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BIA 005-2021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 技術規范_第1頁
T-BBIA 005-2021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 技術規范_第2頁
T-BBIA 005-2021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 技術規范_第3頁
T-BBIA 005-2021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 技術規范_第4頁
T-BBIA 005-2021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 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43.140

Y14

團體標準

T/BBIA005-2021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

技術規范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chargersforelectricbicycles

2021-12-10發布2022-1-1實施

北京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發布

T/BBIA005—2021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的術語和定義、符號和型號命名要求、試驗方法、技術要求、檢驗

規則及標識。

本文件適用于北京地區的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1002家用和類似用途單相插頭插座型式、基本參數和尺寸

GB2099.1家用和類似用途插頭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

GB/T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

GB/T2423.3-2016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Cab:恒定濕熱試驗

GB/T2423.5-2019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Ea和導則:沖擊

GB/T2828.1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

GB/T2829周期檢驗計數抽樣程序及表(適用于對過程穩定性的檢驗)

GB/T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4343.1-2016家用電器、電動工具和類似器具的電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發射

GB/T4343.2-2020家用電器、電動丄具和類似器具的電磁兼容要求第2部分:抗擾度

GB4706.1-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笫1部分:通用要求

GB4706.1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電池充電器的特殊要求

GB/T5169.11-2017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1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成品的灼熱

絲可燃性試驗方法(GWEPT)

GB/T5169.21-2017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21部分:非正常熱球壓試驗方法

GB17625.1-2016電磁兼容限值諧波電流發射限值(設備每相輸入電流≤16A)

GB/T17625.2-2007電磁兼容限值對每相額定電流≤16A且無條件接入的設備在公用低壓供電系統

中產生的電壓變化、電壓波動和閃爍的限制

GB/T36944-2018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技術要求

QB/T5511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充電器

3術語和定義

GB4706.1界定的、GB/T36944-2018規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起充電壓start-chargingvoltage

1

T/BBIA005—2021

充電器能對蓄電池充電的最低電壓。

3.2

轉換電流switchingcurrent

充電器在恒壓充電過程中工作指示燈狀態出現變化時的輸出電流。

3.3

輸出紋波outputripple

輸出直流電壓中含有的工頻交流成分。

3.4

電源軟線supplycord

固定到充電器上,用于供電的軟線。

3.5

熱失控thermalrunaway

充電時岀現的一種臨界狀態,由電池組熱量產生的速率超過其散熱能力導致電池組溫度連續升高引

起,進而使電池組破壞。

3.6

高效充電區highefficientchargingrange

蓄電池在規定的單體蓄電池的充電電壓值以下進行充電的區域。通常以一個恒定的直流電流值對蓄電

池進行充電。

注:在溫度為25(℃)的環境中,鉛酸單體蓄電池的充電電圧在2.40(V)以下,三元鋰離子單體蓄電池和錳酸鋰離子單體

蓄電池的充電電壓在4.15(V)以下,磷酸鐵鋰離子單體蓄電池的充電電壓在3.5(V)以下時的充電區間。

3.7

高壓充電區highvoltagechargingrange

蓄電池在規定的單體蓄電池的充電電壓值及以上進行充電的區域。通常以一個恒定的直流電壓值對蓄

電池進行充電。

注:在溫度為25(℃)的環境中,鉛酸單體蓄電池的充電電壓在2.40(V)及以上,鋰離子單體蓄電池、三元鋰離子單體蓄

電池和錳酸鋰離子單體蓄電池在4.15(V)及以上,磷酸鐵鋰離子單體蓄電池在3.5(V)及以上時的充電區間。

3.8

額定容量ratedcapacity

在規定條件下,蓄電池完全充電狀態所能提供的由制造廠標明的安時電量。

注:用“C”表示。除另行說明或規定外,本標準中的術語“電壓"和“電流"都是指有效值(r.m.s)。

4產品分類和型號命名

4.1充電器產品分類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的類別應符合GB/T36944-2018的規定。

2

T/BBIA005—2021

4.2型號命名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的型號命名應符合GB/T36944-2018的規定。

5技術要求

5.1外觀、結構及元件要求

5.1.1外觀要求

充電器表面應平整,無毛刺、劃痕及其他機械損傷;外部連接軟線應完整無損;緊固件連接應牢固;

金屬部件應無銹蝕;標識和貼花應完整、清晰,位置正確。

5.1.2結構及元件

充電器的結構及元件應符合以下的要求:

a)在正常使用或用戶維護時,沒有對用戶造成危險的粗糙或銳利的棱邊;

b)通過一個隔離裝置(變壓器)給輸出電路供電;

c)不含石棉;

d)木材、棉花、絲、普通紙以及類似的纖維或吸濕性材料,除非經過浸漬,否則不應作為絕緣材料

使用;

e)充電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應分別加裝獨立的熔斷器,其規格、參數符合產品說明書或其他明示的

規定;

注:輸出端有短路保護和反接保護時可不裝熔斷器。

f)充電器不應在柔性連接軟線上裝有開關或自動控制器。

5.1.3內部布線

充電器內部布線應符合以下的要求:

a)當套管作為內部布線的附加絕緣來使用時,采用可靠的方式保持在位;

b)布線通路光滑,且無銳利棱邊;

c)布線的保護使它們不應與引起絕緣損環的毛刺、冷卻翅片或類似的接觸。有絕緣導線穿過的金屬

孔洞,有平整、圓滑的表面或帶有絕緣套管;

d)黃/綠組合雙色標識的導線,只用作接地導線。

5.1.4電源連接與外部軟線

5.1.4.1電源軟線的導線應采用銅線,其標稱橫截面積應滿足表1的要求。

表1導線的最小橫截面積

導線的額定電流(A)標稱橫截而積(mm2)

≤3不小于0.75

>3且≤6不小于1.0

>6且≤10不小于1.5

5.1.4.2電源軟線不應與器具的尖點或銳邊接觸。

5.1.4.3Ⅰ類充電器的電源軟線應有一根黃/綠芯線,它連接在充電器的接地端子和插頭的接地觸點之

間。

5.1.4.4電源軟線的導線在承受接觸壓力之處,不應通過鉛-錫焊將其合股加固,除非夾緊裝置的結構使

其不因焊劑的冷流變而存在不良接觸的危險。

5.1.4.5在將連接軟線模壓到外殼的局部時,該電源軟線的絕緣不應被損壞。

3

T/BBIA005—2021

5.1.4.6帶有電源軟線的充電器,以及打算用柔性連接軟線永久連接到固定布線的充電器,應有連接軟

線固定裝置,該連接軟線固定裝置使導線在接線端處所受拉力和扭矩應符合表2要求,并保護導線的絕緣

免受磨損。

表2電源軟線拉力和扭矩

充電器質量(kg)拉力(N)扭矩(N·m)

≤1500.1

>1且≤4800.25

>41200.35

5.1.4.7連接軟線固定裝置的放置,應使它們只能借助于工具才能觸及到,或者其結構只能借助于工具

才能把連接軟線裝配上。

5.1.4.8插入輸出插座的器具插腳的尺寸應與輸出插座的尺寸一致。

5.2充電參數

5.2.1輸入電流

按6.2.1規定的方法進行輸入電流測試,充電器的實際最大輸入電流與標稱最大輸入電流的允許偏差

值應符合表3的要求。

表3最大輸入電流與標稱最大輸入電流的偏差

充電器額定電流(A)偏差(%)

≤1.0+10~-15

>1.0+5~-15

5.2.2電源適應性

充電器輸入電壓范圍應在220V±20%之間。按6.2.7規定的方法進行電源適應性測試,充電器的實際

輸出電流與最大輸出電流的偏差應在±10%的范圍。

5.2.3鋰電池適配充電器的充電參數

5.2.3.1起充電壓

充電器起充電壓不應低于適配鋰電池組額定電壓的50%。

5.2.3.2輸出電壓

恒壓充電過程中,充電器明示的輸出電壓與實際最大輸出電壓的偏差值應在±0.5%的范圍之內。

5.2.3.3輸出電流

恒流充電過程中,充電器明示的輸出電流與實際最大輸出電流的偏差值應在±10%的范圍內。

5.2.3.4轉換電流

轉換電流不應高于充電器明示輸出電流的15%。

注:如有過放電激活模式,充電器曲線宜釆用QB/T5511附錄B規定的模式。

5.2.3.5浪涌電流

充電器瞬時正向最大輸出電流與明示額定輸出電流之比不應大于20倍。

5.3電氣性能

5.3.1泄漏電流

充電器按6.3.1規定的方法進行泄漏電流測量,其值應不大于以下限值:

4

T/BBIA005—2021

a)對Ⅰ類充電器:0.75(mA);

b)對Ⅱ類充電器:0.25(mA)。

5.3.2電氣強度

按6.3.2規定的方法進行電氣強度測試,充電器應無擊穿。

注:可忽略無電壓下降的輝光放電。

5.3.3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

5.3.3.1爬電距離

按6.3.3規定的方法進行測量,充電器的爬電距離值應符合表4的要求。

表4不同絕緣的爬電距離參數單位為mm

適用1級污染適用2級污染

絕緣類別

I類充電器Ⅱ類充電器I類充電器Ⅱ類充電器

基木絕緣≥0.6≥2.5

加強絕緣≥1.2≥5.0

功能絕緣≥0.4≥2.0

a有預防措施的絕緣保護,如浸絕緣漆、灌絕緣膠等,適用1級污染。

b無預防措施的絕緣保護,適用2級污染的充電器。

5.3.3.2電氣間隙

按6.3.4規定的方法進行測量,充電器的電氣間隙值應符合以下要求:

a)I類充電器:基本絕緣的電氣間隙不小于1.5(mm);

b)Ⅱ類充電器:加強絕緣的電氣間隙不小于3.0(mm)。

5.3.4輸出紋波

按6.3.5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充電器的輸出紋波不應高于充電器輸出電壓的1%。

5.3.5防觸電保護

按6.3.6規定的方法進行防觸電保護測試,充電器的結構和外殼應對意外觸及其帶電部件有足夠的防

護。

5.3.6接地有效性

I類充電器的易觸及金屬部件應永久并可靠地連接到器具內的一個接地端子,其接地端子和輸入插口

的接地觸點不應連接到中性接線端子。

按6.3.7規定的方法進行接地有效性測試,I類充電器的輸入插口的接地觸點與易觸及的金屬部件之間

的電阻值應不大于0.1(Ω)。

5.4保護功能

5.4.1發熱

5.4.1.1溫升

按6.4.1.1規定的方法進行溫升測試,充電器外殼的上表面溫升不應大于45(K),下表面溫升不應大

于48(K),充電器輸出電壓漂移不應大于0.1(V)。

5.4.1.2過熱保護

按6.4.1.2規定的方法進行超溫保護測試,充電器應在15(min)內切斷輸出電流。

5.4.1.3過充切斷

5

T/BBIA005—2021

針對鉛酸電池充電器,按6.4.1.3規定的方法進行過流切斷測試。充電器對電池組在高效充電區進行

充電,在電池組充入電量達到1.00(C)時,其應自動切斷輸出電流。充電器對電池組在高壓充電區進行充

電,在電池組充入電量達到0.30(C)時,其應自動切斷輸出電流。

5.4.2非正常工作

5.4.2.1錯接

按6.4.2.1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后,充電器應無電流輸出;正確連接后充電器應正常工作。

5.4.2.2輸出短路

按6.4.2.2規定的方法進行短路保護測試后,充電器應無任何故障,其輸出端短路電流應不大于200

(mA);在排除短路后,其應正常工作。

5.4.2.3輸出過壓

按6.4.2.3規定的方法進行短路保護測試,充電器的次級電路發生異常情況時,輸出電壓不應高于其

明示最大輸出電壓的120%,元器件不應有損壞。

5.4.2.4輸出過流

按6.4.2.4規定的方法進行短路保護測試,充電器在輸出電流大于明示最大輸出電流時應無輸出,元

器件應無損壞。

5.4.2.5逆向電流

按6.4.2.5規定的方法進行逆向電流測試時,從電池系統倒流到充電器的電流不應大于1(mA)。

5.4.2.6風扇堵轉

裝有風扇的充電器按6.4.2.6規定的方法進行風扇堵轉測試時,應符合5.5.1的中發熱的要求。

5.4.3延時切斷

針對鉛酸電池充電器,按6.4.3規定的方法進行延時切斷測試。當充電器進入涓流充電階段,持續時

間達到3h后應自動切斷輸出電流。

5.4.4輸出接口安全性

5.4.4.1充電器的輸出接口(標稱電壓48V及以下)不應與符合GB/T2099.1及GB1002規定的輸入接口互

插。

5.4.4.2充電器的直流輸出端正負極的兩個金屬導電部分,不能同時被觸及。

5.5環境適用要求

5.5.1低溫

按6.5.1規定的方法進行低溫測試后,充電器應工作正常。

5.5.2高溫

按6.5.2規定的方法進行高溫測試后,充電器應工作正常。

5.5.3恒定濕熱

按6.5.3規定的方法進行恒定濕熱測試后,充電器應工作正常,電氣強度應符合5.4.2的要求。

5.5.4耐熱

5.5.4.1球壓

非金屬材質外殼,按6.5.4.1規定的方法進行球壓測試后,充電器的外殼和支撐載流連接件的絕緣材

料的壓痕直徑應不大于2mm。

5.5.4.2灼熱絲

非金屬材質外殼按6.5.4.2規定的方法進行灼熱絲測試,充電器的外売和支撐載流連接件應符合下列

之一的要求:

a)沒有可見的火焰或持續火光;

6

T/BBIA005—2021

b)灼熱絲移開后,試品上的火焰或火光在30(s)內自行熄滅,并且未點燃試驗用的鋪底層中的薄綿紙

(絹紙)、或燒焦松木板。

5.5.5IP等級

露天使用充電器應達到GB/T4208-2017中IP33的規定,非露天使用的充電器應達到GB/T4208-2017中

IP3X的規定。按6.5.7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試驗后,充電器應工作正常,電氣強度應符合5.4.2的規定。

5.6機械性能

5.6.1振動

按6.6.1規定的方法進行振動測試后,充電器應符合下列要求:

a)各相關電器件無變形等異?,F象;

b)符合5.4.2的規定;

c)能正常工作。

5.6.2沖擊

按6.6.2規定的方法進行沖擊測試后,充電器應符合下列要求:

a)充電器內部無異響、元器件脫落等異?,F象;

b)符合5.3.3.2、5.3.3.4、5.4.2的規定;

c)能正常工作。

5.6.3跌落

按6.6.3規定的方法進行跌落測試后,充電器應無功性能損壞,或仍能滿足檢測要求。

5.6.4外殼沖擊

按6.6.4規定的方法進行外殼沖擊測試后,充電器外殼應無損壞。

5.7說明書

5.7.1一般要求

說明書應隨充電器一起提供,以保證充電器的安全使用。

注:使用說明書只要在正常使用中可見的,則可以標在充電器上。

如果在用戶的安裝、維護保養期間有必要采取預防措施,則應給于相應的詳細說明。

5.7.2說明書內容

說明書應包含如下內容:

a)規定充電器所能充電的電池類型、規格、電壓等級、數量、額定容量等;

b)不同電池類型、不同電壓等級的充電器不能互充;

c)對于I類充電器,指明充電器只允許插入帶接地的插座內;

d)指明充電器在充電過程中,電池應置于一個通風良好的地方;

e)禁止給不可充電的電池進行充電的警告;

f)充電過程中充電器嚴禁覆蓋;不在室內或過道上充電;

g)充電過程遠離火焰、火花及爆炸性氣體;

h)如果電源軟線損壞,為避免危險,必須由制造廠或其維修部或類似的專職人員來更換;

i)禁止兒童接觸到充電器;

j)使用條件要求。

5.7.3使用條件要求

在廠家規定的使用條件下使用,無明確規定的應滿足以下要求

a)環境溫度:-30~+35(℃);

7

T/BBIA005—2021

b)相對濕度:不大于95%;

c)大氣壓力:86~106(kPa)。

5.8警示語、產品標識

5.8.1警示語

充電器本體上明顯位置應標明下列警示語:

a)警告:禁止給不可充電的電池充電;

b)充電過程中,充電器嚴禁覆蓋;

c)必須由制造廠或其維修部或類似的專職人員進行維修;

d)在接通或斷開充電器與電池的連接前,先斷開電源;

e)在海拔高于2000米使用的充電器,應對使用時的最大海拔做出聲明;

示例:僅適用于海拔5000米以下地區安全使用。

f)警告:爆炸性氣體,謹防火焰或火花,充電過程中提供足夠的通風;

g)謹防雨淋。

5.8.2產品標識

充電器本體上明顯位置應標明下列內容:

a)額定輸入電壓、額定頻率;

b)最大輸入電流;

c)輸出電壓;

d)輸出電流;

e)制造廠或制造商的名稱;

f)充電器型號、適用被充電的蓄電池種類、規格、電壓等級;

g)如果是Ⅱ類結構,應標明符號;

h)輸出端子的極性(+,-);

i)注明警示標識:使用前應充分閱讀使用說明書;

5.8.3按6.8試驗后,警示語、產品標識應清晰易讀并持久耐用。

5.9互認協同充電功能

鋰離子電池組充電器與鋰離子電池系統應有以下互認協同充電的功能:

a)鋰離子電池組充電器與鋰離子電池系統之間使用制造商明示的互認協同方式進行識別后充電工

作;

b)鋰離子電池組充電器與鋰離子電池系統之間互認協同內容應包含QB/T5511附錄B規定的內容。

5.10發射

5.10.1電源端子騷擾電壓

按6.5.5.1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充電器電源的相線和中線端子的騷擾電壓應符合表5規定的限值要

求。

表5頻率范圍為150(kHz)-30(MHz)的電源端子騷擾電壓限值

頻率范圍/MHz準峰值/dB(μV)平均值a/dB(μV)

0.15~0.50隨頻率的對數線性減小66?56隨頻率的對數線性減小59~46

0.50~55646

5~306050

a當使用帶準峰值檢波器接收機測量時,如果符合用平均值檢波器測量的限值,則認為受試設備符合兩種限值,不必要

用帶平均值檢波器接收機進行測量。

8

T/BBIA005—2021

5.10.2騷擾功率

按6.5.5.2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充電器騷擾功率應符合表6規定的限值。

表6頻率范圍為30(MHz)-300(MHz)的騷擾功率限值

頻率范圍/MHz準峰值/dB(pW)平均值a/dB(pW)

30~30045~5535~45

a當使用帶準峰值檢波器接收機測量時,如果符合用平均值檢波器測量的限值,則認為受試設備符合兩種限值,不必要

用帶平均值檢波器接收機進行測量。

5.10.3諧波電流

按6.5.5.3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充電器諧波電流應符合GB17625.1中A類設備的要求。

5.10.4電壓變化、電壓波動和閃爍

按6.5.5.4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充電器的電壓變化、電壓波動和閃爍應符合GB/T17625.2-2007要求。

5.10.5抗擾度

抗擾度應符合GB/T4343.2-2020中IV類器具的要求。

6試驗方法

6.1外觀、結構及元件要求

6.1.1外觀要求

采用目測法檢查。

6.1.2結構及元件

采用目測法檢查。

6.1.3內部布線

采用目測法檢查。

6.1.4電源連接與外部軟線

按GB4706.1-2005規定的方法進行。

6.1.5互認協同充電功能

鋰離子充電器與鋰離子電池系統互認協同充電功能按以下方法進行測試:

a)使用測試充電器給不匹配的鋰電池系統充電,觀察充電器的工作狀態;

b)使用通訊模擬器模擬通訊協議,觀察充電器工作狀態。

滿足其中任意一條為符合要求。

6.2充電參數

6.2.1輸入電流

充電器在正常工作溫度和額定電壓下進行最大負載充電工作,用電流測量儀器測量最大輸入電流。

6.2.2起充電壓

將充電器與電源、模擬負載、穩壓電源連接,模擬負載選擇電流模式,穩壓電源電壓從0開始逐漸增大,

至充電器有輸出電流時(穩壓電源顯示電流小于電流表上電流時),記錄此時電壓值。

6.2.3輸出電壓

9

T/BBIA005—2021

將充電器與電源、模擬負載、穩壓電源連接,模擬負載選擇電壓模式。調節穩壓電源電壓,當充電器

有輸出電流后,關閉穩壓電源;調節模擬負載的電壓,使充電器工作電壓達到最大電壓值,記錄此時電壓

值。

6.2.4輸出電流

將充電器與電源、模擬負載、穩壓電源連接,模擬負載選擇電流模式。穩壓電源調節電壓使充電器有

輸出電流后,關閉穩壓電源;調節模擬負載的電流,使充電器工作電流達到最大電流值,記錄此時電流值。

6.2.5轉換電流

將充電器與電源、模擬負載、穩壓電源連接,模擬負載選擇電流模式。穩壓電源調節電壓使充電器有

輸出電流后,關閉穩壓電源,調節模擬負載的電流,使充電器工作指示燈指示狀態出現變化,記錄此時電

流值。

6.2.6浪涌電流

充電器輸出端與適配鋰電池系統連接,在充電回路串入0.05(Ω)采樣電阻(精度不低于1%),電阻兩

端連接示波器電壓探頭,或直接用霍爾探頭監測充電回路電流;充電器輸入端與市電接通,用示波器捕捉

脈沖電流值。

6.2.7電源適應性

調節充電器輸入電壓,當輸入電壓在額定電壓的-20%?+10%的范圍內變化時,使用電流測量儀器測量

充電器的輸出電流。

6.3電氣性能

6.3.1泄漏電流

按GB4706.1-2005中16.2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

6.3.2電氣強度

使用耐電壓測試儀分別在充電器的帶電部件和外殼易觸及部件(非金屬部件用金屬箔覆蓋)之間、充

電器的輸入回路和輸出回路之間進行電氣強度測試。測試電壓值如下:

a)對I類器具:1250(V);

b)對II類器具:3000(V)。

測試的電壓頻率為50Hz,時間為1(min),跳閘電流設置為10(mA)。

6.3.3爬電距離

按GB/T16935.1第6章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

6.3.4電氣間隙

按GB/T16935.1第6章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

6.3.5輸出紋波

按圖1接通電路,在模擬負載中將輸出電流調整到明示輸出電流的90%,將示波器擋位調節到20(MHz)

帶寬,用AC擋測量充電器輸出電壓的峰-峰值,記錄輸出紋波。

10

T/BBIA005—2021

圖1輸出紋波接線圖

6.3.6防觸電保護

按GB4706.1-2005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

6.3.7接地有效性

釆用目測法檢查充電器的結構。使用接地電阻測試儀器測量電阻值。

6.4保護功能

6.4.1發熱

6.4.1.1溫升

按GB1706.1中第11章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試驗電壓為1.06倍額定電壓。

6.4.1.2過熱保護

將充電器放置在高溫試驗箱中,在其輸出端與模擬負載連接,在電流模式下調節到最大電流以此狀態

工作。當高溫試驗箱的溫度上升到70(℃)時,記錄電流表的電流值,用計時器記錄電流表的電流值下降到

小于5mA的時間。

6.4.1.3過充切斷

在溫度為25±5(℃)的環境中,充電器的輸出端串接一個精度不低于0.5%的直流電參數測量儀后與電

子負載連接,接通電源,對電子負載進行模擬充電。

調節電子負載,分別模擬電池組處于高效充電區充電和高壓充電區充電的狀態,分別記錄充電器在高

效充電區和高壓充電區對電子負載的充電量,并査看電子負載在規定的充入電量時充電器是否自動切斷輸

出電流。

6.4.2非正常工作

6.4.2.1錯接

將充電器輸入端與市電連接使其正常工作,在充電器的輸出端串接一個電流表后與充滿電的電池組

(該電池組的電容量為使用說明書明示的最大容量)輸入端的正極負極錯接,保持10(min)后斷開,觀察

電流表的讀數是否始終為0。充電器正確連接后觀察電流表的讀數是否為0,是否進行正常充電工作。

將充電器輸入端與市電連接使其正常工作,取一個與充電器輸出端相匹配的插頭,在插頭的正負極之

間用截面積大于1(mm2)導線(短路電阻小于50m(Ω))串接一個電流表,與充電器的輸出端進行短路連

接,査看電流表的讀數,15s后撤除短路,連接電池組,查看充電器是否正常工作。

6.4.2.2輸出短路

將充電器輸出端串連一個電流表與電源、模擬負載連接,模擬負載選擇電流模式,設定輸出電流為額

定輸出電流的80%(如充電器不能啟動,使用模擬工作電壓觸發充電器工作,工作后去除模擬工作電壓);

11

T/BBIA005—2021

用小于50m(Ω)的導體短接充電器的輸出正負極,保持10(min)后斷開,觀察充電器是否有異?,F象,記錄

短路后電流。

取消短接后,觀察充電器工作狀態。

6.4.2.3輸出過壓

使充電器的反饋功能(如:反饋光耦)失效。將充電器與模擬負載連接,用示波器電壓探頭連接到充

電器的輸出端;示波器設定為觸發模式,示波器電壓量程調整到比輸出電壓高的擋位,時間量程設定為不

大于1毫秒每格;將充電器輸入端與電源連接,用示波器測量瞬時最高電壓;并觀察充電器是否有異?,F

象。

6.4.2.4輸出過流

將充電器與電源、模擬負載連接,模擬負載選擇電流模式,電流設定為最大輸出電流的110%;啟動模

擬負載,記錄充電器輸出電壓,觀察充電器是否有異?,F象。

6.4.2.5逆向電流

將適配鋰電池系統充滿電,電流表串接在充電器的輸出端與適配鋰電池系統的輸入端之間(不連接市

電),記錄電流表的電流值。

6.4.2.6風扇堵轉

按6.4.1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在測試中使用機械方式,人為堵轉風扇30(min)。

6.4.3延時切斷

將充電器的輸出端串接一個直流電流表后與電池組輸入端連接,接通電源對電池組充電。當充電器進

入涓流充電狀態時,記錄電流表的讀數,用計時器記錄涓流充電的時間。當電流表的讀數下降到小于5(mA)

時則視為充電器輸出電流切斷。

6.5環境適用要求

6.5.1低溫

將充電器連接電源和適配電池組后放置在溫度為-20±2(℃)的恒溫試驗箱內進行最大負載連續充電

工作,按GB/T2423.1-2008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時間為2h。

6.5.2高溫

將充電器連接電源和適配電池組后放置在溫度為55土2(℃)的恒溫試驗箱內進行最大負載連續充電工

作,按GB/T2423.2-2008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時間為16h。

6.5.3恒定濕熱

將充電器放置在溫度為40±2(℃),濕度為90%?96%的環境中,按GB/T2423.3-2016規定的方法進行

測試,時冋為48h。測試結束后,將充電器與適配的電池組連接進行充電,并在0.5h內按6.3.2的測試方

法,并取其規定的測試電壓值85%進行電氣強度測試。

6.5.4耐熱

6.5.4.1球壓

將外殼試件放置在溫度為75±2(℃)的烘箱內,或支撐載流連接件的絕緣材料部件放置在溫度為125±

2(℃)的烘箱內,按GB/T5169.21-2017規定的方法進行球壓測試,時間為1h。測試結束后即刻用量具測量

壓痕直徑。

6.5.4.2灼熱絲

12

T/BBIA005—2021

試件按GB/T5169.11-2017規定的方法進行灼熱絲測試。外殼試件的測試溫度為550(℃),支撐載流連

接件的絕緣材料部件溫度為750(℃)。

6.5.5發射

6.5.5.1電源端子騷擾電壓

充電器在最大輸出電流工作的情況下,按GB4343.1-2016規定的方法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