怕是碰著孫二娘的饅頭店了,明早我和表弟就成包子餡了,表妹的婚禮看來是參加不了了!(22)沒啥,就兩個人,你四娘就能搞定!老漢自信地說。我心里暗暗叫苦,被宰幾百塊錢和失去生命相比,真的是小菜一碟啊!(23)我遞個眼色給表弟,示意他瞅準機會打110報警,他個傻蛋卻以為我要他去拍湖景,屁顛屁顛地拿著手機去拍照了。我心里涼了半截,恨由心生,都怪他要看什么百船宴,這下好,把小命都搭上了!(24)表弟照一會湖景,回頭看我有些坐立不安的樣子,就掏錢去結賬。(25)“怎么能收錢呢?!”老漢啪地把筷子拍在桌上。(26)當然不要錢!要命!我從頭涼到腳后跟。(27)這荒天野地的湖邊,搞兩條人命真是分分鐘的事情,原先兩個老人對付我們可能有些吃力,這下來個大砍刀做幫手,如果菜里下了蒙藥,酒里做點手腳……我的頭真的暈了,眼前出現幻覺。(28)“你這不是罵人嗎?請還請不到呢!”老漢一臉不高興。(29)“就是!”大砍刀一臉討好,連聲說,“這湖邊,十天半月的難得來個人,晚上到俺家再喝幾盅!”(30)門口,不知何時,聚了四五個女人和孩子,拘謹地朝這邊望。這可不是幻覺,我悄悄伸手掐了一下大腿。(31)“湖里人家來客,添雙筷子加個碗,收錢?湖里人做不出來!”老漢有些不屑,老伴也和著說:“就是的!”(32)大砍刀嘿嘿地笑,手不知道朝什么地方放,女人和孩子們不再拘謹,也呵呵地笑。(33)告別漁翁夫婦,表弟開著車,轉臉看我一眼,疑惑地問:“表哥,空調打夠低了,你腦門上怎么都是汗啊?”(34)“好好開你的車!”我擦著汗,問他,“下次再來的話,你還能找到這里嗎?”(選自《2018年中國微型小說精選》)1.根據小說的情節概括填空。我們想找個地方吃飯,老漢____________→老漢讓老伴做飯,菜端上來和我們一起坐下→吃飯時,老漢____________→表弟掏錢結賬,老漢______2.第⑧段的環境描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洪澤湖的水拍岸弄潮,幾只湖鴨呱呱叫著,碧綠的水草婀娜搖曳。3.按照提示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⑴大砍刀搓著手,嘿嘿地笑,四爺,要幫忙嗎?(“大砍刀”要幫“老漢”什么忙?這表現了他什么性格特點?)⑵“你這不是罵人嗎?請還請不到呢!”老漢一臉不高興。(“老漢”因為什么不高興?從這里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人?)4.簡要分析下面畫線句子的含義。“好好開你的車!”我擦著汗,問他,“下次再來的話,你還能找到這里嗎?”5.小說以“漁家傲”為題有哪些妙處?三、應用12.陪讀,顧名思義就是陪同孩子讀書,是家長全程參與孩子生活與學習的一種行為。請你參加以“家長陪讀之我見”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并完成下面的題目。陪,陪伴,也有從旁協助的意思。請將“陪”字按照筆畫順序寫在田字格中。閱讀下列材料,從中提取兩條主要信息。材料一:某市光明中學2000名學生家長陪讀人數比例統計表階段年份2016201720182019七年級15%23%40%45%八年級26%36%55%60%九年級45%61%72%75%材料二:“孟母三遷”是我們熟悉的千古佳話,也是有記載的最早的陪讀。孟母努力為孟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確實,與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養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孩子們在成長道路上難免會遇到麻煩和困難,如果每次家長都在身邊給予“幫助”,這些麻煩、困難對于孩子來講就失去了助其成長的意義,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下面是一位陪讀家長的困惑,請你閱讀后說說這位家長在陪讀的過程中有哪些不當?材料: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選擇了陪讀。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學,準備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學習不自覺,每晚都坐他身邊陪讀。除此之外,還督促他復習。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關房門,也不知他在想什么。——李女士賞析下面的漫畫假如你是漫畫中的小主人公,你有什么話想對你的父母說?請寫在下面。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1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夏天款款而來,我們接觸到盛夏的氣息;電影頻頻熱播,我們接觸到了電影的魅力;風雨姍姍而至,我們接觸到了自然的恩賜。在人的一生中,我們會接觸到很多的人和事,在這些人和事中,總會有我們親密接觸的,你最親密的接觸又是什么呢?請以“我與的親密接觸”為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1)請自主選擇詞語,把題目補充完整。(2)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進行寫作。(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則會被扣分。(4)抄襲是一種不良行為,相信你不會照搬別人的文章,否則會影響你的成績。(5)考慮到內容的充實,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一、積累1、C【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要盡量不改變原意,在原意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改動的字數要盡量少。A句“顯示出”與“可見一斑”意義重復;B句“改善”與“營養不良”動賓搭配不當;D“能否……”與“是……當務之爭”雙向陳述與單向陳述不統一,答案為C。考點: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2、D【解析】

試題分析:A.蘊籍-蘊藉;B.端祥-端詳;C.鄭重其是-鄭重其事;D.正確。據此,答案為D。3、B【解析】

B.有誤。“雨后春筍”的意思是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是褒義詞。與“作品的質量讓人堪憂”語意不符。4、D【解析】

考查句子的銜接與連貫。仔細閱讀這幾個句子,說明的是蚋對蟬卵的毀壞,②句是首句,排除AB兩項,③句中的“這”指代的是“蚋立刻就想把它毀掉”,也就是③句緊跟④句,排除C項,故選D。5、(1玉盤珍羞直萬錢(2又恐瓊樓玉宇(3雪擁藍關馬不前(4枳花明驛墻95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6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解析】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選準詩句,生僻字平時要多寫幾遍。這類試題是通過書寫的方式考背誦,關鍵是不能錯字、別字、形似字。近幾年總出理解性默寫題目,這種題目的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根據詩歌內容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錯別字。此題要注意“羞”“藍”“驛”“汀”等字詞的書寫。6、女兒國;男女平等【解析】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里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愿望。二、閱讀7、1.原來最終2.B3.悉散以赒鄉里出谷萬斛以糶4.側面描寫,表現連處士父親的仁愛之心。【解析】

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的兩個字都是古今異義詞,如“故”:原來。“卒”:最終。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關鍵。2.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此題較容易,根據文意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為B項。即:悉散/以赒鄉里,而以學/教其二子。譯為:都散發出去來周濟鄉鄰,拿學問來教導他的兩個兒子。3.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提取信息的前提和基礎。如連處士的“德”在兩個特殊時期的表現可分別提取“悉散以赒鄉里”和“出谷萬斛以糶”作為答案。4.考查寫作手法。首先要理解好鰥寡孤獨所說話的意思,“自連公亡,使吾無所告依而生以為恨”:自從連公去世以后,我們這些人沒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來活命了,讓我們太遺憾了!所以可以分析出這明顯是對連處士父親的盡仁愛之心的側面描寫。譯文:連處士是應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應山的人到現在仍然思念他。那些鰥寡孤獨的人,都說:“自從連公去世以后,我們這些人沒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來活命了,讓我們太遺憾了!”父親去世后,家里本來有很多錢財,都散發出去來周濟鄉鄰,拿學問來教導他的兩個兒子,說:“這兩個孩子才是我的財產啊!”年成不好,拿出一萬斛谷去賣,因而市面上谷的價錢最終沒有上漲,連鄰近縣的百姓都依賴他。8、1.C2.B3.C4.①給貧民提供牛種,貧婦提供紡車,數量是確山縣的兩倍。②幼學逮捕施敏投入獄中。【解析】

1.本題考查理解對文言實詞含義的辨析能力。C.句意:御史上奏給皇帝。聞:聽到的事。解釋不正確。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句意為:天啟三年,起用為南京光祿少卿,改任太常少卿,幼學都沒有赴任;故斷句為:天啟三年∕起南京光祿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故選B。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辨析能力。C.應該是御史的兒子爭辯,御史這才作罷;分析不正確。故選C。4.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①句中重點詞有:紡具,紡車;倍,兩倍。句意為:給貧民提供牛種,貧婦提供紡車,數量是確山縣的兩倍。②句中重點詞有:獄,監獄。句意為:幼學逮捕施敏投入獄中。做“斷句題”要通讀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礎上再根據文意和常用的斷句方法加以判讀。常見的斷句方法有:語法分析、對話標志、常見虛詞、結構對稱、固定句式等。參考譯文:陳幼學,字志行,無錫人,萬歷十七年進士。在確山縣知縣任上致力于施惠百姓。積存粟米二千石用來應對災荒,開墾荒田八百多頃。給貧民提供五百余頭耕牛,核實曾被黃河水淹沒的土地一百三十多頃分給百姓耕種。布政使劉渾成的弟弟爛成,伙同小妾殺死妻子,陳幼學依法治罪。代理太仆卿陳耀文的家人犯法,陳幼學立即將他逮捕治罪。汝寧知府丘度擔心幼學惹上禍端,(丘度)向巡撫請求,調幼學(到)中牟縣。秋季果實成熟時節,飛蝗蔽天。幼學組織百姓捕捉蝗蟲,捉到一千三百多石,最終沒有釀成蝗災。縣城舊有的土城,低矮并且已坍塌。供給饑民粟米,讓他們修筑城墻。城墻修好了,百姓卻沒有勞役之苦。幼學疏通河流五十七,溝渠一百三十九,都引入小清河,百姓大大受益。給貧民提供牛種,貧婦提供紡車,數量是確山縣的兩倍。過了五年,政績顯著。因為不結交權貴,掌道御史打算斥退他,御史的兒子爭辯說:“兒自中州而來,人們都說中牟縣令的政績(治理情況)和品行天下無雙,如今考核給予下等,為什么呢?”御史這才作罷。升任湖州知府,剛剛到任,就捕殺了橫行霸道的惡奴。有個叫施敏的人是士族子弟,楊升是家奴,兩人橫行郡中。幼學逮捕施敏投入獄中。大雨下了一月,禾苗都被淹死。幼學大力推行治理災荒的措施,救活饑民三十四萬多人。御史將舉薦他,征集他的治理措施,推官閻世科將幼學的治理措施列舉出三十六條上交御史,御史上奏給皇帝。下詔加封為按察副使,仍然負責本郡事務。幼學年已七十,他的母親還健在,于是以回家養母為由辭官歸鄉。母親去世后也不再出仕。天啟三年,起用為南京光祿少卿,改任太常少卿,幼學都沒有赴任。第二年去世,終年八十四歲。中牟、湖州都為他立祠祭祀。9、1.(1)違背(2)通“橫”,梗塞,不順2.(1)通過這些使他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2)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和禍患,國家常常會滅亡。3.要能經受住艱苦環境的磨煉,還要能戰勝內心的苦惱與困惑。【解析】1.考查文言實詞。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注意一詞多義詞,拂:違背。通假字詞“衡”通“橫”,梗塞,不順。2.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重點詞語:所以:用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動: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驚動。忍: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堅韌。入: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國內。拂,同“弼”,輔佐。出: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國外。3.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孟子認為造就人才的客觀條件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只有這樣,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觀條件是“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也就是要能經受住艱苦環境的磨煉,還要能戰勝內心的苦惱與困惑。譯文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之中被任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任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里救出來并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里贖買回來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原來沒有的才能。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在內心里困惑,思慮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曉。(如果)一個國家,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這樣以后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10、1.B2.皇宮舉行晩宴,吃宮餅;中秋賞月、拜月;賞燈。3.示例:①人們對行中秋節的態度比以前淡薄了:②雖然還保留著吃月餅的習俗,但卻很少有人能做到靜下心來賞月了;③為了保護自然環境,放水燈的習俗也淡化了。(說明:意思答對即可。)【解析】1.B錯誤,中秋賞月活動大約開始于風雅的魏晉時期,由文人興起,興盛于唐宋。2.解題時要認真審清題干,確定信息篩選的標準,按照規定的范圍、角度、逐句逐段,找準相關的信息部位,確定具體語句,準確表達。根據第③段“宋朝時,每年中秋,皇帝都要舉行盛大的晚宴,在京六品以上官員都要出席。”“宮廷里流行中秋節的時候吃一種‘宮餅’”。“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里寫到了北宋京都(也就是今天的開封)中秋節賞月的盛況。”第④段“宋人金盈之的《醉翁談錄》亦記載了許多宋代京城風情。其中寫到了中秋拜月的風俗。”第⑤段“宋朝的中秋之夜,還有賞燈的習俗。”提取中秋習俗即可。3.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創意解讀能力。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現在家人在一起賞月的人,因為工作和其它原因,人變少了很多;拜月除了老人,年輕人已經沒有了。放水燈的習俗也淡化了。11、1.邀請我們到他家吃飯勸我喝酒很生氣,堅持不肯收錢2.寫出了老漢居住的地方景色秀麗;表現了“我”因找到了吃飯的地方而高興的心情;這種“荒天野地”的景象為下文“我”產生一連串的疑心做鋪墊;這里的美麗景色也襯托了漁家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的美好品質。3.⑴“大砍刀”要幫老漢家干活,一起招待客人。表現了“大砍刀”樂于助人、熱情善良、好客、淳樸等性格特點。⑵“老漢”把我們當客人招待,根本就沒想過要收錢,“表弟”掏錢結賬,傷害了“老漢”待客的熱情,“老漢”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因而不高興。“老漢”是一個淳樸善良、熱情好客、自尊心強、性情爽直的人。4.①“我”還想來這里做客,希望表弟能找到這個地方;②“我”對漁家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非常向往;③贊揚了漁家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的品質。5.①小說主要寫了漁家熱情招待陌生路人,并引以為傲的故事,題目“漁家傲”表現了這一內容;②小說歌頌了漁家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等美好品質,表現了作者為這種美好品質感到驕傲、心向往之的感情,題目“漁家傲”表現了這一主題;③題目“漁家傲”借用古詞牌名,有詩意和美感,吸引讀者。【解析】1.本文是敘述類文體,概括情節內容首先要通讀全文,理清故事線索,梳理情節,按著題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節,然后再根據情節要素(地點、時間)和情節之間的關聯性了解情節的變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動,依照所示情節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節。如第7段寫老漢邀請我們到他家吃飯;第16—19段寫老漢勸我喝酒;第31段寫老漢很生氣,堅持不肯收錢。2.考查環境描的作用。“洪澤湖的水拍岸弄潮,幾只湖鴨呱呱叫著,碧綠的水草婀娜搖曳”一句描繪出一派景色秀麗、生機勃勃的景象。內容上,烘托了“我”因找到了吃飯的地方而高興的心情;也襯托了漁家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的美好品質。結構上,為下文“我”產生一連串的疑心做鋪墊,由此推動了故事情節向前發展。3.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分析的題目應該首先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肖像和其它側面的描寫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即列舉文中反映該性格特征的事例。(1)“大砍刀搓著手”動作描寫,“嘿嘿地笑”神態描寫,“四爺,要幫忙嗎?”語言描寫。從這些描寫的字里行間里,皆可分析出“大砍刀”是個熱心腸,由此表現出“大砍刀”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等性格特點。(2)“你這不是罵人嗎?請還請不到呢”語言描寫,“一臉不高興”神態描寫。這兩句描寫說明“老漢”壓根就沒想收錢,“老漢”認為“表弟”掏錢結賬是在侮辱自己。從中可以分析出“老漢”具有樂于助人且自尊心很強的性格。4.考查文句的深刻含意。特別要注意能分析出人物語言的潛臺詞,也就是言外之意。“下次再來的話,你還能找到這里嗎?”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會再來這里,希望表弟能找到這個地方。由此表達了“我”對這個地方的喜歡,突出了這個地方景美,人更美的主題。一定要答出語句對表現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題的意義。5.探究小說以“漁家傲”為題的妙處。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標題注意結合文章的主旨,注意結合對人物形象的贊美等。首先題目“漁家傲”是個古詞牌名,有詩意和美感,最能夠表現這里的人的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等美好品質。同時“漁家傲”的“傲”正好與小說敘寫的引以為傲的故事的“傲”諧音,表現了作者為樂于助人這種美好品質感到驕傲并為之贊美的感情,所以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三、應用12、【活動一】正確書寫即可。【活動二】從2016年起,光明中學七年級到九年級的陪讀家長人數持續增長;對于陪讀是否利于孩子的成長,人們態度不一。【活動三】①李女士包辦孩子的生活小事,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②李女士把重心放在約束孩子、管教孩子上,不相信、不理解、不尊重自己的孩子;③李女士在陪讀過程中沒有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只管教孩子,不利于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答兩點即可)【活動四】示例:爸爸媽媽,很感謝你們指導和幫助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我長大了,不能一直做你們翅膀下的雛鳥,我有能力把自己照顧好,請讓我獨立生活,學會堅強吧。【解析】

(1)筆順書寫。漢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先撇后捺:“人”“八”“入”。先橫后豎:“十”“王”“干”。從上到下:“三”“竟”“音”。從左到右:“理”“利”“禮”“明”“湖”。先外后里:“問”“同”“司”。先外后里在封口:“國”“圓”“園”“圈”。先中間后兩邊:“小”“水”。如“陪”字按照筆畫順序寫:橫撇彎鉤、豎、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2)材料一屬于分析統計圖表的題目,分析統計表注意統計表的名稱,表頭列出的項目,表格中的極值和表現出來的趨勢等。通過表格中的數字和所給的題干要求得到判斷,如此題以“某市光明中學2000名學生家長陪讀人數比例統計”為陳述對象。找到“階段”“年份”項目,通過對數字的比較可分析出從2016年起,光明中學七年級到九年級的陪讀家長人數持續增長的結論。而材料二是文字材料題,可分析“確實,與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養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但也有很多人認為……久而久之,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